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标准的十全大补汤药方

标准的十全大补汤药方

标准的十全大补汤药方
十全大补汤是中华传统养生补品之一,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益精填髓、
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等因素,许多人都感到身体疲惫、精力不济。

因此,学会熬制一份标准的十全大补汤,对于保健养生非常有益。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当归、黄芪、党参、熟地、白术、茯苓、川芎、白芍、枸杞子、红枣、桂圆肉、猪骨或鸡骨等。

这些材料都是中药中常见的补品,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材料洗净,猪骨或鸡骨需要先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

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

炖煮
过程中需要不断去除浮沫,保持清汤。

炖煮时间到后,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量加入盐或冰糖调味。

这样一份美味的十
全大补汤就做好了。

每天饮用一碗,可以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十全大补汤也适合于体弱多病、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的人群。

长期饮用可以起到滋补强身、延缓衰老的作用。

总之,十全大补汤是一款非常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汤品。

通过熬制这道汤品,可以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一丝滋补,让身体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制作这道汤品,让身体更加健康!。

十全大补汤标准配方

十全大补汤标准配方

十全大补汤标准配方十全大补汤是一道具有补益作用的汤品,它的配方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口味进行调整。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十全大补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药膳,可以帮助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

下面是十全大补汤的标准配方,供大家参考。

配料:1. 当归10克。

2. 熟地黄10克。

3. 白术10克。

4. 炙甘草6克。

5. 黄芪15克。

6. 党参15克。

7. 熟地20克。

8. 川芎10克。

9. 红枣20克。

10. 枸杞10克。

做法:1. 将所有的药材清洗干净,备用。

2. 将适量的水倒入煲汤的容器中,加入所有的药材。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

4. 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1. 在煲煮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水,以保证汤品的浓稠度。

2. 对于孕妇、产妇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

十全大补汤的功效:1. 补气养血,十全大补汤中的黄芪、党参、熟地等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可以帮助调理气血,增强体质。

2. 益肾固精,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滋补药材,可以帮助益肾固精,对于肾虚体质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3. 暖胃健脾,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材,可以帮助暖胃健脾,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总结:十全大补汤是一道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食用的药膳,它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帮助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需要注意药材的搭配和用量,以免影响药效。

希望大家在享用这道美味的汤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滋补作用。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近年来,我们有许多朋友因为体寒而患病,而不知以何来补身体,适有一位长者,她介绍了改变她一生体质的妙方,用中药的十全做为汤底,配合时令菜做成十全大补汤,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常吃大补汤,结果把多年的体寒症彻底改变。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

」经过实验后确实非常有疗效,在此介绍给广大的网友参考,祝愿各位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一、中药材料包:四物(四种中药材: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四君子(四种中药材:人参/白朮/茯苓/甘草)、黄芪、肉桂(药材的比例可请中药材店按常规量配)二、其它辅助中药材:高丽参(十来片)、西洋参(五六片)、党参、紫葡萄干(或普通葡萄干)三十几颗、自制酸梅干(不含色素、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五六颗)、红枣或黑枣(十几枚)、枸杞(七十颗左右),蜜制金桔饼(三四个)三、干菜品种:香菇、木耳(以上两种必备)、各种山珍菌类(视家庭具体情况选用)、竹笋(用开水久泡,并撕成细条,以便咀嚼,尤其方便牙齿不太好的人食用)、黄豆等等四、各种菜品选用当地当季节各种时令蔬菜,如:大白菜、土豆、萝卜(白萝卜、青皮萝卜、红心萝卜、胡萝卜)、竹笋、花菜、莴苣、黄瓜、包菜、玉米、红薯、山药、南瓜、冬瓜(保留瓜籽)、苦瓜等等豆制品(一年四季均可):豆腐、油泡豆腐、冻豆腐、香豆干、千张等等五、时令水果(选用)桃、苹果、金桔(如果没有金桔饼,就用鲜金桔10-20颗,每颗洗净划四刀左右,但保一颗完整)、鲜枣、梨、柳橙(整个柳橙、梨放进锅内煮,但需在四周划几刀)、葡萄、桂圆等等六、制作方法1.各种干菜泡好洗净,香菇切成两半,木耳则视本身大小,大的切一切,小的直接使用。

