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习题集(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A.渔人甚异之B.无丝竹之乱耳C.水陆草木之花D.石青糁之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有什么作用?(二)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21.桃花源记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4、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初二上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知道)D.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整齐)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
B. 温故而知新。
C. 学而时习之。
D. 见贤思齐焉。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填空题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请将文中的“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请解释“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的含义。
三、简答题7. 请简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学习态度。
8. 请分析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四、翻译题9. 翻译以下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翻译以下句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阅读理解题11. 阅读以下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请解释“志于学”的含义。
(2)请分析孔子在这段话中所表达的人生阶段及其意义。
六、写作题12. 以“我眼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试题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一、《桃花源记》语段检测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普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落英缤纷4.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 )A、悉.如外人咸.来问讯B、屋舍.俨然便舍.船,从口入C、武陵人捕魚为.业一一为.具言所闻D、问今是.何世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6、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四个7、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4)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8、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对比9.第2段中,作者是从、和等三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表现了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的生活状况和的精神状况,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一)《桃花源记》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缘溪行缘:________2.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____鲜美(今义):_____3.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之:_____________ 复:_____________穷(古义):_____________穷(今义):_____________4.初极狭,才通人初:_____________ 才:_______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古义):_____________ 俨然(今义):_____________6.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 外人:_____________7.具答之具:_____________8.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9.咸来问讯咸:_____________二.简答题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3、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5、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6、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7、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一、回忆《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5、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6、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回忆《陋室铭》完成下列各题: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2、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 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5、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说明了()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我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三、回忆《爱莲说》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3、课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4、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5、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四、回忆《核舟记》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为宫室、器皿、人物()⑵、中轩敞者为舱()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⑷、高可二黍许()2、翻译下面句子。
⑴、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一)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②,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
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好.鸟相鸣B、丞相自.若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丞相熟.视久之/但手熟.尔D、索笔疾.书/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二)管仲不谢私恩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道.而饥渴/独行其道.B、如.子之言/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C、甚.敬/急湍甚.箭D、将何.以报我/何.苦而不平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3、从文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分)(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命羿曰/亚夫乃.传言开壁门B、发.无不中/舜发.于畎亩之中C、若.羿也/若.儿戏耳D、人能遗.其喜惧/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孟子》二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丈夫之冠()..妾妇().畎亩().傅说().曾益().富贵不能淫().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岂不诚大丈夫.(2)天下熄.(4)父命之.(5)戒之.(6)女家.()(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7)以顺为正者.(8)与民由之.(9)发于畎亩.(10)空乏其身..(12)曾益.(13)衡于虑.()()()()(11)行拂乱其所为()..()()()(14)出则无敌国外患.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7月7日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已连续6天不断出现高温(35℃以上)天气。
(删去“不断”)B.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贾利民就投身于中国高铁的科研创新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发展及孕育的全过程。
(将“发展”和“孕育”对调) C.宋金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三国人物和故事也是戏曲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
(将“也”改为“都”)D.升学压力透过高中、初中、小学直抵幼儿园,一些上海的地区,小朋友为了升入理想中的小学,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应试训练。
(“应试”改为“考试”) 4.根据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人活于世上总要有些信仰,为了心中的道义,有人像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这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____》,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战国时期___________家。
课内精读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018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
2018年秋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第三单元复习重点词语解释9.三峡①重岩叠嶂.(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不见曦.月( )④夏水襄陵..( )⑤沿溯..阻绝( ; )⑥虽乘奔.御风( )⑦不以疾..也( )⑧素湍.绿潭( )⑨绝多生怪柏()⑩飞漱.其间( )⑪清荣.峻茂( )⑫良.多趣味( )⑬属引..凄异( ; )⑭空谷传响.( )⑮哀转久绝.( )3、通假字略无阙.处( )10.短文二篇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实是欲界..( ; )..之仙都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⑧欣然..起行( )⑨念.无与为乐者( )⑩相与..( ; )..步于中庭⑪庭下如积水空明..( )⑫水中藻.、荇.交横( )⑬盖.竹柏影也(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1.与朱元思书①风烟..俱净( )②天山共色..( )③从.流飘荡(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⑤水皆缥碧..( )⑥急湍甚箭..( )⑦猛浪若奔.( )⑧皆生寒.树( )⑨负.势竞上( )⑩互相轩邈..( ; )⑪争高直指..( )⑫泉水激.石( )⑬泠泠..作响( )⑭蝉则千.转不穷( )⑮鸢飞戾.天( )⑯经纶..世务( )⑰横柯.上蔽( )⑱疏条交映..( )12.唐诗五首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单车欲问边..( )⑧征蓬..出汉塞( )⑨长河..落日圆( )⑩江入大荒..流( )⑪仍怜.故乡水( )⑫水面初.平云脚..低( ; )⑬几处早莺争暖树..( )作家作品9.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
撰《》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是一部优美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A.渔人甚异之B.无丝竹之乱耳C.水陆草木之花D.石青糁之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有什么作用?(二)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第1篇三峡[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段解】三峡的特点:山势高峻,连绵起伏。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段解】三峡夏水的特点:迅猛、湍急。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段解】三峡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段解】三峡秋季特点:凄清肃杀。
每逢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肃杀,2知识清单文学常识1.郦道元,字善长,2.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3.重点词句通假字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不以疾.也。
古义:快。
今义:疾病。
一词多义 1.自绝.山献多生怪柏。
(绝:极,最)3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2.绝沿溯阻绝.。
(绝:断绝) 哀转久绝.。
(绝:消失) 3.清回清.倒影。
(清:清波) 清.荣峻茂。
(清:水清)重点词句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晴初霜旦。
霜:名词作动词,结霜,下霜。
4.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特殊句式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
