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说课讲解
2018高考语文专题讲解PPT之(文言文阅读)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命题规律
2016全国Ⅱ 《明史·陈登云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翻译 ①断句;②古代文化常识;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命题趋势
2016 全国Ⅲ 《明史·傅珪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2015 全国Ⅰ 《宋史·孙傅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考纲解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规律
(2)
命题趋势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
命题规律
2015 全国Ⅱ 《北史·来护儿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命题趋势
2014 全国Ⅰ
《旧唐书·于休烈 传》
3道单选题,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①实词;②断句;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翻译 ①实词;②断句;
2014 全国Ⅱ 《明史·韩文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3.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推断方法。因为多义词在不
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是不一样的,语境对理解实词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推断。
继续学习
高考帮•语文 高考帮·语文
知识全通关 3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专题 专题 4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文阅读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步骤一:关注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 请用双曲线画出开头表现于休烈主要性格特点
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 的语句。
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步骤二: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
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 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 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
3.跨“难” 通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了的词句,正确的做法是先“跨” 过去。因为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暗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 一难点。因此,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 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最后也可以根据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答题。 4.借助 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 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有时也可以借助阅读材料的出处或注释理解。
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
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
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
之荣,少有其比。
请尝试用此方法在阅读中借助下面第3题B、C、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D选项,看看能帮你疏通哪些读文障碍,继而判
定各个选项的正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直言不讳”错误。于 文无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译文: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罪 己”“规过”,译出大意。第(2)句得分点:“亲贤”“推毂”“曾”,译 出大意。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解析:首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 文段主要讲了《孔子世家》产生的背景。其次,借助相似 结构,利用动词“追”“匡”“垂”“作”等断开一些比 较明确的地方。再次,利用词性断句,如诸侯、仲尼。
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 /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 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 径仅容双趾。 以 匹 布 缚 胸 使 人 从 后 挽 之 扶 滕 侧 足 盘 跚 而 步 危 甚 刘 子 先 之 徐 子 与 余 相 去 数 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解析:画线语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缚、使、从、 挽、扶、盘跚、步、去等。这些词语中可能做谓语的有: 缚、使、从、挽、扶、步、去等。然后根据这些谓语往前 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答案: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 /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解析:文段中表明对话、引文的“云”“曰”可以看 作断句的标志。注意要分清第二个“曰”不是对话标志, 是转述的内容,那么此处不能按对话来处理。 “则” “故” 是句首虚词。由此,可以进行断句。
答案: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 /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 鄙俚。
2.句式 (1)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 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 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 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 断 句 提 供 帮 助 ) ; “ 不 亦 …… 乎 ”“ 孰 与 …… 乎”“其……乎”“安……哉”“何……为”
(2)根据谓语成分(动词、形容词)断句。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 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的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 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 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 语句的停顿点。
2018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分析综合PPT PPT 课件
七、强加联系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 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论出 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
如2010年浙江卷19题D项: 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 ,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此项表述中,“恃才傲物,言行偏激”的评价与文意 不符,作者是站在赞赏的角度来写胡叟的,并未否定他 。另外,胡叟仕途受阻与得罪韦祖思这两者在文中并没 有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选项D给出不符合原文事 实的结论,属于强加因果,以误导考生。
■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思念母亲过 度”,而非“喝酒吃肉,下棋娱乐”。 因此选项中不存在因果关系。
八、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故意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 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
如2010年四川卷第10题B项: 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 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 “虎 穴”处死。 此项中, “全部投入‘虎穴’处死”表述与原文不符 ,原文是说“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这就 是明显的以全概偏。
(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文章写了 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 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 搞清楚。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 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 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 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 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言文复习 之
