(完整版)遗传概率的计算
生物遗传概率计算法
1、隐性纯合突破法:①常染色体遗传显性基因式:A_(包括纯合体和杂合体)隐性基因型:aa(纯合体)如子代中有隐性个体,由于隐性个体是纯合体(aa),基因来自父母双方,即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由此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进一步判断。
如A_×A_→aa,则亲本都为杂合体Aa。
②性染色体遗传显性:XB_,包括XBXB、XBXb、XBY隐性:XbXb、XbY若子代中有XbXb,则母亲为_Xb,父亲为XbY若子代中有XbY,则母亲为_Xb,父亲为_Y2、后代性状分离比推理法:①显性(A_)︰隐性(aa)=3︰1,则亲本一定为杂合体(Aa),即Aa×Aa→3A_︰1aa②显性(A_)︰隐性(aa)=1︰1,则双亲为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③后代全为显性(A_),则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即AA×AA(Aa、aa)→A_(全为显性)如豚鼠的黑毛(C)对白毛(c)是显性,毛粗糙(R)对光滑(r)是显性。
试写出黑粗×白光→10黑粗︰8黑光︰6白粗︰9白光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依题写出亲本基因式:C_R_×ccrr,后代中黑︰白=(10+8)︰(6+9),粗︰光=(10+6)︰(8+9),都接近1︰1,都相当于测交实验,所以亲本为CcRr×ccrr。
3、分枝分析法:将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问题,按基因的分离规律逐一解决每一性状的遗传问题。
如小麦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
现有两个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试求亲本的基因型。
高杆抗锈病(180),高杆不抗锈病(60),矮杆抗锈病(179),矮杆不抗锈病(62)。
将两对性状拆开分别分析:高杆(180+60)︰矮杆(179+62)≈1︰1,则双亲基因型分别是Dd和dd;抗锈病(180+179)︰不抗锈病(60+62)≈3︰1,则双亲基因型分别是Tt和Tt。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遗传概率计算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计算遗传概率,可以预测后代可能具有的性状、疾病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1.裂基因法裂基因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计算杂合子(Aa)通过自交或与同种杂合子(Aa)的交配获得纯合子(AA、aa)的概率。
例如,考虑一个恢复基因a和其等位基因B之间的遗传关系。
对于两个纯合子AA和aa的交配,其子代为杂合子Aa的概率为1,子代为纯合子AA或aa的概率分别为0.52.分离法分离法是一种根据基因座上的连锁不平衡程度来计算遗传概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不连锁基因座上基因频率的分离系数和联合系数,预测不连锁基因座上联合遗传概率。
3.卡方检验法卡方检验法是一种用于检验实测值与理论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
在遗传概率计算中,卡方检验可用于确定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硬性遗传比例。
例如,对于基因型比例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到的基因型比例与理论遗传比例进行卡方检验,来判断两者是否一致。
4.贝叶斯统计法贝叶斯统计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统计学原理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先验概率和似然概率来计算后验概率。
贝叶斯统计法在遗传疾病预测中应用较多。
通过已知的先验概率和观察到的病发率、传染率等统计数据,结合贝叶斯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患病的后验概率。
5.模拟法模拟法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计算遗传概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随机模拟大量的遗传事件,来预测后代具有其中一性状或疾病的概率。
使用模拟法时,可以根据所研究的遗传因素设定相应的模型参数和初始条件,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结果的频率分布。
总结起来,遗传概率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裂基因法适用于简单的孟德尔遗传情况,分离法适用于复杂的连锁遗传情况,卡方检验法适用于遗传学研究中的假设检验,贝叶斯统计法适用于患病风险预测,模拟法适用于复杂系统的预测和分析。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遗传概率计算是基于遗传学原理的数学计算,用于预测下一代个体的遗传特征的概率。
在高中生物中,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重要的遗传概念: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是个体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组合,由从父母亲处遗传而来的等位基因决定。
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个体的特征表现。
下面将介绍几种最常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研究的基石。
它提出了两种基本的遗传因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对于显性性状,两个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显性,个体就会表现这一特征;对于隐性性状,个体只有在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的时候才会表现。
根据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已知基因型推算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叉乘法则:叉乘法则用于计算两个基因座的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可能性。
例如,一个混合杂交的父本一般有两个基因座ABC,其中A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1、A2,B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B1、B2,C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C1、C2、父本的基因型为A1A1B1B2C1C1、而母本基因型A2A2B1B1C2C2、那么他们后代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有(A1A1B1B1C1C2和A2A2B1B2C1C1)、(A1A2B1B1C1C2和A2A2B1B2C2C2)、(A1A1B2B2C1C2和A2A2B1B2C1C1)、(A1A2B2B2C1C2和A2A2B1B2C2C2)四种。
