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知识点结构图
一年级下册货币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货币知识点总结一、认识货币1.1 什么是货币货币是指一种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通用媒介,可以用来支付债务和税款,能够作为储蓄和贮藏价值的一种特殊商品。
1.2 为什么需要货币在古代,人们进行交换的方式是以物易物,这种方式存在很多不便,后来人们发明了货币,使得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1.3 货币的作用货币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它们成为了现代社会交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4 常见的货币形式常见的货币形式包括纸币和硬币。
纸币通常由国家铸造和发行,用于大额交易;硬币则由铸币厂铸造,用于零钱和小额交易。
二、认识货币的单位2.1 人民币我国的货币单位是人民币,用汉语拼音表示为“yuan”。
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数额。
2.2 分币人民币的分币包括1分、2分、5分和1角的硬币,是用于小额交易的零钱。
2.3 角币人民币的角币包括1角和5角的硬币,是用于小额交易的零钱。
2.4 元币人民币的元币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纸币,是用于大额交易的货币。
2.5 货币单位的认识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或测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货币的单位。
三、认识货币的价值3.1 用货币交换货币的基本作用是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帮助人们方便快捷地完成交易。
3.2 货币的价值不同面额的货币代表着不同的价值,比如1元和100元的货币价值是不同的,学生需要了解并学会使用不同面额的货币。
3.3 学习货币的加减法通过货币的加减法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面额货币的价值,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四、认识货币的使用4.1 学习货币的存放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自己手中的零钱和纸币妥善地存放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4.2 了解使用货币的场景学生需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场景下使用货币,比如购物、支付水电费、买零食等。
4.3 学习货币的储蓄通过零花钱和压岁钱的概念,学生可以学会将部分货币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财务管理各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公式汇总表

第一部分各章节知识点思维图前言教材结构:八章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个基础;两大环节;五大主题。
【思维导图】——重点推荐的学习工具1 / 49第一章总论【思维导图】【总结】第二章预算经管3 / 49【思维导图】预算的分类与体系预算工作组织预算编制方法5 / 49销售预算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材料采购预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7 / 49销售及经管费用预算现金预算【总结】第三章筹资经管9 / 49思维导图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资金需要量预测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先分项后汇总)总杠杆效应11 / 49【总结】第四章投资经管【思维导图】产出阶段的成本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建设投资的估算——第一个投入类要素13 / 49【总结】【总结】经营成本的估算运营期相关税金的估算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投资工程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五个指标。
运用相关指标评价投资工程的财务可行性15 / 49【第四章总结】一、财务可行性要素三、评价指标的计算17 / 49四、财务可行性评价五、投资决策方法第五章营运资金经管【思维导图】流动资产融资战略应收账款的监控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经管【思维导图】【定19 / 49价方法小结】成本费用经管规范成本的制定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责任成本经管的流程如图所示:第七章税务经管21 / 49【思维导图】企业筹资税务经管企业投资税务经管【涉税情况总结】企业营运税务经管企业收益分配税务经管税务风险经管体系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思维导图】23 / 49财务分析的方法第二部分财务经管公式助记表第二章预算经管一、目标利润预算方法1.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 = 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25 / 492.比例预算法:= 产品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2)成本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3.上加法: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率)净利润 = 盈余公积+股利分配+未分配利润=净利润×盈余公积提取比率+股利分配+未分配利润净利润 =(股利分配+未分配利润)/(1-盈余公积提取比率)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二、主要预算的编制1. 销售预算编制:现金收入=本期应当收现 + 收回以前赊销(从后往前推)2. 生产预算的编制: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期未结存量 = 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 本期增加–本期减少3. 材料采购预算编制: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要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材料采购支出 = 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4. 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小时数=预计生产量(件)×单耗工时(小时)单耗工时(小时=直接人工小时数×单位工时工资率5. 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6. 单位生产成本预算:编制基础→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实际利率i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或假设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利率。
(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3.名义利率r是包含由对通货膨胀补偿的利率。
【r=(1+i)(1+p)-1】4.原始存款R:是指商业银行的能够增加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它包括两部分:①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5.派生存款D: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不断地划转存贷款,引起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内存款的增加额。
D=R*1/r6.基础货币: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称。
7.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比。
m=M/B8.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9.国际储备: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可以由财政部门拥有,也可以由中央银行拥有。
10.通货膨胀: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的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11.通货紧缩: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态势——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成为经济走向趋势的物价疲软和下跌。
12.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13.财政政策:14.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
15.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16.中间业务:凡是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等事项,并举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7.表外业务: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二、简答题1.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211页)。
第一个层次在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第二个层次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2.货币供给的层次及划分的依据。
