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3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基础 1、知识观的改变 2、教育观的转变 3、课程观的改变 4、教学观的改变
二.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1、时代发展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化人才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1.知识观的转变
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 识观
对知识的两种理解: (1)知识是人类学习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
3.课程观的转变
新的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建构 课程的要素:
(1)课程是儿童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理解、体验、探究、 反思和创造性实践建构的活动;
(2)儿童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和舒展的。
讨论学习: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何不同?
课程类型 比较项目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二.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1)回归生活; (2)强调综合。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一. 20世纪80年代课外活动大讨论
二. 20世纪90年代课外活动课程化
三. 本世纪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原有“活动课”的新发展,有如下特点: 1.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2.独立而独特的课程形态; 3.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4.注重活动方式的多元性。
劣势 发展趋势
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校也容易组织 教学及进行课程评价。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 ,通过实践探究,利于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观 察、感知、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 教师为中心。容易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
,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
不利于系统知识的获得, 组织过程复杂。
两类课程各有优缺,应优势互补,根据内容作合理选择。
4.教学观的转变
由单向传授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课程目标实现 教学 教学观 新教学观的教学理念: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采用多元方式建构生活的
过程。
思考探究:
1.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课 程的关系?
存在; (2)知识是人脑的创造物。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
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 益复杂的定义枷锁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 展。 知识观: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默会知识)
2.教育观的转变
从外铄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教育的词源拉丁文Education:教育是一 种对人的本性、对人内存的潜能进行 “导引”的活动。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四、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取得的成果: 1.成为众多学校的亮点和生长点,学校课程结构发生
了变化;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
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 3.在小学的广泛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快乐成长,学生精
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概论
学习综合实践活wenku.baidu.com课程的 缘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 全新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 和社会背景 2、能结合实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产生过程
3、了解国外及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概况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产生时间 代表人物 课程特点
学习方式
学科课程
18世纪和19世纪前半期 赫尔巴特、斯宾塞
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而开发的课程。 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继承性学习
活动课程
古代中国、西方 昆体良、杜威
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 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 验的获得。 实践性学习
优势
3.课程观的转变
在课程领域也出现了两种哲学思想下的课程理论: 一、进步主义课程:强调经验和成长发展过程的质量,
而不是内容和技能的掌握; 二、要素主义: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为经
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比根 本没有经过检验的儿童经验更有意义。 在这些课程理论流派基础上,美国的埃利斯将课程理 论分为三种模式: 1.儿童中心课程; 2.社会中心课程; 3.知识中心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 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 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 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
四、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问题; 2.教师的培训问题; 3.课程的评价问题;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 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 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 和学校的教育等。
3.课程观的转变
由知识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知识本位课程观: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以知识为中心 的学习活动引发对知识价值的追求,并为学生未来生 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
2.2001年,我国教育部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六个改变。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二.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1、时代发展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化人才 新型人才需具备的能力: (1)搜集信息的能力; (2)将信息创新为知识的能力; (3)将知识创新为技术的能力; (4)将技术创新为产品的能力; (5)将产品占领市场的能力。
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取向: 一、“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强调课程应为学生提供一整套适用
于各种情境的基本的认知技能,提供一系列未来生活中具体实用 的知识; 二、形式教育或理性主义教育,追求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心 智方面的发展,知识的选择标准是对学生心智发展和启迪的终极 价值。
将知识的系统性、标准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课程 设计和实施围绕预设的、固化的知识序列展开。
二.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1、时代发展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化人才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1.知识观的转变
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 识观
对知识的两种理解: (1)知识是人类学习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
3.课程观的转变
新的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建构 课程的要素:
(1)课程是儿童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理解、体验、探究、 反思和创造性实践建构的活动;
(2)儿童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和舒展的。
讨论学习: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何不同?
课程类型 比较项目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二.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1)回归生活; (2)强调综合。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一. 20世纪80年代课外活动大讨论
二. 20世纪90年代课外活动课程化
三. 本世纪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原有“活动课”的新发展,有如下特点: 1.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2.独立而独特的课程形态; 3.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4.注重活动方式的多元性。
劣势 发展趋势
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校也容易组织 教学及进行课程评价。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 ,通过实践探究,利于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观 察、感知、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 教师为中心。容易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
,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
不利于系统知识的获得, 组织过程复杂。
两类课程各有优缺,应优势互补,根据内容作合理选择。
4.教学观的转变
由单向传授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课程目标实现 教学 教学观 新教学观的教学理念: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采用多元方式建构生活的
过程。
思考探究:
1.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课 程的关系?
存在; (2)知识是人脑的创造物。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
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 益复杂的定义枷锁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 展。 知识观: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默会知识)
2.教育观的转变
从外铄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教育的词源拉丁文Education:教育是一 种对人的本性、对人内存的潜能进行 “导引”的活动。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四、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取得的成果: 1.成为众多学校的亮点和生长点,学校课程结构发生
了变化;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
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 3.在小学的广泛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快乐成长,学生精
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概论
学习综合实践活wenku.baidu.com课程的 缘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 全新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 和社会背景 2、能结合实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产生过程
3、了解国外及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概况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产生时间 代表人物 课程特点
学习方式
学科课程
18世纪和19世纪前半期 赫尔巴特、斯宾塞
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而开发的课程。 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继承性学习
活动课程
古代中国、西方 昆体良、杜威
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 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 验的获得。 实践性学习
优势
3.课程观的转变
在课程领域也出现了两种哲学思想下的课程理论: 一、进步主义课程:强调经验和成长发展过程的质量,
而不是内容和技能的掌握; 二、要素主义: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为经
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比根 本没有经过检验的儿童经验更有意义。 在这些课程理论流派基础上,美国的埃利斯将课程理 论分为三种模式: 1.儿童中心课程; 2.社会中心课程; 3.知识中心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 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 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 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
四、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问题; 2.教师的培训问题; 3.课程的评价问题;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 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 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 和学校的教育等。
3.课程观的转变
由知识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知识本位课程观: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以知识为中心 的学习活动引发对知识价值的追求,并为学生未来生 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
2.2001年,我国教育部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六个改变。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二.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1、时代发展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化人才 新型人才需具备的能力: (1)搜集信息的能力; (2)将信息创新为知识的能力; (3)将知识创新为技术的能力; (4)将技术创新为产品的能力; (5)将产品占领市场的能力。
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取向: 一、“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强调课程应为学生提供一整套适用
于各种情境的基本的认知技能,提供一系列未来生活中具体实用 的知识; 二、形式教育或理性主义教育,追求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心 智方面的发展,知识的选择标准是对学生心智发展和启迪的终极 价值。
将知识的系统性、标准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课程 设计和实施围绕预设的、固化的知识序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