通过列举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后代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3.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群体中一些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基因座上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p,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q,那么p+q=1、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推算出等位基因的频率。
4.古尔德定律:古尔德定律是用于计算隐性性状在人口中的频率的方法。
根据古尔德定律,人口如果满足五个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人口中隐性性状表现的人数来推算出该性状的频率。
初二生物遗传概率计算
初二生物遗传概率计算本文将介绍初二生物课程中的遗传概率计算知识。
随着基因技术和遗传改良技术的发展,遗传学在生物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遗传概率计算是遗传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此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在群体内的频率等。
(一)基本概念1. 遗传单元:指人体中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基本单位,通常分为等位基因和基因座两个层面。
2. 等位基因:在同一个基因座上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基因。
3. 基因型:指一个个体拥有的等位基因组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4. 表现型:指基因型组成决定的表现方式,包括外貌、性状、功能等。
5. 显性基因:表现型与此基因相关的基因,即掩盖了其它等位基因的作用。
6. 隐性基因:表现型与此基因相关的基因,即被掩盖了其它等位基因的作用。
(二)遗传概率计算公式在计算遗传概率时,有几个常用的概率公式。
1. 联合概率: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A ∩ B) = P(A) × P(B|A)。
2. 条件概率:指在已知某一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B|A) = P(A ∩ B) / P(A)。
3. 加法原理:指两个或多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和,计算公式为 P(A U B) = P(A) + P(B)。
(三)遗传概率计算实例以人类血型遗传为例,人类血型主要分为 A、B、AB 和 O 四种。
其等位基因包括 A、B 和 O 三种,AB 血型是由 A、B 基因共同表达而来。
那么,如果父亲和母亲均为ABO 血型,那么他们生育出 A 血型的概率是多少呢?1. 确定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由于父亲和母亲均为ABO 血型,故可以确定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 IAi 和 IBi。
其中,i 表示隐性基因 O。
2. 确定父亲和母亲生成的配子:由于父亲和母亲均为 IAi 和 IBi,其可以生成如下四种不同的配子:IA、IB、iA、iB。
3. 计算配子的概率:根据加法原理可知,每个配子的概率均为 1/2。
遗传概率的计算
遗传概率的计算遗传概率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其中一特定性状在后代中出现的可能性。
在遗传学研究中,遗传概率的计算能够帮助确定其中一性状遗传的方式以及其中一个体是具有哪种基因型的可能性。
遗传概率计算的基础是遗传学中的两个基本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指出,生物个体的性状是由父母遗传给其下一代的。
而自由组合定律则指出,在性状遗传中,基因的排列组合是自由随机的,即每个基因都有相等的机会组合成个体的基因型。
在遗传概率的计算中,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单基因性状的遗传和多基因性状的遗传。
对于单基因性状的遗传,常常使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三个原则进行计算。
这三个原则分别是:1)同等显现原则,即纯合子的两个基因均表现出相同的性状;2)显性隐性原则,即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达;3)配对交换原则,即两对基因的排列组合是自由随机的。
以其中一单基因性状的遗传为例,假设一些性状由两个基因决定,分别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代表。
大写字母代表显性基因,而小写字母代表隐性基因。
一个纯合子(即只有大写字母或只有小写字母)会显现出相应的性状。
对于复合子(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混合),如果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代表的基因都是同等显现的,则表现出的性状由大写字母决定;如果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代表的基因是显性隐性的,则表现出的性状由大写字母决定。
在计算单基因性状的遗传概率时,需要确定父母的基因型,然后根据自由组合原则计算出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和相应的概率。
例如,假设红色的花瓣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红色花瓣的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R代表,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r代表。
父亲的基因型为Rr,母亲的基因型为rr。
根据自由组合原则,父母的配对方式有四种可能:RR、Rr、rR、rr。
计算每种基因型的概率,可以得到:RR的概率为0,Rr的概率为1/2,rR的概率为1/2,rr的概率为0。
因此,后代为红色花瓣的概率为1/2,为白色花瓣的概率也为1/2对于多基因性状的遗传,根据自由组合原则,需要考虑多个基因的排列组合。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是指在遗传学中用于计算遗传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基于孟德尔遗传学定律,考虑到基因的随机分离和重组,以及与环境的互作影响。
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的定律,基因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且每个生物体都有两个基因,来自父母各一。
基因型由组成基因对的两个基因决定,表现型则由基因对中的显性基因决定。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因型比例的计算公式:P(AA):P(Aa):P(aa)=1:2:1
其中,P表示概率,AA表示纯合子(两个基因都一样),Aa表示杂合子(两个基因不同),aa表示纯合子(两个基因都不一样)。
2.表现型比例的计算公式:显性表现型比例为3/4,隐性表现型比例为1/4。
3.联合遗传概率的计算公式: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若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则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A∩B)=P(A)×P(B)。
加法原理:若两个事件A和B互斥,则它们发生任意一个事件的概率为P(A∪B)=P(A)+P(B)。
通过遗传概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预测出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以及预测不同基因型在后代中的分布情况,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 1 -。
