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管理学ch2 管理思想史
![管理学ch2 管理思想史](https://img.taocdn.com/s3/m/4a04c6382af90242a895e525.png)
代表作:《国富论》,1776年发表 主要观点:
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强调劳动分工是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提出经济人的观点
查尔斯〃巴贝奇
代表作:《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主要观点:
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 用科学方法有效使用设备、原料及动力(计数机器) 对工作方法进行研究 报酬制度研究
工时研究实验
多干活会 提高失业 的风险. 工人想干多少活就干多少活! 故意加 一些不 必要的 动作, 或故意 放慢工 作节奏。 将每一个工作分解 为若干个基本动作, 用秒表测工人干每 一件活的时间,然 后适当地多留一点 时间,就能精确确 定每个工人一天能 干多少活。 不知道工 人一天应 该干多少 活?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本章内容要点
了解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掌握近代管理思想阶段三个重要学者的理论 观点
泰勒的科学管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掌握霍桑试验、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 容及贡献 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管理思想史的三个阶段
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可 以鲜明的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的管理思 想,另一类是兵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宏观管理,
其核心思想是“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知人善任”。 兵家的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的战略和战术,其核 心思想可以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 应变,速战速决”。
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二、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62586c36137ee06eff91835.png)
生产经营思想
比较著名的有范蠡、计然的“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 比较著名的有范蠡、计然的“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 “待乏”原则强调预测市场物资的需要和价格的变化,以有利可图 待乏”原则强调预测市场物资的需要和价格的变化, 待乏”就是指在货源充足, 。“待乏”就是指在货源充足,或者是某种商品处于销售淡季时低 价购进,待货源紧张或销售旺季时抛出, 价购进,待货源紧张或销售旺季时抛出,如此不仅调剂了市场供求 稳定了物价,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稳定了物价,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积著之理”则注重于猎取利润的方式,主张经营高质量物品,促 积著之理”则注重于猎取利润的方式,主张经营高质量物品, 进货币流动运行,并以存货多寡预测价格贵贱。 进货币流动运行,并以存货多寡预测价格贵贱。 在南宋时期的会计原则中,就提出了出纳与会计分离的思想。 在南宋时期的会计原则中,就提出了出纳与会计分离的思想。 后人尊称“商圣”。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 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 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演 变 , 中
业发 化\ 化 运 方 的 功运
国 社
的
会
如何提高运作的 细化\ 性 定量管理思想
科 学 出 版
经
化\
化
化加剧
社 , 1 9
如何 的 权变管理思想
9 2 年
亚当.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
管什么? 治人” 管什么?“治人” 谁来管? 劳心者治人” 谁来管?“劳心者治人” 怎样来管? 和为贵” 怎样来管?“和为贵”、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己所不 勿施于人” 欲,勿施于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道家学派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提出“四不”来保证管理者、 老子提出“四不”来保证管理者、 领导者的永久成功: 领导者的永久成功:
第二章_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_管理思想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625a88fa0116c175e0e4804.png)
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 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业人员 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
对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其他人物:
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从事企
管理科学” (二).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 (三).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一). (一).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
霍桑试验: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 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
行为科学学说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 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亚伯拉罕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 马斯洛
(1)人类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 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会出现。 (2)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和还缺少什 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3)人的需要分五层: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 18世纪~19世纪末)
•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 是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他的著作《国 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劳动分工论和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 主要观点 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2)劳动分工有利于提 高劳动效率和工具的改进;3)提出 “经济人”的观点。
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d480dd284254b35eefd344c.png)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亨利·法约尔法国人,一直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法约尔对管理的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架构。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虽然是以最高管理者的身份自上而下的研究管理,是以企业为对象研究管理,但他强调管理的一般性,使得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使用于许多方面,也适用于政治、军事及其他部门。
