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合集下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光学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一种设备,它利用光的折射、反射、透射和干涉等现象,放大观察物体的显微图像,使人们可以看到细胞、微生物、晶体、纤维等微小物体的结构和性质。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其结构名称如下:1. 目镜:光学显微镜的上方,有一组一般为10倍的透镜组成的镜筒,这个部分叫做目镜,主要是和人的眼睛连通,用来观察被放大后的图像。

2.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下部,也是放大物体的部分,通常包含有两个或多个透镜。

物镜最顶端是特制的透明玻璃圆片,放置了待观察的物体。

物镜下面有一个具有调节左右和高低位置的机构,可以升降和调节物镜的位置。

3. 镜头:光学显微镜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镜头,通常由两个或三个透镜组成。

镜头可以修正光线移动方向和聚焦,从而对物体进行放大和微调。

4. 组物镜:组物镜是设在物镜下面的一个转轮,它可以装载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

通常,每次修改放大倍数时只需转动组物镜,而不必更换物镜。

5. 反光镜:为了增强灯光的强度,光学显微镜引入了反光镜。

它是一面带有反射膜的平面镜片,放在物镜下方45度倾斜的位置。

当灯光照射物镜时,反光镜可以将光线反射回来,增强照明亮度。

6. 前螺旋密集器:前螺旋密集器是一种通常使用的装置,可以使光线均匀地分布在物镜之上。

它是一种像音箱的设备,利用孔径及缝口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光线形成平均的强度,在各种物镜倍数中保持一致。

7. 顶部照明器:顶部照明器是一种光源,可以从上方照亮样品。

它通常由液体冷光、荧光灯或者气体放电灯组成。

灯光被聚焦后,可以在物的外部形成亮度一致的光圈,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观察样品。

8. 基座:显微镜的底部叫做基座,可以安装显微镜各个部分并维持在稳定的位置。

基座还可以安装移动台等附属设备,方便地移动和观察样品。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名称众多,这里所列举的内容只是光学显微镜的几个主要、关键部位。

各个部分的组合和调整,可以最终确保光学显微镜高质量地观察各种微小物体,并获得更深入的价值信息。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课堂诊断:
1、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B ) A、选大光圈、平面镜、低倍物镜 B、选大光圈、凹面镜、低倍物镜 C、选小光圈,平面镜、高倍物镜 D、选小光圈、凹面镜、高倍物镜 2、在载玻片上画一个“ ”符号,用显微镜观察时, 在视野中会看到( B ) A、 B、 C、 D、→ 3、为了观察到更大的范围,应选择哪组目镜和物镜组 合( A ) A、5×;10× B、10×;40× C、16×;10× D、16×;40×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镜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载物台 压片夹 镜座
一、显微镜重要结构的作用: 1、目镜、物镜:放大作用 2、转换器:安放物镜 3、遮光器:调节光圈的大小,调节进入通光孔的光线。 (强光时用小光圈,弱光时用大光圈) 4、反光镜:反射光线,进入通光孔。 (强光时用平面镜,弱光时用凹面镜) 5、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下降。 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显微镜进入人眼的路径: 反光镜 → 光圈 → 通光孔 → 标本 → 物镜 → 镜筒 →目镜 →人眼 (要求标本即被观察的物体:薄而透明。利于光线透过。) 三、人眼观察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在显微镜里成的像。 像的特点:倒立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四、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和物镜。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放大 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体积越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 目越少,体积越大。)
4、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 ( A) A、20×;45× B、10×;40× C、15×;10× D、5×;8× 5、请问下列哪组镜头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B ) A、10×;40× B、10×;60× C、5×;40× D、5×;60× 6、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要使下列哪些结构成一条直线 ( A) A、目镜、物镜、通光孔、镜筒 B、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C、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D、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先后用15×和10×;10×和45× 观察同一部位,结果是两次看到的( D ) A、视野都一样亮 B、细胞数目一样多 C、细胞的大小都相同 D、物像都是倒像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组成及其作用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放大部分,它位于物体和图像之间。

物镜的作用是放大目标物体并使其对焦在视野中。

物镜通常有高倍、低倍和油浸物镜等不同类型,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数和视野大小。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对物镜的制作要求也越高。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观察者所看到的第一层光学元件,通常位于显微镜的顶部。