(完整版)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是高中生物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
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是高中生物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往往在计算中容易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笔者结合高三的教学反思,对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方法归纳小结如下:一、种遗传病的概率计算例: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系谱,请根据对图的分析回答问题:(1)该病属于___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
(2)Ⅲ4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她是杂合体的几率为______。
(3)如果Ⅲ2和Ⅲ4婚配,出现病孩的几率为______。
解题方法:(1)根据图谱Ⅱ1、Ⅱ2不患病而Ⅲ1得病,“无中生有”推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这是本题的切入点。
(2)“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必病为伴性”,根据Ⅲ3患病,若为伴X遗传,其父必为XaY,应为患者,与假设不符,可确定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要求后代某性状或某基因型概率,先必求得能导致后代出现某性状或基因型的亲代基因型及其概率。
所以第三问计算概率应首先推导出Ⅲ2、Ⅲ4的可能的基因型概率,即Ⅲ2:2/3Aa;1/3AA。
Ⅲ4:2/3Aa;1/3AA。
他们后代患者(aa)的概率为:2/3×2/3×1/4=1/9。
注意:很多同学在求Ⅲ2、Ⅲ4概率的时候误认为是1/2,导致后面的计算错误。
在系谱图中有个隐含的条件就是Ⅲ2、Ⅲ4都是正常没有病的,所以排除了aa的可能性,只有AA、2Aa三种情况,所以Ⅲ2、Ⅲ4为AA、Aa。
答案:(1)隐;常。
(2)AA或Aa;2/3。
(3)1/9。
二、两种遗传病概率的计算两种遗传病概率计算方法介绍:在做这样题的时候,先把两种病分开考虑,计算出甲、乙两病各自的患病概率及正常概率,再用加法、乘法原则去组合,便能很快得出答案。
例如:若一个人甲病的患病概率为A,则正常的概率为1-A;乙病的患病概率为B,则正常的概率为1-B。
则此人:只患甲病的概率:题意是患甲病,但乙病方面正常,上述两种情况同时成立,用乘法,即:A×(1-B)。
高中生物——概率计算
3、一对夫妻性状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 色盲,则: (1)他们生育色盲男孩的几率是多少? 计算过程:
方法一:1/2XBXb × XBY = 1/2 ×1/4XbY=1/8
方法二:配子法
(1/2XBXB、 1/2XB 1/2XBXb) × XBY
1
2
½( ½ XB ½Xb ) 3/4 XB 3/8XBXB 1/4Xb 1/8XBXb ½ XB 3/8XBY ½Y 1/8XbY
5/12
分别看白化8号:aa,10号1/3AA或2/3Aa 色盲8号: 1/2XBXb或1/2XBXB ,10号 XbY 后代:白化1/3 正常2/3;色盲1/4,正常3/4 组合:白化色盲= 1/3 ×1/4 只白化: 1/3 × ¾
只色盲: 2/3 × 1/4
只患一种病= 1/3 × ¾ + 2/3 × 1/4
概率计算
一、常染色体遗传概率计算
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 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生一个患白化病孩子 男孩患白化 的几率是 1/4 ,生育一个男孩患白化病的几 白化病男孩 率是 1/4 ,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 几率为 1/8 。
思路:1、白化病为常隐在人群中,男性中、女性中的患病率相同—— 与性别无关 2、白化、性别的遗传分别为常染色体、性别决定,两者遗传符合自由 组合定律:白化、男孩=1/4 ×1/2
7
8
9
10
解题思路: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单独都符合分离定律,一起符 合自由组合定律。故可单独分析每一对,之后在组合。 由8、9患白化推知3、4、5、6的基因型都为Aa,10号为1/3AA或2/3Aa, 2、10患色盲推知5的基因型为XBXb,2的基因型为XbY,4正常则为 XBXb ,3为XBY,故8为XBXb或XBXB ,并且比例为1:1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
遗传率计算公式:e=W/t。
遗传力又称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可以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遗传力分为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着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清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就称为遗传,遗传学是研究此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通过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命特征的因素还包括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关系。
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介绍
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介绍1.配子几率法通过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知,F1(Dd)产生的配子类型以及其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下列特点通过上述表格,亲本双方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每种配子出现的几率、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组合类型(即后代的基因型)及其出现的几率一目了然,掌握上述特点,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几率来计算子代相关基因型出现的比例。
【例】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R)种子均为显性。
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9:3:3:1B.3:1:3:1C.1:1:1:1D.2:2:1:1【解析】通过F1表现型,可以推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所以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YyRR或YyRr。
要计算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F2的性状分离比,可以把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处理,然后加以组合。
对黄色和绿色的遗传,有以下规律:对圆粒和皱粒的遗传,有以下规律:由以上可得,黄色∶绿色=1/2∶1/2,圆粒∶皱粒=2/3∶1/3。
