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一: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第ⅦA族包括氟、氯、溴、碘和砹五种元素,总称为卤素。
砹为放射性元素。
有关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汇列于下表中。
性质氟(F) 氯(Cl) 溴(Br) 碘(I)原子序数9 17 35 53原子量19.00 35.45 79.90 126.90价电子构型2s22p53s23p54s24p55s25p5主要氧化态-1,0 -1,0,+1,+3,+5,+7-1,0,+1,+3,+5,+7-1,0,+1,+3,+5,+7共价半径(pm) 64 99 114.2 133.3离子半径(pm) 133 181 196 220第一电离势(kJ/mol)1681 1251 1140 1008电子亲合势(kJ/mol)-322 -348.7 -324.5 -295电负性 3.98 3.16 2.96 2.66X-离子水合能(kJ/mol)-485 -350 -320 -280二:卤素元素的通性1. 与同周期其它元素比较卤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ns2np5,只需获得一个电子即可形成8电子稳定构型的X-离子,因此与同周期其它元素相比,卤素有最大的电子亲合势,最大的第一电离势(稀有气体除外),最大的电负性和最小的原子半径,因此卤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们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都具有氧化性。
2. 同族性质比较卤素在性质上十分相似,但随着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的增加,外层电子离核越来越远,尽管核电荷数也相应增加,其影响不如半径增加的影响大,结果使核对价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致使卤素性质在相似性中又出现了差异性。
如卤素的电离势、电负性和卤离子(X-)的水合焓等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虽然卤素的性质具有差异性,但氟与其它卤素间的差异尤为显著。
这是因为氟原子的半径很小造成的。
氟元素的特殊性见氟的性质部分。
三:卤素元素电势图卤素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值如下所示。
卤素单质一:物理性质卤素单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列于下表中。
性质氟氯溴碘通常条件聚集状态气气气气颜色淡黄黄绿红棕紫黑毒性剧毒毒性大毒毒性较小熔点(K) 53.38 172.02 265.92 386.5 沸点(K) 84.86 238.95 331.76 457.35 密度(g/cm3) 1.11(l) 1.57(l) 3.12(l) 4.93(s)溶解度(g/100g 水,293K) 分解水(放出O2)0.732(有反应)3.58 0.029离解能(kJ/mol) 154.8 239.7 190.16 148.95 标准电极电势Eθ(V)X 2+2e=2X-2.87 1.36 1.07 0.54卤素单质由双原子分子组成。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一、卤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
1、原子结构特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电子,从外界获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2、卤素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从F2 Cl2、Br2、到I2,颜色由浅到深(浅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色),状态由气到液到固,熔沸点和密度都逐渐增大,水溶性逐渐减小。
3、卤素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相似性:均能与H2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卤化氢均能溶于水,形成无氧酸。
H2+F2===2HF (黑暗中反应)H2+Cl22HCl (点燃或加热)H2+Br22HBr(加热)H2+I2(持续加热)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氟除外)2F2+2H2O==4HF+O2X2+H2O======HX+HXO (X表示Cl Br I)4、萃取和分液的概念①在溴水中加入四氯碳振荡静置有何现象?(分层,下层橙红色上层无色)②在碘水中加入煤油振荡静置有何现象?(分层,上层紫红色,下层色)5、卤离子的鉴别:加入HNO3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l-:得白色沉淀Ag++ Cl-====AgCl↓Br-:得淡黄色沉淀Ag++ Br-====AgBr↓I-:得黄色沉淀Ag++ I-====Ag I↓6、卤素特性①F元素无正价,只有-1价,AgF可以溶于水,CaF2不溶于水。
②I2可以升华(常用于分离),且能使淀粉变蓝(常用于检验碘或淀粉)7、单质氧化性从F2到I2在减弱Cl2+2KBr=2KCl+Br2Br2+2KI=2KBr+I2Cl2+2KI=2KCl+I2二、拟卤素和卤素互化物拟卤素:⒈概念:拟卤素是指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在自由状态时,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
有剧毒。
重要的拟卤素有氰(qíng)(CN)2、硫氰(SCN)2等。
⒉拟卤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发生歧化反应Cl2+ H2O = HCl + HClO(SCN)2+ H2O = HSCN + HSCNO①与碱反应Cl2+ 2NaOH = NaCl + NaClO + H2O(CN)2+2OH-=CN-+CNO-;Cl2+2OH-=Cl-+ClO-卤素互化物⒈概念: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物质叫卤素互化物。
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总结

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总结卤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7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以下是对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的总结。
1.卤素与金属的反应:卤素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产生相应的卤化物。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M+X2→2MX(M代表金属,X代表卤素)例如,氯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2Na+Cl2→2NaCl溴可以与铜反应,生成溴化铜:2Cu+Br2→2CuBr2.卤素与非金属的反应:卤素也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产生相应的卤化物。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非金属+卤素→卤化物例如,氧气可以与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氧:O2+2Cl2→2Cl2O硫可以与溴发生反应,生成溴化硫:S+Br2→SBr23.卤素的置换反应:卤素可以通过置换反应被其他卤素取代。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2+Y2→2XY例如,氯可以被溴取代,生成溴化氯:Cl2+Br2→2ClBr氟可以被碘取代,生成碘化氟:F2+I2→2IF4.卤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卤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发生氧化和还原。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X-→X2+2e-例如,氯化钾可以被氧化成氯气:2Cl-→Cl2+2e-氯气可以被还原成氯化钾:Cl2+2e-→2Cl-5.卤素的酸碱反应:卤素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和水。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2+2OH-→OX-+X-+H2O例如,氯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6.卤素的还原性反应:卤素可以被还原剂还原。