它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形成的图像以便观察。

目镜的放大倍数标记在它的背面,通常为10倍或20倍。

3. 杆架(Body tube):杆架是一个管状结构,通过它可以使光线从物镜传递到目镜。

它还提供了稳定的结构支撑。

4. 旋转阶梯(Nosepiece):旋转阶梯通常位于杆架的顶部,用于安装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

通过旋转阶梯,可以轻松地切换不同物镜,以获取所需的放大倍数。

5. 对焦机构(Coarse and fine focus controls):对焦机构位于显微镜的侧边或底部,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对焦。

粗对焦旋钮用于快速调整焦点,而细对焦旋钮则用于精确对焦。

6. 虚光源(Illumination):虚光源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它通过透过物镜来照亮样本。

虚光源通常是一个有可调强度的透明盘,也可以是一个装有白色LED灯的光学系统。

7. 台板(Stage):台板是一个扁平的平台,在其中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台板通常有可移动的手动控制装置,使得可以准确移动样本在视野中的位置。

除了以上主要部分,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还包括以下附件和功能:a. 透视镜(Diaphragm):透视镜被用来控制入射光的强度和角度。

它可以调整光线的强度和方向,以获得理想的观察条件。

b.等高装置(Condenser):等高装置用于调整入射光的聚焦,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c. 显微镜镜头(Ocular lens):显微镜镜头用于连接目镜和眼睛。

它可以调整视野的大小,以适应不同观察者的需求。

显微镜的使用,结构及功能1

显微镜的使用,结构及功能1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一)机械部分1.镜筒:镜筒是一个金属长筒,筒口上端安装目镜镜头,下端装有镜头转换器和物镜头2.镜头转换器:它是安装在镜筒下端的一个旋转圆盘。

镜头转换器上有3或4个孔,分别装有低倍或高倍物镜镜头。

3.调节装置: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

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便使镜简能上下移动,从而大幅度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小幅度调焦距。

转动方向与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4.镜座:是位于镜臂下方、呈马蹄形的金属座,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

5.镜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6.镜臂:上接镜筒,下连镜柱,呈弓曲形。

它是显微镜上的手握之处。

7.倾斜关节:位于镜柱和镜臂连接处的活动关节,可用于调节镜臂的倾斜度,便于观察。

但是在使用临时装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8.载物台:是放置玻片的平台。

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各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压片夹是用来压住载玻片的夹子。

较高级的显徽镜,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它包括夹片夹和推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

9.压片夹:在通光孔的左右各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压片夹是用来压住载玻片的夹子。

(二)光学部分1.目镜:它是插在镜简顶部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例如5X、10X、15X、20X。

平时不观察时用塑料片压住镜筒。

目镜:直插式规格:5X。

10X。

16X。

40X特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它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也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

物镜上刻有放大倍数,例如10X、40X、60X、100X等。

物镜:螺旋式:特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和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小,凸度小,直径大,通光量多,视野亮;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大,凸度大,直径小,通光量少,视野暗;所以换上高倍镜后可能会出现视野暗,物像模糊。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功能光学显微镜,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是吧?但是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深入浅出,让你听得懂,记得住。

显微镜就像是一位细心的侦探,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真是个好帮手啊!那么,它到底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又各自有什么功能呢?走,我们一起来探探究竟!1.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首先,咱们得知道,光学显微镜主要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

首先是“光源”,这可是显微镜的心脏呢!没有它,显微镜就像个没电的手机,完全没有用。

一般来说,光源会用白炽灯或者LED灯,提供强烈而均匀的光线,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标本。

1.1 目镜然后是“目镜”。

你可能会问,目镜是干啥的?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放大镜,帮助你把看到的东西放大。

通常情况下,目镜的放大倍数在10倍左右,当然也有更高的选择。

没错,它能让微小的细胞、细菌变得如此显眼,就像把小虫子放在显微镜下,瞬间就变成了巨无霸,吓死你!1.2 物镜接下来,就是“物镜”了!这个小家伙也是显微镜的灵魂之一,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放大倍数可供选择,比如4倍、10倍、40倍、100倍等。

