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课件
目录
•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概述 • 食品冷冻与冷藏技术 • 食品干燥技术 • 食品杀菌技术 •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展望
01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概述
高新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用于食品脱水,保持食品原有 形状、色泽和营养成分。
微胶囊技术
将食品成分或添加剂微胶囊化 ,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 。
THANKS
感谢观看
05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展望
未来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手段, 研发新型食品原料和加工技术,提高食品 质量和安全性。
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应用于食品包装、 保鲜和加工过程中,提高食品的保质期和 口感。
信息技术
环保技术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智能化和信 息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3
食品干燥技术
食品干燥技术原理
去除水分
01
食品干燥技术主要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以延长食品的保
质期和保存食品的原有品质。
热能利用
02
食品干燥技术通常利用热能将食品中的水分蒸发,并通过气流
将水蒸气排出,从而达到干燥食品的目的。
品质保持
03
在食品干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如颜色、口
感、营养成分等。
产业链的完善。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高新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可以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整体 竞争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
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提高我国食品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
02
食品冷冻与冷藏技术
食品高新技术讲义
纳米包装材料
利用纳米包装材料,如纳米涂层、纳 米复合材料等,能够提高包装材料的 阻隔性能和机械性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消 费者对食品高新技术的认知度 和科学素养,同时建立健全的 产品信息披露机制,保障消费 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些消费者可能对某些食品高 新技术存在误解和偏见,影响 其接受度。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加 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及 时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和疑虑, 同时加强与消费者的对话和交 流,增进其对食品高新技术的 了解和认同。
食品检测技术
01
02
03
生物检测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 析等方法,快速检测食品 中的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
近红外光谱技术
通过分析食品的近红外光 谱,快速检测食品的品质 和安全性。
原子光谱技术
利用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 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重 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 质。
食品包装技术
可重复使用包装
01
电子束辐照技术
利用高能电子束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杀灭微生物和钝化酶活性,延 长保质期,常用于肉类、果蔬等食品的保鲜。
高新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案例
近红外光谱技术
拉曼光谱技术
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食品 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等 成分含量,具有快速、无损、 准确等优点。
利用拉曼光谱仪检测食品中 的化学物质和污染物,如农 药残留、重金属等,具有高 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引导。
一些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和保 守派人士可能对新的行业标 准和法规持反对态度,影响
其推广和应用。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对话 等方式,增进各方对行业标 准和法规的理解和认同,促
73页食品高新技术:食品微胶囊造粒技术
日用化工
03
用于生产化妆品、洗涤剂、涂料等,通过微胶囊技术改善产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性能和稳定性。
03
微胶囊造粒技术的制造工艺
悬浮聚合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两种或多种物质在分散剂的作用下 在连续相中分散成微小颗粒,再通过成核和增长的方式将 小颗粒聚集成球状大颗粒。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悬浮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微胶囊制造方法,适用于制备不 同大小的微胶囊。该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搅拌 速度等条件,使两种或多种物质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在连续 相中分散成微小颗粒,再通过成核和增长的方式将小颗粒 聚集成球状大颗粒。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 添加剂,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等,以调节微胶囊的粒径 和形态。