例如,氯可以被硫酸还原,生成氯气:2NaCl+H2SO4→Na2SO4+2HCl7.卤素的加合反应:卤素可以与一些化合物发生加合反应。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2+Y→XYX例如,氯可以与乙烯发生加合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Cl2+CH2=CH2→ClCH2CH2Cl总结:卤族元素的化学方程式涵盖了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还原性反应和加合反应等。
卤族元素的概念

卤族元素的概念卤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7族的元素,包括氟(Fl)、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此被归类为同一族。
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主要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地下水和矿石中。
例如,氯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而溴以溴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地下水中。
这些卤化物在水中溶解时会形成阴离子,如氯离子(Cl-)和溴离子(Br-),并能与阳离子形成稳定的盐。
卤族元素的共同特征是具有七个电子在最外层的电子轨道上,即7s²5p⁵。
它们有着高电负性和强氧化性,能够吸引和获得电子。
这使得卤族元素容易形成阴离子,而不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卤族元素的电子云拥挤,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卤族元素的缺点是在常温下通常是二原子分子。
然而,由于它们之间的原子势吸引作用较弱,因此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卤族元素与金属反应形成盐化物,如氯化钠(NaCl)和溴化钾(KBr)。
此外,卤族元素也能与氢形成氢卤酸,如盐酸(HCl)和溴酸(HBr)。
卤族元素的氧化态变化较大,范围从-1到+7。
在大多数化合物中,卤族元素的氧化态为-1。
但是,在强氧化剂的存在下,它们能够表现出更高的氧化态。
例如,氯在ClO⁻4盐中的氧化态为+7。
卤族元素在化学、生物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氯化合物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和消毒,而氯气则被用于漂白纸浆和织物。
此外,氯和溴也被用作生产医药和农药的重要原料。
卤族元素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对身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卤素化合物也被用作放射性治疗和影像学中的造影剂。
总的来说,卤族元素是周期表中一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
它们的共同特点包括高电负性和强氧化性,易于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卤族元素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消毒剂、漂白剂、医药和农药等。
它们也在生物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参与身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的代表:氯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
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
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
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卤素的命名由于卤素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盐类,因此英文卤素(halogen)来源于希腊语halos(盐)和gennan (形成)两个词。
在中文里,卤的原意是盐碱地的意思。
Halogen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
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
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₃(三氟化氯).ICl(氯碘化合物)。
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₂.HClO₃.HClO₄。
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并且还含有有少量的MgCl2。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
氧化性:F₂> Cl₂> Br₂> I₂> At₂(一些单质是否有氧化性要看具体化学反应)其对应的卤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
另外,卤素的化学性质都较活泼,因此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卤族元素颜色及状态的记忆歌谣:氟气(F)淡黄绿色,氯气(Cl2)黄绿色。
卤素的5种卤元素

卤素的5种卤元素
卤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7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
它们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石碳(At)五种元素。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又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卤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加。
氟的原子半径最小,石碳的原子半径最大。
这是因为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电子云半径也随之增加。
其次,卤素的电负性逐渐降低。
氟的电负性最高,石碳的电负性最低。
这是因为电负性是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距离增加,电负性也随之降低。
再次,卤素的物理状态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改变。
氟和氯是气体,溴是液体,碘和石碳是固体。
这是因为原子序数增加,分子量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物理状态也随之改变。
最后,卤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活性。
它们容易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盐类化合物。
此外,卤素还能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卤素化合物。
总之,卤素是一类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
它们包括氟、氯、溴、碘和石碳五种元素,具有原子半径逐渐增加、电负性逐渐降低、物理状态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等特点。
在化学反应中,卤素表现出强烈的活性,容易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
卤族元素冷知识

卤族元素冷知识卤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7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在化学和生物学中具有一些冷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冷知识关于卤族元素。
1. 氟(F)氟是自然界中最活泼的元素之一,它的活泼性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中。
氟可以与几乎所有元素反应,甚至与金属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氟的活泼性也使得它成为许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此外,氟还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元素,它在牙齿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氟化物可以防止牙齿腐蚀。
2. 氯(Cl)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常用于水处理和游泳池消毒。
