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一、济南的冬天气候特点济南位于中国的东部,是山东省的省会,拥有典型的季风气候。
在冬季,济南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 气温济南的冬季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0℃左右。
尤其是在12月至2月份,气温最低,常常可以达到零下的水平。
此外,济南的冬天比较干燥,气温波动较大,早晚温差明显。
1.2 降水冬天是济南的旱季,降水量较少。
大部分降水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冬天降雪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偶尔会有小雪或冻雨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西北暖风的影响,济南的冬季也会出现温暖的天气。
1.3 风力济南冬天的风力较强,北风和西北风是主要的冷空气来源。
这些风会带来寒冷的天气和低温。
同时,济南的冬季风力也会造成温度的进一步下降和体感温度的降低。
二、济南的冬季活动推荐虽然济南的冬天比较寒冷,但仍有很多适合的室内和户外活动可以进行。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冬季活动:2.1 泉城广场冰雪季泉城广场是济南市的中心地带,每年冬天都会举办冰雪季活动。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冰雪雕塑,参加滑冰和冰球等冬季运动。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和享受冬日乐趣的地方。
2.2 温泉浴冬天是享受温泉浴的绝佳时机。
济南附近有许多温泉度假村,您可以在温暖的水中放松身心,舒缓寒冷的感觉。
同时,泡温泉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
2.3 参观千佛山千佛山是济南的一座著名景点,每年冬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冬季的千佛山少了夏季人山人海的热闹,更显得宁静和壮观。
您可以欣赏到山上的雪景,同时还可以参观千佛洞、齐唐城等历史文化景观。
2.4 逛街购物济南有许多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冬季是购物的好时机。
在寒冷的天气里,您可以在室内的商场中购买到时尚的衣物、饰品和其他商品。
同时,济南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您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传统和现代菜肴。
三、济南的冬季服装冬天的济南气温较低,适当的服装能够保护您免受寒冷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冬季服装:3.1 冬季外套选择一件保暖且风衣质感的外套非常重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通过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
3.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时白雪皑皑、寒风呼啸的。
对啊,北方的冬天总是给人一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印象。
但是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样的,没有呼啸的寒风,没有皑皑的白雪,那里有着无限的温暖,同学们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1.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速、感情等)。
2.学生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明确:从课文中能够感受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对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再次读课文,提问: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景物呈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明确: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温晴”。
作者通过对济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写来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
2.作者是如何对冬天景物进行描写的明确: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对济南的小山进行了描写“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小山周围的地理环境比喻成了“小摇篮”,将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护者”。
通过比喻手法的运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温暖等一系列的描写,写出了周围的一圈小山特别可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能找出文中选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及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前学习活动1.摘录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2.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和描绘冬天的诗文或名句;3.反复朗读课文,能读出感情并体会语言的精妙。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起北国的`冬天,同学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畅所欲言: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等萧条景象)。
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
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去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二、整体感知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①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能从哪些景物上感受得到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③作者写景是按照一定顺序的,你能理清写景的层次吗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三、研读赏析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可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赏析文章,品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色。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教师提供示例。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还原到课文中,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妙处:(一)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这一个老城写活了。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一、简介冬天是济南一年中的寒冷季节。
在这个时候,济南的气温骤降,天空变得晴朗而干燥。
本导学案将带领你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和活动。
二、冬天的气候特点1.气温:济南的冬天气温较低,平均气温约在0℃至5℃之间。
尤其是夜间,气温可能会下降到零下几度。
因此,在冬季里外出时,注意保暖至关重要。
2.天气状况:冬季是济南最干燥的时候,多数日子都是晴朗的。
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但也会有少量的阴天和多雾的天气,这时需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三、冬天的典型景色1.悬崖瀑布:冬天是欣赏济南悬崖瀑布美景的好时机。
由于水量减少,瀑布会悬挂在悬崖上,形成奇特的冰挂景观。
其中,白马瀑布和黑虎泉瀑布最为著名。
2.千佛山:冬天的千佛山是一幅别样的画卷。
山上的松树披上了雪白的袍子,仿佛仙境一般。
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枝上的冰晶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3.趵突泉:作为济南的标志性景点,趵突泉在冬天也别具韵味。
水流结冰成一片,形成冰挂的景象。
夜晚,泉水上方的灯光照射下,形成如童话般的冰雪奇景。
四、冬季活动推荐1.冰雪嘉年华:每年冬季,济南会举办冰雪嘉年华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活动包括冰雕展览、冰上滑冰、冰爬山等。
参与这些活动,能让你感受到冰雪世界的魅力。
2.泉城温泉:冬天是享受温泉的最佳季节。
济南有许多温泉度假村和温泉浴场,可以让你在寒冷的冬季中享受温暖和放松。
3.冬季摄影:在冬天,济南的景色变得独特而美丽。
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可以带上相机,寻找冬日里的美景,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五、冬天的必备物品1.厚重衣物:由于济南冬天气温较低,请在出门时穿上保暖的厚重衣物,如羽绒服、毛衣等。
2.暖手宝和防寒帽:在寒冷的冬天,暖手宝和防寒帽可以有效地帮助保持体温,减少受寒的不适感。
3.防滑鞋和手套:冰冷的地面容易打滑,所以在冬天外出时,穿上防滑鞋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手套可以保护双手免受冻伤。
