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三篇

合集下载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三篇》【篇一】近年来,**县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抓实乡土人才培育,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的乡土人才队伍,全力打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突出培训重点,精选培育对象。

坚持需求导向,重点选择有一定经营基础、管理能力、创业技能的返乡创业人员,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技术技能、增加致富能力、促进作用发挥为目的,依托建成的实用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乡村振兴学院,分层分类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达900人次。

突出培训方向,优选培训内容。

立足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按照“瞄准实用、瞄准需求、瞄准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等方面开展培训,帮带传承一批生态工业领军人才、产业人才、乡土名家、非遗传承人,因人因时因需开展技能培训。

目前,已开设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电商培训、特色产业发展等实训课目。

突出培训实效,创新培育方式。

依托**电子产业园、特色产业“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建设等平台,采取专家授课与乡土能人现身说教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本土人才培育提升与县域外人才反哺相结合的“四结合”模式,运用“一分钟”课堂、“田间课堂”等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培育一批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紧缺人才。

【篇二】**县坚持在强化领导、优化环境和载体创新等方面集中发力,加快提升人才工作管理水平,破解人才发展难题。

一是强化人才工作引领。

该县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市县级拔尖人才参加**年度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提升拔尖人才政治理论素质和服务**发展的本领。

贯彻落实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强沟通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各类专家人才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

加大具有专业背景的干部选拔任用力度,提高专家人才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让专业的人领导专业的领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贵州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贵州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贵州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贵州脱贫攻坚是中国乃至全球减贫事业的一个典范,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具体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是关于贵州脱贫攻坚的一些经验交流材料。

一、严格精准识别贫困户:贵州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贫困户信息进行精确识别,确保帮扶措施能够精准有效地覆盖到真正的贫困户。

同时,贵州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更新贫困户信息,确保全面了解贫困户改变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政策。

二、实施分类帮扶措施:贵州提出了“五不五少”帮扶措施,即“不滑坡、不返贫、不增贫、不输补、基础不少”,确保贫困户不再因农业滑坡、因个人疾病致贫、因灾返贫、因帮扶补贴返贫、生活基本不缺少而再次陷入贫困。

贵州还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类实施产业帮扶、资金帮扶、生态扶贫等措施,个性化地解决贫困户的致贫问题。

三、推动就业扶贫:贵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同时,贵州还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获得稳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四、发展产业扶贫:贵州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茶叶、金银花等,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贵州还注重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产品上行,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贵州还鼓励贫困户参与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贵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同时,贵州还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贫困户的社会保障和基本服务水平。

贵州脱贫攻坚经验的成功在于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贵州脱贫攻坚工作以精准扶贫为基础,通过分类帮扶、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手段,有效地解决贫困户的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贵州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全国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全国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了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国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议,以下是会议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要承认,脱贫攻坚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来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但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行机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脱贫工作进展缓慢。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严格和有效的监管和执行机制,确保资金和资源的正确使用。

其次,我们要注重精准扶贫,不仅要关注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更要关注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提供经济援助,更是要提供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贫困地区的特殊问题,比如交通不便、生态恶化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再次,我们要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选择合适的产业和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收入来源。

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和动员,让全社会都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通过宣传和动员,可以增加社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增加支持力度。

同时,也可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动周围群众的参与,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次经验交流会议,我们深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充满希望的事业。

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内生动力、宣传动员的原则,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总5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总5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总5篇【篇一】今年以来,**市围绕贯彻落实“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指导意见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平台实效、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人才工作基础,为**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找准工作定位,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聚焦推进“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起草印发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谋划和指导,并对全年人才工作作出计划安排。

对照《自治区关于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立足**市人才工作实际,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工作方案》,逐项落实“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工作任务。

