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古典诗歌《李凭箜篌引》,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箜篌音乐的诗。

我们将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以及古代箜篌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凭箜篌引》。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白的诗歌风格。

3. 学生能够了解古代箜篌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凭箜篌引》。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白的诗歌风格,以及了解古代箜篌音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李凭箜篌引》全文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箜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讲解:讲解《李凭箜篌引》的背景和意义,解释诗中的难点词汇。

3. 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李白的诗歌风格。

4. 实践:让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凭箜篌引》。

5.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李凭箜篌引》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李凭箜篌引》板书内容:背景与意义难点词汇解释意象与修辞手法诗歌风格欣赏背诵与练习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写出《李凭箜篌引》的诗句和意思。

答案:诗句:意思:李凭在中国弹奏箜篌,来自首都的消息传来。

2. 题目:请分析《李凭箜篌引》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答案:意象:诗中的意象包括箜篌的音乐、秋天的景色、飞翔的鸟儿等。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公开课中,学生们对《李凭箜篌引》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诗文。

但在讲解诗歌风格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以此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诗歌的背景和意义:了解李白创作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本课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课时安排第2课时中国的汉字像是一幅铺展的白卷,诗人将才情泼洒在卷面之上,便有了鸟语花香,诗情画意。

今天,让我们跟随李贺的脚步,走入他的声音世界——《李凭箜篌引》,体会心灵的震撼。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活动一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任务活动二诵读诗歌,明确节奏翻译任务活动三精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任务活动四重点解读,掌握诗歌手法任务活动五关注字眼,明确炼字深意任务活动六对比阅读,分析文本差异任务活动一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1.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人称“鬼才"、“诗鬼”。

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相关链接:诗人的的称号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佛: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魔: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2.写作背景《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杜甫曾写过《江南逢李龟年》)。

任务活动二诵读诗歌,明确节奏翻译【情境设计】高中诗歌需要学生反复吟咏,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明确文本的基本含义,为深入探究诗歌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朗读指导凤凰叫----声调轻柔,语速较慢;芙蓉泣露----语调低沉,语速较慢;香兰笑----读出欢快的感觉,重读“笑”;石破天惊----重读“破、惊"。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课件及朗诵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课件及朗诵

THANKS
感谢观看
“芙蓉泣露香兰笑”等,使诗歌 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拟人、 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语
言既富有张力又生动形象。
03
朗诵技巧指导与实践
朗诵基本技巧讲解
气息控制
情感表达
讲解如何运用腹式呼吸法,控制气息 的深浅、快慢,以达到朗诵时的声音 稳定、流畅。
分析诗歌的情感基调,指导学生通过 语调、语速、重音等手段表达诗歌的 内在情感。
制作技巧交流与探讨
技巧一
使用专业的课件制作软件,如 PowerPoint、Keynote等,以提高 课件制作效率和质量。
技巧二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和筛选与李 凭及其作品相关的优质素材,丰富课 件内容。
技巧三
注重课件的版式设计,合理运用色彩、 字体、图片等元素,提升课件的视觉 效果。
技巧四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 地设计课件内容和互动环节,确保课 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通过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相关资源推荐与分享
箜篌演奏视频
分享一些优秀的箜篌演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箜篌的演奏 技巧和艺术魅力。
李凭箜篌引的背景资料
提供一些关于李凭及箜篌引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的内涵和背景。
朗诵音频范例
推荐一些优秀的朗诵音频范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朗 诵水平。
发音准确
强调字音、字调的准确性,特别是古 诗中的入声字和多音字,要求学生认 真辨析、勤加练习。
李凭箜篌引朗诵示范
教师示范
教师现场朗诵《李凭箜篌引》,展示 正确的发音、气息控制、情感表达等 技巧,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参考。

李凭箜篌引教案一等奖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实录

李凭箜篌引教案一等奖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实录

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实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与实录•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介绍与背景01李凭箜篌引简介《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长篇歌行诗,被誉为代表李贺诗歌艺术成就的杰作之一。

该诗以李凭弹奏箜篌为引子,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李凭高超的音乐才华和动人的演奏场面。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才华的赞美。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了解李贺的生平及诗歌风格;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赏析,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体会才华的可贵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朗读与背诵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导入新课介绍李贺的生平及诗歌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意象与象征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课堂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才华的可贵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并布置相关作业进行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与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并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文本解读与赏析0203《李凭箜篌引》创作背景阐述该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李凭的演奏技艺、诗人的创作灵感等。