各种时令蔬菜洗净,切大点的块放好备用;2.用大号的电饭锅或蒸馒头的大不锈钢锅(视用餐人员多少而自定),加五分之三的冷水,将一包药材放进去,可拆开,亦可连包(特殊纸包或布包)一起煮,并加拍松的姜二三块,高丽参、西洋参各数片放进一起煮,直接开大火将水烧开,然后将火调小,用文火继续熬煮约半个小时左右;3.再将时令蔬菜视其材质,需久煮者先放进去,余者后续不断往锅内添加;4.期间酌量放进红枣、金桔饼、葡萄干、枸杞、酸梅干(补血)、桂圆等;这些皆属甜味重者,可以酌量放几种就行,不一定要全放;5.有选用水果者亦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逐步放进;6.整个炖煮时间大概二个半至三小时左右(视份量及食材),在起锅前半小时加盐,尝尝咸淡,起锅前十五分钟左右,加入两三勺香油或麻油。

大补气血中药方剂

大补气血中药方剂

大补气血中药方剂日常的生活中补气血的方法是非常的多,那么中药方剂补气血的有什么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大补气血中药方剂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大补气血中药方剂参归大补汤【别名】参耆大补汤【处方】人参1钱2分,当归1钱2分,蜜炙黄耆1钱2分,川芎8分,桔梗8分,山楂肉8分,炙甘草8分,防风6分,白芷6分,姜炒厚朴6分,紫草茸6分,南木香3分。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收摄其毒。

主气血虚弱,不能拘摄毒气以成脓,其毒散漫妄行肉分,痘出齐后,面目肿胀,而痘不胀者。

【用法用量】参耆大补汤(《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大补黄耆汤【别名】黄耆大补汤(《杏苑生春,卷五)。

【处方】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川芎山茱萸肉(去核)当归(去芦,酒浸)白术(炒)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人参(去芦)五味子各30克白茯苓(去皮)45克熟干地黄60克(洗)肉苁蓉90克(酒浸)【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调养气血。

主虚劳气血俱虚,自汗盗汗。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每服15克。

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3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大补元煎【处方】人参少则用3~6克,多则用20~60克山药(炒)6克熟地少则用6~9克,多则用60~90克杜仲6克当归6~9克(若泄泻者去之)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6~9克炙甘草3~6克【功能主治】救本培元,大补气血。

主气血大亏,精神失守之危剧病证。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如气分偏虚者,加黄耆、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备注】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当归滋阴补血,人参与熟地相配,即是景岳之两仪膏,善治精气大号之证,枸杞、萸肉补肝肾,杜仲温肾阳,甘草助补益而和诸药。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来源《良药佳馐》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12枚,生姜20克,墨鱼、肥母鸡、老鸭、净肚、肘子各250克,排骨500克,冬笋、花生米、葱各50克,调料适量。

制法与用法将诸药装纱布袋内,扎紧袋口。

鸭肉、鸡肉、猪肚清水洗净;排骨洗净,剁成小块;姜洗净拍破;冬笋洗净切块;蘑菇洗净去杂质及木质部分。

各配料备好后同放锅中,加水适量。

先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煨炖,再加入黄酒、花椒、精盐等调味。

待各种肉均熟练后捞出,切成细条,再放入汤中,捞出药袋。

煮开后,调入味精即成。

食肉饮汤,每次一小碗,早晚各服一次。

全料服完后,间隔5日后另做再服。

功效与应用温补气血。

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等。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所致,治宜温补气血。

方中用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以助脾运;茯苓甘淡健脾祛湿;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即为补脾益气的基础方四君子汤。

熟地甘温味厚,质地柔润,长于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芍药养血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此即为中医补血名方四物汤;两方合用,则为气血双补的八珍汤。

再加黄芪益气,肉桂鼓舞气血生长,便为十全大补汤。

墨鱼养血滋阴;肥鸡益气养血,温中补脾;老鸭滋阴养胃,利水消肿;肘子、排骨滋阴润燥;冬笋、蘑菇等皆为植物膳料之上品,滋味鲜美,以上诸物均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具有滋阴补血、强壮身体的作用。

本方荤素相合,气血双补,阴阳并调,滋补力强,故对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有较好的滋补作用,适用于体虚贫血、头发易脱、虚劳咳嗽、遗精阳痿、血压偏低、营养不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手术后及病后服用,有明显的调养作用。

无病服用,亦能防病健身、增强抵抗力。

健康饮食之十全大补汤

健康饮食之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補湯----摘自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big5/index.htm近年來,我們有許多朋友因為體寒而患病,而不知以何來補身體,適有一位長者,她介紹了改變她一生體質的妙方,用中藥的十全做為湯底,配合時令菜做成十全大補湯,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常吃大補湯,結果把多年的體寒症徹底改變。