物镜就像是显微镜的“眼睛”,它负责捕捉光线,帮助你更细致地观察标本。

你知道吗?物镜的镜头上会有一些特别的涂层,能减少反射,提高成像质量,真的是妙不可言。

2. 显微镜的支架和调焦机构说完光学部分,咱们再来看看显微镜的“身体”,也就是支架和调焦机构。

这些部分虽不那么显眼,但却是支撑显微镜的基础,缺了它们,显微镜可真不能用啊!2.1 支架显微镜的支架就像一根大腿,把整个显微镜撑起来。

它的设计不仅要稳固,还要方便调节。

毕竟,在观察的时候,你可不想显微镜摇摇晃晃,让你看不清楚,简直是“没事找事”!有的显微镜甚至配备了移动平台,可以轻松调整标本的位置,省时省力。

2.2 调焦机构再说说调焦机构,它就是调节显微镜焦距的部分。

没错,你要是没调好焦,那些美丽的细胞图案就像一幅模糊的画,怎么看都不对劲。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讲解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讲解

1.显微镜的结构(1)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大的叫粗准焦螺旋,小的叫细准焦螺旋。

(2)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反光镜、遮光器等。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2)对光:不断调整反光镜,直到出现光亮而均匀的视野。

(3)观察: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玻片标本两端用压片夹夹紧,再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调节器,把镜筒徐徐降到接物镜头差不多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从侧面观察下降镜筒)。

然后左眼观察,边观察边用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逆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发现物象,观察清晰为止。

如果观察部分不在视野中心,可移动玻片标本到视野中心,再上下转动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为止。

3、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①绘图用削尖铅笔(3H型),根据观察到的物像绘制,力求真实性;②图绘在报告纸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当。

③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圆点表示,不能涂抹。

(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④标注名称。

4、显微镜使用的几点技巧①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低,镜头短,放大的倍数越高。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高,镜头短,放大的倍数越低。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观察到细胞体积大,数目就越少,视野越暗,镜头与玻片的距离越近。

②判断视野中污点: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因为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要使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中央,移动的原则是:标本移动的方向和观察到物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

6、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步骤2中滴入清水;而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步骤2滴入的是生理盐水,与人体细胞细胞液浓度大致相同,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形态,若置于清水中,会使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密切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

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机械部分(1)、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2)、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1.照明系统:光源是显微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足够亮度的光线源以照亮样本。

常见的照明系统包括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

反射式照明系统使用反射镜将光源产生的光线直接照射到样本上。

透射式照明系统则通过透明样本的下方通过光源照亮,使样本上的细胞组织能够反射和透射光线,从而形成图像。

2.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具有不同的焦距和放大倍率。

物镜接收样本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并将其放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物镜可以有不同的放大倍率,比如10X、40X、100X等,这些倍率取决于人眼能够承受的最大对焦距离和分辨率。

3.目镜:目镜是物镜和人眼之间的透镜系统,用于放大物镜形成的实像。

它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透镜组成,并具有较小的放大倍率,例如10X。

目镜形成的放大倍率与物镜的倍率相乘,最终提供人眼可以看到的总体放大倍率。

4.焦平面:焦平面是光学显微镜中光线聚焦形成的平面。

当样本放置在焦平面上时,物镜能够产生一个清晰的图像。

确保样本位于焦平面上是获得清晰图像的关键。

1.放大:光学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倍率,能够将样本的图像放大使其变得可见。

放大倍率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综合倍率。

2.分辨:光学显微镜通过控制入射光的波长,能够区分并看到样本中的细微结构。

分辨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光学系统的性能。

3.观察和研究:光学显微镜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和研究样本的形态、结构、组织、细胞等,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细节。

4.拍摄和记录:现代光学显微镜通常配备了数码相机或摄像机,使研究人员能够拍摄和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和视频。

这使得研究成果能够被更广泛地分享和分析。

总结起来,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由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焦平面等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放大、分辨、观察和研究样本,并能够拍摄和记录图像和视频。

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学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微观世界的强大工具。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一)取镜安放 (二)对光 (三)低倍镜观察 (四)高倍镜观察 1、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 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 视野正中央。(如上图所示)
注意事 项
中期
使用导航
next
(一)取镜安放 (二)对光 (三)低倍镜观察 (四)高倍镜观察 2、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 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 节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如上图所示) next
三、基础知识和应用
(一)放大倍数
1、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2、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3、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长度或宽度,而不是 面积或体积。 4、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注意事 项
使用导航
(四)高倍镜观察
•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 (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物像往那偏往那移) •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 4、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物 镜
◆反光镜
• 作用:反射光线 • 有平面镜、凹面 镜(汇聚光线, 增加光亮)
镜臂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取放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大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小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注意 换高倍镜后:①视野变暗,调反光镜或换大光圈

