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常州、江阴、靖江三地的历史渊源

常州、江阴、靖江三地的历史渊源

常州、江阴、靖江三地的历史渊源常州常州是一座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龙城等名称。

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延陵,汉高帝五年(前202)改称毗陵。

西晋太康二年(281),毗陵郡,辖丹徒、曲阿、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无锡7县。

隋文帝九年(589),置常州,辖晋陵、无锡、义兴、江阴元世祖十四年(1277)改置常州路,辖晋陵、武进、宜兴、无锡。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改常州路为长春府,辖武进、无锡、宜兴、江阴4县。

明永乐七年(1409年),改长春府为常州府,辖县增靖江(成化十五年从江阴分出),计5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8县,史称“八邑名都”。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后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属江苏省。

自此,老建制解体。

江阴江阴历史1739年,曾有暨阳、澄江、芙蓉城等别名。

汉高帝五年(前202)为毗陵县暨阳乡,西晋太康二年(281)置暨阳县,为建县之始,建立之初辖境约为今江阴市、张家港主城区、靖江市三地面积之和南朝梁绍泰元年(555)置江阴郡隋文帝九年(589)重置江阴县,属苏州唐武德九年(626)江阴县改隶江南道-江南东道-常州南唐,置江阴军(937-990)北宋淳化元年(990)江阴为江阴县,属两浙路常州北宋淳化三年(993)复置江阴军,熙宁四年(1071),为江阴县南宋时期(1127-1157,1161-1277),为江阴军元至元十四年(1277),江阴路总管府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降为江阴州,属常州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为江阴县,属常州府明朝初年,江阴、武进、无锡、宜兴四县属常州府明成化十五年(1471),应天巡抚滕昭上书朝廷,以“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为由奏分江阴之马驮沙,成化帝同意设县,置靖江县。

清朝,江阴县与靖江县、无锡县(金匮县)、宜兴县(荆溪县)、武进县(阳湖县)五县(或八县)同属于江苏省常州府。

常州概况

常州概况

常州概况简介市(江苏的吴文化地区)3200年左右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

春秋末期(前547年)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

武进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距今约4500期,出土的玉璧和玉琮为国家一级文物。

武进春秋淹城位于武进区中心城区,距今约3000年,春秋晚期。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281年),改置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于1949年设市。

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武进、新北、钟楼、戚墅堰五个市辖区,以及两个新区------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37个镇、25个街道办事处,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0万。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南无与常匹俦。

”陆游赞常:“儒风蔚然,为东南冠。

”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崇文重教、名家辈出,市内名人居旧址众多。

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60多名,目前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古代名人“东林八君子”清代“阳湖文派””况周颐;清代“常州画派””代“江左才子近现代名人“孟河医派”代表“辛亥革命”“爱国七””常州主要物产有:常州三宝景泰蓝掐丝工艺画、中国彩绒画、武进夏溪花木、金坛刻纸。

历史沿革延陵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

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

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

毗陵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

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506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