对未来食品工业的展望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健康的要 求不断提高,食品微胶囊造粒技 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该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实现 更加精准的控制释放和更加多样 化的应用场景,以满足不同人群
的个性化需求。
食品微胶囊造粒技术将与其他高 新技术相结合,如纳米技术、生 物技术等,共同推动食品工业的
技术发展背景
•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健康要求的提高,食品加工行业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需求。微胶囊造粒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科学和工程学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挤出机和冷却方式,以获得理想的微胶囊结构和性能。
其他制造工艺
总结词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微胶囊制造工艺外,还有乳化凝 结法、相分离法、超声波法等其他制造工艺。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2020/7/14
20
2.1.4 干法超微粉碎和微粉碎
• 1) 气流式超微粉碎原理:
• 利用空气、蒸汽或其它气体通过一定压力的喷嘴 喷射产生高度的湍流和能量转换流,物料颗粒在 这高能气流作用下悬浮输送着,相互之间发生剧 烈的冲击、碰撞和摩擦作用,加上高速喷射气流 对颗粒的剪切冲击作用,使得物料颗粒间得到充 足的研磨而粉碎成超微粒子,同时进行均匀混合。 由于欲粉碎的食品物料大多熔点较低或者不耐热, 故通常使用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在粉碎室中膨胀, 产生的冷却效应与粉碎时产生的热效应相互抵消。
• 促使壁膜的形成与固化,最终形成一种颗粒粉末 状的微胶囊产品。
2020/7/14
53
2、优点
• 1、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微胶囊造粒 • 2、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流水线作业,
生产能力大,成本低
• 1、结构简单、设备可靠,易磨损的零构件的 检查更换比较方便;
• 2、粉碎效果好,粉碎比大 • 3、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能处理多种物料
并符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求 • 4、能与其它单元操作相结合,如可与物料的
干燥、混合等操作结合进行 • 5、干湿法处理均可
2020/7/14
30
旋转球磨
2020/7/14
此外有些物料经胶囊化后可掩盖自身的异味或由原先不易加工贮存的气体液体转化成较稳定的固体形式从而大大地防止或延缓了产品劣变的发生202031551223223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食用油脂酶制剂香精香料等2020315522242243具备适当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和稳定性等植物胶多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合物蜡与类脂物2020315532245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202031554225225逐步释放化学方法如酶的作用溶剂及水的溶解萃取等2020315553用水溶剂等浸渍或加热等方法使囊膜降解而释放出心材2020315562263微胶囊尺寸大小的测定202031557227227将心材分散在已液化的壁材中混合均匀并将此混合物经雾化器雾化成小液滴此小液滴的基本要求是壁材必需将必材包裹住即已形成湿微胶囊
食品加工保藏高新技术
一、食品生物技术
•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技术等。 酶工程是最早、最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一项技术,涉及到淀粉的深加工、果 汁、肉蛋制品 、乳制 品加工等。 自1994年世界上第 1种转基因食品保鲜延熟西红柿出现以来转基 因食 品发展 非常迅速。目前,美国市场上销售的转基 因食品达 4000多种。转 基 因技术 在食 品工业 中的应用主要在啤酒、 酒精、 氨基酸、 酶制剂、 食品添加剂、 食 品检 测等行业,在啤酒行业中的应用是改造啤酒酵母 , 将 a 一乙酰乳酸脱羧酶基 因 克隆到啤酒酵母中表达,可降低双乙酰的含量而改善啤酒的发酵时间和风味,提 高啤酒产量。在酒精行业中已成功将霉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中使其能直接利 用淀粉生产酒精,省却了高温蒸煮工序,比传统工艺节省了大量能源 。 在酶制剂行业,基 因工程技术 可以大幅度提高酶 的活性。据统计已有一半以 上的工业用酶是用转基因工程菌产生 的,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 中也起着重要 作用,比传统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 和快捷的优点。 随着生物技术 的发展,各种试剂盒和 DNA芯 片的应 用,也将会 在食品检测 中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目前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的食品微生物中食品级真菌有酿酒酵 母、 乳酸酵母、黑曲霉,食品级细菌有枯草芽胞杆菌、 乳酸乳球菌、植 物乳杆 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等,这些工作将对食品生物
• 普通球磨机是用于超微粉碎的传统设备,其特点是粉碎比大,结构简单,机械可 靠性强,磨损零件容易检查和更换,工艺成熟,适应性强,产品粒度小。但当产品 粒度要达到201μm以下时,效率低,耗能大,加工时间长。例如,将珍珠磨到几 百目,要十几个小时。 振动磨是用弹簧支撑磨机体,由带有偏心块的主轴使其振动,运转时通过介质和物 料一起振动,将物料粉碎。特点是介质填充率高,单位时间内作用次数高(冲击次 数为球磨机的4-5倍),效率比普通球磨机高10-20倍,能耗低数倍。通过调节振动 的振幅,振动频率,介质类型。振动磨产品的平均粒径可达2-3μm以下,对于脆性 较大的物质可比较容易的得到亚微米级产品。振动磨日益受到重视,原因就是振动 磨对某些物料产品粒度可达到亚微米级,同时有较强的机械化学效应,且结构简单, 能耗较低,磨粉效率高,易于工业规模生产。 搅拌磨是在球磨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高转速和高介质充填率及小介质尺寸, 获得了极高的功率密度,使细物料研磨时间大大缩短,是超微粉碎机中能量利用率 最高,很有发展前途的种设备。搅拌磨在加工小于20μm的物料时效率大大提高, 成品的平均粒度最小可达到数微米。高功率密度(高转速)搅拌磨机可用于最大粒度 小于微米以下产品,在颜料、陶瓷、造纸、涂料、化工产品中已获得了成功。目前 高功率密度搅拌磨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有处理量小和磨损成本高两大难题。随 着高性能耐磨材料的出现,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承载着国民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
