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装置工艺流程详解

合集下载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简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简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简介中水回用简介中水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1)预处理该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 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

(2)主处理该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 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3)后处理该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 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1. 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2. 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种类型:1.物理处理法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

中水回用操作规程分解

中水回用操作规程分解

中水回用操作规程分解一、概述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再利用于农田灌溉、景观水体充水等用途的过程。

为了确保中水回用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中水回用操作规程的分解,以保证中水回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工艺流程1.生活污水预处理:将生活污水进行沉淀除磷除氮等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有机总磷、有机氮等污染物。

2.工业废水处理:根据工业废水的性质,采用合适的工艺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

3.中水加药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药剂,如聚合氯化铝、过氧化氢等,进行混合和沉淀,使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快速沉淀。

4.中水过滤处理:采用砂滤或膜滤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细小颗粒。

5.中水消毒处理:利用紫外线、臭氧等消毒设备,对中水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回用水的卫生安全。

6.中水管网运输:将处理后的中水输送至回用水储存罐或灌溉系统等目标地点,要确保管网无泄漏、无交叉污染。

三、操作规范1.设备操作规范(1)每日开机前,检查各设备的电源、仪表、阀门等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操作时,要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禁止随意调节参数或操作不规范。

(4)设备故障时,要及时报修,并采取临时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水质监测规范(1)定期对回用水进行监测,包括悬浮物含量、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回用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

(3)水质监测记录要保存完整,以备随时查阅。

3.卫生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要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避免接触污水和有害物质。

(2)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清洁工作场所,防止交叉污染。

(3)消毒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消毒效果可靠。

4.应急处理规范(1)每个操作岗位都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中水回用的设备使用流程

中水回用的设备使用流程

中水回用的设备使用流程1. 设备介绍中水回用是指将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再次利用,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而中水回用设备是实现中水回用的关键设备,其使用流程如下:2. 设备准备在使用中水回用设备前,需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备齐所需的中水回用设备和耗材;•清洗设备,确保无污垢和杂质的存在。

3. 设备安装安装中水回用设备前,需要先确定安装位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维护。

安装步骤如下:•将中水回用设备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连接设备与中水供应系统;•连接设备与中水回用系统。

4. 设备启动在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设备启动工作。

启动流程如下:•按照设备操作手册或标识要求,启动设备;•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操作流程在设备启动后,即可进行中水回用操作。

操作流程如下:•检查中水质量,确保中水符合回用要求;•打开设备供水阀门,供给中水;•中水经过设备的过滤、净化等处理,得到清洁的水;•清洁的水供给给水系统,供应给需要的地方;•监控设备运行情况,随时调整和维护设备。

6. 设备停止在中水回用操作结束后,需要进行设备停止工作。

停止流程如下:•关闭设备供水阀门,停止供给中水;•断开设备与中水供应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的连接;•关闭设备电源,停止设备运行。

7. 设备维护为了保证中水回用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工作。

具体维护内容包括:•清洗设备及更换滤芯等耗材;•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检查中水回用设备周围环境,确保设备安全、无杂物堆积等情况;•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或标识,进行其他维护工作。

8. 总结中水回用的设备使用流程包括设备准备、安装、启动、操作、停止和维护等步骤。

正确操作和维护中水回用设备,可以实现中水的回用和节省水资源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中水回用设备时,需要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和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实现。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一、前言中水回用工艺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它可以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二、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概述中水回用工艺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经过初级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多个阶段后,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

具体流程如下:1. 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和筛选等方式去除废水中较大颗粒物和悬浮物等杂质。

2. 生物处理:通过生物反应器等设备,让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进行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质。

3. 深度处理:采用反渗透膜、超滤膜等设备进行深度过滤和去盐操作,使得废水达到再次利用标准。

4. 再次利用: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

三、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整个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和悬浮物等杂质。

具体流程如下:1. 沉淀池:将废水放入沉淀池中,通过重力作用让较大颗粒物和悬浮物等杂质沉淀到池底。

2. 筛选器:将经过沉淀后的废水通过筛选器进行过滤,去除污染物。

3. 油水分离器:对于含有油类污染物的废水,可以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将油类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四、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整个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第二步,主要是通过生物反应器等设备让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进行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质。

具体流程如下:1. 厌氧反应器:将初级处理后的废水放入厌氧反应器中,让厌氧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进行代谢作用,产生甲烷等化学反应。