氯充当氧化剂,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有效地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氯也是许多工业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如氯乙烯用于生产塑料。
3. 溴(Br)溴是一种有毒的红棕色液体,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溴化物的形式存在。
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
它还被用作火灾控制剂,溴化物可以抑制火焰的燃烧,减少火灾的危害。
4. 碘(I)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人体需要适量的碘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碘可以通过食物摄入,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和含碘盐中。
碘的不足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发甲状腺相关疾病。
5. 砹(At)砹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的同位素具有较短的半衰期。
砹的放射性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特别是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
砹化合物可以在靶细胞中释放出放射性粒子,直接杀死癌细胞。
6. 卤素的共性卤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这使得它们在反应中倾向于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卤素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的化合物常常呈盐状晶体,如氯化钠和碘化钾等。
7. 卤素与生命的关系卤族元素在生物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了碘在甲状腺功能中的作用外,氯和溴也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氯离子在细胞内外的平衡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而溴则在海洋生物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8. 卤素的应用卤族元素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括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等,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电子,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ⅦA 元素。
1、氯(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常温下能溶于水(1︰2),比空气重,易液化,有剧毒。
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化学性质:氯气(Cl 2)是双原子分子,原子的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是强氧化剂。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Na + Cl 2 === 2NaCl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2Fe + 3Cl 2======2FeCl 3(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棕褐色烟,溶于水成黄色溶液) Cu + Cl 2 ====CuCl 2(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棕色的烟,溶于水成黄色,蓝色或绿色溶液)氯气能与绝大数金属都能发生反应,表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H 2 +Cl 2 ===== 2HCl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产生) H 2 + Cl 2 =====2HCl (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2P + 3Cl 2=====2PCl 3(液态; 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 +5Cl 2 ===2PCl 5(固态; 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氯气能有很多非金属单质反应,如S 、C 、Si 等。
③与碱反应Cl 2 + 2NaOH === NaCl +NaClO + H 2O (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 2 + 2Ca(OH)2 === CaCl 2 + Ca(ClO)2 +2H 2O (用于制漂粉精)将氯气通入Ca(OH)2溶液中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CaCl 2、 Ca(ClO)2,其有效成份是Ca(ClO)2。
卤族元素解离能大小排序

卤族元素解离能大小排序
卤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7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共同
特征,比如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具有7个电子在外层,容易接受
一个电子形成-1价离子。
解离能是指化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离子的
能力,通常以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解离能来衡量。
从大小排序来看,卤族元素的解离能可以按照如下顺序排列,
氟 > 氯 > 溴 > 碘 > 砹。
这是因为解离能与原子的大小和电子结
构有关。
氟原子比较小,电子云较接近原子核,因此对外来电子的
吸引力较大,其解离能最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大小增加,电子云离原子核较远,对外来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因此解离能逐渐
减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数值还受到化合
物类型、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特定条件下,氯的解离能可
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大于溴或者碘的解离能。
因此,在具体
的化学实验或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不同点:F I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 除外)③都具有强氧化性[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常态) 熔点、沸点溶解度(水中)密度F 2浅黄绿色浅深气体低高降低小大Cl 2黄绿色气体部分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不同程度反应Br 2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I 2紫黑色固体升华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3)Br 2、I 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 2、I 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氟F氯Cl 溴Br 碘I 核电荷数91735 53原子结构的相似性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都是7个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①只有-1价,其余卤素有-l 、+1、+3、+5、+7价②质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③质均能与H2化合生成卤化氢气体,与金属单质化合生成金属卤化物④单质都能与水、强碱反应,Br 2、I 2的反应与C12类似原子结构的递变性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少多原子半径小大化学性质的递变性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单质的氧化性单质与氢气化合易难HX 酸性强弱弱强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缓慢(微弱)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弱强(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F 2Cl 2Br 2I 2与H 2化合的条件冷、暗点燃或光照500℃持续加热反应情况爆炸强光照射时爆炸缓慢化合缓慢化合,生成的HI 同时分解产生卤化氢的稳定性HF >HCl >HBr >HI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2+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H 2 +Br22HBr H 2 +I2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卤族元素归纳总结