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

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

家乡展示

家乡展示

妇女夜间结伴到郊外或 村外走三座桥,来回路 线不能重复,称"走三桥 ";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 叶的菜,拭衣领,称为" 解发腻";乡间姑娘还把 秃帚、竹枝等用麻茎扎 成一丈来高的芦炬,在 田间焚烧,谓"照田财", 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 况。 中秋 农历八月十 五"中秋节",俗称"过八 月半"。节前数日,人们 多以月饼、火腿、菱、 藕等馈赠亲友"送节礼"。 晨起吃"糖芋头",晚上 合家团聚,饮酒赏月。 妇女多在天井设香案, 供菱藕、烧香斗,以斋 月宫。文人雅士相约赴 舣舟亭赏月赋诗。
一 个 带 给 你 特 殊 记 忆 的 城 市
常 州
常州小简介
常州,简称常,别称中吴、龙城,
雅称“江南明珠”,地处鱼米之乡, 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水网平 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 江,南衔太湖,东望东海,扼江南 地理要冲,是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 的交通枢纽。
常 州 的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旅游胜地
• 常州环球恐龙城 • 江苏省常州市的中华恐龙园在全亚洲数千家主题公园中名列第11位, 同时位居中国第四位
区域介绍
• • • • • • 中华恐龙馆区 鲁布拉区 库克苏克峡谷 魔幻雨林区 梦幻庄园区 嘻哈恐龙城
看女令入枣多农 灯士人夜泥吃历 人结口,、米正 ,队不火油粉月 热出暇树水圆半 闹游接银的子称 甘棠桥,对鼓桥,鼓楼对着庙门口, 非晾;花称。元 镗镗镗!灯来哩!灯来哩!嗲格灯? 凡街处,元小宵 一团和气灯,二龙戏珠灯,三元及 。 , 处 城 宵 粒 节 门 无, 第灯,四面如意灯,五子夺魁灯, 正 敲 锣大。馅又 六角风菱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 是 打 开 晚 者 名 海灯,九莲灯,十面芙蓉灯,镗镗 邀 鼓 , 间 为 灯 ,大家糖节 镗,灯来哩!后面还有一条老龙灯, 月 客钹街宴圆、 一跳跳出来二十四个小猢狲,吓得 邀 铙 小 后 上 邀萧巷,,元 娘娘小姐呆瞪瞪 月管到外大节 客齐处出颗。 ,奏彩赏有早 看闹灯月馅餐 灯元游观如, 人宵动灯百各 看。,。果家 、 " " " " " " " "

常州地名及由来

常州地名及由来

常州青果巷明代万历年之前,时京杭大运河流经常州旧城南部,自今文亨桥、毗陵驿遗址,入西水关,借东、西下塘的市河,最后穿东坡公园奔东。

东下塘北岸有条小巷,因运船舶如梭,商贾云集,渐渐成为南北果品的集散地。

沿岸俯视巷,触目皆各类果品店肆,故称"千果巷"。

许是太直欠雅,后遂衍名"青果巷"。

1581年,常州知府穆炜下令重拓运河,形成如今大运河环绕城南的格局。

东下塘顿然冷落,巷内的商贾豪户、果店货铺纷纷迁徒,生意日渐萧条。

经济的衰败无形中又化福音,书香人家贪这儿氛围静谧绝喧,环境清秀临水,便纷纷寻此围墙扩院,营宅建楼,数百年来,竟书风盈巷,墨香飘河。

青果巷隐伏闹市喧街身畔,尤其城中路至和平南路段,依然披裹往昔风尘,青砖小瓦,高墙深院,一色明清风格。

巷北,大多为旧时的书香门第,官宦富家,翰墨芬芳,书卷气浓,院套院,宅连宅。

其间穿插不少室内备弄,狭窄幽深,寻步之中,犹如迷陷八卦阵,形成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

巷南则多为普通民居,进深约20多米,夜夜枕河而眠。

城河极幽,仅宽10多米,稀有桨楫橹稿打扰。

不管春流秋水,总是悠悠地行,静静地淌。

居民推窗见波,绿树婆娑相映,颇蕴诗情画意。

数百年来,青果巷许是淡了商业味,浓了书卷气,仅长数百米的小巷,明清两代居然走出进士近百名。

清乾隆十年状元钱维城无疑是小巷进士中的骄子,可他的文名则远逊于明嘉靖八年进士唐顺之。

他号荆川,与王慎中、归有光并称"嘉靖三大家",是明代著名文学流派"唐宋派"的首领之一,晚年又率军抗击倭寇,屡立战功。

唐家人丁兴旺,共有贞和、礼和、松健等八堂散布小巷。

不晓是否巧合,与唐顺之出生地仅数墙之隔的八桂堂天香楼,却诞生了另一位属于中国革命的才子。

1899年年1月29日,就在二层小楼,中国新文化的先驱瞿秋白开始了他人生的旅程。

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家居小巷东端,一幢回字形转楼,虽灰颜色黯,趋呈衷败,却仍可寻当年的不凡气派。

