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稳定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权稳定论Hegemony Theory

一、霸权稳定论出现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
战后,领导国际体系的美国出现衰退。

(二)、理论背景(理论来源)——霸权理论
从理论渊源上讲,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是对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霸权理论的改造与发展。
当时霸权理论研究有两条主线:一是关于霸权与国际体系的研究;二是关于霸权周期的研究。
 1、沃勒斯坦:霸权与国际体系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提出了世界体系论,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霸权国家”的关注
沃勒斯坦通过自15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兴衰治乱的历史考察,创立了国际体系论。其理论包括:
(1)、国际体系的特点:“有霸则稳、无霸则乱”命题
每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是因霸权国家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发展。
(2)、历史上国际体系中的三个霸权周期
自从资本主义体系问世以来,国际体系中已经出现了三个霸权周期,产生了三个霸权国家,它们分别是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中期的美国。所有霸权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周期,这个长周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霸权的兴起、霸权的获得、霸权的成熟、霸权的衰退。
(3)、称霸的原因:经济优势
霸权国家称霸的原因是经济优势,即“农业—工业优势、商业优势、金融优势”三个方面构成。正是这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霸主国在其霸权周期内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因而能在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中获得最大的优惠。同时他也认为战争是霸权国家保持经济优势地位的最终手段
(4)、霸权周期循环的原因:“中心—准边缘—边缘”理论
由于中心—边缘之间升降交替变化引起了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出现扩大和停滞两种现象,从而形成了霸主盛衰不断交替和国际社会的治乱周期性循环。
(5)、霸权周期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上的三个霸权周期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相吻合的。每当一个霸主兴起时,也正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上升期,反之则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下降期。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体系就在霸权的盛衰中螺旋上升型中发展与扩张。

 2、莫德尔斯:霸权的周期
乔治?莫德尔斯基提出了长波理论(Long Cycle)。其内容为:
(1)、霸权的更迭:
霸权国位置的更替的周期基本呈规律性发展,霸权国从产生、发展、强盛到衰退这个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由此“全球战争”也呈现一定的周期,即“长周期理论”。
(2)、霸权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特点
霸权国家

必须是靠海的国家;具有内聚力;有开放的社会;经济上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必须具有抵达全球的军事战略和组织能力。其他国家要么是挑战者,要么是依附者。

(3)、长波的五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四个阶段:
从1494年开始,以100年作为一个周期,已循环了5个周期。每个周期均有四个阶段:全球战争 → 强国出现 → 权力的非正统性 → 权力分解。(如图)

领 导 国 家 交 替 的 过 程
全球性战争
(主要战争) 世界大国 丧失正统性 权力分解
(民族国家) (挑战国家)
1495-1516年
意大利战争和
印度洋战争

1580-1609年
西班牙荷兰战争

1688-1713年
路易14世战争

1792-1815年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1914-194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葡 萄 牙 周 期
1516-1539年 1540-1560年 1560-1580年
葡萄牙 (航海) 西班牙
荷 兰 周 期
1609-1639年 1640-1660年 1660-1688年
荷兰 (航海) 法国
英 国 第 一 次 周 期
1714-1739年 1740-1763年 1764-1792年
英国Ⅰ(工业革命) 法国
英 国 第 二 次 周 期
1825-1849年 1850-1873年 1874-1914年
英国Ⅱ(工业革命) 德国

美 国 周 期
1945-1973年 1973-2000年 2000-2030年
美国(科技与教育) 苏联
资料来源:莫德尔斯基:《世界政治长周期论》,1987年,第40页。(George Modelski: Long Cycle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 Macmillan 1987,P.40.)