2. 好氧反应器:将经过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放入好氧反应器中,让好氧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进行代谢作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质。

3. 沉淀池:将经过好氧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放入沉淀池中,让微生物和废水中的污染物一起沉淀到池底。

五、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整个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第三步,主要是采用反渗透膜、超滤膜等设备进行深度过滤和去盐操作,使得废水达到再次利用标准。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一、中水回用设备的重要性
中水回用设备是一种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
到可以再次被使用的设备。

使用中水回用设备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中水回用设备的工艺流程
1.前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将废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油脂和乳化物去除。

2.生物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水利用生物方法进行处理,细菌和微生物会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COD和BOD等指标。

3.深度过滤:将处理后的水通过过滤器进行深度过滤,去除过滤器中的杂质和悬浮物,从而实现更为彻底的净化。

4.活性炭吸附:将深度过滤后的水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物质,提高水的纯净度。

5.反渗透膜处理:采用高压作用力,使水通过反渗透膜,达到除去水中溶液中的离子、微生物及高分子物的目的,实现水的深度净化。

6.再生水储存:将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处理过的水,储存起来,可随时重复使用。

三、中水回用设备的应用领域
1.电子工业领域:半导体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电路板生产等。

2.饮料食品加工领域:饮料、啤酒、红酒、奶制品、果汁、酱油、醋等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水处理。

3.化工领域:化纤、染料、涂料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水处理。

4.机械制造、金属、电镀等行业:铸造、冲压、机加工、表面处理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中水回用设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广泛,不仅可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浪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水回用设备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性能也不断地得到提升,预计将来中水回用设备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水回用是指将生产、生活、农业和其他领域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生产、生活和农业用水的过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指将废水进行处理后,使之符合再次利用的要求,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

一、收集和预处理中水回用的第一步是收集废水,并进行预处理。

废水可以来自于工业生产、生活污水、农业排水等。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对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和沉淀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这样可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负荷,保护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物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发酵等方式。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三、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仍然会含有一定量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

因此,需要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深度处理通常包括吸附、氧化、膜分离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杀灭微生物,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通过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确保回用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对废水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五、再生利用经过以上工艺流程处理后的中水,可以再次利用于生产、生活和农业用水。

再生利用中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减轻水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在工业生产中,再生利用中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农业生产中,再生利用中水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质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一项综合的工程技术,需要结合废水的特性和再利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指将生活用水或工业用水中的中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再次利用的过程。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节约水资源,同时也减少废水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预处理。

这一步主要是对中水进行粗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悬浮物。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筛选、沉淀和过滤等。

筛选可以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沉淀可以将悬浮物沉淀到底部,过滤可以去除细小的悬浮物。

第二步是生物处理。

经过预处理后的中水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需要经过生物处理来去除。

生物处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将中水与活性污泥一起进行接触,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同时,还可以添加生物药剂来提高微生物降解的效率。

第三步是物理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后的中水经过进一步处理,可以去除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常用的方法包括吸附、离子交换和氧化等。

吸附可以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交换可以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和重金属,氧化可以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

第四步是消毒。

经过物理化学处理后的中水仍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需要进行消毒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照射、臭氧氧化和氯消毒等。

其中紫外线照射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臭氧氧化可以氧化和杀灭微生物,氯消毒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内物质。

第五步是后处理。

消毒后的中水可以再经过一次过滤来去除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的残留物,也可以添加一些药剂来调节水质和溶解氧。

此外,还可以对中水进行流量和水质的监测,确保回用水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总的来说,中水回用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消毒和后处理等几个步骤。

通过这些处理,中水可以再次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具体操作和参数设置可以根据水质和回用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中水回用要求。

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1.预处理:首先对进入中水处理系统的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
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淀物和油脂等。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物理处理方法,
如格栅、沉砂池和油脂分离器等。

2.生物处理:接下来,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送入生物处理单元进行进
一步的处理。

生物处理通过利用生物载体,如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将有机
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目的。

常用的
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固定膜反应器等。

3.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后的水体仍然含有一定的微量有机物和微生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一般包括过滤、吸附和消毒等工艺。

过滤可以去除水体中较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和
活性炭等。

吸附则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溶解物质,如有机物和重金属等,一
般使用活性炭或吸附树脂。

最后,对深度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消毒,灭活其
中的细菌和病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照射和臭氧消毒等。