分析综合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 诗文阅读分析综合”具体包括三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 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 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 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的迁移能力。
兼顾古代重要文化传
2.命题形式:文言实词的考 统。
查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以 2.命题形式:主要采用
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以单 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
音节词居多。近两年没有考 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
查。二是以翻译题的形式结合 的识记和判断,有时也
其他考点共同考查。
在翻译题中考查。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考查,都注重了文言文 命题共 学习的基础,注重夯实文言实词,传承历 性解读 史文化传统。考生在复习时应立足课本,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 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规范答题] 第一步:依据积累推断。 “陛下”运用借代,指代君王。“吏部”依据“三省六部” 联想判断。 第二步:根据语境解析。 “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中宫”与“太后”应属 同类,都是皇帝内宫眷属。 第三步:剖析词语内涵。 “移疾”即“称病”,这是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选项 说“不得不请求退职”与文意不符。 [组织答案] D
答案:A 解析:A 项,说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 应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练备考主打题
谢谢观看!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四 注重积累巧推断——文化词语题
题型 分类
命题 特点 分析
常见文言实词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含答案)(全国)
2018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全国)一、突破翻译重难点的前提:全面把握语境1.必须强化语境意识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
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
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见字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
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
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2.把握语境的要点:外看段境,内看句境(1)外看段境文言文翻译所需的语境不像现代文那么大,大多数情况下只看译句所在的段落,尤其是译句的上下文。
这时,把握译句所在的段落语境的要点在于:如是记叙性段落,重点看:①事件经过,②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相互关系。
如是议论性段落,先要区分观点与材料,理清段内层次关系;再要注意前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因果、转折、总分等。
必要时要与前或后的叙事结合起来。
(2)内看句境关注句子内部语境,要充分注意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内容是指句子的内涵意义,要抓住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来确定;形式指句子的形式特征,如前后词语的搭配、结构是否对称等等。
另外,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抽取出的译句的语境。
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类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
2018届高考文言文复习全套教案
文言文复习教课设计第一讲考点剖析文言文考点①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⑤挑选文中信息,归纳主要内容,剖析作者看法考点:理解常有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中学语文资源网教课设计|课件|试卷|论文|总结|教育教课资源下载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有实词”。
这是考察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详细要求,既是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状况,又是考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含义: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好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汉语虚词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所谓“常有实词”,从词的出现频次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
考察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其余那一部分。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质上就是指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因为文言实词绝大多半拥有多义性。
因此要确立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终究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走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经过详细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测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掌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经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当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绝不相关、不过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
还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因为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许多,以后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本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复习 含解析
课题高考文言文复习
●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辨析文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难点
重点:
1.识记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翻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臵、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难点:
1.在语境中对相关实词迁移运用的能力
2.整体把握语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反馈
一、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划横线的字:
1、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课件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 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 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 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 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 B.方位 C.避讳 D.特产
答案:C
3.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 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 纪年的是( )
A.《琶琶行》“元和十年” 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 望”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专题学案
[考法综述]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 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 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即使 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 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7)优秀PPT课件
概括错误。
真题片段
选项表述
比对分析
