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模拟试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第一题:阅读理解:文本一:附近有四个废品回收站和两个还在硬拼的夜市。
照例他一天下来的工作量是三十公斤。
这三十公斤中有三分之一的价值在他铁篮的底部。
倒满一车废品的路上车轮咯吱咯吱的转,四个总是烂胡同的路口是车轮过山车最危险的地方。
车轮所有的动能尽数转换成了摆在他面前的景象。
铁桶、酒瓶、空箱子….起码都能值一块钱。
一堆酒瓶也能值一块钱。
赶紧堆满啊。
文本二:男人鬼哭狼嚎。
房内人声鼎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赶赴现场。
体内染病,声嘶用力。
“怎么回事?”医生问。
“您忍一下,我开点药。
”医生去出药房。
“记一下我的姓名和地址。
”记下了,声音比乌鸦还要惨烈。
“您几天开始胸闷的?”“大概几周吧,越来越严重。
”“这是叫你婆婆给您的药?”“不是,我老婆给我的。
”“那你媳妇呢?”“那她轮到谁给她药?”这回有人笑出了声。
“反正得治疗,小心最重要,这药也不合适。
”医生说,“你媳妇有医保吧,配点好药。
”“我们什么保险都没有。
”问题:请根据上述两个文本回答以下问题:1. 第一个文本主要描写了谁的工作?2. 第一个文本中的废品都可以变成什么?3. 第二个文本中男人有什么病症?4. 第二个文本中医生给男人开了什么药?5. 第二个文本中男人和媳妇是否有医保?为什么?答案解析:1. 第一个文本主要描写了废品回收工的工作。
2. 第一个文本中的废品都可以变成价值一块钱的物品。
3. 第二个文本中男人有胸闷病症。
4. 第二个文本中医生给男人开了不合适的药。
5. 第二个文本中男人和媳妇没有医保,因为文本中提到他们没有任何保险。
第二题:阅读理解:游戏是一种人类沉迷其中的活动,除了各种各样的内容,也孕育了各式各样的玩法。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除了玩游戏,很多时候还会配合各种玩法,践行体育锻炼。
本文将介绍几种与游戏相结合的体育锻炼方式。
1. 跑酷:跑酷是一款将游戏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活动,它以自由奔跑和特技动作为特点,让参与者在城市的各类场景中进行驰骋,全面锻炼身体各个方面的能力。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一向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也渐渐开始将职业发展由以往的体制内融入到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
对此,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围绕公务员“下海”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等核心数据进行统计,对公务员群体多元化就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观察。
领英的数据显示,在2006~2015这十年间,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科员高达53%。
以工作年限区分,工作0~3年的公务员占到了37%,工作3~6年的公务员占到了23%。
如今,公务员群体由体制中到市场中的职业发展轨迹已不再是少数。
扎实的教育和工作背景,让公务员这个群体越来越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质。
同时,对于传统“铁饭碗”就业观的颠覆,也加强了公务员群体的人才流动和互通。
公务员跳槽的热门目标行业分别为:金融(12.7%)、法律/会计/咨询(12.2%)、政府/社会组织(11.5%)、互联网(9.6%)、房地产/建筑(8.9%)。
房地产、金融等热门行业受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这些行业更需既懂政策、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以帮助企业更顺滑地遵从政府部门的相关法规政策。
以往公务员从体制中“走出来”,通常会选择与之前经验高度一致的行业。
凭借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公务员可在这些相关行业里表现得如鱼得水。
但事实上,如今的公务员跳槽目标行业与就业大环境中的热门行业高度吻合。
这充分说明公务员跳槽群体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领英的数据中,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
其中科员高达53%,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分别以18%、13%紧随其后。
由此可见,初级公务员更有动力选择跳槽,在更为广阔的职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
北京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北京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
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这种流动正是一切声音的根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音乐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
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要哽草虫”“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
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激发了审美感受,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无确切含义。
但音乐的声音却能表现人的感情,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优越性的。
声音有情绪意义。
《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
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结果发现,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乐调凄惨时各图画的空气都很黯淡。
人们常说的“着色的听觉”,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
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中音产生灰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声音有意象感。
比如在一个阴雨寒冷的秋夜,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的西风吹动着窗前的梧桐树叶作响,过了一会儿,风声渐渐停了,但雨声响起来了,雨滴梧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按照要求进行阅读和回答问题。
文本一故事一:小芳的礼物小芳家很穷,爸爸妈妈都没有固定的工作。
虽然条件不好,但小芳从小都乐观向上,她总是能够找到快乐和幸福。
一天,小芳的生日到了。
爸爸妈妈因为没有钱,所以无法给小芳买生日礼物。
小芳并不气馁,她决定自己做一件特别的礼物。
小芳翻箱倒柜,找到了一大堆废纸和一支颜色鲜艳的彩笔。
她开始坐在地板上认真地用彩笔一张张地涂抹在废纸上。
不知不觉,一个个小鸟、小花、小狗的形状在废纸上出现了。
小芳很开心地看着这些漂亮的图案,她决定将这些废纸制作成一个相册送给自己。
当小芳把这个自己动手制作的相册送给自己时,她觉得自己家的穷并不重要,因为她拥有一颗富有创造力和快乐的心。
文本二故事二:绅士的举动有一次,小明坐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站在车上没有座位。
虽然其他人也看到了老人,但都没有让座位给他。
小明看到这一幕,心里觉得不忍心。
他站起来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给老人。
老人感激地看着小明,边坐下来边对他说:“谢谢你年轻人,你是个有教养的绅士。
”小明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举动罢了。
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小事情,能够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成为有教养的绅士。
