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人如何说话
孔子的语言观
翻 译
孔言。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孔子的语言观
“ 雅言 ”与“ 小子何莫学夫诗 ” ——孔子 的语言教育论
孔子的语言教育论,从孔子对“ 雅言 ” 的态度和教人学诗上都可 以 得 到 体 认 。 先看 《论语 ·述而 》篇里所记录的一条: “子所雅言 , 《诗 》、《书 》、执礼 , 皆 雅言也 。”
注 释
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
名。”
注释
群:合群 迩:近 怨:讽刺上级 怨而不怒 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翻 译
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 高观察能力,可以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 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 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
孔子教您交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我们的朋友,我们应当交什么样的人为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呢?
朋友分哪几种?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损者三友:
1
损友一
第一种叫作“友便辟”,指的就是谄媚的,阿谀奉承的朋友。你指鹿为马,他说那就是马;你黑白颠倒,他也赞同你的看法。
这种人往往没有原则,但有目的。他能够这般阿谀奉承,多半是要利用你。
2
损友二
第二种叫作“友善柔”,指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喜欢搬弄是非的朋友。
这种朋友常常断章取义、巧舌如簧,最后改变了事情的初衷。而真正的君子则是“讷于言,敏于行”。远离他们,是你成事的前提。
孔子说人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成长,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年少的时候是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感情容易冲动,恋爱容易出事,所以小时候感情那么冲动的时候,交到的都是青春热情,毫无功利的朋友,这固然是好。
但是冲动过去呢,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中年人最怕就是拉帮结伙,拉山头,结朋党,彼此争斗,因为人有资本了。
到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别老觉得我得到的这些东西我就放不下,人到老的时候,有些东西是要舍的,就是不被所得负累。
益者三友:
1
益友一
找正直的人做朋友。这个朋友人品是第一位的,直来直去,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机。
2
益友二
与真诚而可信赖的朋友的人交朋友。平时平淡若水,但是落魄的时候,默默无语拉你一把,这是真正的朋友。
历史上有一个称为“白衣送酒”的故事,这是一个高官向一个穷名士送的极为谦卑的酒,这叫真朋友。
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不过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仅仅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够不背离正道了。
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协助培养仁德。
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三种交谈方式
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三种交谈方式陈坚(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济南,250100)内容提要:孔子、佛陀和苏格拉底三位大圣人皆善于与弟子进行交谈,并在交谈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弟子。
不过,他们三人所实行的交谈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孔子实行的是“侍坐”交谈,佛陀实行的是“启请”交谈,苏格拉底实行的是“助产”交谈。
但是,不管何种交谈,它们都是在自由、平等和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这种自由、平等和轻松的交谈也是在学术活动中所应该提倡的,也是学术发展所必须的。
关键词: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交谈作者简介:陈坚,男,1966年生,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和宗教学的研究。
孔子、佛陀和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的三位圣人,他们在“轴心时期”都充当着人类导师的角色。
作为导师,他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地教育着弟子,并各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将他们的伟大思想传授给弟子。
我发现,他们的教育工作都是在与弟子进行“零距离”的平等交谈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师道尊严”的色彩。
可以说,在他们那里,教育即交谈,交谈即教育,只是他们与弟子的交谈各有风格罢了。
一、孔子:“侍坐”交谈《论语·先进》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其内容是这样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教学的四个科目
孔子教学的四个科目古圣先贤,无论中国外国,没有不重视教育的。
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德行的教育。
孔老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是德行,教你做人之道,明了人与人的关系,懂得怎样做人。
教你做好人,教你做善人,教你做贤人,教你做圣人,这是德行教育。
第二是言语,所谓「口为祸福之门」,教你知道说话的分寸。
在家庭、群众中,知道长幼、辈分,对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从小孩的时候就教起,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第三是政事,就是技术、能力的训练。
今天讲的职业教育、科技教育。
你学会了,将来在社会上有谋生的技能,有发展的条件。
