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
作者简介: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另外,在他许多的荣誉中,
有因为在改善团体间关系方面的贡献获得Gordon Allport 奖,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卓越研究成果获得Donald Cambell 奖。1981年,他被授予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理事会的年度教授称号,1992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这些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至高荣誉。
内容简介:《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出版的一本社会心理学的著作,他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这是一本讲述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见、攻击性、从众性和利他行为等诸多方面。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一书,对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社会心理学通过科学的检验、观察制造情景、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精确而广泛的资料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解释人类在社会行为。
为什么企业热衷于用明星做广告?
为什么有人溺水时,围观的人却不施以援手?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邪教?
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会盲目服从宗教领袖,即使自杀也在所不惜?
生活中,人人往往会遇到类似问题。看似不合常理,但在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又在情理之中。《社会性动物》一书,通过解释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以及对从众,大众传播、宣传和劝导,社会认知,自我辩解,人类的攻击性,偏见,喜欢、爱和人际敏感性等多方面的研究,深入浅出的对上述问题的内在根源给予了解释,让读者认识到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魅力。
读书心得: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是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作者将这段话放在书中的扉页,意图向我们解释书名的由来和含义,也给予我们清晰的思路,人是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社会性动物。
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在一开始就举了十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并提出了例子中的一个共同因素,社会影响。例如,一个四岁小女孩在生日那天得到一个玩具鼓,她敲了几下便不再玩了,之后很久不摸一下。一天,一个朋友来做客,他刚想拿起鼓玩,小女孩就夺了过去,玩个不停,好像那一直是她最喜爱的玩具一样。由此阿伦森引出了社
会心理学的工作定义,即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学科。社会中的人与人是在互动中生活的,在这其中,我们不断的被他人影响着,也影响着他人,因为他人而高兴,快乐,伤心,愤怒。而这些“他人”就构成了我们的社会。
“有时,自然的情境会具有相当大的压力,迫使人们按照一种很容易被归为变态的方式去行动。”这将我们引向了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作者试图探寻造成这种行为的情境的性质和过程,以使我们了解一些情境的变量,可能会促使我们大部分“正常的”成年人,以一种非常令人厌恶的方式行事。例如,书中斯坦福大学的模拟监狱实验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当一组正常年轻人,在“监狱”这个特定的情境下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的角色,生活了六天之后,已经完全不能够清晰区分出所扮演的角色和自我了。人性中最丑恶,最深层的病态的一面显露出来,他们不再是他们自己了。当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社会角色的定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会导致一个人的行为发生巨大的改变。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启发在于“人在情境中”,当我们分析看待一个案主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不应该把他脱离于社会环境中分析行为产生的原因,而是要通过多方分析了解他所处的社会情境作出评估,改善所处环境或是转变环境时常是解决案主问题行为的有效方法,正如小组工作一样,帮助建立的新的小组环境,让案主在其中通过新的角色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能力促使其解决现存环境的问题。社会情境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另
一种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很多行为视眼,帮助我们理解犯罪行为和各种不同平常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的理解帮助别人。
书中有很多实验室非常有趣的,而且有些研究完全颠覆了我的一些看法,使我进行反思。比如关于记忆的实验,人们以往认为记忆是根植于大脑的、是完全正确且无法改变的,而且有时候对元记忆(也就是你记得是怎么样记得某件事情的记忆)的肯定,使人们非常自信记忆是千真万确的。而事实上,记忆是可以改变的,或者说记忆是可以被说服改变的。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比如哥哥告诉弟弟,说他小时候在超市里走丢过(其实这是虚构的),最多不过再虚构一些比较一般化的情节比如当时大家心里多着急等等,弟弟就会真的相信他走丢过,而且还会“想起”很多根本就不存在的细节。看完这个案例之后,我也不断的在反思是否自己认为的确定无误的童年记忆,是否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自己的梦境或是自己曾经渴望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的不断向别人诉说,使我增强了对记忆的错误记忆或是对虚构的记忆确定无误呢?我无法给出自己答案,也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如何减少此现象的办法。
人与人处在不断的互动中相互影响。对于从众,它“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其潜在含义即是个人认为群体获得信息要比个体多,并且具有更强的判断力和正确性。从众的动机:1、从他人那里获得正确的信息。2、为了获得奖赏或者免于惩罚(利弊的权衡)。从众程度的差异与众人意见是否一致、个人自信度和文化差异有关。个人往往会屈
从于有专家或者重要人物存在的团体,或者团体与个人存在某些共性。个人对社会的反应可以按强弱分为依从、认同、内化。从众有利的一面同时也会产生弊病,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从众。正如我在思考的入党,大一时太多的人是因为盲从而进入共进连、上党课,再到后来也许是因为入党可以好找工作等自我原因,太多的人不是因为认同党的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样的盲从会营造不理智的氛围和党员思想的良莠不齐。
==大众传播、宣传和劝导==
身在信息社会中的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式各样的大众传播,小到电视广告,大到总统竞选的报道。劝导大众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过程,同时还具有传播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作用。宣传者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到达劝导的目的:中心途径和边缘途径。在中心途径下人们主动审慎思考,而边缘途径下人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作者通过几个媒体报道导致不同结果的例子证实了在这其中大众传播对大众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要求媒体在宣传时需要慎重考虑事件的选择和报道的真实性、报道的重要层次的区分等。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即人们对社会的理解,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理性的且正确的。人类思维并不总是具有逻辑性,人的思考并非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完美过程。我们在处理信息时使用的是启发式判断(不需要思考,只需选择一个规律,然后直接套用到问题上),包括三种不同启发:代表性启发(推断性)、可用性启发(特例)、态度性启发(包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