4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三峡山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点1.抓住特征,绘景写物。
2.有张有弛,动静结合。
3.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
(共8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三峡(郦道元) (9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18.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上册语文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8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3分)(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以其境过清()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
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
(4分)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5分)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窥谷忘反16.翻译下面的句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精选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精选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2)椎鼓径进……____________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二、鲁人徙越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2)以子之长15.翻译划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农夫殴宦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①禹②凿;河中漱.广③,夹岸崇深④,倾崖返捍⑤,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⑥魄⑦。
(节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②禹:治水的大禹。
③广:开阔。
④崇深:高深。
⑤捍:保卫。
⑥悸:惊动。
⑦魄:心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逆流而上)(2)哀转久绝.(消失)(3)河中漱.广(冲击,冲荡)(4)窥.深悸魄(看,望)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3.侧面描写是【甲】【乙】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甲】文: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用:突出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译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与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译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与答案全套八年级上册九课《三峡》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二、注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1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
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漱:冲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习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习题汇编(附答案)宁静致远。
夫人之才,非凡品也,自古以来,人们对花草树木的喜爱不断增加。
晋朝的陶渊明喜爱菊花,唐朝的诗人李白喜爱牡丹。
但我却独爱荷花,因为它能在淤泥中生长而不受污染,清澈的水中洗净自身,不会妖艳,直立中通外直,不会蔓延分枝,芬芳远扬,更让人感到宁静和深远。
虽然荷花并非珍贵之品,但它的品质却非凡。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请从[二]文中摘录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宁静致远”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分)答:3.从[二]文看,作者喜欢荷花的理由是什么?这种品质对人有什么启示?(3分)答: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香远益清,宁静致远。
译: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5、下列哪项不是作者所喜爱的花草树木?( )A、菊花B、牡丹C、荷花D、梅花1. 我能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
可爱的东西很多。
⑵濯清涟而不妖。
清澈的水不会迷惑人的心智。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从远处欣赏,但不可以随意乱玩。
2. 我能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意思是:茎直叶通,不蔓不枝,香气远而清雅,植物高雅洁净。
3.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4. 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一定的内心旨取,请帮周敦颐从中找出他的“同予者”。
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周敦颐的“同予者”是欣赏山水之美的人。
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周敦颐的“同予者”是欣赏花叶之美的人。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周敦颐的“同予者”是欣赏秋高气爽之美的人。
5. 《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6.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
2019年秋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第三单元复习一、重点词语解释10.三峡①重岩叠嶂.(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不见曦.月( )④夏水襄陵..( )⑤沿溯..阻绝( ; )⑥虽乘奔.御风( )⑦不以疾..也( )⑧素湍.绿潭( )⑨绝多生怪柏()⑩飞漱.其间( )⑪清荣.峻茂( )⑫良.多趣味( )⑬属引..凄异( ; )⑭空谷传响.( )⑮哀转久绝.( )3、通假字略无阙.处( )11.短文二篇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⑧欣然..起行( )⑨念.无与为乐者( )⑩相与..( ; )..步于中庭⑪庭下如积水空明..( )⑫水中藻.、荇.交横( )⑬盖.竹柏影也(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2.与朱元思书①风烟..俱净( )②天山共色..( )③从.流飘荡(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⑤水皆缥碧..( )⑥急湍甚箭..( )⑦猛浪若奔.( )⑧皆生寒.树( )⑨负.势竞上( )⑩互相轩邈..( ; )⑪争高直指..( )⑫泉水激.石( )⑬泠泠..作响( )⑭蝉则千.转不穷( )⑮鸢飞戾.天( )⑯经纶..世务( )⑰横柯.上蔽( )⑱疏条交映..( )13.唐诗五首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单车欲问边..( )⑧征蓬..出汉塞( )⑨长河..落日圆( )⑩江入大荒..流( )⑪仍怜.故乡水( )⑫水面初.平云脚..低( ; )⑬几处早莺争暖树..( )二、作家作品10、《三峡》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
撰《》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是一部优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习题汇编(附答案)(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分)答: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译: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虽是虚构的,但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和平安宁、富足快乐,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
B、这种美好境界,是作者不满现实的流露,也是他政治理想的寄托。
C、这一理想境界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是一种空想,但它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D、作者虚构这一理想境界,意在激励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去为之努力奋斗。
(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我能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 ( ) ⑵濯.清涟而不妖()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⑷陶后鲜.有闻 ( ) 2.我能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我的译文:(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的译文: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我的理解:4.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一定的内心旨取,请帮周敦颐从中找出他的“同予者”。
(不要求回答理由)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我的理解:5.《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答:(三)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人。
2、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3)可以调素琴调:(4)无案牍之劳形案牍: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与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水陆草木之花D、处处志之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6、请用原句写出本文的主旨,并说明本文是如何通过设喻来突出主旨的?答:7、本文除比喻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8、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答:9、《爱莲说》和《陋室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分别说明两篇文章是托何物言何志的?答:(三)《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高可.二黍许.()()多髯.者为东坡()如有所语.()神情与苏、黄不属.()诎.右臂()3、翻译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第一段“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答:5、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6、摘录本文段中文字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二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划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 ___ ___,_____ _____。
2.文章第一段中______字通______字。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⑤乘奔御风:()⑥绝()⑦属引凄异()⑦或王命急宣()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林寒涧肃6.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接起来。
①沿溯阻绝春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秋④清荣峻茂冬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你最欣赏文章中的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9.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0.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记承天寺夜游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3.解释加粗字。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遂至承天寺:③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⑤盖竹柏影也:⑥但少闲人:4.“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 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一、解释画线的虚词①浙江之潮________ ②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③以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二.解释下列词语①既望( ) ②际天( )③既而( ) ④沃日(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①略不相睹___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_____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____四、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五.翻译句子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