第四是文学,那是物质生活富裕后,再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
这是中国古老教学的四个层次,不能颠倒的。
现在的教育,没有前两条,只有后两条,所以社会会发生问题。
前面两条是根本,后面两条是枝叶花果,今天根本没有了,看起来像花瓶里插的花,外表虽然好看,但是没有根。
所以整个社会动摇、混乱。
这是舍弃古圣先贤的教学,不知道古圣先贤教学是真正的福田。
将来的趋向是怎么样?还是要走老路,谁能够走古圣先贤的老路,谁将来是世界的领导人,是这个世间真正的救护者。
凡是新起的这些把戏都不可靠,没有通过实验,古人这个老路子是几千年实验过的,通过实验的。
今天你创新一个方法,没有通过实验,不能证明你这个方法到底正不正确。
孔子的教学科目:第一是德行孔子教学科目,德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可以说自古以来,社会的中坚分子是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他们做全国老百姓的榜样。
这些士大夫阶级都能够守礼,行仁、义、礼,老百姓心自然服,自然也起来效法。
孔老夫子最重要的,他是着重于德行,所以第一个科目是德行,第二个科目是言语。
人与人之间往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言语,如果言语不谨慎,说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就造成误会,就结成冤仇,所以言语比什么都重要,不能够轻忽。
所谓“宁想这着说,不抢着说”即是,更不能口无遮拦。
孔老夫子教学,第二个科目,是言语。
第三个科目,才是政事。
关于孔子有教无类的事例
关于孔子有教无类的事例哎呀,说起孔子这个老先生,那可真是了不起啊!咱们四川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不讲那些弯弯绕绕。
孔子他老人家提倡“有教无类”,这就是说,不管你是哪儿的人,啥身份,只要你有心向学,他都愿意教你。
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不管你是喜欢吃辣的还是不辣的,都能给你整出一锅合适的来。
咱再来说说陕西方言,陕西的老乡们都知道,咱们那儿的文化底蕴深厚得很。
孔子他老人家这“有教无类”的思想,就跟咱们陕西的秦腔一样,深入人心。
不管你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只要你愿意学,都能在这秦腔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然后咱们再聊聊北京话,北京的老少爷们儿说话那叫一个地道,讲究个实在。
孔子他老人家这“有教无类”,就像北京的四合院,不管你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只要你有心,都能在这四合院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说到孔子“有教无类”的事例,那可真是数不胜数。
就像咱们四川有个娃娃,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就是喜欢读书。
孔子听说了这事儿,就亲自上门去教他,告诉他只要用心学,将来一定能有出息。
这娃娃后来果然成了个大学问家,这不就是“有教无类”的最好例证嘛!再比如咱们陕西那边,有个女娃子,她家里重男轻女,不让她读书。
可她自己不甘心啊,就偷偷跑去找孔子求学。
孔子一见她这么有志气,就收下她当徒弟,还教她识字、算数。
后来这女娃子也成了个有名的女才子,这不也是“有教无类”的好处嘛!还有咱们北京那边,有个富家子弟,他家里虽然有钱,但他自己却不学无术。
他家里人没办法,就把他送到孔子那儿去求学。
孔子也不嫌他笨,耐心地教他读书、做人。
后来这富家子弟也改邪归正,成了一个有学问、有品德的人。
这不也是“有教无类”的功劳嘛!所以说啊,孔子他老人家这“有教无类”的思想,真是好得没话说。
不管你是哪儿的人,啥身份,只要你有心向学,他都愿意教你。
这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陕西的秦腔、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让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咱们应该好好学学孔子他老人家的这种精神,让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机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孔子的教学特点
孔子的教学特点(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
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谈话。
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
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第二,个别观察。
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
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
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
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
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
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介绍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才能和特点,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发展。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在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上。
他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兴趣,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故事一:孔子与颜回颜回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聪明才华出众,但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深入,让自己很苦恼。
一天,颜回向孔子请教:“我总是陷入困惑,苦于思考问题。
老师,我该如何改变呢?”孔子听完后,深思熟虑地回答道:“你的才智是独特的,不同于其他人。
你可以试试用笔记的方式记录下你的问题和观点,通过这种方式整理思路,或许能够减少你的困惑。
”颜回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并开始做笔记。
通过整理观点和问题,他逐渐养成了更加系统和清晰的思考方式。
他的思维变得更加有条理,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终,颜回在学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