M0 =流通中的现金;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 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以但也绝非是等量的;(3)货币需求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以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它具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比如一件衣服标价 500 元,这里的 500 元就是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货币给了商品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让我们能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当我们用货币去购买东西时,货币就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没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物物交换会非常困难,交易效率会极低。
贮藏手段,意味着货币可以被保存起来,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形式的货币都能很好地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比如,纸币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损坏或贬值,而像黄金这样的贵金属,往往具有更好的贮藏价值。
二、货币的种类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谷物,到金属货币,如金银铜,再到如今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并且在交换中被接受的物品。
然而,由于其不易分割、不易携带等缺点,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银,由于其自身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和保存等优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凭借国家信用得以流通。
电子货币,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银行卡中的存款、支付宝和微信中的余额等。
它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货币的创造货币的创造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实现。
当有人把一笔钱存入银行,银行会按照一定的准备金率留下一部分资金,其余的部分则会被贷出去。
而获得贷款的人又会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同样会留下准备金,再把剩余的部分贷出。
这样不断循环,就会创造出比初始存款多得多的货币。
例如,假设准备金率是 10%,有人存入 1000 元,银行留下 100 元作为准备金,把 900 元贷出去。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货币币材纸币铸币辅币主币银行券准货币M0 M1 M2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层次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增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无限法偿有限法偿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格雷欣法则牙买加体系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区域性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出现◆对货币起源的探讨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的特征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演变顺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交换媒介职能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标准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计价标准: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降低价值衡量、比较成本◆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第9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 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第9版 笔记 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 详》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真题
分析
笔记
货币
名校
典型
部分
复习
题
习题 教材
第版
视频
金融学
知识
货币政策 米什金
学习 书
目录
01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03 第2篇 金融市场
02 第1篇 引 言 04 第3篇 金融机构
讲...
第14章 货币供给过 程[视频讲解]
第15章 货币政策工 具[视频讲解]
第16章 货币政策操 作:战略与战术[视 频...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1 复习笔记
13.3 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视频讲
解...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1 复习笔记
14.3 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视频讲
3.2 课后习题详解
3.1 复习笔记
3.3 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视 频讲解]
第5章 利率行为[视 频讲解]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 构与期限结构[视频 讲...
第7章 股票市场、理 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 场...
4.2 课后习题详解
4.1 复习笔记
4.3 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第24章 货币与通货 膨胀[视频讲解]
第23章 货币政策传 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19.2 课后习题详解
19.1 复习笔记
19.3 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视频讲
解...
存款货币知识点总结图

存款货币知识点总结图存款货币是指居民在银行储蓄存款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居民个人储蓄或者企业储蓄所形成的货币。
存款货币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我国货币市场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货币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就存款货币的相关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一、存款货币的类型存款货币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理财产品等几种类型。
活期存款是居民将资金存入银行账户,并可随时支取的一种存款方式,其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和流动性较强;定期存款是指居民将一定金额的资金存入银行进行一定期限的储蓄,到期后才可以支取,其主要特点是安全性和收益性较强;通知存款是指居民存入一定金额的资金,需要提前通知银行才能支取的存款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需要一定的提前期并且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理财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其本质是一种投资性金融工具。
二、存款货币的作用存款货币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投资和消费。
居民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形成的存款货币可以被银行用来发放贷款,从而促进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2. 维护居民的财产安全。
居民在银行存款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同时还可以保障居民的财产安全。
3. 调节整个经济体系。
存款货币的数量和利率的调节都是货币政策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改变存款货币的数量和利率来调节整个经济体系。
4. 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
银行作为存款货币的主要承接者,它可以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存款货币的影响因素存款货币的数量和利率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由央行来进行调控的,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调节存款货币的数量和利率。
2.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居民的储蓄和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影响存款货币的数量和利率。