把两对相对性状及其比例加以组合,可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2/6∶1/6∶2/6∶1/6=2∶1∶2∶1答案D【规律性总结】运用该思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亲本的基因型2.根据亲本的基因型确定父方和母方各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3.根据父母双方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组合出子代特定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4.这种方法尤其对于一个个体可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求计算其后代中特定的某种基因型出现的几率的题目,显得更加方便快捷。
遗传规律中概率的计算
遗传规律中概率的计算(1)含一对等位基因如Aa的生物,连续自交n次产生的后代中Aa占(1/2)n,AA 和aa各占1/2×[1-(1/2)n](2)某生物体含有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情况下),则自交后代基因型有3n种,表现型种类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有2n种。
(3)设某对夫妇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a,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b,则后代完全正常的概率=(1-a)(1-b)=1-a-b+ab,只患一种病的概率=a(1-b)+(1-a)=a+b-2ab;只患甲病的概率=a(1-b)+a-ab,只患乙病的概率=(1-a)b=b-ab;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ab。
(4)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后代患病概率,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例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得到F2,问在F2中与两种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5/8 B.3/4 C.3/8 D.3/8或5/8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表现型的分离比为9:3:3:1,占9份的是双显性,占3份的是单显性,占1份的是双隐性。
此题的亲本若均为单显性,如基因型AAbb 和aaBB的两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其中双显性个体占9/16,单显性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F2中与两个亲本相同的个体各占的比例均为3/16,这样共占6/16,即3/8;若亲本一个是双显性一个是双隐性,如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那么所得到的F2中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的比例是双显性与双隐性个体之和10/16,即5/8。
答案:D例12.观察下列四幅遗传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2)若已查明系谱③中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判断依据是。
(3)按照(2)题中的假设求出系谱③中下列概率:①该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
关于遗传概率的计算
关于遗传概率的计算遗传概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其中一特定基因在群体中的传递概率。
遗传概率可以通过遗传时的概率计算进行预测。
遗传概率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孟德尔法则和贝叶斯法则。
1.孟德尔法则:孟德尔法则也被称为Mendel定律,是由奥地利的僧侣格里高利·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
孟德尔法则主要包括两个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分离定律:根据分离定律,当两个杂合个体交配时,其子代中显示该特征的个体和不显示该特征的个体的比例为3:1、这就是说,存在三个显示该特征的个体和一个不显示该特征的个体。
(2)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当两个杂合个体交配时,他们的子代中各个基因型的比例为1:2:1、这就是说,存在一个纯合个体、两个杂合个体、一个纯合逆合个体。
根据这两个定律,可以计算出不同基因型个体出现的概率,进而计算出各种表型的比例。
2.贝叶斯法则:贝叶斯法则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在遗传学中用于计算基因型和表型的概率。
贝叶斯法则基于贝叶斯定理,该定理是由英国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提出的。
假设A和B是两个事件P(A,B)=P(B,A)*(P(A)/P(B))其中,P(A,B)表示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B,A)表示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独立概率。
在遗传学中,可以用贝叶斯法则计算出在已知其中一基因型的情况下,其中一表型发生的概率。
首先,已知个体的基因型,然后考虑该基因型发生其中一表型的概率,并根据贝叶斯法则进行计算。
遗传概率的计算在遗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判断其中一特定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也可用于推测一些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
通过精确的遗传概率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个体遗传特征的传递方式,对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对于遗传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传概率的计算
遗传概率旳计算遗传概率旳计算波及到乘法和加法旳运算。
所谓乘法,指旳就是两个独立旳事件同步发生时,各自概率旳乘积。
所谓加法,两个互斥事件发生时,各自概率旳和。
例如,一位母亲旳第一种孩子是男孩不影响她旳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因此,这位母亲第一种和第二个孩子都是男孩旳概率是1/2*1/2=1/4。
再例如,同步抛出两个硬币,我们不辨别硬币币面值朝上和币面值朝下是来自哪一种硬币旳,那么币面值朝上和币面值朝下相遇旳概率就为1/4+1/4=1/2。
生物学里旳概率计算一般是有关后裔性状比率旳计算。
例如,已知亲代旳遗传因子构成,求后裔显隐性状旳分离比。
例如说,遗传因子为Dd旳高茎豌豆自交后裔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高茎中遗传因子为纯合子DD旳概率为1/3,为杂合子Dd旳概率为2/3。
具体计算时,应当弄清晰某种性状在哪一范畴内旳概率。
如上述计算中,高茎在后裔中占3/4,矮茎占1/4,高茎中杂合子占2/3。
此外,生物学里还会波及到预测后裔中患病旳概率题。
例如,一对体现正常旳夫妇生了一种白化病男孩和一种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种白化病小孩旳概率是多少?体现正常旳夫妇生了一种白化病男孩和一种人正常女孩,可知父母双方旳遗传因子组合为Aa和Aa,其后裔遗传因子组合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aa 占1/4,因此再生出一种白化病小孩旳概率为1/4。
生一种白化病男孩和女孩旳概率为1/8。
有关杂合子持续自交若干代后,子代中杂合子与纯合子所占比例旳问题。