故事二:孔子与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另一位学生,他性格活泼开朗,善于口才和辩论。
一天,子路向孔子请教:“老师,我喜欢辩论和表达观点,但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争论过于激烈。
请问我该如何改进呢?”孔子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你天生具有辩才,这是你的优势。
但争论是需要技巧和分寸的。
你可以尝试在平时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情绪,使辩论更加和谐和有效。
”子路虚心接受了孔子的教导,并开始与他人多交流和辩论。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他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并且能够更加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逐渐地,子路在辩论方面的能力提升了许多,他成为了一个懂得与人沟通的谦虚而聪明的思想家。
孔子因材施教的启示和意义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1)
1、《<论语> 十二章》中,孔子用儒家修身养性的座右铭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应该采取的正确看法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政之”。
2、《<论语>十二章》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两句强调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
3、《<论语>十则》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句子是孔子论述向高下不同的人学习的正确态度。
4、《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6、在《<论语>十二章》中,“敏于事而慎于言”句子是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句子9、在《<论语>十二章》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句子是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
10、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论语> 十二章》中,孔子用儒家修身养性的座右铭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应该采取的正确看法是:“,”。
2、《<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强调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
3、《<论语>十则》中,“,”句子是孔子论述向高下不同的人学习的正确态度。
4、《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侍坐孔子对弟子发言的态度
侍坐孔子对弟子发言的态度孔子,大家都知道吧?那个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教了不少弟子。
他的言传身教可是脍炙人口啊。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孔子在侍坐时对弟子的发言态度,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想象一下,孔子坐在那儿,周围一圈弟子,大家听得可认真了。
别说,光是想象这幅画面,就让我忍不住笑了。
1. 孔子的认真与幽默1.1 严肃中带点幽默首先,孔子说话可是相当认真。
但他有时候又会带上一点幽默,活像是个老顽童。
你想啊,弟子们那么年轻,总是充满了朝气,孔子也得适当调剂一下气氛。
他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夹杂着道理,让大家在笑声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
就像是在吃饭时,先给你来个开胃小菜,最后再上一道主菜,滋味更佳!比如,有一次弟子问他:“老师,什么是仁?”孔子竟然用一只小猫来比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1.2 亲切又不失威严另外,孔子对弟子的态度还特别亲切。
虽然他是老师,但他从来不摆架子。
大家都叫他“夫子”,听起来就像个邻家大叔一样。
但当他一开口,大家都不敢怠慢。
他就像是个慈祥的长辈,用温暖的语气跟你说话,但当他谈到学问时,那可是金玉良言,句句在理。
弟子们一听,立马精神抖擞,恨不得拿小本本记下来。
孔子的态度其实就像是“言传身教”,他不仅说,还要用行动来教给大家。
2. 交流中的智慧2.1 倾听与反馈而且,孔子特别注重交流。
你知道吗?他不只是讲课,还鼓励弟子们提问。
这可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做到的。
比如,他常常会说:“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在这儿呢。
”这让弟子们觉得很有安全感,随便问啥都不会被骂。
于是,弟子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纷纷抛出自己的疑问。
孔子听得特别认真,简直就是在“认真听、认真答”。
这种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2.2 故事里的智慧而且,孔子总喜欢用故事来说明道理。
他会说:“某某人曾经……”,然后把一段古老的传奇娓娓道来,弟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就像是现在的小朋友听故事一样,眼睛都亮晶晶的,恨不得把每个细节都记下来。
孔子谦虚的名言
孔子谦虚的名言孔子留下许多话语名言,叫我们如何谦虚做人,你又知道有哪些名言出自孔子?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孔子谦虚的名言,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谦虚的名言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述而》7·22)——三个人里面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2、“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1·4)——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朋友是不是忠实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礼之用,和为贵。
