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优质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 北京(什刹海体校国际公寓) 北京(康铭大厦) 石家庄(汇源大酒店) 北京(金台饭店) 上海(曙光医院) 太原(山西中医学院附院) 北京(亦庄中冀斯巴鲁大厦)
编写过程
北京 航天中心医院
北京wenku.baidu.com康铭大厦
石家庄 汇源大酒店
编写过程
北京 金台饭店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
太原 山西中医学院附院
随着学科体系的逐步建立,专业委员会意识到— —常见周围血管病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是提高中 医整体临床诊疗水平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编写背景
1990年,分会发布了首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 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证 候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周围 血管病学科的发展
编写背景
执笔人:闫 英
编写背景 编写人员 编写原则 编写病种 编写过程
编写原则
遵循继承性、科学性、严谨性、实践性原则
以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 突出学科优势为原则
编写背景 编写人员 编写原则 编写病种 编写过程
编写病种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下肢病变 多发性大动脉炎 雷诺病(征) 手足紫绀症 网状青斑 红斑性肢痛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川芎、姜黄——活血祛瘀偏于寒凝气滞者 丹参、赤芍、丹皮、益母草——活血化瘀药物偏 重凉血活血
三棱、莪术、水蛭——破血逐瘀,作用峻猛,不 可过度一味攻破,以防损伤正气
气虚无以运化者,应用陈皮与山药健脾益气 气血瘀滞疼痛者,应用当归与白芍调和气血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熟练掌握周围血管病主 要疾病的常规诊疗手段,尤其擅长于中医外科疾病的内治及外治法 的联合运用,临床疗效肯定。多年来,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 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
吕培文教授应用调和气血法 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概述
2006年周围血管病分会正式成立,同年,《中医、 中西医结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疗指南》为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立项的标准化项 目
编写背景 编写人员 编写原则 编写病种 编写过程
编写人员
起草人:陈淑长
专家指导小组:迟景勋、赵尚华、韦永兴
参加起草人(排名不分先后):
赵 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郭伟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建强(石家庄市中医院) 闫 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邓柏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徐旭英(北京中医医院) 吴玉泉(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吕延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曹烨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朝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柳国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郑学军(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马 静(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大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廖奕歆(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侯玉芬(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刘 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栓性浅静脉炎 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下肢静脉曲张并急性
血栓性浅静脉炎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
膜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淤积性皮炎 下肢慢性溃疡 淋巴水肿
编写背景 编写人员 编写原则 编写病种 编写过程
编写过程
2013年5月19日 2013年9月6-7日 2013年12月6-8日 2014年4月18-20日 2014年9月19-21日 2014年12月19-20日 2015年5月29-31日 2015年7月11日
继承人:郭 娴 指导老师:吕培文
树立综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念
主要内容
如何延缓本病发展,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 早、中期患者应用中药干预非手术治疗 吕教授提出“疾病与机体共存”的论点
治病求本,结合气血
脉络瘀滞,“瘀” 是其致病之本, 瘀血阻络是病理基础 瘀血既是病理过程中的产物, 同时血瘀又是加重本病进一步发展的诱发因素
《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
编写说明
编写背景 编写人员 编写原则 编写病种 编写过程
编写背景 编写人员 编写原则 编写病种 编写过程
编写背景
中医周围血管病学是随着临床的需求,从中医外 科学派生的一门新的临床学科
1986年,在全国诸多周围血管病专家的共同努力 下,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原中国中医药学会)的 领导下,中国中医药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中 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的前身)应运而生
结语
标准化、规范化是反映学科成熟的重要指标,几十年来 周围血管病专业学科框架形成,学科成熟完善,并将持 续提高临床疗效及科研水平
本《指南》体现了专家及临床一线各级医师的智慧,具 有科学性、实用性与时代特征
周围血管病学科发展迅速,希望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 断完善
谢谢!
郭娴,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周围血管工作。国家 级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125” 人才。师从于中医外科专家吕培文、秦学贤教授。
《内经》“血实宜决之,血虚当补,出血当止,血瘀当化”
学术思想概述
动静结合,重在配伍
动静结合,新血生、瘀血去,绝非一味攻破 桃仁四物汤——四物为静药养血,
桃仁、红花为动药活血 活血祛瘀,以破沉痼之凝滞 水蛭、全虫、蜈蚣、穿山甲、土鳖虫等
化瘀、祛瘀之别
苏木、桃仁—— 量小了就是活血化瘀,用量大了就有祛瘀之效,
血以和为补,气血平和,顽疾方退
气血同治,药味精当
随瘀之不同,气血寒热虚实之变—— 理气、化痰、温阳、散寒、利湿、健脾……
药味准确、药量精当、搭配巧妙—— “和”,调理气血阴阳
活血化瘀,灵活多变
活血化瘀是冶疗总则 谨守病机进行认真辨证施药,明辨瘀之来源、属性、性质 细辨寒热虚实之异,摒弃单纯一味活血化瘀药物的堆砌
编写过程
首先讨论、明确周围血管病证候编写意义,完成文献调 查、研究
统一周围血管疾病临床中证候辨证、证候命名原则、证 候命名方法、证候诊断意义、证候诊断要求、证候诊断 模式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实践完成各自承担的写作 内容,第一阶段完成证候辨证与中西医病名对照,第二 阶段顺利完成治法、方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