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二是管理的一般原则;三是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概括为6种:1、生产、制造的技术性工作;2、采购、销售和交换的商业性工作;3、资金取得与控制的财务性工作;4、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的会计性工作;5、商品及人员保护的安全性工作;6、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的管理性工作。
法约尔认为对基层工人主要要求其具有技术能力,随着组织层次中职位的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的相对重要性降低,而管理能力的要求逐步增加,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管理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
企业规模越小,领导人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相反企业越大,领导人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2、管理的一般原则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劳动分工。
实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这种分工不仅仅是技术工作的分工,也是用于管理工作。
2、权力与责任。
权力与责任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权力是指挥他人的权以及促使他人服从的力,而责任则是随着权力而来的奖罚。
法约尔认为,一个人在组织阶梯上的位置越高,明确其责任范围就很难。
避免滥用权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个人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其道德方面的素质。
3、纪律。
纪律实际上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达成的一种协议。
纪律对于企业取得成功是绝对必要地。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_管理理论发展史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_管理理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84abf11f5f0e7cd1842536c7.png)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 生日: 1856/20/3 。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花很 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 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 · W 泰罗
泰勒认为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对劳资双方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巴贝奇(产业革命后期英国的数学家和
机械学家,1792-1871)的作业研究和报 酬制度 亨利· 汤(1844-1924)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1856-1935)的奖金方案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
1723-1790
具匠家庭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 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 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 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 驱者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 (Charles Babbag)
1812年他协助建立了分析学会,
1792-1871
其宗旨是向英国介绍欧洲大陆在 数学方面的成就。该学会推动了 数学在英国的复兴 1814年和1817年先后获得文学学 士和硕士学位 1815—1827年期间在伦敦从事科 学活动,1827—1828年期间在欧 洲大陆考察工厂 1828—1839年期间在剑桥大学任 卢卡斯数学教授(原为伊萨克· 牛顿的教席)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觉得组织要能良好运行应具有5种正 面的官僚机构特征(官僚集权组织管理理 论): 1、定义良好的职权层级。 2、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3、清晰的劳动分工。 4、成员之间是理性的而非个人的关系。 5、成员认定组织的目标是有价值的。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https://img.taocdn.com/s3/m/a0a00578a417866fb84a8e9f.png)
2011-10-12
CHONGQING CRE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1.文化集权。(1)统一文字。将大篆改为小篆。(2)统 一思想。反对儒学文化,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集权管理影响。积极方面:如使黔首自实田等。 (见书)。消极方面: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等。
2011-10-12
3.释放奴婢,罢兵归田。战争平息后,复原官兵多数成为 自耕农。
4.轻徭薄赋,力主节俭。
2011-10-12
CHONGQING CRE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3.文化管理思想。秦朝:文化集权。隋唐推行科举制,给中 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打开了仕途之路。
4.军事管理思想。曹操(战略战术);诸葛亮(审时度势), 《隆中对》。
2011-10-12
CHONGQING CRE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二)秦朝至唐朝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确立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2011-10-12
CHONGQING CRE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妻子杨贵 妃 •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后周五个朝代 •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 构)(公元1127-1279年)。 •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 思汗的孙子。 •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马工程管理学)—— 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马工程管理学)—— 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72f80dfbf78a6529647d53f6.png)
一、法约尔其人
–亨利·法约尔: 1841-1925年;法国人
–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随后进入一家采矿 冶金公司,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 1866 年 开 始 一 直 担 任 高 级 管 理 职 务 。 从 采 矿 工程师、公司经理,直到公司总经理;由一名 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的管理者,在实践 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对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巨大。
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发展了斯密的观点,分工后不同的劳动支付不同的工资。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32-1792),英国空 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在企业中应重视人,“现代人事管理 之父”
5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903年,发表《工厂管理》。1906年, 出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