01唐代音乐文化繁荣背景介绍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景象,以及李凭箜篌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02李贺生平及创作风格简要介绍李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以及诗歌创作风格,为后续文本解读做铺垫。

文本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内容梳理与解读诗歌结构分析对《李凭箜篌引》的诗歌结构进行分析,包括起承转合、押韵平仄等方面的特点。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详细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描绘和情感表达,如“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等诗句所表现的音乐魅力和诗人内心的激荡情感。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题古诗词诵读2《李凭箜篌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诵读并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了解李贺诗歌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提高诗歌鉴赏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运用正确的方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古典诗歌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韵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语言神奇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诗歌夸张、想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

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

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自主学习___(一)作者简介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_____________,因避父讳(_____________、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二)解题李凭是弟子,也是著名的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李贺《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备课

李贺《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备课

李贺《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读促感知箜篌的乐声特点2.以思促鉴赏描写音乐的方法3.体会诗人的情感4.摹写一段你自己喜欢的声音【语言导入】学生背诵《雁门太守行》,检查学生对李贺的生平,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多少。

师:同学们,【文体】古体诗,歌,行,吟,引......格式自由灵活【学生诵读】感知诗歌的音韵美【思考题】想一想它为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李贺的写箜篌的音,不是从声音对云所产生的作用角度来写的,而是从云对音乐的反应这面来写。

云凝聚。

主体为乐声,但却是从客体(听众)的反应来写。

角度新颖。

侧面描写,从客体的感受着手刻画声音的形象特点---美妙动听。

令天空中的云也为之停留,驻足,聆听。

从云的角度来看,它是被李凭的琴声所陶醉,所感染,对李凭的琴声吸引得凝固。

诗人把大自然中的云当成箜篌乐声的听众,被李凭的音乐高度吸引,可见诗人的想象力丰富。

【诗歌的结构】开头四句(第一层),交待了事由、时间和地点,但并非纯粹实写,而是有实有虚,并且重点在虚,即通过奇特的幻想写出了乐曲的动天地泣鬼的惊人景象。

(第二层)……“石破天惊”结束,它侧重于实写,虚实结合。

从“昆山玉碎风凰叫”开始,分别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箜篌乐曲的美妙,从听觉上、视觉上、嗅觉上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采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

“玉碎”用以比拟乐声的清脆悦耳;“凤凰叫”则更进一层,于清脆之外更显得清亮、高雅。

有机会听过玉碎时的音响还是比较少的,听凤凰的叫声更是不可能事件。

如果这一句主要从声音上来作拿拟,即以声喻乐,那么下一句“芙蓉泣露香兰笑”则进一步从物象上和情感上来作比拟。

那曲尽其妙的箜篌声,其凄惋动人,有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鸣咽悲诉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以声喻声,以形喻声,通感】昆山的美玉破碎时的声音清脆而动听,凤凰和鸣嘹亮而明丽;荷花的哭泣圆润而感人,香兰的欢笑爽朗而舒畅;忽而穿云裂石,惊破天宇,忽而逗落的秋雨缠绵幽怨。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中意象的象征含义,掌握与乐器相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深入分析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篌引》。

3.情感目标:体会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赏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三篇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研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与音乐有关的诗歌?学生:XXX的《琵琶行》。

老师: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的名句?学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老师:很好。

除了《琵琶行》,还有哪些诗歌与音乐有关?学生:XXX的《听颖师弹琴》和XXX的《李凭箜篌引》。

老师:非常好。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XXX的《李凭箜篌引》。

二、走近XXX(790~816)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李凭箜篌引》。

XXX时代就有才华,但因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

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他的诗歌风格凄艳诡谲,被称为“诗鬼”。

三、解题XXX是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于弹奏箜篌而名噪一时。

天子每天都要见他演奏,XXX将相也要立刻前往迎接,他的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XXX。

而“引”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箜篌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外形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四、鉴赏诗歌首先,让我们一起朗读全诗。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层次。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XXX的《李凭箜篌引》。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唐朝著名宫廷乐师XXX,以及箜篌这种古代的弹拨乐器。

我们还深入分析了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比较阅读了《琵琶行》和《听颖师弹琴》。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研究了诗歌,还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语文版必修二《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 3篇

语文版必修二《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 3篇

语文版必修二《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8教学目的:1、了解李贺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2、鉴赏这首诗音乐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赏析该诗的内容。