随着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自然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和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与安全的广泛关注,食品工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资源利用率和增值加工程度,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1高新技术在杀菌工艺中的应用1.1脉冲磁场杀菌技术脉冲磁场杀菌技术是利用高强度脉冲磁场发生器向螺旋线圈发出的强脉冲磁场,食品微生物受强脉冲磁场的作用导致细胞跨膜电位、感应电流、带电粒子洛伦兹力、离子能量等的变化,致使细胞的结构被破坏,正常生理活动受影响,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与热杀菌比较,该方法具有杀菌时间短、能耗低、杀菌温度低、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等特点。
高梦祥等研究结果说明,经磁场杀菌后的牛奶,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已到达商业无菌要求。
马海乐研究说明,西瓜汁的高强度脉冲磁场杀菌效果与脉冲磁场的强度和脉冲数有密切的关系。
1.2超高温杀菌技术食品工业中,加热杀菌在杀灭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理想的加热杀菌效果应该是在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限制在最小限度的条件下,迅速而有效地杀死存在于食品物料中的有害微生物,到达产品指标的要求。
超高温杀菌是到达这一理想效果的途径之一。
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s—8s内加热到135℃—150℃,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C,-,40℃。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细菌的死亡速度远比食品质量受热发生化学变化而劣变的速度快,因而瞬间高温可完全杀死细菌,但对食品的质量影响不大,几乎可完全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
现在,超高温杀菌技术广泛应用于牛乳、果汁、茶、酒、矿泉水等多种液体饮料和食品。
1.3辐照杀菌技术自从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委员做出辐照剂量10 kGy不会产生毒理学危害,不会引起特殊的营养学和微生物学问题的结论以来,食品辐照的应用有了显著进展。
第七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果皮、果核经超微粉碎可转变为食品。蔬菜在低温下磨成微膏粉,既保 存全部的营养素,纤维质也因微细化而增加了水溶性,口感更佳。 经超微粉碎加工的面粉、豆粉、米粉的口感以及人体吸收利用率得到显 著提高。将麦麸粉、大豆微粉等加到面粉中,用来改造劣质面粉,可制成高 纤维或高蛋白面粉。
Date
4. 水产品加工
• 十一食品生物技术
第七章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 九食品加热与杀菌技术 • 八食品冷冻加工技术 • 七食品微波技术 • 六食品超高压技术 • 五食品超临界萃取技术 • 四食品分子蒸馏技术 • 三食品膜分离技术 • 二食品微胶囊技术
Date
• 十食品挤压与膨化技术
• 一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教学目标
• 全面了解当前在食品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高新技术,初步认 识膜分离、超过滤、反渗透、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微胶 囊包埋、挤压与膨化、快速冻结、微波加工、真空浓缩、真 空冷冻干燥、超高压加工、超微粉碎、超高温瞬时杀菌、电 阻加热杀菌、辐射杀菌、无菌贮存与包装、果品蔬菜气调贮 藏等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 了解食品质量控制中的栅栏技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微生物预报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智能化控制等高 新技术。 • 具体要求: • 1、全面了解目前食品加工中使用的高新技术; • 2、综合分析目前食品质量控制中使用的高新技术的优点 和缺点。
螺旋藻、海带、珍珠、龟鳖、鲨鱼软骨等通过超微粉碎加工制成的超微 粉具有一些独特优点。加工珍珠粉的传统方法是球磨十几个小时,粒度达几 百目。如果在-67℃左右的低温和严格的净化气流条件下瞬时粉碎珍珠,可 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0μm,D97在173μm以下的超微珍珠粉。加上整个生产 过程无污染,与传统珍珠粉加工方法相比,珍珠有效成分被充分保留,其钙 含量高达42%,可作为药膳或食品添加剂,制成补钙营养食品。
食品高新技术加工工艺超高温杀菌
2.环形管式加热器
环形管式加热器与其他超高温杀菌器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①加热器、冷却器和保温器均以无缝环形不锈钢管制成,
没有密封圈和死角,可以承受特别高的压力; ②高压泵是惟一的功率强大动力,能够使物料通过预热
器、加热器、交流换热器、冷却器,并最后输送到灌装 器,因而减少了灭菌产品再染菌的可能性; ③均质机有五只阀,分为两部分,在加热器之前的压力 高达24.5MPa,加热器之后的压力在0.5~5MPa之间, 以防止物料在高温下沸腾; ④强烈的湍流保证了制品的均匀处理和较长的运行周期。
12真空瞬时加热杀菌的效果真空瞬时加热杀菌的效果l微生物的影响l高温灭菌奶在37下培养10天以后的无菌率均达到100l对含枯草杆菌孢子和在牛乳中最耐热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的牛奶在120140温度范围下处理后将全部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培养7天能够检出的最少孢子数为00004个ml
一、超高温杀菌的基本原理
6
7