针对《**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与《**市人才发展规划(2018-2022)》在时间节点上的交叉,为保证人才工作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启动了《**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对《**市人才发展规划(2018-2022)》相关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初步摸查,并对相关任务进行顺延,为编制好《**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激发创新活力,切实提升人才平台实效。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荐**瑞盛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究院申报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集宁师范大学生创业园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瑞盛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究院申报2020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持续打造双创孵化平台,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星创天地”3家。

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7家。

不断拓展京蒙人才交流平台,深化京蒙两地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互派挂职干部优势,采取双向挂职、委托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活动,积极促进两地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对接与合作。

今年,北京市计划向我市选派专业技术人才172人,我市计划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30人赴京跟岗学习。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篇一】“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以来,伊金霍洛**以“人才强**”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借载体平台之智,在引进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才上突破提升。

积极融入自治区和市“一心多点”柔性引才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模式,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评估,对外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加强在煤电、煤化工、煤机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力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确保引进的人才是符合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借乡村振兴之势,在培养集聚本土专家人才上突破提升。

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百村百名实用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培养力度,通过持续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激发实用人才创业活力,切实提高实用人才致富能力,使一大批具有创新带富能力的农村牧区“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真正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的主力军。

借政策支持之力,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突破提升。

对现有人才政策执行情况开展“回头看”,没配套的抓紧配套,不完善的抓紧完善,落实不到位的抓紧推动。

认真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统筹使用好人才政策奖补资金,畅通服务人才绿色通道,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投资兴业、评先评优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成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篇二】2020年,**区紧扣“以用为本”主题,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以工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党管人才、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上精准发力,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持续不断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六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六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六篇》【篇一】近年来,**区围绕推进国际化“草原音乐名城、冰雪运动名城、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区域发展的招才引智工作。

以“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思维模式,持续发挥人才在地区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各行业领军人才实现创新实践。

建立完善多渠道开放性人才招引体制机制。

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构建“党委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协同推进机制,依照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人才引育政策2个,根据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人才发展规划,按照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引才权限,确定符合实际的引才标准。

创新人才招引形式开通多类型人才引进渠道。

有效依托市、区两级人才流动和人事考试中心针对未就业大学生建立**区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数据库,提供事业编制100个,吸引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回海就业,202x年共有261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实现本地就业。

结合医疗卫生发展,采取专家定期服务、远程技术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医疗卫生人才150余人,有效弥补医疗领域领军人才的不足。

加强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实施“成果转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对专家服务时长做出明确规定,实行基层一线点题、统筹分类定题、专家人才解题,实现基层集聚智力要素和专家成果转化双赢。

202x年共有77批次62名专家下基层开展基础教育引领、医疗卫生关爱、农牧业发展等服务。

【篇二】**市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聚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眼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打造优秀人才集聚之地、创业之地、成功之地。

围绕发展需求,加大紧缺人才引进力度。

每年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调查摸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为依托,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推动引才引智与特色项目对接,在引进项目的同时着力引进一批适应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三篇

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三篇

人才工作汇报材料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三篇【篇一】近年来,某某市找准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扶贫工作中,着力打好“科技+教育+卫生+农牧+某某对口帮扶”人才精准扶贫组合拳,推动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科技人才助燃脱贫攻坚之“火”。

某某市紧紧围绕贫困某某县扶贫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推动“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为贫困某某村开展技术帮扶。

新增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家,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三区”科技人才130名。

协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向贫困地区发放甘蓝种子3200亩,推荐申报自治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项目7项。

同时,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农牧民的培训指导力度,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选聘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666名,组建农牧业领域服务团队27个、工业领域服务团队12个。

教育、卫生人才灌注脱贫攻坚之“水”。

开展调研摸底,全面掌握各某某县市区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人才需求状况,制作需求计划表。

由市教育、卫健部门统筹选派,按照每个贫困某某县至少选派2名、其他某某县至少1名的标准,把业务能力强、志愿服务基层的中青年骨干专家选派下去,重点开展宣传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对口指导,以传帮带方式解决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难题,为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强化人才保障。

