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第二册教案设计
二年级牵手两代第二讲自古娇儿无孝子溺爱后患悔不及 教案
自古娇儿无孝子溺爱后患悔不及[教学目的]父母之爱无条件,原则规矩要分明[教学过程]一.导语: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二讲自古娇儿无孝子溺爱后患悔不及。
这一讲包括,让家长们懂得如何克服对孩子的溺爱。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交流,您一定会收获很多。
二.情景导入第一个话题:心灵剧场。
1、首先,请家长们欣赏小脚丫的故事。
2、故事结束后,你想说点什么?结合自己的孩子说说感受。
三、找原因:当爱泛滥成灾-----溺爱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这种毁灭性的溺爱在中国并不少见,一位外国女记者称之为“独生子女溺爱综合症”,又叫“四二一”综合症。
她认为:在现代中国的很多家庭里,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围绕着一个独生子女打转,在这种溺爱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都是一些“小皇帝”、“小公主”,其心理和生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病态反应。
1.给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好吃的食品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家人可以不过生日,可他的生日却大操大办,等等。
这样的孩子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为自己考虑的习惯,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并渐渐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
同时,他们有着很强的优越感,常常眼高手低,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当他们看到别人的进步时,又很容易产生怨恨和沮丧的情绪。
专家建议:应当把孩子视为家庭中普通的一员,要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尊重他人,鼓励孩子“克已利人”、“爱人为乐”,并给予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
2.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总是习惯用物质来表达或弥补对孩子的爱。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专家建议: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不应当满足的决不给予满足;应当满足的一般也不要马上满足,让孩子有所等待和忍耐。
二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二年级牵手两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认识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思想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故事书籍等。
2. 学生准备与父母一起完成的手工制作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3.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关于家庭亲情的故事,让学生在案例中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意。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爱。
5. 亲子活动:教师布置亲子任务,让学生与父母一起完成手工制作作品,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父母、热爱家庭。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如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8.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促进家校沟通,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和感情。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二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第一讲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1、在对待孩子撒谎问题上,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1)当孩子进入学龄儿童阶段,父母若发现孩子有说谎的意图,那么父母有必要先了解原因。
一般来说,导致孩子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孩子的谎言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敌意性的谎言②防卫性的谎言③补偿性的谎言(2)我们没必要把孩子说谎看的过于严重,只要我们找到了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孩子说谎的毛病是比较容易改掉的。
①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合理满足。
②孩子有说谎的行为,父母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诱。
③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④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⑤对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固孩子,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来戒除孩子的恶习。
3、讨论总结家长应采取的措施、策略⑴对孩子的行为给予积极的暗示。
⑵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要奖罚分明,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
并且要求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认识⑴做错事后,想办法弥补过失,比撒谎掩盖更重要。
⑵相信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永恒的⑶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做了好事会得到表扬鼓励,做了错事要受到批评惩罚。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二个案例反映的问题1、班主任简单复述教材87页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在教育孩子时,注意引导孩子诚实守信。
然后讨论教材88页故事中孩子父母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做法有哪些不同?说说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家长讨论]总结出:父母要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行为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
⑵使孩子认识到守信是优良品德,失信是不道德的行为。
⑶教给孩子获得别人信任的方法,让孩子行有所依。
⑷指导孩子择友时把诚实守信的品格放在首位。
2、讨论总结要想培养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家长应注意;(1)以身示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孩子道德的楷模,诚信的表率。
一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一年级牵手两代教案第一讲1、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教给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指导家长认识到应给予孩子成长所必须的自由空间,不要溺爱孩子,不要事事限制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3、使家长认识到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给孩子留下一片创造的天空,保护孩子的创造天性,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1、使家长了解怎样帮孩子学会自控和正确处理情绪,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家长们掌握培养孩子自主发展地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
3、使家长认识到应该认真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并采用多种措施引导孩子向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让家长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自主发展的重要性,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使家长理解“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动脑筋进行教育的思考,实现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与引导。
