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讲)(基础版,含解析)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讲)【学习要点】1.概括诗歌内容和主旨。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课堂探讨☆要点一:梳理诗意,探究主旨。
【探究活动】1.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教师释疑】这是诗的主旨众说纷纭,不要强求划一,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讨论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
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
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
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探究活动】2.探究马嵬的主旨?【教师释疑】注意对典故的理解和结尾句的分析。
【讨论明确】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7李商隐诗两首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锦瑟./跋涉.琴弦./船舷.无端./急湍.B.沧.海/苍.凉杜鹃./捐.献年华./华.夏C.马嵬./葳.蕤占卜./弥补.宵柝./干坼.D.运筹./应酬.驻.马/珍珠.牵.牛/赊欠.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è/shè,xián,duān/tuān;B项,分别读cāng,juān,huá;C项,分别读wéi/wēi,bǔ,tuò/chè;D项,分别读chóu/chou,zhù/zhū,qiān/qiàn。
答案:B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迷惘,茫然。
D.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徒然去打听。
思路解析:D项,“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托”都是动词,托付;B项,“然”都是副词的词尾,……的样子;C项,“休”,①动词,完结;②副词,不要;D项,“为”都是动词,做,担任。
答案:C4.对下列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
C.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D.“鸡人报晓筹”的“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思路解析: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
答案:B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①。
月榭故香因雨发,②。
高中语文7李商隐诗两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7*李商隐诗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sè)华.年(huá)琴弦.(xuán)惘.然(wǎng)B.杜鹃.(juān)沧.海(cāng)马嵬.(wěi)徒.闻(tú)C.宵柝.(tuò)占卜.(bǔ)四纪.(jì)虎旅.(lǚ)D.晓筹.(chóu)驻.马(zhù)卢.家(lú)哗.变(huā)思路解析:A项,“弦”应读“xián”;B项,“嵬”应读“wéi”;D项,“哗”应读“huá”。
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B 不及卢家有莫愁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C 他生未卜此生休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D 此情可待成追忆潭中鱼可百许头思路解析:A项,名词,来由,缘故/名词,尽头,边际。
B项,都是动词,比得上。
C项,动词,完结/副词,不要。
D项,副词,难道,哪能/副词,大约。
答案:B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
《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思路解析: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答案:A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5)桐花万里丹山路,。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6)秋阴不散霜飞晚,。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赏古诗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赏析】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
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从侧面描写落花的飘零之感,萎靡之相,惨淡之色,无奈之势,连同庭院的冷旷,时光的清凄,诗人的怨悱,无不具现,令人目乱神迷。
颈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两句,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断肠人又逢落花,自然倍觉伤情。
“眼穿仍欲稀”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希望花莫再落,却事与愿违,枝上残留的花朵仍然四处纷飞不止,越来越稀疏。
尾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
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
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自唐以来,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著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
而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态度褒贬不一,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时期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
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 B.晓.梦(xiǎo)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一弦一柱思华年.. 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卢家有莫愁..托杜鹃D.不及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新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经典练习】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1.作家作品李商隐(813—约858),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晚唐诗人,与_________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_________。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写作背景《锦瑟》大约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
也就是在这一年,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
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辉煌。
《马嵬》是写马嵬杨贵妃之死。
对于此事,当时的文人交口称颂,把唐明皇说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把倾国之罪归于“女祸”杨贵妃。
李商隐针对这一片荒谬鼓噪,据实评论,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把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和虚伪自私的面目向世人毫发毕露的揭示出来。
3.诵读诗歌,给加线的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4.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1)望帝春心tuō()杜鹃(2)cāng()海月明珠有泪(3)只是当时已wǎng()然(4)空闻虎旅传xiāo()柝(5)如何四jì()为天子1.义山玉谿生杜牧“温李”《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3.sèxián wǎng wéi bǔtuòchóu zhù4.(1)托(2)沧(3)惘(4)宵(5)纪1.《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有何特点?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B.晓.梦(xiǎo)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一弦一柱思华年....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卢家有莫愁..托杜鹃D.不及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高中语文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练)(基础,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