2、鉴赏这首诗音乐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鉴赏这首诗音乐描写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一、导入:在语文必修三中,我们曾享受过一次听觉盛宴,因为我们听了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弹奏的琵琶。

今天我们随同李贺去参加一场唐朝的箜篌演奏会。

二、海报设计:1、编剧兼导演:李贺李贺,字长吉,陇西成纪人。

李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为避讳父亲的名字而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这样就堵塞了仕进之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

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很不满,心情抑郁,再加上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去世了。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他被人称为“诗鬼”。

2、主演:李凭唐代元和年间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3、乐器:箜篌“引”乐府诗题的一种,与“歌”“行”相近。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4、时间:晚唐的某个“高秋”“高秋”一语,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美妙的乐曲所表达的一种高远饱满,直上云天境界。

5、地点:长安(唐朝的都城)三、大明星的演奏会一定有很多粉丝参加,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同学们依次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1、云:优美悦耳箜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张”显得饱满,“颓”显得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2、江娥:就是湘夫人,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因为丈夫舜的去世,她伤心欲绝,泪水落在竹子上化为斑竹,听了李凭弹奏的箜篌,她又泪洒斑竹。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在演奏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 练习,提高熟练度和准确性。
下一步学习计划和推荐资源
下一阶段将学习更多箜篌曲目,包括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 平。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音乐会或演出视频,感受现场氛围和演奏家的风采。
提供一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乐谱库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知识视野。
回顾课程内容,强调 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审 美意义,鼓励学生多 读多写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读
原文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注意字音 、节奏和韵律。
注释解读
详细解释诗中难懂的字词、典故 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
意象描绘
分析诗中出现的意象,如“吴丝蜀桐”、“女娲炼 石”、“梦入神山”等,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中 的画面和氛围。
《李凭箜篌引》优秀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箜篌演奏技巧探讨 • 相关文化知识拓展 • 学生参与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Chapter
《李凭箜篌引》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生平及代表作品 《李凭箜篌引》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
对战争的反思。
《梦天》
这是一首充满奇幻色彩的诗歌, 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象和人物, 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唐代其他著名诗人介绍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被誉 为“诗仙”,其诗歌风格 豪放、奔放,充满了对自 由、个性和自然的追求。
杜甫
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被誉 为“诗圣”,其诗歌风格 沉郁、深刻,关注社会现 实和人民疾苦。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意象、炼字、情感的分析,理解李贺作品的艺术风格。

2.了解描写音乐的常见手法。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凄艳诡谲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1.感受繁密意象的艺术表现力。

2.了解描写音乐的常见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李凭善弹箜篌,蜚声朝野;李贺时任奉礼郎,掌管礼乐郊庙等事务,当是精通音乐的,同时,李贺又是一位天才诗人,善弹的乐师遇到了天才的诗人,于是李贺写下了《李凭箜篌引》一诗来描摹李凭九月暮秋的箜篌演奏。

李贺是唐代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的诗人,人称“诗鬼”。

其诗风“凄艳诡谲",《李凭箜篌引》一诗即是这种诗风的典型代表。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预习任务】诵读课文,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鉴赏提示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三、【学习任务一】探究诗歌的意象教师引领:赏析古典诗歌首先要从它的重要元素“意象”入手,不同的诗作因不同特点的意象选择与使用而呈现不同的姿态和风格。

在这首诗中,李贺写到了哪些意象?学生明确:空山凝云、江娥、素女、昆仑之玉、凤凰、芙蓉、香兰、冷光、紫皇、女娲补天的五色石、天、秋雨、居于神山的神妪、老鱼、瘦蛟、倚着桂树的吴刚、被露水打湿的玉兔。

教师追问: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学生明确:有人间,有仙界;有动物,有植物。

教师补充: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这样评价李贺的诗歌:“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

"除了对意象的选择丰富之外,李贺诗歌中对色彩的大量使用也是其特色之一,其中艳丽的暖色和凄寒的冷色并置且比例相近,所以有诸如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罗根泽对李贺的评价“冷如秋霜,艳如桃李”。

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李凭箜篌引》中。

在对大量意象的描写中,诗歌穿插了各种意象不同的色调。

首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点明李凭演奏的时间,即清冷萧瑟的深秋时节,这也为后文奠定了一种凄冷灰白的色调。