农村实用人才夯实脱贫攻坚之“土”。

围绕马铃薯、燕麦、肉牛、肉羊等当地农牧业主导产业,按照“结构稳定、适当调整”动态管理原则,积极吸纳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充实产业指导员队伍,调整成立了1967人组成的产业指导员队伍。

同时,选聘218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农牧业技术专家,组建成市县两级专家指导组,对全市产业发展指导员进行全面培训,协助产业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开展技术指导,使他们成为基层农牧业技术指导服务的行家里手。

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产业指导员培训班11期,培训产业指导员1981人次,产业指导员入户宣讲和现场指导贫困农牧民4.41万人次。

脱贫攻坚平稳健康发展经验交流3篇

脱贫攻坚平稳健康发展经验交流3篇

脱贫攻坚平稳健康发展经验交流3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脱贫攻坚平稳健康发展经验交流3篇》,您浏览的《脱贫攻坚平稳健康发展经验交流3篇》正文如下:脱贫攻坚平稳健康发展经验交流第1篇202X年以来,实现了1个贫困村摘帽、548户2737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68%,今年全县持续围绕一号工程,紧盯脱贫目标,持续聚焦发力,力争稳定脱贫640户3140人、退出贫困村15个、贫困发生率降至2.23%,争取全县整体脱贫。

一、抓实l一户一策l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个策略,按照l精准再精准、聚焦再聚焦l要求,紧扣贫困人口脱贫11项指标,对标对表202X年脱贫节点,衔接贫困县202X-202X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贫困人口脱贫指导计划,面对面与贫困户沟通商量,客观全面分析贫困原因,因地因户因人确定帮扶措施和脱贫产业,养什么、种什么,用什么办法、采取什么措施,倒排时间节点算好收入账,力戒走形式、完任务,使l 一户一策l精准脱贫计划成为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的作战图。

二、夯实脱贫基础一是投入6495万元实施好202X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提前对接争取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年争取专项资金1.2亿元以上。

二是发改、财政、住建、交通、水电、扶贫、电力等部门继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涉农资金在精准脱贫工作上聚焦发力,发挥效益。

三是围绕国家支持l三区三州l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规划,统筹实施好贫困村道路硬化、集体经济、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5860万元实施202X年自然保护区扶贫生态移民项目,*1230万元实施农牧村l 互联网+l建设项目,*1540万元实施202X年游牧民定居提升改造工程,不断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

三、推进l三变l*一是抓紧实施《县牛、羊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保精准到乡、到村、到户,分产业、分环节、分主体给予扶持。

二是深化农牧村产权制度*,坚持l股金到社、股权到村、分红到户l原则,投入2836万元扶持36个经营主体开展l三变l*试点,引导贫困农牧户将土地、草场、林权和财政扶贫资金、惠农贷款以流转或入股方式投入到养殖、光伏、自驾车营地、牧家乐等建设项目,向雪顿、安多等龙头企业、产业大户或专业合作社集中,科学合理地将经营主体和广大群众的利益以股权形式固定到产业链上,不断增加贫困群众资产性收益和工资性收入。

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三篇

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三篇

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三篇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三篇【篇一】近年来,******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牧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等措施,推动人才资源向牧区集聚,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是推动机制创新,为乡牧区人才振兴“保驾护航”。

研究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度人才工作要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一个个“引才红包”释放着强烈的思才爱才信号。

督促和协调各单位制定完善了人才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通过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提供了制度保证。

进一步探索创新“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开发新模式,从人才队伍结构、布局和创新能力与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建机制、重培育、强关怀,进一步盘活乡土人才资源,奋力推进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拓宽招引渠道,为牧区人才集聚“造血输氧”。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为专业化人才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服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扎实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有效激发和释放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制定了《****实用人才三年培育规划》,力争三年内培育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和牧区实用人才,形成人才资源服务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

编撰出版了人才图册《智在塔木沁》,收录了自建**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全**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杰出人才代表,展现了他们为我**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激发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热情。