4.推送与回用:最后,处理后的水体通过泵或重力送入回用系统中进
行利用。

回用的水可以用于冲洗、灌溉和其他非饮用用途。

这样不仅可以
节约淡水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深
度处理及推送与回用的步骤,可以有效地将污水处理为符合一定水质要求
的回用水。

这种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和城市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
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环境。

中水回用的技术流程和三种处理方法

中水回用的技术流程和三种处理方法

中水回用的技术流程和三种处理方法采取中水回用的目地是以便将解决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在中水回用设备开展污水处理,来达到将会解决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

中水回用的功效特别宽泛,它不单单能节约水资源,还能緩解经济压力,緩解对地下水资源有时还有助于緩解对天然地表水的开发强度,以致緩解因河流缺水而带来的其他的环境污染。

那中水回用的技术工艺流程可划分为哪几种阶段呢?能够划分为预处理阶段、主解决阶段以及后处理阶段。

那中水回用技术可划分为哪几种阶段呢?一、中水回用技术工艺阶段1、预处理阶段:这一个阶段应该有两个处理单元,一个处理单元是格栅,另一个处理单元是调节池,其应该应用于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开展更有效的去除,而且能够将水质开展均衡解决。

2、主解决阶段:在这个阶段,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会获得更有效的去除,因此这一个阶段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

3、后处理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应该功效是对污水开展消毒解决,经历过这一个阶段解决后要可以保障出水达到中水水质标准,这是一个深层操作过程。

二、中水回用技术主解决的三种方式1、生物解决法:适合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应该采取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解决方式。

或者是单独选择,或者是几种生物解决方式搭配选择,如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步骤。

这种步骤存在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方便等益处。

2、物理化学解决法:活性炭吸附是物理法,混凝沉淀技术是化学法,将这两种方式紧密结合对水质的解决成果特别不错。

3、膜解决法:应用反渗透膜,或者是是超滤膜开展解决,适合用水质变化规律大的状况。

由此可见针对污水的解决成果中水回用技术工艺设备是不错的,同时中水回用工艺的大量广泛应用针对持续改善环境也存在长远的目的意义。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是指将生产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中水经
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生产或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环保节水措施。

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
1. 滤网过滤:将中水通过滤网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2. 沉淀池沉淀:将经过滤网过滤后的中水送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使其中的污染物沉淀到池底。

3. 生物处理:将沉淀池中的水送入生物处理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其中的有机物。

4. 反渗透处理:将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水送入反渗透装置中,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将其中的溶解物质去除。

5. 紫外线消毒:将经过反渗透处理的水送入紫外线消毒器中,通过紫外线杀灭其中的细菌和病毒。

6. 中水加压:将经过处理后的中水送入中水加压泵房进行加压,使其能够再次用于生产、冷却等过程中。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处理后的中水,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 -。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冷却循环水等用途的一种水资源利用方式。

其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物理处理等环节。

首先,中水回用的工艺包括初级处理、生化处理和高级处理。

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格栅除污、沉砂池淤泥沉淀、调节池调节水质等工艺来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

生化处理则是通过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工艺来降解有机物、去除氨氮、硝酸盐等。

高级处理则是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如超滤、反渗透等来去除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盐。

其次,中水回用的处理方式包括滞流沉淀、生物过滤、膜分离等。

滞流沉淀是利用沉淀池的静置作用,使悬浮物和沉淀物沉降并去除。

生物过滤是将中水通过生物滤池,利用滤料和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

膜分离是利用微孔膜的分离作用,将中水中的溶解物质、颗粒物和微生物分离出去。

然后,中水回用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沉淀是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和溶解物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便于沉降和去除。

过滤是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水通过滤料,进一步去除颗粒物、悬浮物和有机物。

消毒则是为了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通常采用氯化或臭氧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最后,中水回用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和监测。

后处理主要是通过加入稳定剂、pH调节剂等,将处理后的水质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符合相关水质标准。

监测则是对回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浊度、溶解氧、总氮、总磷、重金属、细菌等指标的监测和检测。

综上所述,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工序和环节。

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能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冷却循环水等用途,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一)

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一)

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一)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简介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是一种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水回用水处理的各个流程和工艺。