语文版必修二《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 4篇

语文版必修二《李凭箜篌引》优秀教案 4篇

皆摹写声音至文,然韩足以惊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信然也。 清人方扶南:“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 琴》 5、教师设计主问题:这首诗美在何处?(学生讨论解答,教师启发,教师 小结) a、意象美——非人间 b、艺术美——想象奇特和用字奇特 【PPT5 展示李贺的《秋来》、PPT6 展示李贺的《罗浮山人与葛篇》和 PPT7 展示《李凭箜篌引》部分诗句】 c、情感美——矛盾 (教师通过相关材料点拨探究诗人的情感) 一个苦闷的诗人 李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之后,他的父亲李晋肃在边疆当过一名小官,还曾 做过陕县令,可见他既是“皇家子弟”又是“官宦后代”,但因家讳科考无名, 是皇族却沦落下僚,贫病交加,怀才不遇,对现实社会心如死灰,对失意人生满 怀悲慨,故刻意创作,志在业诗传后。 【展示 PPT8】 【展示 PPT9《致酒行》和《南园》(第五)】
李凭的箜篌演奏的确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魔力,那么作者主要运 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
侧面烘托: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五、小结:诗人李贺通过写听众们的反应,烘托了李凭箜篌乐曲“惊天地, 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及其弹奏技艺的高超。 六、课堂检测 1、对《李凭箜篌引》内容及手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烘托音乐本身,赞美了李 凭的.精湛技艺。 B、诗歌意象驳杂,诗人又通过“啼、愁、泣、冷、寒”等表消极的词汇来 渲染悲伤清冷的气氛。 C、诗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色彩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充满浪漫主义 色彩。 D、诗歌主要采用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箜篌的声音,突出了音乐强烈动人心 魄的艺术力量。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 2、阅读下文,思考该文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罗敷的美貌?并加以分析。 陌上桑(汉乐府)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手法:侧面描写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课题:李凭箜篌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清朝方扶南有过这样一段评价:"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已经领略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泣鬼”的。

二、新课讲授1、解题(I)李凭:唐代著名乐手,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Q(2)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3)弓I:一种乐府诗体2、作者简介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3、播放朗诵视频,梳理字词三、赏析内容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1)译文(2)作者开篇不直接写弹奏者李凭,却以此开头,有何深意?明确:渲染铺垫。

首句先介绍乐器材质优良,有宝剑配英雄之意,衬托李凭的身份;而山中的云因他的弹奏而停止游动、江娥因他的弹奏而哭泣、素女因他的弹奏而悲恸,更表明了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

(2)开头几句李凭弹奏的乐曲是什么样的(欢快、悲凉、悠扬)?明确:悲凉。

“空山凝云颓不流”说明乐曲舒缓;“江娥啼竹素女愁"说明曲调悲伤。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李凭箜篌引》这首古琴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了解古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演奏中。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古琴曲《李凭箜篌引》的基本曲调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团队合作,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古琴和箜篌等乐器。

2. 《李凭箜篌引》的乐谱和录音。

3. 音乐播放设备。

4. 课堂展示用的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李凭箜篌引》的录音,引起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李凭箜篌引》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这首曲子的好奇心。

主体:1. 学习古琴基本知识:a. 向学生介绍古琴的起源、演奏技巧和特点。

b. 展示古琴的外观和构造,让学生了解琴弦、琴身等基本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学习《李凭箜篌引》的曲调:a. 向学生展示《李凭箜篌引》的乐谱,解释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

b. 演示如何演奏《李凭箜篌引》的曲调,让学生跟随演奏,逐渐掌握基本的曲调。

3. 学习古琴演奏技巧:a. 分组让学生轮流体验古琴的演奏,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和弹奏技巧。

b.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和反复演奏,提高古琴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4. 音乐欣赏和表达:a. 向学生播放不同版本的《李凭箜篌引》演奏录音,让他们欣赏不同演奏者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b. 分组让学生尝试用古琴演奏《李凭箜篌引》,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展示个人的音乐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古琴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李凭箜篌引》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古琴馆或音乐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琴的历史和发展。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篇一】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感受诗歌怪异的意象之美。

2、揣摩诗歌,通过比较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3、介绍诗人李贺及时代背景,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风格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悟本诗意象的丰富。

