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收购万科的案例分析ppt课件
宝万之争最新PPT课件
宝万之争的三种结局
万科集团的宝万之争成为资本市场跨年度关注的焦点。去年12月 的停牌使这一股权之争稍显平静,而今年1月6日,万科H股的单 边复牌又使宝万之争再度回到公众视野,复牌后的三连跌更是使 这一“宫斗剧”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在市场人士看来,无论事态 如何发展,宝万之争无外乎三种结局。
结局 双方 1 和解
王石强调,希望看到最好的结果是多赢,只要是能符合广大股东利益的,“我和万科管理层不介意作 出妥协。
相较于此前强硬的态度,王石此次态度缓和不少。王石称,宝能系增持万科股票也有一些正面的影响。 比如说,假如这次“万宝之争”的结果能够让股权结构更稳定,那么对公司的信用风险评级和企业长期发 展都有益处。另外,万科刚刚庆祝了它的31周年,公司正在寻求转型。这次“万宝之争”,会更加激励万 科在转型的道路上做更前瞻性的安排。
对于宝能现有的股权,王石认为它进董事会是迟早的事,但并没有达到可以轻易对董事会和万科管理 层进行重大改变的地步。王石一再坚持和重申希望能延续万科的企业文化。同时表示希望宝能系能够作为 万科的财务投资者。
同时,为了团结管理层同一战线,王石首先在12月18日表示和郁亮没有矛盾,12月22日,王石还给生 日的郁亮写了一张纸条作为寄语,纸上写:“郁亮,风雨见彩虹。王石 2015年12月22日于深圳。”
而就在12月18日中午,万科发布公告称,因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 购资产,股票从下午开市起停牌。这也被视为王石及万科管理团队对宝能系的正式反击。
2019/12/26
王石从“不欢迎宝能”到“不介意妥协”, 王石态度软化了吗?
23日晚间,万科周刊发表了题为《王石“认输”?假的!》的文章称,王石在瑞信的发言被误读,并 公布了当天王石的发言纪要。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研究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探究引言:股权之争是商业世界中常见的状况,不同股东之间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屡屡引发激烈的争议。
本文将就中文大陆曾经发生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股权之争案例进行探究。
该案例发生于2016年,涉及到的两家核心公司为万科集团及宝能控股集团。
在这场引人瞩目标官司中,股东们分别代表各自的利益并争夺控制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本文将介绍案件的背景,分析双方主要的争议点,以及案件的最终结局。
一、背景万科集团是1992年由中国房地产业著名企业家王石创立的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宝能集团则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金融、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
两家公司都在中国市场具有极高的著名度和重要性。
2016年,宝能控股集团通过并购和大量买入万科股份,成为了万科的最大股东。
公司内部的权力再次被重塑,股东们对公司的进步方向和决策产生了分歧。
二、争议点和论点1. 宝能控股集团主张改革,推行多元化战略:宝能控股集团认为万科应该转型为多元化企业,并且加大对金融、教育等领域的投资。
他们指出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认为多元化能够降低风险,并提高公司长期的可持续进步能力。
2. 万科集团坚持品牌战略和专业化进步:万科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部分股东坚持目前品牌集中、专业化的进步策略。