上述比例中,AA和aa所占比例相等,均为;显性性状所占比例为AA和Aa所占比例之和,即。
例题训练:1、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所得旳所有种子播种后,待长出旳植株开花时,有旳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旳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旳让其自花传粉。
三种方式所结旳种子混合播种,长出旳植株体现性状况将是( )A.所有高茎B.高茎:矮茎=3:1C.没有固定旳理论比值D.A、B两种状况均也许2、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裔体现性旳比例也许是()A.1:0或1:1 ﻩﻩ B.1:0或3:1C.1:1或1:2:1 ﻩﻩD.3:1或1:2:13、将基因型为Aa旳豌豆持续自交,在后裔中旳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旳比例得如右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对旳旳说法是(多选)(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旳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旳比例C.隐性纯合子旳比例比b曲线所相应旳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裔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旳变化4、某研究小组按照孟德尔杂交实验旳程序,做了如下两组实验:第一组:用纯种旳灰身果蝇(B)与黑身果蝇(b)杂交,得到F1代,让F1代自由交配后,将F2代中旳所有黑身果蝇除去,使F2代中旳所有灰身果蝇再自由交配,产生F3代。
(完整版)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高中生物)
全: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高中生物)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特定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介于0和1之间。
相关概率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计算法例题1: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体的概率。
解析:对此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
(1)若该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和Aa。
且比例为1∶2,所以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2)若该个体为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且比例为1∶2∶1,因此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正确答案:2/3或1/2二、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计算法例题2: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解析:(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例题1的分析可推知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为2/3,AA的概率为1/3。
(2)假设该夫妇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
(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患者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
正确答案:1/9三、利用不完全数学归纳法例题3:自交系第一代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逐代自交,到自交系第n代时,其杂合子的几率为。
解析:第一代 Aa 第二代 1AA 2Aa 1aa 杂合体几率为 1/2第三代纯 1AA 2Aa 1aa 纯杂合体几率为(1/2)2 第n代杂合体几率为(1/2)n-1正确答案:杂合体几率为(1/2)n-1四、利用棋盘法例题4: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正常指的的孩子,则生下一个孩子只患有一种病和患有两种病以及患病的概率分别是()A.1/2、1/8、5/8B.3/4、1/4、5/8C.1/4、1/4、1/2D.1/4,1/8,1/2解析:据题意分析,先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为TtAa(父),ttAa(母)。
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
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遗传概率是指染色体的相互配对和基因的分离组合过程中,一些特定性状出现的概率。
在高中生物中,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主要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因遗传的基础,也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石。
它包括以下三个定律:1. 第一定律:Mendel的第一定律也称为同等基因份数定律,它指出每个个体在有性繁殖中,由父母所传递给它的基因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一个体继承到的染色体数量是恒定的。
2. 第二定律:Mendel的第二定律也称为独立组合定律,它指出不同基因的分离和分配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两个或更多个特性在遗传过程中是独立分离的,不会相互影响。
3. 第三定律:Mendel的第三定律也称为配对定律,它指出两个同基因对中的两个不同基因有机会在杂交中重新组合。
也就是说,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不同基因组合的子代。
1.单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当一个基因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相互作用时,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特征,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特征。
例如,T代表着紫色花瓣,t代表着白色花瓣。
如果父母中一个是TT,一个是tt,那么它们的子代都是Tt,也就是紫色花瓣。
因此紫色花瓣的概率是100%,白色花瓣的概率是0%。
2.单基因的隐性特征:当一个基因的两个隐性特征相互作用时,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特征。
例如,aa代表着绿色种子,A代表着黄色种子。
如果父母中一个是Aa,一个是AA,那么它们的子代中黄色种子的概率是75%,绿色种子的概率是25%。
3.多基因的特征:对于多基因的特征,需要利用叉乘法则来计算概率。
叉乘法则是指将每个基因的可能组合相乘,然后相加。
例如,考虑一个由两个基因决定的特征,Aa和Bb。
如果父母中一个是AaBb,一个是AaBb,那么它们的子代中AaBb的概率是25%(AA和Bb的可能性为50% * 50% = 25%),AABB和AaBB的概率分别为25%,Bbaa和bbaa的概率也分别为25%。
4.总体遗传特征:当考虑多个基因的互相作用时,可以使用规则来计算概率。
遗传率的计算公式