金融学黄达第一章货币知识点总结

导论•金融学科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金融的范畴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汇率等•(二)金融的微观分析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等•(三)金融的宏观分析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概述•二、货币的职能•三、货币制度•四、我国的货币制度•五、国际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概述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二、货币的特征1、价值稳定性(Stability of value)这是货币重要的特征。
正像尺子衡量长度,需要自身的长度固定一样。
2、普遍接受性(General Acceptability)3、供给富有弹性(Elastic Supply)金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供给缺乏弹性4、可分割性(Divisibility)5、易于辨认和携带三、货币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四、货币形式的演变历史(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人类早的货币形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在不同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
•缺点:1、质量不一,不易分割成较小的单位;2、体积笨重,携带运输极其不便;3、容易磨损、变质,不易作为价值储藏手段;4、供给不稳定,导致价值不稳定。
(二)金属货币由实物货币逐渐过渡到贱金属(铁、铜等)和贵金属(银、金)货币。
•优点: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
(金银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一种固定的等价值商品作为交换媒介,叫一般等价物,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
)2、“货币天然是金银”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就具备充当货币的属性,它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优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1.货币各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2.货币的层次划分,依据和层次:货币的层次划分是依据他们的主要职能和流动性差异从而给出不同层次的经验统计上的货币定义。
通常划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M4=M3+L(L为流动性资产)3.货币制度的演变,各货币制度的内容: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4中不同的货币制度,依次为①银本单位制②金本单位制③金银复本单位制④金单本位制⑤纸币制度。
⑴银本单位制是最早的时间最长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社会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价值不稳定的缺点。
⑵由于商品交易中对金银需求都增加,白银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宗买卖而形成了金银复本位制,其先后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3种形态。
⑶金本单位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单位制度,它在实行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
在实行国家内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
后由于世界经济规模扩大,黄金存量有限而难以维持。
4.金本单位制特点:①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
②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③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输入。
5.纸币制度主要内容:①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
②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③纸币不能兑现。
④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6.纸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
区别:①这两个规律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
②这两个规律和商品价格总额的关系不同。
③这两个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
7.信用基本特征:具有到期归还、支付利息2个特征。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总结一、货币需求及其构成:一是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需求。
二是对可转让大额存单和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高流动性证券的需求。
三是对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和抵押贷款等的需求。
四是对各种形式的信用卡(贷记卡)的需求。
五是对国债和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的需求。
六是对在线支付的需求。
二、货币供给:包括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M0)指流通中的现金,即货币当局持有的、以纸币或铸币形式存在的金属货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硬币”。
广义货币(M2)指M0加上准货币(M2)再加上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的存款货币。
其中, M0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M2是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在途资金;M2包括了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
1、储蓄存款:在物价稳定,经济繁荣时期,居民和企业会把钱存入银行,银行多收储蓄存款利息,此时银行增加的存款数量就称为“货币供给量”。
2、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个人和单位的零散闲置资金,商业银行需要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储户把钱存入商业银行后不办理任何存款业务,只是规定什么时间才能取回。
这种存款因无法计算利息,所以叫做“活期存款”。
3、定期存款:存款人与银行预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支取本息的存款。
定期存款一般分为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年、 18个月、 2年、 3年、 5年共9种,按存期不同,定期存款的利率从0.35%至4%。
4、可转让大额存单:由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大额存款凭证,具有较强的变现功能,但没有固定期限。
它既可作为质押品获得贷款,又可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5、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商业银行根据客户提出的申请签发的、允许其在限额内使用支票或汇票进行结算的账户。
该类账户实际上起着支票账户和汇票账户的双重职能。
6、其他存款:除了上述几项外还应扣减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临时存款。
如保证金存款、清算备付金存款、农村合作基金会存款等。
7、准货币:指未被冻结的存款,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小额信贷存款、邮政储蓄存款、财政部门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放款项等。
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结构简图及知识点

从众心理:具体分析 求异心理:一分为二 消费心理 攀比心理:不提倡 求实心理:理智的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正确的消费原则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正确的消费原则)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类型
消 费
影响因素
结构:类构成和量的比例
结构优化
优化
消费水平提高
恩格尔系数 客观因素
减小
生产
主要因素 收入(分配) 物价(交换) 有 助 于
类构成和量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减小结构优化消费水平提高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生产收入分配物价交换主要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制约正确的消费原则观优化精品ppt商品货币定义基本属性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外汇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消费及其类型正确的消费观精品ppt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物价水平