他们认为通过持续创新,强化品牌优势,万科可以在房地产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3. 万科集团对宝能控股集团的违规行为提出指控:万科集团认为宝能控股集团通过违规手段买入万科股份,违反了市场规则,损害了各股东的合法权益。
万科集团发告状讼,要求宝能集团予以违约,撤出万科的股权。
三、角逐和调解宝能控股集团的插足引发了万科集团高层的不满和恐慌。
在股东大会上,万科高管及其他小股东集体投票,并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宝能控股集团退出万科。
此后,宝能控股集团也提告状讼,坚持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此次争议高度重视,主持了几轮调解会。
宝万之争PPT课件
10
可编辑
对宝能最终态度的分析:赞成票——明智的认输
去年12月以来,银监、保监、证监等 部门各司其职,那些违规向宝能集团提供 股权收购资金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 险公司、商圈机构,要么竭力掩饰与宝能 的关系,要么试图撇清与宝能的瓜葛,去 杠杆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资金后备不足,“后院起火”的宝能 自然无法将此次收购之路走到底。
9
Company Logo
对宝能最终态度的分析:赞成票——明智的认输
宝能集团名不见经传,短短数年间突 然膨胀成为资本大玩家,靠的就是这些年 中国金融业不断加杠杆自我循环的“破坏 性机遇”。
当宝能集团以蛇之胃试图吞食万科这 头大象时,金融监管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 已开始着手金融去杠杆,宝万股权之争爆 发,客观上加快了去杠杆的步伐,加大了 去杠杆的执行力。
Logo
宝万之争
小组成员:曾梁健 包晓雪 安婧璇 娄星 卢月涓1ຫໍສະໝຸດ 可编辑Contents
1. 宝万之争介绍 2. 万科应对策略 3. 宝能是亏是赚? 4. 后续猜想
2
可编辑
宝万之争始末
2015年1月 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 人钜盛华开始买入万科股份
7月10日 宝能系持股比例达到5%,开始举牌
宝万之争始末
12月4日 宝能系再次举牌万科,持股比例增至 20.008%
12月7日 安邦系买入万科5.53亿股,占总股份 的%
12月10日 宝能系购入万科1.91亿股,耗资37 亿元,同日,深交所向钜盛华发出关注函,宝 能系将战场转至香港市场
12月11日 截至12月11日,宝能系共持有万科 约22.45%股份,占据第一大股东宝座
12月17日,即万科A停牌前一天,“宝万股权 大战”的矛盾达到最高点。而王石明确表示: 不欢迎宝能系成第一大股东,因为“信用不够”。
万科股权之争PPT课件
18/23
.
10/9 201187
万科陷入股权之争的原因
19/23
A
A 股权分散
B 王石处理不当
万科大概有80%的股
王石作为董事长,未
B
权都在市面上流通, 极易被恶意收购。
顾及各股东的利益, 而一心想保住在万科
的控制权
C
C 权利分离
D 合伙人制度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公司员工持股,管理
D
万科管理层与股东存 在利益冲突,股东追
野蛮人收购
宝能突然袭击,意图 不轨,上市公司对恶 意收购的反收购是正 当的行为。
16/23
三观不和
宝能和万科有截然不 同的治理文化,决定 了两个公司在收购上 不能达成一致,因此 宝能只能硬来。
.
守护万科
万科最宝贵的是具有 专业水平的管理团队 和企业文化,王石不 忍被宝能这样的资本 玩弄,失去价值。
10/9 201176
问鼎第一
1993年将大众住宅 开发确定为公司核 心业务,以“服务” 为突破点,借鉴 “SONY”,首创 ”物业管理“模式, 成为行业标杆。
.
股权之争开始
2016年3月,宝能 系向万科出手
10/9 2017 6
万科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万科所有者)
监
董事会(推选委任)
事
会
万科管理团队(执行 经营)
万科股份分配(战前)
12月至17年6月
宝能持续增股至 24.972%,力争成为 第一大股东,夺回话 语权
恒大三次举牌,持股 增加至14.07%
.