图中实线为牛乳褐变的温时下限,虚线为灭菌的温时下 限。从图中可以看出,若选择灭菌条件为110~120℃, 1.5~20min;则两线之间间距甚近,说明生产工艺条件 要有十分严格的措施来维持,这在实际上很难办到。而 选择UHT灭菌条件137~145℃,2~5s时,两线之间间 距较远,说明产生褐变及其他缺陷的危险性较小,生产 工艺条件较易控制。在这种杀菌条件下,产品的颜色、 风味、质构及营养等品质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害。所以, 该技术比常规杀菌方法能更好地保存食品的品质 热处理前菌龄、培育条件、贮存环境; 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如酸度或pH; 原始活菌数;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作为热杀菌,这是主导的
操作因素。
3
UHT杀菌效果
通常,检验UHT杀菌效果(Sterizing Effect)可用某类微生 物的芽孢作为试验对象。
简述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及其特点
简述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及其特点1. 引言食品加工可真是个神奇的领域,咱们吃的每一口美味,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就像是大厨的秘密武器,让咱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味。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些高新技术,以及它们的独特之处。
2.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概述2.1 冷冻干燥技术首先,咱们得提提冷冻干燥技术。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对吧?其实,它就是把食物先冷冻,然后在真空环境下把水分去掉。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味道,就像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打包成了时间胶囊。
想想看,出门旅行时带上几包冷冻干燥的食物,既轻便又方便,简直是完美。
2.2 超高温瞬时灭菌再来说说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
这可是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东西,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食品中的细菌消灭掉,保证食品的安全。
而且,经过这种处理的食品,口感也很棒,毫不逊色于新鲜的!像罐头食品、奶制品等,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就好比你给食物穿上了“防护服”,既安全又美味。
3.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特点3.1 保留营养这些高新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有效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比如说,冷冻干燥技术能让维生素不流失,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试想一下,你吃的每一口,不仅美味,还满载营养,真是“美味与营养兼得”的绝佳体验。
3.2 提高效率除此之外,这些技术还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前,食品加工可能得耗费几天时间,而现在通过高科技手段,短短几小时就搞定了。
就像快餐一样,省时又省力,让我们忙碌的生活更轻松。
想吃什么,点一下就能送到,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4. 结论总之,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犹如一把利剑,既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又增强了营养价值,简直是我们生活的“超级英雄”。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技术问世,给我们的饮食带来更多惊喜。
吃得健康又安心,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下次享受美味时,不妨想想这些背后的高科技,真是让人倍感幸福啊!。
食品加工的高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于食 品工业始 于2 世纪8 年代 中期 ,这一 新技术正为 0 0 食 品工业开 发新产品 、更新 传统工艺和改善 产品质量 等发挥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 。 微 胶 囊具 有 保 护物 质 免受 环 境 的 影响 ,降低 毒 性 ,掩蔽不 良味道 ,控制核心释放 ,延长存储 期 ,改
加州大学与某 公司合作 ,使用 微波真 空干燥 无籽葡萄 干 ,保 持 了葡萄 原 有 的形状 和 颜 色 ,避 免 了过 去 的
生素C 含量都有所增加口。微波膨化在食 品加工 中的应
用有 :淀粉膨 化食品加工 、蛋 白质食 品膨化 加工和瓜
品,是 世界各 国食 品技术专家 的奋 斗 目标 ,也是食品
工业的主要 发展趋 势。
果 蔬菜类物料 的膨化 。微波灭 菌有速度快 ,适用范 围 广 的特点 。对 肉制品 、蛋制 品、蔬菜水果 、乳制品 、 豆 制品 、谷类等都有 杀菌效果 ,对 沙 门氏杆 菌、大肠 杆菌 、乳酸菌等都有 杀伤作用 。同样还可 以使酵母 、
作者简介 :宋彦显 (9 9 ),女 ,河南南 阳人 ,硕士研究生 ,助教,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及功能性食品研 究。 17 ~
宋彦 显等 :食 品加 工 的高新 技 术及 其发 展趋 势
3 3
成为 工业 领 域 中有 效 的商 品化 方法 。美 国NRC公 司 利 用微 胶 囊技 术 于 1 5 年研 制 成第 一 代 无碳 复 写 纸 94 微 胶囊 ,并投 放 市 场 ,从 此 微胶 囊 技 术得 到 突 飞猛
进 的发展 。
的原理 为在 超高压 下食 品 中的小分 子 ( 水分子 )之 如
Hale Waihona Puke 间的距离将 缩小 ,而蛋 白质 等大分 子 团组 成的物质 还
食品加工创新技术:探索2024年食品加工行业的新技术和创新方法培训课件
国际通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全面的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质量控制指标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检验方法,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和符合标准。
