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一、背景和目的近年来,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也逐年增加,特别是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等治疗产品。

我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药品管理相关法规中明确了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的法律法规和注册申报要求。

为了完善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监管和技术评价体系,国家药监局将“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技术评价与监管体系研究”纳入2019年4月启动的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首批重点研究项目,其中制定并发布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研发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是构建干细胞等再生医学产品技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引导该类产品研发和申报的规范开展。

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研发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在细胞来源、类型、制备工艺等方面异质性较大,治疗原理和体内活性作用相较传统药物更加复杂。

因此,在上述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细化该类产品开展临床试验的技术建议,以便为药品研发注册申请人及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南。

二、起草过程本指导原则由药审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和“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技术评价与监管体系研究”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共同起草。

本项工作自2020年4月启动,2020年7月形成初稿,国内部分临床专家参与修订,8月上旬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与说明本指导原则介绍了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在开展临床试验时的一般考虑及个体化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对该类产品开展探索性临床试验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了阐述。

并对由研究者发起、卫健委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如何用于药品注册申报进行了具体说明,以期加快我国干细胞相关治疗产品的临床研究,提高注册申报效率。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2020年7月目录一、概述 (3)(一)前言 (3)(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4)(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特性 (4)二、临床试验设计 (6)(一)一般考虑 (6)1、研究人群 (6)2、受试者者保护和临床安全性 (9)3、个体化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 (11)(二)探索性临床试验 (12)1、探索性试验的目的 (12)2、剂量探索和剂量递增 (13)3、对照设计 (15)4、给药间隔 (16)5、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 (16)(三)确证性临床试验 (17)1、对照和设盲 (17)2、疗效和安全性 (18)三、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 (19)(一)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 (19)(二)上市后研究或监测 (21)参考文献 (21)一、概述(一)前言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

该指导原则发布以来,我国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或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或活化,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发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清除肿瘤细胞、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等异常细胞的治疗方法,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治疗性疫苗等。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目前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热点类型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以及T细胞受体嵌合T细胞(T-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等,此外,还存在基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其它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等。

申报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申报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申报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是在进行申报前临床试验时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它主要包括研究目的、试验设计、样本大小和伦理考虑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是申报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在进行申报前临床试验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科学问题。

研究目的应当明确,能够为临床试验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申报前临床试验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研究的类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随机化和盲法、试验时间、终点指标等方面的规定。

试验设计应当合理、可行,并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证据。

(一)研究类型: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试验设计,如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等。

试验类型的选择应当符合研究问题的特点和要求。

(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如新药与安慰剂的比较、新药与标准疗法的比较等。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应当合理,并能够提供明确的比较结果。

(三)随机化和盲法:为了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应当采用适当的随机化和盲法。

随机化可以减少实验的偏倚,盲法可以减少实验的主观性干扰。

(四)试验时间:试验时间的选择应当合理,并能够充分反映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时间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疾病的自然病程。

(五)终点指标:终点指标是评价试验结果的主要指标,应当选择合适的终点指标,并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样本大小样本大小是申报前临床试验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样本大小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试验的研究目的、试验设计和所要求的统计效应。

四、伦理考虑在进行申报前临床试验时,应当充分考虑伦理方面的问题。

研究人员应当遵循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试验方案应当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并且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综上所述,申报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是在进行申报前临床试验时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它涉及研究目的、试验设计、样本大小和伦理考虑等方面的规定。

最新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最新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最新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序言自1993年5月卫生部公布《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体细胞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很快,涌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了促进我国体细胞治疗的正常开展并利于管理,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体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的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非人体)的体细胞,经体外操作后回输(或植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这种体外操作包括细胞在体外的传代、扩增、筛选以及药物或其它能改变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处理。

经过体外操作后的体细胞可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预防。

体细胞治疗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体内回输体外激活的单核白细胞如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体外致敏的杀伤细胞(IVS)等等;体内移植体外加工过的骨髓细胞或造血干细胞;体内接种体外处理过的肿瘤细胞(瘤苗);体内植入经体外操作过的细胞群如肝细胞、肌细胞、胰岛细胞、软骨细胞等等。

由于体细胞治疗的最终制品不是某一种单一物质而是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其制备技术和应用方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固此不能象一般生物制品那样制订出适合于每一种方案的具体标准,本指导原则只提出一个共同的原则,具体的申报资料和应用方案应根据本文件加以准备、申请和实施。

对每个方案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最终制品必须制定并格执行(实施)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体细胞治疗的安全、有效。

