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合集下载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
6.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国家机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人民政府
C.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协会
D.政协
正确答案
7.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的顺序组成
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在组成方面又有与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民族特点和要求:( )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外,其他少数民族代表也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和比例。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
3.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年
A. 4
B. 5
C. 6
D. 3
正确答案
4.
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B)”。
a、干涉b、支配c、侵犯
A.干涉
B.支配
C.侵犯
正确答案
5.
(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
正确答案
3.
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问题。
A.
民族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4.
民族最初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即()形成的。
A.奴隶社会末期
B.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C.
封建社会末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篇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1358)加精版本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C.南朝 D.隋唐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A.氏族 B.部落C.部落联盟 D.民族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C )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5.现今世界上共有( C )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A.10000 B.12000C.3000 D.10006。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B )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7.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C)。

A.基本出发点 B.前提C.根本原则 D.总政策8.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长治久安9.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B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 D.民俗文化10.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 )。

A.原则性 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 D.前瞻性二、多项选择题11.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DE)A。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信息综合方法C。

抽象归纳方法 D.对比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12.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还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紧密相关。

以下是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意识的形成D.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B2.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是()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自决原则C. 民族融合原则D. 民族自治原则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政策的范畴?()A. 语言使用政策B. 文化保护政策C.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经济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保障民族平等B. 促进民族团结C.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答案:ABCD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A. 民族的起源和演变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D. 民族政策的法律基础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中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它要求国家在法律面前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有助于消除民族歧视,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

2.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包括:(1)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自治机关由当地各民族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族的参与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3)自治机关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法规和政策;(4)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其次,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投资和创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最后,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民族理论08试卷A

民族理论08试卷A

注意事项:1.考生将姓名、学号等信息写在试卷相应位置;2.必须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位置答题;3.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A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79年B.1952年C.1984年D.1956年9.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有A.44个B.45个C.46个D.47个10.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A.1947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11.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建立了民族自治区A.3个B.4个C.5个D.6个1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A.80%左右B.64%左右C.45%左右D.27%左右13.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A.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B.正确执行民族团结政策C.大力举办民族教育D.各民族一律平等14.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实施范围是我国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

这项工程的名称是A.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B.兴边富民C.国防建设工程D.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工程15.克拉玛依油田位于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16.旗袍是中国以下民族的传统服饰A.汉族B.满族C.蒙古族D.瑶族17.《阿诗玛》是中国以下民族的民间长诗A.傣族B.苗族C.白族D.彝族18.好来宝是中国以下民族的民间曲艺A、哈萨克族B、朝鲜族C、撒拉族D、蒙古族19.泼水节是中国以下民族的传统节日A.京族B.壮族C.傣族D.苗族20.“那达慕大会”是中国以下民族的节庆活动A.柯尔克孜族B.俄罗斯族C.塔塔尔族D.蒙古族21.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之一,他的民族成分是A.汉族 B.蒙古族 C.满族 D.水族22.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有A.8个B.9 个C.10 个D.12个23.“芦笙会”是中国以下民族的重要节庆A.苗族B.瑶族C.畲族D.布依族24.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节严重的,其处罚为A.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5.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自治州A.30个B.35个C.25个D.20个26.、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军事家、战略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粟裕的民族成分是A.蒙古族 B.苗族C.侗族 D.土家族27.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A.在逐渐增多B.在逐渐减少C.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D.正在消失28.除特殊情况外,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是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29.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A.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注意事项:1.考生将姓名、学号等信息写在试卷相应位置;2.必须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位置答题;3.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A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A及答案
民族问题产生的两个根源――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还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民族间交往联系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民族存在的社会里,这两个因素都起作用,只是作用的性质、强弱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2分)
A.《格萨尔王》 B.《江格尔》 C.《玛纳斯》 D.《四部医典》 E.《饮膳正要》
10.新时期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导方针是:ABCD
A.革命化B.年轻化C.知识化D.专业化
三、辨析题(共10分,每题5分)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2.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发展。
4.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ABC
A.民族利益 B.民族权利 C.民族发展问题 D.民族矛盾问题
5.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有:AB
A.私有制B.阶级C.民族D.生产力
6.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有:ABC
A.维护祖国统一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 简述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
2. 简述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论述题(20分,二选一:做一道题即可,两题都做不另加分)
1.结合实际论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2. 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 但民族意识的增强不能是无限度的,也不能偏离正常的方向,如果民族意识走向狭隘、保守、排它和极端利己,甚至演变为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对民族的发展是有害的。(2分)
(注:辨析题若判断错误,但论述有一定道理,可酌情给分)
四、材料分析(10分)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一、单项选择题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的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包括:ABCDEA.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B.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C.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D.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E.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的可靠保证。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DE )的方针、原则。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附答案)一、填充题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开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民族开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开展过程中开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开展。

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局部的现象。

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开展的。

二、单项选择题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2.民族开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A.演变B.演进C .进化D.形成3.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开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局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

A.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三、多项选择题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开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开展模式,即( ABE )。

A.常态开展B.异态开展C.渐进式开展D.突变式开展E.跳跃式开展2.民族的开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CD )。

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E.地理位置3.民族开展包括( BCD )等。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整理篇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整理篇

填充题(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C.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D.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F.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M.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M.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M.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M.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M.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M.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M.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M.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M.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电大宝典878《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简化版2020年1月年最新(02902)