常州的变迁

常州的变迁

家乡变迁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变化,进而,进而一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调查地点:常州的大街小巷调查方法:实地拍摄、网上查询、采访询问调查内容:一、常州简介: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常州是我国的特大城市。

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左右历史的文化古城,2012年常州市经济总量在江苏省内位居第六位,GDP达到3969亿元。

常州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1949年设市。

常州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37个镇、21个街道办事处,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

年末常住人口4591972人,男女性别比99.9∶100,人口出生率7.76‰,死亡率8.47‰,自然增长率-0.71‰。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

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常州人盛宣怀倾注毕生精力从事近代工矿交通事业,创造了第一家电信企业等11项“中国第一”。

常州也是江苏民营经济的起步之地,1979年9月,常州市民高钧创办了高钧记五金修配作坊,成为改革开放后常州市第一家个体户;1988年,高钧创建高达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民营企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并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共同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

至2010年底,常州全市已拥有26只中国名牌产品、175只江苏省名牌产品、327只常州市名牌产品,中国名牌数在全省位列第三,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名牌为龙头、江苏名牌为中坚、常州名牌为后备的多层次发展、梯队提升的良好格局。

二、发展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而常州也赶上了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春潮——星球收录机、红梅照相机、金狮自行车,以及各式灯芯绒,风靡大江南北。

常州历史文化

常州历史文化

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常州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全市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

自西晋起,常州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之都”之誉。

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另外,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的天宁寺;唐昭宗年间889-904的红梅阁;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的名称命名的陈渡草堂,以及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

无不蕴涵着常州浓厚的文化色彩。

的发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

古吴文化,大致可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

到了隋唐至明代时期常州出了五位状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状元,另外,自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建成以后,常州先后出现了15位皇帝,1333名进士,因而文笔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这也体现出常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到了清代,从顺治至宣统,共267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从积淀数千年形成的辉煌,迅速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

而这时期却成为常州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常州不断涌现出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大学派,即常州学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

在文学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诗国”之称,并出现了两位顶尖级诗人,一位是黄景仁仲则;另一位是赵翼。

在艺术方面,嘉道年间“常州滩簧”在民间流行,后发展成“常州帮”、“无锡帮”两种形态,是常锡剧的前身。

常州历史概况

常州历史概况

常州历史概况【历史背景】延陵,作为常州历史上的第一个名称,具有永久的纪念意义。

公元前547年,吴王余祭封其弟季札于延陵,从此常州就有了第一个地名。

以延陵命名,是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蕴的。

【发展】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

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

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

秦置县。

西晋以后。

向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陵、尝州、武进等。

“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称“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

清末,城内尚有一府(常州府)两县(武进、阳湖)治所。

1912年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

解放初,常州专署辖常州市和无锡、江阴、武进、宜兴、溧阳、金坛6县;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当年3月共辖6区;1958年7月,镇江专区迁往常州,改称常州专区,常州属之。

【文化特色】常州,别称“龙城”。

自西晋起,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

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

“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民间工艺:根雕、金坛刻纸、木梳、乱针绣、汉画砖刻屏、留青竹刻风土民俗:女回娘家"歇六月"立夏时节尝三鲜二月十二"花朝节"二月初二"龙抬头"冬至大如年"岁朝春"与"踏双忙""送灶"与"接灶""三尸神"与掸檐尘"马和尚过江"与"惊蛰闻雷米似泥"。

江苏常州的由来

江苏常州的由来

江苏常州的由来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江苏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东濒太湖,南与安徽交界,北襟长江。