**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牧区适用技术、新型职业牧民等知识培训,共举办集中培训班6期,培训各类人才612人次;组织牧区实用人才赴外地考察共2次,参加人数12人次。

三是丰富培育载体,为牧区人才成长“浇水施肥”。

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素质结构,通过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招募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民生志愿者、特岗教师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并向教育、医疗、重点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镇、**(社区)倾斜。

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3篇

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3篇

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3篇【篇一】xxxx市国税局“六项实措”助力脱贫攻坚,帮扶的43户精准贫困户中已有20户如期脱贫,荣获全省国税系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走访“全覆盖”。

每月按时到联系村逐户走访调查,详细了解帮扶户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等信息,摸清村情民意,找准致贫原因,确保家家见面、户户不漏,实现走访调查全覆盖。

同时,结合岗位人员实际,实行“AB”岗一对一帮扶机制,将43户贫困户分别由86名党员干部实施精准帮扶。

2017年召开扶贫业务专题培训2次,班子成员走访调研86次、机关党员干部860人次深入联系村帮扶户开展“滴灌式”精准走访。

修筑“致富路”。

积极参与帮扶联系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筹集修路资金7.6万元,新开道路1.5公里、打通断头路2处;发动党员干部平整村道公路3公里、修剪行道树50棵,填平规划路大坑5个、1米以上落差洼地5处,让行路难成为历史,用实际行动为该村修筑起了走出大山、通往外界的脱贫“致富路”。

建牢“安全房”。

严格执行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和发展“五小庭院经济”等帮扶政策,主动协调帮助贫困村民建起防寒防漏防震的保暖房、安全房,2017年督促完成异地搬迁和危房改造15户50人。

同时伸出援手,出资8500元,采购水泥5吨、砖瓦2600匹,为一“五保”老人建起新房,并送上衣物、棉絮等保暖御寒物品,切实让老人安全过冬、温暖过节。

搭建“爱心桥”。

充分发挥国税部门联系面广的优势,在贫困村民和爱心企业、热心人士之间搭建帮扶“爱心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

发动爱心企业为新建村小捐赠课桌椅40套、安全饮用水管2000米,与企业联合出资10000元帮助村小建设标准化学生食堂,并解决近40名学生全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联系xx市巴山食品公司,为帮扶村设计出系列农副土特产包装盒包装上市;协调资金7万元,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并向村民发放爱心黑鸡苗2000只;发动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单位、职工捐助及协调资金共计70余万元,水泥80吨,其它物资、生活用品5000余件,干部职工还自发捐款1500元资助1名失去双亲的学生继续上学、向村小捐助价值2000元的儿童学习生活物资。

帮扶脱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帮扶脱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帮扶脱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以下是帮扶脱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不包含标题:【段落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帮扶脱贫工作的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积极参与并深入了解了脱贫攻坚的工作,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思考,希望能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段落2】在帮扶脱贫的工作中,我意识到一个关键点是要注重因地制宜的方式和思路。

贫困地区的发展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每个地区的问题和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制定帮扶方案时,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目标。

【段落3】在具体的帮扶过程中,我发现与贫困户建立密切联系和良好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在与贫困户接触时,我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不忘记向他们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意识,让他们成为自力更生的主体。

【段落4】此外,在帮扶脱贫工作中,建立联动机制和协作网络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我们要积极促进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加高效地推进脱贫工作。

【段落5】最后,我认为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帮扶脱贫工作的关键。

脱贫攻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我们要坚持开展帮扶,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不能松懈,要持续关注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直到他们真正实现全面脱贫。

【段落6】以上就是我在帮扶脱贫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3篇供参考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3篇供参考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3篇供参考【篇一】近年来,xx市依托富硒生态优势,加快发展茶叶产业,抢抓茶叶基地建设,拓展茶叶产业链条,催生出茶旅融合新业态,构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新格局,开启产业扶贫新路径。

突出规划引领,绘就茶旅融合蓝图因地制宜把茶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探索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超前谋划,科学精准定位。