导入法,谈话交流法,案例分析法,系统讲授法,总结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一、谈话导入:在孩子从幼儿成长为一个懂事的、有礼貌的、有一定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小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孩子的不少缺点和不良行为。
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到了学校,孩子忘了带书、忘了带红领巾,或者写字时把字左右写反了等系列问题。
我们举行一场现场调查:凡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粗心大意毛病的家长请举手。
家长们也仔细回想一下,童年的自己或现在成年的你,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和粗心的问题发生?有的请举手。
通过这两个调查,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甚至我们成年人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说,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着急、担心和焦虑。
今天的家长课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将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这方面的问题,找出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孩子学会自我征服,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建立自信、树立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第一讲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引起孩子身体变化引起焦虑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3.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并能适时进行指导。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中去,并缓解因此而产生的焦虑。
[教学过程]各位家长朋友:一、谈话导入: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来共同学习《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这次,我们就如何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也就是如何让孩子了解青春期的知识,并缓解因此而产生的焦虑进行一下探讨。
二、学习新课1、我们先学习两个案例:第一页的“我是不是生病了?”和第十页中的《我的声音怎么变了》。
(1)家长自由读案例。
(2)请家长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又是怎么处理的?请几位家长谈自己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两则教育故事。
在这两个故事中,家长是如何让孩子了解性知识,缓解紧张情绪的呢?(1)从中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2)请家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3)家长发言,教师小结。
3、解读青春期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
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
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2)独立性增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五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五年级牵手两代教案五年级牵手两代教案篇一:牵手两代教案《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导入新课各位家长,晚上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教室,百忙中来参加学习,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有这种经历,从孩子呱呱坠地后,即使再苦再累也浑身是劲;孩子上幼儿园后,点滴的进步使我们为之骄傲;孩子上小学后,我们全力以赴,即使是次数不多的老师的表扬也是满心的欢喜;对于孩子,我们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
当我们的孩子,无视我们的付出,抱怨妈妈早饭没有给她买肉夹馍;当我们的孩子经常丢三落四??这时的您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牵手两代》第三册家长课程中的第六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板书课题)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剖析案例,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1.这是发生在班内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位女同学不舒服,在教室吐了一地,教室里气味难闻,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请看我们事后的采访(大屏幕展示孩子们说的话):(1)请谭文昊、于世龙、朱子健(主动帮助打扫地面的同学)说一说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请几位袖手旁观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看到这里,哪位家长愿意谈谈自己的感受,3.师小结:当同学遇到困难,身体不舒服时,同学间的及时帮助,关心体贴是多么重要,这是每一个孩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我们的孩子学会了关心别人,同时他也获得了尊重和信任。
事后,班主任组织学生以此为话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并让孩子们各自写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孩子写的内容看,孩子的认识很到位。
相信孩子们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一定会有好的表现。
群策群力,共商对策(一)请您出招:师: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家长成功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1.措施一: 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或小植物,培养孩子的爱心。
戴祥瑜的妈妈:可以让孩子养一盆花,让她自己浇水、施肥,告诉孩子:这盆花就是你负责的,你要让它长得壮壮的,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孩子会很积极去做好的。
六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2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等。
这一讲主要是讲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可以说记忆力是儿童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记忆力不强等学习能力不足是这个年龄段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
三、走进专家课堂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
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②图示记忆法四、建议家长做法: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
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尊重和体谅父母。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家庭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付出。
2. 如何与父母沟通。
3. 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三、教学重点:1. 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2. 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3. 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承担家庭责任。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角色的认识和感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付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技巧。
4.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父母角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与父母沟通的案例。
3. 准备家庭责任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父母角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付出。