申报资料一、体细胞治疗制剂的名称、选题目的与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一)申请表(二)体细胞治疗制剂的名称及命名依据(三)选题的目的和立题依据(四)国内外有关该制剂的研究现状、生产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专利查询情况)二、体细胞的采集、分离和检定(一)体细胞类型和供体的情况1.体细胞类型须指出细胞来源是属于自体、同种异体还是异种。

必须提供细胞的组织来源及细胞类别的确证资料,其中包括形态、生化或表面标志等。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1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序言1. 正如总干事在执委会第七十九届会议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2,人体器官移植始于20 世纪初一系列实验性研究。

该报告提请注意自1912 年因为Alexis Carrel 做出的开拓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以来,这个领域取得的一些主要临床和科学进展。

从死者以及活体捐献人身上获取器官,通过外科移植给病人或者生命垂危患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

在过去50 年里,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移植已成为全球的做法,它延长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极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有关器官和组织排异方面,导致了器官和组织需求的增加。

尽管近年来尸体器官捐献大幅度增加,同时也更多依赖活体捐献,但是需求总是超过供给。

2. 可用器官的短缺,不仅促使很多国家建立程序和体系来提高供给,同时也刺激了 人体器官的商业买卖,尤其是与器官接受人无亲属关系的活体捐献器官。

此类商业行为,加上相关人口贩运方面的证据,在最近几十年已越发明显。

而且,国际通讯和旅行的便捷,使很多患者到国外的医疗中心接受移植,这些中心利用广告宣传他们在器官移植上具备的能力,并一次性收取包含一切在内的费用,提供捐献器官。

3. WHA40.13 号决议和WHA42.5 号决议最先表达了卫生大会对器官商业交易的关切,以及制定全球移植标准的必要性。

秘书处组织了一次协商程序,在此基础上,卫生大会随后以WHA44.25 号决议批准了世卫组织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

在过去的17年里,该指导原则对世界各地的专业规范和做法以及立法,带来了很大影响。

鉴于有关器官和组织移植的做法和态度发生的变化,第五十七届卫生大会以其WHA57.18 号决议特别要求总干事“继续审查和收集全球关于同种异基因性移植的做法、安全性、质量、有效性和流行性的数据,以及伦理问题的数据,包括活体捐献,以便更新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1年2月一、概述 (1)(一)前言 (1)(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2)(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特性 (3)二、临床试验设计 (5)(一)一般考虑 (5)1、受试人群 (5)2、受试者保护和临床安全性 (8)3、个体化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 (11)(二)探索性临床试验 (13)1、探索性试验的目的 (13)2、剂量探索和剂量递增 (14)3、对照设计 (16)4、给药间隔 (17)5、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 (17)(三)确证性临床试验 (19)1、对照和设盲 (19)2、疗效和安全性 (20)三、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 (22)(一)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 (22)(二)上市后研究或监测 (24)参考文献 (24)一、概述(一)前言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

该指导原则发布以来,我国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或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活化或基因修饰、基因编辑等操作,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发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ACT),治疗性疫苗等。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目前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类型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以及工程化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T-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等,此外,还存在基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其它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等。

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研究和申报资料要点

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研究和申报资料要点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陆续进入临床。

细胞治疗类产品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国外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准上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CAR-T细胞产品属于“活”的细胞药物,且不能耐受病毒灭活/终端灭菌处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异质性”,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此前,按照“医疗技术”开展的非注册临床试验取得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是按照药品研发与申报,已受理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溯源性及质量体系和风险控制要求存在较多缺陷,影响审评进度。

为鼓励CAR-T类产品创新,满足临床用药亟需,做好申请临床试验阶段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整理准备,提请申请人在遵循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以下方面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

1、生产原料(供者细胞、试剂/培养基)自体细胞筛查应参照医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HIV-1/2、HBV、HCV、梅毒等感染项筛查。

供者细胞的采集需使用单采机进行。

质粒生产过程中建议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需使用,应对抗生素的残留量进行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包装细胞培养过程中如使用胰酶,建议采用重组来源胰酶;应说明CAR-T细胞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基来源,是否含有人源/动物源性成分并进行风险评估。

如培养基中含有血清成分,应符合总局关于《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规定及解读文件的要求。

2、生产工艺(质粒、病毒,CAR-T细胞)质粒应提供调控元件和改构序列的研究资料。

重组工程菌应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菌种库的建立和检定,质粒应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完成菌株传代稳定性研究。