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4 年,在纽约的演讲吸引了6.9万听众。 1915年,病逝于费城,终年59岁。墓 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一生获得 的专利超过100项。
2.指导思想
•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 重大的精神变革。
第二章 管理思想演进史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重点:
1.了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掌握各时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并 正确评论; 3.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历程,为融汇贯通各种管理理 论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时间
管理阶段
1.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f4f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f.png)
不足之处: 一般管理理论在概念的界定方面还欠缺清晰性 对管理活动组成要素的概括,只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在管理规律的揭示上,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矛盾性
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探索
(二)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是两组关于人性的假设
X理论“代表的是传统的指挥和控制观点”,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 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过去那种大量生产,以产定销的 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1980年孔茨把管理理论学派划分为11个学派,即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 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孔茨分析了学派林立 的原因,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活动。
3.管理的一般原则
• (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原则; • (3)纪律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 (5)统一领导原则;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 • (7)人员的报酬原则 (8)集中化原则; • (9)等级系列原则; (10)秩序原则; • (11)公平原则; (12)人员的稳定原则; •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原则。
1864年,马克斯·韦伯出生于德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 的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经典案例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2a20e6aeaad1f347933f04.png)
案例一:H公司行为科学应用H公司是一家电器生产企业,多年来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消费者也颇为认可。
1990年,公司张总经理因年龄已大,身体也不够好,提出了辞职退休的要求。
董事会再三挽留不住,只得另外聘任年轻有为的李志强先生为公司新的总经理。
临别时,张总告诉他的后任李志强先生:“我公司过去之所以取得良好的业绩,在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了相当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全依赖公司员工上下一条心,有很强的凝聚力;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希望李总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
”对于张总的一番话李志强颇为赞同,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因为自己过去虽然也做过一些高级管理工作,但大都与业务有关,如何激励员工保持凝聚力的确未曾很好实践,也缺乏经验。
李志强走马上任后对公司各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召开了一些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公司一般员工的座谈会,了解情况。
一个月后一个增强企业内部和谐氛围,增强员工协作与努力的方案在李志强的脑海中形成了,于是他召开了总经理办公会议,诸副总们、部门经理们一起讨论他的方案。
“各位同事,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感到H公司的确是在各方面都有骄人业绩的公司,管理方面尤其突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应归功于全体员工上下一条心,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来努力。
这方面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即过去各种好的做法可以不变,大家可以大胆地照原来的惯例进行工作。
我也注意到成绩的背后,在经验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员工间、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纠纷近来时有出现,纠纷出现是正常的,问题是解决的方法。
我们原来采用的方法是由上级或上级部门裁决,裁决后尽管纠纷各方面都服从了,但我知道其中一定有一方心中不痛快或不服帖,如果长此以往,必定会使我们公司凝聚力强、上下一条心的集体精神遭到破坏。
把青蛙扔进开水锅里它倒死不了,因为它能马上跳出来;而把青蛙放进温水里慢慢加热使它在不知不觉中送了命。
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解决员工间、部门间工作纠纷的新方案。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fdbcb227d3240c8547ef65.png)
法约5、尔会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要求企业作出准确的及时的决策 要求管理手段更先进 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 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返回
第二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管理思想 的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
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管理制度、对泰 罗制的评价; 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3、*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5、*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6、X、Y的主要观点及其区别* ;超Y理论和Z理论; 7、*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8、*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9、*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1工234来5、 、 、 、 、所的 所即 较 从时以对对将在 制时、谓研而谓效2科3理一, 利、、动分间究 减时工工管工定个学 人率提推达 实作析构工 少间人人理资科管员彻—高广为研之到施成人 人研提实职制学理和底是工。究后,在 的究最科“度的出行能方工变共,,干 疲它,效高学上工科 科 与科法 人革同去就活劳包就。工管实 艺学 学 执掉是代 双—括达时,是学作 理行 规的 的 行多研工其提研替 方—到管效 的余究身高作究差 程操 选 职旧 在富增率 核理的工体劳日人别 ,作 择 能的 精裕强人动的 心各动写们计 并方 、 分之经 神的责作干部生实在主问件 用法 培 离验 上基任父,活位产与工要题制 文, 训管 和础观改时的率测作”手 ,。 件以和动善动。理思时期。念段是。形便提作必作。间。想,要的要,各式合高上是求合的经种固理。来理动过用管活定利性作比动下用返,,回
第一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3、福特——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 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工作: (1)产品系列化 (2)零件规格化 (3)工厂专业化 (4)机器及工具专用化