(4)、四个霸权周期的重要发现
依据上图,莫德尔斯基对霸权周期的研究有四个及其重要的发现:第一,提出了霸权国必然衰退并被另一个霸主所替代的可能;第二,霸权的交替只能以战争方式解决;第三,霸主国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它所创建的国际秩序中发展最快、实力最接近的大国;第四,霸主国与挑战国可能两败俱伤,新的霸权国由其他国家替代。
莫德尔斯基的这个研究成果一方面展示了霸权兴衰的不可抗拒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了霸权争斗中的不可预测性。








二、霸权稳定论理论内容
霸权稳定论大体上可分为两阶段:以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以基欧汉为代表的“后霸权合作论”。其中吉尔平被公认为霸权稳定论的突出代表。
与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论强调“经

济对政治的影响”不同,新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论强调“国际政治权力结构决定国际经济秩序和利益分配”。

(一)、霸权稳定论
 1、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s Poor Kingdleberger 美国)
霸权稳定论是现实学派的一个分支,但由自由主义学派的金德尔伯格首先创立。
金德尔伯格于1970年出版了《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首创之处在于把美国的国际政治权力同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联系起来分析,开创了国际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之一的“霸权稳定论”。

 2、罗伯特?吉尔平 (Robert Gilpin,美国)
罗伯特?吉尔平于1987年出版了《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完整性地论述了“霸权稳定论”
①、霸权稳定论的四个主要观点:
 a、霸权带来稳定说:
霸权国家所建立的国际秩序才能带来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

 b、霸主自我牺牲说:
开放的贸易体系、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等“自由经济体制”是霸权国家为建立霸权体系而必须提供的“国际公共商品”。这些国际公共商品需要巨大的成本。为了弥补这种消耗,霸权国家必须保持强大生产能力以拥有充分的“经济剩余”。(自由经济体制、国际公共商品、经济剩余是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三大要素。)

 c、霸权必衰说:
霸权国家对国际秩序的控制是以“经济上有剩余”为基础的。当维持秩序的成本上升、“经济剩余”因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和经济结构的“软性化”而越来越少的时候,当“白搭车者”经济迅速强大的情况下,霸权国家提供国际公共商品的能力和意欲将逐渐减弱,以至最后丧失。

 d、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一旦霸权国家的国力衰竭,马上会导致国际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和自由经济体制的瓦解。随之而来的是挑战者与霸权国之间的霸权争夺战争。只有当新的霸权国家出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国际秩序的时候,国际社会才会恢复稳定。

②、对应以上四点,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归纳为四方面:
 a、霸权的战略目标——“自由经济制度”
吉尔平认为,自由经济制度是霸权的产物,没有霸权就没有自由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他指出,自有市场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必须有三个前提——霸权、自由意识形态、共同利益。这三个前提并不是并列的,后两者从属和服务于霸权。
作为霸权保证自由经济发展的例子,吉尔平认为近现代史上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把世界经济引入了自由竞争时代;

第二次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导建立了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 T)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主体的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前者被称为“英国主宰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后者被称为“美国主宰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

 b、霸权的运行机制——“国际公共商品”
霸权运行的机制是霸权国家无偿的提供的“国际公共商品”。这是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基础。
国际关系领域里的国际公共商品主要有三大类:第一,建立“自由开放贸易制度”(包括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第二,提供国际安全的保障机制;第三,提供有效的国际经济援助体制。
吉尔平认为,霸权国必须在意识到“白搭车”现象必然存在的前提下,毫不犹豫的支付因提供国际公共商品所需的一切成本。

 c、霸权的发展趋势——“霸权必衰”
吉尔平从三方面论证了霸权必衰的原因。
首先,从“市场机制”的角度看,尽管市场力量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但市场又是按其本身逻辑运作的。竞争机制使市场上经济力量分布和格局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的衰弱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为了维持霸权的成本(提供公共商品的成本),霸权国家的经济剩余逐渐减少以至于消耗殆尽,霸权国家将迫不得已放弃霸权地位。
再次,从“白搭车”的角度上看,白搭车者一方面从经济上加重了公共商品的成本负担,削弱了霸权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又从道德和信心上使霸权国沮丧,失去了为国际社会提供自由经济体制得意欲和动力。

 d、霸权衰弱的对策——从“自我约束”到“责任共同分担”
吉尔平对霸权衰落的对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战争与世界政治变革》一书中,吉尔平提出了立足于“自我约束”的建议,认为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是唯一的办法。但从实践角度上来看,缺乏可操作性。
之后,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提出了“责任共同分担”的设想。认为在衰落之中的霸权时代,国际秩序不是有霸主一家说了算,国际公共商品也并非霸主一家提供,需要有关国家在囚徒的困境模式的博弈中形成和分担。于是,“责任分担论”成为了霸权稳定论者对美国霸权衰弱的主要处方。