3. 案例分析:分析与父母沟通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5. 总结:教师总结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2. 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家庭责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九、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父母”的作文,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回家后,尝试与父母进行一次有效沟通,记录沟通的过程和感受。
3. 思考自己在家庭中可以承担的责任,制定一个家庭责任计划。
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2. 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讨论家庭和谐对个人情感、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3. 尊重父母:教育学生尊重父母的意见和付出,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心态。
4. 热爱家庭:引导学生发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5.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与父母相处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子关系的意义、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子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经历,增进学生对家庭和谐的认识。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讲解和讨论。
2. 设计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3. 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学生沟通技巧的应用和提升。
4. 课堂小测验: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6. 理解父母:深入探讨父母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爱与期望,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苦心孤诣,减少误解和冲突。
7. 家庭规则与界限:介绍家庭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遵守家庭规则对家庭和谐的影响,讨论合理的界限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8. 解决冲突的策略:教授学生识别和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提供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如倾听、冷静沟通、寻求妥协等。
9. 时间管理和责任感: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强调责任感在家庭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承担适当的家庭责任。
六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2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等。
这一讲主要是讲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可以说记忆力是儿童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记忆力不强等学习能力不足是这个年龄段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
三、走进专家课堂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
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②图示记忆法四、建议家长做法: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
牵手两代2年级教案
1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小学第二册南外女孩“闯”进哈佛、计算机“神童”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文科女生玩转数学……当这一个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望着家里对着书堆愁眉不展的自家孩子,不少家长感叹不已:为什么人家的孩子那么“完美”,咱家的这个提到学习就不带劲了呢?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想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当的家庭教育了,但有点无从下手。
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说其古老,可谓中华民族家教传统源远流长,说其年轻,家庭教育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才是近几年的事。
可是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家庭教育?如何解决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家长们迫切希望得到正确的指导。
而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身上。
那么,怎样来上这样的课?怎样让家长从紧张的工作之余、繁忙的家务劳动中来到我们的教室,坐下来忘记疲惫、抛却烦恼,认真投入到家长课程的学习中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课程有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设计。
那么关于课堂教学设计,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建议1.强调家长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这又可以从以下几个小方面加以分析:(1传统教育的弊端(2)教育的现状,学生的在校时间缩短,但高考、中考以及各类考核中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单凭学校教育是很难完成孩子的全面学业的。
(3)家庭教育的突出作用(4)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5)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2.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以激情激活家长,以激情点燃课堂。
3.案例的选取不要局限于教材。
既要典型,又要生动,更重要的是贴近我们的生活,或者说,这就是我们家庭中经常出现的个案,让家长身临其境,让他们感觉到说的就是自己,从而全神贯注地融入课堂中,一句话,通过鲜活的案例抓住家长。
4.课堂要注意互动。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第一讲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引起孩子身体变化引起焦虑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3.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并能适时进行指导。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中去,并缓解因此而产生的焦虑。
[教学过程]各位家长朋友:一、谈话导入: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来共同学习《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这次,我们就如何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也就是如何让孩子了解青春期的知识,并缓解因此而产生的焦虑进行一下探讨。
二、学习新课1、我们先学习两个案例:第一页的“我是不是生病了?”和第十页中的《我的声音怎么变了》。
(1)家长自由读案例。
(2)请家长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又是怎么处理的?请几位家长谈自己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两则教育故事。
在这两个故事中,家长是如何让孩子了解性知识,缓解紧张情绪的呢?(1)从中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2)请家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3)家长发言,教师小结。
3、解读青春期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
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
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2)独立性增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五年级教案-2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五年级教案-2《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五年级教案第一讲:自信就是成功之基成功就是成功之母【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得话题。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交流得内容就是《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段第五册——《自信就是成功之基成功就是成功之母》。
一、教材分析:处在五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得孩子,大约在11——13岁之间,已开始进入青春期。
