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概述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1.1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 号令)事业单位分类: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

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事业单位性质、宗旨和特征:1、事业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它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

2、事业单位的宗旨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

第一节事业单位概述

第一节事业单位概述

第一节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是一个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提法,产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对事业单位范围的界定也不断变化。

对事业单位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多种说法。

根据2004年6月27日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按此规定,本书所称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登记或者备案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法登记或者备案。

县级以_L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实行分级登记管理。

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来源;(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具备法人条件、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书的事业单位,不再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登记管理的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县级以丘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直属事业单位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登记或者备案申请应当核准登记或者备案,并向其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凭证。

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活动。

事业单位应当在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

事业单位变更、注销,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或者备案。

公共基础(三)事业单位概述

公共基础(三)事业单位概述

1. (判断题)事业单位可行使行政权力。

()正确错误【答案】N【解析】【答案】×。

解析: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而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故本题判断错误。

2. (判断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正确错误【答案】N【解析】【答案】B。

解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可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中也逐步要脱离国家机关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

故本题判断错误。

3. (判断题)事业单位以提供公益的服务为首要任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正确错误【答案】Y【解析】【答案】Y。

解析: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4. (单选题)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

A. 社会性B. 行政指令性C. 服务性D. 实体性【答案】D【解析】【答案】D。

解析:实体性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因为社会团体是由个人会员或单位会员组成的松散型的社会组织。

故本题答案选D。

5. (单选题)()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

A. 事务B. 业务C. 财务D. 人事【答案】D【解析】【答案】D。

解析:人事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

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居核心地位。

故本题答案选D。

6. (单选题)()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

A. 自收自支性B. 知识密集性C. 公益性D. 服务性【答案】C【解析】【答案】C。

解析:公益性是由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设立并依法独立运行的社会组织,是国家公共事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责任和管理权力,同时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事业单位通常是为了满足公众需求而设立的,而非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织形式,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

在教育领域,高校和中小学是最常见的事业单位;在卫生领域,医院和卫生院是典型的事业单位;在文化领域,图书馆、博物馆等也属于事业单位的范畴。

事业单位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事业单位的特点之一是由国家机关设立,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责任和管理权力。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方面享受相对的自主权。

与此同时,作为公共事务的承担者,事业单位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具有一定的监管和责任。

这种特点既保证了事业单位独立运作的灵活性,也保证了其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自筹资金等。

其中,政府拨款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财政支持方式。

政府通过拨款来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确保其能够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社会捐赠则来自于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和认可,是事业单位经济来源的重要补充。

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相对于企业来说更为灵活。

事业单位不受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限制,可以更加注重公共效益和社会责任,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让事业单位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和社会效益,而非短期经济利益。

同时,事业单位在管理上也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员工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平台。

然而,事业单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事业单位在决策上可能存在不够灵活和高效的问题,由于其特殊的机制和程序,决策流程可能相对缓慢。

另外,事业单位的管理可能存在一些腐败和浪费的现象,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内部控制。

此外,事业单位在资源配置上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的内涵事业单位的概念是我国所特有的,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事业单位这样的称谓。

国际上通常把类似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机构称之为社会公益性组织或公共机构,主要指学校、医院、协会、孤儿院等部门。

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产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但当时还未称其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概念。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事业单位”这一名词。

我国于1956年6月15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采用了“国营企业和事业收入”这样的表述方式,把“事业”与“企业”作为同等的社会组织结构并列。

从此,“事业”在我国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新的含义,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的事业。

1963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内开支的单位均为事业编制”。

这个定义以经费来源为界定标准,强调了“事业单位”的范围。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也面临管理体制的变革。

仅以经费来源来规定事业单位的范围,不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

因此,1984年全国编制工作会议《关于国务院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试行办法(讨论稿)》中规定:“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项服务活动,不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的单位,可定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改革进程中对事业单位的经费、编制、劳动计划等进一步放开,并开始注重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地位。

国家统计局、人事部、劳动部、国家计委于199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劳动计划和统计中划分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暂行规定》更加明确了事业单位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该规定明确指出:“企业、事业、机关的划分应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进而把我国事业单位界定为“从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独立核算单位”。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调研报告范文本文是一份关于事业单位调研的报告,主要调研对象为身处某地区的事业单位,旨在了解其组织架构、管理运作方式、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情况。

