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彩颜色导学案
2.4光和颜色(导学案)
![2.4光和颜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0040ff18583d049645953.png)
2.4 光和颜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和光源的几种不同分类;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重难点】重点:什么叫光源难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及应用【课前自学与课堂互学】一、课前预学1、请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本P60-P63。
2、光源:叫光源。
3、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4、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在沿直线传播;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
6、你玩过手影吗?你知道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二、课堂互学1、有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是2、实验探究活动一,光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中的传播:从以上实验中可知: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传播的。
3、光线:请画出一条光线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的形成,可画图解释(2) 小孔成像,可画图解释5、光速(1)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 m/s(2)空气中的光速真空中光速,但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也取 m/s(3)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随堂固学】1、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可以在任何均匀介质中传播D.以上说法都不对3、晴天,由于小孔成像,在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影子4、光源是指能的物体,光源分为和。
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光的色散导学案
![光的色散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8af96f168884868762d6af.png)
班级姓名序号 20课题:光的色散课型:新授使用时间:【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2、了解光的三基色;3、能用色光知识简单解释物体颜色的问题。
重难点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并能解释物体颜色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讨论法。
【学法指导】对比法、辨析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1、课前准备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1)叫光的色散现象?(2)白光能分解成哪七种颜色的光?(3)光色散现象的原理是什么?(4)色光的三基色是什么?(5)光色散的现象有哪些?2、课堂研讨(1)导入:1、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公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这些都是如何形成的呢?(2)交流互动1、光的色散(1)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混合而成的。
思考: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太阳光通过水珠发生反射和折射产生的。
)(3)你还能举出哪些光的色散现象?2、色光的混合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例1: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
3、物体的颜色(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例2:红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色光。
红纸在绿光的照射下是色,在红光的照射下是色,在白光的照射下是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颜色的色光。
例3:红色的玻璃片只透过色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例4:塑料大棚用绿色的玻璃做成,对植物是否有利?为什么?3、课堂训练1、用放大镜去观察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三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2、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是色的,看蓝布是_______色的,看红纸是_______色的。
3、如果用一块红色玻璃对着蓝字看,看到的字是()A.红色B.蓝色C.白色D.黑色4、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色。
《色彩归纳导学案》
![《色彩归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bcdf9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5.png)
《色彩归纳》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色彩的基本观点、分类和运用,培养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会喜欢这种颜色?2. 你知道色彩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吗?二、进修内容1. 色彩的基本观点a. 什么是色彩?色彩是由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决定的。
b. 色彩的三因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2. 色彩的分类a. 按色相划分:红、橙、黄、绿、蓝、靛、紫。
b. 按明度划分:明亮色、中等色、暗色。
c. 按饱和度划分:鲜艳色、普通色、暗淡色。
3. 色彩的运用a. 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b. 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
c. 在绘画中的运用。
三、进修方法1. 观察身边的色彩,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颜色的特点。
2. 制作色彩搭配卡片,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观察它们的视觉效果。
四、拓展延伸1. 了解色彩心理学,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有何影响?2. 钻研名家的色彩运用,如梵高、毕加索等,探讨他们的色彩艺术风格。
五、总结反思1. 你觉得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2. 通过进修色彩,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六、作业安置1. 搜集身边的色彩图片,分析它们的色相、明度、饱和度。
2. 设计一幅以某种颜色为主题的画作,展示你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色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色彩的美丽和魅力。
愿同砚们在色彩的世界里展现出自己奇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光的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光的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871a8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4.png)
《光的颜色》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让世界更加美丽多彩。
但你知道吗?光其实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波组成的,而这些颜色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关于光的颜色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探索光的奥秘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2. 掌握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干系;3. 能够诠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三、进修内容1. 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的,而不同波长的光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当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波,反射出其他光波,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被反射出来的光波的颜色。