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

」經過實驗後確實非常有療效,在此介紹給廣大的網友參考,祝願各位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一、中藥材料包:四物(四種中藥材: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四君子(四種中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芪、肉桂(藥材的比例可請中藥材店按常規量配)二、其它輔助中藥材:高麗參(十來片)、西洋參(五六片)、黨參、紫葡萄乾(或普通葡萄乾)三十幾顆、自製酸梅乾(不含色素、化學添加劑和防腐劑,五六顆)、紅棗或黑棗(十幾枚)、枸杞(七十顆左右),蜜制金桔餅(三四個)三、乾菜品種:香菇、木耳(以上兩種必備)、各種山珍菌類(視家庭具體情況選用)、竹筍(用開水久泡,並撕成細條,以便咀嚼,尤其方便牙齒不太好的人食用)、黃豆等等四、各種菜品選用當地當季節各種時令蔬菜,如:大白菜、土豆、蘿蔔(白蘿蔔、青皮蘿蔔、紅心蘿蔔、胡蘿蔔)、竹筍、花菜、萵苣、黃瓜、包菜、玉米、紅薯、山藥、南瓜、冬瓜(保留瓜籽)、苦瓜等等豆製品(一年四季均可):豆腐、油泡豆腐、凍豆腐、香豆乾、千張等等五、時令水果(選用)桃、蘋果、金桔(如果沒有金桔餅,就用鮮金桔10-20顆,每顆洗淨劃四刀左右,但保一顆完整)、鮮棗、梨、柳橙(整個柳橙、梨放進鍋內煮,但需在四週劃幾刀)、葡萄、桂圓等等六、製作方法1.各種乾菜泡好洗淨,香菇切成兩半,木耳則視本身大小,大的切一切,小的直接使用。

各種時令蔬菜洗淨,切大點的塊放好備用;2.用大號的電飯鍋或蒸饅頭的大不鏽鋼鍋(視用餐人員多少而自定),加五分之三的冷水,將一包藥材放進去,可拆開,亦可連包(特殊紙包或布包)一起煮,並加拍鬆的薑二三塊,高麗參、西洋參各數片放進一起煮,直接開大火將水燒開,然後將火調小,用文火繼續熬煮約半個小時左右;3.再將時令蔬菜視其材質,需久煮者先放進去,餘者後續不斷往鍋內添加;4.期間酌量放進紅棗、金桔餅、葡萄乾、枸杞、酸梅乾(補血)、桂圓等;這些皆屬甜味重者,可以酌量放幾種就行,不一定要全放;5.有選用水果者亦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逐步放進;6.整個燉煮時間大概二個半至三小時左右(視份量及食材),在起鍋前半小時加鹽,嘗嘗鹹淡,起鍋前十五分鍾左右,加入兩三勺香油或麻油。

十全大补汤-中药方剂

十全大补汤-中药方剂

⼗全⼤补汤-中药⽅剂在三千多年的中医历史中,历代名医创⽴了很多名⽅良药,那些经皇家御⽤、到今天仍在使⽤流传的,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别选择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四⼤名补”。

⼗全⼤补汤:最能解疲劳 ⼗全⼤补汤由⼈参、⽩术、茯苓、炙⽢草、熟地、⽩芍、当归、川芎、黄芪、⾁桂10 味中药组成。

⼗全⼤补汤⽤法⽐较多,可以作为滋补药直接吃,也可以加⾁类⾷材做成药膳⾷⽤。

缓解疲劳:现代社会⼈们压⼒⼤,⾝体和⼼理负担都⽐较重,因此很容易导致⽓⾎不⾜,可以⽤⼗全⼤补汤来舒缓神经、解除疲劳,很多传统茶饮店将它制成⼀款茶品,更⽅便⼈们随时饮⽤,补充体⼒。

术后调理:⼀般⼿术会导致⾝体⽓⾎受伤,往往术后可能出现⽓⾎两虚的情况,有时甚⾄影响⼿术伤⼝的恢复。

此时⽤⼗全⼤补汤的原料加⾁⾷煲汤,每天服⽤,可以增强体内的⽓⾎,使⾝体恢复加快。

预防癌症:⽇本研究认为,⼗全⼤补汤有抗癌作⽤,也可以作为放疗、化疗及术后康复的辅助⽤药。

此时⽤⼗全⼤补汤的原料加⾁类⾷材做成药膳⾷⽤,每天早晚各服⽤⼀碗,帮助⾝体调理⽓⾎。

【⼗全⼤补汤的功效与作⽤】 诸虚不⾜,五劳七伤,不进饮⾷;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攻⾻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萎黄,脚膝⽆⼒;⼀切病后⽓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喘嗽中满,脾肾⽓弱,五⼼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崩漏等。