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建设进展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食品 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评估。
80%
可持续与环保
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食 品的可持续生产和包装要求增加 ,如减少塑料包装、采用可回收 材料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高新技术应用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高新技 术将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如 纳米技术、3D打印等,为产品 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 用将提高食品加工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01
食品加工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当前食品加工行业概况
行业规模与增长
食品加工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全球范围内持续 稳定增长,涵盖多个子领域,如烘焙、饮料、乳制 品等。
加工技术与设备
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包括热处理、腌制、干燥等, 现代食品加工则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新技术与设备, 如超高压处理、脉冲电场技术等。
酶工程概述
酶工程是利用酶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和合成的一门技术。在食品加工中,酶工程被广泛 应用于改善食品质地、提高营养价值、增强风味等方面。
酶工程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利用特定的酶制剂,可以改善乳制品的口感、质地和稳定性,同时提高其营养价值。例如 ,利用乳糖酶将乳糖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可以降低乳制品的甜度,改善口感,同时增 加其营养价值。
食品加工新技术
食品加工新技术摘要: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技术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本文介绍了在食品加工技术日益扩大应用的超临界萃取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高压技术、微波技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
关键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食品加工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食品加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加工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改善食品品质、开发新食品。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出新一代的高档食品,是世界各国食品技术专家的奋斗目标,也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发展。
1 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简称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将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把一种成分(萃取物)从混合物(基质)中分离出来的技术.二氧化碳(CO2)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
目前,超临界CO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虽然仅有20~30年的历史,但发展十分迅速。
迄今为止,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1)提取风味物质,如香辛料、呈味物质的提取等。
(2)食品中某些特定成分的提取或脱除。
如可可豆、大豆、咖啡豆、棕榈籽、向日葵中提取植物油脂,从鱼油和肝油中提取高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的不饱和脂肪酸,从油炸食品中脱除脂肪,从乳汁中脱除胆固醇等。
(3)提取色素及脱除异味.如提取辣椒色素,从猪肉脂肪中脱除雄烯酮和三甲基吲哚等至臭成分等。
(4)灭菌防腐方面的研究[1]。
在食品加工领域,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卫生、高品质、高效率、节省能源的食品加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简称冻干,是将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
3~13帕)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的干燥技术。
冻干食品生产最主要的设备为食品用真空冷冻干燥机组,该机组的性能,能耗和操作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冻干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的高低,食品用冻干机分间歇式和连续式。
食品加工业中高新技术应用综述
剂 。可 口可乐 . 事可 乐等 饮料 公 司 , 百 就
物性 食 品原 料 . 产 马 铃薯 固形物 高 于 生
普 通种 植 的马铃 薯 大 豆经 过基 因工 程
以甜 味剂 代 替蔗 糖 使 用 . 良了饮 料 的 果 . 制 品 , 改 乳 谷类 , 制 品都有 杀 菌 的效 豆 口感 . 也利 于人 的 身体健 康 果 还 可使 酵母 . 霉菌 , 菌孢 子失 去活 霉 性 微波 技术 的广 泛应用 推动 了食 品加
营养 素 .起 到 营养 修 复基 因的 作用 , 能 用 常生 物 技 术 改造 菌种 的 同时 . 能 把 化 食 品 的 加工 .蛋 白质 食 品 膨 化 的加 还
预 防 疾病 增 强体 质 . 医疗 保 健方 面 广 在 泛 应用 还能 利用 基 因工程 方法 改 良植
工 . 果 蔬菜 类 等物 料 的膨 化 。微波 灭 瓜
超 临 界 萃 取 是 一 种 新 兴 的单 元 分
1 生 物 技 术
11 生物 技术 的概 念 . 生 物 技 术是 指 利用 生 物 技术 手 段 . 用 生 物 程 序 生 产 细 胞 或 其 代 谢 物 质 来
离 技 术 .应 用 于从 食 品原 料 中提 取 香
料、 脂、 素、 油 色 生理 活性 物 质 以及 除去 食 品 中的不 良物质