电大宝典878《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简化版2020年1月年最新(02902)

电大宝典878《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简化版2020年1月年最新(02902)整理时间:2019.12.09已考完,大部分能找到,已按字母排版,方便查找(按历届试题汇总)适用:[国开科目] [在线机考] [课程号:02902] [试卷号:878]题型:单选(73) 多选(72) 论述(22) 填空(125) 辨析(68)单选(总共73题)1、1979年以来,国家己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2、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3、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4、(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5、(A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6、()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7、()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8、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9、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10、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

11、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12、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13、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14、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民族理论考试题目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目答案

一、名词解释民族识别:指对一个民族成分和名称的辨别和确认。

民族同化: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传统风尚、礼节和习性。

民族观: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民族问题:关于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语阶级之间的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问题。

民族心理认同:一个民族的人们拥有相同的心理特质,对民族整体和民族成员之间的心理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融合: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三、简答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共同特征?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①共同的历史渊源②共同的生产方式③共同的语言④共同的文化⑤共同的风俗习惯⑥共同的心理认同2、什么是民族问题?有什么特征?关于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语阶级之间的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问题。

①普遍性②长期性③复杂性④国际性⑤重要性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以民族平等为基石、民族团结为主线、民族互助为条件、民族和谐为本质。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党和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已语言文字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的工作人员,要能够使用两种以上的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采用双语双文字教学,鼓励出版民族语言文字的书籍、影视作品。

5、最初民族是什么时候形成?怎样形成?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6、什么是民族文化?有哪两种基本类型?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810民族理论与政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810民族理论与政策

810民族理论与政策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深刻认识中国民族概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把握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正确地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

二、考试范围
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中国民族概况、党的民族政策
三、考试内容
中国民族概况;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民族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等)。

四、考试形式
《民族理论与政策》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50 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等。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5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B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B及答案

(试题卡正页)
试题编号:拟题人:集体阅卷人:集体
中央民族大学——学年第学期(文科类、理科类)
学院(系)专业级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 B1 卷)学生姓名:学号:
(试题卡附页)
试题编号:拟题人:集体阅卷人:集体
中央民族大学——学年第学期(文科类、理科类)
学院(系)专业级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 B2 卷)
试题编号:拟题人:集体阅卷人:集体
中央民族大学——学年第学期(文科类、理科类)
学院(系)专业级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 B3 卷)
(试题卡附页)
试题编号:拟题人:集体阅卷人:集体
中央民族大学——学年第学期(文科类、理科类)
学院(系)专业级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 B4 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一、选择题1. 民族的定义主要是指:A. 共享相同地域的人群B. 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的人群C. 拥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群D. 以上都是2.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的关系和矛盾C. 民族的权益和利益D. 民族的政策和管理3.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民族平等权利B. 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C.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D. 所有以上目的4.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是为了:A. 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 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C.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 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我管理5. 在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繁荣D. 民族区域自治二、简答题1. 请简述民族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描述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阐述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意义。

4. 讨论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5. 分析当前中国民族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三、论述题1. 论述民族问题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国家民族政策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3. 讨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政策应如何适应和调整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

4. 评述民族政策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5. 探讨民族政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

四、案例分析题1. 以中国某民族自治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民族政策实施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选择一个国际案例,探讨某国的民族政策如何平衡民族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的关系。

3.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讨论文化多元主义与民族同化政策的优劣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五、综合题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设计一份针对某一特定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说明其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2. 假设你是一个政策制定者,讨论你将如何制定和实施一项旨在促进民族平等和社会发展的政策。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作业2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97.75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的关系。

A.民族群体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个体之间
D.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答案】:A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B.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C.不同民族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答案】:D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决定的。

A.性质
B.发展规律
C.社会基础
D.结构
【答案】:A
4.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A.和平共处
B.和平与发展
C.互助与互利
D.求同存异
【答案】:B
5.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A
6.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部落
C.民族与部落联盟
D.民族与氏族
【答案】:A。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一、填充题(每题1分, 共15分。

写错别字不给分)1.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 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 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2. 民族的分类, 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性)为基本依据。

P173. 在民族形成以前, 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P274. 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P495. 民族发展的(利益、权利), 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

P546.在阶级社会里, 民族斗争, 说到底, 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P737.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P908. 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 有(1.9万)公里。

P909.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 主体条件涉及(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涉及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P104-1051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P110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规定(发展与进步)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只有1项是对的的, 请将对的答案的序号, 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1分, 共10分。

)1.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P4A. 政治发展B. 经济发展C. 文化教育发展D. 社会发展2.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

P10A. 夷狄C. 夷族D.蛮夷3. 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从而彻底否认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

P12A.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4. 以地区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P29A. 氏族B. 部落C. 部落联盟D.民族5. 2023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中央电大行管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中央电大行管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试卷代号:1358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2014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斯大林2.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A.自觉 B.自由C.自然.D.自愿3. 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

A.平等 B.团结C.互助 D.和谐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 B.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 D.经济利益5.我国大陆地区的(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 24个 B.31个C.36个 D.41个6.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7. 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8.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 B.回、壮C.满、壮 D.满、蒙10.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P12、民族理论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P4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P2二、单项选择题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P3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P7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P1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P4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P2~3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

P5~6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

P6~7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ABC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一、解释题1、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问答什么是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

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

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

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

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

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

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重要性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