华润,恒大将所持股 份转让给深铁,深铁 成为第一大股东,王 石退位,郁亮接棒
10/9 201172
”宝万“之争研究报告 PPT
资管计划融资
• 通过以上7个带杠杆的资管计划,宝能共融得202.5亿资金。
股票收益互换
在7月21日到7月24日之间,前海人寿通过银河证券以及华泰证券提供的收益互换产品买入总计占万科3.81%
• 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具证券供其卖出证券的业务
分级资管计划 收益互换
• 类似于“分级基金”,但门槛比分级基金更高,且带有一定的私募性质
• 融资方跟券商商定好融资利息,然后让券商买指定的股票,股票的涨跌 盈利亏损归融资方,权益归融资方,到期后支付给券商约定的利息,是 一种重要的权益衍生工具交易形式。
“宝万”之争研究报告
事业合伙人的形式与应用 房地产事业合伙人的特点 地产事业合伙人的形式与内容 三大标杆企业跟投详解 事业合伙人制核心要素解读
股票数量较少,未引 起注意
2015年1-6月
7月11日
前海人寿和矩盛华第 二 次 举 牌 拥 有 10% 的 股份
7月24日
8月26日
通过南方资本等资管 通道扫货,前海人寿 和 矩 盛 华 拥 有 20.01% 的股份
重庆市的搬迁安 重庆房地 重庆市将出台房地产 的股份,这部分股份耗资在60亿元左右,通过“收益互换”宝能系并未实际动用真金白银。收益互换的杠杆
普遍都能放到2至3倍,高于两融杠杆。今年11月,在经历券商股的一次暴跌之后,监管层认为其隐含风险较
大,已经叫停了增量业务,但存量业务继续履行;
置将全部采用货
产市场
信贷融资
• 宝能控股2015年获得的5笔贷款中,仅两笔来自银行,其余则来则信托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来自平安信托的资金高达34.97亿, 利率12.5%。来自长城资产和浙江工商信托的资金分别为18亿和9亿,成本趋近平安信托。
宝万之争
PA R T. 0 3
如何构建有效的企业结构
三、如何构建有效的企业结构
分散的股权结构埋下争夺隐患
万科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 很低,导致了宝能的多次举牌。在我国证券市场 上,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公司的治理,在公司价 值被低估的状态,容易被收购。
解决方案
保持股权结构的相对集中,形成各大股东相 互制衡的状态,保证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对动态性, 平衡各股东的权益。
一、“宝万之争” 案例描述-过程介绍
12月17日,王石明确表示不欢迎 宝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12月18日,宝能:“恪守法律, 遵守规律,相信市场的力量” 1.万科被认为是中国最领先的开发 商之一。 2.万科股权比较分散。 3.万科经营一直比较稳健。 4.万科有适中的土地储备量。 5.宝能系欲将手中的资金与地产相 关联,需投资一个上市地产公司。
代表人物:姚振华,宝能董事长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能
集团)成立于2000年3月,注册资本3亿元,总 部在深圳,姚振华是其唯一股东,下控制子公 司-前海人寿、钜盛华
一、“宝万之争” 案例描述-过程介绍
2015年7月,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收购事件,由姚振华控股的宝能大举增
持万科股份,在连续多次举牌么后超过华涧集团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前前后后共耗资4 00多亿元,直至达到控股股东地位,引发了“宝万之争“,仿佛一夕之间,让万科和宝能 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焦点。 2015年7月24日,宝能 增持至10%,成为万科 第二大股东。
前最大股东华润增持 15.29% ,夺回第一大股 东位置。
01
02
03
04
05
万科宣布停牌
2015年7月10日,前海人寿买 入万科5.5股,持股比例为5%, 首次举牌。
万宝之争ppt课件
三、案例分析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1)股权质押融资
TEX
(2)资管计划
T
(3)前海人寿万能险保费收入
26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1)股权质押
解读:宝能系主要通过钜盛华和前海人寿、宝能地产和举牌的万科进行 股权质押,从去年至今累计质押宝能地产6.7亿股,质押前海人寿22.1 亿股,质押万科A7.1亿股。姚振华还将宝能的30%的股权进行质押。 27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2)资管计划融资
解读:通过7个带杠杆的资管计划,共取得资金182.5亿
28
(二)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来源
(3)前海人寿保费收入
前海人寿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两款万能险,即海利年年和聚富产品。其累计耗资100多亿, 约有75亿元来自保险产品资金,约有22亿元来自自有资金,另有8亿元来源暂且不明。当 然,上述只是我们在网络上找到的一些数据,对于其真实性,尚且无法判断。事实上,依 靠万能险扩大保费规模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并非个案。
>
股份回购
>