题目:1. 文本一和文本二分别讲述了哪两个故事?2. 小芳和小明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有何不同?3. 小芳和小明的行为有何相似之处?4.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答案及解析:1. 文本一讲述了小芳的礼物,文本二讲述了绅士的举动。
2. 小芳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向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特别的礼物。
小明则在面对困境时主动让座位给老人。
3. 小芳和小明的行为都展现了乐于助人、关注他人的特点。
尽管他们面临的困境不同,但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和温暖。
4.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高中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含解析
新高中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含解析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新网1月9日电2020中国书店大会暨“新时代杯”2019时代出版中国书店年度致敬盛典1月8日在北京召开。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书店重做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在会上表示,“书店重做”是书店的整体功能、经营方式和业态整合上更加适应当前新零售和新消费带来的变化。
“书店重做”是坚持书店核心价值,把主业始终放在书店经营的核心地位。
“书店重做”是强调书店走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
书店专家徐智明则提出,“书店重做”的核心是成为消费者的“学习场”,即通过各种书与非书的内容、阅读与非阅读的形式,服务于读者的终身学习,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百道网董事长程三国从十个维度提出“书店重做”路径,价值、模式、供应链、选品、产品、电商、场景、数据、活动、设计。
他预言未来十年,中国将诞生世界上最大的品牌书店。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0年1月9日)材料二:在2020中国书店大会上,程三国现场发布了《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
与去年相比,这一报告新增了中国书店网络打卡排行榜和品牌书店(非新华)经营调查两项。
2019年中国总共有多少家书店?程三国表示,中国网络综合书店打卡大数据显示,中国实体书店数量超过7000家,美团点评上书店打卡数据显示,2019中国新开书店数量超过4000家。
相比较中国的新开店数量,过去一年,美国只有99家新书店,英国只有15家。
2019年中国关闭的书店有500多家。
程三国认为,2019年每天有8219家餐厅倒闭,倒闭率91. 6% ,相比较于这一数据,过分放大书店闭店的声音既不尊重数据,也不符合事实。
(摘编自《新京报)2020年1月9日)材料三:光明智库:2019年,我国实体书店大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程三国(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实体书店数量持续增长,首先得益于政策推动。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完整版在高考语文考试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指在一篇文章中,不同的段落或篇章之间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需要读者通过理解和分析来理清文本的内在脉络。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有答案和解析。
【题目1】阅读下面的两个提问和材料,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能够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中提到的“小狗”是什么意思?A.腿短B.细品C.懒洋洋D.展示性材料:甲:我家的小狗真是太可爱了,一点都不像个大人。
乙:你家的小狗腿短吗?甲:不是腿短,是他整个身板都很小。
解析:根据甲的回答“不是腿短,是他整个身板都很小”,可以推断出材料中提到的“小狗”是指体型较小,而不是指腿短、细品或懒洋洋。
因此,答案为A.腿短。
【题目2】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材料:赵明是树屋村的村长,他在树屋村里有很高的威望。
他凭借智慧和胆识,带领村民们创造出了一个美丽富饶的树屋世界。
句子:1. 赵明是树屋村的村民。
2. 赵明靠胆识和智慧为村民创造了一个美丽富饶的树屋世界。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赵明是树屋村的村长,而不是村民。
因此,句子1. 的说法错误。
另外,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赵明是为村民创造了一个树屋世界,只是说他带领村民创造了这样的世界,所以句子2.也是错误的。
因此,答案为:句子1. 和句子2. 都是错误的。
【题目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大多数人对于眼睛的疲劳都不太在意,认为这是工作太久或长时间用眼造成的正常现象。
事实上,眼睛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人不认识到它的严重性。
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电视等,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导致眼睛疲劳,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视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给眼睛适当的休息,保护视力健康。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电视等近距离用眼,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是什么?解析:根据短文内容可知,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电视等近距离用眼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导致眼睛疲劳,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视力下降等问题。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什么是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标准是“三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
但是,世界上也不乏未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为文明社会,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而辉煌的印加文明是没有文字的文明。
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其中关于炎黄时代的记述有不少带有神话色彩,并不能作为信史。
因此,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有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者。
国内史学界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国外部分学者和国内个别学者则怀疑甚至否定夏朝是真正存在过的王朝,认为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只能从符合国际学术界“三要素”标准的商朝后期开始算起。
要想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疑问,非常重要的是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新资料来研究和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田野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如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在辽西的红山文化区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家第。