本次调研共计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其中问卷调查样本设置了60份,访谈对象有10名。

一、事业单位概述在本地区,事业单位是行政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公共交通、环保等各个领域。

这些事业单位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旨在为公众提供优质、公正的服务。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 人员配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地事业单位人员配备相对充足,其中有52%的单位占比人数超过100人,且不涉及劳动者数量问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退休金等福利待遇是较全面的。

2. 组织架构及管理运作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事业单位采用“部门-小组”的管理形式,其中有68.33%的单位占比主管领导层人员达到2-3人,而小组的数量大概在3-5个之间。

此外,在管理运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采用了固定的工作流程和文书记录系统,并不断进行流程修缮和升级,以提高管理效率。

3. 职工培训调查结果显示,事业单位非常重视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成长,其中大致有61.67%的单位设置有年度和季度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4. 员工工作满意度本次调查对员工满意度有所探讨,结果显示,大多数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在70-8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员工对晋升机制和薪资待遇提出了不满的意见。

三、访谈记录与分析本次访谈主要针对10名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进行有关组织架构、管理运作方式、人员培训等问题的深入交流,得到了以下方面的反馈:1. 组织架构: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应该简明清晰,减少冗杂环节,迅速决策。

此外,有偿增加职称和职级数量将会带来内耗,不利于管理工作。

2. 管理运作方式: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在清晰的组织架构下,通过互通信息和跨部门合作等措施,可以达到高效的管理运作方式。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同传统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运作方式较为特殊,需要符合一定的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对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是指在国家授权或委托下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其性质是公益性、非营利性质。

在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分为:教育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等多个类别。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制度,以保证其公正、透明、高效地发展。

三、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与要求1. 组织结构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党委(党组)、管理层、各部门和基层单位。

其中,党委(党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工作方针、政策以及发展战略,管理层负责具体的工作实施,各部门则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基层单位则直接面向服务对象。

在组织结构中,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和社会责任,将经费、资源等充分分配合理布置,从而确保工作工作的高效实现。

2. 人员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主要包括招聘、考核、岗位分配、薪酬等方面。

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需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如按照招聘条件、程序、程序等设定标准,开展公开招聘。

在岗位分配方面,事业单位应根据应聘者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素质等方面,从整体与局部考虑,合理分配和安排工作岗位。

另外,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者,需要经常进行岗位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效果、服务用户等方面的考核。

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与惩罚制度以保证工作人员持续的工作动力与高度的工作质量。

3. 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工资、福利、物资采购、收入和支出等方面。

应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规模以及特点制定相应的财务模式与财务管理制度。

依据实际需求,事业单位设计出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事业单位运营支出的正常执行,提高整单处理效率,维护经济和金融安全。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依法成立,从事非营利性活动,并接受政府管理和法律监督的组织。

它们在社会事务、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概念广泛,包括了各行各业的公共单位,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共交通系统等。

一、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机关、局、院、所等。

这些单位由国家、省级、地市级政府直接或间接管理,同时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

例如,学校是重要的事业单位,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负责学生教育、培训、研究和社会服务。

二、事业单位的性质与特点1.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目标并非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和福利。

在盈余的管理上,事业单位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将盈余用于发展和改善自身的服务。

2. 公共性:事业单位的目标是服务公众利益,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权益。

例如,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图书馆提供知识和文化资源,都是为了服务社会大众。

3. 社会责任感: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责任,必须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并遵守法律法规。

例如,学校必须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医院必须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4. 政府监督:事业单位的活动受到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政府负责对其进行法律监督,监督其法定职责的履行,以及管理其财务和组织运行。

5. 独立运作:事业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和运作机制,包括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主用人等。

三、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 公共服务提供者:事业单位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科研等,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2. 社会稳定维护者: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就业形势,保障了社会稳定。

3. 公共利益代表者:事业单位在执行公共政策、服务社会大众的过程中,代表着公众的利益,维护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

4. 人才培养基地:事业单位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为社会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

