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应对贸易摩擦
针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应 加强与各国的沟通和协商,推动 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修改,维 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中国 还应加强自身的产业竞争力,提 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同时也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 影响。
0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的兴
起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贸易保 护主义逐渐抬头,各国采取关税 、非关税壁垒等措施保护本国产 业。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05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的
影响与启示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01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从以计划经济为主
的封闭式经济逐渐转变为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02
贸易伙伴多元化
中国对外贸易的伙伴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
总结词
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国家间的贸易条 件。
详细描述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如劳动力、资 本、技术等)决定了其生产成本和比较优势。国家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并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 生产的商品。
新贸易理论
总结词
新贸易理论关注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新贸易理论
研究企业异质性、市场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企业决策在 贸易中的作用。
全球价值链贸易理论
关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跨国公 司的作用。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x
对H-O模型的假定提出疑问
1.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当 ? 3.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 4.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限 制? 5.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 增加而递减。
❖ 3.重叠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之上的。 (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
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 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
(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 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 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 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 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
而工业产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 有很大关系。从需求角度看,发生在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与两 国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所以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工业 品贸易。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它们之间对工业 品的重叠需求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要发生在收 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内部的 ❖单位成本是由单个厂商的 规模决定的 ,而并不 一定是由其所在产业的规模决定的。 ❖由于大厂商比小厂商在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因此 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
上述两种规模经济都是引起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二.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 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凹
向原点而是凸向原点。因为规模收益递增使得在产量 增加时,成本下降,而只有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才能表示这一点。
1.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当 ? 3.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 4.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限 制? 5.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 增加而递减。
❖ 3.重叠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之上的。 (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
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 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
(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 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 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 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 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
而工业产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 有很大关系。从需求角度看,发生在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与两 国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所以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工业 品贸易。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它们之间对工业 品的重叠需求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要发生在收 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内部的 ❖单位成本是由单个厂商的 规模决定的 ,而并不 一定是由其所在产业的规模决定的。 ❖由于大厂商比小厂商在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因此 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
上述两种规模经济都是引起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二.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 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凹
向原点而是凸向原点。因为规模收益递增使得在产量 增加时,成本下降,而只有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才能表示这一点。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 97张)
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在《国际 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 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 的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释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的起因和贸易模式,1961年,美国经济 学家波斯纳(Posner)提出了技术差距原 理率先给出了解释。该原理认为,大量 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新 产品和采用新工艺生产的基础上的。
一种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很多不同的投入
成本,如研究与开发、资本和劳动投入、促销及原材料投 入等 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落,完 成一次循环 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 性将发生变化 由于各个国家在各种投入上的不同,决定了基于技术动 态变化的各国间存在动态比较优势,因而决定了各个国家 间的贸易形态特征
与此同时,最早的技术发
明国也许已经开发了更新 的产品,采用了更新的工 艺和技术。于是新一轮的 技术差距又产生了。
图2-3