居民的收入
多 彩 的 消 费
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
制约
消费行为
正确的消费原则(观)
定义
基本属性
商品
消费及 其类型 正确的 消费观
货币
消 费
货币
发 展
纸币 信用工 具外汇
价格
价格变动的影响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规律
消费及其 类 型
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贷款、租赁消费 消费的类型 按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按消费目的:生存、发展、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
含义:各类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含义: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 恩格尔系数 所占的比例。 意义:变小,标志生活水平的提 高,消费结构的改善。
树立正确 的消费观
货币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货币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货币的定义及功能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通用的、不特定的支付手段,是一种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一种由国家或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等形式。
2. 货币的功能货币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用来衡量和比较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作为流通手段,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换和转移;作为支付手段,可以用来清偿债务和进行结算。
二、货币的种类1. 法定货币指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支付手段,具有强制接受性和不可兑换性。
例如人民币、美元、欧元等。
2. 储备货币指国际支付和清算中被用作储备资产的外汇货币,通常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
3. 信用货币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如支票、汇票、信用卡等,具有与法定货币相似的支付功能。
4. 电子货币指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支付的一种虚拟货币,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5. 加密货币指使用密码学技术进行安全交易的一种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
三、货币供应与需求1.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一般分为广义货币供应和狭义货币供应两种。
广义货币供应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狭义货币供应则仅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2.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取决于经济主体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
交易需求是指为了购买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需求,预防需求是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而持有货币的需求。
四、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价格稳定和实现经济增长。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2.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利率等。
其中,通过开放市场操作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整体的货币供求关系。
五、货币体系1. 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货币和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被政府或中央银行固定下来的制度。
货币有关知识点总结

货币有关知识点总结一、货币的基本概念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物品,它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可以作为价值的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职能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交换的一种标准,它体现出商品价值的大小。
人们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商品的价值大小,实现了商品的等价交换。
2.流通手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可以大大简化商品交换的过程,使交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购买商品、支付商品价格,实现了商品的流通。
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债务的清偿媒介。
人们可以利用货币支付债务,实现了债务的清偿。
货币还可以作为信用工具,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货币的发展历程货币不是一蹴而就地产生的,它是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商品经济、代用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1.原始商品经济原始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早期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主要靠自给自足来生活。
在原始商品经济中,人们以实物商品进行交换,如毛皮、食物、器皿等。
2.代用品货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一些稀缺物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作为交换媒介。
这些稀缺物品具有通用价值,如贝壳、盐、牛、羊等,成为了代用品货币。
3.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的出现标志着货币的初步发展。
金属货币具有稀缺性、耐久性、可分性和不易伪造等特点,成为了最早的现货货币。
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铜、银、金等贵金属。
4.纸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纸币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货币开始在社会中流通。
纸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货币的流通和支付,成为了商品流通的主要手段。
5.电子货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它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实现了货币的无现金化支付和流通。
三、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是货币经济的重要环节,它影响着货币的信用和稳定。
金融学知识点 (3)

商业银行
企业
家庭
替代性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利用市场调控基础货币
通过资产负债表调控基础货币
进而通过金融体系的多倍创造出存款货币
利用行政手段调控基础货币
主要方式是调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会导致超额准备金和存款派生倍数同时
变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变动,都会引发货币供给的大
已知r=0.16;e=0.02;c=0.02 新增超额准备金△R=1000
存款派生倍数:
1
K=
++
=
1
0.16+0.02+0.02
=5
所以新增存款总量为
△D=K╳△R=1000╳5=5000 亿元
即本次增加基础货币会使货币供给最多增加5000亿元(含原
始存款1000亿元)
利用存款派生倍数定量分析货币供给变动
≈ 5.128
所以新增存款总量为:
△D=K╳△R=5.128╳5000≈25640 亿元
即本次降准最多能够增加货币供给25640亿元。
货币乘数简单公式
多倍存款创造过程揭示了基础货币可以通过存款创造放
大一定倍数后形成货币供给。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简
单的公式体现:
Ms=m×B
其中, m为货币乘数,Ms为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
适度减少基础货币。
替代性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为经济主体提供了额外选择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可能不会用于放贷而是投资于金融产品
企业和家庭可能将部分存款和部分融资转移到替代性金融市场
会导致经济运行所需货币减少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货币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

货币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货币结构的定义1. 货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流通的货币种类和数量占比的分布情况。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二、货币结构的组成1. 货币结构包括了不同的货币种类,如纸币、硬币、电子货币等。