2. 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干系光的波长越短,颜色就越偏向蓝色;波长越长,颜色就越偏向红色。
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到750纳米之间,这个范围内包含了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3.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被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散射,而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比对其他颜色的光的散射更强,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而在日落时分,太阳光穿过更长的路径,蓝光被散射得更多,所以天空会呈现出橙红色。
四、进修方法1. 观看视频资料: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光的颜色的形成和原理;2. 实验探究: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光波在不同物体上的反射情况;3. 讨论交流:和同砚一起讨论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进修任务1. 观看视频《光的颜色》;2.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3. 小组讨论,准备分享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的观点。
六、进修评判1.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2. 小组讨论的表现和分享内容;3. 对光的颜色的形成和天空蓝色的原因的理解水平。
七、拓展延伸1. 了解光的频谱和光的波长范围;2. 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3. 钻研光的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光的颜色的形成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第三章 光现象 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5a31ba300a6c30c229fd0.png)
第三章 光现象一、光的色彩 颜色【课前预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在月亮、太阳、课桌、点燃的蜡烛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在太阳、闪电、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发光的水母、蜡烛光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见过光的色散现象吗?自己做做看:① 找一个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看一看,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会变成什么?②含一口水,背对着太阳,喷出雾状,看一看,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现象叫光的____ ___,由此可见太阳光是由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 等色光组成。
最早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1. 同学自我朗读P 55 的日记片段。
2.光的色散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 等色光组成的。
3.色光的混合(说出阴影部分的颜色)4.光的三原色: 5.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①大家动手做一做,分别用红色、绿色、蓝色透明体看物体发现:通过红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通过绿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通过蓝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绿红______色 红蓝______色 绿蓝______色结论: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②问题: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确定的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太阳光照在红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 太阳光照在黄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太阳光照在蓝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6.光具有能量:① 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转化为 能。
苏科版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
![苏科版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ca6f7c72af1ffc4ffe47ac75.png)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导学案课题:一光的色彩颜色班级__ __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1.经历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2.通过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
3.了解透明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了解不透明体颜色的成因。
会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
4.知道光具有能量。
【学习重点】1.光的色散实验的现象观察和结论归纳。
2.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学习难点】有关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课前准备】1.叫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类2.太阳光色散后可以分解为、、、、、、等色光。
3.、、叫光的三原色。
【学习过程】(一)光源〖问题讨论〗(1)哪些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可以分为哪两类?(2)月亮、闪闪发光的砖石、波光粼粼的水面、电影银幕、电视机屏幕是不是光源?〖总结〗1.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进入人眼,若没有光进入人眼,则看不见物体,呈色。
2.人眼能够看见的物体,可分为和两类。
3.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类。
常见的天然光源有等,常见的人造光源有等。
注意:月亮、电影银幕、钻石不是光源(二)光的色散〖活动〗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
如书中图3-6所示。
〖总结〗1.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等色光,这种现象叫作。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白光)是由而成的。
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如: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的角度不同,红光偏折的角度于紫光。
3.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三)色光的混合〖活动〗1.七种色光的混合:牛顿还通过实验将分解得到的各种色光还原为白光。
进一步证实了白光是由多种混合而成。
2.观察实验:(1)两种色光的混合:分别将红光和绿光混合,红光和蓝光混合,绿光和蓝光混合,观察能等到什么色光;(2)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将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观察能等到什么色光;(3)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https://img.taocdn.com/s3/m/ccb92f5d3c1ec5da50e270bb.png)
一、学习目标:(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画出行为动词)
二、情景创设:(思考下列问题,带着你的困惑进入本课)
1、学生齐唱或者一生独唱《七色光之歌》:……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色梦走向未来。
然后观看雨后彩虹图片。
2、拿几张一百元或者五十元钞票(其中有一张是假的),你有哪些方法来鉴别它们是真的还假的?