帕克曼策略
>
诉诸法律
7
二、万科股权争夺战案例介绍
一、企业简介
(一)宝能系 宝能
宝能系是指以宝能集团为中心的资本集团。公开资料显示,深圳 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宝能系的核心。工商资料显示,宝能 集团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
宝能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 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 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业物流、创邦集团、深圳建业、深 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多家子公司。
宝能万科之争
•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要按法律、法规办事。也会促 进法律法规的健全。如险资参与并购问题,资产管 理资金用于并购是否形成“一致行动人”,入股后 是否有投票权问题,都是法律法规需要明确的问题。
• 万科事件本身对中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发展 规范有很重要的意义,甚至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 尤其是并购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只有依法依规,在 现代公司治理框架内才能根本上解决万科股权之争 问题。只有相信市场,尊重规则,才能正确解决中 国资本市场的真正市场化、法制化和规范化问 题。
独立董事制度
• 引文: 万科独立董事华生发文:这次万科股权与公司控制权之争中,由于独 立董事的意外出镜,其功能和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人 认为这打破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花瓶独董的一潭死水,也有人认为 万科公司独董们的表现大失水准,不是推诿卸责,就是越位胡言,应当追究 其违法违规责任。有人甚至提出不起作用和乱起作用的独立董事制度不如干 脆取消。万科公司的大股东们也公开指控万科已成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独立 董事丧失了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等。由于独立董事制度是现代上市公司治 理结构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因此,了解独立董事制度的来龙去脉,厘清独立 董事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的发展 壮大和法规改进意义重大。
最大股东。
9月4日,华润耗资4.97亿元, 分别于8月31日和9月1日两 次增持,重新夺回万科的大
股东之位。截至11月20日, 华润共持有万科A股15钜盛 华买入万科5.49亿股,合计 持有万科A股股票约22.1亿 股,占总股本的20.01%,取 代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 实行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
• 万科于2014年搞了合伙人制度,管理层都买了股票,然后委托出去进行操作。 宝能说这是“内部能控制”,但是不能笼统地说万科的合伙人制度是“内部 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在西方是指经理层控制,经理层是没有产权的人, 但是他们几乎把董事会和股东会的权利全部集中在他们的手里,他们说了算 的,这叫经理革命,在西方这叫内部人控制。在中国管理层持股应被视为股 权激励的措施和制度。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PPT86页)
2
原因、目的
2.1 宝能持有万科股权比例变化情况
万科股东 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 宝能系旗下:钜盛华
7月10日 7月24日 8月26日 9月1日 12月4日 12月7日 12月10日 12月11日 12月15日 12月18日 5% 5.93%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4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5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6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7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8
解 释
2021/8/10
2.8 万科反收购原因
9
解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宝能系旗下 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华润深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持股比例达到了 17.88%。华润信托的最大股东即为华润股份 有限公司。这也可能是华润不采取行动的原因。
