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doc
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
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体验和反思。
我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数学抱有排斥和恐惧的态度,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也不理想。
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发现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和公式的运用,给学生一种枯燥和抽象的感觉。
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我发现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和合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学生的passively接受,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发现数学教学中的巩固和复习非常重要。
数学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同时,我还通过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和题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巩固和运用,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这些体验和反思,我意识到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挑战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注重巩固和复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史如何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史不仅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从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数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阐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史作为数学学科的一部分,记录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探索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通过引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背景,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数学史中的故事和案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数学史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情境模拟法等,并探讨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本文将通过实践案例来展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具体效果。
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提供思路和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和实践案例,以期为数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和背景。
数学教学研究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我所参与的数学教学研究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二、教学研究实践过程1. 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数学教学研究活动,旨在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研究内容(1)教学方法的创新在研究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教学资源的整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积极挖掘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教材资源、生活实例等,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教学评价的改革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还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研究成果(1)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高通过研究实践,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他们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维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2)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3)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我还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三、反思与总结1. 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教学资源的整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实践活动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1. 选题与准备在活动开展前,我们首先确定了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数学。
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活动内容,包括:购物、烹饪、测量、图形制作等。
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并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 活动实施(1)购物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超市或市场进行购物,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计算价格、找零等。
(2)烹饪活动:学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学习烹饪一道菜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计算食材的用量、烹饪时间等。
(3)测量活动:学生利用尺子、量杯等工具,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体积等,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测量。
(4)图形制作活动:学生利用纸张、剪刀等材料,制作生活中的图形,如:房屋、交通工具等,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图形制作。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成果展示,分享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学生的优点,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三、教学反思1.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他们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加深入,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活动不足(1)活动内容单一:本次数学实践活动主要以购物、烹饪、测量、图形制作为主,内容较为单一,未能涵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学生参与度不均:在活动中,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影响了活动的整体效果。
(3)教师指导不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具体,未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导致部分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改进措施1. 丰富活动内容:在今后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涵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交通、环保、健康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于数学史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数学史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数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数学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数学家对数学的研究和探索,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随着历史的发展,数学知识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从一开始的计数和测量,到今天的微积分和代数,学生可以感受数学的进步和成就。
其次,数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数学在物理、工程、经济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数学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历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学生们将会更好地明白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数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发现的过程。
数学发现很少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研究、实验和探索,慢慢积累精进而达到的。
通过数学史教学,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数学家通过不断尝试和研究,最终得出了一系列伟大的数学成果。
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是如何发展的,更能了解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也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探索的勇气和兴趣。
最后,数学史教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授数学。
教学中,数学史可以帮助我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人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一开始很可能仅仅只是模糊的一种感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家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补充了这些模糊的概念,使得其成为完备而清晰的数学理论。
通过数学史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更感兴趣,更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数学教育实践反思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培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进行数学教育实践的反思。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反思1.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教学理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理念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1)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我过于关注整体,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上难以取得进步。
(2)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学生往往只学会解题技巧,而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认识到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我过多地依赖讲授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堂互动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我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讲解,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使得学生难以积极参与课堂,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的反思1.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意识到以下问题:(1)评价方式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我过多地依赖考试和作业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这使得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2)评价内容片面。
在教学评价中,我过于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 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方面,我认识到以下问题:(1)反思不够深入。
在实际教学中,我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反思,导致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2)反思方法单一。
在教学反思中,我过多地依赖自我反思,忽视了与同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数的概念、运算、几何图形、代数式等。
(2)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3)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演绎、类比、猜想等。
三、教学过程与反思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利用三角板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从而引出新课。
2. 新课讲解在讲解新课环节,我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
(2)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练习环节在练习环节,我注重以下几点:(1)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以下问题:(1)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3)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措施1.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
2. 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历史教学实践反思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历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学实践反思1.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过于繁杂,部分内容与教学目标关联性不强。
如在一些章节中,历史事件繁多,但学生难以把握其内在联系。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无法有效指导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以下问题仍需改进:(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在历史教学中,我过多地运用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2)教学手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我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仍以传统黑板为主,缺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然而,以下问题仍需改进:(1)评价内容单一,过于注重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2)评价方式过于主观,缺乏客观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丰富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4. 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以下问题需改进:(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不够,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2)缺乏针对性辅导,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随着人们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2 1世纪社会发展对“既具有数学理性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既掌握科学方法又懂得人文价值”的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理念纳入教材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0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 1 1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1 1)》)中。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需求,目前很多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数学史或数学文化课程,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来开设的院校却比较少。
本文将对2 0 1 0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优秀课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初步实践作一介绍。
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参考了有关教材、文献以及兄弟院校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鉴于本课程是数学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我们确定“教学内容设定”依据的基本原则:以数学历史发展顺序为依托,深入挖掘数学史料中的文化价值,将与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教学内容整体分为教师精讲和小组合作研究两部分。
小组合作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共同制作完成约1 5分钟展示资料,最后由主讲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完成展示;而且除了上台展示之外,还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组学习报告”。
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鉴于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常量数学内容,与此相应的数学发展史内容主要介绍1 7世纪及之前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等所创造的数学专题。
其次,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应该包含这样的意思,就是一种数学印象、数学的“感觉”和“知道”。
数学史走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从我 们 的 教 学 实 践 上 看 ,如 果 我们 等 必 修 模 块 与 选 修 1或
2系 列 授 完 后 再 进 行 选 修 3 — 1 教 学 ,有 将 数 学 课 上 成 历 史 课 之 嫌, 而 且 系 列 3不 作 为 高 考 要 求 内容 , 常被数 学老师边 缘化 , 该
类 比引导学 生思考 : 如图, 湖 面 上 有
必修 四: ( 1 ) 弧度 制与欧拉 ; ( 2 ) 三 角 学 与 天文 学 .
