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经典诵读
小学五年级上诗文诵读作品

小学五年级上诗文诵读作品小学五年级(上)诗文诵读作品1、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浅解]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自己也不知道,夜里巴山的雨下得这么大,池塘里的水都涨满了。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里,和你一直坐在窗前剪烛花呢?到那时,我要再给你讲讲巴山的雨夜,讲讲我思念的心情。
2、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意浅解]秋天院子里种满了菊花,花朵顶着寒冷的秋风孤零零地开了,没有蜜蜂来采蜜,也没有蝴蝶在花瓣上跳舞。
如果有一天我做了花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开放在美丽温暖的春天里。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意浅解]皎洁的明月从海面上升起,照着我也照着远方的亲人。
身居异地的亲人对月相思,通宵难眠,不由得怨恨漫漫长夜。
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蜡烛熄灭,披衣走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润湿衣服,寒意袭人。
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得亲人。
但月光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也许能再梦中与亲人相会。
4、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浅解]人间的四月,所有的花都已凋谢,只有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人们常怨恨春天一去难以寻找,没想到春天偷偷来到这里了。
5、过华清宫绝句(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意浅解]回望长安城,像绣出来的彩锦,山顶华清宫的大门一扇接一扇打开。
一匹马从很远地方奔上山来,后面扬起尘土,这时洋贵妃甜甜地笑了,谁知道这是因为皇帝专门派人从很远的南方给他送来了新鲜的荔枝。
6、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上学期经典诵读第一周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第二周观书有感( 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三周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关雎先秦《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四周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蒹葭先秦《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五周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第六周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上经典诵读全部古诗电子版

五上经典诵读全部古诗电子版1、乌衣巷(唐)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3、沁园春·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5、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山居秋瞑(唐)王维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天气晚来秋。
王白可留。
随意春芳歇,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11、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会当凌绝顶,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篇目凉州词(唐۰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居秋暝(唐۰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赠汪伦(唐۰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۰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日歌(清۰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渔歌子(唐۰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观书有感(宋۰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净沙۰秋思(元۰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爱莲说(宋۰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第一课《地震防护》一、主题设想地震、海啸、飓风、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识无疑会增加成功脱险的砝码。
五年级上经典诵读

23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 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 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 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 并是白纷纷。
赏析: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27 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课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耸入云的悬崖上,把石崖排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作为桥,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5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6 清平乐·六盘山 【现代·毛泽东】
14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 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 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 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 时弄小娇孙。
译文: 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 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 闲来无事静静地抚摸着琴床,突然想起打开酒窖,取上一瓶好酒来独自品味。 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懂事的小孙子。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精)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第一部分:《老子》(节选1、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道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3、道无形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4、道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变与不变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相反相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对立统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暝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最后一句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本指春天的早上,这里泛指春天。
④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3、长亭送别(元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首元曲选自王实甫《西厢记》,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委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落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是千古名句。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篇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第一单元拓展篇目1.《白鹭鸶》 [唐]李白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2.《画菊》 [宋]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第二单元拓展篇目1.《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第三单元拓展篇目1.《嘉山怀古》 [清]陶澍嬴政昔不道,耀武北筑城。
暴师断地脉,起洮连东瀛。
死亡日枕籍,白骨如山撑。
悲哉孟姜女,寻夫万里行。
觅骼不可识,一哭天地惊。
2.《题南岳寺》 [宋]郭三益古木阴森梵帝家,帘泉一酌试新芽。
官符星火催春焙,却使山僧怨白蛇。
3.《蛱蝶》 [唐]罗邺草色花光小院明,短墙飞过势便轻。
红枝袅袅如无力,粉蝶高高别有情。
俗说义妻衣化状,书称傲吏梦彰名。
四时羡尔寻芳去,长傍佳人襟袖行。
第四单元拓展篇目1.《登岳阳楼》 [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从军行》(其五) [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五单元拓展篇目1.《赏牡丹》 [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雪梅》 [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苔》 [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第六单元拓展篇目1.《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2.《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第七单元拓展篇目1.《题画》[明]沈周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是出自陆游《示儿》的诗句呀!意思就是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是悲痛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哎呀,就好像你一直期待的一件大事,最后却没能实现,那种遗憾呐!比如说你一直盼着和好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结果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不就和这感觉差不多嘛!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林升《题临安邸》里的呀!说的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这就好比一个人总是不停地玩乐,不知道停下来,你想想,要是你的朋友整天就知道玩,不学习,你是不是也会着急呀!就像这样。
3.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哇,这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的呢!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这多壮观呀,就好像你看到了非常非常高大雄伟的东西,让你惊叹不已!比如你看到了一座超级高的大楼,是不是会很震撼呀!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是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哦!是说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这就像一个团队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多让人难过呀!就像你们班如果大家都不积极,那多没意思呀!5.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来自王维《山居秋暝》呀!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哎呀,就好像你有个特别喜欢的地方,你就想一直待在那里不走啦!比如说你特别喜欢外婆家,是不是就不想回来啦!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可是陆游的名句呢,出自《示儿》!就是说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呀!这就好像你和朋友约定好要一起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做到了一定要互相告诉一样。
比如你们说好要一起考满分,等实现了可不能忘了告诉对方呀!7.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5篇