不用说,这位知名企业家,就是王石。 他一手创立的万科在度过30周年的里程碑、 坐上“世界最大的住宅地产商”宝座之后, 悄然迎来了危机。
1.3 王石和万科
万科:全球最大的住宅地产商,体量以千 亿计。
王石:万科创始人,中国商界的标杆式人 物——他创立企业,他稀释股权,他以职业 经理人为理想,又以登山、出书、八卦新闻 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
• 现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偏向于稳妥, 属于专业化的“技术官僚”,并且华润并 没有“不计代价”增持的充足理由,所以, 华润目前没有采取行动也是情理之中。
宝能与万科并购防御案例
万科采取了多种防御策略,包括毒丸计划、白衣骑士、焦土战术等。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 上阻止了宝能的收购,但并未完全成功。宝能在市场上仍持有一定比例的万科股份。
案例总结
虽然万科成功地抵御了宝能的收购,但这个案例仍然展示了企业并购防御策略的有效性。 在面对恶意收购时,企业需要采取果断行动,合理运用防御策略以保护自身利益。
,宝能集团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地产行业,并计划收购万科股份,以扩
大其地产版图。
02
万科企业
万科企业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企业,是中国房地产行业
的领军企业之一。当宝能集团计划收购其股份时,万科面临着被收购的
危机。
03
收购过程
宝能集团通过旗下的钜盛华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不断增持万科
股份,最终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在此过程中,宝能集团还通过资管
战略调整
宝能的入驻可能使得万科需要重 新审视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业务拓展机会
并购可能为万科带来新的业务拓 展机会,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并购后,万科在市场上的竞争格 局将发生变化,可能面临新的竞
争压力和挑战。
05
案例总结与启示
防御策略的有效性评估
宝能与万科并购防御案例背景介绍
该案例涉及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两大巨头——宝能和万科。在过去的几年中,宝能试图通 过多次举牌收购万科股份,而万科则采取了多种防御策略进行抵抗。
04
并购事件影响
对万科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董事会决策效率下降
宝能的加入使得万科董事会成员增多,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可能降低决策效率。
股东权益变动
宝能的入驻意味着万科的大股东更换,股东权益重新分配,可能会 导致原有股东的权益变动。
宝能万科股权之争
2015年12月23日王石表示不会实行“毒丸计划” 应对恶意收购,并在官方发布声明,欢迎安邦成为万 科重要股东,并愿与安邦共同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化发 展的广阔未来,以及在养老地产、健康社区、地产金 融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安邦成为万科的“白马骑 士”。
宝能万科股权攻防战
3月13日 ,华润承诺 支持万科。17日首次 公开呛声万科。
18日,华润公开质疑。 23日,宝能和华润(持 股占39.53%)联合反对。
06
07
08
09
10
王石出局
2016年3月13日,万科引入 深圳地铁集团,以增发股 份行使支付400~600亿的对
价。
6月17日,万科披露重组 方 案 , 董 事 会 超 2/3 票 数 通过(11人,3反对,7赞 同,1回避)。
增持至9.452%;11月23日,
举牌公告称持股10%;29
日披露增持至14.07%
2017 年 1 月 12 日 , 万 科 临 时停牌,华润筹划转让所 持万科股份给深圳地铁; 3月16日恒大转让万科股 权给深圳地铁。
宝能最后撤离万科! 宝能系对于万科A总体买入成本约为 16.1元/股,持有数量为28.04亿股,占万科A 总股本的25.4%,以万科A股价33.64元/股推 算,宝能系的账面盈利也已经翻倍,超过 491亿元。 但姚振华被逼辞去前海人寿和前海财险 董事长,并且保监会将其逐出保险业,10年
6月26日,宝能提请罢免 万科董监事12人;6月30 日华润反对罢免议案;7 月4日万科复牌。
宝能万科股权攻防战
7月19日 ,万科举报 宝能资管计划违法违 规。
12月18日,万科称与深 圳地铁的重组预案未获 得部分股东同意,终止。
11
12
宝能收购万科的案例分析
3
4、目标公司拥有独立的、非核心的资产。目标公司拥有这些资产的好处是收购方可以在 控制目标公司后迅速出售这些非核心业务资产从而能迅速偿还相当一部分债务。因此如 果收购方能发现这些资产并把其套现价值展现给贷款方,贷款方的贷款兴趣会大增。 5、收购方的出资比例。虽然杠杆收购时主要资金由外部机构提供,但贷款方还是希望收购 方能尽可能多出资。这也是收购方向贷款方显示合作诚意的重要方法。
1
杠杆收购应具备的条件
国外经验(以美国为主) 一、有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丰富收购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方式)