必 修五 : ( 1 ) 海 伦和 秦九 韶 ; ( 2 ) 斐波 那契 数列 ; ( 3 ) 哈 雷 彗 星与等 差数列 ; ( 4 ) 高 斯 与 等 比数 列 的 前 n项 和 ; ( 5 ) 第 2 4届 国
模 块 教 学 有 机 结 合起 来 , 走 进 高 中数 学 课 堂 , 这 样 才 能 让 数 学 文 化 的魅 力 融 入 教 材 , 到达课 堂, 提 高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兴 趣 , 增 强 数学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作 为 新 课 程 高 中 数 学 改革 的 参 与 者 与 实 践 者 , 围 绕 该 专 题 的 内容 选 择 、 意 义 回顾 、 途径探 索、 强调注 意四个方面从宏观 性、
二、 数 学 史 走进 高 中数 学 课 堂 的意 义
1 . 提 高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 趣
数 学 与 其 他 学 科 相 比 的确 有 些 抽 象 、 枯燥和乏 味, 因此 对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兴 趣 构 成 了较 大 的挑 战 . 作 为 数 学 教 师 要 不 失 时
( 3 ) 丰 富多彩的计数制度.
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
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第一篇: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数学史进入数学课堂的感悟和收获从七年级开始,数学史渐渐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
比如拿破仑过河和测量金字塔高度等。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很新奇,学习兴趣也增加了,课堂也更加活跃,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数学课上,很多平时有点沉默的同学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各种新奇的想法使人眼前一亮。
对我来说,这样能锻炼我的思维,不会形成惯性思维。
数学史的讲述也很吸引人。
同学们想到的拿破仑过河和测量金字塔的各种方法得到了老师和教研员们的赞赏。
课后,也有很多探究性的作业。
我觉得这种作业使我们更好地回顾课堂上的内容,拓展了思维,还结合各类知识点进行综合应用,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同学们做作业的兴致,和平时的作业大不相同。
我认为在数学课上还可以有一些数学史上的名题欣赏,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数学。
第二篇:数学史感悟数学史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思考——以初二年级为例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而数学的灵魂便是数学史。
数学史蕴含着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数学起源的本质。
学好数学,而不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无异于一日三餐你只是为了充饥而不是享受生活。
数学史里所折射出关于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的光芒是耀眼的,不管是我们在学习纯粹的数学还是我们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史方面的影响。
因此,如何将数学史融入到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吸引他们的课堂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紧紧围绕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远比你上课多讲两个题效果要好。
鉴于我在XXXX中学顶岗实习期间的所感所悟,以初二年级为例,思考了数学史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以下形式。
第一,讲故事的形式。
初二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四岁,爱听故事,尤其是一些趣味故事,这种形式能够极其快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讲故事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简单易行,而且可控力较强。
数学实践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数学实践教学逐渐受到重视。
在实践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实践教学进行反思。
二、实践教学中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在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数学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部分数学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
这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改进措施1. 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在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数学实践教学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关注实践教学研究动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数学实践课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实践课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中数学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以下是我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在教学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同时,我还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具等,为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 教学实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实践课开始,我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图形的面积”一课中,我以“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在实践课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方程的应用”一课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如“某商店原价卖出1000元的商品,现价卖出800元,求折扣率”。
(3)动手操作,巩固知识在实践课中,我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测量”一课中,我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图形的边长和角度,从而加深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4)拓展延伸,提高素养在实践课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概率与统计”一课中,我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doc
“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由国家集中管理课程的状况,它赋予了地方学校自主权。
这种“自主权”交给学校很明显的一个标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江苏省推进的第二年,高二的学生开始进入选修课的学习。
我校开设了“数学史”的校本课程,笔者也有幸参与了我校的“数学史”的教学工作。
“数学史”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熟悉”是因为在大学时候就选修过“数学史”,对数学的整个发展史有了大致的了解,而“陌生”一是因为知道、记得并不等于会教,二是因为“数学史”教学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我们学校也是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一年下来,从陌生到渐渐熟悉,从熟悉到困惑,从困惑到反思,从反思到收获,其中感慨颇多。
下面就主要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在“数学史”教学实践后的肤浅看法。
一、“数学史”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有的学校开设了“数学史”的选修课程之后,由于任课教师本身不重视和对这个新课程缺乏深入研究,只会照本宣科的讲解课本内容,讲解空洞而毫无乐趣,反而会加深学生对“枯燥”数学的厌恶,每次的上课也就成为教师新的负担。