”(《学而》1·12)——礼的功用,以和-谐为贵。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1·16)——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2·11)——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和认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2·15 )——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疑惑,反过来,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懈担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2·17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道。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2·22)——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
9、“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3·1 )——这样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10、“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4·8 )——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值了。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4·24)——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12、“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4·25)——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公冶长》5·10 )——腐朽的木头没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原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原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源于《论语》中的一段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这段话中,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实现仁,孔子回答说要先克己复礼,
这样一来就能让天下回归仁。
接着,颜渊进一步问孔子如何具体做到,孔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虽
然不是很聪明,但他听到这样的话后,仍然表示要去做。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孔子说话的时候,不是一味
泛泛而谈,而是根据对方听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进行授课。
对
聪明的学生,他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哲学道理;对比较笨的学生,他
就会用简单易懂的话,重点突出、归纳总结,让学生也能理解。
正因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学生们也都受益匪浅。
他所教的
弟子有孟子、子思、颜回等名人,而这些人也都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代
表人物。
总而言之,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很好地体现了教育者的责任和智慧。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好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够科学地进行指导和教育。
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才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优秀的教育,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让教育更有意义。
孔子教书育人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他教书育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教书育人的故事:
1.孔子与颜渊的故事: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非常仰慕孔子的教学理念。
有
一次,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教育学生,孔子回答说:“有教无类。
”意思是教育学生不应该区分门第、贫富、贵贱等,而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2.孔子与冉有的故事:冉有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他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到“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
孔子回答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意思是说,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事情,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同时也要耐心地教导学生,不厌其烦。
3.孔子与公西华的故事:公西华是孔子的又一个学生,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
家。
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保证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政府。
4.孔子与子路的故事:子路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到勇敢。
孔
子回答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说,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敢。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孔子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他强调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注重实践和应用等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五句家规家训