管理学原理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管理学原理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7ea4e676c175f0e7cd137db.png)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杨芳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早期 管理思想
古典 管理思想
中期 管理思想
现代 管理思想
19世纪以前
从古代的管理 实践中逐渐形 成了一些朴素 的管理思想
19世纪末到 1930年之间
以泰勒与法约 尔等人的思想
为代表
1930年到 1945年之间
2020/1/11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8
2.1 早期的管理思想——国外
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及代表人物
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
• 企业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 认为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
的利润
科学管理先驱—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英)
理论准备: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
人性假设 经济人
基本特征
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使企
业在市场的时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获得最 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最终以组织为整体,以企业 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及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组织理论
2020/1/11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
12
2.2 泰勒的科学管理
弗里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
2020/1/11
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从19岁进入钢铁厂当工人,做过技工、工 头、车间主任、总工程师,长期的切身观 察使泰罗认识到,工人“磨洋工”一方面 是因为懒惰;另一方面是因为落后的管理。 他认为工人的生产率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3, 于是他作了一些著名的实验,花了20年时 间以极大的热情寻找从事每一项工作的 “最佳方法”。后来逐步形成被称为“科 学管理”或“泰勒制”的管理理论和制度。 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中国农业大学_727管理学综合_《管理学》王凤彬 笔记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中国农业大学_727管理学综合_《管理学》王凤彬 笔记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308f216ff00bed5b9f31dda.png)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本章内容要点• 管理阶段的划分• 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霍桑试验、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
有史料记载的管理实践和观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但直到19世纪末管理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
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第二阶段为近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45年之间。
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主要以泰勒(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enri Fayol)的职能管理、梅奥(Elton Mayo)的人群关系理论及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的组织理论等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以后。
这一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管理蓬勃发展,百家争鸣,出现了众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应该注意,对管理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很多,在此按时间的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因为这样划分既简单又便于研究讨论。
这些理论只是产生的时间有先后,而不能将这三个阶段的理论截然分开。
事实上,后一阶段的理论产生和盛行后,前一阶段的理论并未过时和消失,有的仍然在不断发展。
因此,各个阶段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向纵深发展的关系。
例如,近代管理思想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虽然产生至今已近百年,但其影响依然很大。
不但作为其直接继承者的管理科学学派发展的非常繁荣,其它许多管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也深受其影响。
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与西方科学管理产生时的情况相似,科学管理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在这些国家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被作为主要的管理理论在应用,而且在发达国家中也有人提出不要忘记科学管理思想的精髓,表明其依然有生命力。
第二章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7a9244177232f60ddcca1d4.png)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十分重视信息和情 报的作用,《孙子兵法》载:“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 知己,每战必败。”
不仅在军事上运用信息管理手段,在经济 管理上也运用信息手段。唐代刘晏建立全 国信息网,以迅速掌握全国各地的经济信 息和物价状态。他以朝庭用驿道快马传递 公文的办法,设置知院官,收集各种庄稼 好坏、市场价格的变动、四方物资的余缺 等情报交给招募来的“驶足”,由他们一 站接一站传递。
问题:案例表现古代什么管理思想? 答案:古代对策、决策管理思想
以下案例表现了古代什么样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选才用人的管理思想, 认识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墨 子提出要“察其所能而慎予官”。荀子告诫执 政者“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切不可任人唯亲, 而主张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晏子则进一步指 出:人的才能也是不同的,应当让人专司一事, 不能要求他无所不能。用人的优点,不用他的 短处;用人所擅长的,不用他所不擅长的。这 就是任用人才的要略。
管理思想的发展
趣味阅读 求道
有一个年轻人经过千山万水跋涉来到森林中的 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住 持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 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跟责任。”“我必须履 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你 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 洗菜……的工作。”“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 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的。” 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句话,就悻悻然离开了 寺院。
问题:案例表现古代什么管理思想? 答案:古代系统管理思想
以下案例表现了古代什么样的管理思想?