常州在先秦地理著作《禹贡》中为扬州之域。

商末,周太公长子太伯奔吴,设都城于梅里,自号“勾吴”,常州时属勾吴古国。

迄至春秋,常州始有见于史籍的名称——延陵。

那么,延陵缘何得名?一说源于“绵延的丘陵”。

常州域郊虽属水乡平野,但南、西、北三面,小丘相连,故名。

一说源于季札受封于此而得名。

《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子使札来聘。

吴称其子何也?善使延陵季子,故进之也。

”有人以此为据,认为地以人名。

但细味这句话,地因人而名的理由似不充分。

而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

”似乎季札获封前,此地已名延陵。

因延陵之名历史久远,究竟先有延陵,还是因季札封于此后得名延陵,已不可考。

但有一点是明白的,常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大约就始于季札封于延陵之后。

季札是吴太伯之后,吴王寿梦的第四子,自幼聪明能干,父王及兄长都想让位于他,而他固辞不受,并愿弃室而耕。

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封季札于延陵,称延陵季子。

他讲仁德,保名声,司马迁称他是“仁心,慕义无穷”、“闳览博物”的君子。

常州民间至今还流传“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春联以对其表示敬意和怀念。

战国时期,延陵先后属越和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嬴政并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始置延陵县,属会稽郡。

延陵之名沿用了三百多年。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为毗陵,“毗”意为相连,与“延”义相近。

仍属会稽郡。

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权,他望文生义,大改地名,反其道而行之,改毗陵为毗坛。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改为毗陵。

三国时,置毗陵典农校尉,治所在毗陵。

西晋太康二年(281)省毗陵典农校尉,置毗陵郡,此为毗陵设郡之始,属扬州。

西晋永嘉五年(311),因将毗陵郡封给东海王越的世子毗为食邑,为避其讳,改毗陵为晋陵,仍属扬州。

常州3200年历史的由来

常州3200年历史的由来

常州3200年历史的由来常州3200年历史的由来发布时间:2011-05-09 来源:虞建安臧秀娟对于常州的历史,《常州市志?总述》记述:“常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春秋时代命名‘延陵’以来,已有2500多年历史,被誉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

但常州自古被认为是吴文化的一部分,从泰伯奔吴计起,吴文化的历史当有3000多年。

同为吴文化一部分的无锡,在《无锡市志?序》中便记有:“自商末泰伯定居梅里、开发江南起,无锡的文明史已有3000多年”。

那么常州的历史究竟有多长时间呢?《常州市志?总述》的描述是否矛盾或者错误呢?要解释这一疑问,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常州是不是吴文化的一部分,是否应该以泰伯奔吴为常州历史的起源。

其次,“泰伯奔吴”与“延陵封邑”的标准是否存在矛盾。

一、吴文化与常州吴文化,即吴地区域文化,泛指吴地自有人类至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

吴地区域范围,一般指长江三角洲地带,形象地说,即以太湖为躯体,上海、南京作首尾,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为节肢的一个区域。

一般认为,吴文化的中心区域是指紧靠太湖的苏锡常地区(即苏南)。

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证据证明,常州历来便是吴文化的中心区域,是泰伯属地。

早期吴地文化的考古遗存。

吴文化源远流长。

考古发掘证实,约1万年前,太湖东山的三山岛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是太湖流域吴地文化核心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的遗存。

在旧石器文化时期,吴地及其周边地区已经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人类活动范围大致分布在苏皖浙丘陵山区及长江两岸。

距今1万年后-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由丘陵山区转向河谷、湖地等低地平原、沼泽地区,开始稳定的聚落定居生活。

常州圩墩、武进青龙的潘家塘等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具有新石器文化特征,距今约6000年,大概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