加之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苏秉琦先生提出了各自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思路,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研究工作已经进入第五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一工程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021届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各地模拟卷精选50篇(附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各地模拟卷精选50篇(附答案)2021届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各地模拟卷精选50篇含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上世纪 70 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
1980 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 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
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
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生育率已有 20 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
在此背景之下,2021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1 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 2021 年 1 月 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材料二:《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
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 2.2 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
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 2 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 2.0,低于更替水平。
高二语文 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于制作随葬的冥器,但随着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便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活,并在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贵族、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以前的瓷器,由于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受到文人贵族包括民众的喜爱,到宋代却开始正式成为皇室进行各种祭祀典礼、人生礼仪的祭器与礼器。
因此,中国人对于陶瓷器的选择与使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价值选择的,其选择的是“尚质贵诚”,其中包含了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
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礼仪之邦。
与同时期欧洲的贵族文化相比,这是一个先进得多的文化。
(摘编自李方莉《陶瓷背后的中国文化》)材料二:(摘编自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材料三:传统是景德镇的历史辉煌,也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宝贵财富。
如何通过传统,又怎么样跳出传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奏。
景德镇陶瓷文化必须立足现代社会的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现代的重构不是彻底重建一种全新文化,不是完全移植外来文化,它只能是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是传统和现代的统一。
传统创作文化理念、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独特工艺、民族文化需要好好继承。
景德镇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将陶瓷产品与景德镇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
以审美的意识发掘文化遗产,总结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美的规律,找寻陶瓷器物中的灵魂,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项练习(社会热点创新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其推出后几周内就风靡全球,甚至引发了新的全球人工智能竞赛。
ChatGPT使用了GPT-3技术,即第三代生成式预训练。
这是一种自回归语言模型,使用深度学习来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
该模型使用来自互联网的文本数据库进行了高强度训练。
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上进行自监督预训练后,ChatGPT还经过三个阶段的“炼制”:首先是监督微调阶段。
人类AI训练师以自我对话形式生成对话样例,ChatGPT在这些对话样例上进行有监督的训练。
第二阶段主要是训练一个基于语言模型的奖励模型,对机器生成的回复进行评分。
基于训练好的奖励模型,第三阶段采用强化学习技术进一步微调ChatGPT。
ChatGPT拉扯冲撞着人们惯有的生产生活模式,且继续“狂飙”在超越人类的赛道上。
当把“是否会代替人类工作”的问题抛给ChatGPT时,它说,它们旨在协助和增强人工任务,而不是取代人类。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的作用是提高人的效率,辅助人类,大众需要与时俱进,熟悉并掌控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一定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摘编自张佳欣等《ChatGPT掀起技术狂潮:“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材料二:ChatGPT会带来一个不同的未来吗?记者询问了ChatGPT“本人”,它的回答是:“随着ChatGPT 的普及,它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从在线交流、信息搜索、机器翻译、文本生成,它的准确性和高效率使得许多工作变得不再困难。
然而,人们也开始对它产生了担忧……”自1956年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其间充满波折。
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迅速发展的近10年里,之前还没有出现里程碑式的爆发。
ChatGPT在带来惊艳体验的同时,也有明显“缺陷”。
专题0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专用) (解析版)
专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高考必备知识(2023·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高考语文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
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