1、一类贷款。一类贷款的提供者主要为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如企业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 司等也可部分参与其中。一类贷款在杠杆收购所用资金中是风险最低,从而其收益率也是杆收 购融资体系中最低的 2、二级债券。二级债券是以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特约委托存单为表现形式 的债务融资工具。 3、股权资本。股权资本是杠杆收购融资体系中风险最高的融资工具。股权资本的供应者为杠 杆收购股权基金、经理人员、一类银行贷款和二级债券的贷款者。在很多情况下,杠杆收购形 成后的公司控股权会落在担任发起人的投资银行或专门从事杠杆收购的投资公司手中。
10
3.1宝能的收购过程
宝能收购的两大主力
01
02
前海人寿
钜盛华
11
万科股权争夺战前后持股人对比
12
3.2王石及万科管理层对宝能的态度
01 王石12月17日:“你信用不够”
“你太冒险了”“万科不欢迎你”
02
12月23日晚万科安邦(持有万科 超7%股份)结盟
13
万科股权之争PPT
股权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01
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平衡股东之间的利益,确保公司决策的效
率和公正性。
防止一股独大或股权过于分散
02
一股独大可能导致大股东滥用权力,而股权过于分散则可能降
低股东的参与度和决策效率。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03
中小投资者在股权结构中应当得到足够的保护,防止大股东对
房地产开发商。
2000年代,万科通过并购、 合作开发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 ,成为国内领先的房地产企业
。
2010年代,万科进军海外市 场,涉足商业地产、物流地产
等领域。
万科股权结构的演变
01
1980年代,万科股权分 散,无控股股东。
02
1990年代,部分股东开 始增持股份,但仍无控 股股东。
03
2000年代,部分股东通 过资本运作成为万科主 要股东,但仍无绝对控 股股东。
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行业整合加速
万科股权之争引发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注,推动了行业的整合 和集中度的提高。
治理结构改善
股权之争引发了行业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和改进,促进了行业 治理结构的改善。
投资者关系管理重要性提升
股权之争凸显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促使企业更加重视投资 者关系管理。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万科股权之争的未来展望
万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继续深耕房地产市场
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未来仍将继续专注 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并寻求在更多城市和地区拓展市场份 额。
多元化业务布局
除了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万科还将进一步拓展物业管理、 商业运营、长租公寓等多元化业务,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 需求。
股权争夺战系列三:宝万之争派派(下)ppt课件
登场 12月4日 持股13.349% 12月20日 持股17.6%
25
愤怒的王石
你,你,你是卖菜的! 你没信用! 你的钱都是杠杆...
我,我不欢迎你!
大哥,别闹... 你还当董事长哦
持有 15.29%
持有 7.01%
共计持有26.44%
持有 4.14%
29
不甘心的王石
王老大
坐下来, 聊一聊 喝喝茶....
哼! 我有基金经理
你看, 刚吃完饭...
30
宝能系基本已利于不败之 地
完成蛇吞象
实现“潮汕大商帮”梦
管理层引入第三方
势力或由于政策因
和
素— 妥协出现
31
变数的第三方
目前看 安邦保险与管理层 同一战队
摸准脉搏—盯好钟
华润董事长 宋林 2014年4月 接受组织调查
华润军心不稳中 且 华润万科 不合之声久已
23
推演终有时—战场见厮杀
前海人寿 钜盛华
二对一
主 战场
万科A
港股公司 中国金洋
2015年7月15日 被”宝能系“控股
盯紧
次要 战场
万科H
24
闪电战—打万科 措手不及
利用股灾 前海人寿,利用股灾 于8月26日,持 有万科股份6.66%。之后就不再增持
前海人寿 为轴
内部其他 资金获取
获取银行外 部杠杆资金
以钜盛华 撬动杠杆
资金精 密筹备
广金所 小贷公司、 租赁公司等
以潮汕商帮作 为资金后盾
21
前海人寿是轴、钜盛华是杆
2三组作业--宝万之争[优质PPT]
2016年 7月5日
7月5日,宝能系再增持 万科0.682%股份,持 股达24.972%;7月6日, 宝能系持股比例达25%
16
宝能是怎么成为第一大股东的
恒大公告买入万科 4.67%
2016年 8月4日
2016年 8月15日
截止8月15日,恒大持 股6.82%
1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万科A公告,深圳地铁 将注资400-600亿元