考虑现代体质,⼗全⼤补汤⾥的⼈参也可⽤党参替换。

⼀般⽓⾎双虚⽽且体内寒⽓较重的情况才选⽤⼗全⼤补汤,否则容易产⽣严重上⽕等副作⽤,请使⽤前最好咨询中医师。

体内有寒的⼈,容易怕冷,⾆头应该较淡。

有湿、热及⽕的朋友,请勿使⽤。

夏季⽤此汤剂,可能太过燥热。

最适宜冬季进补。

【⼗全⼤补汤的使⽤⽅法】: 原料 主料:猪⾁(瘦)500克,猪肚50克,墨鱼50克,猪排⾻(⼤排)100克 辅料:党参10克,黄芪10克,⽩术10克,⽩芍药10克,茯苓10克,⾁桂3克,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川芎6克,⽢草6克 调料:姜30克,⼤葱10克,黄酒(⼴东客家娘酒)35克,花椒2克,盐8克,味精2克 做法 1.将党参、黄芪、炒⽩术、⽩芍药、茯苓、⾁桂、熟地黄、当归、川芎、⽢草装⼊洁净纱布袋内,扎⼝备⽤。

大补真阴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补真阴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补真阴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大补真阴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大补真阴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当归2-3钱(血虚有寒者宜多用,血虚有热者宜少用),熟地4-5钱(或再重用),甘草(炙)1-2钱,山药2钱,杜仲2钱,枸杞2钱,女贞子2钱,牛膝(酒炒)1钱,枣皮1钱半。

【功能主治】滋阴救根,以接真气。

主左尺脉弱,肝肾真阴亏损,气自小腹冲上,呼吸似喘而不能接续。

【用法用量】空心多服。

【摘录】《会约》卷九
怎么样?看完了上文对于大补真阴汤的简单介绍后是不是感叹中医的神奇?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

生活常识分享。

八珍汤与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与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正体类要》(补益剂:补气)[组成]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补益气血。

[主治] 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方解]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 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 0克)白芍药(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类别:补益类出处:《瑞竹堂经验方》【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茯苓甘草砂仁等分【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八珍汤【药物组成】人参、砂仁、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芷、熟地黄。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方剂主治】痘已齐,兼气血俱虚证。

加味十全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十全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十全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加味十全大补汤。

【处方】生黄耆5钱,人参1钱,白术3钱,炙甘草1钱,归身3钱,川芎1钱5分,白芍1钱(炒),熟地6钱,茯苓2钱,远志2钱,白芷1钱,肉桂1钱,净银花2钱,防风1钱。

【功能主治】产后血衰血阻,营卫不调,经络不行,瘀而为毒,发为内外肠痈。

【用法用量】加葱白3个,水煎,入绍酒1杯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处方】十全大补汤加阿胶、升麻、续断、枣仁、山萸、炮姜炭。

【功能主治】升补脱陷。

主产后血崩,血脱气陷。

【摘录】《金鉴》卷四十八【处方】党参5钱,黄耆5钱,肉桂1钱,白术3钱,茯神3钱,当归2钱,川芎1钱,白芍3钱,熟地(砂仁炒)4钱,阿胶3钱(化冲),蕲艾2钱,炙甘草2钱。

【功能主治】血寒气虚,月经后期,经来色淡,量多质薄,腰腹或有胀痛,精神不振,平时大便溏薄,脉迟而虚。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处方】人参(无者,山药3钱代之),白术钱半,茯苓1钱2分,炙草1钱2分,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川芎1钱2分,熟地2钱,黄耆(蜜炙)2钱,肉桂1钱,升麻(盐炒)3分,柴胡(酒炒)3分,天麻钱半,白附子(如竹节者真)8分。

【功能主治】头上冷而畏风,或痛或不痛,属后天气血之不足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会约》卷六【处方】熟地1两,川芎2钱,当归5钱,生黄耆1两,白术5钱,茯苓2钱,甘草1钱,肉桂1钱,白芍2钱,人参2钱,金银花1两。