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
信息内容在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
我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这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将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
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于会话的工具。
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
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同样的事情。
虽然文化多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摘编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材料二: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RUC新闻坊对2286篇相关报道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
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公共卫生事件,遏制谣言或错误信息的流传,避免社会恐慌,建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尼采惊世骇俗地宣告了上帝之死,他相信这揭示了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
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
这是很悲剧很可怕的处境吗?尼采的回答是,未必!如果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陷入绝望,反而会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创造力量。
这就是他的“超人学说”。
孙周兴概括了尼采的三大命题;一是人生虚无,二是理论虚假,三是生命强健。
超人学说就蕴藏在这三个命题当中。
首先是人生虚无。
尼采的意思是说,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者意义,等你去探索,然后发现出来。
这本来就是一种幻觉。
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去探索,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
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打个比方,比如你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有人告诉你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你要是把这个奖杯当成目标,满怀希望跑到终点,却发现什么都没有,那你肯定会感到非常失望。
但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根本没想过奖杯的事儿,那到达终点的时候,也就不会因为没有奖杯而感到失落了。
麻烦的是,自古以来,许多理论家都在对人说“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
他们发明出各种各样的概念、真理和绝对信仰,掩盖了“人生本来虚无”这个真相。
这就是理论虚假。
尼采要用批判的铁锤把以前理论文化创造的意义、目的、统一性和绝对性全部砸碎,让人成为真正无依无靠、无牵无挂、一无所有的人,直面虚无主义的绝境。
好了,现在人赤裸裸地站到了虚无面前,人生没有意义,理论都是虚假,安慰都是幻觉——到这个地步,人已经一无所有了,那么他还拥有什么呢?尼采的回答是,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人的生命力。
尼采认为,生命本身是强健有力的。
这就是超人学说的起点。
在这个起点,首先要转变对虚无的态度,从消极的虚无主义转向积极的虚无主义。
虚无这个真相并不直接导致消极。
从虚无到消极,有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那就是一种虚幻的信念:认为在世界的表象背后还存在绝对的本质,并且认为人生必须依靠这个绝对的本质才能找到价值和意义。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语文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材料二】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通常所说的意境,是包含主观情意的画面。
画面主要指自然景象,也包括人物活动,如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无我之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既有自然景象,又有人物活动。
主观情意主要指喜怒哀乐、思念、愿望,也包括体验到的美感、感悟到的哲理等。
这些主观情意就包含在画面之中,很多画面中的主观情意,无须作者特意说明,读者就能感受到。
【材料三】意境是怎样构成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是:如果几句或一句诗词,或整篇诗词,构成了一幅图景,而这幅图景包含了主观情意,那么,这就构成了意境。
不过,这样的回答只是重复了意境的界定,并没有使我们对意境的认识前进一步。
所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图景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这样构成的图景会包含主观情意。
最容易想到的答案大概是:这样的图景是由意象构成的。
因为意境和意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交融的产物,只不过范围有大小而已。
由意象构成这样的图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但若看看诗词的实例,会发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确实,意象对意境的构成起重要的作用。
很多有意境的句子,用的不是普通的词语,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意象。
比如,一般不会只用一个“日”,而会用“旭日”“落日”“淡日”等。
但一个意象不能构成意境,往往要几个意象配合起来,才构成一个画面,具有意境。
有时候,几个意象可以直接组合或拼合成一个包含主观情意的图景。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但并非所有的意境构成都是如此,像这样构成意境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4.1《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4.1《修辞立其诚》测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
”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
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
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他强调说。
(节选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材料二: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乍一看,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
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去十多里之外的山里摘茶叶,农忙时节去老师家里帮忙割麦,收花生……这些劳动实践是我重要的农村记忆,让我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体验了劳动的艰苦与价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与不易。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
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
”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