孔子的五句家规家训:一、无诗无礼,寸步难行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训子鲤》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诚的情感。
”又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时,可以引发真诚的心意,可以培养个人的志节,可以感通大众的情感,可以纾解委屈怨恨。
以近的方面来说,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从远的方面来说,懂得如何侍奉君主。
此外,还能广泛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
”《诗经》,可以涵养性情,可以励志,可以学会处世之道,而且甚至有博物学的作用。
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规矩,包括有形的国家法律、民事规则、企事业规章制度,无形的风俗、习惯等,不了解的话,确实寸步难行。
二、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的源泉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命子迁》此言出自《孝经》。
在古代中国,个人与家族、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集体中的人,并不像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人是原子式的个体人。
基督教文明认为人是上帝所造,而儒家文明认为人是祖祖辈辈的血脉流传,因此,儒家文化首重孝道,强调忠君爱国,提倡个人通过为社会、国家服务获得名声,光耀门楣,以显父母。
三、学以修身,学以立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诫子书》《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特色。
《圣经》开篇就是上帝创造世界。
比较之下,我们可以发现,儒家的道德品行需要学而来,而基督教是信仰而来。
学,要立志,没有远大的志向动力不足;学,要耐得住寂寞,声色犬马、利禄功名皆有害于学。
四、八句话,告诫后人如何成为有用之才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
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
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
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
论语名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名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原文】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解释翻译】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这一章是讲君子之德。
我们看雪公的《讲要》,他解释说,子贡在这里问如何做君子?孔子回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个意思是说,君子要先其言而行,就是行动先于语言,行之之后,语言才跟随而来,也就是简单的讲,做到了再说。
能够这样先做再说,言行相符,那才是君子。
我们看朱子的解释,他引程颐的弟子周孚先先生的话,「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
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
这里讲到是行在言之前,没有说出来先都已经做到,这是讲先行其言。
譬如说,我们教人孝道,没有说出来之前先做到,自己是个孝子,然后教别人行孝,那别人当然就能够敬服而效仿。
所以「而后从之」,是讲以语言从于行之后。
我记得过去,我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也常常跟我分享《可兰经》,他说穆罕默德往往是在教别人之前先做到。
他跟我讲了个小故事,他遇到一位老人,很喜欢吃糖,吃太多糖,对身体没有好处,怎么劝都劝不听。
于是别人请穆罕默德(因为他是非常有威望的人)跟这位老人讲。
结果穆罕默德说,「你给我七天时间,七天后我再跟他讲」。
这七天干什么?他一粒糖都不吃,七天之后,然后他跟这个老人讲,「我七天没有吃糖,感觉到很好,请你也减少吃糖」,这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所以人能够服其言,对他讲的话心悦诚服。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行为,可是我们就看到,圣贤人是怎样教化众生的。
朱子又引范氏,这是宋朝的大儒范祖禹,「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
《论语》里面,我们看到很多的弟子向孔夫子请教,孔夫子的回答都契理契机。
契理就是讲它是正知正见,符合真理的;契机是对应这个弟子的根机,帮助这个弟子解决他的问题,修正他的毛病。
那么子贡在这里问,如何做君子?那子贡有这个志向要做君子,所以孔子就他的切身的毛病跟他讲。
118条孔子经典言论
60条孔子经典言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小不忍则乱大谋。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2.听其言而观其行。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不迁怒,不贰过。
3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1.不学礼,无以立。
4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教育弟子诚信的故事
孔子教育弟子诚信的故事
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非常注重诚信的培养。
以下是一个关于孔子教育弟子诚信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老师,怎么才能做到诚信呢?”孔子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说,说话一定要算数,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有一次,子路和颜回两个人一起到市场上去买东西。
子路看到一个卖枣的摊位,便想买一些枣回去。
摊主告诉子路:“这些枣都是我自家种的,很甜很好吃。
”子路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买了一些枣回家。
回到家里,子路把买来的枣拿出来给颜回吃。
颜回吃了一个后,发现这个枣并不甜,于是问子路:“这个枣不是很甜啊,你怎么还买了这么多呢?”子路回答说:“这个摊主告诉我这个枣很甜很好吃,我相信了他的话。