万里长城的修筑,主要目的是防御敌人的进犯, 因而及时传递信息、掌握敌情是十分重要的, 其信息传播技术、方法都令人叹服。长城上的 烽火台就起着“信息源”的作用,白日以烟、 夜晚以火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明代规定,来 敌百人左右,一烟一炮示之;五百人二烟二炮; 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五烟五炮。 这种信息传递,既定性(敌人来犯),又定量 (来敌人数),烟炮配合,光声并举,相互核 对,几小时之内就能把军情准确地传递至千里 之外的指挥机关。
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
![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5c4e07dd36a32d7275810f.png)
1.分工理论
(1)分析了分工对节省工时费用的作用,提出了按 分工原则雇用工人、支付劳动报酬的办法。 (2)主张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以 及对脑力劳动本身,根据其技艺要求程度的不 同进行分工。
2.提出了一种利润分享与奖金办法
利己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交换是人类的本性而人们交换的动机都是利己主义的因此利己主义是人类的本主观利己客观利于社会后来被概括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曾被西方资产阶级奉为管理上的一项基本指南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二、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经验管理阶段: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 这一阶段是管理思想的萌芽时期。 2.古典管理理论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 20年代,主要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 的“古典组织理论”为代表。 3.人际关系理论发展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 次世界大战后。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1.主张必须改善对人的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在生产 中的作用。 2.认为环境决定人的本性,环境能造就人、改造人。
管理的责任就在于为人们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3.主张用教育和感化的方法管理工人,否定惩罚的 方法。 ■ “人事管理之父”
㈢查尔斯· 巴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年)
㈠亚当· 斯密(2—2)
2.利己主义的人性观
◆认为交换是“人类的本性”,而人们交换的动机 都是利己主义的,因此利己主义是“人类的本 性”。 ◆主观利己,客观利于社会 ◆后来被概括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曾被西方 资产阶级奉为管理上的一项基本指南。
㈡罗伯特· 欧文 (Robert Owen,1771~1858年)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27dc55a98271fe910ef96e.png)
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 因敌制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 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 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的金字塔管理机构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的统治者戴克里先 欧洲文艺复兴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作 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上。
1.作业管理
(1)工作定额原理 :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确定工人的 合理工作量。
(2)标准化原理: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 境中操作。
(3)合理配备工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 和循序渐进地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勒和法约尔为主要代表; • 中期管理思想阶段,1930年至1945年,以梅奥
和巴纳德为主要代表; •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1945年以后至今,管理思
想活跃,出现了许多流派;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天时地利人和——环境的重要性 2、穷究事理,先谋后事——决策是领导者首要任务 3、知人善任,赏罚严明——人的管理 4、刚柔并济,德刑并用——胡萝卜加大棒 5、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权管理,
本章要点
早期的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 古典管理思想( 19世纪末到1930年) 中期的管理思想(1930的新发展
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 古典管理思想阶段,19世纪末至1930年,以泰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1.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劳 动分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 汽 时 代
18世纪 60年代 至19世 纪中
社会经济状态:工业化初期 、资本原始积累、劳资矛盾 激化
劳动分工能提高 生产效率
查理·巴贝奇《论机 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1832年
现代管理思想发展与时代背景
使用能源:煤、石油
使用动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生产工具:电动机传动的机 器 运输工具:电气火车、内燃 机火车、汽车、螺旋桨飞机 通讯工具:无线电报、有线 电话 社会经济状态:工业化中期 ,资本大量集中、形成垄断 经济 行为管理 机械化、电气化 、流水生产 科学管理 一般行政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原 理》1911 法约尔《工业管理 与一般管理》1916 年 梅奥《工业文明中 人的问题》1933年 麦格雷戈《企业的 人性面》1960年
电 气 时 代
19世纪 末至20 世纪中 期
现代管理思想发展与时代背景