原水采集•水源选择:通常选择城市生活用水净化后的次生水源作为原水。

•原水质检测:对原水进行采样和实验分析,确定其水质特性。

初级处理•气浮池:通过注入气体来形成气泡,利用浮力将悬浮物浮至水面,然后通过刮板等设备将其清除。

•沉砂池:利用沉降原理,将颗粒状悬浮物通过重力沉淀至池底,再通过排泥装置将其清除。

•滤料池:使用砂石等滤料对水进行过滤,去除较小的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

生物处理•好氧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通过将水与接触有活性菌群的填料进行接触,利用菌群对有机物和氨氮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净化水质。

•好氧硝化:利用氨氧化细菌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

•好氧反硝化:在硝态氮的存在下,利用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深度处理•膜分离:利用微孔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膜元件,通过物理隔离、筛选、逆渗透等作用,将水中的溶解性固体、胶体、微生物、重金属等物质去除。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消毒•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细菌、病毒的DNA和RNA,使其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氯消毒:添加适量的氯化物,产生活性氯,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中水回用•中水储存:将处理后的中水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中水供应:根据需求将中水供应给适当的使用地点,如公共绿化、厕所冲洗等。

•中水监测:对中水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符合回用水的要求。

通过以上流程的处理,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可以将污水处理成清洁的中水,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

注意: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的各个流程,具体操作和设备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一、反渗透过程
反渗透,简称RO,即逆渗透过程,是一种利用渗透压差将一种浓溶
液的水分虚透入另外一种稀溶液中的一种工艺。

水质处理过程中的反渗透
膜是一种基于渗透原理的可逆膜分离技术,它可以分离通过渗透压差将大
分子物质和离子从原始水源中分离出来。

反渗透处理过程一般包括:
1、预处理 (Pre-treatment). 预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因
有机物、杂质和细菌等原因而可能阻碍后续处理的可能性,一般采用过滤、融化、沉淀、沉淀和抑制剂等方法;
2、加压(Pressure Increase)。

反渗透设备的压力源一般可以是电机
驱动的泵或压缩空气,用来将水从低压侧输送到高压侧;
3、渗透(Permeation)。

将水源通过反渗透膜,低分子物质和离子经
过膜孔表面的电荷促使膜面的渗透,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
4、回收(Recovery)。

从渗透流一侧回收浓液,回收率主要取决于渗
透压差;
5、膜清洗(Cleaning)。

反渗透膜长期运行会结垢,需要定期清洗以
保证正常运行。

二、污水中水回用
污水中的水回用是一种以污水中的水为资源,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程
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可用水质标准的水回用工艺,利用污水再生水回用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环境。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用于再利用的过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

1.预处理预处理是中水回用工艺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大颗粒杂质等。

预处理一般包括格栅、砂池、沉淀池等设备。

格栅用来拦截较大的固体颗粒物,砂池用来去除细沙和砂粒,沉淀池则用于沉淀并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中水回用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生物降解作用降低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生物处理一般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式,通过投加活性污泥并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消毒,以使水质达到再利用的标准。

深度处理一般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沉淀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过滤是通过过滤材料对水进行过滤,去除细小的颗粒和微生物等,消毒则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4.后处理后处理是对水进行最后的处理和调整,以使水质达到再利用的要求。

后处理主要包括PH调节、氧化还原电位(ORP)调节和添加适量的消毒剂等。

PH调节是为了保持水的酸碱平衡,ORP调节是为了调整水的氧化还原能力,消毒剂的添加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中水回用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和过氧化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絮凝剂、沉淀剂和酸碱剂等,以净化水质。

生物处理则是通过投加微生物或利用生物膜等方式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总之,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与处理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水的质量要求、水源特点和处理成本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运行,才能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并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水回用水处理自控说明书