六、提醒事项1.交通注意:冬季济南的部分道路可能会结冰,请注意行车安全,减速慢行,确保交通安全。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文本,深入理解作者老舍对济南冬天独特景致的描绘,感受其笔下的济南冬天的魅力。
学习并掌握作者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深厚情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关注作者对济南冬天景色的细腻描绘,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感受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深入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深厚情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要学习作者如何观察生活、感悟自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济南冬天的美景,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2. 文中多次提到“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3. 文中用“”来比喻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用“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远山淡雅的色彩,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二、选择题1. 下列对《济南的冬天》一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
B. 文中描绘景物层次清楚,先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后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美景时,处处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D. 文章在描写济南冬天景色时,没有用到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第2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圈点批注法:对文中精彩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品味语言的精妙。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现代著名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济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发髻()水藻()看护()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温晴:________________设若:________________贮蓄:________________空灵: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还是万物萧条、寂静冷清?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济南的冬天,去感受那里独特的冬日风光。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温晴”。
作者通过描写济南的山、水等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
3.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默读课文第 3 - 5 自然段,说说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济南的山具有“温晴”“慈善”“秀气”的特点。
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济南的冬天》导学设计(精选9篇)

《济南的冬天》导学设计(精选9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一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2.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3.揣摩课文语言,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1.文章里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词吧,通过努力,你能掌握吗?zhù()立水zǎo ()chéng ()清宽chǎng ()着落()狭窄()宽敞()贮蓄()澄清()水藻()济南()镶上()髻()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暖和()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3.《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等。
一。
相互讨论,合作探究1.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
标题是,“济南”这是地方,“冬天”是,中心词是,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点地点的冬天。
2.作者开头,作者对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对比,写出了济南的,,的“奇迹”“怪事”,突出了它的“温晴”的特点,赞誉,“真”在这里是。
得读,它是的意思。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中的“声”能不能去掉呢?你能感悟出“声”在这句话中的妙处吗?4.这篇课文的主线是。
文章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是紧紧扣住特点来描写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文学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的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他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地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真挚自然,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词句,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之处,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并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把握文章中济南的冬天的主要特点。
2.难点: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其中冬景别有一番风味。
同学们,北国的寒冬朔风怒号,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的冬天又有怎样别致的特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领略中原冬天的风光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流畅、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形象化语言描写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初步疏通字词,较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网络和一切资料,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况、了解济南的基本情况。
3、准备朗读录音磁带和幻灯。
第一课时导入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总而言之,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朗读感知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1、播放范读录音要求:1)听准字音2)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2、指定一小组朗读课文其余小组学生冥想(尽可能多的根据朗读再现画面)。
3、讨论,感知全文1)济南为何“真是算个宝地”?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3)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4)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幺感情?探究后参考:1)济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澈的。
2)阳光朗照温静冬天的山薄雪覆盖秀气城外远山淡雅冬天的水水藻的绿清澄3)暖和安适a.济南三面环山,b.“放在小摇篮里”c.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d.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e.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4)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
济南的冬天导学设计(优秀10篇)

济南的冬天导学设计(优秀10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一《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济南在哪里吗?学生:山东省。
老师:在我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学生:北方。