使用能源:煤、石油、核能、 水电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使用动力:电力、高压输电网 电 子 时 代 过程管理 系统管理 权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 大规模定制生产 哈罗德· 孔茨《管理的 丛林》1965年 系统管理学会《经营 管理》1975年 弗雷德· 菲德勒《权变 管理》 大田耐一《丰田的生 产系统》1978年 威廉· 大内《Z理论》 1980年 麦克· 波特《竞争优势 》1985年,《竞争战 略》1980年
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强调事前的周密分析和谋划,制 定缜密的实施计划 其次强调组织、指挥和协调,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合 理的组织结构并正确地运用组织力量,同时组织的运行离 不开严明的纪律和法制保证,而这些又都要求管理者有效 的指挥和协调 再次强调对人的激励,主张用“赏”满足组织成员的 欲望,激励成员的士气,但要把握赏罚的度
大规模战争——《孙子兵法》
儒家思想的影响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
化土壤之中的。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
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 展,在发展中继承。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的管理经验主要归结为管理思想的四个方面:治 国学、治生学、治家学、治身学。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节俭 ----中国传统管理的要点 对策
法治
顺“道”
中国传统管 理的要点
求实
重人 人和 守信
利器
12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PART 02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管理思想发展与时代背景
时代 时间 时代特征 使用能源:煤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使用动力:蒸汽机 生产工具:天轴传动的机器 运输工具:蒸汽火车、蒸汽 轮船 通讯工具:有线电话、邮局 主要管理思想 工厂制代替手工 作坊 代表人物和著作 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
1、无为而治——敬畏自然、遵循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 2、弱用论——事物各因素之间可互相转化,应顺势而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的启示: 领导者不能事事干预过问,统治过死 领导者要“无为”,首先要在企业中形成一套有效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的管理机制
(一) 儒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等
代表作:《论语》
管理思想:仁政、德治 “和”就是和谐统一。相互差 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就是“和”。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 儒家的管理思想
管理方法:中庸、德治 《中庸》一书中,开篇就解释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庸是一种状态,一种不走极端符合外在情 势和内在规律的状态。中庸之道就是达到“和”的方法,以现代哲学的 观点来认识的话,实际上是对度的把握与灵活运用。 德化为主,政法为辅。“不教而杀谓之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述· 为政》) 这段话道出了强调伦理道德的巨大价值,一个人一旦有了仁德,就像天 上的北斗星一样,满天的星辰都会围绕着你,听从你的指挥。 管理目标:古圣王之治 和——和谐有序的社会 富——国民富裕 庶——人口众多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代表作:《道德经》、《庄子》 管理思想:无为、道法自然
“道”就是那种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东西,是一种无 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管理方法:
领导的理论和方法”。
在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治国实践中, 法家思想举足轻重。所以,古代中国管理 又被称作“外儒内法”。
• 法——依法治国,严刑峻法 • 术——法是外显的,术是隐性的,灵活、权变,无定型 • 势——“得势者得天下,失势者失天下”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三)法家管理思想的启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领导者要举贤用能,大胆放权,通过下属有为体现 自己的“无为” 政策要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三)法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 代表作:《韩非子》 管理思想:性恶论——法治 管理方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 “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管理学 ×××
××××学院:×××
2
0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02
目录
03
04
3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PART 0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长城、兵马俑等浩大的工程
20世纪 至20世 纪末
生产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控 机床 运输工具: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喷气式飞机、大型海运船 通讯工具:电话、传真、电视 社会经济状态:工业化后期、 经济繁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 济两大体系并存
现代管理思想发展与时代背景
使用能源: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化 使用动力:超高压电网、长距离输送 电力 流程再造 ERP CRM MRM(媒体关 系管理) 虚拟组织 学习 型组织 全球供应链管理 业务外包 大数据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 件即服务) 迈克尔· 哈默《公司再造》1994年 ;威廉· 戴维陶、麦克· 马隆《虚 拟企业》1992年 普瑞斯· 戈德爱· 内格尔《敏捷竞 争者与虚拟组织》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