三、体验探究:
(1)给你提供以下器材:一块三棱镜、一张白纸、盛水的深盘、一个平面镜体验探究实验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的色散)。
(2)讨论交流:(事先安排)在家中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你发现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哪些色光合成的?(展示: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A、制作红外线遥控器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B、红外线遥感是利用了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的性质
C、红外线的波速比紫外线波速大
D、医用理疗灯发出的光线主要是紫外线
5、关于紫外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有化学作用B、紫外线有荧光作用
C、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D、紫外线可用于远距离摄影
6、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0、如图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独学】独学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随时用双色笔记录下来,重点知识可在书上画下来。
高中物理不同颜色的光教案
![高中物理不同颜色的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1277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1.png)
高中物理不同颜色的光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颜色光的产生原理
2. 掌握颜色的产生与光波长的关系
3. 了解不同颜色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和吸收特性
教学准备:
1. 彩色白板或幻灯片
2. 彩色透明滤光片或光栅片
3. 白色光源(如白炽灯或LED灯)
4. 镜子和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不同颜色的光(如红光、蓝光、绿光等),引导他们思考不同颜色的光是如何产生的。
二、理论讲解
1. 介绍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解释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2. 讲解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和吸收特性,引导学生理解物体表面颜色的形成原理。
三、实验演示
1. 使用彩色透明滤光片或光栅片,让学生观察白光通过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后的变化。
2. 让学生在镜子前放置不同颜色的纸片或物体,观察反射光的颜色变化。
四、讨论与总结
1.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颜色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彩色电视、LED灯等。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波长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自行查找学习光学知识,并写一份关于光的学习心得体会。
六、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不同颜色的光的产生原理和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吸收特性,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光的奥秘,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4.5光的色散导学案
![4.5光的色散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755f181c758f5f61f6758.png)
印江二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2017学年秋学期第号【学习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初步认识太阳光谱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知道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3、了解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自主学习】1、太阳光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墙壁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
2、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是__________线,紫光以外的是__________线。
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
3、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__________。
4、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活动一:光的色散实验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总结: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就是光的色散。
3、色散现象雨后彩虹,就是光的现象。
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就发生了现象。
活动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活动三: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辐射是红外线,紫光以外的是紫外线。
红外线应用:红外线照相机、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等。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适当的紫外线对于骨骼生长和身体健康有好处红→紫【感悟与收获】本节课我知道了【当堂检测】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色光带,这就是_________现象。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导学案《太阳的颜色》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导学案《太阳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97da8e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0.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导学案《太阳的颜色》导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颜色是黄色,理解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
2.培养观察和分辨颜色的能力,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事物的颜色和形状。
活动环节1. 导入:给幼儿出示不同颜色的太阳图片在幼儿园大班课堂上,给孩子们出示一些太阳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谈论。
•引导问题:你们看到的太阳都是什么颜色的?2. 正文:了解太阳的颜色介绍太阳的颜色,理解光和波长的关系。
•告诉孩子们,太阳的颜色是黄色,但看起来有时候也会是红色或橙色。
•展示白色光分光四个颜色的光谱,让孩子们看到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按照波长顺序向孩子念出四种颜色的名称。
3. 活动一:寻找不同颜色的物品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找寻自己身边不同颜色的物品。
•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班级的彩旗宝盒•引导孩子们找到不同颜色的彩旗,把同一颜色的彩旗放在一起,数一数哪一种颜色的彩旗最多?4. 活动二:儿歌《小太阳晒明亮》唱儿歌《小太阳晒明亮》,让孩子们通过唱歌形式进一步了解太阳的颜色。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此儿歌的歌谱及歌词。
5. 活动三:颜色分辨游戏在放置笔挺高的位置挂上三张颜色相近的彩旗(例如:橙色、红色和黄色),指着它们并询问孩子们。
•问题:你知道这三个颜色的彩旗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让孩子们逐个回答,看看孩子们能否区分彩旗的颜色。
6. 结束:总结学习内容简短地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问题: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太阳的颜色是什么颜色?•邀请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回答,例如:太阳是黄色的。
总结通过本课的开展,幼儿可以对太阳的颜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的物品、讲故事、歌唱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分辨事物的颜色与形状的能力。
希望这次的导学将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
物体的颜色 导学案
![物体的颜色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c4f10c281e53a5802ffbe.png)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五章 光现象 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49五、物体的颜色[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2.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分别由什么决定。
[课前导学]一、光的色散 自读课本116—117页相关内容,完成:1.光的色散演示:用玻璃三棱镜对准太阳光,折射到教室的墙壁上,观察现象。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______光,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二、光的三原色原理 自读课本117—118页相关内容,完成:演示:色光的三原色为______________;并演示他们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其它颜色。
自然界绝大多数的彩色光都可以利用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这叫做光的三原色原理.把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三原色的光叠合而成的.三、物体的颜色 自读课本118—119页相关内容,完成: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颜色决定;一透明物体能透过红光,则它是______的,若能透过黄光,则它是______的。
若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那它是____色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的绿色树叶因为只反射____光,所以它是____色的。
若一个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那它是____色,若一个物体吸收所有色光,那它是____色。
[课堂导练]1.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
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属于光的色散的是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
(填代号)2.当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___。
光与色彩:小班科学教案
![光与色彩:小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d44d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e.png)
注:本文全部为,如有不和谐的地方敬请谅解。
光与色彩: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标1、学生能够了解光的概念及其性质;2、学生能够认识色彩的构成及种类;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认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彩分离等现象。
二、教学重点1、光概念及其性质;2、色彩的构成及种类。
三、教学难点1、光的反射、折射和色彩分离等现象的认识;2、光和色彩的联系及应用。