高中语文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练)(基础,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练〕一、阅读下面的宋词,答复下列问题。
杜工部蜀中离席①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②。
注释:①释题:公元851〔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
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
这诗是留别僚友杜之作。
题意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②卓文君,汉代才女,貌美,善鼓琴,家中富贵,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1.颈联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两句诗的句法相似。
【答案】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结合全诗,从思想感情方面谈谈这首诗与杜诗的相似之处。
【答案】①忧国伤世:“世路干戈〞表现时局动乱,战乱不断;使节未归,军队驻防,说明边防紧迫,外患严重;诗人忧国之情自然流出。
②自伤身世:“醉客延醒客〞言自己怀才不遇,只能借酒消愁。
并以美酒佳人自我宽慰,实那么表达生活之流离漂泊的无奈。
【解析】试题分析: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开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
诗歌一开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生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
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乱局势。
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经常发生边境争夺战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境事宜,局势紧张,动乱不安。
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不仅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07课时李商隐诗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éi)惘.然(wǎnɡ)宵柝.(chè)B.弦.柱(xuán)驿.馆(yì)眉睫.(jié)C.栩栩.(xǔ)金钗.(chāi)痴.心(chī)D.自缢.(shì)厮.守(sī)哗.变(huá)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B.此日六军同驻马..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C。
不及卢家有莫愁..莫愁:不要愁苦D。
无复鸡人..报晓筹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3.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 训练-落实提升 Word版含答案
1.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以等待)C.望帝春心..托杜鹃(伤春之心)D.空闻虎旅传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解析】B项,可待:哪能等待。
【答案】 B2.下列对李商隐《锦瑟》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015】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诗人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形成强烈的对比。
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使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解析】B项,典故表达的是悲哀之情。
【答案】 B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
(3)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4)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_。
【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2)蓝田日暖玉生烟(3)只是当时已惘然(4)无复鸡人报晓筹阅读《马嵬(其二)》,完成4~6题。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传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唐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解析】本诗“没有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其批判的锋芒却恰好是指向唐玄宗。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7 李商隐诗两首学校班级姓名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托杜juān()⑵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ɡ()然⑷空闻虎旅传xiāo()柝⑸如何四jì()为天子2.文学常识填空。
李商隐,字,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3.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⑴《锦瑟》一诗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
⑵《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⑶《马嵬(其二)》一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
⑷《马嵬(其二)》一诗中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二、课时达标4. 《锦瑟》一诗中,诗人用“锦瑟”起笔,有什么作用?5.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6. 《马嵬(其二)》一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7. 《马嵬(其二)》一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请简要分析。
三、能力提升(一)语言综合运用8.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能披肝沥胆....、以诚相见。
B.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不仅“低碳阅读”是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践行当代人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的节俭简朴、节制实用的理念,也是回归阅读的本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7李商隐诗两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7*李商隐诗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sè)华.年(huá)琴弦.(xuán)惘.然(wǎng)B.杜鹃.(juān)沧.海(cāng)马嵬.(wěi)徒.闻(tú)C.宵柝.(tuò)占卜.(bǔ)四纪.(jì)虎旅.(lǚ)D.晓筹.(chóu)驻.马(zhù)卢.家(lú)哗.变(huā)思路解析:A项,“弦”应读“xián”;B项,“嵬”应读“wéi”;D项,“哗”应读“huá”。
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B 不及卢家有莫愁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C 他生未卜此生休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D 此情可待成追忆潭中鱼可百许头思路解析:A项,名词,来由,缘故/名词,尽头,边际。
B项,都是动词,比得上。
C项,动词,完结/副词,不要。
D项,副词,难道,哪能/副词,大约。
答案:B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
《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思路解析: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答案:A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5)桐花万里丹山路,。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6)秋阴不散霜飞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7李商隐诗两首(附答案)