万科董事会7:3通过引 入深铁重组预案
万科A复牌
2016年 3月13日
2016年 3月17日
2016年 6月17日
华润表示,万科与深 圳地铁合作公告,没 有经过董事会的讨论 及决议通过。
2016年 6月18日
华润质疑万科引 入深铁重组的法
律效力
2016年 7月4日
占有率上升至3.00%。
4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王石 万科创始人,中国商界的标杆式人物——他创立企业,他稀释股权,他以职业经理人为理想,又以登山、出书、
八卦新闻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
5
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
• 1992年,宝能成立于深圳。 • 2000年,成立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 。 • 历经二十余年稳健经营和高效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业开发、科技园区、现代物流、综合金融、医疗健康
2015年 9月1日
2015年 12月4日
2015年 12月15日
宝能系持股比例升至20%, 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
安邦系杀出,耗资百万举牌 万科
2015年
宝能系继12月续18日 增持, 占比上升至24.26% 安邦系继续增持
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股本的 24.972%
相关参与方的行为——恒大
中国恒大集团在11月10日至11月17日期间继续增持万科企业股
01 份有限公司至9.452%,至此,中国恒大总计持有10.434亿股万
科A股,占万科总股本的9.452%,总计耗资222.6亿元人民币。
万科的公司治理模式
万科属于股权分散的公众控股上市公司, 最大的股东比例不超过15%,万科不仅 规定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 益相关着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而且明确 了在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 程序,即使没有控股权,以王石为首的 职业经理团队也能实际控制公司。华润 没有过度干涉万科的决策,成为一个真 正的财务投资者。股权的分散为万科营 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企业环境。
02
重组终止
03
获得表决权
04
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万科公告称,已经于3月12日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 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收购标的初步预计交易对价介于人民币 400亿~600亿元之间。万科拟主要以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支 付对价。
2016年12月18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其与深圳地铁集团的重 组预案未得部分主要股东同意,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召开股东大 会。经董事会同意,公司终止了与深铁集团的重组。
围绕万科股权展开的宫斗大戏,之后发生戏剧性反转。
万科和安邦先后在其集团官网公开发表声明,表达互相 欣赏和支持的态度。这两份声明直接粉碎了此前关于 “宝能系与安邦是一致行动人”的猜测,这意味着宝能 系离控股股东所需的股份数额尚有差距,王石获得一张 至关重要的好牌。
行动
大股东深铁的行为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5 万科可以采取的反购并形式主要有
防御性重组、毒药丸、毒药卖空、金降落伞等形式。
毒药丸与毒药卖空实施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万科要的是控制权 而不是要把公司搞垮,
那么剩下来手段通过股权稀释的手段,近期来看,也是不太可 能,
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比融资能力了。
16
4.2 对公司控制权的启 示
这一轮的收购结果主要是所有权的结构发生变更,争夺的 焦点确是谁对公司有控制权。
职业经理人对公司有着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但是如何来保证 这一权利,就目前万科采取的是分散股权的方法来看,容易受 到冲击。
三、争斗?
3.1宝能系的收购过程
3.2王石及万科对宝能 系的态度
二、缘起?
2.1宝能系收购万 科股份
的动机分析
2.2宝能系的资金 来源
四、结局?
4.1宝能系的收购过 程分析
4.2启示
6
1.1 谁是宝能系掌 门人?
“宝能系”背后实际控制人是姚振华、 姚振辉二人
姚振华2000年创立深圳市宝能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
13
4.1 宝能收购过程 的分析