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
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
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
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
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这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
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
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又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
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这种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
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选自陈中华博客)材料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
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模拟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XXX《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资料二: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
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
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
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解析:选A 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选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然变已然,混淆时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解析:选C A项,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未然变已然。
B项,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
D项,“不建议”于文无据。
3.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6分)答:解析:题干已明确是“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那就先划分材料二的结构层次。
材料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层内容对应某一方面的具体措施,简明扼要予以概括归纳要点即可。
参考答案:①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②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
③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每点2分,意思概括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材料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
同样是地震,同样是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H5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的描述。
在2014~2016年间,国内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3至5年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
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转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时代》) 材料二:《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近6.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近6.2亿。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2016年1~3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
如果说web1.0和web2.0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web3.0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
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转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2006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外,启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新闻人的传媒机构。
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
从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示着传媒业深层次的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
有研究表明,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编自喻国明等《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1~3月,在用户常用的媒体形态中,用户使用比率最高的是视频类网站/APP,最低的是杂志。
B.对比两年前,除纸质传媒、电视(不联网)和广播电台外,其他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在最近3个月都呈上升趋势。
C.电视(不联网)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减少与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增长的对比,显示出新兴媒体形态具有强劲生命力。
D.从图表可知,五年以来,新兴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增长强劲,传统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下降明显。
解析:选B B项,根据图表,可知户外媒体的用户使用比率在最近3个月也有所减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可知,多端口呈现已经成了媒体报道的标配,融合发展已经成了时代潮流;根据材料二可知,这种新潮流形成的用户背景原因。
B.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必然将实现新媒体形态对传统新闻方式的彻底淘汰,九寨沟地震新闻报道即是例证之一。
C.在2014~2016年间,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报刊出版单位针对未来一段时间,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出台了具体措施与工作安排,并付诸实施。
D.“智能化”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已带来传媒业的彻底变革,机器人的全面参与、主导是未来传媒业发展趋势。
解析:选A B项,“必然将实现……彻底淘汰”夸大其词。
C项,根据材料一可知,只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
D项,根据材料三中的“无不暗示着传媒业深层次的改变”可知,选项中的“已带来传媒业的彻底变革”言过其实;且“智能化”机器人只能是被“引入”和“应用”,绝非主动的“参与、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