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5篇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1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乌云密布,随着一阵狂风,豆粒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我站在奶奶的平房底下,看着如注的水流,正为返程的大巴能不能来而担心,这时一对飞旋的燕子映入我眼帘。
只见这一大一小两只燕子在风雨中来来回回地飞着,从小燕子慢而不稳的飞姿中不难看出她刚出窝没多久,因为她就像刚刚学步的小孩子,几次差点被风吹倒。
老燕子张开硕大的翅膀,将小燕子罩得严严实实。
这时奶奶头顶草帽拿着一件厚衣服冲进过道里,她把衣服披在我身上,见我盯着两只燕子出神,奶奶就告诉我,这两只燕子正在垒窝呢!可能是怕小燕子走失的缘故吧,燕子妈妈一直跟着小燕子慢慢地飞,全然不顾雨水打湿了她的羽毛。
当小燕子试图脱离妈妈的视线,自己单飞时,燕子妈妈马上掉头回到她的孩子身边,并用翅膀将小燕子罩住。
就这样飞来飞去,母女俩终于把窝垒好了。
我以为这下她们该休息了,谁知燕子妈妈又把小燕子小心翼翼地放到窝里,又顶风冒雨地飞走了。
小燕子焦急地呼唤着妈妈,可是燕子妈妈好像蒸发了似的,迟迟不见踪影。
我也纳闷了,既然窝已经垒好了,燕子妈妈为什么丢下小燕子独自飞走了呢?难道她不要自己的孩子了吗?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燕子妈妈叼着一只虫子,似一道闪电一般迎着尖叫的孩子冲了过去。
她把虫子一口一口地给小燕子喂下,小燕子则发出愉快的叫声,好像在说:“妈妈,真是一顿美味午餐啊!我还要吃!”大概是听懂了孩子的意思,燕子妈妈在喂下那只小虫后,再一次冲进雨幕里,一次,两次……直到小燕子打着饱嗝,燕子妈妈才停下了外出觅食的脚步。
这时她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看到小燕子在瑟瑟发抖,她急忙把小燕子挪到贴墙的一面,并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而自己却背朝外,任风吹雨打。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领悟到了世间即使连小动物间母爱都那样圣洁伟大,更何况是人类呢!有些母亲愿意为孩子放弃光明,有些母亲为了孩子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爱是多么值得可歌可泣的啊!这时,我的小灵通响了,是妈妈打来的……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2马路上总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车,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匆忙前进,没有人关心另外的人的方向和路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程上风雨兼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嘈杂和混乱,无数的脚印马上被新的脚印覆盖,头顶的电线纵横交错,在苍白的天空里切割出大大小小的零碎的块,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在阳光下彼此赤______厮杀,有胜利者,自然也有失败者。
五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一、校园经典(古诗词)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⒃,歌曲动寒川。
7.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6.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7.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红色经典1.《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年级学生经典诵读推荐篇目诵读