中水回用水处理自控说明书

排污水
澄清池排泥———→污泥浓缩池—→污泥输送泵—→离心脱水机—→泥饼外运 污泥浓缩池上清液—→泥浆泵坑排水泵—→回收水池—→回收水泵—→澄清池进口 石英砂过滤器、纤维过滤器排水 列管换热器凝结水 叠片过滤器+超滤排水 一级 RO 浓水—→排至雨水系统 离子交换装置排水—→中和池—→中和水泵—→排至雨水系统
-2-
及有关的自动阀门。 (8) (9) 反渗透系统可以根据前后水箱的液位自动启停。 系统的工艺运行参数、报警信号、泵的过载及高低压报警等信号上传至程控系统 (DCS),以实现中央控制盘对其进行全面监控。 (10) 每台高压泵进口应装有低压保护开关和高压保护开关。 当供水压力不足使高压泵 入口压力低于某一设定值时,能自动发出信号并联锁停止高压泵,保护高压泵不 空转。当因其他原因误操作,使高压泵出口压力超过某一设定值时,高压泵出口 高压保护开关应能自动联锁切断高压泵供电,保护系统不在高压下运行。 (11) 当反渗透装置投入运行时, 为防止高压泵突然起动升压产生对反渗透膜元件的高 压冲击,高压泵采用变频控制,并在每套反渗透装置的高压泵出口与反渗透膜组 件间设一个气动慢开阀。在反渗透停止运行需冲洗时,控制系统自动开启冲洗水 泵、各自动阀进行自动水冲洗。 (12) 所有药品注入系统,计量箱配有液位控制装置,在液位高和低时能向化水程控系 统(DCS)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柜能接收 4~20mA 信号,对计量泵实现单回路自动 加投控制,同时可手动调节加药量。 (13) 在脱盐水装置控制室共设置 4 台操作员站,即:2 台脱盐水制备和凝液精制操作 员站,1 台投加石灰操作员站,1 台为工程师站。4 台操作员站互为冗余,现场 控制站 CPU 互为冗余,数据及控制线互为冗余,具有全汉字图形组态,可实现 复杂的图形界面、支持动画技术、图形缩放技术、多级窗口技术,各种数据、曲 线、棒图等的实时显示。可支持各种报表和图形打印功能。丰富的历史纪录分析 和处理,日志记录处理,报警记录统计报告,事故追忆的统计分析报告等。系统 及模块具有自诊断功能。 (14) 控制柜内测点留 15%的余量。 成套提供完整的全部就地仪表、 控制箱、 仪表盘 (箱) 等测控设备。所有的气动阀所配电磁阀采用 ASCO 产品,ASCO 电磁阀的电压等 级为 24V DC。 (15) 控制系统 DCS 采用浙大中控产品。 机柜的防护等级不低于 IP52。 DCS 系统 CPU 冗余、电源冗余、I/O 网络通讯线冗余、ETHERNET 网络冗余。中央处理单元 CPU 存贮器的备用量为 60%。DCS 装置的各类型 I/O 点均留有 15%的裕度,I/O 插槽也留有 10%的插槽裕度。 (16) 每台上位机配置二块网络通讯适配卡。网络采用 100M 以太网 TCP/IP 协议网络。

知识分享辅助设施:中水回用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知识分享辅助设施:中水回用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知识分享辅助设施:中水回用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一、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

中水回用,就是把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深度技术处理,去除各种杂质,去除污染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某些重金属离子,进而消毒灭菌,其水体无色、无味、水质清澈透明,且达到或好于国家规定的杂用水标准(或相关规定),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或居民生活。

适用于宾馆、饭店、居民小区、公寓楼宇、学校、医院、工厂区域、机关部队等单位的浇洒绿地、洒扫卫生、冲洗路、站、台、库,景观用水,消防补给水、水冷却循环补充水、冲车用水等等。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

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

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

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

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

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的工艺方法也已经被我们应用于多个中水回用工程。

中水设备是专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回用而研制的一种新型生化净水处理设备,其打破传统的中水水处理设施所沿用的工艺,将国际上最新膜技术工艺用于中水处理设备,从而构成了当今最新的中水水处理技术。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一、介绍中水回用是指将经过一定的处理后的废水再次利用的一种技术。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中水回用成为了减少用水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进一步处理和环境安全检测三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过程。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中水回用的第一步,旨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物和油脂等杂质,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1 筛网过滤将废水通过筛网,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物理方式进行,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

2.1.2 沉淀经过筛网过滤后的废水可能还存在悬浮固体和颗粒物,需要通过沉淀来去除。

将废水放置静止一段时间,固体颗粒会沉淀到底部,达到分离的目的。

2.1.3 细菌处理部分废水中可能存在有机物质,它们无法通过沉淀实现完全去除。

因此,可以引入一些特殊的细菌来分解有机物质,从而进一步净化废水。

2.2 进一步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依然存在一定的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满足回用的标准。

进一步处理主要包括反渗透、活性炭吸附和消毒等步骤。

2.2.1 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通过高压驱动废水通过半透膜,使水分子透过而将溶解的固体颗粒、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截留在膜外的工艺。