T0~ 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A国的新产品没 有需求。 从T1开始,B国开始模仿A国的消费对新产品有 了需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A国的出口量、B 国的进口量不断扩大。 由于新技术通过各国途径扩散到B国,达到T2 , B国掌握新技术开始模仿生产新产品,反应差 距阶段结束,掌握差距阶段开始。此时,A国 的出口达到最大。 过了T2,B国生产规模扩大,A国出口量下降 到达 T3,B国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新产品成 本下降,开始出口。至此,技术差距消失,掌 握差距和模仿差距阶段结束。可见,A、B两国 贸易发生于T1~ T3,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技术差距的概念 产生于发达国家的新技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向其他国 家传播,就产生了技术差距。 两种形式:一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此时,技术 差距表现为比较优势的差距) 另一种是技术进步创造出了新产品。(此时,技术差 距表现为新国在一段时间内垄断出口,这个时间段称为 “模仿差距”。) “模仿差距”由“反应差距”(从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开始模 仿生产所需 要的时间)和“掌握差距”(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同一水 平所需的 时间)组成。 需求差距:一种新产品从出现到被外国消费者接受的这段时间 的间隔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另外,“很多时候,中国人的吃是被挤掉
的。”袁钢明指出,一个承担着教育和医疗 重担的家庭,节省吃的开销根本不能算作富 裕。
国家统计局的研究也显示,我国居民医疗保 健消费支出比重偏高,2005年为7%左右, 相比日本的3.97%,韩国的4.73%而言,基 本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因而,许多学者认为,吃的比重已经难以
1987
61.0 28.0 66.4 83.8 80.0 63.9 71.6 67.4 65.3
1999
81.1 62.3 85.4 97.7 91.9 86.0 92.8 86.7 85.5
发展中 1970 国家 印度 22.3 巴西 19.1 黑西哥 29.7 土耳其 16.5 泰国 5.2 韩国 19.4 阿根廷 22.1 新加坡 44.2 平均 22.3
产品已定型
②产品成熟阶段 资本密集度高
只需投入资本购买机器设备
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 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竞争者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 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 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 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 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 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 国内生产。
③标准化阶段
劳动密集度高
产品和工艺流程标准化 劳动熟练程度不再重要 价格竞争成为关键
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 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这 时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不高,原来新产 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 价格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 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 势,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 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 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远销至别国和第三 国市场。
国际贸易的现代和当代理论ppt课件
5、该理论对究竟如何衡量一国的资源优势产生了具有启发性的提 示。同时也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6、实际上,资源禀赋的优势并不是贸易必然产生的充分条件,也 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利用H-O模型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却可以说 明贫困的增长等南北差距的实际问题,因而普遍受到国际经济 学家的青睐。
计算综合题
◆ H-O理论: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
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
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商品。
精选PPT课件
9
四、H-O模型图示
需求条件和技术 水平相同、要素 禀赋不同的两国 贸易
图3-2 H-O模型条件下的两国贸易
精选PPT课件
10
五、模型推导----简单证明
假设A国的X产品的价格/成本为PAX,LX表示劳动投入 系数,KX为资本投入系数,WA工资率,RA为利率, 则:
3、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该模型放弃了劳动价值论,坚 持供求说和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陷入了庸俗经济学的范畴。
4、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说法,该模型是典型的静态分析方法,“靠 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只有利于成熟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 不利于后进国家利用技术和其他手段赶超发达国家,从而改变 现有贸易格局的看法。
精选PPT课件
5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资本劳动比
要素密集度是针对产品而言的,是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假设生产单位产品X 、 Y所需的资本量和劳动量 依次为KX、LX 与 KY 、 LY,则:
◆ 1941年合作完成论文《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经济统计 周报》1941年8月号 )对要素价格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结论被称做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6、实际上,资源禀赋的优势并不是贸易必然产生的充分条件,也 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利用H-O模型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却可以说 明贫困的增长等南北差距的实际问题,因而普遍受到国际经济 学家的青睐。
计算综合题
◆ H-O理论: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
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
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商品。
精选PPT课件
9
四、H-O模型图示
需求条件和技术 水平相同、要素 禀赋不同的两国 贸易
图3-2 H-O模型条件下的两国贸易
精选PPT课件
10
五、模型推导----简单证明
假设A国的X产品的价格/成本为PAX,LX表示劳动投入 系数,KX为资本投入系数,WA工资率,RA为利率, 则:
3、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该模型放弃了劳动价值论,坚 持供求说和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陷入了庸俗经济学的范畴。
4、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说法,该模型是典型的静态分析方法,“靠 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只有利于成熟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 不利于后进国家利用技术和其他手段赶超发达国家,从而改变 现有贸易格局的看法。
精选PPT课件
5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资本劳动比
要素密集度是针对产品而言的,是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假设生产单位产品X 、 Y所需的资本量和劳动量 依次为KX、LX 与 KY 、 LY,则:
◆ 1941年合作完成论文《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经济统计 周报》1941年8月号 )对要素价格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结论被称做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ppt 61页)
2020/7/4
表5.1 七大工业化国家间的贸易状况(2000年)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全部工业化
国家
2020/7/4
出口到工业化 国家的比例 0.56 0.81 0.95 0.51 0.75 0.73 0.77 0.70
从工业化国家 进口的比例
0.51 0.76 0.82 0.39 0.72 0.69 0.80 0.70
2020/7/4
3.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 世界市场上主要出口国的领先或主导地位在不断变化 。一些原来进口的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 最初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这类产品。
• 例如纺织品、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20世纪初,美国 在这三个行业处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是这些产品的 净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几乎退出了这些 产品的生产,成为这些产品的净进口国。
• 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 争行业,即企业有能力决定其销售价格;第二,市场 必须是分割的,即低价格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倒 卖到高价格的市场上去;第三,在不同的市场上,厂 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