(重点)2、揣摩诗歌的语言,比较描写音乐的同类诗歌,鉴赏李贺诗歌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难点)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四、教学时数:一教时五、教学设想:李贺的诗独具一格,浪漫而又凄冷诡谲,既不同于李白的清雄奔放,又不同于李商隐的缠绵朦胧,李贺的一生短暂而又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的哀怨和永不言弃的执着构成了他的诗外冷内热的矛盾和怪异,在失望中仍有一丝追求和期盼,所以冷而艳,凄而不绝,驱赶自然风物,神仙鬼怪,变化多端,丰盈美丽,但让涉世不深,读诗不多的中学生来读本诗,他们难以理解本诗的妙处;但这篇诗歌又是选修教材的内容,学生有了必修教材的基础奠基,可适当拔高,为此我们由字词入手,从想象探奥,运用比较的方法,选择苏轼、白居易等写音乐的诗文,区别和整理李贺此篇的意象的独特的美,手法的怪异新颖之处,进一步通过李贺的生平、时代的交代和其它的诗歌的介绍,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这是什么人得到如此的礼遇,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他既不是外国首脑,也不是巨商富贾,他只不过是一位艺术家,演奏家。

他是谁?他是哪国人?——他就是唐朝的李凭。

李凭是梨园子弟,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了当时的人们甚至皇帝的欢迎,李贺一次听了他的演奏后也深深被他打动,写下了一首赞美诗献给他,名字叫《李凭箜篌引》(板书)【PPT1展示“箜篌”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一乐器】 2、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包括节奏、音韵。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课本:通过对诗歌的鉴赏,品味诗歌描写音乐的精妙之处。

(重点)2、总结技巧:总结用语言表达音乐的技巧。

(重点)3、能力迁移:通过同类诗歌的鉴赏,提高赏析能力。

(难点)教学重难点1、巩固课本:通过对诗歌的鉴赏,品味诗歌描写音乐的精妙之处。

(重点)2、总结技巧:总结用语言表达音乐的技巧。

(重点)3、能力迁移:通过同类诗歌的鉴赏,提高赏析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01 音乐故事,书写传奇俞伯牙抚琴,钟子期听懂他传达的情谊,二人留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故事。

琵琶女弹琵琶,江州司马白居易,三次聆听,听到音乐的悲凉惆怅、低沉悲戚、急切高昂、降低凝绝、激昂澎拜……,写下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琵琶行》。

唐朝的梨园,“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当时的巨星箜篌演奏家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正在演奏,他精湛的技艺,受到听者的热情赞赏。

其中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李贺,深受感染,写下《李凭箜篌引》,被人们传抄赞誉,流传至今。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旷世佳作。

02情读:感知朗读1. 全班齐读,纠正字音:(kōng)篌(hóu) 颓(tuí)神妪(yù)2.学习诵读方法:借助节奏停连、语调的轻重、高低、快慢、长短五个方面的处理,体现四声音调平上去入多重变化,产生音乐节奏和韵律的变化,表达丰富的情感,尤其是诗歌的韵律美更是如此表达出来的。

以开篇四句诗歌有例作引领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分析:一、四叙事,二、三写音乐效果情感:一句平实,二三句颓、啼、愁,低沉慢,四句结出答案,意外惊喜。

请学生根据五个方面的要求,朗读示范,然后请学生点评,最后教师范读。

吴丝蜀桐/(短、低)张/(高、短)高秋/(高、长),空山凝云/(短、低)颓/(低、长)不流。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并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了解李贺诗歌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提高诗歌鉴赏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运用正确的方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古典诗歌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韵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语言神奇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诗歌夸张、想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创设情境,音乐导入美妙动听的音乐,看不见、摸不着,转瞬即逝,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出色的诗人却能用文字把这只可意会的乐声,酣畅淋漓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可感可触,让读者和诗人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境界,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清人方扶南把《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评价“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白居易的《琵琶行》艺术魅力我们已经领略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看这首诗是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2.作者介绍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李贺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其作品继承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新奇瑰丽的意境,故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李贺和李白、李商隐并被称为“三李"。

二、文本研讨学习活动一:听读1.假如你穿越到晚唐,作为李凭演奏会的主持人打算怎样请李凭登场?主持人:“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她精湛的技艺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赞赏,她的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有请著名宫廷乐师李凭上台演奏。