卤族元素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是化学周期表中第17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以及短寿命的烷基(Astatine, At)。
它们属于同一元素家族,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对卤族元素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一、物理性质1. 外观:卤族元素在常温下大多数呈现为气体形态,其中氟和氯是气体,溴是液体,碘是固体。
2. 颜色:氟气呈无色,氯气呈黄绿色,溴气呈红棕色,碘呈紫色。
3. 密度:卤族元素的密度逐渐增加,氟气密度最小,碘密度最大。
4. 沸点和熔点:卤族元素的沸点和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二、化学性质1. 氧化性:卤族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卤化物。
2. 反应活性:从上至下,卤族元素的反应活性逐渐减弱,氟的反应性最强烈,碘的反应性最弱。
3. 电负性:卤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从氟到碘,电负性依次递减。
4. 氧化态:卤族元素的氧化态多为-1,但在一些化合物中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氧化态。
三、应用领域1. 消毒杀菌:氯气和溴化物常被用于消毒杀菌,如水处理、游泳池消毒等。
2. 防腐剂:食品工业中常使用氯化钠(食盐)作为防腐剂,防止食物变质。
3. 药物制剂:碘被用作一些药物的成分,如碘酊具有消毒和抗菌作用。
4. 光敏材料: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和印刷行业。
结论:卤族元素具有一些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性。
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消毒杀菌、防腐剂、药物制剂以及光敏材料等。
了解卤族元素的特点和应用对于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卤族元素的归纳总结,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领域的概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元素家族。
对卤族元素进行系统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并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基础。
卤素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溴
液溴,在常温下为深红棕色液 体,可溶于水,100克水能溶 解约3克溴。挥发性极强,有 毒,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粘膜 等。水溶液称为溴水。溴单质 需要存储容器的封口带有水封, 防止蒸气逸出危害人体。有氧 化性,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常 温下与水微弱反应,生成氢溴 酸和次溴酸。加热可使反应加 快。氢溴酸是一种强酸,酸性 强于氢氯酸。溴一般用于有机 合成等方面。
13
3
化学性质
•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 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 • 氧化性:F₂> Cl₂> Br₂> I₂> At₂(一些单质 是否有氧化性要看具体化学反应) • 其对应的卤离子还原性依次减弱。 • 另外,卤素的化学性质都较活泼,因此卤 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5
化学性质
• • • • • • • • • .差异性 1.与氢气化合的能力,由强到弱 2.氢化合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卤素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HF>HCL>HBr>HI 酸性:HF<HCL<HBr<HI 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 阴离子还原性: Fˉ<Clˉ Fˉ只有还原性, 其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
8
氯
氯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 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 有毒,与水部分发生反应,生成 盐酸(HCl)与次氯酸(HClO), 次氯酸(HClO)不稳定,分解放 出氧气,并生成盐酸,次氯酸氧 化性很强,可用于漂白。氯的水 溶液称为氯水,不稳定,受光照 会分解成HCl与氧气。液态氯气 称为液氯。HCl是一种强酸。氯 有多种可变化合价。氯气对肺部 有强烈刺激。氯可与大多数元素 反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氯气与 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最高金属 氯化物 。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卤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17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五种元素。
下面对卤族元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1.卤族元素的特点:-卤族元素具有非金属特性,呈现多原子分子形式存在,如F2、Cl2、Br2、I2等。
-卤族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在化合物中通常以负价存在。
-卤族元素的电子云分布特殊,具有一深半径小的电子云填充。
- 卤族元素的电子云填充状态为ns2np5(n ≥ 2),即最外层电子数目为7个。
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特殊的电子构型,即ns2np5-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由于原子核电荷数增加,电子云受到吸引力的增强。
3.卤素化合物:-卤族元素通常以负价形式存在,并以共价键形式与其他元素进行化合。
-卤族元素化合物的命名通常以前缀“氟”、“氯”、“溴”、“碘”、“砹”和后缀“化物”表示。
如:氯化钠(NaCl)、溴化钾(KBr)等。
-卤族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高沸点、高热稳定性等特点。
4.卤族元素化合价:-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1,如F-、Cl-、Br-、I-等。
-卤族元素表现出比例大小的化合价变化,如Cl的化合价可以为-1、+1、+3、+5、+7-卤族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卤素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关。
5.卤素的化学性质:-卤族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常以-1的价态发挥作用。
-卤族元素可以与金属形成盐类化合物,如氯化物、溴化物等。
-卤族元素可以与氢反应生成卤化氢(HF、HCl、HBr、HI)。
-卤族元素可以与氧反应生成氧化物,如氯氧化物、溴氧化物等。
6.卤族元素的应用:-卤族元素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药品制造、农业等领域。
-氯化钠(食盐)、氟化钠(牙膏)、氯仿(麻醉剂)等卤素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卤族元素在光谱分析、医学成像等科学技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总结:卤族元素具有一系列的共性特点,如电子构型、化合价变化、化学性质等。