2020/7/4
• 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 使国外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追求利 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 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销售要好。外国的同类产品如果 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 ,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p pt 61页)
5.1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 20世纪50年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两之占世
表5.1 七大工业化国家间的贸易状况(2000年)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全部工业化
国家
2020/7/4
出口到工业化 国家的比例 0.56 0.81 0.95 0.51 0.75 0.73 0.77 0.70
从工业化国家 进口的比例
0.51 0.76 0.82 0.39 0.72 0.69 0.80 0.70
2020/7/4
3.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 世界市场上主要出口国的领先或主导地位在不断变化 。一些原来进口的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 最初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这类产品。
• 例如纺织品、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20世纪初,美国 在这三个行业处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是这些产品的 净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几乎退出了这些 产品的生产,成为这些产品的净进口国。
• 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 争行业,即企业有能力决定其销售价格;第二,市场 必须是分割的,即低价格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倒 卖到高价格的市场上去;第三,在不同的市场上,厂 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
2020/7/4
• 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 使国外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追求利 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 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销售要好。外国的同类产品如果 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 ,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p pt 61页)
5.1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 20世纪50年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两之占世
2024年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19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2024/2/29
无差异市场策略
忽视国别差异,对整个国际市场仅用一种产品、一套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
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特点,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
集中性市场策略
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进行营销。
20
营销组合策略应用
01
02
03
04
产品策略
根据目标市场需求,调整产品 功能、设计、包装等。
2024/2/29
12
贸易术语与惯例
2024/2/29
贸易术语定义
01
包括FOB、CIF、CFR等常用术语的详细解释。
国际贸易惯例
02
介绍国际贸易中通用的惯例和规则,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
术语与惯例的重要性
03
阐述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和遵循国际贸易惯例对于减少误解和纠
纷的重要性。
13
合同签订与执行
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变化 ,评估政治风险对贸易 的影响;采取多元化市 场战略,降低对单一市 场的依赖。
2024/2/29
信用风险防范
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对 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 行全面评估;采取信用 保险等措施降低信用风 险。
运输风险防范
选择可靠的运输公司和 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安 全运输;购买货物运输 保险,降低运输过程中 的风险。
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 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 各国(和/或地区)在国际分工 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反映了世界各国(和/或地区 )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 的。
02 复杂性
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不 同法律等因素。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2024/2/29
无差异市场策略
忽视国别差异,对整个国际市场仅用一种产品、一套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
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特点,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
集中性市场策略
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进行营销。
20
营销组合策略应用
01
02
03
04
产品策略
根据目标市场需求,调整产品 功能、设计、包装等。
2024/2/29
12
贸易术语与惯例
2024/2/29
贸易术语定义
01
包括FOB、CIF、CFR等常用术语的详细解释。
国际贸易惯例
02
介绍国际贸易中通用的惯例和规则,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
术语与惯例的重要性
03
阐述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和遵循国际贸易惯例对于减少误解和纠
纷的重要性。
13
合同签订与执行
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变化 ,评估政治风险对贸易 的影响;采取多元化市 场战略,降低对单一市 场的依赖。
2024/2/29
信用风险防范
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对 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 行全面评估;采取信用 保险等措施降低信用风 险。
运输风险防范
选择可靠的运输公司和 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安 全运输;购买货物运输 保险,降低运输过程中 的风险。
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 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 各国(和/或地区)在国际分工 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反映了世界各国(和/或地区 )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 的。
02 复杂性
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不 同法律等因素。
第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精选文档
中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 值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 法国和德国的7.7倍,美国的4倍 以上。
波音
二、人力技能要素(人力资本要素)
代表人物:舒尔茨 商品生产中的资本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 这种理论把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劳动,
另一类是技能劳动。 人力资本富裕状况对国际贸易格局、流向、结构和利
实施“爱发谈话”制度
西 门
子
人
大力开发国际化经营人才
力
资
源
人才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大
管
理
战
着力于团队精神培养
略
三、研究与开发要素
研究 开发
我国研究开发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 经费支出由2019 年的128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03亿 元,占GDP的比重由1.07%提高到1.42 %,上升到世界第五位。
美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2.多种多样的在职培训和职业 教育:美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大 型跨国公司高度重视培训。如通 用汽车公司成立了全美最大的人 力资源开发中心,摩托罗拉建立 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惠普拥有自 己的商学院,IBM公司在美国本 土每年要进行130万人次的职业 培训和职业教育。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研究: 指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紧密相关的基
础与应用研究 开发:
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试制
一个国家越重视研究与开发,投入资金越多, 其产品中知识与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市 场竞争中的地位就越有利。
IBM研究实验室的全球研究人员3000多人,其中博 士近20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名,一些研究发明对 世界高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RISC技术, 大型并行处理技术、磁存储技术、关系数据库、高 温超导、语音识别技术等。2019年公司仅在美国就 获得专利1866项,平均每天达5.12项。全球设有7个 研究中心(实验室):美国3个,中国、日本、以色 列、瑞士各1个。IBM中国研究中心是IBM在发展中国 家设立的第一个研究中心,现有员工30多名,研究领域 主要为中文语音识别、数字图书馆、热点视屏(Hot Video)、并行系统技术、网络技术等。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82页PPT
求的收入弹性”,即需求变动的百分率与 收入变动的百分率之比: η=对A需求变动的百分率/收入变动的百分 率 η>1,表示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超过收入增 加的比率;
η<1,表示对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低于收入 增加的比率;
η<0,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A的 需求量反而减少。
经济学家根据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值, 即根据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将商 品分为“奢侈品”( η>1 ),“必需品” (1 > η>0 )和“劣等品”( η<0 )。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运输成本等原因导致的大宗产品交叉型
产业内贸易经济合作政策使然(引进外 资银行,同时又在国外建立分行)
转口贸易
政府干预下的价格扭曲(如倾销)
季节性原因(如欧盟国家间的“削峰填 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产业内贸易诱因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异质性:水平差异(与消费者偏好有关)、垂直
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 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而后者以规模报 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它们共同丰富 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2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和界定
产业内贸易现象: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 如何定义产业内贸易
格鲁拜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公式是迄 今为止使用最多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
IITj=1-IXj-MjI/(Xj+Mj)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和某一类商
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式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 和M的差取绝对值 通过这个公式得到的指标在0到1之间变动 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 贸易)时,IITj=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 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IITj= 1
η<1,表示对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低于收入 增加的比率;
η<0,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A的 需求量反而减少。
经济学家根据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值, 即根据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将商 品分为“奢侈品”( η>1 ),“必需品” (1 > η>0 )和“劣等品”( η<0 )。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运输成本等原因导致的大宗产品交叉型
产业内贸易经济合作政策使然(引进外 资银行,同时又在国外建立分行)
转口贸易
政府干预下的价格扭曲(如倾销)
季节性原因(如欧盟国家间的“削峰填 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产业内贸易诱因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异质性:水平差异(与消费者偏好有关)、垂直
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 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而后者以规模报 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它们共同丰富 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2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和界定
产业内贸易现象: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 如何定义产业内贸易
格鲁拜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公式是迄 今为止使用最多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
IITj=1-IXj-MjI/(Xj+Mj)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和某一类商
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式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 和M的差取绝对值 通过这个公式得到的指标在0到1之间变动 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 贸易)时,IITj=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 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IITj= 1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知识(ppt 83页)
2020/7/3
4
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贸易结构和地区分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 统的国际贸易学说,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 学说和哈伯勒的机会成本说等无法解释国际贸 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结果引起了经济学家 们对已有学说的怀疑。“里昂剔夫之谜”就是 针对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学说而提出的一 种质疑。
家的3倍,则其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
2020/7/3
12
❖ 基辛:认为劳动熟练程度不同是国际贸易 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他利用1960年美国的人口普查,将美国企业 职工的劳动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
❖ 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技术员和 制图员、机械工人和电工、熟练的手工操 作人员、办事员、销售员等的劳动。
出口品 2256800
进口替代品 2303400
劳动(人/年) 182.313
170.004
173.91
167.81
人均资本量
13991
18184
12977
13726
2020/7/3
7
结论
❖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 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庭的矛盾即著名的 “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2020/7/3
38
1、规模经济的含义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产量会随着投入要素的增 加而增加,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也会随之而下降,这 种情况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或“规模经济”。
2020/7/3
11
❖ 里昂惕夫认为:“迷”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 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因此,他 从有效劳动的角度做出解释:从有效劳动数量来 看,美国应该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 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当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PPT课件( 58页)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古典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充分就业的前提被打 破)
◆批判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忽视 了贸易顺差、逆差调节均衡的过程对一国国民收 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在国际方面的应 用。为证明新增加投资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好处,凯 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