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级班上学期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古诗1.兰溪卓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戴叔伦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民歌3.明日(明日复明日)民歌4.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曹植5、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6、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7、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王维8、秋浦歌(炉火照天地)李白9、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10、晚春(草树知春久不归)韩愈11、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颜真卿12、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欧阳修13、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杨万里14、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15、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二、推荐书目人物传记类:《雷锋》《毛泽东》历史故事类:《上下五千年》儿童文学类:《成长的烦恼》《五三班的坏小子》经典文学类:《西游记》《冰心全集》一、古诗1兰溪卓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1、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
2、卓歌:也作棹歌,指渔民的歌。
3、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润州金坛城西南窑村(今江苏金坛)人,唐朝中期著名诗人。
【译文】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赏析】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捎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花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第一篇: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暝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最后一句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本指春天的早上,这里泛指春天。
④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3、长亭送别(元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首元曲选自王实甫《西厢记》,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委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落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是千古名句。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离泪涟涟,宛然如见。
【译文】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7.水调歌头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清平乐北宋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云鱼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9.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1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

五年级目录(一)古诗20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5、《雪梅》(宋)卢梅坡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10、《山居秋暝》(唐)王维11、《望岳》(唐)杜甫12、《春望》(唐)杜甫1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试1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6、《登岳阳楼》(唐)杜甫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18、《满江红》(宋)岳飞19、《虞美人》(南唐)李煜2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二)成语20条(三)歇后语10条(四)对联10条(五)名人名言10条(六)警句10条(七)现代诗歌5篇(八)现代美文5篇(九)古文5篇(十)推荐阅读书目(一)必背古诗20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⑴昆仑:昆仑,即昆仑山(Kunlun Mountains ),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人教版电子课本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人教版电子课本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3.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8.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15.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16.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17.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18.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9.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
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小学五上经典诵读

• 茅檐低小,溪上青 青草。醉里吴音相 媚好,白发谁家翁 媪(aǒ)? • 大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无赖,溪头卧 剥莲蓬。
卜算子•咏梅
南宋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灞上秋居
唐· 马戴
• • • • • • • •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长安春望
唐· 卢纶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
• • • • • •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 • • • •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tà)
夏日绝句
【】李清照
• • •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示儿
宋 陆游
• • • •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西江夜行
唐· 张九龄
经典诵读三百篇(五年级)(DOC)