有的学校甚至为了让给其它“主课”更多的时间,没开几节就停了,敷衍了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既然开了这门选修课就应该把它做好,学生是满怀期待来选这门课的,学校与教师从责任心上也应该加以重视,而且“数学史”在高中阶段的开设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1.新教材中许多阅读材料中出现了数学史的内容,可见专家对数学史的重视。
数学史内容与数学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掌握。
2.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
人们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长对数学的通识,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
如果数学教育只停留在数学理论本身的学习上,甚至对数学理论的实质也没有深入探究,学生就不可能理解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
数学史学后感
《数学史》学后感这个学期学修了《数学史》这门课,选课的时候,也没想怎么多,就是因为选修课学分必须修满。
但是学着学着,渐渐地就感觉到了数学史其实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特别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把数学史和我们的微格教学联系在一起,数学史上学到的教学注意点、教学难点等运用到我们的微格教学中,真的,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我们的说课、试课的水平,一个学期下来,收获还真不少。
一、关于数学史教育价值的认识学习和研究数学,我们都有必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了解数学史对于一个教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只管重要。
作为一名师范生,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就体现在我们将其在中小学课堂上的运用。
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学小故事,或为一位数学家的一段话,一句名言,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的理论知识是枯燥的,难学的,学生最害怕遇到的便是数学理论了,比如说命题的证明。
在这个时候,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我把《数学史在中小学》课堂上体现的教育价值总结为一下几点:一、教师学习。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特别是对于新教师而言,很难把握一节课的难重点,教师不知道那部分学生比较难接受,哪部分学生比较难理解。
这是教师就需要把内容放到整个数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看看在数学史,哪方面的知识是经历千曲万折才被发现的。
二、教学引例。
在我们自己上微格的时候,总是要为教学引例费劲脑汁,找不到合适的引入。
其实在数学史中给了我们很多引入的例子,教师需要重视。
三、活跃课堂。
在数学的课堂中,学生仅仅学习数学知识,就难免会感到有点枯燥了,如果教师适时地加入一些数学文化,讲点数学史小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极大的提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从数学人文知识更好地理解我们数学学习。
四、教学拓展。
数学学习就要像是一条铁链,一环扣一环。
但是我们的教材中由于受到了课时的限制,把数学知识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片段。
因此教师要通过了解数学史讲内容适当作补充。
数学课程实践教学反思(2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文将结合数学课程实践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二、实践教学中的优点1.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竞赛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数学建模》课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竞赛》活动中,学生可以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实践教学中的不足1.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这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支持,如实验器材、场地等。
然而,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目标导向。
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实践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4.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部分数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小学数学史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古代数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数学理论和算法,为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校数学组组织开展了“小学数学史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数学成就,感受数学发展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数学成就。
(2)制作PPT,展示数学家的图片、故事和数学成就。
(3)准备数学史实践活动所需教具和材料。
2. 课堂活动(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数学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古代数学家,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该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数学成就。
(4)成果展示:每个小组以PPT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5)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数学史知识的理解。
3. 课后延伸(1)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关于数学家的资料,拓展知识面。
(2)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或数学谜题,与同学分享。
四、活动成果1. 学生对数学史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数学发展的魅力。
2. 学生对古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数学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学生通过活动,更加热爱数学,尊重科学。
五、活动反思1. 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史知识掌握不够,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辅导。
2.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活动内容可以更加丰富,例如加入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教学实践的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自身素质。
二、教学目标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2)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3)目标缺乏层次性,未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改进措施:(1)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契合;(3)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内容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科学、系统?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认识到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2)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应用所学知识。