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

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

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1.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公民组织依靠自身资源为公益目标提供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

事业单位一般不追求经济利润,而是以满足公众需求、服务社会为宗旨。

2. 事业单位的分类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事业单位分类包括:2.1 教育事业单位教育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培训机构等,主要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这些事业单位通常由教育部门或地方政府管理,目的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2.2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医院、卫生院等,主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这些事业单位承担着疾病防治、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职责,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2.3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包括科研机构、实验室等,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这些事业单位通常由相关部门或科研院所管理,旨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4 文化艺术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主要致力于文化艺术传播和保护。

这些事业单位负责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

3. 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分为职能部门管理模式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模式。

3.1 职能部门管理模式在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由相关部门直接管理和领导,例如教育事业单位由教育部门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通常适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来实施管理。

3.2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模式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模式是指事业单位独立建立法人治理机构,行使自主管理权,自负盈亏。

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自主权的事业单位,可以更加灵活地运营和管理。

4. 事业单位的基本特点事业单位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活动以公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

4.2 自主权事业单位在内部运营和管理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独立制定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概述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机构,负责执行特定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和财务自主权。

在日常工作中,了解事业单位的公共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组织发展至关重要。

事业单位的定义和特点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资金或社会集体资金设立、管理、运行的公益性组织。

事业单位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目标是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

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 - 公共性:事业单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众,服务范围涉及整个社会,具有公益性质。

- 独立性:事业单位依法独立设置和运行,管理机构和职能相对独立,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 自主性: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权,相对独立于政府部门。

- 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活动主要用于维持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事业单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管理主体和服务性质,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分类有: 1. 政府事业单位:由政府直接管理或监督的事业单位,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

2. 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由社会集体组织或社会团体管理的事业单位,如慈善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等。

3. 企业事业单位:由企业或企业法人单位管理的事业单位,如大型企业的培训机构、医疗中心等。

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在管理机制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事业单位法人机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法人责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在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中享有与其特定职能相适应的法律地位。

-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它应根据公益性质,确保其财务监管体系健全、财务运行规范。

-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体制、责权利关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等资源,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什么叫事业单位

什么叫事业单位

什么叫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概述
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

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比如教育局,中科院,林业局,卫生局等等
1.怎么判断一个事业单位职务是不是参公编制?
2.请教下什么是差额事业单位,什么是全额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
4.国家档案局的性质是什么?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
5.什么是全民事业单位?
6.什么是机关单位啊?
7.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8.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存在哪些问题
9.现在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股级
10.编制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事业单位(一)2024

什么是事业单位(一)2024

什么是事业单位(一)引言概述: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委托从事公益事业的法人组织,其性质与企业不同。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发展前景五个大点阐述什么是事业单位。

正文:一、定义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委托从事公益事业的法人组织。

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医疗、科研、文化、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服务工作。

事业单位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受到相应的管理和监督。

1.1 公益事业1.2 非盈利性质1.3 法人组织1.4 政府或社会团体委托二、性质事业单位的性质与企业不同,具有一些特殊的属性和特点。

2.1 公益性质2.2 公共性质2.3 社会服务功能2.4 稳定性和长期性三、组织形式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3.1 机关型事业单位3.2 教育型事业单位3.3 医疗型事业单位3.4 科研型事业单位四、管理方式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相对复杂,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和权力。

4.1 行政管理4.2 自主管理4.3 监督机制4.4 绩效评估五、发展前景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面临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5.1 政策支持5.2 培训与人才发展5.3 创新科技应用5.4 合作与联盟5.5 国际交流与合作总结:事业单位是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委托从事公益事业的法人组织,其具有公益性质、公共性质和稳定性。

事业单位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未来,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政策支持、人才培训、创新科技应用、合作与联盟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事业单位与公共事业管理课件

事业单位与公共事业管理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资源短缺
公共事业管理需要大量的资源投 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 源短缺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
一。
公众参与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到公众利益, 需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如何有效引导和吸纳公众参与是
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监管缺失
公共事业管理需要有效的监管机 制,如何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正的评价。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财 务支出,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 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
内部审计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财 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风险管理
识别和分析财务风险,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事业单位与公共事业 管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事业单位概述 •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 事业单位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 •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的定义与特点
事业单位的定义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 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 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公共性、 公益性等特点,其目标是提供公 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事业单位的类型与功能
事业单位的类型
根据其业务性质和活动范围,事业单 位可以分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等类型。
事业单位的功能
事业单位的功能在于提供教育、科技、 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促进 社会发展和进步。