良渚文化以太湖为中心,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从出土文物分析,良渚文化墓葬地点以武进最多,出土的琮璧(古代祭祀天地的礼器)数目以寺墩为最突出,且琢磨精致。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常州历史名人
01
02
03
季札
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有“ 南方夫子”之称。 Nhomakorabea赵翼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诗 人、戏曲理论家、批评家、 书画家、鉴赏家。
盛宣怀
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 物之一,创办了北洋大学 堂(天津大学)等近代学 堂。
常州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军曾在常州与清军激战数月, 最终攻占常州城。
抗日战争时期
常州曾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 一,发生了多次战役。
02
常州文化特色
常州传统艺术
常州戏剧
常州戏剧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 地方特色。其中,常州地方戏是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喜剧、 闹剧见长,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和地方色彩。
常州曲艺
常州曲艺形式多样,包括评话、 弹词、相声等。其中,常州评话 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说 表细腻、刻画入微著称,深受广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3
常州古迹与旅游景点
常州古代建筑
总结词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详细描述
常州古代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这些建筑包括明清时期的 古民居、古寺庙和古桥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州市区内的天宁寺和红梅阁。这 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常州文化的象征。
常州园林景 观
总结词
江南园林的代表,精致典雅
详细描述
常州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小中见大、布局精巧、意境深远。 常州著名的园林有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等,这些园林以水景为主,辅以假山、 花木和亭台,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氛围。
常州自然风光
总结词
山水相依,景色秀美
详细描述

常州渊源历史

常州渊源历史

常州渊源历史第一篇:常州渊源历史常州文脉被现代行政区域划分的支离破碎月华如水,夜色阑珊。

今晚的月色真美。

这个时候,正好在读张戬炜的《旧时月色》,一看书的名字,就生出几跟欢喜。

在常州住了数十年的我,自认对常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常州的风物,在我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变成历史,进了档案馆,进了人们那封存的记忆,对我而言,那只是人们偶尔口头上谈及的断片,对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没有感性认识的我,想要捕捉那一点点残存的常州文脉,怕是力不从心的。

近年来,本地报纸上多了对老常州的记忆,那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回忆,现在出现在我们这些读者的眼前。

不过,那多是个人的感怀,而能一气呵成,同时又娓娓道来叙述旧常州府的往事,这样的文章和书,还是很少。

那些或者已经在史书里,或者尚在那些老人们的心里的往事,需要钩沉,而张兄就做了件大好事,他把这些碎珠串起来,如同在历史的天空下闪烁出灿烂光芒的常州府文化。

现在的常州,仅占了旧常州府1/5的地方,即武进这一块,而其他几个旧的属县,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都和常州脱离了,而武进的西来桥,马山等乡镇,现在也没了,常州被割头断足,地脉断了,文脉也为之一蹶不振。

有回看到某个帖子,大意说是旧常州府的文脉大部分被无锡继承了,理由是无锡现在管辖三个旧属常州府的县市,时空变幻,人物更迭,风流不再,只留下荒草野蔓,给人以黍离之感,幸而有张兄重拾府城旧家山河,于文化常州的残垣断壁间,支撑起一片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承继了原常州府的荣光,风云咸淡,星聚星散,此地留下的风流,尚不至被雨打风吹去。

但是影像只是在纸面上记载了那当时的宇宙,而现实中,作为危房处理掉的常州特色住宅,甚至是名人故居,寺庙,那些传承着,曾经传承着常州的人文历史的载体,都在现代化的口号中灰飞烟灭,后人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哪会知道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厚重的历史?旧时的月色值得我们想念,但那只是梦,而张兄的这本书,作为文史小品也好,作为旧闻轶事也好,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品味那与城市共呼吸的感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
常州,是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有过延陵、毗陵、晋陵、南兰陵、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改常州,于1949年设市。

中国大运河常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被称为“中吴要辅”。

常州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和天目湖、南山、太湖湾、滆湖等自然风景区。

常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常州有季札、展昭、陈济、吴稚晖、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赵元任等历史名人,主要特产有萝卜
干、大麻糕、芝麻糖、溧阳风鹅、野山笋等。

