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学计划模板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期转入少年期。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对学生进行的科学教育一般从三年级开始。
一方面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了,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而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插入大人的谈话。
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听从权威。
这些现象表明了三年级学生知识的扩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级学生又表现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
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
进入少年期后,随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学生之中开始出现关系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好朋友。
三、教学目标1、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3、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教学重点1、通过面向全体普及各种,引导学生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
2、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在集体中体验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
4、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五、教学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精选模板】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三篇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三篇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篇1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初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认真领会《意见》精神的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纲要。
一、任务与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初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这是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
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二、方式与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各处室、各科任老师尤其是教导处、生管组、班主任、政治教师,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初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
共青团、少先队、少年团校、学生干校等学生社团都应该为提初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体丰富的活动舞台,努力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
还应向家长和生区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和生区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初学生的人格水平。
除了在政治课、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健康教育图片展、健康教育影片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配合心理教育,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4年心理健康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五篇)
2024年心理健康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为了____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心理辅导室计划拟开展以下工作:一、继续开展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活动,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定期将心理辅导室辅导的成功且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案例,以匿名的方式,展示在校园健康橱窗内,同时积极布置心理健康橱窗,发动学生去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吸引更多学生解除顾虑,大胆走进心理辅导室,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团活动中。
加大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范围内的影响。
联合学生会和校团委,将心理辅导渗透到学生各项的活动中,以丰富的团体活动课形式,解决班集体的普遍心理问题,如团结、合作、荣誉、自信等,并接受政教处和校团委老师的指导。
三、继续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辅导室仍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来调整咨询接待时间,以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来调整咨询接待时间,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心理辅导室将本着家校教育协同合作的理念,与家长合作,“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热心真诚地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提供帮助,成为家长、学生、教师沟通的桥梁,与相关教师配合,对相关学生进行疏导,同时帮助改变家长一些不合理的家教观念,使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稳固。
四、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加强对师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
某些心理问题在特定的年级或班级具有普遍性,为了避免单纯个别咨询的重复低效率,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也为心理辅导老师提供更多简便实用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教师加强对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完善提升自我达到良性循环。
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17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17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通用17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调整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制定有效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措施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学习环境。
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心态,培养良好心理状态。
3、联系实际结合教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学习适应能力,用良好的心态积极学习。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敢于尝试的好习惯。
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到宽以待人。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2024年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为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化,凸显我校德育特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亮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学期制订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本学期的工作核心是构建阳光校园,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拥有倾诉苦恼、沟通郁闷、宣泄压力的途径,促进师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增强挫折承受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勇敢面对现实挑战,以积极心态享受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与管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校长亲自挂帅,教育教学管理中心总体策划与指导,心育专题辅导员负责实施细节,心育组成员协同完成具体任务。
各部门职责如下:心育课题研究负责人心理咨询室(阳光小屋)负责人阳光信箱负责人心育网站负责人心育活动负责人学生心理科学小论文、心育日记负责人教师心育论文、个案等负责人心育组成员应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发挥同伴效应,选拔并培养“阳光小天使”,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我们将:组织教师订阅相关书籍、报刊,提升理论水平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外出考察或培训,提升专业素质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与理论研讨组织撰写心理教育论文,参与各级论文评比举办教师心理成长乐园活动四、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将通过以下途径实施:(一)学生版块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咨询室自选活动心理成长班主任全面推行辅导实施心理测试与心理档案建立(二)教师版块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赛课进行心理教育论文评比设立“教师心理成长乐园”定期召开相关会议交流辅导心得(三)家长版块开展家长讲座与咨询进行亲子教育(四)校园文化版块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小报《阳光之旅》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布置心理咨询室办好“心育之声”广播收集校长信箱信息反馈五、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开展探讨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如脱敏治疗、意想与对话、暗示法、音乐治疗等。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心育是各育的基础和中介,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预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生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课本,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培养,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和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
通过和事例让学生感受学习,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结合本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
各部分教育教学重点如下:自我意识方面: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重点放在小学生自我社会角色认知和借助他人进行,以及良好自我体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上,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受到老师或家长表扬和批评时,知道原因何在,学会自我分析,使自身言行向好的方向发展,有较强的自我体验,善于发现自身优点,树立自尊和自信意识。
智力方面: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智力训练重点放在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方面,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观察及观察的意义,引起他们对训练观察力活动的重视。
教学生会使用常用的观察方法了解注意及注意的作用,重视自身注意力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品15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品15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六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为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具体目标培养学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首先: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再次: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做出合适的决定。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62人,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大类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
障碍性问题在学生中极少出现;发展性问题是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扩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焦虑、紧张、厌学情绪;自我感觉、体验和评价失当等。