这一时期得孩子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得不平衡性,表现出了许多弱点:善于嫉妒、爱攀比,撒谎现象普遍存在;在与同伴得交往中,不知谦让,以自我为中心,异性间得吸引也初见端倪;在与父母得相处中,她们无端得拒绝父母,动辄对父母大吼大叫,不听父母得话,出现了一些逆反情绪;与老师之间得关系也有些紧张,不同程度得有考试焦虑心理;平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开,缺乏爱心,不知感恩等。
她们也由此常常感到莫名其妙得压抑,内心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困惑。
针对这一时期孩子得特点,教材选取了生活与学习得片段,安排了八讲内容,分别就是《帮孩子解除烦恼》、《换个角度瞧孩子》、《成功就是成功之母》、《爱,需要经营》、《良好得个性需要培养》、《孩子得心灵需要呵护》、《合理疏导不良情绪》、《为孩子得成长喝彩》。
每一讲都用自然而深情得心灵独白,真实而深刻得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得亲子教育故事,系统地设计出一系列立足于家庭生活本身、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得家庭教育活动,自然揭示并深入解决对待这些困惑得策略——其主旨就就是家长们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在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与家庭教育规律得前提下,家庭教育本着“交流疏通”得原则,“用爱导航",循循善诱,耐心交流,合理疏导,以解除孩子得烦恼,促进孩子在德、体、智、个性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孩子健康成长,实现“因教育而幸福”得亲子与“因教育而美好”得家庭得最终目标。
二、教学目得:1、通过教学使家长认识到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得主要矛盾与主要问题。
二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二年级牵手两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和爱,增强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3.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意义和亲情的重要性。
2.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3. 学会感恩和回报父母的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分享、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
2. 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亲情。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游戏道具等。
2. 安排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家庭情景剧,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和爱。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的意义和亲情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并分享彼此的体会。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亲子游戏,让学生体验家庭亲情。
6.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亲情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互动。
六、教学活动1. 亲子游戏:设计一个亲子游戏,让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如“亲情接力赛”。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完成一项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一起散步等。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 亲子游戏:观察学生在亲子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家庭访问: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让他们深入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增进彼此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第二册第一讲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今天的碗我来洗2、爸爸,你还爱我吗?【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学习,让家长认识到爱孩子要讲究方法,了解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对孩子溺爱或过分严格的毛病,掌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让家长了解爱孩子要讲究方法。
难点是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对孩子溺爱或过分严格的毛病。
【教学方法】采访对话式、案例分析式、讲授说理式【教学过程】一、现场采访,问题导入1.开场谈话师: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再次走进我们的教室,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家长学校的学习!不知不觉,我们的家长学校课程进入了新的学期。
本册教材的题目是《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题目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啊!这一学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共同探讨、学习炼出好孩子的方法。
相信本学期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精彩,同时也祝愿各位家长在新学期里学习愉快、收获多多。
2.现场采访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个家庭教育中普通而又美丽的话题——爱。
采访:(1)你爱孩子吗?(2)你都怎样爱孩子?家长自由回答、交流。
3.导入新课师:“爱子乃人之天性”,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是,天下爱孩子的父母,不一定都会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
”曾经有个女孩写过一篇文章,她取的题目叫:妈妈,请爱我少一点!在当代家庭中,这份如此重要的感情,竟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
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精神世界,就无法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而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一旦因为不当的爱错过相应阶段正确的教育方法,就会造成孩子任性、叛逆等问题。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呢,相信,在我们共同学习完《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这一课后,您会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二、解读溺爱,深入分析(一)情景对话请两位家长声情并茂阅读﹕情景对话《今天的碗我来洗》和心灵独白(方式自定)(二)案例拓展我们听完《心灵独白》后,发现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孩子要成长,要自己做家务,而妈妈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
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请举手。
好像孩子和妈妈谁都没有错。
我们不忙判断谁对谁错,我们先一起去了解两个案例。
案例一:《东方神童魏永康》魏永康三岁能认2000个字,十三岁考入湘潭大学,十七岁考入中科院念研究生。
他母亲一直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
于是,她就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
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他的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
后来读大学时,他母亲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
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是谁造成了魏永康这样的结果呢?案例二:无独有偶,在天津南开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从南方某城市高分考取南开大学的一位同学,在开学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生病感冒,硬是打电话回家让他妈妈去照顾他。
结果他妈妈真的请假去了,问他怎么感冒的?他说:“按你标的衣服顺序穿,就感冒了。
”(1)家长发表看法,现场采访(2)教师总结爱孩子是人的天性,两个故事中的父母爱孩子没有丝毫的错。
错的是父母以爱孩子为借口、以爱的名义破坏了孩子的成长。
他们一只手帮助孩子成长,另一只手阻碍孩子成长。
结果把孩子变成了人格分裂的两个人:从身体方面看,他发育良好,简直像个大人了;可从心理方面看,他还是个幼儿。