聚焦建设“中国现代茶都”目标,立足“生态、富硒、创新”三大优势,高标准制订《xx茶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着力打造“中国硒部茶园走廊”。

按照“一心一轴三区”发展思路,着力建设以太平镇为核心的现代茶叶服务中心,以草坝镇、青花镇、大竹镇为节点的古茶区时光轴,以现代茶业、富硒茶园、生态茶品为支撑的三大示范区。

按照“户种茶、村建厂、乡有市”的模式,突出建设以富硒茶业为核、秦巴文化为魂、现代科技为本,着力建设集茶叶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文化体验、硒部论坛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茶都。

二是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

跳出茶叶谋“茶业”,搞好茶加工、做强茶品牌、繁荣茶旅游,真正以小茶叶撬起“大产业”。

深挖千年茶文化底蕴,编撰《xx茶叶志》,发现“盐茶古道”古遗址、古建筑和石刻15处,建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和茶博馆,打造茶文化村落5处、茶民宿40余家。

开发丰富多彩的茶旅产品和线路,围绕茶叶“游、制、品、赏、购”五字做文章,定期举办品茶斗茶、茶艺表演等文旅活动,积极拓展采摘体验、旅游观光、茶氧茶浴等旅游康养产品,不断提升茶旅产品的吸引力。

三是建章立制,确保落地见效。

成立富硒茶产业重点工作指挥部,牵头负责全市富硒茶产业发展。

分解落实茶叶产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块以及企业和农户,做到任务、田块、责任、时限“四落实”。

将富硒茶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对各基地乡镇年终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有力推进富硒茶产业快速发展。

聚焦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动能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着力做大规模、做好品质、做强品牌。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篇1】****把牧区人材队伍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牧区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引育并重”,着力营建重视人材、尊重人材、服务人材、成绩人材的良好氛围,增进各方面人材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搭建“平台”,靶向引进专业人材。

研究制定《****中长时间人材发展计划纲领》《****年度人材工作要点》《人材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等1系列人材政策,1个个“引才红包”释放着强烈的思才爱才信号。

催促和调和各单位制定完善了人材使用、管理的相干制度,并通过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确保人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提供了制度保证。

进1步探索创新“本**化人材”的培养开发新模式,从人材队伍结构、布局和创新能力与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角度动身,通过建机制、重培养、强关怀,进1步盘活乡**人材资源,奋力推动全**经济高质量发展。

拓宽“渠道”,精心培养本**人材。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为专业化人材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服务,加强专业技术人材工作,扎实推动人材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有效激起和释放专业技术人材创新创业活力,制定了《****实用人材3年培养计划》,力争3年内培养1批本**高技能人材和牧区实用人材,构成人材资源服务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

编撰出版人材图册《智在塔木沁》,收录了自建**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全**各行各业出现出的杰出人材代表,展现了他们为我**的发展所做出的出色贡献,激起广大知识份子干事创业的热忱。

2019年有针对性地展开企业经营管理、牧区适用技术、新型职业牧民等知识培训,共举行集中培训班6期,培训各类人材612人次;组织牧区实用人材赴外地考察共2次,参加人数12人次。

破除“壁垒”,大力会聚多元人材。

优化党政人材队伍素质结构,通过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招募西部大学生志愿者、“3支1扶”、民生志愿者、特岗教师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材,并向教育、医疗、重点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镇、**(社区)倾斜。

助力服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助力服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助力服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助力扶贫攻坚的经验。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现在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点,注重项目选址。

在扶贫工作中,选址十分重要。

我们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的扶贫项目。

同时,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不能只是一时的帮助,而要帮助贫困地区实现长期发展。

第二点,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

助力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帮扶机制。

首先,要学会听取当地的需求和意见,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其次,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实施扶贫计划。

第三点,注重技术和知识的传递。

扶贫工作需要注重技术和知识的传递,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当地群众提高技能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点,加强宣传和推广。