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遮光镜;光线较暗的屋里为便于观察用大光圈、凹镜面。

2、转动时,镜筒升降有关的是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大的是粗准焦螺旋.3、(光学部分)与放大物象有关目镜、物镜;接近观察物镜头物镜;接近人眼睛镜头目镜。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镜臂;5、能将光线反射到镜筒的是反光镜6、连接目镜和物镜的是镜筒.8、放玻片载物台;固定玻片压片;光线通过通光孔。

9、稳定镜身镜座;支持镜身镜柱提握镜身镜臂7、显微镜镜头用擦镜纸擦。

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用左眼注视目镜,4、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雪白色视野为止.观察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降后升。

镜筒下降时从侧面注视_物_镜,上升时左眼注视目镜。

找到物像。

2、找到物像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_,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2、“大"视野中是大反过来。

3、左下方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向_左下方_______移装片4、污点可能存在于___目镜、物镜、玻片__1、A目镜15×、物镜45×;视野中最暗的是A_____。

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5×、物镜10×;看到细胞最少(放大倍数最大的):A。

看到细胞最小(放大倍数最小的):C_.2、物体在显微镜的成像为倒像。

“9b",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q6。

3、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4、视野有一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污点不动,换一个物镜.污点也不动,污点在玻片上;1、要看得清楚被观察的物体,要观察的材料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2、制作人口腔上皮装片滴______;制作洋葱内表皮装片滴_____.3、制作人口腔上皮和洋葱表皮装片用__染色。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光性玻璃镜片和光学系统来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目镜(眼镜片):位于显微镜的顶部,设计为凸透镜,用于放大镜中的影像并让人眼观察到物体。

2. 物镜:位于光学系统的下方,是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用于从物体上收集光线,并形成放大影像。

3. 可调焦系统:通过旋转或移动物镜和目镜,来调节光学系统的焦距,从而使得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4. 被观察物体平台:位于显微镜下方,用于放置待观察的样本或物体。

5. 光源:通常是一种强光或均匀光源,用于照明物体并产生可观察的光线。

光学显微镜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大功能: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能够将物体的细节放大多倍,并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这些微小的结构。

2. 分辨率功能:光学显微镜可以帮助观察者分辨两个物体间的最小距离,也就是分辨率。

分辨率决定了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细节。

3. 三维观察功能:通过使用两个物镜或利用一些特殊的技术(例如双光束干涉和共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够提供三维观察样本的能力,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结构和形态。

4. 照明功能:光学显微镜通常带有照明设备,可以提供充足而均匀的光线,用于照亮样本并产生可观察的影像。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2)各部分的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

物镜: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大光圈光线弱时使用)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使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小光圈光线强时使用)(3)注意:在移动标本时,像总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所成像的放大倍数。

(高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少)(低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多)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一)实验操作技能1.安放显微镜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1分)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1分)2.显微镜对光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1)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1)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1)3.观察永久装片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1)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m左右(1)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1)4.说出装片的显著特征(1)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叶片结构:叶片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基本组织,看到一层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看到大的叶脉,叶脉属于疏导组织。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1)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显微镜的结构范文

显微镜的结构范文

显微镜的结构范文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通过使用透镜或透镜组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使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分辨的微小细节。

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目镜和物镜的组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1.基座:显微镜的底部部分,用于支撑整个显微镜。

基座通常由重型金属制成,以提供稳定性和支撑力。

2.支架:是与基座连接并支撑镜身的部分。

支架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强度和稳定性,以保持显微镜的整体平衡。

3.调焦机构:用于调整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机构通常由粗调焦和细调焦两部分组成。

粗调焦用于快速调整焦距,而细调焦用于微调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显微镜通常配备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如4倍、10倍、40倍、100倍等。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

5.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图像。

与物镜类似,显微镜通常配备多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如5倍、10倍、20倍等。

目镜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

6.口径调节光栓:位于显微镜引光光路出焦平面上的专门光学元件。

光栓可通过控制调节来调整口径,以达到合适的观察条件。

7.光源:显微镜通常配备了一个光源,用于照明被观察物体。

光源通常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并通过透镜或反射镜将光线引导到物镜下方的被观察物体上。

光源通常使用白炽灯、荧光灯或LED灯等。

8.光路系统:光路系统由几个透镜和反射镜组成,用于控制光线的传播和聚焦。

光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光线聚焦在被观察物体上,并将其放大到一个可观察的程度。