酶 是 由 活 性 细 胞 产 生 的生 物 催 化 剂 , 有 强催 化活 性 , 具 专一 性 特点 。酶 工 程 主要 是 把 游 离 的酶 固定 化 . 或把 经 过 细胞 再 固定 化 .以此 实现 控 制 生 产 能 力。 例 如 .广 泛应 用 于 将 玉 米 淀 粉 加 工 , 酶 法 液 化 . 化 , 萄 糖 异 构 化 经 糖 葡 后 , 产 出高 果糖 浆 . 生 代替 蔗 糖 的使 用 。 而 且 该 酶 可 有 效 地 降低 或 消 除密 封 容 的氧化 . 到食 品保鲜 作用 起
食品高新技术心得体会
食品高新技术心得体会食品高新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等环节中应用了新兴的科技和技术手段,以提高食品品质和安全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食品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食品高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福利。
在我个人的学习和了解中,我对食品高新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食品高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
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隐患。
而现在,利用高新技术,我们可以对食品进行更加精确的把控和监测,避免了人为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在食物中检测到微量的有害物质,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食品高新技术提高了食品的保鲜性和品质。
现代化的冷链物流系统、高效的包装技术以及新型的防腐剂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延长了食品的保鲜期限,降低了食品损耗率。
例如,现在我们常见的真空包装和冷藏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延长其货架期限。
另外,一些新兴的加工技术如超高压处理、冷冻干燥等,也有助于保留食物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这无疑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健康的食品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高新技术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新的食品体验。
比如,近年来兴起的3D打印食品技术,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和需求,定制化地制作食品。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还满足了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和畜禽产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然而,食品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技术的应用将增加食品的生产成本,导致食品价格的上涨。
虽然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降低成本,但在初期阶段,高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
其次,食品高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和监管体系,以确保技术的正确和安全使用。
如果缺乏相关人才和监管机制,可能会导致技术的滥用和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高新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高新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食品高新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让学生了解食品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食品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食品高新技术概述a.食品高新技术的定义和概念b.食品高新技术的发展历程c.食品高新技术对食品产业的影响2.食品高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a.食品加工技术的新发展b.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新进展c.食品包装技术的创新3.食品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a.食品高新技术的研发过程b.食品高新技术的创新案例分析c.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4.食品高新技术的管理与法规a.食品高新技术的管理制度b.食品高新技术的法规和政策c.食品高新技术的社会影响5.食品高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a.食品高新技术的实验室技术培训b.食品高新技术的企业实践培训c.食品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食品高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食品高新技术的实践应用,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思考食品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研究论文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食品高新技术方向,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培养其文献检索和科研能力。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内容,占总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食品高新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食品高新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1.教材:《食品高新技术导论》2.实验设备:食品加工设备、食品检测仪器等3.参考文献:学术期刊、专业书籍等4.实习基地:食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六、教学安排本课程为选修课,每周安排2学时的理论课,1学时的实验课。
食品高新技术 食品杀菌新技术欧姆杀菌技术护理课件