遗传率的计算公式遗传率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某种性状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那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遗传率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起。
我曾经在学校的生物课堂上观察过同学们对于眼睛颜色的讨论。
有个同学眼睛是漂亮的蓝色,而他的父母都是蓝色眼睛。
这时候大家就好奇了,这蓝色眼睛是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依靠遗传率的计算公式啦。
遗传率(heritability)通常用 H 表示,它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广义遗传率(H²B)和狭义遗传率(h²N)。
广义遗传率的计算公式是:H²B = 遗传方差(VG)÷表型方差(VP)。
这里的遗传方差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表型方差则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总的变异。
比如说,咱们在研究一群学生的身高。
发现有的高,有的矮,这身高的差异就是表型方差。
那其中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身高差异,就是遗传方差。
狭义遗传率的计算公式是:h²N = 基因加性方差(VA)÷表型方差(VP)。
基因加性方差指的是基因累加效应所引起的变异。
给您举个例子,咱们在研究水稻的产量。
有的水稻产量高,有的产量低。
通过各种实验和分析,咱们就能算出基因加性方差和表型方差,从而得出狭义遗传率。
计算遗传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统计。
比如说,在研究某种植物的抗病性时,我们得先选取大量的样本,然后仔细观察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记录各种数据,再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遗传率。
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时候,一个性状看起来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其实环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我曾经在一个农场看到,同样品种的果树,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结出的果实大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差异。
总之,遗传率的计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传和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但要记住,这只是一个估计值,实际情况往往更加复杂多样。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遗传概率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其中一特定基因型或表型的出现概率。
遗传概率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概率论和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将详细介绍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
一、基因型和表型的概率计算方法:1.根据乘法准则计算:乘法准则是指当两个或多个事件相互独立发生时,它们共同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在遗传中,可以用乘法准则计算其中一特定基因型的出现概率。
2.根据加法准则计算:加法准则是指当一个事件可以通过多个独立途径实现时,它发生的概率等于各途径概率之和。
在遗传中,可以用加法准则计算其中一特定表型的出现概率。
3.使用分离规律:分离规律是指在杂合子自交过程中,两个互补的等位基因以1:2:1的比例分离到后代中。
根据分离规律,可以计算其中一基因型或表型在后代中出现的概率。
二、遗传交叉概率计算方法:1.使用染色体分离规律:染色体分离规律是指在遗传交叉过程中,同一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以一定比例分离到子代中。
通过分析染色体分离规律,可以计算染色体上其中一特定基因型的出现概率。
2.使用二点交叉概率:二点交叉概率是指在遗传交换过程中,两个特定位点之间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概率。
通过计算二点交叉概率,可以预测其中一特定基因型在后代中的出现概率。
3.使用多点交叉概率:多点交叉概率是指在遗传交叉过程中,多个特定位点之间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概率。
通过计算多点交叉概率,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其中一特定基因型在后代中的出现概率。
三、连锁不平衡概率计算方法:1.使用联配不平衡系数计算:联配不平衡系数是指两个或多个等位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出现的频率与各等位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计算联配不平衡系数,可以获得其中一特定等位基因组合在人群中的出现概率。
2.使用相关系数计算:四、突变概率计算方法:1.基于突变率计算:突变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其中一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
通过计算突变率,可以估计其中一基因在一代中发生突变的概率。
2.基于突变频率计算:突变频率是指其中一基因在人群中发生突变的频率。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
遗传概率计算公式1.单因素遗传概率计算单因素遗传概率计算用于计算一个基因座上其中一特定等位基因在后代中出现的概率。
对于单杂合个体,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P(Aa)=2*P(A)*P(a)其中,P(Aa)表示后代中出现该特定等位基因(Aa)的概率,P(A)表示母本个体中含有该等位基因(A)的概率,P(a)表示父本个体中含有该等位基因(a)的概率。
因为单杂合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所以乘以2对于纯合子个体(AA或aa),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P(AA)=P(A)^2P(aa) = P(a)^2其中,P(AA)表示后代中出现纯合子(AA)的概率,P(a)表示后代中出现纯合子(aa)的概率。
2.双因素遗传概率计算双因素遗传概率计算用于计算两个基因座上其中一特定等位基因组合在后代中出现的概率。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两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可以使用乘法原理计算。
例如,对于两个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Aa和Bb,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后代中出现该组合的概率:P(AaBb)=P(Aa)*P(Bb)其中,P(AaBb)表示后代中出现该等位基因组合(AaBb)的概率,P(Aa)表示父本个体中含有该等位基因组合(Aa)的概率,P(Bb)表示母本个体中含有该等位基因组合(Bb)的概率。
3.卡方检验卡方检验可用于确定一个观察结果的遗传比例是否与理论预期相符。
该检验基于统计学中的卡方分布。
对于一个二项式分布的观察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卡方值:χ²=Σ[(O-E)²/E]其中,χ²表示卡方值,Σ表示求和符号,O表示观察到的结果频数,E表示理论预期的结果频数。