9.视野调节:视野调节通常位于显微镜的目镜中,并用于调整观察者在观察时的视野大小。

10.图像记录装置:在一些应用中,显微镜可以配备图像记录装置,如摄像头或数码相机,以便能够记录观察到的图像。

总结:显微镜的结构非常复杂,功能也非常丰富。

它由许多部件组成,包括基座、支架、调焦机构、物镜、目镜、口径调节光栓、光源、光路系统、视野调节和图像记录装置。

普通显微镜的组成

普通显微镜的组成

普通显微镜的组成普通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由多个部分组成。

它主要用于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如细胞、细菌和微生物等。

下面将介绍普通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 目镜(Eyepiece):目镜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察者用来观察放大物体的部分。

目镜通常有10倍或者15倍的放大倍数,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物体的放大图像。

它通常由透镜组成,可以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

2. 物镜(Objective):物镜是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放大物体的主要部分。

普通显微镜通常有3个或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分别是4倍、10倍、40倍和100倍。

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放大倍数。

物镜也由透镜组成,可以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

3. 旋转物镜转盘(Nosepiece):旋转物镜转盘是用来固定和旋转不同倍数物镜的部分。

通过旋转物镜转盘,可以在不改变目镜位置的情况下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从而实现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

4. 调焦轮(Fine and Coarse Focus):调焦轮是用来调节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清晰的观察。

细调焦轮用于微调焦距,使图像更加清晰,精确;粗调焦轮用于快速调节焦距,使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更接近。

5. 平台(Stage):平台是用来放置待观察物体的部分。

它通常是一个平坦的玻璃片,在上面可以放置待观察的玻璃片或标本。

平台上通常有夹持装置,用来固定和定位待观察的物体。

6. 光源(Light Source):光源是提供光线的部分,用于照亮待观察物体。

普通显微镜通常使用白炽灯或者LED作为光源。

光线经过一系列光学透镜的折射和聚焦后,通过物镜和目镜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7. 准直器(Condenser):准直器是用来调节和聚焦光线的部分。

它通常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通过调节准直器的高度和位置,可以使光线更加聚焦和集中,提高观察的清晰度和亮度。

8. 调光器(Diaphragm):调光器是用来控制光线的亮度和强度的部分。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使其能够被肉眼观察到。

显微镜的发明对于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之一,它位于显微镜的下方。

物镜由多个透镜组成,这些透镜能够放大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焦距决定了放大倍数,通常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

2. 目镜目镜位于显微镜的上方,它是用于观察物体图像的镜片。

目镜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透镜,它可以进一步放大物体的图像,使其更清晰可见。

3. 支架支架是显微镜的主要支撑结构,它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支架的稳定性对于观察物体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4. 照明系统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用于照亮物体,使其在显微镜中可见。

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光源、反射镜和调节装置。

光源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或LED等,通过反射镜将光线导入显微镜。

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角度。

5. 焦点调节装置焦点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使观察者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

焦点调节装置通常包括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部分,粗调节用于粗略调整焦距,细调节用于微调焦距。

三、显微镜的功能1. 放大物体显微镜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物体的图像,使其能够被肉眼观察。

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决定了放大倍数,通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到数百倍甚至数千倍。

2. 提供清晰的图像显微镜通过使用透镜和照明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物体图像。

透镜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畸变程度。

3. 观察微小结构显微镜的放大能力使其能够观察微小结构,如细胞、细菌和微生物等。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科学家能够深入研究这些微小结构的特性和功能。

4. 分析物质组成显微镜还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

通过观察物质的形态和结构,科学家能够推断其组成成分,从而对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5. 调查疾病病因医学领域广泛使用显微镜来调查疾病的病因。

例如,通过观察患者的血液样本或组织切片,医生可以发现异常细胞或病原体,从而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1.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通常由多片透镜叠加形成,具有高放大倍数和高分辨率。