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总结

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卤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第七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烷(At)。
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
卤族元素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七个电子,原子结构为ns^2np^5,因此共价键的最高配位数为七。
卤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电负性较高、反应活泼、易与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等,但每种元素也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二、氟(F)氟是自然界中最活泼的元素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电负性,因此可以与几乎所有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氟的主要用途包括作为防蛀剂、用于制造氟化物、用于生产氢氟酸等。
氟化钙和氟化钠是常见的氟化物,在工业上用作脱硫剂和防腐剂。
氟的同位素氟-18是一种广泛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PET扫描。
此外,氟还可以用于制造氟化氢和氟化合物,用作冶金工业的脱氧剂,以及制造氟橡胶和氟塑料等。
三、氯(Cl)氯是广泛应用的工业原料,被用于生产氯化铝、氯化镁、氯化硅等化工产品。
氯化氢是氯的一种常见化合物,可用于制取氯化铁等。
氯还被用于制造漂白剂、消毒剂、杀虫剂等产品。
此外,氯也被用于制造有机氯化合物,例如PVC等塑料产品。
在医学上,氯也有一定的用途。
例如,氯化钠是生理盐水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脱水及其他液体平衡失调症状。
四、溴(Br)溴具有在40-60摄氏度时呈现液态状态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作阻燃剂和卤代有机溴化合物的原料。
溴的主要用途包括用于制造阻燃剂、有机溴化合物、染料、药品等。
溴化银是一种常用的光敏材料,被用于暗室中的摄影和印刷。
此外,溴还被用于制备金属溴化物、有机溴化合物等。
五、碘(I)碘是一种紫黑色晶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稳定性。
碘的主要用途包括在医学上作为疗效的碘剂,用于制备碘化物、碘代酸盐等。
此外,碘还被用于制备有机碘化合物、碘化镁、碘化钠等化学品。
碘的同位素碘-131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等疾病。
六、烷(At)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目前已在实验室中合成。
化学 卤族元素

化学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第17组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几个共同特点:它
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外层电子数为7个;它们在自然界中
主要以盐矿和海水中的形式存在;它们能与金属形成离子结合,并且
有明显的还原性。
氟是最轻的卤族元素,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和剧毒性。
氯是最常
见的卤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溴在室温下呈现红褐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碘是固体,呈现为紫黑色晶体,在自然
界中主要以碘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碘对生物活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被用于医学和消毒领域。
砹是最重的卤族元素,具有放射性,非常稀
少且极不稳定,人工合成的砹化合物在核医学中有一定的应用。
卤族元素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氯和
溴常被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氟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氟化物化合物和制
药工业中;碘和其化合物可用于消毒、染料制备和摄影等领域。
卤族
元素的化合物也具有许多应用,如氯化钠被用作调味品和食盐,碘酒
则用于消毒伤口。
总体来说,卤族元素在化学、医学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也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需要合理使用和处理。
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

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卤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17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石碱金属氯(At)。
这些元素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和化学行为,因此被归类为一组。
1.物理性质卤族元素一般是气体(F2、Cl2)或液体(Br2)状态,在常温下存在。
碘是唯一的固体卤素。
它们的颜色有所不同,氟是黄绿色,氯是黄绿色气体,溴是红棕色液体,碘是紫黑色固体。
2.原子结构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是外层电子壳中有7个电子(氟、氯、溴)或5个电子(碘)。
这些元素都有一个不完整的p壳层,因此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3.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随着周期表向下移动而增加,因此,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也随着递增。
这是因为周期表向下移动时,原子核电荷增加,内层电子屏蔽作用增强,导致原子半径增加。
4.电离能卤族元素的电离能随着周期表向下移动而降低,因为原子半径增加,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减弱。
因此,氟的电离能最高,而碘的电离能最低。
5.电负性卤族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周期表向下移动而降低。
氟是最电负的元素,而碘的电负性较低。
这是因为原子半径增加,电子云的扩展使得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减弱。
6.反应性卤族元素非常活泼,具有强烈的反应性。
它们通常与金属反应形成卤化物。
卤素也可以与非金属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
卤族元素也可以与氢气反应形成酸性氢卤酸。
7.氧化还原性卤素是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氟是最强的氧化剂,可以与大多数元素反应。
氯次之,而溴和碘则较弱。
8.化合物卤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例如,与氢结合形成酸性氢卤酸,与金属结合形成盐,与非金属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特定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9.应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氯被广泛应用于消毒、水处理和漂白等领域。
氟化物在牙膏和饮用水中用于预防蛀牙。
溴化物被用作消毒剂和阻燃剂。
碘在医药领域被用作消毒剂和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
由于卤素的氧化性,它们也被用作制造合成材料和炸药等。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的特殊性
1、氟元素无正价,只有-1价; 2、F2能与某些稀有气体化合生成氟化物; 3、HF是弱酸,但能腐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4、AgCl、AgBr、AgI难溶于水,但AgF可溶。 5、AgCl、AgBr、AgI见光易分解,感光性。
6、CaCl2、CaBr2、CaI2可溶于水,但CaF2 难溶。
启示:氧化性比MnO2强的物质都可以将Cl-氧化成Cl2?