四、教学准备1、黑板;2、教材;3、实验器材: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三棱镜、手电筒、白色光源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大家好,我是负责今天科学课的老师。
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光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东西了。
那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光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内容(1)光的概念及其性质A、什么是光?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也是一种粒子,它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30万公里/秒。
我们可以通过光看到周围的物体。
B、光的性质光有三种重要的性质:可传播性、直线传播和色散性。
可传播性:光可以在空间中自由传播。
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
色散性:光在通过介质时,因为其波长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折射角,也就是颜色不同。
C、实验活动接下来,我们进行实验观察。
先拿出一个手电筒和一个白色光源,用手电筒照向白色光源,观察光线在空中的传播情况,发现光可以直线传播。
(2)色彩的构成及种类A、颜色的构成我们平常看到的颜色有很多种,但它们都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
三种原色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B、颜色的种类颜色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按照三个方面分类:明度、饱和度和色相。
明度:明亮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
色相:颜色的种类。
(3)光的反射、折射和色彩分离等现象的认识A、光的反射光线经过物体表面的反射,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一束光照射在平面镜上,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在光通过介质时,因为其波长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也就是颜色不同。
光的色彩教案
![光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298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b.png)
光的色彩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初中物理光的色彩知识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光的原理及其色彩形成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光的基本概念,了解光的传播特性;b) 理解光的色彩形成的原理,掌握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基色和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c) 了解色光叠加和颜色形成的规律。
2. 能力目标:a)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光的色彩形成原理;b)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辨颜色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光的基本概念及光的传播特性;b) 光的色彩形成原理及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基色的概念。
2. 教学难点:a) 色光叠加和颜色形成的规律的理解;b) 光的色彩形成原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2. 活动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进行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讲授式教学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论。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光的色彩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演示。
2. 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验装置、分光镜、三种颜色的LED灯等。
3. 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透明纸,白色纸张,彩色标签纸等。
六、教学过程安排本教学内容预计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授课,以下为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第一课时:光的基本概念和传播特性1. 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光的基本概念和传播特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a) 学生观察光线在直线传播和反射中的特点;b) 学生讨论光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等。
3. 实验演示:a) 向学生展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b)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颜色导学案》
![《光的颜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c3e5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3.png)
《光的颜色》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光的本质和特性;
2. 掌握光的颜色形成原理;
3. 了解光的颜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光的本质和特性;
2. 光的颜色形成原理;
3. 光的颜色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彩虹、光谱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2. 进修:介绍光的本质和特性,包括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传播速度等。
3.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是如何形成的,引导他们思考光的颜色和波长的干系。
4. 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光的颜色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红绿灯、彩色电视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光的颜色形成原理的理解。
四、导学问题
1. 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2. 不同颜色的光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3. 光的波长和颜色之间有何关系?
五、导学作业
1. 完成教室练习,稳固对光的颜色形成原理的理解;
2.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光现象,思考光的颜色对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光的颜色形成原理,让他们从实践中理解光的特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光的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光的颜色形成原理,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
物体的颜色导学案
![物体的颜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0791c866fb84ae45c8da4.png)
课本 70 页 《色光,看完后别忘了合上课写下你的收获: 1 打开电视机,用放大镜观察彩电屏幕,你会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 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 成的. 2 色光的三原色为 、 、 、 、 按照 、 、 三色光条合
3、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的光都是有
“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导
课题 5.5 物体的颜色
学
案
授课者: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小组号) :________
日期
成的 3、太阳光通过一个该装置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在白屏 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 是 4、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有 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 自主 学习 (三)自学探究 2 同学都知道自然界中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这各种颜色的光又是 怎么形成的呢?描绘的世界如此美丽呢?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 ,这就是色散。 混合而成的,也同时证
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透明物体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 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 【补充提升】
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吸收任何色光;黑色物体能吸 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五)补充知识——颜料三原色 颜料的混合规律和色光的混合规律是不同的,我们知道把红、绿、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会得到各种颜色的光, 自然界的颜 料也有很多种颜色,他们都是有品红、黄、青三种颜色按照不同比 例搭配而成的。 我们就把品红、 青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黄、
2、 红花反射_____光, 绿玻璃透射____光, 黑色物体吸收____ 光,白色物体反射______色光。 3、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色,照在
白纸上,白纸呈_______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______色。 课后 反思
光的色散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光的色散导学案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168e240722192e4536f600.png)
教学反思:
《光的色散》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节,学好本节能让同学们对生活更有情趣。在本次教学中大胆运用各种先进设备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教会了同学们运用计算机。故本节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增强知识均有积极作用 !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实验与发现
师: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与发现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放在阳光下,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五、小结与拓展
学生刚接触到光学知识,兴趣和热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颜料的混合
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与颜料的混合有关。
出示颜料的三原色图,同时与色光的三原色混合比较,回答问题:
①颜料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是 色。
②颜料的混合规律和色光的混合规律 。(填相同或不相同)
三、小结: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随堂检测】
二、新课导学
1、 光的色散
实验一:让太阳光射到玻璃三棱镜上,看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1)你看到的现象是
(2)你知道彩虹形成的原因了吗?