”
颜回听了后,对子路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虽然这个摊主告诉你说这个枣很甜很好吃,但是你并没有亲口尝过这个枣的味道,怎么能轻易相信他的话呢?你要记住,以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行。
”
子路听了颜回的话后,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教诲。
”从此以后,子路变得更加谨慎了,不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诚信的人。
教人做人做事说话的古书
教人做人做事说话的古书
下面是一些教人做人做事说话的古书:
1.《论语》
2.《大学》
3.《孟子》
4.《道德经》
5.《周易》
6.《荀子》
7.《礼记》
8.《尚书》
9.《春秋》
10.《庄子》
1.《论语》:是孔子及其学生言行录的集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道德与行为准则。
2.《大学》:出自《礼记》,讲述了个体修身、治家、治国、平天下
的基本原理。
3.《孟子》:是孟子的散文著作,强调仁义道德等对做人做事的重要
性,讲述如何发挥人性善良并追求至善。
4.《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著作之一,提倡无为而治、虚心谦逊等
与做人做事相关的思想。
《百喻经》:是一部佛教故事集,其中包含了很多寓言和故事,用以启发和教导人们正确的品行和行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说话有“三愆”不可不知
说话,是人类的本能,是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
谁都会说话,但说不说,怎么说,
以及什么时候说等,效果却大不同。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
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所谓“三愆”,也就是与地位较高者谈话时最容易犯的三
个错误。
“三愆”的学问是很实用的谈话修养。
不仅适合跟君子谈话,几乎所有的谈话都适用。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这种情况在谈话时最常见。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名叫虞翻的骑都尉,心高气傲,说话不分场合。
有一次,降官于禁
被孙权放出后和孙权骑马并行,孙权本人并不介意,而虞翻却大骂并用马鞭抽打于禁,孙
权心想:即使于禁无礼,我还没说你亦不该大呼小叫,眼里还有我孙权吗?后来,孙权在
船上宴请众人,于禁听到音乐后,失声泪下,虞翻又插嘴:“你不要假装伤心,好让我们
放了你,痴心妄想!”孙权对此极为不满。
孙权让于禁与他并行,并在宴会上露面,自有
孙权的道理,哪里容虞翻插话。
还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兴趣正浓,虞翻又插了
一句:“谈什么神仙呀?他们都是死掉的人,世上哪里有神仙?”这等于批评孙权、张昭
无知,至此,孙权积怒再难平,于是把虞翻流放交州。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要机敏,雷厉风行。
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
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
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
成了坏话。
时机未到,急于言语,是为第一愆。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须说话时,就该大大方方地讲清楚。
藏着掖着,反倒不好。
齐威王的谋士邹忌相貌过人。
一天,他分别问妻、妾和访客:“我和美男徐公哪个更帅?”三人不约而同地说他更帅,可后来他一见徐公,当即自愧弗如。
邹忌思来想去,妻爱他,
妾怕她,客人有求于他,当然会向着他说话。
他尚且如此,威王身为一国之君,位高权重,想听真话,自然也就更难。
于是次日,邹忌便觐见威王,用这个故事婉言劝谏。
威王心领
神会,广开言路,齐国大治。
邹忌的名声也传至今日而不衰。
若邹忌不言,则又如何?一来,他将坐失良机,错过了眼前的赏赐与信任;二来,久久无
人敢劝谏齐王,国势日下,对他这个权相又有何好处?
员工该说话时不说,领导会怎么看?要么,别人说得透了,你无话可说,无能;要么,上
下级彼此疏远,你或碍于情面,或藏着心眼,不肯跟我说真话,虚伪。
于是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反而见疑。
自作聪明,语带隐瞒,是第二愆。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有训:“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通达之人,必然具备揣
摩他人言语,观察他人脸色的本事。
不注意看情势说话的人,说好听些叫做昏聩,讲直白点,即睁眼瞎一个。
曹操的主簿官杨修,虽聪明伶俐,颇有文采,但却不注意看情势说话,最终惹祸上身。
曹
操在视察丞相府扩建时,用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当时谁也猜不透这个“活”字是
什么意思,而杨修则叫人把门改小,并解释道:“‘门’中加了‘活’字,是个‘阔’字?魏王嫌门太宽阔了。
”有一次,曹操吃了几口糕点,在糕点盒上写了一个“合”字,谁也
猜不透这个“合”字的玄机,而杨修则打开糕点盒吃了一口点心,并且告诉大家:“魏王
要大伙一人一口。
”原来“合”字是由“人”、“一”、“口”组成,不就是“一人一口”的意思吗?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攻汉中,曹操虽打算弃守,但还在犹豫之中,尚未最后
决定,于是向部属发出“鸡肋”的口令。
这是什么意思?无人通晓。
唯有杨修打装行李,
准备回家。
有人问他何以知道是撤军?答曰:“鸡肋”这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魏
王用它来比喻汉中,这明摆着要撤军。
于是,曹营将士纷纷收拾行装。
曹操得知这一军情
后大怒,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杀了。
曹操本是疑心很重的人,而杨修却能屡次猜
中他的心机,并往往不假思索地说出来。
杨修虽然很聪明,但他不懂得收敛,不懂观色而“慎言”。
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往往很少为说错话而吃亏。
反之,若对谈话气氛视若罔闻,一味自说
自话,轻则说不到点子上,重则说错了话,遭人怪罪,这就得不偿失。
不察人情,兀自乱语,是第三愆。
谨记“三愆”之道
说话要谨记“三愆”之道,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既不能多讲,也不能不讲。
即要恰到好处,拿捏好分寸,也要把握好火候,做到既不躁又不隐也不瞽。
古今言谈虽有别,但说错
了话便会得罪人,这道理从来未变。
牢记“三愆”,既利于我们在交际中避免失言,亦让
人学会审时度势,在最恰当的时间点说话,让小言谈获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