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取材于高中语文教材《诗歌鉴赏》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诗歌的表现手法展开,包括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五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议论抒情等四种表现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能够在阅读中识别并分析这些手法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诗歌美感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和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诗歌鉴赏》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著名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五种表现手法及四种表现技巧,结合教材篇章进行实例分析。

a. 象征:以《枫桥夜泊》为例,分析“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象征意义。

b. 比喻:以《登高》为例,讲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比喻手法。

c. 拟人: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分析“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中的拟人手法。

d. 排比:以《滕王阁序》为例,讲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排比手法。

e. 对偶:以《桃花源记》为例,分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对偶手法。

f. 借景抒情:以《登岳阳楼》为例,讲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的借景抒情技巧。

g. 托物言志: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分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的托物言志技巧。

h. 叙事抒情:以《夜泊牛渚怀古》为例,讲解“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中的叙事抒情技巧。

i. 议论抒情:以《出塞》为例,分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议论抒情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表现手法,现场创作一首小诗,并进行分享和点评。

2017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共17张PPT)

2017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共17张PPT)


的内容。
联想
再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对比
阅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御辇升天人已尽,故宫唯有树长生。 第一首诗宫内和宫外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很是寒冷; 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对比:昔日霓 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 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本诗从现实入笔,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轻 薄‛非常普遍。古人则以友情为重。‚此道今人弃如土‛,末 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块一样抛弃了,通过 正反对比和夸张(比喻)等手法地运用,把世上真交(或‚贫 贱之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十分充分。吐露出心中郁结的 愤懑与悲辛(或抒发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愤懑)。(手法2分, 情感2分,结合原诗分析1分)
欲扬先抑
• 次萧冰崖梅花韵 • 赵希路 • 冰姿琼骨净无瑕, • 竹外溪边处士家。 • 若使牡丹开得早, • 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两句突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又会迎风踏 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 只有冰晶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 们的青睐。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 白描 正侧描写 感官(视听结合) •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以景结情 乐景写哀情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 其他表现手法: 起兴、对比 联想想象 象征、 抑扬、双关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课件

对比的运用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情感,强调其差异和特点,突出诗歌的 主题或情感。
例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白日 和黄河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豪情。
总结
对比的运用可以使诗歌主题更加鲜明,增强读者的印象。
反衬的运用
反衬
通过强调一个事物的反面特点,来突出其对立面的特点或情感,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 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将瀑 布比喻为“挂”在前面的河流,形象 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
拟人的运用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的情 感和动作,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活泼。
例子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将花和鸟人格化 ,表达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离别 的痛苦。
总结
拟人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情感更加丰 富,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象征的运用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读者通 过联想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例子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 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用“急雨”和“私语”来象征 琵琶声的高低起伏和情感变化。
总结
象征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意义更加 深远,引发读者的联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情感,使其具有人格化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拟人能够使诗歌中的事物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共鸣。它常常通过赋予非人的事物以人的言行 、情感或思想,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例如,在诗歌中,用“河流”表达“岁月的流逝”,用“ 石头”表达“坚定不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表现手法课件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表现手法课件

01
回答样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01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常见题型
例题:20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数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具体)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烘托
A、以人烘托人
用于诗歌创作,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例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课用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PPT

课用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PPT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得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请说出杜甫《登高》一诗中运用渲染手法得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两句共六个特写镜头,描写了六种不同得景物:劲急得 秋风、高远得天空、凄厉得猿啸、清冷得渚、白色得 沙、归巢得鸟,高、低、动、静、声、色、态都有,这 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空阔高远,凄清孤寂得环 境气氛(深秋江边得萧条、冷落得气氛),与诗人悲凉、 伤感得人生际遇(感慨)相吻合 ,为后两联叙述自己得 悲苦经历与境遇,抒发情感,做了很好得铺垫。
•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就是一种侧面描写。它通 过侧面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得描写来 表现主要对象,使所要表现得主要对象鲜明突出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
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而就是通过别得事物把雨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写出来:船上得布帆变得重 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
• 物烘托物,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 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声衬静”“以闹衬静”;
•以景物托人物更多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 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 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 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分别烘托了琵琶声得美妙 动听、引人入胜与人物凄凉、孤独、悲伤得心情。
烘托本就是中国山水画得传统手法,用水墨或 色彩在物象得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 衬,使所要表现得事物鲜明突出。
比较两首诗衬托手法得区别:
衬托:正衬、反衬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 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反衬
衬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
请从“虚实”关系 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虚实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 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 抒怀。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 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 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
表现手法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
表现手法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
象征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 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正衬
衬托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诗中所描写的 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正面衬托(烘托)作者 的羁旅之愁。
.
2.反衬
衬托
反衬:以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 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 等等。
.
虚实 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例: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 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
虚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1.诗歌的“虚”。
虚实
③设想之境。
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
.
2.诗歌的“实”。
虚实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
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险峻的形 势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2.反衬
衬托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之美。以此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 浓厚。
.
2.反衬
衬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 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 清静寂寥。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 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
等意象写出环境之清幽,箨龙静静剥落,木笔静静开花都表现了初夏景色之 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写白鹭缓缓下翔,虽动态,却给人安详之 感。③以声衬“幽”,“鸣蛙”写蛙声喧闹,似与清幽景色对立,其实蛙鸣 景更幽。
.
2.反衬
衬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雨霖铃》中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
.
虚实 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例: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 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 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 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 ,寄寓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
2.反衬
衬托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用了什么手法写梅,请具体说明。
用了衬托的手法, 用“万木冻欲折”衬托(反衬)梅花的 “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用“禽窥素艳来”侧面烘托梅 花的高洁突出表现梅花孤高傲雪的品格。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 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 么呢?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 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写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是反衬 梦醒后的悲哀的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越 凄凉。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表现手法
.
表现手法
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 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 法”、“表达技巧”等。
.
表现手法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
衬托
衬托:又叫映衬、烘托。通过描述 环境、气氛等,烘托出主体事物, 或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正 衬和反衬两种。
.
衬托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写实景,描写了胡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归 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 戍楼里传出熟悉的《梅花落》曲调。三四句虚写,将“梅 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一夜 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 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
表现手法
衬托 比兴 用典 抒情
虚实 象征 修辞
.
1.诗歌的“虚”。
虚实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 常被用于反衬现实。
.
1.诗歌的“虚”。
虚实
②已逝之景或境。
例: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
1.正衬
正衬: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来 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即以 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 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
.
1.正衬
衬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此诗通过居处的幽静荒僻来正面烘托出李凝生活 的悠闲、宁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