什么是事业单位

什么是事业单位

什么是事业单位引言: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既不属于国家机关,也不属于企业,而是一种以公益为宗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公共资源配置功能。

本文将围绕什么是事业单位展开阐述,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等部分,全面系统地解析事业单位的定义、特点、分类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概述:事业单位是指为了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职能而成立,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法人组织。

在中国,事业单位主要是指政府部门所属的一类非营利性法人组织,包括教育、医疗、科研、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机构。

与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和自筹资金。

正文:一、事业单位的定义1.1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事业单位指的是一个以非营利性、公益性为目标的法人组织,旨在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

事业单位在组织形式、经济性质和法律地位上都与企业单位有所区别。

1.2事业单位的法定属性根据我国《事业单位法》,事业单位具有法人地位,享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经济活动,并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1.3事业单位的定义界定事业单位的划分主要根据组织宗旨、服务对象和资金来源等因素区分,包括国家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公办事业单位等。

二、事业单位的特点2.1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等来维持运转。

2.2公共服务性事业单位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其服务对象包括社会大众、群众团体、政府机关等。

2.3经费来源多元化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和自筹资金等多个渠道。

2.4行政权力和自主管理事业单位既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受政府的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运作管理。

2.5高度社会责任感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因此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特点。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的含义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这是2004年6月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1.事业单位的性质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与行政单位、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2.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1)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具体化,一般不具有行政职能。

这是事业单位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2)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比如出版单位,出版书籍不能仅仅看重市场,出畅销图书,而更要出版社会效益好的图书。

争取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3)事业单位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如医生、工程师、教授、艺术家等,是人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其劳动成果一般是知识和精神产品。

(4)事业单位门类繁多,跨度大,情况复杂:既有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有经营开发性事业单位;既有党政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又有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单位;既有数万人的大型事业单位,又有几个人的小型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的类别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指经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具有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行政支持、执法监督、行政保障等职能的单位.如各类行政执法机构、独立监督机构等。

这类事业单位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有执法收费职能的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依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编制,严格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的体制进行。

事业单位类别

事业单位类别

引言概述: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或其他授权的组织机构批准设立,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并对社会公众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的非政府组织。

事业单位类别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本文将对事业单位类别(二)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内容:一、行政事业单位1.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由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直接创办和管理的事业单位。

其主要任务是执行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如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

这些单位通常由政府委派行政干部担任单位主要领导,直接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2.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一个事业单位创办和管理其他事业单位的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是专门的管理单位,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监督所属事业单位的工作。

这些管理单位通常由行政事业单位或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设立,并具有相应的授权和管理权限。

3.准事业单位准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并符合事业单位性质的非营利性组织。

准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事业单位相似,但管理和运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准事业单位通常由政府依法授权的机构管理和监督,并享有相应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

二、事业单位1.社会团体办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办的事业单位是指由社会团体作为法人创办并组织管理的事业单位。

这些事业单位通常是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存在,由社会团体依法设立并独立运行,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费、捐款和政府拨款等。

2.企事业单位办的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办的事业单位是指由企事业单位作为法人创办并组织管理的事业单位。

这些事业单位通常是由企事业单位为其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如企业医院、企业学校等。

3.个人办的事业单位个人办的事业单位是指由个人作为法人创办并组织管理的事业单位。

这些事业单位通常由个人通过自身的专业技术或经济实力创建,如个人诊所、艺术工作室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性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性质上,行政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直接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主要提供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的公共服务;而事业单位则是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创办,独立运行,主要提供公益性服务。