7李商隐诗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惘.然()马嵬.()未卜.() 宵柝.() 晓筹.()2.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锦瑟无端..五十弦()(2)一弦一柱思华年..()(3)望帝春心..托杜鹃()(4)此情可.待成追忆()(5)只是当时已惘然..()(6)海外徒闻..更九州()(7)他生未卜.此生休()(8)空闻虎旅传宵柝..()(9)无复鸡人..报晓筹()(10)此日六军同驻马..()4.文学常识填空。
李商隐,字________,号________,晚唐著名诗人,与______齐名,二人并称“________”。
李商隐的诗有抨击当时黑暗统治的,有抒写伤时的感慨和失意心情的,比较有名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名句填空。
(1)(2009安徽高考,10)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2)李商隐《锦瑟》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èwǎnɡwéi bǔtuòchóu2.B解析: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2)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3)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4)难道,哪能(5)迷惘,茫然(6)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7)预料(8)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9)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10)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4.义山玉谿生杜牧小李杜《无题》《夜雨寄北》《锦瑟》5.(1)只是当时已惘然(2)沧海月明珠有泪(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李商隐诗两首[基础运用层]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迷惘,茫然D.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徒然去打听D[D项,“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2.下列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B.此情.可待成追忆C.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纪.为天子D[古义:十二年为一纪。
今义:一百年为一世纪。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C[C项,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B.庄生晓梦.迷蝴蝶C.沧海月明珠有泪.D.当时七夕笑.牵牛B[“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
]5.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拟人)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B[不是借代,是比喻,诗人自比为长城。
]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①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②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A[律诗起承转合中,中间承转是两副对联。
对联除对上下句音韵平仄上有严格限制外,词性词义的一一对应也不可忽视。
例如,“他年”与“昨夜”都是表时间的名词,“断”和“惊”都是动词。
高中语文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1.作家作品李商隐(813—约858),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晚唐诗人,与_________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_________。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写作背景《锦瑟》大约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
也就是在这一年,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
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辉煌。
《马嵬》是写马嵬杨贵妃之死。
对于此事,当时的文人交口称颂,把唐明皇说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把倾国之罪归于“女祸”杨贵妃。
李商隐针对这一片荒谬鼓噪,据实评论,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把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和虚伪自私的面目向世人毫发毕露的揭示出来。
3.诵读诗歌,给加线的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4.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1)望帝春心tuō()杜鹃(2)cāng()海月明珠有泪(3)只是当时已wǎng()然(4)空闻虎旅传xiāo()柝(5)如何四jì()为天子1.义山玉谿生杜牧“温李”《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3.sèxián wǎng wéi bǔtuòchóu zhù4.(1)托(2)沧(3)惘(4)宵(5)纪1.《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有何特点?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最新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B.晓.梦(xiǎo)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一弦一柱思华年....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卢家有莫愁..托杜鹃D.不及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答案
7李商隐诗两首课后篇稳固提高随堂操练一、课内精读(一 )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第 1~2 题。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想?不过当时已怅惘。
1.以下对这首诗内容与手法的剖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锦瑟指的是绘有锦缎般漂亮花纹的瑟 ,听说原来有五十根弦 ,后改为二十五弦 ,腔调悲凉。
用瑟的锦缎花纹 ,隐喻自己的花式年光。
B.诗的开头作者不写他物 ,以“锦瑟”开题 ,以“无端”提问 ,尔后以“思”引出对“华年”的惋惜 ,看似故意为之,实是自但是成。
C.四个典故 ,构成一个共同的意象 ,潜蕴着作者对自己此生今世爱情、事业、理想、追求的难过反省和深邃喟叹。
D.结尾如泣如诉的惨剧式诘责,让诗人堕入深深的考虑与诱惑之中,进而大大加强了诗作的震惊力。
E.诗人借用典故、比兴和比喻手法 ,运用联想与想象 ,以片段意象的组合 ,创建出模糊境地 ,形象地传达出感慨之情。
分析 C 项 ,应为“四个典故 ,每个典故一个意象”;E项,“比喻”应为“象征”。
答案 CE2.这首诗的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剖析。
分析这是一首律诗 ,能够依据律诗四联分别拥有“起、承、转、合”的特色剖析。
尾联在诗中是即总联合拢 ,归旨点睛。
参照答案尾联是对上文的总结。
“此情可待成追想”,是说上边说的那种感情已在心底积淀了好久在再回想 ,真是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不过当时已怅惘”,是说“当时”“怅惘”的感觉,此刻愈甚。
“合”,,现(二 )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第 3~4 题。
马嵬 (其二 )李商隐国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这天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以下对这首诗的剖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夹叙夹议。
叙 ,采纳了倒叙的方式 ,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诞 ;议,为下文确立了感情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练)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杜工部蜀中离席①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②。
注释:①释题:公元851(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
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
这诗是留别僚友杜之作。
题意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②卓文君,汉代才女,貌美,善鼓琴,家中富贵,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1.颈联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两句诗的句法相似。