竹香。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

2
H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淹城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湖塘镇大坝 行政村,占地一千亩,考古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淹城古称 “奄”国,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的历史,学界较权 威的说法为古奄国是由山东曲阜一支殷商后裔来此建立,后 水源充分,地方县志改为“淹” 。
淹城是我国目前春秋晚期城池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 座古城遗址。从里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 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筑城形制在中国的城 市建筑史上,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因为当时的城,大 多为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而三城三河, 在国内仅此一家。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呈方 形,周长1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 另外,淹城外城河的外侧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 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
25
H
蟹黄小笼包
大麻糕
虾饼
26
芝麻糖
H
蟹壳黄
银丝面
酒酿元宵 27
马蹄酥
H
三鲜馄饨
28
萝卜干
H
29
H
常州历史 文化介绍
1
H
常州历史概况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 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 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 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县。城名多 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 陵、尝州、武进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称“ 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 均有辖县。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
10
H
常州西瀛门城墙
11
H

常州市

常州市
2022年,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8.7%,服务业投资下降2.6%。分 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20.8%,民营投资增长0.7%,外商港澳台投资下降15.2%。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 9.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高技术投资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5%,高技术投资占全部投 资 比 重 由 上 年 2 1 . 8 % 提 升 至 2 2 . 7 % 。 全 年 房 地 产 开 发 投 资 下 降 11 . 6 % , 其 中 住 宅 投 资 下 降 1 9 . 5 % 。 商 品 房 新 开 工 面积762.4万平方米,下降31.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27.1万平方米,下降37.4%。全市商品房销售备案面积 510.5万平方米,下降50.0%;其中住宅销售备案面积291.4万平方米,下降57......
பைடு நூலகம்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3月,常州市下辖5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龙城大道128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常 州 市 位 于 东 经 11 9 ° 0 8 ' — 1 2 0 ° 1 2 ’ , 北 纬 3 1 ° 0 9 ' — 3 2 ° 0 4 ’ 之 间 , 地 处 江 苏 省 南 部 、 长 三 角 腹 地 , 东 与 无 锡市相邻,西与南京市、镇江市接壤,南与无锡市、安徽省宣城市交界,与上海市、南京市两大都市等距相望 。 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36.18万公顷、水域面积7.33万公顷 。
常州市金属矿产:铁、锰、铜、金。非金属矿产:岩盐、石灰石、方解石、膨润土、陶土、玄武石、石英砂 岩、砖瓦粘土、矿泉水。矿产地:计35处。其中,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6个;小型矿床26个。金坛盐矿储量 163亿吨;溧阳方解石储量2700万吨,居全省首位。

作为常州人,应该知晓的常州历史变迁

作为常州人,应该知晓的常州历史变迁

作为常州人,应该知晓的常州历史变迁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常州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的近畿。

也有资料表明,常州原是吴国都。

史载伍子胥为吴王阖闾建新都城,名为“阖闾城”,此城的遗址在常州武进区雪堰镇。

常州历史上使用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等名称,并有一别称龙城。

延陵常州建邑于春秋时期,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因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不愿继承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阴申港西)。

吴王余祭遂就地册封季札,命名为延陵,这是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也是常州建邑之年。

当时的延陵邑作为季札的采邑,具体区域很大,大约涵盖今常州、无锡、武进、江阴、丹阳一带。

毗陵常州周围多丘陵,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设为县治。

三国时,吴嘉禾三年(234年)置典农校尉,成为二级行政区域,管理毗陵县(现武进县、无锡县)、武进县(现丹徒县)、云阳县(现丹阳县)的农事,进行屯田垦殖。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晋朝将毗陵升格为郡,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

毗坛两汉之间,王莽当政的“新潮”时,常州曾改称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

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

晋陵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常州成为东海王的封地。

为避东海王世子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290多年。

兰陵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07年),原晋朝的士族豪门纷纷南迁,来到常州占地聚居。

其时常州地区侨郡甚多,晋陵境内设有琅琊郡、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等,直至南朝末期(约公元589年)方先后废止。

