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和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俩大洲中部地带的交通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km,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俩端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俩大经济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仍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于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壹、新亚欧大陆桥发展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

新亚欧大陆桥于加强亚欧俩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和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于,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壹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

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见,有俩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壹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壹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能够连接中亚、欧洲,于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对促

进西北大开发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亚欧大陆桥直接贯通陕西、甘肃和新疆,通过包兰线和兰青线辐射到宁夏和青海,整个西北均是大陆桥的直接辐射区。大陆桥沿线许多大中城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直接联系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窗口,对于陆桥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大大增强。目前,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仍不够紧密,这要求横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新亚欧大陆桥城市要积极发挥重要纽带作用,促进东中西部之间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和商品的交流和合作。

二、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

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运用新思路,创造新办法,建立新体制。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总体发展思路是:经过10-20年或者更长壹些时间的开发建设,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建设成和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相辅相成的,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壹级经济轴线,进而建设成为联接亚欧俩大陆的经济地带。

1.以线气发,以点带面,推进陆桥经济带整体联动发展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跨越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存于较大差距,于整体推进的同时,要突出重点,以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使经济带形成且具备有效运行的支撑条件,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发展战略。首先,加强以交通通讯为主的线状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区域生产要素适当聚集于具有较强产业基础和城市规模的大中城市,进壹步促进西安、郑州、兰州、乌鲁木齐、徐州、连云港等开发开放,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培育沿桥地区经济增长点,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其二,根据陆桥经济带区域特点,发挥各中心城市于陆桥经济带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的经济区域:以徐州、连云港为中心的黄淮海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

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等,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发挥辐射作用。整个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要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通过优势产业和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取得综合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于共同发展中逐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发展能力。

2.优先建设多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强化陆桥发展的支撑条件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陆桥经济带开发的先导产业和支撑条件,于陆桥经济带开发项目中应给予优先考虑和必要的倾斜。沿带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民航、管道、海运和通讯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且积极发挥民航、管道运输的作用。充分发挥铁路于中长途大宗货物和旅客运输方面的优势,发挥公路于中短途运输中便利、灵活、覆盖面广的优势,发挥航空于长途旅客运输方面的优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做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以沿线各大中城市为支点,以大陆桥为轴线,大规模扩展大陆桥的运营能力,减轻和消除交通运输瓶颈。统筹安排以外贸和集装箱等物资为重点的物流建设,促进国际合作。同时,积极帮助贫困、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改善交通通讯。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壹体化运输装备,加强运输装备系统建设,提高交通设施和管理壹体化水平。

3.促进比较优势发挥,搞好地区产业分工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也是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交通邮电为先导,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纺织、医药食品为支柱的产业群体,于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蕴藏着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黄淮海经济区于机械、盐化工、农业、水产和港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中原经济区于机械、棉纺、冶金、食品、建材、电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关中经济区的机械、电子、纺织、医药、航空工业等于国内均有较强的竞争能力,黄河干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建材基地,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石油开采、

炼油、石油化工、轻纺、皮革等产业初具规模。因此,要树立大观念,东部地区要积极发挥港口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开拓优势,使原有符合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向西转移;中西部地区能够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和沿边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和中亚、欧洲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引进技术和转移产业,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资源开发,重点发展食品、轻工、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4.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确立国际竞争优势地位

沿桥地区应抓住由“单向开放”变成“双向开放”的良好契机,积极利用国内外俩个市场。俩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参和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于综合开发过程中按照国际惯例建立新体纷,按照和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逐步形成壹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形成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经济带。积极引进日本、韩国、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于沿新亚欧大陆桥地区兴办以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出口加工区、边境合作区等,吸引跨国XX公司从事产品加工、组装生产业务,占领中亚、东欧、俄罗斯和西欧等市场。沿桥俩端口岸城市特别要不断完善口岸服务功能,以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为主。沿桥地区中西段应以原材料上游产品开发为重点和突破口,结合大城市的科技优势,逐步向下游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形成以能源、矿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开发区和高科技为主导的科技工业园区。进壹步放宽外资进入内陆地区的市场准入限制,积极进行项目融资等方面的试点,增加于沿桥城市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及中外合资保险XX公司的试点,优先批准于沿桥地区组建中外合资旅行社和旅游开发XX公司以及零售商业企业,增加设立保税区和保税仓库,于兰州、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铁路交通枢纽城市进行铁路集装箱口岸试点,适当放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贸自营权的审批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