病毒包装细胞(如:293T细胞)应提供细胞来源、传代历史等资料,并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细胞库的建立和检定。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首先,hPSCs治疗产品的研制过程应该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

研发团队应该获得生物安全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遵循良好的实验室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在hPSCs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中,应该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严格的监控,并建立相应的质检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hPSCs治疗产品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应该在临床试验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论证。

研制团队应该对治疗产品的特性、适应症和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实验室和动物实验的结果,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

第四,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价是hPSCs治疗产品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临床试验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预临床安全性评估,包括细胞的遗传稳定性、细胞诱导的肿瘤形成风险和免疫排斥反应等。

临床试验中应该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和评估。

第五,hPSCs治疗产品的有效性评价是临床试验的关键指标。

在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明确定义治疗的预期效果,并选择合适的临床终点指标进行评估。

同时,控制组的设置、样本数量的确定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也是临床试验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第六,临床试验的时间和资源安排也是需要注意的。

hPSCs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和多个病例的测试,所需时间和费用较高。

因此,在设计临床试验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并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和预算控制。

总之,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需要严格遵循指导原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有效评估其疗效。

这些原则为hPSCs治疗产品的临床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促进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2.血清的使用 除能证明体细胞培养或激活需要血清外,应避免使用任何血清,若必须使用血清,应考 虑下列要点:
(1)人血清 a 外源因子 可采用下列方法,减少人血清传播外源因子的危险:若必须使用同种异体血清,应该采 用国家认可的试剂盒检测,筛选 HBV、HCV、HIV-1、HIV-2 阴性的供血者,若使用合并血 清,应采自最少数合格的供者,并无法以动物模型体内试验来证实其有效 性,应作特别说明,并提供和引证有效性的其它依据。
六、体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方案
(一)临床试验方案除参照国家《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外,必须包括所选用的病 种、病人的年龄范围、性别、疾病的发展阶段(临床分期)、试用的病例数、事前制定病例 选择与淘汰的标准。
(二)有效性评价
1.体细胞的表型
应提供该类体细胞的形态学、表面标志等,该体细胞应具有预期的功能如分泌某种产物 (或因子),可通过体外试验加以检测。
2.体外试验
检测体细胞制品的生物学效应如细胞毒效应、免疫诱导/增强或抑制效应、造血细胞增 殖能力等。应提供有效性证明及详细资料。
3.体内试验
如果有可能以动物模型来进行,临床前试验应测定体细胞制品在体内生物学功能及其治 疗效果。
应叙述保证细胞批同一性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质量控制系统,以及适用于长期培养时定期 进行的和在体外培养后输注前对所有培养物进行的质量控制系统。
(三)质量控制
应对所有成份分离、培养及最后处理细胞所用的器具进行质量控制。各种成份都应进行 同一性及污染物检查。有生物活性的成份还应进行功能检定。批记录应予保存,该记录应反 映制备每批体细胞的所有步骤,记载每一成份的批号及所有检定结果。
(四)体细胞的检定
在体细胞采集及分离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对体细胞进行质控检定,包括采集与分离体 细胞的收率、存活率、纯度、均一性等。应详细说明检定体细胞所用的方法、材料及设备, 并应制定合格标准。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2020年8月目录一、概述 (1)(一)前言 (1)(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三)定义 (2)二、临床试验设计 (2)(一)一般考虑 (2)(二)探索性临床试验 (8)(三)确证性临床试验 (11)三、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 (13)(一)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 (13)(二)上市后研究或监测 (14)四、干细胞备案临床研究结果用于药品注册审评的评价要点 (14)(一)干细胞备案临床研究用于药品注册审评的必要条件 (15)(二)干细胞备案临床研究用于药品注册审评的评价结论 (16)参考文献 (20)一、概述1(一)前言2干细胞指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3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以下称“干细胞相4关产品”)作为重要的再生医学产品,可能应用到几乎涉及人体所有重要组5织器官的修复及研究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在细胞替代、组织修复、疾6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本指导原则中“人源性干细胞”包括人胚干细7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形成的干细胞。

来源包括人的配子、囊胚(体外培养8期限自受精开始不超过14天)、脐带、胎盘、脂肪、骨髓等细胞和组织。

人9源性干细胞衍生细胞治疗产品指由上述人源性干细胞诱导分化,或成熟体细10胞转分化获得的细胞治疗产品。

11当干细胞相关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时,应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12范》(2020年修订版)(GCP)等一般原则要求。