老师:通常,“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
北方的冬天呢,更冷。
一提起北方的冬天,我们就会想到毛泽东的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那么,“济南”的冬天呢?济南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泉城”的美称,清人刘鄂称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清人刘凤浩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句。
可见,济南的冬天也肯定与北国的冬天有所不同。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去感受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
(板书“济南的冬天”。
放录音。
)老师:听完录音了,谁愿意有感情地把这篇文章朗读给大家听?(不少学生举手。
老师叫了四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的第1、2、3、4文段。
)老师:读得很好。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段,看看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方比有什么不同?(很快有同学举手)学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老师:好,没有风声,说明风小。
“响晴”指?学生:晴朗无云。
老师:很好。
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来概括济南冬天的不同吗?学生:有温晴的天气。
老师:好,谁能说说“温晴”的含义?学生:“温晴”就是温暖、晴朗的意思。
老师:对。
风小就是指济南的冬天不冷,温暖;响晴就是指天气晴朗。
那么,大家想想,“风小”“响晴”“温晴”这三个词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话,哪个最合适?学生(全体大声说):温晴。
老师:很好。
(板书“温晴”)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课文是哪几方面体现这一特点的?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
几分钟后,有不少人举起了手。
)学生:从济南的山可以看出来。
老师:对。
你能把描写济南的山的句子读出来吗?(学生清晰准确地把句子读了出来。
)老师:很好。
文中把济南的山比作什么?学生(全体):摇篮。
老师:比喻为“竹篮”好吗?学生们笑:不好。
老师:为什么?学生:虽然外形相似,但“摇篮”暖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一、学情分析通过对《春》的学习,学生对比喻、拟人、远近结合等写作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
《济南的冬天》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让学生敢于并且能够分析修辞句,了解一类阅读题型。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结构,明白“温晴”是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主分析文本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从而更深层次感受文章的情感。
3、通过“换”的办法,让学生体会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对修辞语句进行规范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能够自主规范的分析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表达效果,克服小学时期用“生动”“形象”“具体”等简单概括的习惯问题。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楚“济南的冬天”不能更名为“冬天的济南”的原因。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工具PPT多媒体教学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一说起冬天,我们就会想到厚厚的棉衣、暖手袋、暖气等一大堆御寒的物品;我们就会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极尽寒冷与孤独的诗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笔下春的妩媚,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老舍,去领略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一起去探究一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模样。
2、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3、正字音,识生字词(1)学生齐读课后读读写写,读准字音,教师强调易写错的字词。
(2)完成同步上的字词练习。
4、文章结构分析(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找出之后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师根据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词,逐一与学生一起辨别,排除掉除“温晴”以外的其他词语,并让学生笔记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是“温晴”。
《济南的冬天》学案【精选9篇】

《济南的冬天》学案【精选9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一设计者:湖北宜昌夷陵区:黄丽萍○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设景导入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
好可爱、好可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利用多媒体投示出课题及学习目标,背景选择白雪覆盖的小山,白雪映着红日,营造一个温暖响晴的冬天之景。
)二、师生共赏1、师生同读①放师读录音(播放朗读录音,多媒体投示背景,动感播放课文字幕)②生分成两组比赛朗读③师生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在旁边批注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④完成课后思考题一(生小声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生:讨论交流③④。
师归纳文章脉络: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对比)——写济南的山(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澈、透明)2、师生同赏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填在下表中,并说说用上它们的好处。
(开放性题,答案不求一致,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能力。
)比喻句:好处:拟人句:好处:3、师生同议①分小组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和理由。
②全班交流③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三、写作尝试⑴分小组讲述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象⑴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将家乡最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出来⑴评价提高分组评价,选择最优美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四、友情链接课后在网上查阅老舍的生平及他的重点作品,把它摘下来。
查阅描写冬景的文章,每人选择一篇下节课全班交流。
附: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济南的冬天》导学设计(精品)

《济南的冬天》导学设计(精品)导学设计题目:《济南的冬天》一、导学目标:1.了解济南的冬天气候特点和冰雪资源。
2.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冬天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导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冬天的兴趣和思考:a.冬天一般的气温是多少?(冷)b.冬天里的自然景色是什么样的?(比如: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等)c.冬天里人们准备了哪些东西来保暖?(比如:羽绒服、手套、帽子等)2.探究(30分钟)a.观察济南市冬天气温变化的趋势。
向学生展示济南市冬季的温度变化曲线,并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提示:太阳与地面角度变化、气温高低压气团的来回影响等。
b.探究济南的冰雪资源。
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冰雪资源,如观赏冰雕、滑冰、滑雪等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冰雪资源。
提示:气温低、常年降雪、地形地貌等。
c.观察济南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活动。
邀请几位济南市民来分享冬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喜爱的活动,学生可以提问相关问题。
3.总结(10分钟)a.总结济南的冬天气候特点和冰雪资源。
b.总结济南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活动。
c.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冬天里的喜好和生活方式。