1、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2、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3、Ca(ClO)2+4HCl(浓)=CaCl2+Cl2↑+2H2O 延伸:NaCl+浓H2SO4代替浓HCl
NH2Cl + H2O HClO + NH3
例:贮存的HI溶液,和空气中氧气作用出现黄色,可在加入一 些Cu或通入少量H2S后,过滤又得无色溶液,前者生成白色 CuI沉淀,后者形成单质硫。
1、经Cu或H2S处理所得无色HI溶液比原HI溶液(未经O2氧
化和未用Cu或H2S 处理的)浓度大、小或不变,简述理由。 (设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 2、又知Cu2+能氧化I—为I2 。写出Cu2+和I—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凡能生成次氯酸的物质均有强氧化性, 如NaClO、Ca(ClO)2、NH2Cl)
3、HClO具有不稳定性,易分解;2HClO = 2HCl + O2
要点三:注意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1)Cl2、 HClO的氧化性; (2)HCl、HClO的酸性; (3)HClO的氧化性,漂白性;
卤族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卤族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
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石田(Ts),简称卤素。
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
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卤素之间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它们有的性质类似卤素单质。
1.氟(F)共价半径/Å:0.72电子构型: 1s2 2s2p5单质:氟气,淡黄色水溶液(溶解度为20℃的数据):与水剧烈反应(即氢氟酸2F2+2H2O=4HF+O2)银盐:AgF,白色,可溶于水其他:K/Na + 单一卤素的均为白色,液体透明无色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
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
氟、氟化氢(氢氟酸)对玻璃都有较强的腐蚀性。
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而且不具有d轨道),只能呈-1价。
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
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中强酸。
但却是稳定性最强的氢卤酸,因为氟原子含有较大的电子亲和能。
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
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等惰性气体)。
2.氯(Cl)英文名称:Chlorine原子序数:17相对原子质量:35.4527原子半径/Å:0.97原子体积/cm3/mol:22.7共价半径/Å:0.99电子构型:1s2 2s2p6 3s2p5离子半径/Å:1.81单质:氯气:黄绿色水溶液(溶解度为20℃的数据):氯水:黄绿色,溶解度0.09mol/L CCl4溶液:黄绿色苯溶液:黄绿色银盐:AgCl:白色,难溶于水其他:CuCl2固体(无结晶水):棕黄色;CuCl2溶液:蓝色(形成络合物呈墨绿色);FeCl3溶液:黄色FeCl2溶液:浅绿色氯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
卤素

2.与氢气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名称 F2 Cl2 Br2 I2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 稳定性 HF很稳定 很稳定 HCl稳定 稳定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光照 高温 持续加热 光 H2+Cl2====2HCl
500℃ ℃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较不稳定 H2+I2===2HI HI很不稳定 很不稳定
第二节 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相似性 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相似性
+9 27
+17
2 8 7
+35
2 8 18 7
+53
2 8 18 18 7
F Cl Br 相同点: 相同点:
最外层都有7个 最外层都有 个e核电核数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不同点: 不同点:
I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二.卤素单质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
点燃 点燃
三.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Ca+F2== CaF2
点燃
2Na+Br2==2NaBr
2Fe + 3Cl2 === 2FeCl3 2Fe + 3Br2 === 2FeBr3 Fe + I2 === FeI2
碘的氧化性比较弱,只能将铁氧化到 价 碘的氧化性比较弱 只能将铁氧化到+2价 只能将铁氧化到
A.KI的口感苦涩 A.KI的口感苦涩 B.KI有毒 B.KI有毒 KI在储运过程中易变质 C. KI在储运过程中易变质 KI的价格昂贵 D. KI的价格昂贵
2.为实现 为实现2000年中国消除碘缺乏病, 卫生部规定食盐 年中国消除碘缺乏病, 为实现 年中国消除碘缺乏病 形式存在, 必须加碘。其中碘以KIO3形式存在 , 己知在酸性溶液 必须加碘 。 其中碘以 能与I 中IO3—能与 —发生下列反应 IO3- + 5I- + 6H+ = 3I2 + 3H2O 根据此反应可用一些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 质进行检验, 证明食盐中是否加碘, 质进行检验 , 证明食盐中是否加碘 , 可选用的物质有 (1)自来水(2)蓝色石蕊试纸(3)碘化钾淀粉试纸 )自来水( )蓝色石蕊试纸( ) (4)淀粉(5)食糖(6)食醋(7)白酒 )淀粉( )食糖( )食醋( )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B) A(1)(3) B(3)(6) ( ) ) ( ) ) C(2)(4)(6) ( ) ) ) D(2)(3)(4)(7)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族元素一: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第ⅦA族包括氟、氯、溴、碘和砹五种元素,总称为卤素。