干细胞相关产品在细胞来13源、类型、制备工艺等方面差异较大,而治疗机制和体内活性等相较传统药14物更加复杂。

为了获得预期治疗效果,干细胞相关产品还可能需要通过特定15的给药方法或联合治疗策略来进行给药,因此,在干细胞相关产品的临床研16究过程中,需要针对该类产品特点设计严谨科学的试验方案,以保护受试者17安全并得到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让免疫细胞治疗产品更安全更有效: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免疫细胞治疗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已经在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制备方法和治疗机制,这类治疗产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

为了提高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指导原则。

首先,制备过程应该严格控制,确保免疫细胞的质量和稳定性。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污染、保持细胞活力和避免过量扩增等问题,同时还需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管理。

其次,在临床试验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评价和监测。

这包括免疫细胞的植入方式、细胞计数、治疗时间、剂量和应用频率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价和监测,以确定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三,合理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很重要。

根据不同的治疗需要和疾病类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评价标准,以便对治疗效果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估。

此外,还需要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需要注意监测和汇报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等,应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进行及时的汇报和通报,以保证患者和医生的知情权和安全。

总之,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是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在制备、评价、监测和汇报方面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指导原则进行操作,以正确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为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

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

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为促进医疗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体细胞临床研究健康发展,加强对医疗机构开展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的指导,根据有关规定,参照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管理程序和技术要求,结合体细胞临床研究特点,制订本指引。

一、适用范围体细胞临床研究是指利用人自体或异体的成熟/功能分化细胞,经体外操作后作为研究性干预措施,回输(或植入)人体,用于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本指引适用于由医疗机构的研究者发起的、非药品注册为目的的体细胞临床研究。

体细胞临床研究不同于药物临床试验,其研究的出发点不以上市为目的,而是基于其前期的研究基础开展的一种早期临床探索,用于回答某些科学问题或验证某些科学假设。

虽然体细胞临床研究的成果有可能对进一步的体细胞治疗产品和技术开发提供科学支持,但体细胞临床研究管理不是,也不能代替药物临床试验管理。

对于以上市为目的的,有同类产品(针对同一适应症的同一个靶点)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审批拟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或者正在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体细胞制剂,已按药品申报和纳入药品管理的体细胞制剂的临床试验,以及已进入临床应用的体细胞制剂不适用本指引。

二、体细胞临床研究管理程序医疗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体细胞临床研究应当按要求在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提交并上传信息,具体参照《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三、体细胞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一)开展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须具备的技术条件1.开展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与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相当的下列条件:(1)三级甲等医院,具有与所开展体细胞临床研究相应的诊疗科目。

(2)依法经过相关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

(3)属于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的医疗机构,或者国家医学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或者曾牵头承担国际多中心体细胞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或者牵头开展细胞药物临床试验并获得对应药品注册证书的医疗机构。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2.09
•【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通告2021年第14号
•【施行日期】2021.02.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通告
2021年第14号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
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为指导我国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标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见附件)。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1年2月9日附件1:《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2020年7月目录一、概述 (3)(一)前言 (3)(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4)(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特性 (5)二、临床试验设计 (6)(一)一般考虑 (6)1、研究人群 (6)2、受试者者保护和临床安全性 (9)3、个体化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 (11)(二)探索性临床试验 (12)1、探索性试验的目的 (12)2、剂量探索和剂量递增 (14)3、对照设计 (15)4、给药间隔 (16)5、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 (16)(三)确证性临床试验 (17)1、对照和设盲 (18)2、疗效和安全性 (18)三、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 (19)(一)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 (20)(二)上市后研究或监测 (21)参考文献 (22)一、概述(一)前言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

该指导原则发布以来,我国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或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或活化,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发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清除肿瘤细胞、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等异常细胞的治疗方法,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治疗性疫苗等。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目前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热点类型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以及T细胞受体嵌合T细胞(T-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等,此外,还存在基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其它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等。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CDE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CDE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陆续进入临床。

细胞治疗类产品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国外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准上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CAR-T细胞产品属于“活”的细胞药物,且不能耐受病毒灭活/终端灭菌处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异质性”,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此前,按照“医疗技术”开展的非注册临床试验取得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是按照药品研发与申报,已受理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溯源性及质量体系和风险控制要求存在较多缺陷,影响审评进度。

为鼓励CAR-T类产品创新,满足临床用药亟需,做好申请临床试验阶段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整理准备,提请申请人在遵循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以下方面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