经典诵读三百篇(五年级)标签:育儿教育分类:教学资源经典诵读三百篇(五年级)(扬州地区)采莲曲(其二)【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客中行【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戏问花门酒家翁【唐】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兰溪棹(zhào)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新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yú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1、读书名⾔:三更灯⽕五更鸡,正是男⼉读书时。
⿊发不知勤学早,⽩⾸⽅悔读书迟。
——颜真卿读书有三到,谓⼼到,眼到,⼝到。
——朱熹《训学斋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韵》书卷多情似故⼈,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到⽤时⽅恨少,事⾮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知——苏轼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朱熹吾⽣也有涯,⽽知也⽆涯——庄⼦⾮学⽆以⼴才,⾮志⽆以成学——诸葛亮发奋识遍天下字,⽴志读尽⼈间书——苏轼鸟欲⾼飞先振翅,⼈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熟读唐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序》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如海势聊短述》爱好由来落笔难,⼀诗千改始⼼安。
——清·袁枚《遣兴》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论⽂期摘瑕,求友惟攻阙。
——清·黎志远《汉阳⾈次》粗缯⼤布裹⽣涯, 腹有诗书⽓⾃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2、思乡的诗词:《夜⾬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夜⾬时。
《望驿台》(唐)⽩居易靖安宅⾥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尽,居⼈思客客思家。
《除夜作》(唐)⾼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霜鬓明朝⼜⼀年。
《杂诗》(唐)王维君⾃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九⽉九⽇忆⼭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中送别唐王维⼭中相送罢,⽇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秦观漠漠轻寒上⼩楼,晓阴⽆赖似穷秋。
淡烟流⽔画屏幽。
⾃在飞花轻似梦,⽆边丝⾬细如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代· 白居易】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 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 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 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 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 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 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 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25 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6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 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 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 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 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 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 堤。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12 夏日杂诗
【清代·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 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 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释: 枕簟(diàn):枕席。 玉漏:玉做的计时 器。
13 客中初夏
【宋代· 司马光】 译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 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 南山当户转分明。 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 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 更无柳絮因风起, 变得更加明净了。 惟有葵花向日倾。 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 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 阳开放。
8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 杨万里】
译文: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 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 翻开。 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 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 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 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 来。
松阴一架半弓苔, 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 儿童误认雨声来。
9
夏条绿已密, 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 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 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 荧煌满眼前。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 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 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 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 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 茶臼的声音。
11
夏日山中
【唐代· 李白】
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 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 中。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 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 顶。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 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平平常常的事。五 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 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 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课在红军看 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 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 耸入云的悬崖上,把石崖排暖了;大渡 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 三根铁索,作为桥,横空高悬在湍急的 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更使 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 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 人,不由惆怅惋惜。
28
山行
【唐代·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译文: 白云深处有人家。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 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 停车坐爱枫林晚, 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
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 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29 暮江吟
【唐代· 白居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 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 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 月形如弯弓。
3 绝句
【唐代·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 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 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 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 期?
5 春风
【清代· 袁枚】
春风如贵客, 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 归留万国花。
译文: 春风就像贵客一 般,所到之地立 刻繁华起来。 春风吹来时融化 千山的积雪,吹 过后留下万国的 花香。
பைடு நூலகம்
14 池上早夏
【唐代·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 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 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 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 时弄小娇孙。
译文: 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 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 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 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 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 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 闲来无事静静地抚摸着琴床,突 然想起打开酒窖,取上一瓶好酒 来独自品味。 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 懂事的小孙子。
22 望蓟门
【唐代·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 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 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 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 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16
秋夜曲
【唐代· 王维】
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 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 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 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 忍进屋睡觉。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17
秋夕
【唐代· 白居易】
译文:
叶声落如雨, 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 谁为拂尘床。
4 临安春雨初霁j
【宋代·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 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 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 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 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 撇沫,试着品名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 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 湖边的山阴故家。
【现代· 毛泽东】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向远处 望,直至南飞的大雁已经看不 见。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 雄,算下来已经征战了两万里 路程。六盘山上雄风挺拔,烈 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强 大的革命力量如长绳紧握在手 中,哪一天才会将那狂暴如龙 的国民党反动派捆缚?
27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现代· 毛泽东】
15 谒金门· 秋兴
秋池阁, 风傍晓庭帘幕, 霜叶未衰吹未落, 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 似与世人疏略, 一片懒心双懒脚, 好教闲处著。 【宋代· 苏轼】
译文: 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 吹开了庭院的窗帘。霜打 过的树叶没有凋枯,风吹 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 沉睡的乌鸦和喜鹊。 嘲笑虚名和薄情,这些几 乎与世人隔离起来。我的 一片懒心可不思世事,一 双懒脚可不奔波人情,好 让它们闲置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9 秋词
【唐代·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 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 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 了。
6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代· 杜牧】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 草红花相映,水边村 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 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 十多座古寺,无数的 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 雨中。
7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20 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 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 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
【唐代· 李白】
译文: 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 秋燥如火。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 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 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 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 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 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 向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