推广扶贫工作需要注重宣传,向更多的人传递扶贫的理念和成果。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展览、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贫困地区的问题。

第五点,加强监督和评估。

助力扶贫工作要加强监督和评估,
确保扶贫项目的执行和效果。

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扶贫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助力服贫攻坚的经验和思考。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和交流更多的经验,共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谢谢大家!。

就业脱贫工作经验材料

就业脱贫工作经验材料

就业脱贫工作经验材料就业脱贫是一项全面深入地解决国家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案。

作为一名贫困地区的公务员,我深刻认识到就业脱贫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我逐渐摸索出一些能够有效推动贫困地区就业脱贫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储备教育是提高贫困地区就业率、实现就业脱贫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应当在整个贫困地区内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储备。

地方应当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水平。

同时,我们应当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提高当地群众的就业能力,使其更有竞争力。

二、拓展就业渠道,打破就业瓶颈在贫困地区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就业。

我们要思考、探索新的就业渠道,如鼓励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流动就业、发展家庭手工艺等,从各个角度拓展就业渠道。

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办一些既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增加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活动,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三、加强政策导向,提高帮扶效果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贫困地区增加投资,引导外来资本投向贫困地区,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

政府还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和引导,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人才回到故乡,为当地的发展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可以在政策引导和相关合作方面进一步提高帮扶效果。

四、加强监管力度,打击黑心企业黑心企业是阻碍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

政府应当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审核、管理,明确责任,严惩违法企业。

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宣传,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约谈相关企业,给予必要的惩罚和教育,促使其尽早纠正错误、改正偏差,加强做好监管力度,维护当地市场秩序。

五、提高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最后,就业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我们要加强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为所有求职者提供方便高效的就业服务。

为此,政府要加强和拓展就业服务渠道,优化就业服务流程,使得求职者能够更顺畅地了解就业情况和机会。

就业脱贫工作经验材料

就业脱贫工作经验材料

就业脱贫工作经验材料尊敬的招聘团队,我写信给您,表达我的热情和兴趣,以应聘贵公司的一份就业脱贫工作。

我相信我具备适用于这个职位的经验和技能,我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贵公司,共同推动就业脱贫的事业。

在此之前,我曾在一个非营利组织担任就业脱贫项目经理的职位。

在这个职位上,我负责与社区合作伙伴合作,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我的工作涵盖了项目策划、资源管理、项目监督、培训和评估等方面。

通过这份工作,我学到了如何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并以他们的需求为中心来制定适合的就业计划。

我能够利用我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建立并维护与合作伙伴的积极合作关系,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也熟悉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了解各种行业的招聘需求和就业机会。

我时刻关注就业趋势,并积极寻找新的培训机会,以提高贫困家庭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不同企业和机构合作,我能够为受益人提供有关就业市场的准确和实时信息。

在项目监督方面,我可以监督和评估项目的进展,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也很擅长管理项目资源,合理分配经费,并确保项目按预期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

最重要的是,我对就业脱贫工作充满热情,并希望能为贵公司的使命做出贡献。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且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自力更生。

我相信通过合作和创新的方法,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谢您考虑我的申请。

我期待着机会进一步讨论我的经验和如何为贵公司的就业脱贫工作做出贡献。

谢谢!真诚地,XXX(你的名字)尊敬的招聘团队,我继续写信给您,详细谈谈我的就业脱贫工作经验和相关能力,以应聘贵公司的职位。

我对贫困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深信通过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培训,可以帮助贫困家庭摆脱困境,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融入。

在我的上一份工作中,我负责策划、实施和监督一个就业脱贫项目。

这个项目主要致力于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和相关培训,以帮助他们解决生计问题并且改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三篇【篇一】近年来,XX市找准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扶贫工作中,着力打好“科技+教育+卫生+农牧+XX对口帮扶”人才精准扶贫组合拳,推动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科技人才助燃脱贫攻坚之“火”。