1、生产原料(供者细胞、试剂/培养基)自体细胞筛查应参照医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HIV-1/2、HBV、HCV、梅毒等感染项筛查。

供者细胞的采集需使用单采机进行。

质粒生产过程中建议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需使用,应对抗生素的残留量进行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包装细胞培养过程中如使用胰酶,建议采用重组来源胰酶;应说明CAR-T细胞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基来源,是否含有人源/动物源性成分并进行风险评估。

如培养基中含有血清成分,应符合总局关于《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规定及解读文件的要求。

2、生产工艺(质粒、病毒,CAR-T细胞)质粒应提供调控元件和改构序列的研究资料。

重组工程菌应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菌种库的建立和检定,质粒应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完成菌株传代稳定性研究。

病毒包装细胞(如:293T细胞)应提供细胞来源、传代历史等资料,并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细胞库的建立和检定。

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1993年5月卫生部公布《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以后,国内外基因治疗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很快。

为了我国基因治疗的正常开展管理,特起草本指导原则,作为申报人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试行办法。

凡国内单位以及国外单位或中外合资单位所研制的人基因治疗制剂在我国境内进行临床研究,均须按本指导原则进行申报和审批。

Ⅰ引言基因治疗是指改变细胞遗传物质为基础的医学治疗。

目前仅限于非生殖细胞。

基因治疗的申报范围,是将外源基因或遗传物质导入人体细胞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不包括应用化学药物改变基因表达。

后者应纳入化学药物治疗的申报范围。

基因治疗的技术和方式日趋多样性。

按基因导入的形式,分为离体基因导入后进入体内(ex vivo)及体内导入(in vivo)两种形式。

前者是在体外将基因导入细胞,然后将细胞导入人体;后者则是将基因通过适当的导入系统直接用于人体。

所用导入系统包括病毒与非病毒型。

因此,申报资料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来概括,必须按方案及其技术路线而异。

本指导原则只可能提出一个共同的原则,具体的方案应根据这些原则,确定具体申报的内容。

根据国内外基因治疗的进展,基本原则:一是必须确保安全与有效,要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风险性,并提出相应的质控要求;二是要促进基因治疗的研究,并加强创新。

对一些新的治疗技术路线的相应质控要求,可有一定的灵活性,应注意到基因治疗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与经典的化学合成药物或基因工程药物的差别。

为此,希申请者加强咨询和论证,提出一个确保安全有效而又适合实际的申报资料。

同时,对每个方案中各个阶段的操作过程、中间及最终制品的制备,务必制订标准操作规程,并予严格实施。

Ⅱ申报资料内容一、基因治疗制剂简介(一)申请表(见附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立题依据和目的及预期效果:1.应提供国内及国外已开展的同样或同类疗法的资料,包括所选择的病种、有效性、安全性及必要性。

须着重指出申请方案与国外或国内已批准的方案的不同处、特点及其优越之处。

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研究和申报资料要点

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研究和申报资料要点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陆续进入临床。

细胞治疗类产品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国外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准上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CAR-T细胞产品属于“活”的细胞药物,且不能耐受病毒灭活/终端灭菌处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异质性”,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此前,按照“医疗技术”开展的非注册临床试验取得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是按照药品研发与申报,已受理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溯源性及质量体系和风险控制要求存在较多缺陷,影响审评进度。

为鼓励CAR-T类产品创新,满足临床用药亟需,做好申请临床试验阶段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整理准备,提请申请人在遵循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以下方面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

1、生产原料(供者细胞、试剂/培养基)自体细胞筛查应参照医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HIV-1/2、HBV、HCV、梅毒等感染项筛查。

供者细胞的采集需使用单采机进行。

质粒生产过程中建议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需使用,应对抗生素的残留量进行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包装细胞培养过程中如使用胰酶,建议采用重组来源胰酶;应说明CAR-T细胞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基来源,是否含有人源/动物源性成分并进行风险评估。

如培养基中含有血清成分,应符合总局关于《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规定及解读文件的要求。

2、生产工艺(质粒、病毒,CAR-T细胞)质粒应提供调控元件和改构序列的研究资料。

重组工程菌应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菌种库的建立和检定,质粒应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完成菌株传代稳定性研究。

病毒包装细胞(如:293T细胞)应提供细胞来源、传代历史等资料,并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细胞库的建立和检定。