欧姆杀菌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欧姆杀菌技术适用于各种液态、 固态食品的杀菌处理,如酸奶、 果汁、果酱、罐头等。
02
由于欧姆杀菌技术能够均匀地加 热食品,因此特别适合于一些易 受热影响的食品,如含果肉的果 汁、酸奶等。
欧姆杀菌技术的优势
高效快速
欧姆杀菌技术能够在短时 间内达到杀菌效果术、欧姆杀菌技术、脉冲磁场杀菌技术、纳米技术、生 物技术等。
食品高新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高新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的 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的污染和有害 微生物的滋生,保证人们的健康。
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 不断提高,食品高新技术能够满足消 费者对高品质、安全、健康食品的需 求。
欧姆杀菌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食品杀菌技术,欧姆杀菌技术在食品安全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 断提高,欧姆杀菌技术有望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成为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欧姆杀菌技术对食品工业的贡献与影响
欧姆杀菌技术的出现,为食品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提高了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而且还有 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未来,欧姆杀菌技术将继续对食品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 向发展。
食品高新技术能够提高食品加工的效 率和效益,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推 动经济的增长。
食品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未来的食品高新技术将更 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高效化和环保化
未来的食品高新技术将更加注重高 效化和环保化,减少能源和资源的 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对食品营养影响探析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对食品营养影响探析摘要:本文中对诸多食品加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的食品加工技术特点,以及在具体的加工中对食品的营养物质保存的效果,提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整体效果要进一步优化,使人们能够吃上更加安全、营养的食品。
关键词:食品加工;加工技术;营养一、超高压技术超高压技术是现代食品保存中常用的技术,它的原理是把食品放在液体的媒介之中在外部对内施加压力,随着压力的不断升高,使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等高分子物质失活,以达到良好的灭菌和储存效果。
近些年来,超高压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食品的灭菌工作中,并且相关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和优化,现在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就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的微生物细菌,从而达到更好的保存效果。
在物理外力加压的影响之下,超高压技术更容易保存食品中的小分子物体,比如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会改变食品中的纤维组织和纤维结构,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留住食品的原汁原味,也可以保存食品当初的色泽。
超高压技术可以用于液体食品和固体食品的保存,常见的有水果、大豆蛋白和发酵产物,也可以用来对果酱和酱菜进行处理,还可以保存血浆和中药,运用在微生物的防治之中。
1.果蔬产品的保存。
在果蔬产品的储存过程中,超高压技术的运用频率非常高,它能够起到良好的灭菌杀菌效果。
一般来说,在果蔬产品加工的时候会采取热力杀菌灭活的方式延长食品保质期,保证食品的安全,防止食品腐败,但是超高温会对瓜果蔬菜的营养成分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对维生素C的破坏力特别大,同时还会影响到食品的口味和新鲜程度,而用超高压技术进行果蔬产品的保存,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杀菌处理。
比如在保存橘子酱等果酱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保存其中的维生素C,保存率大于95%,另外超高压技术还可以保存果蔬中的叶酸。
2.乳制品的保存。
乳制品和大豆制品中营养较为丰富,在乳制品的消杀工作中,如果采取传统的热力方式会导致乳制品内部营养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用超高压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09.2020
24
2.1.4 干法超微粉碎和微粉碎
1) 气流式超微粉碎原理:
利用空气、蒸汽或其它气体通过一定压力的喷嘴 喷射产生高度的湍流和能量转换流,物料颗粒在 这高能气流作用下悬浮输送着,相互之间发生剧 烈的冲击、碰撞和摩擦作用,加上高速喷射气流 对颗粒的剪切冲击作用,使得物料颗粒间得到充 足的研磨而粉碎成超微粒子,同时进行均匀混合。 由于欲粉碎的食品物料大多熔点较低或者不耐热, 故通常使用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在粉碎室中膨胀, 产生的冷却效应与粉碎时产生的热效应相互抵消。
课程简介
食品加工中有关新技术(超微粉碎、挤压膨化、
食品杀菌新技术、食品冷冻新技、食品分离新技
术、食品加热新技术等)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
应用前景。
29.09.2020
3
教学内容:
立足于国内外食品工业现状和基础,借 鉴国际食品工业中已成功应用的高新技术 实例,简单介绍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能够 应用的高新技术。
29.09.2020
19
思考题
1.食品加工技术的特点 2.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有哪些应用?