(2016·东北四市联考) (孙长卿)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 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 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 岂 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 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 众遂定。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 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 也。”“家几人?”曰:“惟此弟 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 之,服,郡人神明之。
2018年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答题技巧ppt课件
皎皎河汉女 )
3.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未雨
绸缪”。“绸缪”出自《诗经》
4.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
保持一致。
9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 词义带进原文,通顺 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 释义往往是对的,干 扰你罢了。
10
【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将该 词语的今义带进 原文,通则对, 不通则错。
11
30
例如: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意:中原地区
例如:4.非常 今义:很、大。 古意:意外事故
31
例如:5.慷慨 今义:大方。 古意: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例如:6.不必 今义:不需要 古意:不一定
32
2 . 单双音节词现象。 易错原因:不能把双音节词(连 绵词,偏义副词)拆开理解,也 不能把相邻的单音节词堪称现代 汉语的双音词。(古之学者必有 师。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1.粗知全 文大意,把握文意的 倾向性。详知译句上 下文的含义。
20
2.逐字对应翻译, 做好 换、留、删、补、 调。
21
3.抓住句子中关 键字词翻译,要 与上下文对应, 这些字词是得分 点。
22Biblioteka 4.注意词类活用、倒装、 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 分析, 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 系, 注意特殊句式。
28
文言实词题分类解析:
1.古今异义现象。 特点:古今字形相同
意义用法不同 易错原因:差别细微,易被忽视 常见变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感情色彩
变化,名称说法变化
29
例如:1.亲戚 今义:和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 关系的家庭成员 古意:内亲外戚
例如: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意:妻和子女
2018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件苏教版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考纲要求 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12一 二 三
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什么地方?”老人说:“这是玉京、紫薇、金真、 七瑛、丹书、秘籍。”指着两条狗说:“这两条狗是痴龙,在这里守 卫了两千年了。”老人打开门躬身作揖让张茂先进去,张茂先看到 所藏的图书,都是记载秦汉以前及海外各国的事情,大都是自己以 前没有听说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 《春秋》等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 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张茂先在 这里住了两三天后离开,对老人说:“改天我带干粮来再拜访您,想全 面看看你的藏书。”老人笑了笑没有回答,送张茂先从房内出来。 刚出门,石门忽然自己关闭了。张茂先回头看去,只见杂草藤萝,缠 绕石壁而生,石壁上苔藓也覆盖得十分严实,没有一点缝隙。张茂 先呆呆地站立了好长一会儿,然后对着石壁拜了两拜离开。
-5一 二 三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 《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 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 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 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 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 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读懂文言课件
1.圈点勾画:圈点出显示传主任职时间、地点及所做事情的词语,标明显示传主性
格作风的词语。
答案
(1)传主事迹方面:①元和中,任太常博士,为回纥和亲副使,坚立不动。 ②文宗即位,奏“含容”王廷凑,“专讨”李同捷。 ③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与士卒同劳共苦,上表请借耕牛。 ④大和六年,为刑部尚书、郓曹濮观察等使,表奏上供税。 (2)性格作风方面:励志力学,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共苦,竭力恢复民生,颇有政 声。
一、文体特点和阅读任务
(一)文体特点 1.选文特点 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 命题人对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 有的人物关系复杂。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 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 定的议论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 性。
第一章
专题一 读懂文言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专题微语] 同学们做阅读题,总是轻阅读,重做题。这一点在文言 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需要整体阅 读,把握大意。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所给的文 言文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了。这就是整体阅读之 效。文言文整体阅读其实很简单,读了下面的内容,你自然就会明白。
(二)阅读任务 1.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所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 物写了什么事。如果只写了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如果是写了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 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6)优秀PPT课件
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 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
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
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三天,那么木车马也应该三天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 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
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 回,因此而丢失鲁般的母亲。 看来这两件事一定都是不符
参考译文:君姓欧阳,名发,字伯 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 长子。他为人纯良诚实不欺骗 , 内外如一,淡泊名利,没有不好嗜 好,并且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爱 好礼义,学习刻苦。胡瑗掌管太学, 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 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欧 阳修已经显贵,欧阳发十五岁, 拜 胡瑗为师, 恭谨温顺非常谨慎,胡 瑷又尽其所能传授古乐钟律方面 的学问。
2.换 “换”即把古今意 义相同,但说法不 同的词语换成现在 通俗的词语;把单 音词译成双音词; 用现代汉语的相应 词语替换词类活用 现象等。 把下面文段中的画 线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样卷诊断 (2015·天津卷)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 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 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 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3.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 样卷诊断
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 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 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 词结构后置等。
(2015·北京卷) 天无私覆也,地
无私载也,日月无私
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文体特点——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