其中侨郡兰陵郡兰陵县后来出了南朝二代萧姓皇帝,晋陵一度改称“兰陵”。

为了与山东的兰陵相区别,将常州称为“南兰陵”。

常州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皇帝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废郡治,以州统县。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将原设于常熟县的常州府,移至常州。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自古以来,它就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常州见证了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迁,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常州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当时,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人类的痕迹。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常州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的一处繁荣之地。

公元前333年,常州成为吴国的一部分,开始了长期的发展。

常州曾是南京的下辖县,唐朝时又曾经是苏州府的下辖县。

直到元代,常州才独立成为一座州城,迈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时期,常州成为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对周边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明代,常州进一步发展繁荣。

清朝时期,常州成为江苏八大经济重镇之一,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江南地区。

尤为著名的是文学家纳兰性德、书法家徐渭等。

然而,近现代的常州经历了许多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磨难。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许多外国势力涌入常州,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随后,太平天国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战乱让常州一再遭受破坏,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过解放战争,常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9日,常州解放,成为江苏省省辖市。

新中国成立后,常州人民抓住时机,积极开展重建工作,使城市经济逐渐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常州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常州开始引进外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至今,常州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常州的历史遗迹得到了妥善地保护和传承。

古城墙、古街巷、古建筑等都保存完好,成为人们观赏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同时,常州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使常州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常州历史研究报告500字

常州历史研究报告500字

常州历史研究报告500字
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本报告将从常州的早期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研究。

常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被称为晋阳城。

在五代十国时期,常州成为吴越国的重要城市。

在宋代,常州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的商业中心,成为了苏州和扬州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明清时期,常州成为江苏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

在抗日战争期间,常州成为中国抗日的重要据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常州的文化传承也十分丰富。

常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常州的文化受到了南京、苏州和上海等地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常州文化。

常州以文人墨客闻名,有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

常州的庙宇和园林也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如天目山和洪家园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常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常州还对现代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常州是其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常州投资环境优越,得到了众多企业家和投资者的青睐。

常州的经济腾飞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同时,常州还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常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对现代社会的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常州的
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常州的优秀文化,为常州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常州的历史沿革

常州的历史沿革

常州的历史沿革常州的历史地理沿革人文学院历史0811 0820501114 周婷[摘要]:从周朝开始,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化,常州这块土地的名字从延陵邑开始不断变迁,直到建国之后确定为常州;它的境域也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改变。

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历了各朝各代文化雅客的不断书写,最后写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遗迹。

[关键字]:常州;沿革;历史地理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

早在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此地就建邑立邦,始称延陵。

此后,常州地名几经改变,境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变迁,原辖境域今有划入他市县者,本属他境者,今又划归市辖。

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省会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

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于1949年设市。

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以及两个新区,新北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

常州,周称延陵邑,秦置延陵县,汉为毗陵郡,晋改晋陵郡,隋曰常州,历来为府治所在。

在东晋以及南朝时期常州分别置南兰陵郡、南东莞郡、南东海郡、南琅琊等郡,留下当时中原移民于此的历史痕迹。

元称常州路,明初为常春府,不久复称常州府。

为避明光宗朱常洛讳,常州府一度改为尝州府。

至清常州府乃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江阴、宜兴、荆溪、靖江八县。

民国时期废常州府存武进县,1949 年共和国成立,常州为江苏省辖市。

常州地名的历史沿革大概课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延陵。

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

常州历史

常州历史

常州历史沿革延陵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

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

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

毗陵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

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506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

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

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

晋陵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5年)为避东海王越(司马越)世子毗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290多年。

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3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

常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以州统县。

开皇九年(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唐武宗会昌四年(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武进市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

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

1912年,民国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

常州市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

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
119°08′-120°12′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

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17万。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可追溯到4500万年前。

当时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

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

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别名龙城。

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公元304年,改毗陵为晋陵。

此后城名多次更迭为毗坛、兰陵、南兰陵、尝州、武进等。

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

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常州”之名始于隋, 583年,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于589年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名,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

1958年至今,先后历经约30次改革。

现常州共有两个县级市:金坛、溧阳,五个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