2. 不同货币种类的流通量也会影响货币结构,一般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反映不同货币种类的流通情况。
三、货币结构的影响1. 货币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2. 不同的货币结构可能会对通货膨胀、汇率、国际贸易等方面产生影响。
四、货币结构的调整1. 货币结构的调整需要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以及多种货币形式的发展和完善。
2. 货币结构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需求和国际环境等因素。
五、货币结构的国际比较1.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形式的发展情况。
2. 国际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结构特点,以及吸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六、货币结构的调控1. 货币结构的调控需要进行货币政策的创新和改革,以及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2. 货币结构的调控需要充分考虑货币供应量、货币投放方式、货币政策工具等因素。
七、货币结构的优化1. 货币结构的优化需要进行货币形式的创新和完善,以及金融服务的改进和提高。
2. 货币结构的优化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八、货币结构的发展趋势1. 货币结构的发展趋势包括了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的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
2. 货币结构的发展趋势需要紧跟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以上对货币结构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货币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以及货币结构的调整、国际比较、调控、优化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必修一货币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货币知识点总结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通常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并监管。
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价值储藏、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
货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可交换性、价值尺度、流通性、稀缺性和可分割性。
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三大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流通手段职能是实现商品交换的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用来结算支付债务的手段。
3. 货币的发展历程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原始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等不同阶段。
原始货币是指最早期的以商品形式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形式,如兽皮、玉石等。
金属货币是以金属为基础的货币形式,比如古代的黄金、白银等。
纸币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形式,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
电子货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货币形式,以数字形式存在,可实现在线支付。
4. 货币的机能货币的机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世界货币和货币发行。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能够衡量商品的价值大小,方便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便于商品的交换和流通,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方便人们进行经济交易和支付,避免了直接物物交换的麻烦,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
价值储藏:货币作为价值储藏,能够持有一定的货币来储存财富。
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上也有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称之为世界货币。
货币发行:货币的发行由中央银行负责,对货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
5. 货币的属性货币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通货性、稀缺性和流通性。
通货性:货币具有通货性,能够作为交换媒介在市场上流通,广泛接受,并且能够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稀缺性:货币具有稀缺性,它的数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交换媒介。
流通性:货币具有流通性,能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由流通,并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支付和兑换。
高一政治必修一货币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货币知识点总结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度5、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1、结算方式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加密货币知识点总结图解

加密货币知识点总结图解随着数字货币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密货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与传统的货币不同,加密货币是通过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来实现安全交易和价值传输的数字货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加密货币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通过图解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加密货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1. 加密货币的定义加密货币是指使用加密技术来保障交易安全、确保货币流通和交易在分布式网络上实现的数字货币。
它使用密码学原理来保护交易的安全性,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来确保交易的公开透明和有效性。
2. 加密货币的特点加密货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去中心化:加密货币是通过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来实现的,没有任何中央机构来控制货币发行和交易操作,可以实现更加公平和开放的金融体系。
(2)匿名性:加密货币交易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来进行交易,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3)不可篡改:加密货币的交易记录是经过加密和验证的,无法被篡改,能够保证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全球化:加密货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境交易,消除了传统货币的汇率和流动性限制。
3. 加密货币的基本原理加密货币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密码学技术来保障交易的安全和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钥和私钥:加密货币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来进行交易,每个用户拥有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用于接收货币,私钥用于进行交易签名和验证。
(2)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和验证交易信息,确保每笔交易都得到有效确认,避免双重支付和篡改。
(3)挖矿和共识机制:加密货币使用挖矿和共识机制来确保交易的有效性和区块链的安全,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4. 加密货币的应用场景加密货币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支付:加密货币可以用于在线支付和跨境汇款,消除了传统货币的汇率和流动性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时间。
(2)资产投资:加密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加密货币来获得长期的资产增值和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