XX市紧紧围绕贫困XX县扶贫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推动“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为贫困XX村开展技术帮扶。

新增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家,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三区”科技人才130名。

协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向贫困地区发放甘蓝种子3200亩,推荐申报自治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项目7项。

同时,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农牧民的培训指导力度,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选聘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666名,组建农牧业领域服务团队27个、工业领域服务团队12个。

教育、卫生人才灌注脱贫攻坚之“水”。

开展调研摸底,全面掌握各XX县市区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人才需求状况,制作需求计划表。

由市教育、卫健部门统筹选派,按照每个贫困XX 县至少选派2名、其他XX县至少1名的标准,把业务能力强、志愿服务基层的中青年骨干专家选派下去,重点开展宣传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对口指导,以传帮带方式解决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难题,为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强化人才保障。

农村实用人才夯实脱贫攻坚之“土”。

围绕马铃薯、燕麦、肉牛、肉羊等当地农牧业主导产业,按照“结构稳定、适当调整”动态管理原则,积极吸纳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充实产业指导员队伍,调整成立了1967人组成的产业指导员队伍。

同时,选聘218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农牧业技术专家,组建成市县两级专家指导组,对全市产业发展指导员进行全面培训,协助产业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开展技术指导,使他们成为基层农牧业技术指导服务的行家里手。

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产业指导员培训班11期,培训产业指导员1981人次,产业指导员入户宣讲和现场指导贫困农牧民4.41万人次。

创建“XX市产业扶贫指导通”微信公众号,开通专家答疑、政策法规、农牧讲堂和供求信息等10个模块,为贫困户提供线上技术服务。

截至目前,“XX市产业扶贫指导通”为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问题110多个。

XX人才搭起脱贫攻坚之“桥”。

以XX对口帮扶为契机,搭建起XX扶贫扶智协作平台,以双向挂职、观摩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活动。

今年,北京市选派25名干部挂职XX分管或协管扶贫工作,为推动对口帮扶、扶贫扶困搭建桥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XX市向北京市选派26名挂职干部学习锻炼,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23人跟岗学习先进技术。

此外,北京市不断加大教育、医疗等方面技术人才援派力度,向XX市8个国贫XX县选派98名专业技术人才。

得益于人才的双向交流,XX两地人才在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建设、农技人员培养、重点旅游推介以及教育医疗领域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拓宽了脱贫攻坚之路。

【篇二】XX市XX区在加强本土农牧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引-育-聚-用”四个环节融合贯通,让农牧实用人才有为有位,充分激发农牧实用人才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生产发展的内生动力。

靶向“引才”,促进人才资源向一线流动。

紧紧围绕新时期新形势农牧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坚持“刚柔并济”引才,努力做到既用好柔性引进人才智力,更注重刚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牧实用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引进专业人才实施方案,着力引进一批专业素质高、个人能力强的农牧方面急需紧缺型实用人才,确保现有人才用的好、急需人才引的进、后备人才储备足。

积极拓宽引才渠道,通过“绿色通道”方式引进农牧实用专业人才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4人,进一步优化了农牧实用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了农牧实用人才队伍质量,有效储备了一批农牧实用后备人才。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通过“柔性”方式,积极引进XX农业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展种植业技术培训指导,帮助和引导种植户解决困难、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精准“育才”,促进科技成果在一线转化。

致力于提高种养殖技术水平,精准抓好农牧实用人才培育工作。

坚持一手抓人才培育,一手抓带培基层种养殖户工作思路,根据种养殖规模和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通过采取“一帮一”指导、“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着力促进理论、技术、服务和经验等成果转化为种养殖户现实生产力。

充分发挥“农牧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模式效能,不定期地加强与科技示范户、种养殖户交流,了解种养殖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讲解种养殖技术,有力地帮助种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

组织召开农业科技示范户设施果蔬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交流观摩会,农业技术人员、专家组现场介绍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新定植番茄新品种以及新引进水肥一体化设备情况。