4.拓展(20分钟)a.分组活动:设计济南冬季主题公园。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济南冬季主题公园,包括公园的名称、主题、游乐项目、装饰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利用济南的冰雪资源和冬天特点。
b.学生展示及交流。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济南冬季主题公园,并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创意和理念。
三、导学要点:1.济南的冬天气温变化趋势。
2.济南的冰雪资源及其原因。
3.济南市民的冬天生活方式和活动。
四、导学反思:通过引入济南的冬天话题,结合气候、自然景观、人文活动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加深了对济南冬季资源的理解。
整个导学过程有机地结合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冬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
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2篇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一篇一、导言济南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
作为山东省的首府,济南位于华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之一。
在这篇导学案中,我们将探讨济南的冬天,包括气候特点、冬季活动以及注意事项等。
二、气候特点1. 平均气温济南冬季的平均气温较低,通常在零度或零度以下。
有时最低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度左右,需要做好保暖措施。
2. 冬季降水济南的冬季降水量较少,主要以雨水或雪为主,尤其在12月和1月份。
雨水或雪花的出现使得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温暖和浪漫的气氛。
三、冬季活动1. 冬季游览尽管气温较低,但济南的冬季游览仍然吸引着许多游客。
游览泉城广场、大明湖、千佛山等景点,可以欣赏美丽的冬日风景,并感受济南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2. 冬季美食济南冬季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一部分。
可以品尝到烧饼、煎饼果子、羊肉汤等地道的济南小吃,让味蕾在寒冷的季节中得到温暖和滋养。
3. 冰雪运动冬季是进行冰雪运动的好时节。
济南有一些室内滑冰场和室外溜冰场供游客选择。
在冰雪世界中尽情玩耍,感受冰雪带来的乐趣与刺激。
四、注意事项1. 保暖在济南的冬天,保暖是至关重要的。
穿上足够的衣物,包括帽子、手套和围巾,以防止感冒和其他寒冷相关疾病的发生。
2. 防滑冬季济南的路面可能会结冰,因此要注意行走时的安全。
穿戴防滑鞋,小心行走,以免发生意外摔倒。
3. 室内活动如果天气过于寒冷,可以选择一些室内活动,如去电影院、博物馆或购物中心等。
在室内活动中度过冬天,既能避免寒冷,又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娱乐。
五、总结济南的冬天虽然寒冷,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乐趣。
通过了解济南冬季的气候特点、冬季活动以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个季节,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只要注意保暖和安全,我们可以在冬天中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二篇一、导言上篇导学案中我们了解了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冬季活动以及注意事项。
在本篇导学案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济南冬天的景点和美食,以及济南冬季旅游的魅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欣赏济南温晴的冬天,体会作者醉心的情意。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
3、培养热爱河山的感情,提高学生审美的情趣。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一、学习词语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老舍(1899~1966),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本文是他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整体感知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一个词语来概括。
──温晴五、深入探究文中是怎样写出温晴的1、第一段:通过对比,突出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2、第二段:通过阳光朗照下的山的描绘,突出温晴、温情的特点(比喻、拟人的修辞)3、第三段:通过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突出温晴、美丽的特点(比喻、拟人的修辞)4、第四段:通过城外远山的描绘,突出温晴、安适的特点(比喻、拟人的修辞)5、第五段:通过冬天水色的描绘,突出温晴、明净的特点(比喻、拟人的修辞)六、品味感情1、读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喜爱、赞美之情。
2、此情何处可见见于充满感情的描绘中,见于直接抒发的胸臆里。
七、再读课文,尽情欣赏八、课堂练习九、作业布置〖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2】篇〗【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导入: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
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温暖明媚的春天,也走过了梁衡那紧张热烈的夏天,更感受了三峡那凄婉寂静的秋天,今天我们相约在冬季,一起来品味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预习反馈1.朗读课文,并用笔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济南()伦敦()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响晴()响晴:______设若: ________________贮蓄: 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通常会怎样来形容你的这些感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刺骨、数九寒天天寒地冻,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熟读课文,完成填空。
1、老舍,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北京人。
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话剧《》、《》等。
2、给画线的字注音。
济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暖和()发髻()水藻()看护( ) 薄雪( )3、联系句意说说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安适:(3)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4)……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4、选出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冬天的?试着说出这些景物的突出特点。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熟读第四自然段,请大家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提示:写景顺序,修辞手法)5、文章题目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为什么?6、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和。
”这句话好在哪里,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济南的冬天》 导学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略济南冬天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难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优美清新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之美,体会作者情感。
2、圈点批注法:对文中优美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3、讨论法:小组合作,探讨文中的疑难问题。
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写作背景本文是老舍 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独特景色,表达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五、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济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发髻()2、解释下列词语。
(1)响晴:(2)设若:(3)空灵:(4)贮蓄:3、朗读课文,思考: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1、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一特点的?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温晴”。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4篇)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4篇)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济南的冬天之美。