凯恩斯的主要著作有:《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货币改革论》 (1923)、《货币论》(1930)、《劝说集》(1932)、《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1936)等。
(一)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产生的 历史背景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2.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要缺陷
李斯特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 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也是混乱的,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 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 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性。
第二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 学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简称《通论》,该书于 1936年出版。
1.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 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 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 益。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 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 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 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 得更大利益。
(单位) 年)
年)
1
◆古典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充分就业的前提被打 破)
◆批判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忽视 了贸易顺差、逆差调节均衡的过程对一国国民收 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在国际方面的应 用。为证明新增加投资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好处,凯 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
凯恩斯的主要著作有:《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货币改革论》 (1923)、《货币论》(1930)、《劝说集》(1932)、《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1936)等。
(一)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产生的 历史背景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2.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要缺陷
李斯特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 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也是混乱的,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 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 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性。
第二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 学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简称《通论》,该书于 1936年出版。
1.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 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 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 益。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 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 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 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 得更大利益。
(单位) 年)
年)
1
对外经济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海默的垄断优势 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 排除纷争或者竞争,建立垄断市
理论
力机制why
场
企业具有“企业特殊优势”
国际生产的内部 企业内部化生产原因 化理论(巴克利、 国际生产方式选择:出 卡森、拉格曼) 口、对外直接投资、许
可证生产how
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不确定 性 ,防止技术优势流失,利用
企业内部价格划拨等手段逃避税 收等(内部化的边际成本、边际 收益)
图8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图10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区域分布
图11 中国实际利 用外资的省区分布
1994年 2002年
人均GDP水平 (人民币/元)
管理与知识型产业
北京、上海、广州
等大城市
15,000
化
北京、上海、天津
技术密集型产业
级
北京、上海、广州 广州、深圳、大连、
高
等大城市
沈阳、长春、南京、
理论
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 不同行业产品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现实
行业内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
产业领先地位 不断转移
IIT(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 ——行业内贸易指数
XM IIT1
XM
X——一个行业(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定义宽泛程度) M——一个行业(同类产品)的进口价值
1999 81.1
发展中 国家
印度
62.3 巴西
85.4 墨西哥
97.7 土耳其
91.9 泰国
86.0 韩国
92.8 阿根廷
86.7 新加坡
85.5 平均
1970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课件
03
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通过多边贸易体系和
区域经济一体化来促进经济发展。
06
CATALOGUE
国际贸易理论的未来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01
理论模型与现实情况的脱节
当前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贸易现象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和不足之处,如忽略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02 03
之间的贸易现象,并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贸易策略提供指导。
03
CATALOGUE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总结词
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 济和产品差异化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贸易模 式和福利效应。
详细描述
新贸易理论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引入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概念。在规模经济下,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 得竞争优势。产品差异化则是指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在 品质、款式、品牌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企业 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进行市场分割,进一步推动国 际贸易的发展。新贸易理论还探讨了政府政策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如关税、配额等措施对贸易格局和福利效应 的影响。
贸易政策与国内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表明,贸易政策应该与国内政策相协调,以实现更好 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对发展中国家的指导意义
利用比较优势
01
发展中国家应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和出口产品。
促进技术进步
02
国际贸易理论鼓励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来提高
自身竞争力。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动态发展
适应 全球经济的变化和挑战。
现代与当代理论从多元化视角分析国际贸 易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 方面。
05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x
类章 组 8
表4-1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示例
目 杂项制品
商品名称
85
鞋类
851
鞋
851.01 鞋底外层与鞋帮是橡胶或者人造 塑料材料的鞋
851.02 鞋底外层和鞋帮是皮革或者复合皮革的 鞋,鞋底外层和鞋帮是橡胶或者人造塑 料材料的鞋(这些并未包括在851.01中)
二、产业内贸易的测度
1.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教 材112)
•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 例。