第一篇第一章事业单位概述

第一篇第一章事业单位概述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和类型
(一)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 一、提供公共服务 二、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 三、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 四、经费来源的国家化 五、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2024/3/27
公共基础知识
1
(二)事业单位的分类
1.按性质和特点分为: (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2)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3)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 2.按财务管理形式分为: (1)全额预算管理单位–财政补助单位 (2)差额预算管理单位–财政适当补助单位 (3)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经费自理单位
2024/3/27
公共基础知识
2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
每一种社会组织的产生都是由于社会的 需要而产生的。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政府行政机 关,不同于非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企业及人民 团体,其存在有着客观的社会基础。
1.满
4.防止契约失效
5.弥补志愿不足
2024/3/27
公共基础知识
3

事业单位政策法规解读

事业单位政策法规解读

事业单位政策法规解读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事业单位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运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政策法规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业单位的运作和管理。

一、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和机关而言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公益为宗旨,服务于社会大众。

事业单位通常包括教育、科研、医疗、文化等领域,其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与企业有所不同。

二、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我国事业单位法律地位的明确是通过《事业单位法》来规定的。

该法详细规定了事业单位的设置、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事业单位享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应的权益和义务。

三、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政府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其中包括事业单位设置、职称评定、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遵循相关的财务制度和规定。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原则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公允,要保证财务制度的严密性和透明性。

五、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是其正常运作的基础。

事业单位应遵循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人事的选拔和管理。

此外,事业单位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良好运作,政府设立了相应的监督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和管理进行监督,确保事业单位按照法规开展工作。

七、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压力。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事业单位与企业进行合作,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活力。

八、事业单位的法律责任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侵犯他人利益进行赔偿等。

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事业单位概述典型例题

事业单位概述典型例题

事业单位概述典型例题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种 ( )行为。

A.行政管理B.公共服务C.公共管理D.行政执法2.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 ( )管理的体制。

A.统一登记B.分级登记C.灵活登记D.备案3.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市场准入的需要B.依法管理的需要C.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D.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4.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 ( )。

A.事业单位收入B.事业单位预算C.事业单位支出D.事业单位资产5.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叫做 ( )。

A.业务活动利润B.经营收入C.事业收入D.商业收入6.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 ( )审核批复后执行。

A.财政部门B.主管部门C.上级行政部门D. 国资委事业单位概述典型例题(共 6 题) 【参考答案】1.D[解析]略2.B[解析]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即,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的体制。

3.C[解析]事业单位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B[解析]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它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反映了事业单位一个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

5.C[解析]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6.A[解析]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的含义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这是2004年6月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1.事业单位的性质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与行政单位、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2.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1)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具体化,一般不具有行政职能。

这是事业单位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2)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比如出版单位,出版书籍不能仅仅看重市场,出畅销图书,而更要出版社会效益好的图书。

争取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3)事业单位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如医生、工程师、教授、艺术家等,是人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其劳动成果一般是知识和精神产品。

(4)事业单位门类繁多,跨度大,情况复杂:既有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有经营开发性事业单位;既有党政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又有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单位;既有数万人的大型事业单位,又有几个人的小型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的类别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指经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具有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行政支持、执法监督、行政保障等职能的单位.如各类行政执法机构、独立监督机构等。

这类事业单位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有执法收费职能的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依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编制,严格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的体制进行。

2.纯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单位。

如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科研究、信息统计、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公共卫生服务、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社会福利等单位。

纯公益类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增长幅度。

在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的同时,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

3.准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但不是国家指定性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公益事业。

如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等单位。

在这类事业单位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进行收费,收不抵支时,政府核拨一定经费予以支持。

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削减财政补贴。

涉及由财政支持的单位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4.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的不是国家指令性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的公益事业,其产品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单位。

如大中专学校所属的实习工厂、农场、俱乐部、宾馆(培训中心人招待所、房屋维修队、劳动服务公司、物资供应站、开发性科研机构、市政施工单位、房地产管理单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非公益性地质勘察单位、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电影公司、各类农林牧渔场等单位。

按照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的要求从有利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由市编办审批后,其内设机构编制调整均实行备案制。

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由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取代机构编制行政审批。

第二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内涵及存在的弊端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内涵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制度和机制,而不是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机构和机制。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为了有效地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使之更好地提供事业产品即必需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发展公共利益,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形成的一整套有关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我国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1.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的弊端(l)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大,人头费比例高,国家财政负担十分沉重。