2. 改进措施:(1)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引入趣味性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2)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改进措施:(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公正?在教学评价方面,我认识到以下问题:(1)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2)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3)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未能有效指导教学。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第一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大全]《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反思随着人们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2 1世纪社会发展对“既具有数学理性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既掌握科学方法又懂得人文价值”的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理念纳入教材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0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 1 1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2 0 1 1)》)中。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需求,目前很多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数学史或数学文化课程,而《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来开设的院校却比较少。
本文将对2 0 1 0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优秀课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初步实践作一介绍。
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参考了有关教材、文献以及兄弟院校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鉴于本课程是数学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我们确定“教学内容设定”依据的基本原则:以数学历史发展顺序为依托,深入挖掘数学史料中的文化价值,将与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教学内容整体分为教师精讲和小组合作研究两部分。
小组合作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共同制作完成约1 5分钟展示资料,最后由主讲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完成展示;而且除了上台展示之外,还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组学习报告”。
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鉴于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常量数学内容,与此相应的数学发展史内容主要介绍1 7世纪及之前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等所创造的数学专题。
高中历史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数学教学反思引言:历史和数学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两门核心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在高中历史数学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仅仅以应试为目标,导致学生对历史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历史和数学的理解也较为肤浅。
因此,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求提高教学质量。
一、历史与数学的联系及教学策略标题:历史与数学之间的契合点历史和数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历史可以帮助数学具象化,为数学概念提供具体的背景,而数学则可以帮助历史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数学的整合能力,例如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历史事件的数学建模等方式。
二、历史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标题:历史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历史数学知识往往只被作为静态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缺乏生动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的拓展。
我们应该将历史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圆周率时,可以引入古代测量圆周率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计算圆周率。
三、历史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标题:历史数学教学的改善和创新传统的历史数学教学可能较为枯燥乏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限。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历史数学文化节、历史数学游戏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创造出多样性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历史和数学。
四、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改进标题:历史数学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历史数学的教学评价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全面评价。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在历史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高中历史数学教学的反思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和数学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史”选修课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由国家集中管理课程的状况,它赋予了地方学校自主权。
这种“自主权”交给学校很明显的一个标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江苏省推进的第二年,高二的学生开始进入选修课的学习。
我校开设了“数学史”的校本课程,笔者也有幸参与了我校的“数学史”的教学工作。
“数学史”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熟悉”是因为在大学时候就选修过“数学史”,对数学的整个发展史有了大致的了解,而“陌生”一是因为知道、记得并不等于会教,二是因为“数学史”教学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我们学校也是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一年下来,从陌生到渐渐熟悉,从熟悉到困惑,从困惑到反思,从反思到收获,其中感慨颇多。
下面就主要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在“数学史”教学实践后的肤浅看法。
一、“数学史”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有的学校开设了“数学史”的选修课程之后,由于任课教师本身不重视和对这个新课程缺乏深入研究,只会照本宣科的讲解课本内容,讲解空洞而毫无乐趣,反而会加深学生对“枯燥”数学的厌恶,每次的上课也就成为教师新的负担。
有的学校甚至为了让给其它“主课”更多的时间,没开几节就停了,敷衍了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既然开了这门选修课就应该把它做好,学生是满怀期待来选这门课的,学校与教师从责任心上也应该加以重视,而且“数学史”在高中阶段的开设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1.新教材中许多阅读材料中出现了数学史的内容,可见专家对数学史的重视。