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

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

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一、研究设计与伦理审查1.1 研究目的和背景1.2 研究设计与方法1.3 研究团队及其职责1.4 伦理审查程序与规范二、临床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1 试验药物研发与制备2.2 试验中心选择与评估2.3 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IRB)审查2.4 受试者招募与入选标准三、受试者知情同意与知情材料3.1 受试者知情同意的重要性3.2 知情同意的程序和流程3.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及其要求3.4 知情材料的编撰与更新四、试验药物管理与安全监测4.1 试验药物的管理与储存4.2 试验药物的配制与使用4.3 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4.4 监测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五、数据采集与管理5.1 数据采集与记录5.2 数据管理与存储5.3 数据质量的保证与审查5.4 数据分析与报告六、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6.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6.2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要点6.3 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报告6.4 质量风险评估与改进措施七、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评价7.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应用7.2 结果的解读与评价7.3 结果的报告与发布八、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8.1 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的适用8.2 伦理审查要求与指南8.3 试验药物的法规要求8.4 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的法规附件:1:受试者知情同意书范本2:试验药物管理与安全监测的操作流程4: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的适用:- 国际法律法规:包括国际伦理指南、国际人权宣言等。

- 国内法律法规:指适用于本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

2:伦理审查要求与指南:- 伦理审查:指伦理委员会对研究计划进行伦理道德审查的过程。

- 伦理指南:包括国际伦理指南、国家伦理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指南等。

3:试验药物的法规要求:- 试验药物: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药物。

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

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

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一、前言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是针对体细胞临床研究的一份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实践,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指引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指引的背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细胞临床研究已成为解决一些重大疾病和医学难题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性指导文件和统一标准,使得现有的体细胞临床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安全性不足、伦理问题等。

因此,制定一份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势在必行。

三、指引的目的本指引旨在规范体细胞临床研究实践,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体细胞临床研究实践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2.规范体细胞临床研究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保障人类健康和尊严;3.明确体细胞临床研究实践中的安全性要求,保障研究对象的生命安全;4.提高体细胞临床研究实践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医学进步。

四、指引的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所有从事体细胞临床研究的机构、组织和个人。

具体包括:1.从事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医学机构、科研机构等;2.参与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等;3.参与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志愿者、患者等。

五、指引的基本原则1.伦理原则:尊重个人权利,保护人类尊严,遵循伦理道德标准,确保伦理合法性。

2.安全原则:确保试验安全性,避免对试验对象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保障试验对象的生命安全。

3.科学原则:遵循科学规律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透明原则:公开试验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试验过程公正合理。

六、指引的内容1.伦理问题(1)伦理审查:体细胞临床研究应经过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并取得试验对象或其法定代表人的知情同意书。

(2)试验对象权益:尊重试验对象权益,确保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并给予适当补偿。

(3)隐私保护:严格保护试验对象个人隐私信息,不得泄露或滥用。

2.安全问题(1)安全评价:体细胞临床研究应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试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序言自1993年5月卫生部公布《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体细胞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很快,涌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了促进我国体细胞治疗的正常开展并利于管理,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体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的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非人体)的体细胞,经体外操作后回输(或植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这种体外操作包括细胞在体外的传代、扩增、筛选以及药物或其它能改变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处理。

经过体外操作后的体细胞可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预防。

体细胞治疗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体内回输体外激活的单核白细胞如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体外致敏的杀伤细胞(IVS)等等;体内移植体外加工过的骨髓细胞或造血干细胞;体内接种体外处理过的肿瘤细胞(瘤苗);体内植入经体外操作过的细胞群如肝细胞、肌细胞、胰岛细胞、软骨细胞等等。

由于体细胞治疗的最终制品不是某一种单一物质而是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其制备技术和应用方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固此不能象一般生物制品那样制订出适合于每一种方案的具体标准,本指导原则只提出一个共同的原则,具体的申报资料和应用方案应根据本文件加以准备、申请和实施。

对每个方案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最终制品必须制定并格执行(实施)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体细胞治疗的安全、有效。

申报资料一、体细胞治疗制剂的名称、选题目的与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一)申请表(二)体细胞治疗制剂的名称及命名依据(三)选题的目的和立题依据(四)国内外有关该制剂的研究现状、生产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专利查询情况)二、体细胞的采集、分离和检定(一)体细胞类型和供体的情况1.体细胞类型须指出细胞来源是属于自体、同种异体还是异种。