彩虹是太阳光 而产生的。
2、能准确的界定混合后的色光的颜色
缺点:“颜色∣纯色”框显示的区域较小,红光、绿光、蓝光之间的比例(参数)可视性较差。
方法四: 根据教学内容,利用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光的色彩颜色》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中央设置“调色板”,利用三个水平滚动条和文本框控制红、蓝、绿三种不同颜色混合的比例。
4.5.光的色散导学案
![4.5.光的色散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3e716de80d4d8d15a4fb2.png)
绥化五中初二物理导学案编号:2wL13014第四章光现象§4.5 光的色散主备人:白秀飞审核人:邢立新参备人:赵光华白秀飞蒋再伟金秀娟李春艳【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了解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的意识。
(3)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学法指导】实验,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1、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使A处激光手电筒的光束能照射到白色的鹅卵石上,则激光束应对着________射出.(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举出几种生活中你见过的折射现象。
小组编号:姓名:图1 1、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 色是( )A .红、绿、蓝B .红、绿、黄C .红、绿、紫D .红、黄、绿2、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 、霓虹灯的灯光B 、彩色电视机的画面C 、色彩丰富的水彩画D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3、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光的折射现象B 、是光的色散现象C 、是光的反射现象D 、成的 4、如图1为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1和2颜色分别是( ) A. 蓝色、白色 B. 黄色、黑色 C. 绿色、白色 D. 黄色、白色5挂一盏红色霓虹灯的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_______色,上衣是_____色。
6、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_______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______色。
《光的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光的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678dfba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d.png)
《光的颜色》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光的颜色》,学生能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认识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掌握颜色的原理和应用。
导学内容:
一、光的基本性质
1. 光的波动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2. 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不通明物体时会被吸收或反射。
3.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为每秒约30万公里。
二、光的颜色
1.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 可见光谱: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至750纳米之间,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3. 光的混色: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得到新的颜色,如红光和蓝光混合会得到紫色。
三、颜色的原理和应用
1. 颜色的三原色理论:红、绿、蓝三种颜色是颜色混合的基本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所有其他颜色。
2. 颜色的应用:颜色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彩色打印、彩电显示、彩色灯光等。
导学任务:
1. 阅读《光的颜色》,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颜色形成原理。
2. 完成相关练习,加深对光的颜色的理解。
3. 思考光的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拓展延伸:
1. 了解光的偏振和干涉现象,拓展对光学的认识。
2. 钻研光的颜色在艺术和设计中的运用,探索颜色对情绪和心理的影响。
小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光的颜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探索光学领域,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光的色彩颜色
【自主学习】
一、光源
1、定义: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做。
2、
【学以致用】
1、天体中,是光源,不是光源。
2、正在放电影的幕布、放电视的荧光屏、玻璃、钻石中、蜡烛、萤火虫是光源的有。
3、光源发出光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二、光的颜色
1、太阳光单纯的光。
2、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等色光。
3、太阳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
4、这种现象叫做,最早发现的是。
5、彩虹也是由于光的引起的。
6、七种色光混合后得到。
三、透明物体的颜色
1、红玻璃只能透过,其他颜色的光.
蓝玻璃只能透过,其他颜色的光.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色光决定的。
四、色光混合
1、将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2、而红、绿、蓝自身用其他的色光混合得到,我们将称为光的。
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1、当白光照在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一部分光被物体。
2、即:不发光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的色光决定的。
3、白色不透明物体能所有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的。
4、当没有光进入人眼时,我们感觉到的是色。
5、黑色不透明物体所有的色光,所以看起来是色的。
六、光具有能量
1、光具有,这种能量叫做。
2、光能可以转化为、、等。
第 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