卡方值代表了观察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差异程度。
根据分布表查找卡方值对应的P值,可以判断观察结果是否符合理论预期。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遗传概率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是遗传学推算遗传特征在后代中出现概率的基础,通过运用这些公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遗传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二:遗传概率的计算专题一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计算命题规律:考点归纳: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命题趋势:指导方法:遇到此类型题目的时候,切记要看清楚题意,不要先入为主,看看什么基因型是哪种表现型,切忌不看清楚题目就做题。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的性状,能够看见或被检测,基因型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基因型是决定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分离比出现的条件:一是必须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由细胞核控制的性状遗传。
二是研究的生物是二倍体,杂交的两个亲本必须是纯合体。
三是所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并且等位基因的作用是完全显性。
四是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全部配子应发育良好,生活里一样,并且无异花授粉发生。
五是受精是各种雌雄配子一均等的机会自由结合。
六是所有的杂交后代存活率应相同,如果有致死现象发生,就不符此比例。
七是供试验的群体越大,个体数越多,比例就越接近。
八是与性别无关,不论正交、反交其比例应一样。
方法技巧总结:用乘法定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概率、种类数和比值①具有两对以上相对子能够赚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种类数、比值分别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的概率。
种类数、比值的乘积。
如YyRr×YYRr 相交的子代中,基因型YyRr的概率=1/2×1/2=1/4,子代基因型种类数=2×3=6,子代基因型比值=(1YY:1Yy)(1RR:2Rr:1rr)=1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
②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概率。
种类数。
比值分别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的概率、种类数、比值的乘积。
如YyRr×YYRr相交的子代中,子代表现型为Y_R_类的概率=1×3/4=3/4,子代表现型的种数=1×2=2(种),子代表现型的比值=1Y_(3R_:1rr)=3Y_R_:1Y_rr。
★例题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根据子代表现型的比例来求亲代的基因型①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9:3:3:1,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都是双显性杂合子。
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3:1,则双亲中有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杂合子另一对相对性状都是纯合子或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③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3:1:1,则双亲中有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杂合子,另一对相对性状中有一个是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
④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1:1:1:1,则双亲中每对相对性状中一个是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⑤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比值为1:1,则双亲中一定相对性状中一对相对性状中一个是杂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另一对相对性状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例题根据表现型来分析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方法①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A、B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A ×B 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自交:A 、B 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其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能为隐性性状,也可能为显性纯合体。
② 纯合体、杂合体及其判断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为纯合体,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为杂合子★例题高考命题切入点:专题二 遗传概率的计算 命题规律: 考点归纳: 命题趋势: 指导方法:概率的定义: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特定事件与总事件的比例,即概率(P )= ,其范围为:0≤P ≤1。
① 已知亲本基因型,求某事件出现的概率:例如杂合子(Aa )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
对此问题首先要确定个体的表现型,分两种情况分析: ㈠若已知该个体为显性性状,则其基因型有AA 或Aa 两种可能性,且比例为1:2,所以该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1+2)=2/3。
㈡若该个体为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的基因型有AA 、Aa 、aa 三种可能,且比例为1:2:1,因此该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1+2+1)=2/4=1/2。
② 亲代基因型未定,求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这时可以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亲代的基因型,在根据亲代的基因型求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
★例题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若n 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并且每对相对性状表现为完全显性,则:杂合子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 ,例如AaBbCcDd 个体产生4216=种配子。