③、霸权稳定论的“精髓”——国际公共商品说
吉尔平的国际公共商品说,为霸权稳定论引入了理论源泉,揭示了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互动的内在机制。
 a、公共选择理论
国际公共商品说是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P

ublic Choice)在国际关系中的运用。
布坎南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特征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问题”。
在经济学上,有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分。前者指私人经营的厂矿企业,它们提供的产品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后者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它们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
一般而言,公共商品是指:国防、外交、治安、道路和桥梁等社会基础设施,以及路标、灯塔等公共设施。这些公共商品都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白搭车(Free Rider)等问题。由于公共商品有着与私人商品不同的特点,因此市场选择的原则在公共商品的运用上将会失灵。
为了公共商品的供应和维持,必须建立非市场选择机制,即“公共选择机制”,这就是公共选择,即选民通过投票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政府,再由政府决定税率和公共商品的产量。公共选择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公式:选民投票——选择政府——以纳税形式间接购买公共商品。

 b、国际社会中的公共商品
金德尔伯格是把公共商品理论引入国际关系的第一人。他认为国际公共商品大体如下:第一,提供一个“自由开放贸易制度”(包括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第二,提供国际安全的保障机制;第三,提供有效的国际经济援助体制。
因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因白搭车而引起的国际公共商品的供应不足将十分严重而且无法消灭。

 c、霸主国与国际公共商品
为了解决国际公共商品所面临的既无世界政府又永远供应不足的问题,吉尔平在霸权稳定论中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即霸权国家提供国际公共商品。
霸权国家提供国际公共商品—— 吉尔平认为,国际公共商品的提供这不是世界政府或者其他国际权威,而是霸权国家。他强调霸权国家有责任保证提供这种国际公共商品,并把这一点作为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基础。
霸权国家为什么提供公共商品?—— 因为“只有对国际公共商品有最大偏好的国家,才会在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提供公共商品全额成本费用,以形成以自己为主宰的国际体制”。正因为如此,在19世纪英国的霸权之下金本位得以存续近百年。在战后美国的霸权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宰了国际贸易和金融近三十年。
霸权国家提供国际公共商品的后果—— 按照边际成本学说,每一单位公共商品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是成反比的,公共商品提供越多,霸主国收益就越少,而付出

的成本就越大。一旦它得到的收益少于成本时,霸权也就不稳了。
吉尔平通过成本收益说把公共商品与霸权的兴衰联系起来,为沃伦斯坦提出的“有霸则稳,无霸则乱”的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证据。

 d、对国际公共商品说的批判
国际公共商品说地霸权稳定论的灵魂,但对于这一学说的批判也是很激烈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第一, 国际公共商品的霸主国私有化。
认为所谓的公共商品实质上是霸主国维持霸权所需的私有商品。霸权国从中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成本的付出。
第二,俱乐部商品说。
认为不能简单的把国内政治中的公共商品理论运用到国际关系中去。因为国际公共商品是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比如1945年-1949年之间,美国垄断技术,从而达到全球范围内抑制战争的最佳状态,此间美国的核技术是国际公共商品。但1949年后,前苏联、法国、英国、以及中国都先后有了核武器,这时美国的核武器只能被称为“俱乐部商品”,即相对于核武器国会员来说,美国的核武器是国际公共商品,但对于非成员而言,则是它的私有商品。
④、对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评论:
积极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吉尔平的霸权稳定已经摆脱了现实主义单纯权力政治的分析框架,进入了从经济政治综合的角度来研究国际政治的新阶段。
从现实上来讲,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鲜明了反映了美国战后的崛起和衰落的历史过程,并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批评:
针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的观点,许多学者对此持怀疑观点。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霸权并没有衰落。他们针对吉尔平的秩序维持所需成本的开支动摇了美国的国力学说,提出了批评,具体表现在:
第一,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论”。
奈提出了权力有“硬权力”和“软权力”之分。硬权力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军事、经济科技力量和资源禀赋。软权力是指一国的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确立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的能力。奈认为不仅美国的“软权力”是无可争议的,美国的“硬权力”也没有失去,因此认为美国国力衰竭的理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第二, 布鲁斯?拉塞特提出了“相对权力论”。
他认为,权力的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迫他人行事的能力,另一个是对结果控制的能力。拉塞特认为对与美国而言,作为权力基础的军事经济力量是相对下降了,但美国对结果的控制,即对国际局势的控制能力并没有减弱。因此,认为美国国力衰落的观点不正确。