这一步骤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

2.2.2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材料,可以吸附废水中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等。

将废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可以进一步净化水质。

2.2.3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废水中存在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保证回用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化消毒。

2.3 环境安全检测经过预处理和进一步处理后的中水需要进行环境安全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回用标准。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

三、中水回用的应用领域中水回用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业领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经过中水回用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中水回用技术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技术工艺流程

安峰环保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其不仅是节水还是治污的双效水处理技术,所谓“中水”指的是与上水(给水)还有下水(排水)相比较来说的。

而中水回用指的是将小区居民使用的过的生活废水,包括淋浴、洗衣物、厨房、卫生间中产生的废水集中处理后,达到相关的标准后回用在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清洗等,以此来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

因此,中水回用设备又可称之为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可以深入的进行处理,以此来达到回用标准,区别于普通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而言的,那么,苏州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哪家好呢?在苏州众多的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厂家中,安峰环保算是中水回用处理技术比较强的一家,也有很多成功的客户案例。

中水回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在冲刷厕所、汽车还能浇灌花草树木等等,还有补偿锅炉用水。

目前来说,中水回用主要是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生产再生水回用。

目前来说,很多国家都将中水回用视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头等方案。

因此,开展中水回用处理,意义重大,可以展现出减少污染和节约水资源的双重作用。

中水回用技术工艺流程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物化法中水处理工艺、生化法中水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处理工艺。

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工艺特征:1.简便处理流程,实现无人管理;2.耐冲击负荷实力强,净化效率比较高,设备运行稳定,运行过程没有异味;3.占地面积比较小,节省投资成本,处理费用低;4.不需要污泥驯化,比较容易挂膜,脱模快,并且微生物生长快,较短的启动时间;5.污泥可以实现动态平衡,不用外排污泥。

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包括有生物膜、超滤器、膜孔选择等。

安峰环保拥有十多年的中水回用处理技术经验,从成立开始的十多年一直坚持不懈地专注于中水回用处理领域,与此同时也慢慢的发展到现在的污水处理、纯水处理以及水处理药剂等领域,公司得到了扩张和发展,在2019年的12月也得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此外,在水处理专业领域,已获得20多项的水处理技术专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装置工艺流程详解第一间了解环保设备最新价格,了解环保市场价格动态,公布最新环保市场供求信息;为工程公司和采购商提供最新供求渠道;为设备供应商提供最佳交易平台!1、工艺流程描述中水回用装置工艺流程见如下框图: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加药系统,反洗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化学清洗系统(配蒸汽伴热)、污泥浓缩处理系统、石灰系统等。

卖方建议二级反渗透浓水可直接回用至超滤水箱。

2、装置规模(产量、水质、回收率)2.1、设计产水量一级反渗透出口产品水量200 m3/h,其中100 m3/h 进二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产水量不低于90m3/h。

2.2、水质要求一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第一年不低于98%,第三年不低于97%;二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不低于90%,二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不低于90%,在此基础上达到进入原脱盐水站混床水质标准。

2.3、回收率(1)综合回收率(一级反渗透产水量/系统总进水量)不低于65%。

(2)二级反渗透回收率不低于90%。

3、系统配置本系统分为前处理、预处理、脱盐和深度脱盐四个单元。

自系统入口至多介质过滤器为前处理单元,主要处理来水中过多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及胶体,用以保护超滤的正常和安全运行;盘式过滤和超滤装置为预处理单元,盘式过滤器和超滤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及胶体,保护反渗透的正常运行;一级反渗透为脱盐单元,用于脱除水中大部分的溶解盐类、一些有机大分子和前阶段未去除的小颗粒;新增二级反渗透和原有脱盐水混床组成深度脱盐单元,用于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溶解盐类和有机大分子及小颗粒,为混床末级精处理创造条件。

3.1、前处理单元前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曝气生物滤池、曝气风机、调节池、高密度沉淀池提升泵、高密度沉淀池、清水池、多介质过滤器供水泵、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泵、板式换热器、多介质过滤器、加药装置、污泥浓缩处理系统。

(1)曝气生物滤池(BAF)功能:具有生化和过滤双重功能,处理效果稳定,可有效脱除水中COD、氨氮和大颗粒悬浮杂质。

BAF 池技术规格如下:总进水量80m3/h 处理规模:40m3/h/座数量:2 座(2)BAF 附属设备收集池功能:用于收集间断排放的达标污水,保证BAF 连续稳定运行。