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1、学生由于学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苦恼学生经历着许多变化,如环境、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角色的转化等变化,有了变化就要适应而学习适应不良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2、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大致有以下情况:对前途和未来过分担忧,自信心下降;出现消极情绪不知如何宣泄,导致自己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人际交往。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____和____的原则,同时秉持____的核心理念,紧密围绕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紧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地推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此项工作依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与德育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大队部的具体要求,依托现代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结合市区相关工作安排,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与指导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结构,并增强其面对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1. 深化德育工程,坚持人本理念: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六心教育”工作,确保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实施。
我们强化“以德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活动育人的原则,积极倡导“六心”精神,即“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致力于培养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青少年。
2. 贯彻“以德治校”方针,强化师德建设:我们坚持“以德治校”的办学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职业道德准则。
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尚的精神引领、优良的校风熏陶以及真挚的情谊感召,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 坚持“活动育人”理念,丰富德育形式:我们积极践行“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与大队部及各中队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我们注重课堂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的协同推进,确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序开展校本课程“六心教育”的相关活动。
同时,我们重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质量与“心灵驿站”的建设与管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4.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标准范文(6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为推进素质教育,____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工作重点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学会沟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4、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工作计划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班主任和团委、及政治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理论知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4.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每学期组织实施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7.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
结合初中学生的青春期成长、考试焦虑、师生之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误解等课题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教案。
8.追踪调查在校学生中接受过咨询学生,看其在心里、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2024年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计划依据我国教育局本学期教育工作部署的核心要求,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学期重点任务之一。
为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及教师节重要讲话,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旨在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指导思想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从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二、工作目标1. 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2. 对存在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工作任务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树立求助意识,促进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减少不利影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四、工作措施1. 完善并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规范教育行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3. 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确保值班制度落实,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咨询,保障学生隐私,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4.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网站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5.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6. 重视课堂教学,利用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等集体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7. 加强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及时整理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档案,为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支持。
2024年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计划(二)深入领会我国教育部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积极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力度,提升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运用,致力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范本(三篇)
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范本为深入____教育部颁发的《____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的现状,特制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全面____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根据新时期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全面____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任务: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中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三、主要内容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中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使中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试,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
4.解析异常心理现象,使中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四、工作分工教导处及班主任、政治教师负责课内教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心语室负责学生心理咨询,进行课外教育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具体方案(一)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用的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四篇
实用的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四篇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依照教育局和学校工作计划、德育计划的要求,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总目标;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一)心理辅导室建设与宣传。
丰富心理辅导室学生心理档案和各项资料,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
加强五年级心理课程的`设计,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四)积极筹备心理活动月。
1、心理健康活动月具体方案设计。
2、活动开展。
(五)个案辅导。
1、对来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
2、认真对待知心信箱里的每一封来信,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三、每月具体工作安排:二月份: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思路。
2、初步确定五年级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3、完成二、三月份的心理课备课。
三月份:1、心理健康课程授课及个案辅导。
四月份:1、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2、完成“学生感兴趣的心理话题”调查问卷。
3、心理健康课程及个案辅导。
五月份:1、组织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心理健康课程及个案咨询。
六月份:1、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汇总、总结。
九月份:1、初步确定五年级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2、完乘9-12月份的心理课备课。
3、向班主任征集各班个案情况。
十月份:1、心理健康课程及个案咨询。
十一月份:1、跟踪个案。
2、心理健康课程及个案辅导。
十二月份:1、组织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心理健康课程及个案咨询。
一月份:3、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4、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汇总、总结。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篇2一、本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__学院在校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领导下,设立二级院系心理辅导站,实行辅导员年级负责制,定期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排查,秉着健康教育的原则,普及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妥善处理心理问题危机。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模版(五篇)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模版一、指导思想与原则1. 坚持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关注每一位学生。
2. 确保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无遗漏、无歧视。
3. 强调学生主体性,激发内在动力。
4. 实施预防与矫治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整体教育,通过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级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
(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每班每周设定一节心理活动课,针对三年级学生,利用课程解决普遍问题。
活动应寓教于乐,同步提升心理认知和行为指导,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
(五)科学实施咨询与辅导。
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心理障碍。
同时,开展团体辅导,完善心理辅导室设施,确保辅导记录完整。
(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机制。
通过家长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家长的参与,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三、学期工作计划____月:1. 制定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立工作方向。
____月:1. 开展心理活动月启动活动,公布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详细计划。
3. 班主任组织一次以“健康校园,美丽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____月:1. 举办系列讲座: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探讨缓解心理压力的策略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教授自我情绪调节技巧家长学校讲座。