(二)、后霸权合作论
罗伯特?基欧

汉(Robert O. Keohane 美国)于1984年出版了《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合作与斗争》,立足于狭义相互依存论和国际制度论,来同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展开论战,提出了具有新现实主义色彩的后霸权合作论。其内容包括:
1、理论核心——“国际制度”取代“霸权”
强调通过多国间的合作而形成国际制度,用以维持国际秩序。即用“国际制度”取代“霸权”。

2、如何维持霸权体系中的国际秩序:
第一,“维持美国霸权” 以美国为霸权的国际体系仍有必要维持下去。
第二,“与盟国合作” 在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该国际体系关键是与盟国合作,即与西方发达国家合作。
第三,“创立国际机制” 要创立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也能参与上述合作维持国际体系的机制。

3、后霸权合作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和谐”:即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无须政治协调就能自然而然的促成对方达成预定的目标,双方利益一致,合作默契,关系和谐。
第二,“合作”:即虽然彼此关系不和谐,并有利益冲突,但是通过政策协调和谈判也能展开合作,采取一致性行动。
第三,“斗争”:即本来关系就不和谐的行为主体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协商,但仍不能求同存异、采取一致行动。
基欧汉认为后霸权合作的三种形式将会交替出现。
4、对后霸权合作论的评论
①、从理论上看,后霸权体制比霸权体制更为稳定。
霸权体制表面上看来稳定性很大,但实际上只要霸权国家实力不济,它所确定的国际体制就会瓦解。
而后霸权体制表面上看来争吵激烈,但是由于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已经趋于一致,出现了结构性的稳定。

 ②、基欧汉的后霸权合作理论招来了不少批评:
从逻辑推理上来看,基欧汉强调的是以国际机制来代替霸权,但在论证过程中,他又为霸权稳定论所作左右,认为霸权在国际机制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他所要求的各国合作的结果却成为了各国为霸权国家维持其所确立的国际秩序分担成本。犯了逻辑上的理论错误。
此外,有学者认为基欧汉所提出的后霸权合作论比吉尔平提出了“责任共同分担”论更有利于霸权国家。霸权稳定论还强调霸权国必须以独自承担国际公共商品的成本来换取各国对其国际秩序的认同,而后霸权合作论则要求各国无条件为衰落中的霸权国家承担维持和运营的成本。

(三)、霸权体制与后霸权体制的比较
 (霸权稳定论与后霸权合作论的比较)
霸权体制 后霸权体制
基本要素分析
维持秩序的主体
基本手段
霸权国家
霸权国家的实力

际社会的各个国家
有关国家协调一致原则
国际公共商品的负担 集约负担 分散负担
过程分析
交涉形态
利害调整索要的时间
交涉结果的可预测性
外交的作用
两国间
短时间
可预测性高
形式性的
多国间
长时间
可预测性低
实质性
稳定性分析
摩擦的表面化
利害调整的可能性
体制剧变的可能性
体制的稳定性



表面性的稳定



结构性的稳定
([日]猪口邦子:《后霸权体制与日本的选择》,筑摩书房,1987年,第103页。)

三、关于霸权稳定论的评判
1、片面性:根据界定,霸权是由“一个单一国家”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并以英国和美国霸权为依据。这种霸权本身的界定就很片面。
2、模糊性:在谈到霸权时,不可能精确的断定一国占世界力量的多少分额才算是有了霸权资格。
3、单向性:该理论没有将非霸权国的动机和力量考虑进去。
4、强权论实质:霸权稳定论实质是强权论,“公益”和“搭便车”说法都掩盖了大国剥削小国的实质。
5、现实矛盾性:该理论认为霸权国越强大,国际冲突越少。但历史事实不能支持该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