古代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 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 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 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或成就、特长或特点, 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2 .行文思路——纺锤结构
头 尾 细, 中 间 粗
2014 Ⅰ 《于休烈传》 《旧唐书》 课标 Ⅱ 《韩文传》 《明史》
2013课标 《萧燧传》 《宋史》
考点(共19分)
文化 概
断
括翻
句 常识 分 译
析 10 分
断
实句 词 筛选
信息
二、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传主或忠诚
机敏,或刚直敢言,或修身爱民,或厚德 善政,多为忠诚良将或贤士孝子。 (2)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偏重于 “二十四史”。
仁宗末年:因熟知文 法典宪,受首相韩琦 邀,共议建储之事
密州:有人盗银,大 理士将其当强盗论, 公亮争,最终由有司 裁决。
边界:契丹闹事,吏 不敢禁,公亮告知赵 滋,平息边害。
•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 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 尚书。帝不豫,辽使至 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 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 曰:“锡宴不赴,是不 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 乎?”使者即就席。熙 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 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 起判永兴军。居一岁, 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简洁,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 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得几 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要放过 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 名、官名、官职名、庙号、年号、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 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 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 是“死字”,不必拆开。
的正确与否。因此,文言文阅读的第二步,则是将文章 和题目联系起来读。这遍阅读,又可以分成两小点。
1.读提问,以题解文 文言文的第三题虽然也是选择题,但这一问题往
往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分析,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 里面,但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这三个选项,是按照文 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 章的一个层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此时可借助概括 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 找到对应,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 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 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依据。
开头: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
(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主体:主要介绍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
迹(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阅读 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
结尾:一般为对Biblioteka 主的册封奖赏,或死后所作的“盖棺论定”(有时会有补叙)
3 .语言特点——凝练简洁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 交代传主曾公亮的名字 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籍贯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 主体: 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
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 知会稽县:立斗门,
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
治水灾
之果然
知郑州:有使丢失物品,
公亮明察秋毫
•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 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 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 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 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 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 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 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 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 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 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 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 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 息。
英宗即位:公亮官职 变化
英宗不豫:公亮与辽 使交涉
熙宁三年:公亮官职 再次发生变化
熙宁四年:公亮官职 又发生变化
熙宁五年:还京师, 旋致仕。
•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
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 元丰元年:公亮卒,
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 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
帝哭悼。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 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
(4)2017、2016年题型与2015年保持一致。
3.高考文言文分值固定:选择3题9分;翻译两题10分
三、掌握阅读古代人物传记的方法。
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是人物传记, 这是多年没有改变的命题习惯。因而高考文言文 阅读,实质上是古代浅易的人物传记阅读。从古 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入手,寻找阅读的方法,是 行之有效的途径。
2.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型的变化:
(1)2013年以前较为稳定,题型有四,即实词、筛选 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了筛选 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断句、分析 与概括、翻译。
(3)2015年,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用文化常识题 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断句、文化 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一、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试卷
选文
出处
2017 Ⅰ 《谢弘微传》 《宋书》
课标 Ⅱ 《赵憙传》 《后汉书》
Ⅲ 《许将传》 《宋史》
2016 Ⅰ 《曾公亮传》 《宋史》
课标 Ⅱ 《陈登云传》 《明史》
Ⅲ 《傅珪传》 《明史》
2015 Ⅰ 《孙傅传》 《宋史》 课标 Ⅱ 《来护儿传》 《北史》
结尾:
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 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 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
作者评价公亮,用与 王安石有关的事件, 证明其吝啬。
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
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
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 苏轼与世人对公亮的
云
评价。
2.再读——结合具体题目,揣摩文中词句 对文意的理解是否准确,我们一般是看题目回答 -12-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 “曾公亮”称“公亮”。尤其注意少数民族人的名字, 字数不定且不是取名的常用字,注意断句及跟其他词性 的字区分开来。
(二)阅读方法(以2016年贵州考卷为例)
1.阅读全文,着眼全局,梳理事件头绪和人物关 系。 (阅读时养成动笔勾画的习惯)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