物镜位于镜筒底部,负责将待观察的样品进行放大。

2.目镜:目镜位于镜筒顶部,用于观察放大后的样品。

一般情况下,目镜的放大倍数较低,通常为10倍或者15倍。

3.搬物平台:搬物平台用于放置待观察的样品。

搬物平台通常具有XY轴调节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移动样品并调整观察角度。

4.光源:光学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为白炽灯或者荧光灯,用于照亮样品。

光源一般位于底部,通过镜筒的反射系统使样品得到充分的照明。

5.调焦系统:调焦系统用于调整样品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清晰的观察效果。

常见的调焦方式包括粗调和细调,用于快速调节和微调焦距。

6.镜筒:镜筒是光学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物镜、目镜等关键组件。

镜筒还具有调焦系统,允许用户自由调节焦距并观察样品。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光学显微镜的电源连接正常,并打开光源。

然后调节搬物平台,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于搬物平台上,并用夹子固定住。

2.调节光源: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获得适当的照明。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白炽灯或者荧光灯,并调整亮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3.调节目镜: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使样品在眼睛观察时看起来清晰。

通常情况下,通过旋转目镜来实现目镜的调焦,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4.调节物镜:选择适当的物镜,并通过旋转物镜进行精确的调焦。

通过粗调焦距快速调整,然后通过细调焦距进行微调,直到观察到所需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5.观察样品:通过镜筒的目镜观察样品,并通过镜筒的调焦系统进行焦距的微调,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6.清理和维护:使用完毕后,应该清理光学显微镜,特别是物镜和目镜的镜片。

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和清洗纸进行清理,注意避免镜片受到划伤。

总结: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搬物平台、光源、调焦系统和镜筒等关键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遮光镜;光线较暗的屋里为便于观察用大光圈、凹镜面。

2、转动时,镜筒升降有关的是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大的是粗准焦螺旋。

3、(光学部分)与放大物象有关目镜、物镜;接近观察物镜头物镜;接近人眼睛镜头目镜。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镜臂;
5、能将光线反射到镜筒的是反光镜
6、连接目镜和物镜的是镜筒。

8、放玻片载物台;固定玻片压片;光线通过通光孔.
9、稳定镜身镜座;支持镜身镜柱提握镜身镜臂
7、显微镜镜头用擦镜纸擦。

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用左眼注视目镜,
4、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雪白色视野为止。

观察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降后升。

镜筒下降时从侧面注视_物_镜,上升时左眼注视目镜。

找到物像。

2、找到物像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_,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2、“大”视野中是大反过来。

3、左下方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向_左下方_______移装片
4、污点可能存在于___目镜、物镜、玻片__
1、A目镜15×、物镜45×;视野中最暗的是A_____。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5×、物镜10×;
看到细胞最少(放大倍数最大的):A。

看到细胞最小(放大倍数最小的):C_。

2、物体在显微镜的成像为倒像。

“9b”,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q6。

3、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4、视野有一污点。

如果转动目镜,污点不动,换一个物镜。

污点也不动,污点在玻片上;
1、要看得清楚被观察的物体,要观察的材料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2、制作人口腔上皮装片滴______;
制作洋葱内表皮装片滴_____。

3、制作人口腔上皮和洋葱表皮装片用__染色。

4、人口腔临时装片“七字步骤”_________
5、口腔上皮滴生理盐水的目的__________.
6、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____盖在液滴上,目的是防止________.
7、最早用显微镜发现细胞的是______.但他看到的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

1、A目镜15×、物镜45×;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5×、物镜10×;
看到细胞最大____。

最小____。

看到细胞最多____。

最少___。

2、“上”,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____。

3、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____移动装片
4、视野有一污点。

如果转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不动,污点也不动,污点在_ __;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光线较暗的屋里,为便于观察用_ __、
2、转动时,升降范围较大的是_____;
3、接近观察物镜头___;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__;
5、能将光线反射到镜筒的是_____;
6、对光使___倍镜对准通光孔,直到看到__视野为止。

观察镜筒下降时从侧面注视___镜,找物像用___。

使物像更清晰微调__,
1、用来调节光强弱的结构是[]_ 和[]。

2、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__ ___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___ __。

4、把玻片标本放在[]上后,要用[]压
住,标本要正对[]_ __的中央
5、取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 ____。

观沧海
一、文学常识: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主旨: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并暗含着统一天下的雄心。

1 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动静结合,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2 赏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静结合,显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3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5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次北固山下
一、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次”是停泊的意思。

二、主旨:诗人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的思乡之情。

1 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与岸齐平。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2 结合句意赏析“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的大景;这时,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的小景。

“一帆”以小景衬大景,突出了江面的开阔。

3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含义: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②哲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

突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人应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向上。

③赏析:“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