【答案】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结合全诗,从思想感情方面谈谈这首诗与杜诗的相似之处。
【答案】①忧国伤世:“世路干戈”表现时局动荡,战乱不断;使节未归,军队驻防,说明边防紧迫,外患严重;诗人忧国之情自然流出。
②自伤身世:“醉客延醒客”言自己怀才不遇,只能借酒消愁。
并以美酒佳人自我宽慰,实则表达生活之流离漂泊的无奈。
【解析】试题分析: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
诗歌一开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生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
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
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经常发生边境争夺战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境事宜,局势紧张,动荡不安。
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不仅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这两句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也不知道天气会如何。
看着人们只顾互相劝酒,诗人不免感慨万端。
诗人用“醉客"来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喻其为浑浑噩噩、不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
此处是暗用了《楚辞·渔父》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此时此刻,有谁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题。
柳咏柳李商隐曾巩曾逐东风拂舞筵,乱条犹未变初黄,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倚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解把飞花蒙日月,已带斜阳又带蝉!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
断肠:销魂。
3.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曾诗以柳喻人,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4.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3分,手法1分,效果2分。
意思对即可);“倚”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柳枝随风乱舞的情景,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3分,手法1分,效果2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二月二日①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
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
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5.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答案】(3分)示例一:“万里”强调空间渺远,蕴涵飘零天涯而欲归家不能的苦闷;(2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
(1分)示例二:“三年”点明时间漫长,流露羁旅的愁苦和疲惫。
(2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
(1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万里”、“三年”中任选一个,结合着这首诗歌的大意内容,从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在诗歌中的作用等角度,联系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万里”侧重的是空间渺远,“三年”侧重的是时间的漫长,在诗歌中的作用可从为诗人抒发情感做铺垫角度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诗歌的颔联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3分)示例:主要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答“反衬”的手法亦可)(1分)颔联写江上春色。
花、柳的“无赖”,蜂、蝶的“有情”写出了春天生命活力。
(1分)以明媚春光反衬自己的凄苦身世与郁闷心境。
(1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抓住颔联中的花、柳的“无赖”,蜂、蝶的“有情”,答出其营造的意境氛围,然后再结合着整首诗歌的写作意图或表达的情感角度来分析,由尾联“游人意”可体会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凄苦心境,而颔联所描绘的充满生机的春色美景,自然是为了反衬哀情。
所以颔联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语言运用。
7.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流露着惋惜伤感的情绪。
请你针对“夕阳”写一段感悟性的话,表达积极或达观的情怀,不少于40个字。
【答案】面对夕阳,我们大可不必一味地去感伤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其实,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只要是充分燃烧、释放能量、有益于世的生命便都能获得永生。
朱自清就曾说过:“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解析】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
要求以“无题诗”为开头,不改变原意,语句连贯、通顺。
李商隐把无题诗这种最能展示个人的性情、气质、素养、才思和心路历程而又最难诉说的诗歌形式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题诗这种最能展示个人性情、气质、素养、才思和心路历程,并且最难以诉说的诗歌形式,让李商隐运用得出神入化,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主语的变换,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美文欣赏:墨弄风流李商隐名吟一句,风流千古。
那是个思想灵魂飞入了梦与现实之外的诗人,蓝田日暖玉生烟。
他一生于官场潦倒无功,却在诗文中倾注了举世惊叹的情思,夜吟应觉泪光寒。
他用精妙奇丽的一行诗,便可道尽沧海万物的明丽惆怅。
他是晚唐文坛的巅峰人物,我心中的一代风流诗人——李商隐。
初识其文采之绝美,是于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彼时年幼的笔者正酣读李白、杜甫,偶悟其诗意而尤觉新奇。
这一句巴山夜雨,于白少了洒脱,于杜缺了壮丽,却将那离别之痛如此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原来已是痛到无力可提分离二字,双眼噙泪,仰望巴山夜雨。
未到分离已思相聚,君问归期未有期,于是只得约定往后相遇凭吊之时,再笑谈今日了,只怕那笑,却也是情深而落寞……能够写出如此落寞思绪的,会是什么样的人?笔者由此开始对这位诗人有了好奇。
随着阅读的开阔,笔者对李商隐的敬意越发深厚。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似是写楼写花,竟将主人的心志阐明、说透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笔者仿佛看到了诗人孑然独立远望,却因心中默契灵感淡淡微笑。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那份清新之意,因风雷细雨平添感伤。
如此意境,令人不得不赞,不得不叹。
何谓以文而生,绚烂于诗海?这便是了吧。
笔者愚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体三种。
“会当凌绝顶”是一,“采菊东篱下”是二,而李商隐便是那“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三。
他于现实官场生活中潦倒不得志,却因此得到了对文学诗歌天才般的灵感,成为彼时精神境界的巅峰之人,其诗歌影响延续至今。
自北宋以来,李商隐的众多名吟雅句被无数文人学者反复推敲,咀嚼,研讨,争论。
尤因了他那行文暧昧难懂的缠绵风格,便使得一万个人,有了能力为其同一句诗赋予一万种理解。
一传十,十传百,汇聚成了李商隐的境界与风格。
这又何尝不是李商隐最初的用心所在呢。
于是风雅诗人李商隐的名字,便随着唐朝诗文的圣明,风流后世,永记在了晚辈后生们的心间。
而于最初奠定了这一切的,是他的代表作《锦瑟》。
诗人以晦涩而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令所有人感伤叹惋的心境。
如笔者文章开头所述,那心境已是脱离了现实与梦境之外的。
正因其晦涩,便有了千千万万种理解。
“此情可待成追忆。
”乡情,爱情,亲情,友情,恩情,绝情,便都是情了。
于是,拥有可待追忆之“情”的人,都得了这首诗,悟了这首诗,以不可言传,只得意会的怅惘之境,叹了这首诗,也深深记住了那最初构造其境的传奇之人李商隐。
从那之后,他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了中国诗坛丰碑上那极为显赫的位置。
一生悲戚郁郁的他,也足够因对文坛如此丰厚的成就与供给欣然长叹、洒脱而去了吧。
而笔者相信,那一句句绮丽的诗词,带着忧愁诗意的墨香,也早已风流千古,漫步于时间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