必须提供细胞的组织来源及细胞类别的确证资料,其中包括形态、生化或表面标志等。

2.供体若体细胞来源于同种异体,需说明供体的年龄、性别,供体必须符合献血员的要求,并提供测试的方法及符合条件的依据。

供体必须经过检验证明HBV、HCV、HIV-1、HIV-2及其它感染均为阴性。

必要时须说明供体的血清学、诊断学及临床资料。

对于那些需通过激活体内免疫功能发挥作用或需体细胞在体内长期存活的体细胞治疗项目,除ABO血型外,还必须对供体作HLA-Ⅰ型和Ⅱ型的分型检查,并证明与受体(病人)相匹配,同时提供检测方法和依据。

若体细胞来源于动物,须提供动物的来源,遗传背景,健康证明(如重要病原体,包括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饲养条件。

应用此类体细胞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二)体细胞的采集应对采集体细胞的技术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稳定性进行充分论证,应提供体细胞采集技术的标准操作程序,应说明采集体细胞的地址/环境,所用的设备和设施、保存和运输的环节和条件,预防微生物及毒素等有害因子污染的方法,预防共用设备和设施可能带来的交叉污染等措施。

(三)体细胞的分离应详细规定分离体细胞用的方法、材料及设备,应提供在此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的资料,如果是购买的原材料,应有供应商/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说明及分析合格证明。

当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有关操作时,应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要点》(1999)和WHO《人用单克隆抗体生产及检定考虑要点》(1997)。

(四)体细胞的检定在体细胞采集及分离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对体细胞进行质控检定,包括采集与分离体细胞的收率、存活率、纯度、均一性等。

应详细说明检定体细胞所用的方法、材料及设备,并应制定合格标准。

三、体细胞的体外操作(一)培养基1.所有成份应有足够纯度(例如,接触细胞的水应符合注射用水标准),残留的杂质对培养的细胞或受者不应有明显影响。

每个培养细胞的部门应保证培养所用的各种成份的质量都经过鉴定,并制定标准规格。

若用商业来源的培养基,应由厂商提供全部培养基成份。

2.血清的使用除能证明体细胞培养或激活需要血清外,应避免使用任何血清,若必须使用血清,应考虑下列要点:(1)人血清a 外源因子可采用下列方法,减少人血清传播外源因子的危险:若必须使用同种异体血清,应该采用国家认可的试剂盒检测,筛选HBV、HCV、HIV-1、HIV-2阴性的供血者,若使用合并血清,应采自最少数合格的供者,并且将每批血清样品保留一年。

b 血清来源供血清单位应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可或批准的采血单位。

c 血清的效力应对每批血清进行支持体细胞活性或激活能力试验。

(2)动物血清若使用人血清以外的动物血清,每批血清都应对潜在的外源因子(包括人的病原体)进行检查、筛选。

例如,牛血清应进行病毒和支原体污染的检查筛选。

3.人血液成份的应用若培养基中含有人的血液成份,如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应说明其来源、批号、质量检定合格报告(例如白蛋白是经过批准的)。

4.条件培养基的应用在体细胞培养中使用细胞培养来源的条件培养基时,有可能增加了制剂的危险性及降低产品的一致性。

因此,尽可能确定条件培养基的必要成份,以及尝试用确定的试剂取代条件培养基。

在应用条件培养基时应考虑以下几点:a 条件培养基应符合本部分2、3规定的要求。

b 应详细提供条件培养基的来源、加工及使用说明。

c 当用供者(人)细胞制备条件培养基时,应对供者按献血员标准进行传染因子的检查。

d 当用自体细胞制备条件培养基时,应减少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病毒在活体外扩增的能力亦应考虑。

5.抗生素的应用培养基中尽量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若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应做青霉素皮试,该细胞制剂应标明加用的抗生素,并不得用于已知对该药过敏的患者。

另外,应做不加抗生素的培养对照,以证明能够保持无菌。

6.其它成份应充分说明体细胞培养和激活时所采用的有丝分裂原、细胞因子、其他因子或化学物质,以及培养物。

如上述成份的生产厂家已获国家批准,可以引用该批件。

使用单克隆抗体时,应参考《人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要点》(1999)和WHO《人用单克隆抗体生产及检定考虑要点》(1997)。

涉及基因治疗的基因和载体的说明,请参见《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1999)。

7.培养基检定对每批制成的培养基(例如已加入血清及生长添加物等)应进行无菌试验,以及对拟给病人用的体外培养细胞的激活及/或支持生长试验。

(二)生产过程生产部门对制备工艺流程应有详细的标准操作程序和适时修订的程序。

收获时应保留细胞及培养基样品,供检定用。

若细胞培养技术有改进,则应评估对细胞得率、生物学效应、均一性及纯度的影响。

应叙述保证细胞批同一性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质量控制系统,以及适用于长期培养时定期进行的和在体外培养后输注前对所有培养物进行的质量控制系统。