2.听录音注意读音、节奏、情感、轻重缓急。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竞赛公开课一等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竞赛公开课一等
Nhomakorabea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总结本次教学经验
1 2 3
教学目标明确
本次公开课教案设计以李凭箜篌引为主题,目标 明确,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内容丰富
通过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结合时代背景等元素,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多样
运用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PPT展示课文内容
01
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将课文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
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播放箜篌演奏视频
02
选取一段优美的箜篌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箜篌的独特魅力和
音乐表现力。
借助网络资源
03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法
分组讨论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教学法
创设情境
通过讲述背景故事、播放相关音 乐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 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 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
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并针对学 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
李凭箜篌简介
介绍李凭箜篌的历史背景、基 本构造和演奏方法,引导学生 初步了解该乐器。
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
针对李凭箜篌的演奏难点和技 巧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 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课程总结与展示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老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 解答,同时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箜篌的文化 价值和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 多关注传统音乐文化。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背诵并默 写《李凭箜篌引》诗文;鼓励学生课 后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箜篌 的知识和故事。
宛转和演奏者的高超技艺。
李贺以卓越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 力,捕捉到了箜篌音乐的精髓, 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描写音乐的经
典之作。
箜篌的历史与特点
箜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箜篌的音色悠扬宛转,可以抒发人们内心的深沉情感,深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
箜篌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包括弹、挑、滚、轮等多种手法,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 乐风格和情感内涵。
学生活动
设计箜篌演奏实践、小组合作编曲等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 握箜篌演奏技能。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 解箜篌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魅力箜篌的历史、结构 、演奏技巧等内容,辅以图片、 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
提问互动
询问学生对箜篌的了解程 度,引导学生分享相关知 识或感受。
明确目标
告知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 ,即了解李凭的箜篌技艺 及其艺术价值。
知识讲解与演示
讲解箜篌历史与文化背景
01
介绍箜篌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分析《李凭箜篌引》诗文
02
逐句解读诗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箜篌演奏的描绘和情
02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
01
李凭箜篌引的背景介绍
02
03
04

2024年《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课件

2024年《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课件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课件一、课程导入《李凭箜篌引》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中描绘了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学习,了解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诗歌背景介绍1.时代背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

2.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著称,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三、诗歌内容解析1.诗句解析:(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戍卒的生活环境,用比喻手法将大漠沙地比作雪地,燕山月牙比作钩,形象生动,富有意境。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戍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能早日结束战争,回家团聚。

2.诗歌意境:《李凭箜篌引》通过描绘边塞戍卒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即豪放、奔放、激情四溢。

诗人以边塞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四、诗歌艺术特色1.比喻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2.情感表达:诗歌情感真挚、热烈,通过对边塞戍卒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3.豪放风格:诗歌具有鲜明的豪放风格,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五、课程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李凭箜篌引》的深入学习,了解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关注和欣赏古典诗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诗歌艺术特色中的“豪放风格”。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篇一:《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义,了解乐器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3、情感目标:体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自主学习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于写音乐的诗歌?明确:白居易《琵琶行》问: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补充: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板书:李凭箜篌引)学生自己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和题目的内容,并大概了解文章内容。

二、走近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最后因抑郁而死,年仅27岁。

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凭箜篌引》教案
课标新理念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比较法,感悟法,阐发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重点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材分析:这事以后秒学音乐的诗歌,比起情景交融的诗歌来说,更加的抽象,更加的深奥。

学生在接受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

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

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新课准备
1.作者简介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3、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

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4、引,曲调的开头部分。

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三.内容赏析
(一)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翻译: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赏析: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

(二)第二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翻译: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思考:“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讨论名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

“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三)第三段: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翻译: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赏析: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

乐曲就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凄冷情绪中结束了。

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

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

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

四.研究探讨
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讨论明确:时间:高秋地点:中国乐器:箜篌(吴丝蜀桐)演奏者:李凭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

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明确: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2)素女,又称“素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

皎洁的面庞也起了愁容。

(3)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

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

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

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

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

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作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

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

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9)云,空山中凝聚着,低垂着,不肯流走。

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

(10)十二门的百姓。

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

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3.衬托手法是从侧面落笔,通过渲染演奏的环境气氛,听众情绪变化来突出箜篌的音乐魅力,除此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呢?
讨论明确:
昆山玉碎,向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清脆而铿锵
凤凰叫,像凤凰对舞唱和舒缓而悠扬
芙蓉泣露,如带露荷花在哭泣惨淡
香兰笑,如兰花在欢笑清丽
4.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讨论明确:拟声,以声拟声
5.小结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

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

五.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全诗。

六.教学反思教授本课时,应该充分发动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对诗歌的感悟、理解、阐发上来。

同时应该强调朗读和背诵的作用,以读带讲,以读带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