• 内部规模经济
来源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 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 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 降。
• 外部规模经济
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 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 中,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下 降。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理论背景: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行业间贸易 •依据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分工 •不同产品间
行业内贸易 •同一产品即进口又出口 •美日的汽车贸易 •行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
二、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 50年代,以南北贸易为主 • 60年代后,北北贸易为主
P
P
Pd Pf
Dd
O
QO
MRd
MC
Df Q MRf
二、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讲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他略) (一)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 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肯恩在其1965年的研究中,指出许多关于H-O模型的悖论, 包括里昂惕夫悖论都是因为传统贸易理论中采用特殊资本 概念。肯恩认为,土地和劳动是生产过程中最原始的生产 要素。只有对土地和劳动进行投资,土地和劳动才能产生 有用于生产的要素服务流,否则,土地和劳动是没有任何 作用的。土地服务流、劳动服务流和在其上的投资存在稳 定函数关系。土地服务流和劳动服务流是直接用于生产的 生产要素,资本并不直接介入生产过程。
如果一国资本存量占世界总资本存量的比例超过对应的劳 动比例,即:
K[,i]/K[,W]≥L[,i]/L[,W]
则该国的资本相对于劳动而言是丰裕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要素条件下的“里昂剔夫之 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另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资本、劳动)
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的影响。
对里昂剔夫检测方法的批评
利 默 尔 等 人 (Leamer,1980;Casas,1985:Aw,1983) 认 为 , 里昂惕夫之谜根源在于里昂惕夫推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 的。利默尔在1980年的文章中严格地证明,在一个多商 品的世界中,比较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或者比较 净出口和生产、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才是确定一国资 本相对于劳动而言是否丰裕的正确方法;而里昂惕夫的 方法,即通过比较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相对资本密集 度只是在简单两商品世界才是适用的。
第五章
本
章
战国 产 比 对
对导
内
略家 业 较 传 性竞 内 优 统
里论 昂
容
——
国争 贸 势 贸
剔
际优 易 的 易
夫
贸势 理 动 理
之
易理 论 态 论
谜
政论
化的 的
策
扩解
理
展释
论
当代国际贸易兴起的背景
第一个 原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特征
理论前提假定更贴近现实,研究方法上强调动态性, 注重实用性。虽然不象传统的贸易理论那样具有完整、 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由于更贴近现实,所以当代的 国际贸易理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关税政策的的影响
美国的关税政策正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个重要因素。关 税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征税,它可以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 替代品的生产。Travis在1964年以及1972年的研究中发现, 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 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 度。Baldwin(1971)认为Travis的研究是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 解释,即美国关税改变了美国的贸易模式。但是,即使考虑 关税因素,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只不过下降5%, 并不足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理论假设前提:逼近现实
第二节
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人力资本解释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 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 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 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 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 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 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这就暗示 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 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 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
考虑到技术等动态性因素的影响
H-O理论是从静态角度考虑问题的,一些经济学 家(Posner,1961;Vernon,1966)认为也许真正影响贸易模式的是一些动 态因素,如技术变化。Posner在1961年提出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认 为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出口大量的高新技术产品。但是,当 外国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他们就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占领 外国市场,甚至美国市场。Vernon进一步发展了Posner的理论,于 1966年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一般产品的 生命周期是由新产品、成熟品和标准品三个发展阶段组成;(2)在产品 不同的发展阶段,该产品的资本和劳动比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新 品阶段,最需要熟练工人;在成熟阶段,营销和资本占主导地位;在 标准化阶段,大量非熟练工人和原材料是最需要的。弗农认为他的理 论有助于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因为,美国出口的产品是处于新产品阶 段,这时,生产过程比较依赖熟练劳动投入,而当美国进口该种产品 时,该产品已发展至标准化阶段,生产过程更加依赖资本。
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 或劳动密集型,显然是不正确的。Diab(1956)将美国贸易商品分为两 类:加工制造品和初级产品。他在研究中发现:(a)在美国进口替代 品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约占65%,而出口商品却只占15%;(b) 在美国,初级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制造品的资本—劳动比,而两 类产品在相应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几乎是相同的。 由此,Diab认为美国进口替代品资本密集程度较高正是美国自然资源 稀缺的体现。Vanek(1963)为Diab的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Vanek发现,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所需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 之比分别为,1.07、0.83和0.54。他进一步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自然 资源和资本是互补的。在上述发现基础上,Vanek认为,美国进口替 代品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一种在美国稀缺的生产要 素,只有同大量资本结合才能在生产中发挥效率。
科学技术的作用
和人力资本相关的另一个因素是科学研究对美国出口 的影响。科学研究和进步带来的“知识”资本提高了 从等量材料和人力资源获得的产出水平。即使是最粗 略的统计也表明美国大部分出口是科研和技能密集型 的。
基辛在1996年发表的文章指出,对于相当多的制造工业 而言,国际贸易是基于各国技能禀赋差异进行的。他认为 里昂惕夫1947年的发现与其说是一个悖论,倒不如说美国 在技术水平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高技能密集型产品。为 了验证其假说,基辛运用1960年美国的技术系表,对14个 国家的46个产业1962年的进出口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美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为了进 一步确定美国在技术上具有比较优势,基辛对美国产业的 比较优势,即以美国产业出口值占14个国家总出口的百分 比为代表,和美国该产业各种类型劳动需求分别作单一相 关分析和等级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确定美国在 高技术劳动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贸易模式符合要素禀赋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