砹为放射性元素。
有关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汇列于下表中。
性质氟(F)氯(Cl)溴(Br)碘(I)原子序数9173553原子量价电子构型2s22p53s23p54s24p55s25p5主要氧化态-1,0-1,0,+1,+3,+5,+7-1,0,+1,+3,+5,+7-1,0,+1,+3,+5,+7共价半径(pm)6499离子半径(pm)133181196220第一电离势(kJ/mol)1681125111401008电子亲合势(kJ/mol)-322-295电负性X-离子水合能(kJ/mol)-485-350-320-280二:卤素元素的通性1. 与同周期其它元素比较卤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ns2np5,只需获得一个电子即可形成8电子稳定构型的X-离子,因此与同周期其它元素相比,卤素有最大的电子亲合势,最大的第一电离势(稀有气体除外),最大的电负性和最小的原子半径,因此卤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们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都具有氧化性。
2. 同族性质比较卤素在性质上十分相似,但随着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的增加,外层电子离核越来越远,尽管核电荷数也相应增加,其影响不如半径增加的影响大,结果使核对价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致使卤素性质在相似性中又出现了差异性。
如卤素的电离势、电负性和卤离子(X-)的水合焓等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虽然卤素的性质具有差异性,但氟与其它卤素间的差异尤为显著。
这是因为氟原子的半径很小造成的。
氟元素的特殊性见氟的性质部分。
三:卤素元素电势图卤素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值如下所示。
卤素单质一:物理性质卤素单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列于下表中。
性质氟氯溴碘通常条件聚集状态气气气气颜色淡黄黄绿红棕紫黑毒性剧毒毒性大毒毒性较小熔点(K)沸点(K)密度(g/cm3)(l)(l)(l)(s)溶解度(g/100g 水,293K)分解水(放出O2)(有反应)离解能(kJ/mol)标准电极电势Eθ(V)X2+2e=2X-卤素单质由双原子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结合力为色散力。
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的变形性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色散力也逐渐增强,因此,卤素单质的熔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按F-Cl-Br-I的顺序依次递增。
气态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由浅黄色-黄绿色-红棕色到紫色。
物质的颜色通常是由于物质吸收了可见光中某一波长的光(例如绿光)而显示该吸收波长光的互补色(即紫红色)颜色。
在卤素元素中,从氟到碘外层电子从基态被激发到较高能级所需的能量逐渐减少,故对可见光的吸收逐渐向波长较长(即能量较低)的部分移动。
氟吸收能量大,波长短的紫光而显黄色,而碘吸收能量小,波长长的黄光而显紫色。
氯、溴分子吸收能量介于氟、碘之间,它们显现的颜色也在二者之间。
卤素单质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在极性溶剂中(如水中)溶解度不大。
除氟与水相遇猛烈反应外,氯和溴溶于水得氯水和溴水,碘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但易溶于碘化物溶液(如碘化钾)中。
氯、溴、碘在有机溶剂如乙醇、四氯化碳、乙醚、苯、氯仿、二硫化碳等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并呈现一定的颜色。
卤素单质均有刺激气味,强烈刺激眼、鼻、喉、气管的粘膜。
它们的蒸气均有毒,吸入较多时,会引起死亡。
毒性从氟到碘依次减小,因此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注意防护。
二:化学性质(1)与金属,非金属反应氟能与所有金属和非金属(除氮、氧和一些希有气体外)包括氢直接化合,而且反应常常是很猛烈的,伴随着燃烧和爆炸。
氯也能与各种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除氮、氧、希有元素外)直接化合,但有些反应需要加热,反应还比较剧烈,但反应活性不如氟。
一般能与氯反应的金属(除了贵金属)和非金属同样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的活性不如氯,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2)与水、碱的反应a. 卤素对水的氧化作用X2 + H2O 2H+ + 2X- + 1/2O2事实上,F2无论在酸、水、碱中均猛烈作用放出氧气;Cl2只有在光照下,才能缓慢使水氧化。
Cl2、Br2、I2在碱性介质中实际进行另一类反应—歧化反应。
b. 卤素在水中的歧化(水解作用)X2 + H2O H+ + X- + HXO除氟外,氯、溴、碘都能发生这类反应。
这是一个可逆平衡,碱性介质有利于氯、溴和碘的歧化反应。
X2 + 2OH- X- + X0- + H2O (X=Cl2、Br2)3I2 + 6OH- 2I- + IO3-+ 3H2O(3)与饱和烃及不饱和烃的反应(碘除外)氯可与饱和烃反应,取代其中的氢,生成氯化氢。
而与不饱和烃反应发生加成反应。
卤代作用由氟得碘逐渐变弱。
卤化氢和氢卤酸一:物理性质卤化氢皆为无色、有刺鼻臭味的气体、在空气中会“冒烟"。
这是因为卤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酸雾。
下表列举了卤化氢和氢卤酸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性质。
性质氟化氢(HF)氯化氢(HCl)溴化氢(HBr)碘化氢(HI)熔点(K)沸点(K)生成热(kJ/mol)+在1273K的分解率(%)-33溶解度(100kPa)g/100g水,237K∞221234(283K) %,293K424957L水溶液的表观电离度(%,291K)1095气态分子偶极矩(×10-30c·m)气态分子内两原子的核间距(pm)92128141162键能(kJ/mol)气化热(kJ/mol)溶解热(kJ/mol)从表中可以看出,卤化氢的性质依HCl-HBr-HI的顺序有规律地变化着,例如,它们的熔点、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氟化氢在很多性质上表现出例外,因分子间形成氢键,它的熔点、沸点和气化热特别高。