【功能主治】伤守疮。

生疮不守禁忌,犯色欲,疮口黑暗,痛如刀割,腐烂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处方】人参1钱,黄耆(盐水拌炒)1钱,白术(炒)1钱,茯苓1钱,熟地黄(酒拌,中满减半)1钱,当归(酒拌)1钱,川芎1钱,芍药(炒)1钱,肉桂5分,麦门冬(去心)5分,五味子(捣,炒)5分,甘草(炒)5分。

十全大补汤处方

十全大补汤处方

十全大补汤处方【名称】十全大补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一十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

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全大补汤【别名】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

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备注】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

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

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临床应用】1.食管癌手术过程中的辅助治疗在手术前一日可用本方,每日7.5克,饭前服,连服20~80日。

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渗出性出血。

2. 贫血及纠正手术后低蛋白血症用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熟地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6克,黄芪10克,肉桂3克。

十全大补汤标准配方

十全大补汤标准配方

十全大补汤标准配方
十全大补汤是一道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中医药膳,对于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有着显著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十全大补汤的标准配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1. 黄芪10克。

2. 当归10克。

3. 熟地黄10克。

4. 白术10克。

5. 党参10克。

6. 红枣10枚。

7. 枸杞10克。

8. 阿胶10克。

9. 银耳10克。

10. 莲子10克。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烹饪:
1. 将所有材料洗净备用。

2. 将黄芪、当归、熟地黄、白术、党参放入煲中。

3.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

4. 加入红枣、枸杞、阿胶、银耳、莲子,再煲煮1小时。

5.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十全大补汤的标准配方烹饪完成后,汤色红润,香味扑鼻,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每周食用一次,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改善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材料的选择要新鲜,质量要过硬。

2. 煲煮的时间要足够,以确保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在汤中。

3. 冰糖的用量要适中,以免影响药材的药效。

总之,十全大补汤是一道适合大众的滋补养生汤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
用价值。

通过掌握其标准配方和烹饪方法,我们可以在家中轻松制作出美味的十全大补汤,为家人和自己带来健康和滋补。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制作,并享受其带来的益处。

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大补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大
大补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大补汤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人参、黄耆、生地、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桂心、木香、青皮。

【功能主治】女子痘疹起发至泡浆数日,忽然行经,恐血出里寒而生陷伏之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黄耆、人参、当归、官桂、牛子、连翘、甘草、茯苓。

【功能主治】痘损破,灌肿作痛,不干脓水者,名麻蚀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外敷绵茧散。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牛蒡、甘草、连翘、官桂。

【功能主治】痘疮破损,灌脓作痛,出血不止,脓水不干;痘疹,正气不足而不能成痂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白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当归3两,干地黄3两,半夏(洗去滑)3两,桂心3两,吴茱萸1升(一本无),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芎䓖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白芷2两,芍药4两,大枣40枚(擘)。

生活常识分享。

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九牧林医家导读:上次写了抗衰老经典十大中药和“四物汤”后,引起朋友的很大回响。

看来中医和中药,许多朋友们还是挺相信的,并希望能够多多介绍,说说益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女性方面的中药,并介绍一些方法。

博主现在特地介绍“十全大补汤”,以供朋友们参考。

“十全大补汤”,出自宋代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补气基础方“四君子汤”,与补血基本方“四物汤”合并而成的“八珍汤”,再加补气之黄芪、补阳之肉桂二药而成。

“十全大补汤”,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而偏有阳虚寒象的患者。

下面把“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详尽作一个介绍,并推荐一些食疗方。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方解:本方中党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党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

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此方最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量: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服法:可研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通口服;可水煎服。

二、“四物汤”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中药组成。

方解: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

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

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用量: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升举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升举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升举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升举大补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升举大补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

一起来看一下。

陈皮各1.2克人参6克炙甘草升麻各1.2克当归熟地黄各6克麦门冬3克川芎3克白芷1.2克炒黄连0.9克荆介穗(炒黑)1.2克【功能主治】治产后血崩。

【用法用量】加大枣,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升举大补汤的制作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生活常识分享。

提高机体免疫力 十全大补汤

提高机体免疫力 十全大补汤

提高机体免疫力十全大补汤
*导读:十全大补汤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补气剂四君子汤与补血剂四物汤四君子汤与补血剂四物汤组成
八珍汤,再加入黄芪、肉桂而成。