从整个收购过程来看,宝能对万科的收购并不是一时的时机把握, 而是蓄谋已久的。 首先,宝能在第一次的股灾对万科是大笔买入,直接占有其10%左 右的股票,这是在低位买入,其资金量已经高达79.45亿,对于宝 能集团来说,这是对资金的一大笔占用,调动这么多的资金非一日 之功,那么,其动机就有的考虑了。 再者,在第二波股灾中,宝能通过增加注册资本,对万科发动了攻 击,直接买入了5.04%的股份,此时,其收购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前两次的股票收购都是在低位进行,但是从在12月1号和2号,宝能 通过多项融资,在涨停板加仓,直接增至24.26%,充分体现了宝 14
主要表现在兼并后宝能集团的贷款能力大于兼并前两个公司的承受 能力,提高投资节税,同时,对后来公司的证券发行成本和交易成 本带来规模经济,特别是在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其收益 是 2.1客.2观从的营。运有协效同地性降的低角了度宝来能看的,融利资用成万本科。的品牌名气和巨大的资 金与行业地位,以及优异的管理系统与团队,势必可以给自己的未 来的各种投资计划带来满意的回报率。同时,宝能也能够通过兼并 来 2.1发.3挥从规理模论经上济讲和,范当围宝经能济系,持使有得万成科本2得0%以以降后低,将进而转为权益法 核算,这意味着万科净利润将按比例进入前海人寿和钜盛华的投资 收益。如果前海人寿和钜盛华买入的成本在330亿元,而万科能保持 在200亿元左右净利润,那么此笔投资的净资产收益率会达到12%左
3
3、目标公司的现有债务负担较轻。杠杆收购的目标公司本身
4、目标公司拥有独立的、非核心的资产。目标公司拥有这些资产 的好处是收购方可以在控制目标公司后迅速出售这些非核心业务 资产从而能迅速偿还相当一部分债务。因此如果收购方能发现这 些资产并把其套现价值展现给贷款方,贷款方的贷款兴趣会大增。
5、收购方的出资比例。虽然杠杆收购时主要资金由外部机构提供, 但贷款方还是希望收购方能尽可能多出资。这也是收购方向贷款 方显示合作诚意的重要方法。
1
杠杆收购应具备的
条件
国外经验(以美国
为主)
一、有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丰富收购公司的主要
资金来源方式)
1、一类贷款。一类贷款的提供者主要为商 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如企业财务公司,信托 投资公司等也可部分参与其中。一类贷款在 杠杆收购所用资金中是风险最低,从而其收 益率也是杆收购融资体系中最低的
2、二级债券。二级债券是以公司债券、认 2
9
右,宝能系还是有利可图的。
2.2
宝 能 资 金 的 来 源
10
3.1宝能的收购过程
宝能收购的两大主力
01 02
前海人 寿
钜盛 华
11
万科股权争夺战前后持 股人对比
12
3.2王石及万科管理层对宝 能的态度
01 王石12月17日:“你信用不
够” “你太冒险了”“万科不欢 迎你”
02
12月23日晚万科安邦(持 有万科超7%股份)结盟
4
三、有效的重组整合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业务规划才能带来及时合理的资金流入, 从而保证正常的还款和企业的稳定增长,使收购公司资产质量 不断得以提高,财务状况不断得以改善,从而具备重新上市并可 高价出售的能力,或为企业的产业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
5
一、何为宝能系?
1.1 宝能系 掌门人
1.2 宝能系 的组成
二、合适的收购目标,即被收购对象具有的优势。 主要考虑从这些方面进行:目标公司经营状况、财 务状况以及治理结构的分析。
1、目标公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这是收购方最能说服贷款方 提供贷款的重要条件。
2、目标公司拥有稳定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层。这种稳定性 一般通过现有管理团队在公司的任职时间长短来衡量。一般 现有管理层的任职时间越长,其在杠杆收购完成后继续留任的 可能性就越大。如果管理层同时又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管 理经验,贷款方的信任度就越高。
4.1.3 假设万科股票暴跌,则证券抵押面临强行平仓的危险。 所以每次大规模扫货的价格点位都要相当的低,通过后面的 拉升提高盈利,以应付这个风险。事实操作也相当顺利,截 至万科停牌,已经有100多亿的盈利了。
15
4.1.4 万科拒绝被收购而增发股票的危险,但是需要经过股 东大会三分之二通过,而增发是增加股票供给,理性的投资 者也不会投赞成票,再者宝能已经持有24.26%股份
4.1.1 首当其冲是资金问题,首先前海人寿在股市巨幅波 动中频频举牌,会对其偿付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一旦有大 宗突发的赔付情景发生,此类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就会备受 压力。
4.1.2 从资本结构上来看的话,万科资本结构基本上保持 在50%左右,也就是说,万科的融资能力已经受到了一定 的限制。相比之下,宝能目前拥有的资产灵活性比万科强
业内将姚氏兄弟控制的地产、保险、 物流、医疗、
小贷等统称为“定能系”
房地产是主要实业板块,前海人寿是 核心金融平台
现时,定能集团持有钜盛华67.4%股
7Leabharlann 权,钜盛华持有前海人寿51%股权
1.2 “宝能系”的主 要构成
8
2.1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动 机分析
2.1.1 从财务协同性的角度来看,宝能系对万科的收购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