(2)官僚作风严重内部机制不灵活,与经济建设结和不紧密,社会效益不高。

2.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现阶段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有(1)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2)布局结构不合理(3)主要由政府管制,管理手段不适应。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有以下几点:(1)管理方式行政化。

从机构编制管理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事业单位还继续承担着某些综合规划、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二是事业单位普遍套用机关的行政级别(2)宏观调控失控。

中央要求对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进行必要的备案和审核的同时也缺乏规范的宏观调控手段。

对全国事业编制也没有总量上的控制。

事业单位发展在地区上极不平衡,宏观管理上出现失控现象。

(3)运行机制非效率化。

事业单位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提供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由于大多数产品难以量化。

或者无法用货币计量.所以对事业单位业绩的考核较为困难。

在更多情况下,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应以是否能够保质保量提供服务产品。

以满足市民需要为评定标准。

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难以令人满意。

内部管理松懈,外部约束乏力,这是无法保证事业单位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原因。

(4)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资源的配置包括市场配置与公共配置两种方式。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配置的范围。

但我国事业单位资金的配置非社会化问题一直存在,突出表现为机构重复设置,各单位相对封闭,导致整体社会化低下。

(5)单位行为经济化。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政府.但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数量的增加和人员的膨胀财政支持越来越力不从心。

为了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提高和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许多事业单位不得不把"创收"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 (6)职能范围扩大化。

政府在设定一个事业单位时,对其职能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扩大化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社会提供事业产品的本质却有被淡化削弱的态势。

(7)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停留在静态管理阶段。

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事业单位成立后,因管理不善.或因功能弱化,或因原有的任务已经完成,最后悄然解体。

而在此期间,该事业单位也从未调整过机构编制。

机构编制部门因不能及时掌握信息,不仅该事业单位的编制没有收回来,还将其列入.现有事业单位的统计范围之内。

(8}编制标准不明确。

事业单位的编制标准依据是事业单位的性质的明确界定。

但是,由于目前事业... 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性质并不明确,因此.往往依照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来确定其编制标准,很难适应公共服务的需要。

(9)法制不健全。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事业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节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改革一、改革的原则 1.基本原则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

所谓"政事分开"就是解除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阔的隶属关系,管理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宏观控制,具体事务由事业单位自主解决.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按中央有关规定基本取消。

2.具体原则(l)本着"政事分开、理顺关系"的原则.在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将那些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剥离出去。

(2)本着"区域统筹、行业统筹"的原则,调整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

(3)本着精简、效能和减轻财政负担的原则.对事业单位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二、改革目标新的事业单位改革,其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投资、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行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三、改革方向和基本方式1.改革方向(1)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社会事业社会办。

就是指社会事业兴办的主体多元化,建立国办、民办和社会办等多方兴办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格局。

第二,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与事业单位向真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化相一致,必须打破事业资源的行政化分割与部门单位所有制,面向社会进行公共服务。

(2)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加强公共事业立法,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学技术立法、教育法、文化法、卫生法、体育法等方面的公共事业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作为进行公共服务与管理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仅需要其内部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民主化运行,还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杜会的监督。

2.改革的基本方式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分级管理、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 )。

A.平行关系B.不相隶属的关系C.业务指导关系D.隶属关系2.事业单位通常以( )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A.单位利益B.人民利益C.国家利益D.社会公益3.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B.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对外开放的发展D.认识误区4.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

A.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 B.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 C.事业单位的发展D.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5.下列属于事业单位的是( )。

A.财政局 B.社科院 C.县法院 D.民政局6.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 )。

A.分期改革 B.分级改革 C.分类改革 D.职能转变7.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 )。

A.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B.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C.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事业单位运行的民主化D.实现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精简人员二、多项选择题1.事业单位按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

A.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 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C.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D.政府办事业单位2.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是 A.满足公共需要 B.弥补市场缺陷 C.节制政府失灵 D.防止契约失效3.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条件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 B.政府改革的深入 C.公共事业的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A.统筹兼顾.分类实施,因地制宜 B.行政决策与执行相协调 C.公益事业举办主体多元化 D.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