卤化氢都是极性分子,它们都易溶干水,水溶液称为氢卤酸。
氢卤酸的酸性从HF-HCl-HBr-HI依次增强。
除了HF外都是强酸。
二:化学性质卤化氢和氢卤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1)热稳定性卤化氢或氢卤酸的热稳定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所谓热稳定性强弱,一般认为是用热能来打开卤素和氢之间键的难易。
键能越大,键越难打开,稳定性就越强。
HF的键能是HX中最大的,而且按HF-HCl-HBr-HI的顺序,键能依次减少,所以它们的热稳定性也依次减弱。
(2)还原性卤化氢或氢卤酸的还原性,实际上是指HX失电子的能力:+ H+HX - e 1/2X2大量事实证明,卤离子的还原性按F-Cl-Br-I的顺序依次增强。
这可从卤素的电负性加以解释。
电负性越大,卤原子吸引已得来的电子就越牢,若再失去就不容易,卤离子的还原性也就弱。
而卤素电负性按F-Cl-Br-I的顺序依次减弱,因而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3)酸性除HF外,它们均为强酸,且酸性按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强。
氢卤酸的强度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可以得到满意的说明。
根据△Gθ=△Hθ-T△Sθ,其中△Hθ可以通过下列热力学循环实现:其中: △H1θ为HX的去水化焓(与水化焓的数值相同,符号相反)△H2θ为HX的离解能(D),也称键能△H3θ为H的电离势(I)△H4θ为X的电子亲合势(A)△H5θ为H+的水合焓△H6θ为X-的水合焓把上述各项数据代入上式可算出△Hθ的数值。
现将△Hθ,过程的熵变△Sθ和能量项T△Sθ以及由它们计算出的自由能变化△Gθ,再根据△Gθ=-RTlnK关系式算出的Ka值,一并列于下表中。
名称△Hθ(kJ/mol)△Sθ(kJ/mol·K)T△Sθ(T=298K)(kJ/mol)△Gθ(kJ/mol)KaHF-14-29+15×10-3HCl-60-13-47×108HBr-64-4-60×1010HI-58+4-62×1010由上表数据可充分说明氢卤酸的酸性变化规律.卤化物卤化物一般是指卤素和其它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周期表中的元素除氦、氖、氩外,均可和卤素组成卤化物。
一、卤化物的分类卤化物既可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分为金属卤化物和非金属卤化物,也可根据它们的性质不同分为离子型(盐型)卤化物和共价型(分子型)卤化物。
非金属卤化物都是共价型卤化物,金属卤化物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1.非金属卤化物硼、碳、硅、氮、磷、硫等非金属都能与卤素形成卤化物,所有的非金属卤化物都是共价型卤化物。
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是微弱的范德华力,所以,这类卤化物大多数易挥发,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有的不溶于水(如CCl4,SF6),溶于水的往往发生强烈水解。
同一非金属与不同卤素的化合物,其熔、沸点按F-Cl-Br-I 的顺序依次增高。
这主要是由于非金属卤化物之间的范德华力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的缘故。
2. 金属卤化物金属卤化物可以看成是氢卤酸的盐,它们一般具有熔、沸点高,易导电的特性。
因为它们基本属于离子晶体,晶格能较大,熔融时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碱金属、碱土金属、大多数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以及低价金属离子所组成的卤化物均属此类。
金属卤化物的性质又随着金属电负性、离子半径、电荷以及卤素本身的电负性而有很大的差异。
随着金属离子半径减小和氧化数增大,同一周期各元素的卤化物自左向右离子性依次降低,共价性依次增强。
而且,它们的熔点和沸点也依次降低。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离子半径增大、电负性减小,从而形成离子型卤化物的趋势逐渐增大。
同一金属的卤化物随着卤离子半径的增大,变形性也增大,按F-Cl-Br-I的顺序其离子性依次降低,共价性依次增加。
一般地说,金属氟化物主要是离子型化合物,其它卤化物从氯到碘共价型化合物则逐渐增多。
具有多种价态的同一金属,它的高氧化态卤化物的离子性要比其低氧化态的小。
一般高价态形成的卤化物为共价型,低价态形成的卤化物为离子型。
例如FeCl2显离子性,而FeCl3的熔点(555K)和沸点(588K)都很低,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说明FeCl3基本上是共价型的化合物.一些常见氯化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ⅠA ⅡAⅢBⅣBⅤBⅥBⅧBⅧB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Li Cl BeCl2BCl3CCl4NCl3Cl2O7ClF88 3678166250-19211716 5582285350344-173Na Cl MgCl2ACl3SiCl4PCl5S2Cl2Cl210 7498746520518119316 861691453*216349411239KC l CaCl2ScCl3TiCl4VCl5CrCl2MnCl2FeCl2CoCl2NiCl2CuCl2ZnCl2GaCl3GeCl4AsCl3SeCl4BrCl310 43105512122482471088923950997127470354835122425757816--409425-146----1024034698039*Rb Cl SrCl2YCl3ZrCl4NbCl5MoCl5RuCl3RhCl3PdCl2AgClCdCl2InCl3SnCl4SbCl3TeCl4ICl99 011489737104834677288418592403464973001654--604*5195411831253387494661Cs Cl BaCl2LaCl3HfCl4TaCl5WCl5ReClOsCl4IrCl4PtCl4AuCl3HgCl2TlClPbCl2BiCl391 8123511437054845215507027745051573--604*50854957710791223714离子型共价型离子型共价型注:表中第一行数据为熔点,第二行为沸点.此表是人为地以沸点673K作为离子型和共价型化合物的分界线.*表示在此温度时,氯化物已升华.二:卤化物的水解反应卤化物与水作用是卤化物最特征的一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