2. 观看电影《海洋奇遇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反思。
____月:2. 展示教师心理健康格言,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____月:2. 整理归纳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评估学期工作成效。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模版(二)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 普及性原则:通过全面开展教育活动,旨在使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认知,并循序渐进地提升其心理素质。
2. 差异性原则:强调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实施多元化的教育和辅导策略,以有效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3. 学生主体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
2024年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一、工作目标本学期,本院心理健康协会致力于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强化心理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打造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环境。
二、工作安排1. 组织队伍建设(1)强化骨干成员素质,确立各部门职责及协会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
(2)培育成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学期末平稳完成协会领导层的换届工作。
(3)积极与院内外其他协会建立联系,共同策划与实施各类活动。
(4)定期举办成员间的交流与活动,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协作效率。
2. 宣传工作(1)开展现场宣传,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2)定期制作以心理知识为主题的海报,普及心灵书籍摘要及文学新词汇。
(3)维护协会官方网站,加强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的宣传力度。
(4)通过文学社发行专门的心理期刊。
(5)加强心理委员的宣传作用,在活动前期引导各班心理委员在本班内进行广泛宣传。
3. 活动开展本协会将策划并实施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体活动安排详见附表一。
4. 常规工作(1)加强朋辈辅导室的宣传与建设,定期举办以朋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2)完善值班制度,确保协会干部按照值班表执行值班任务。
(3)优化办公室管理制度,制定并执行办公室物品外借规定。
(4)加强心理委员的管理,定期召开例会,收集并整理心理委员月汇报。
(5)扎实做好日常工作,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5. 文学社工作(1)定期完成期刊的编辑与发行工作,每月发布文学新词,与宣传部保持紧密联系。
(2)在新学期中,全力支持并报道心协工作,与其他部门共同提升心协的影响力,确保每次活动均得到充分的宣传与报道。
2024年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旨在针对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专业的心理教育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2024年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5篇
2024年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5篇篇1一、引言心理健康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性。
因此,本班制定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工作计划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学期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我们将安排每周至少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涵盖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2.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沙龙等。
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3. 心理健康辅导小组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小组,由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志愿者组成。
辅导小组将定期开展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等活动,针对班级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辅导。
4. 心理测评与跟踪进行心理测评工作,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测评结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跟踪管理。
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将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干预措施。
5.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实施策略1.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鼓励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庭的心理教育能力。
2. 营造良好氛围:在班级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3.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心理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班级网站、家长会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6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6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1一、教学工作方面1.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好本学期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第一课一切从“新”开始;第二课结识新伙伴;第三课走近新老师第二章学并快乐着第一课记忆攻略;第二课专心必胜技;第三课学习永动机第三章与自我对话第一课这就是我;第二课做个的自己;第三课学会整治自己的草地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
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3. 继续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
编辑心理小报,不定期向师生发放,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提供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初步拟定将心理小报分为教师专刊、学生专刊及家长专刊三部分。
学生专刊主要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体会、心理信箱中有共性问题的解答等。
教师专刊主要针对教师自身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在处理学生问题中常出现的情况提供一些简单的测试、应对办法,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健康自我。
家长专刊主要针对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4. 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利用月末或考前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让尽量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课资源,对心理健康小课形成补充和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性,解决学生目前面临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5.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计划(5篇)
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计划按照教育局本学期教育工作的要点的要求提出的,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____《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师节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限度地发挥各种心育阵地作用,扎实开展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心育保障。
二、工作目标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工作措施1、健全并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严谨和健全的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隐私保密制度》《心理教育工作是制度》等严格执行。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育意识一是加强对目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二是通过校本通识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普及好心育知识,为全员抓心育奠定基础。
3、做好心理辅导室工作(1)安排好咨询室的值班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有问题时能轻松走进咨询室。
2024年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模版一、指导思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们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动目标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一、二年级),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本年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绿色热线),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五、对自己本身素质与能力的要求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
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
教学容1.成长中的我(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2.直面困难和挫折(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3.青春期性话题(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4.情绪的调适(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
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容1.同伴交往助成长(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
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
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涵。
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教学容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1)了解新时期学习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教学目标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容1.认识职业(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
2.职业角色(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
(2)了解职业角色规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
3.职业压力(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
4.职业倦怠(1)了解职业倦怠的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
(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5.职业适应(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6.创业与创新(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1.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
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
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
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
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
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容,利用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效。
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
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
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课程容学时课程介绍2(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4(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6(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6(四)学会学习,有效学习6(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6综合评价——作业或报告形式2机动2合计34五、教学评价和考核1.评价目的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