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20卷 增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20 1999年8月 Jou rnal of Sou thw est In stitu te fo r E thn ic Group s.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 ug.1999

重庆市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

张 鹏

内容提要: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重庆市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内人口急剧增长,毁林开荒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移民迁建及开发建设项目缺乏配套的水土保持措施等,是造成并不断加剧重庆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提高区内群众水土保持意识;加强监督力度,做到群测群防群治;实施开发性综合防治;高度重视移民迁建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 主要原因 治理对策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其北、东、南三面均为山区,仅西及西南部分地区有丘陵和平坝分布;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区域中部过境,长江两岸次级河溪发达;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58—1260mm,总人口3023万人,人口密度高达367人 Km2,该地区为三峡工程重点移民区,其移民安置占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总量的85%。区内降雨集中,地形、地质条件特殊,加之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三峡移民迁建等因素,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而搞好重庆市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实施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重庆市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并寻求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一、重庆市水土流失现状及主要原因

11重庆市水土流失的现状

重庆市现有幅员面积8123万平方公里,辖40个区市县,丘陵和山区占幅员面积的90%以上,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135万Km2(652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5218%,比全国同比高1418个百分点,每年土壤侵蚀量1198亿吨,平均侵蚀模数4555T Km2,在水土流失面积中,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有15798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36132%。该区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量高达114亿吨,占长江宜昌站每年输沙量的30%左右。随着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开发建设和移民迁建步伐加快,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日益突出,全市开发建设中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6700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区域的土地资源,致使泥沙淤积河道,加大农业自然灾害,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1造成重庆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区内人口急剧增长,毁林开荒,特别是陡坡开垦严重,是区内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重庆市现有人口约30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达367人 Km2,该区建国以来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农村人口增长急速。而且,该区广大农村山多土薄,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社会经济负载能力和资源承载能力,超越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人多物少,从而不择手段向自然强行掠夺,毁林开荒。50年代初期,原重庆市(含永川地区)有林地面积600万亩,1975年森林普查,林业用地面积减少了150万亩。近年来的移民迁建和城市化建设再次大面积地造成林地损毁。而开垦地的林地、草坡地大部分又在中、深丘区,坡度陡、土质差,一经开垦就成为“跑土、跑肥、不保水”的劣质地,越种越瘦,越种越薄,直到土尽石露,无法耕种。于是出现恶性循环:人口增长使粮食、用材、燃料短缺,人们

被迫毁林、毁草,甚至陡坡开荒,盲目扩大耕种面积,而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又使土地单产降低,甚至土地减少。出现人口增长快,坡耕地增加快,而且越垦越陡,土壤流失也随坡度增加而成倍增大的恶性循环。

(2)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生产粗放经营

区内不少干部与群众水土资源的忧患意识不强,水土保持自觉性、紧迫感、责任感差,只注重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发展,重开发建设,轻治理保护,采取粗放经营,这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农民在中丘、深丘及部分山地,采取单纯扩大种植面积的办法,广种薄收。不少坡度大于20度不宜农耕的陡坡被开垦,有的40—50度的陡坡也被开垦。

而且,部分农民只追求从土地上收获和索取,放松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不重视修建坡面水土保持工程。不少过去修建的排洪沟、沉沙凼等,也因管理不善,年久失修,大都失去作用。坡耕地内无背沟,外无地埂,雨水顺坡而流,造成坡面严重面蚀和沟蚀,水土流失因而加剧。

(3)移民迁建及开发建设项目缺乏配套的水土保持措施

由于区内移民安置任务重,对水土流失造成重大影响。重庆市移民安置占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总量的85%左右,其中农村移民3715万人,而库区农村就近后靠,无疑将加大土地开发垦殖力度,需要规划开垦土地15166万亩,加之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如果配套水土保持措施缺乏,必然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另外,城镇、工矿企业和迁建公路改、复建导致水土流失。三峡水库建设,按175M蓄水方案,淹没区县涉及重庆市的有巫山、巫溪、云阳、开县、天城等17个区、县。被淹没需全部搬迁的有奉节、云阳、丰都、开县等县城,需部分搬迁的有涪陵、巫山、万县、忠县、长寿等6个城市及县城,将淹没工厂1599家,集镇114个(含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在城镇工矿迁建过程中,地表植被破坏,地貌形态、地表水、地下水系统将受到改变,并且还可能诱发崩滑及泥石流等山地灾害。

(4)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条件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客观因素。

从气象因素来看,重庆市降雨68%—82%集中在5—9月,多气旋雨,地形雨和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958—1260mm,日最大降雨量达385mm,这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

从地形、岩性看,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与盆周山地地貌区,区内河溪均属长江水系,长江两岸次级河溪发达,各大小沟谷纵横切割,造成区内地形陡峻;区内岩体受断裂节理裂隙切割而较为破碎,易于崩塌、滑坡发生。岩性以碎屑和碳酸盐岩类为主,其中砂、泥岩地层分布最广。区内泥岩主要由伊利石和隐晶粘土组成,在水的作用下易产生膨胀弱化或泥化,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

11加强水土保持法规宣传,提高区内群众水土保持意识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群众性强、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单靠政府部门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共同参与。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必须首先增强区内干群的水土保持意识。这就需要把宣传工作作为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来抓,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教育。水保宣传要注重广度和深度相结合,长年性宣传和特定月宣传相结合、国情与县情、乡情相结合,面向生产建设单位、面向广大群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会议、展板、专栏、咨询、培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开舆论攻势,营造社会大气候。做到人人了解水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支持参与水保工作。

21加强监督力度,做到群测群防群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首先,各区县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本区县水土保持实施细则,以及水土保持“两费”收缴文件,使水土保持执法工作许可证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在水保持方案的报批程序上,要始终坚持没有“水土保持许可证”的项目,计划部门不能立项,国土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矿管部门不办理开采许可证,工商部门不予以注册登记。

其次,要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体系。要组建

13

 增刊 张 鹏 重庆市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