2、赏析比喻、拟人的句子,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学习本文的语言风格,在写作时仿效借鉴。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语言。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明白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响晴:秀气:贮蓄:澄清:空灵:3、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
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4、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意感受文章要点。
5、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① 这篇文章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② 概述文章大致内容。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二、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
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
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二)、自主合作学习:1、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第2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2、赏析景物描写,概括景物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生动、细腻的写作方法。
3、亲近大自然,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2、赏析景物描写,概括景物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生动、细腻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亲近大自然,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情境创设,布置任务我校文学社“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主题讲座和沙龙活动正式上线啦,本期主题聚焦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诚邀各位同学一起参加!情境任务:任务一:美文美读,划分层次任务二:领悟山光,品析妙处任务三:欣赏水色,体悟情感二、任务一:美文美读,划分层次(一)基础知识1、走近作者,完成填空。
老舍,原名_______,字_______。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中国现代作家、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
著名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话剧《_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美文美读:要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地毯( ) 着落( ) 一髻儿( ) 宽敞( )贮蓄( ) 济南( ) 伦敦( ) 奇迹( )看护( ) 水藻( ) 澄清( ) 镶( )(二)梳理结构美文听读:请各位参加沙龙的同学们听朗读录音,思考下面问题: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两种景物?作者有什么情感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文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划分段落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济南的冬天》积金中学——邓诗伟【导学目标】1.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导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课时】两课时【预习导引】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重要作品及济南的地理特点。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3.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4.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却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介绍作者:多媒体显示: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
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检查预习:见预习2、3.五、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三、小组交流(分享表达)讨论明确:(1)温晴。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特点,赞赏它是个“宝地”。
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
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讨论明确:(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3)矮松山尖草色阳光(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四、拓展提升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给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分析好在哪里。
2、比较下列三组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1)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
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
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
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
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不可以。
“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五、课堂测评《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
《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
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五、课外作业:修改课外练笔《家乡的冬天》,学习通过比喻、拟人写景的手法,通过几幅图景展示家乡冬天的特点。
【教学反思】12《济南的冬天》积金中学——邓诗伟【学习目标】1.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课时】两课时【预习】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重要作品及济南的地理特点。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3.释义:响晴:设若:秀气:贮蓄:澄清:空灵:4.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多媒体显示:三、解题四、检查预习:见预习2、3.五、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听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
依阅读提示,思考:(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六、研读精彩语段,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思考:(1)全段的中心句是:(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明确:2.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3.感情朗读第3语段。
七、课外作业: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写一篇练笔,写出你对家乡冬天的真实感受。
板书设计:季节特征(温情--------宝地)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济南的冬天景物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暖而绿的河水(清亮、蓝汪汪----蓝水晶)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课外练笔,感受一下自己家乡冬天的特点,看谁写得好。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技巧,领悟思想感情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给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分析好在哪里。
2. 比较下列三组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投影显示):(1)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