截至目前,已累计示范引进番茄、辣椒等蔬菜新品种和桑葚、葡萄、桃等水果新品种10余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治防控技术,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预防防治技术等主推技术得以示范推广。

项目“聚才”,促进技术服务往一线汇聚。

坚持“项目+人才”模式,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新任务,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着力打造符合XX区实际的科技示范服务平台,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

组建专家指导组,共选派11名农牧业技术指导员,遴选9户科技示范户,涵盖番茄、辣椒、葡萄、油桃4个农业主导产业和生猪、鸡禽2个养殖主导产业。

通过建立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一对一”长期固定指导工作机制,组织农牧业专家深入农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促进种养殖户与专家建立经常性联系。

落实各项关键技术,做到技术培训到户、技术指导到户、信息服务到户,确保种养殖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看得见、学得会、用得好,已辐射带动种养殖小户及家庭贫困种养殖户30户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为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合理“用才”,促进人才作用在一线发挥。

把用好用活农牧实用人才作为发挥人才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积极落实人才激励保障制度,通过开展“XX英才”评选工作,评选为农牧建设工作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牧实用优秀人才,强化典型引路和舆论引导。

积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经常性地深入农业园区、走进田间地头,掌握种养殖户生产生活困难,采取送技术、送政策、送经验等形式,将新品种送到田间地头、圈舍棚边,帮助种养殖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同时,围绕服务生产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带培基层人才等目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

积极组织农牧专家深入一线,通过有针对性地政策宣讲、对口支援等方式,切实让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一线。

截至目前,已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55批次,140余人次,受益人数累计达300余人。

【篇三】XX市XX深入学习贯彻全区、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在打造‘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上聚力用劲”要求,实施基层留才、本土育才、刚性引才,为推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加磅礴的人才力量。

“基层留才”强党建。

为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XX注重完善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体制机制,以XX镇、XX为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掌握本地未就业大学生基本情况,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进行摸底调研,因地制宜的组织开展“一XX村一名大学生”引进人才工作,以“XX服务2年+考核合格后落实XX镇事业编制+XXXX服务3年”模式,招录培养XX兼通全日制本科毕业本土大学生担任XX书记(XX达)助理,全面畅通本地大学生返乡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基层人才短缺困难。

XX年引进20名大学生到党组织软弱涣散、脱贫攻坚任务重及牧区现代化试点XX任职;2020年计划招录36名大学生引进人才,已有314人成功报名,正在组织开展笔试工作。

“本土育才”增活力。

全力打造本土人才品牌,每两年开展一次“克鲁伦英才”、“优秀乡土人才”评选工作,重点挖掘选拔在农牧林水、医疗卫生、教学教研、技术创新等10个领域做出显著成绩,起到学术技术带头人作用的优秀人才及活跃在牧区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对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着力打造一支本土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截至目前,共评选表彰“英才”团队1个、“英才”“人才”个人25名,通过媒体平台推送“英才故事”12期,发放风采汇编300册,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我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刚性引才”促发展。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出台《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工作细则(试行)》,通过设置引才条件、规范引才程序、严格纪律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引进专业人才的制度措施,打破地域、户籍、身份等刚性制约,每年有计划地为教育、医疗卫生、畜牧、住建、市场、交通等领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不断扩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支持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共引进食品加工与安全、自然环境保护、电气工程、安全工程、临床医学等24名紧缺专业人才,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学历9人,国外硕士研究生8人。

“激励聚才”强引领。

深入挖掘各领域各类别优秀人才,尤其突出民族特色,注重培育民族特色手工艺、玛瑙石工艺、民族服饰及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能工巧匠,并依托XX创业园、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搭建人才集聚平台,通过房屋免租、免费培训、提供创业贷款等方式为18名基层实用人才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有效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召开人才交流座谈会,就打造XX羊肉品牌、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文化传播等方面征集意见建议,并引导各类人才为全XX人才引进、培育、发展等工作建言献策。

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