F 1的配子种类为2n 种。
F 2的基因型种类为种,比例为()1:2:1n。
例如,AaBb ×AaBb 的子代基因型种数为23=3×3=9种。
比例为()21:2:1=()()1:2:11:2:1=1:2:1:2:4:2:1:2:1。
子代中某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亲代每对基因分别相交时产生的子代相应基因型比例的乘积。
例如:AaBa ×AaBb 杂交种子代基因型为AaBb 所占的比例为2/4×2/4=1/4。
F 2的表现型种类为2n 种,分离比为()23:1。
例如,AaBb ×AaBb 的子代表现型的种数为22=2×2=4种,分离比为()23:1=()3:1()3:1=9:3:3:1。
子代某种表现型在子代所占比例为亲代每对性状分别相交时出现的子代相应性状比例的乘积。
例如:AaBb ×AaBb 的子代中表现型为AB 所占比例为3/4×3/4=9/16。
★ 例题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孟德尔不仅进行了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性状的杂交,还做了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他用黄色圆粒种子、灰褐色种皮的纯种亲本和绿色皱粒、白色种皮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个体表现型整齐一致,都是黄色圆粒种子、灰褐色种皮。
但是F2出现了8中表型,它们的分离比是27:9:9:9:3:3:3:1,恰是()33:1。
由此可见。
随着杂交亲本相对性状数目的增加,相关非等位基因数目增多,杂种后代的遗传表型更为复杂,但是只要非等位基因之间独立遗传,有关等位基因对数与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数量关系都可以从理论上可以进行预测(如下表)。
注意:①标准第一栏所述“杂交的基因对数”指的是等位基因的对数。
②此表只适合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例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联系和区别:基因的分离定律所研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这个定律揭示的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变化情况,即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这个定律揭示的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及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新组合。
两个遗传基本定律的联系:两个遗传基本定律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基本定律中是最基本的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引申和发展。
生物体在精选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都要彼此分离,在分离之前,它们可能发生交换。
在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的配子。
总之,两个遗传的基本定律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并同时起作用的。
总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的详细比较见下表。
概率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在对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时,常常采用棋盘法或分枝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依据都是概率中的两个分析定理,即加法定理和乘法定理。
①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
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例如,肤色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
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的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aA、aa,概率都是1/4。
然而这些基因都是互斥事件,一个孩子是AA,就不可能同时又是其他。
所以一个孩子便先行正常的概率是1/4(AA)+1/4(Aa)+1/4(aA)+1/4(aa)=3/4(AA或Aa或aA)。
②乘法定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独立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
例如,生出男孩和女孩的概率分别是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疏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1/2,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1/2×1/2=1/4。
③示例: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是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
如果黄色圆粒豌豆甲(YyRr)和绿色圆粒豌豆乙(yyRr)杂交,问后代出现基因型YyRR的概率是多少?首先分析甲、乙产生配子的种类数和概率。
根据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非等位基因是互不干扰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原理,甲产生含有Y和y配子的概率分别是1/2,产生含有R和r配子的概率也分别是1/2。
又因为Y和R是同时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的,因此,它们同时出现在配子中的概率是:1/2(Y)×1/2(R)=1/4(YR)。
根据同样的道理,甲可以产生4种配子,它们的概率分别是1/4YR、1/4Yr、1/4yR和1/4yr;乙可以产生2种配子,它们的概率分别是1/2yR和1/2yr。
由于甲、乙产生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独立事件,只有甲的YR配子和乙的yR配子结合才会得到基因型YyRR的后代,因此,YyRR基因型出现的概率是1/4(YR)×1/2(yR)=1/8(YyRR)。
此题也可以这样分析:先分别考虑基因型中的一对基因。
单从豌豆的颜色考虑,甲和乙杂交后代的概率为Yy×yy→1/2Yy、1/2yy;单从豌豆的形状考虑,甲和乙杂交后代的概率为Rr ×Rr→1/4RR、1/4rr、1/2Rr。
因此,甲和乙杂交后代出现基因型YyRR的概率为1/2(Yy)×1/4(RR)=1/8(YyRR)。
推断双亲基因型的常用方法1.先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型,再组合:①具有一定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比例为1:0,即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双亲都是纯合子(一显、一隐),即AA×aa=Aa(1:0)。
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则双亲一为杂合子,一为隐性纯合子,即Aa×a a→Aa:a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