是祖国医学治疗男女诸虚不足,如面色白光白、身乏体倦、腰膝酸软、脉细弱无力等的经典名方。

有益气补血,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太子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黄芪20克,肉桂3克。

每日一帖,水煎,分两次服用。

工作太忙或压力过大容易使人疲劳。

中医认为,疲劳是由于体力、脑力的使用过度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精神情绪刺激,干扰了人体的正常活动所造成的。

从病机分析,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弱是疲劳产生的基础。

第1 页。

十全大补汤历史来历以及做法

十全大补汤历史来历以及做法

作用:温补气血。

主治五劳七伤汽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虚损,面色萎黄,肢膝无力,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现代研究:具有增强免疫效果,能明显促进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兔疫功能。

能快速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能纠正和减轻术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

有抗放射损伤的作用。

还有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等作用。

制作材料:主料:乌骨鸡1200克辅料:党参10克,当归5克,锁阳5克,北沙参5克,百合10克,枸杞子15克,枣(干)20克,山药15克,人参2克调料:盐15克,味精2克,姜20克,料酒15克十全大补汤的做法:1. 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用清水漂净血水;2. 放入沸水锅中氽一下;3. 当归、党参、黄芪、锁阳、百合、枸杞、红枣、山药、人参用清水泡洗净;4. 锅洗净置旺火上,掺入清水下乌鸡,烧沸;5. 打去浮沫,续下姜、料酒、当归、党参、黄芪、锁阳、百合、枸杞、红枣、山药、人参并移至小火,炖至七成熟;6. 调入盐和味精,续用小火炖至软透起锅,装入盛器内即成。

制作要诀1. 乌鸡要漂净血水,10种药材要洗净,否则汤色差;2. 炖制中途不能添水,中药不能加多,乌鸡要炖制透,否则汤味差。

食物相克党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北沙参:北沙参反藜芦、恶防己。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山药: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人参:人参不宜与茶同服,反黎芦,畏五灵脂,恶皂荚、卤碱,黑豆,动紫石英。

历史来历:十全大补汤是气血双补名方。

说起十全大补汤的来历,要远到宋代。

宋朝的皇帝非常重视健康,让各地的老百姓向朝廷献医书或医方,然后命令太医局医官整理出书,于是就有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这部书里收录的很多方子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十全大补汤就是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方子。

它在韩国也很有名,我们经常可以在韩剧中看到用十全大补汤调理。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益剂:补气)[组成]本方系将八珍汤加黄芪、肉桂配成。

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8克、川芎5克、地黄(酒洗,蒸焙)15克、茯苓(焙)8克、白术(焙)10克、炙甘草5克、黄芪(去芦)15克、川当归(洗,去芦)10克、白芍药8克各等分。

[用法]为粗末,每服6克。

水一盏,生姜三片。

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方论]八珍汤及十全大补汤俱有气血双补之功,用治于气血俱虚之证。

八珍汤是以平补气血为主;十全大补汤是偏于温补气血;【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类别:补益类出处:《瑞竹堂经验方》【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茯苓甘草砂仁等分【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八珍汤【药物组成】人参、砂仁、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芷、熟地黄。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方剂主治】痘已齐,兼气血俱虚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水煎服。

家庭服用西洋参可应用以下几种方法:1. 含化法。

将无皮西洋参放在饭锅内蒸一下,使其软化,然后用刀将参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瓶内,一次口含一片,天天用量2-4克,早饭前,晚饭后含于口中,细细咀嚼。

本文来自织梦2. 冲粉法。

将西洋参研成细粉状,每次5克,用纱布或滤纸包好,置杯中,冲入煮沸的水,加盖后约5分钟方可饮用,可重复冲服几次至无味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大补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大
大补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大补汤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人参、黄耆、生地、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桂心、木香、青皮。

【功能主治】女子痘疹起发至泡浆数日,忽然行经,恐血出里寒而生陷伏之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黄耆、人参、当归、官桂、牛子、连翘、甘草、茯苓。

【功能主治】痘损破,灌肿作痛,不干脓水者,名麻蚀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外敷绵茧散。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牛蒡、甘草、连翘、官桂。

【功能主治】痘疮破损,灌脓作痛,出血不止,脓水不干;痘疹,正气不足而不能成痂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白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当归3两,干地黄3两,半夏(洗去滑)3两,桂心3两,吴茱萸1升(一本无),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芎䓖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白芷2两,芍药4两,大枣40枚(擘)。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