数学史内容与数学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掌握。
2.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
人们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长对数学的通识,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
如果数学教育只停留在数学理论本身的学习上,甚至对数学理论的实质也没有深入探究,学生就不可能理解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称“课标”)中提到: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寻求数学历史轨迹,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为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从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数学史”课程本身的价值,同时为以后的工作丰富积累经验,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
“自主”不等于“自由”,校本课程的编制既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内容的选择时应尽可能考虑各方面因素。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明显感觉有些内容太“数学专业化”,学生明显难以接受;有些内容又太散,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繁盛的过程。
当然,新课改才刚刚起步,难免有不足与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践中不断改进,作取舍以完善我们的新课程;另一方面讲,时代在发展,事物也在时刻发生变化,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思考新的内容方法补充进去。
笔者从实践中感觉“数学史”内容的选择方面可以做以下几个方向考虑。
(1)尽可能要有体现地方特色的内容;
正如我们在路上走,突然遇到数熟人总是与噢会觉得有种亲切感,如果加进地方特色的事物学生就会感兴趣,更愿意去听,去了解。
虽然无锡“本土”的数学家古今中外不多,但不乏还有近代的华蘅芳与现代的王选等杰出人物。
选择这些数学家作为内容,我想学生不会不喜欢吧。
(2)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接收水平,要密切结合课本内容;
笔者在教学中感觉由于编者们估计的不足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些“数学史”章节的内容太深,涉及到数学专业知识太多,学生接受不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很难提高起来。
对于这些内容我们显然应该大刀阔斧的去掉,而应选择那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事件的内容。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加进一些和教科书上内容相关的人物事件或知识,学生就会听得更仔细,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效果也好。
例如高中课标教科书必修2上有“圆”这块内容,那么编写“数学史”教材中就可以考虑加进“圆周率”的典故或者数学家笛卡儿的故事;选修1—1(或2—1)上有“导数”这一章,我们就可以加进数学家牛顿和莱布尼茨的生平事迹等等。
这次我针对我校编制的“数学史”中的“概率论”这一专题的内容过于深奥,作出及时的调整。
我完全舍去了这一内容,而是看到必修3(p103页)的阅读材料“布丰投针试验”突然受到启发,让学生们自己来做这个实验,让他们体验一下大数学家当年走过的路,学生们很感兴趣,个个实验作的分厂认真仔细。
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投针次数不多(注:选修的人数只有十五个,我把他们分成三大组,分开做实验,所以总共加起来也只有三百次,)再加上实验误差的影响,最后实验的结果只能靠近2.83,(2.9、2.8、2.8)不过对于这个成绩学生们已经很满足了,他们更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巧合”,都想着证明这个结论,在我的提示之下,这帮学生慢慢还真的能够证明出来了。
这堂课不仅学生能从中学习到布丰投针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又多了种计算π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但因其新颖,而且它开创了使用随机数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的先河,是用偶然性方法去解决确定性计算的前导;教师(笔者)在准备的过程中:在网上下载实验的过程和注意点,熟悉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实验出现误差的可能情况,考虑尽可能减少误差的方法,准备实验用的工具,找到证明的方法等等。
都能从中增长知识,开阔自身的眼界。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做到了“双赢”。
从这堂课之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也更喜欢听我的讲课了。
(3)专题局部可以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标建议:“不必追求数学发展历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既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生也选择了这个门课,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在学习之后获得对整个数学发展脉络的一个全新认识,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道一些名人佚事,几个历史典故这个层次上面。
比如,我校“数学史”编制的“圆周率”这一专题只涉及到“刘徽、祖冲之的生平事迹与“割圆术””。
我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中发现“圆周率”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即使到今天人类还在追求“π”后面的小数,可以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
所以我及时调整
方案,从“圆周率”的:“实验时期”、“几何法时期”、“分析法时期”、“计算机时期”分别阐述了“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在四个不同时期的进步。
在讲到“几何法时期”时特别突出两位中国数学家刘徽、及祖冲之所做的贡献,而在讲到祖冲之算出的精确值领先了国外一千多年时,同学们兴奋不已,为我们有这样优秀的祖先而自豪。
谈到2002年12月6日,东京大学,把“圆周率”已经算到12411亿位,而近几个世纪我们国家的数学发展处于落后的现实时,我不时的激励大家好好学习,同学们也纷纷应和,表示要学好数学,争取为国争光。
笔者感觉这堂课不仅使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圆周率”的来龙去脉,而且还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比纯粹的爱国主义说教要好的多,起到了开设这门课的真正目的。
三、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观念要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其次,教师知识结构要更新。
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数学史”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
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新课改增加的这块内容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不断从实践中反思,把课程内容加工完善。
结语
“数学史”选修课程在高中的开设其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
所以我们在编制教学用书的时候尽可能把学生的因素和学校自身的情况结合起来,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形成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用书。
我们一线教师更需要改变观念,吸收新的理念,真正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单纯是数学科学的教学,更应该是数学文化的教学;真正认识到“数学史”起到的重要价值。
把我们的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或者为了追求“功利”而开了不上让给“高考科目”。
只有真正把新课改推进开展起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学生才能从新课改中真正受益,教师才能真正在新课改中成长。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教育功能林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