以至一旦要独自面临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三)深入剖析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
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尽管我们有这样的古训,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根本就听不到“惯子如杀子”的声音,看不到“惯子如杀子”的现象,更感受不到这个“惯子如杀子”的体验。
因此就不知道溺爱对孩子的危害有多深。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分析出来:1.容易受挫折,遇到问题总想寻求帮助或逃避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拿一个10米外的玩具,大人懂了他的意图,于是急走几步,将这个玩具拿给了孩子。
殊不知,相比拿到这个球的目的,孩子更重要的需要是要独立完成这个过程。
在跌跌撞撞地走向这个球的过程中,他的手、脚和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感觉和体验,他会感觉到,是他在努力,是他在运动,是他在感受……这样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顺利地拿到了球,他会喜悦,他会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切实地体会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力量。
有时,这个过程中他会摔跤,甚至会跌伤,从而产生受挫感,但毕竟,最后他还是独立完成了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这会让他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受到了挫折,但我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假若一个孩子这样长大,他就会形成高挫折感,等离开家进入学校或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不会有严重的受挫感,因为他相信自己最终会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假若是大人帮他拿到了10米外的球,也许他会开心,但他同时也会有这样一些感受产生:大人很强大,而我很弱小;有了问题,自动会有人帮我解决,遇事再遇到问题后,总是不由自主的寻求帮助或逃避。
2.过度溺爱,会令孩子既依赖又恨父母在严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一离开家势必会遇到大问题。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
在家以外,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一个习惯了溺爱的孩子会无法在学校和社会上靠自己去实现他的愿望,这就不只是受挫感的事,而是他切切实实地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这时,这个大孩子的世界就会崩溃。
一旦崩溃后,他容易对父母产生很大的怨恨。
不过,这个怨恨其实不是现在才产生的,而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累积了,当父母非要喂他吃饭时,当父母非替他穿衣时,当父母以安全的理由而非限制他的活动时……这种怨恨早已经产生了。
父母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太多的时候,做父母的需要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干预孩子行为的冲动,因为太多的干预是不必要的。
3.使孩子产生爱的麻痹,不懂感恩一位母亲很伤心地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我的儿子上高中了。
我每天除了工作还要马不停蹄地为儿子买菜,做饭,洗衣,收拾房间……可儿子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儿也不领情。
一天,我生病了,躺在床上,浑身十分难受。
儿了放学回来,看看锅里没有饭,只是冷冷地说了声:“我出去吃了。
”就离开了家。
过了不久,他吃饱回来了,竟然没过来看看我,也没给我带回一点吃的东西,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一晚上再没出来。
我伤心极了。
我想,我的儿子是得了爱的麻痹症呀!只怪我平时只知爱他,却没有教他也要爱别人,关心别人。
孩子长大了,变得麻木不仁,我这是自作自受啊!有多少家长,他们只知道盲目地疼爱孩子。
只要使孩子高兴,他们为孩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这些受到过分关心、过分照顾的孩子,从没有回报的行动,也没有回报的意识。
我们所谓的无私的爱,使我们一次次犯错误,父母早已把孩子捧成了“皇帝”,而你想让“皇帝”孝顺他的“奴仆”吗?这怎么可能呢?4.丧失基本生活技能,适应能力低有一位上六年级的学生,学校里组织春游,妈妈给他煮了两个鸡蛋,让他饿了吃。
结果,孩子晚上回到家里,把鸡蛋原封不动拿了回来。
妈妈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没有吃鸡蛋?孩子很委屈地说:“这鸡蛋光溜溜的,连一道缝都没有,让我怎么剥啊?难道让我连壳吃啊!”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生存,可是我们很多父母却在教孩子“不会生存”的本领。
独立能力都没有培养起来,生存能力何在?孩子的成长需要实践,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
父母不必要的帮助是孩子智能发展和性格发展的最大障碍。
你可以代替孩子做这做那,但你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缺少实践、体验和尝试就成长不起来。
三、解读严爱,深入分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这样是否正确呢?(一)情景对话1.播放录音《爸爸,你还爱我吗?》2.分析对话(1)爸爸对孩子过于严格的爱,使孩子发生了哪些变化?①情绪上:伤心、难过,认为爸爸不爱自己;②行为上:心口不一、被迫接受、;③心理上:挫败感,不服气、逆反;(2)如果爸爸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呢?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亲子关系出现紧张;②孩子容易产生无能感、挫败感,缺乏信心;③心理受到长期压抑,性格孤僻;④适应性差,做事情缺乏主见;⑤习惯于接受,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3)如果你是这位爸爸,你会怎样做?(二)教师讲解较之第一个情景对话中的妈妈,这位爸爸的教育方法又过于严格了,这种爱和溺爱一样,同样也是爱的误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来剖析一下。
(三)剖析严爱1.原因分析严厉的教育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有“严父出骄子、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等等,都对小孩起到了终生的影响。
古时这种教育方法能存在并且颇有成效,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古时人民文化水平的局限性,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新时代的孩子,过于严厉的教育本就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有的家长继续信奉“棍棒出人才”的教育方式,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也往往选择直接、粗暴的压迫式严管,虽然严厉的教育下也出了人才,但是这种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也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2.行为表现适当严格教育是必须的,但过于严格的教育就成为爱的枷锁,从而导致相反的结果。
这种爱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行为一: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期望可以化作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
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成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出色。
除了在学校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家长还给设立了许多课余的活动:拉小提琴、练体操等。
对孩子设立了太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实际上破坏了他的正常发展。
培养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父母高兴。
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孩子失去了一个儿童所应该享受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孩子作为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现在,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的指导思想。
在某些家长看来,孩子只有考进重点中学,才有希望进入名牌大学。
而只有考进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
反之,就没出息,没前途。
所以孩子能否考进重点中学.就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链。
于是.在孩子进入小学时就出现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每天接送孩子,也要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进所谓的重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