数量:1 座池容:500m3 结构:地下钢混结构收集池提升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量:80m3/h 污水站达标污水水泵规格:Q=80m3/h P=0.20MPa数量:2 台(1 开1 备)曝气风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量:80m3/h 污水站达标污水风机规格:Q=15.4m3/min P=58.8KPa 数量:2 台(1 开1 备)反洗风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量:80m3/h 污水站达标污水风机规格:Q=18.5m3/min P=58.8KPa数量:2 台(1 开1 备)反洗水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量:80m3/h 污水站达标污水水泵规格:Q=400m3/h P=0.20MPa数量:2 台(1 开 1 备)(3)调节池总进水量:340m3/h(最大370m3/h,考虑系统反洗水回收约40 m3/h)数量:1 座池容:500m3 结构:地下钢混结构(4)高密度沉淀池提升泵总出水量:Q=370m3/h单台容量:Q=185m3/h,P=0.20MPa 数量:3 台(2 开 1 备)(5)高密度沉淀池总进水量:440m3/h 处理规模:220m3/h 数量:2 座(6)清水池总进水量:340m3/h (最大370m3/h)数量:1 座池容:500m3 结构:地下钢混结构(7)多介质过滤器供水泵总出水量:Q=370m3/h 单台容量:Q=185m3/h,P=0.30MPa 数量:3 台(2 开1 备)(8)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泵处理量:多介质过滤器单台容量,总容量5x70m3/h 单台容量:Q=290m3/h,P=0.25MPa 反冲洗介质:经高密度沉淀池处理过后的清水数量:2 台(1 开1 备)(9)罗茨风机采用压缩空气多多介质过滤器冲洗(10)板式换热器总进水量:340m3/h(最大370m3/h)数量:1 台冷介质:综合污水,温度不低于15℃,温升15℃左右热介质:0.5MPa 饱和蒸汽或70℃冷凝液(11)多介质过滤器总进水量:340m3/h(最大370m3/h)单台处理量:70m3/h.台外径:φ3200mm数量:6 台(5 开 1 备)(12)加药装置石灰加药装置:消石灰粉储仓、石灰乳溶解箱、石灰乳加药计量泵、石灰加药计量箱、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絮凝剂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计量箱、絮凝剂加药计量泵、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助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计量箱、助凝剂加药计量泵、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13)污泥浓缩处理系统含污泥泵、浓缩浓缩池、污泥压滤机、脱水机加药装置、冲洗系统及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3.2、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盘式过滤器、超滤装置、盘式过滤器反洗泵、超滤反洗泵、超滤化学分散洗加药装置、超滤化学清洗装置(与反渗透共用)、超滤产水箱。

(1)盘式过滤器(或自清洗过滤器,可参考脱盐水使用品牌,以求备件通用)总进水量:340m3/h(最大370m3/h)单台处理量:170m3/h(最大185m3/h)过滤精度:100μm数量:2 台(2)超滤装置总进水量:330m3/h(最大360m3/h)总产水量:300m3/h (最大330m3/h)单套产水量:75 m3/h(最大85m3/h)数量:4 套水回收率:≥90% 处理工艺:超滤膜水处理工艺膜材料:中空纤维膜PVDF 设计膜通量(20?C):≤50L/m2/h 膜元件种类:外压式超滤膜工作制:24h/h操作方式:按照错流/死端过滤模式可切换操作,自动反洗/恒流产水,增加内循环泵。

清洗方式:化学清洗、分散清晰出水指标:胶体硅去除率:≥99%(15℃)SDI 值≤2浊度:≤0.1NTU (3)盘式过滤反洗泵单套盘滤进水流量:170m3/h(最大185m3/h)反洗泵:无需设置,采用内源反洗。

数量:/(4)超滤反洗泵超滤进水流量:82.5m3/h(最大90m3/h)反洗泵:154m3/h,扬程30 米数量:2 台(1 开 1 备)(5)超滤化学分散洗加药装置主要包含杀菌剂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碱加药装置。