29.09.2020
20
第二章 食品粉碎、造粒新技术
2.1微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
2.1.1粉碎的概念 用机械力的方法来克服固体物料内部凝聚力达 到使之破碎的单元操作。
2.1.2 粉碎的作用 (1)迎合某些食品消费和生产的需要。 (2)增加固体表面积以有利于后道处理的顺利
第四章 食品冷冻新技术
第五章 食品分离新技术
第六章 食品加热新技术
29.09.2020
6
第一章 绪论
食品加工技术的特点
食品加工技术的进展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分类
未来食品发展的因素
近几十年出现的食品工程方面新技术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9.09.2020
7
1.1食品加工技术的特点
质构调整技术:蒸煮挤压、气流膨化
生物技术:酶反应,微生物反应,细胞培培养,基
因工程
29.09.2020
15
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提高工作效率
营养性和稳定性高
29.09.2020
天然原料的保存 特殊作用
16
1.6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高新技术在杀菌工艺中的应用 1.1脉冲磁场杀菌技术 1.2超高温杀菌技术 1.3辐照杀菌技术 1.4电磁杀菌技术
计算机技术
12
1.4 未来食品发展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增加,迁移)耕地(减少),传统 粮食资源和能源(减少)
生活方式变化: 休闲,旅游,体育运动等
生理和心理要求发展 ―多样性、功能性
所以这些要求有新的技术配合, 可以预言,今后食品工业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
竞争
29.09.2020
13
1.5 近几十年出现的食品工程方面新技术
29.09.2020
22
超微粉碎的原理
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 等手段,施于冲击力、剪切力或几种力的复 合作用,达到超细粉碎的目的。其工艺过程 有一次粉碎和二次粉碎。
29.09.2020
23
一次粉碎就是在一台设备上同时完成粉碎、筛 选、分离、再粉碎的过程。
二次粉碎是先对物料进行粗粉碎,然后再采用 超细粉碎机完成超细粉碎加工,其工艺流程大 致为:原料→筛选→清选→干燥→粗粉碎→超 细粉碎→风选分级→超细粉体产品。
进行。 (3)工程化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生产需要。
29.09.2020
21
2.1.3微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
微粉碎:原料粒度5~10mm,成品粒度100μm 以下。 超微粉碎:原料粒度0.5~5mm,成品粒度10~ 25μm以下。 超微粉碎的特点: 速度快可低温粉碎 粒径细且分布均匀 节省原料,提高利用率 减少污染
29.09.2020
17
2.高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1生物芯片技术
2.2免疫检测技术 2.3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3.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3.1气调保鲜
3.2生物技术保鲜
3.3纳米保鲜技术
29.09.2020
18
4.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4.2微胶囊技术 4.3膜分离技术 4.4挤压膨化技术 4.5高压加工技术 4.6超微粉碎技术 4.7超声技术
食品工业规模生产 相关学科的进步 相关技术的发展 新包装材料的出现
29.09.2020
10
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方向 设备: 连续化,自动化,传统食品工艺工业化 产品: 多样化, 方便化, 成本低,品质好 流通:安全,高效
29.09.2020
11
1.3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分类
29.09.2020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杀菌技术 食品保鲜技术 食品包装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
粉碎造粒新技术:微粉碎超微粉碎 微胶囊造粒技术 能源新法应用:远红外 徽波 油炸 过热蒸汽 包装杀菌新技术:高频电阻制罐 无菌包装技术 超高
温杀菌 分离新技术:膜分离 ,超临界萃取 ,液膜分离
29.09.2020
14Βιβλιοθήκη 保鲜新技术:气调 ,电离辐射
冷关联技术:冷冻浓缩,冷冻干燥,速冻,冷冻粉 碎
1.安全性 2.可靠性 3.灵活性 4.易于接受性
29.09.2020
8
1.2 食品加工技术的进展
古代 食品的获得以捕,猎、采摘为主,只有简单的加 工, 贮藏手段。
近代 十九世纪:
罐头的发明. 微生物的发现. 机械能应用于食品业
29.09.2020
9
两次大战: 军需促进了食品业工业化发展(罐头,脱水食品) 二战以后:
教学重点:
新技术原理介绍,重点介绍新技术在食品 中的应用
29.09.2020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PPT授课和课堂讨 论
考核方法:考查
论文或笔试和平时作业 总成绩评定组成: 论文或笔试成绩60% +平时作业成绩 40%
29.09.2020
5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食品粉碎、造粒新技术
第三章 食品杀菌新技术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29.09.2020
1
课程名称: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学分:1
学时:16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
29.09.2020
2
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与目的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专业必修课,着重介绍一些新 的加工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大家了解新技术,有助于开拓视野,增 加其创新能力,以及在今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很好地 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