(三)质量控制应对所有成份分离、培养及最后处理细胞所用的器具进行质量控制。

各种成份都应进行同一性及污染物检查。

有生物活性的成份还应进行功能检定。

批记录应予保存,该记录应反映制备每批体细胞的所有步骤,记载每一成份的批号及所有检定结果。

四、体细胞制剂的检定与质量控制各批体细胞的检定包括为验证操作过程对最初数批体细胞所进行的检定及在操作过程作任何改变后进行的检定,以及确定安全性和生物学效应等对每批体细胞所进行的检定,应依据实施方案制定合格标准。

(一)每批体细胞的检定1.得率及存活率:于回输前应进行体细胞得率及存活率检定。

2.每批细胞来源的确认:应注明供者的来源并加以标记或批号。

3.无菌试验:每批培养的体细胞在患者输注前均应进行无菌试验。

建议在培养开始后3~4天起每间隔一定时间取培养液样品,包括患者回输前24小时取样进行试验。

微生物污染试验见《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的《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

应规定,在患者输注刚要开始前检查微生物培养情况,并培养至培养期结束。

在患者使用前,取培养液及/或沉淀物用吖啶橙染色或革兰染色,追加一次污染检测。

进行长期培养的体细胞,应进行支原体检查,见《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的《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

对大多数自体体细胞产品而言,有效期都很短,因此有些试验(如支原体检测)可能对制品的应用来说耗时太长,但每批制品的留样检测是必需的,其结果可以为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完整资料。

虽然单个病人应用的体细胞不会等到检测完成后再回输,但是如果留样发现阳性结果或发现几次阳性结果后,应及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如果在体细胞制备的早期发现有污染情况,应终止该批体细胞制品的继续制备。

如果某些检测结果在制品应用时还无结果,应说明可获得结果的时间。

4.体细胞的纯度与均一性在体细胞回输前,应证明其纯度和均一性已达到可应用水平。

对于经过数代培养的体细胞应进行无污染检查,以保证未被其它类型细胞污染或取代。

对于体细胞体外操作中所用的非人用成份应测定其成品中的含量,例如可检测牛血清蛋白的含量并达到《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标准。

5.生物学效应如有可能,应尽量检测每批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例如体细胞具有的某种生物学功能,分泌某种产物的能力,表达某种标志的水平等。

(二)连续三批体细胞制剂的检定(申报临床前完成)检定项目:1.体细胞制品的得率和存活率;2.体细胞制品的纯度和均一性或特征性表面标志;3.体细胞制品的生物学效应;4.体细胞制品外源因子的检测●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内毒素5.体细胞制品其他添加成份的检测(如牛血清蛋白、抗体、血清、抗生素、固相微粒等)。

(三)体细胞制剂的制造及检定规程,及连续三批体细胞制剂制造及检定的原始记录,以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复核检定报告。

(四)体细胞制剂的稳定性根据稳定性的实验结果确定有效期,说明体细胞制剂的保存条件、保存液的成份与配方。

如果体细胞在处理之前,处理当中,或处理之后需由一地运到另一地,应说明运输条件对保存体细胞存活率和功能的影响,应确保运输过程中体细胞制品能达至上述检定标准。

应提供运输容器能适用运输生物材料的合格证明。

若体细胞制品经冻存后继续用于病人,应在冻融或再扩增后进行上述检定,达到检定标准。

五、体细胞治疗的临床前试验1.生长因子依赖性细胞,对其生长行为必须予以监测,若某细胞株在传代过程中失去对该生长因子的依赖,不能再予以使用。

2.对同种异体细胞的移植,必须从免疫学方面提供其安全性依据。

3.对异种细胞,必须提供该异种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及其安全性的依据。

4.毒性试验尽可能模拟临床回输方式,高于临床用量的相同组织类型的动物体细胞制品回输入动物体内,观察其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局部刺激反应。

对特殊来源的体细胞,按具体情况制定毒性反应的评价方法。

5.致瘤性试验对于某些长期培养的体细胞。

特别是肿瘤瘤苗,应进行致瘤性试验。

(1)体外试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

(2)体内试验:采用裸鼠试验。

见《美国FDA关于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株鉴定和质控的考虑要点》(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