杀菌剂加药装置:卸料泵、杀菌剂储罐、杀菌剂计量泵(反洗杀菌剂计量泵和分散洗杀菌剂计量泵)、杀菌剂加药计量箱、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酸加药装置:加酸计量泵(分散洗加酸计量泵和RO 加酸计量泵)、酸加药计量箱、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碱加药装置:分散洗加碱计量泵、碱加药计量箱、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6)超滤化学清洗装置与反渗透共用一套化学清洗装置,主要包括:清洗箱:与反渗透共用一套清洗泵:与反渗透共用一套保安过滤器:与反渗透共用一套管道及配件:随设备配套(7)超滤产水箱总进水量:300m3/h(最大330m3/h)超滤水箱容量及材质:容量100m3,碳钢防腐数量:1 台3.3、脱盐单元脱盐单元主要包括反渗透增压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反渗透冲洗泵、阻垢剂还原剂、盐酸加药装置、中间水箱。

(1)一级反渗透增压泵总进水量:300m3/h(最大330m3/h)单台泵参数:150m3/h(最大165m3/h),扬程40 米数量:3 台(2 开1 备)(2)保安过滤器总进水量:300m3/h(最大330m3/h)单台处理量:150m3/h(最大165m3/h)过滤精度:5μm数量:2 台(3)高压泵总进水量:300m3/h(最大330m3/h)单台泵参数:150m3/h,扬程120 米数量:2 台(4)一级反渗透装置总进水量:300m3/h(最大330m3/h)总产水量:200m3/h(最大220m3/h)单套产水量:100m3/h(最大110m3/h)数量:2 套水回收率:≥65% 处理工艺: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设计膜通量:≤20L/m2/h 膜元件种类:抗污染复合膜控制方式:自动/手动工作制:24h/d清洗方式:化学清洗(每隔3~6 个月)出水指标:产水脱盐率:第一年:≥98%第三年:≥97%(5)反渗透冲洗泵单套反渗透进水量:150m3/h(最大165m3/h)反洗泵参数:120m3/h,扬程30 米数量:2 台(1 开1 备)(6)阻垢剂还原剂加药装置主要包含阻垢剂加药装置、还原剂加药装置。

阻垢剂加药装置:阻垢剂计量泵、阻垢剂加药计量箱、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还原剂加药装置:还原剂加药计量泵、还原剂加药计量箱、配套管道阀门及仪表电气附件。

(7)中间水箱总进水量:200m3/h(最大220m3/h)中间水箱容量及材质:容量200m3,碳钢防腐数量:1 台(8)一级反渗透产水外送泵(与二级反渗透增压泵共用)总进水量:100m3/h(最大110m3/h)单台泵参数:100m3/h(最大110m3/h),扬程40 米数量:2 台(1 开 1 备)3.4、深度脱盐单元脱盐单元主要包括二级反渗透增压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二级反渗透装置、原有脱盐水混床、反渗透冲洗泵、阻垢剂还原剂加药装置(与一级反渗透共用)、中间水箱(原脱盐水站中间水箱)。

(1)二级反渗透增压泵总进水量:100m3/h (最大110m3/h)单台泵参数:100m3/h(最大110m3/h),扬程40 米数量:2 台(1 开 1 备)(2)保安过滤器总进水量:100m3/h(最大110m3/h)单台处理量:100m3/h (最大110m3/h)过滤精度:5μm数量:1 台(3)高压泵总进水量:100m3/h(最大110m3/h)单台泵参数:100m3/h(最大110m3/h),扬程110 米数量:1 台(4)二级反渗透装置总进水量:100m3/h(最大110m3/h)总产水量:90m3/h(最大99m3/h)单套产水量:90m3/h(最大99m3/h)数量:1 套水回收率:≥90% 处理工艺: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设计膜通量:≤20L/m2/h膜元件种类:抗污染复合膜控制方式:自动/手动工作制:24h/d清洗方式:化学清洗(每隔3~6 个月)出水指标:产水脱盐率:第一年:≥98%第三年:≥97%(5)反渗透冲洗泵单套反渗透进水量:100m3/h(最大110m3/h)反洗泵参数:删除数量:2 台(1 开1 备)(6)阻垢剂还原剂加药装置与一级反渗透共用。

(7)中间水箱利旧原脱盐水站100m3 中间水箱。

4、系统描述及要求来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其他杂质、有机物、油类、微生物、结垢离子及其新陈代谢生成的粘性液体等都能导致膜处理装置中的膜透水量下降或分离性能衰退,从而影响后续膜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

因此把原水处理到膜处理装置允许的进水水质,是保证膜处理装置及其后续装置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