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

学前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

学前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体系存在着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的中外比较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学前教育是指为3至6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和照顾服务。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有所不同。

在中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而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更注重儿童的整体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

二、学前教育的教育模式比较1. 中国的学前教育模式中国的学前教育主要以幼儿园为主,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讲授式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存在着缺乏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2. 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模式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更注重儿童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缺乏系统性。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1. 中国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中国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以教师主导为主,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师通常会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孩子的学科知识水平,但也容易造成孩子的被动学习和对外界的依赖。

2. 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法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更注重儿童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教师会提供一系列的学习材料和活动,鼓励孩子们自主选择和探索。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观察和引导能力。

四、学前教育的评估方式比较1. 中国的学前教育评估方式中国的学前教育评估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评估。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精品文章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精品文章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精品文章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在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是家庭和社会重视的焦点之一。

各国的幼儿教育不尽相同,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别。

本文将就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课程设置在中国,幼儿教育课程设置注重德育为先。

通常包括语言、数学、艺术、体育、社会与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体系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进行划分,例如3-4岁的启蒙教育、4-5岁的初级教育和5-6岁的高级教育。

而在国外,幼儿教育课程设置更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科知识、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中国幼儿教育更强调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注重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更多的是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评估体系在中国,幼儿教育的评估主要以考试为主导。

学生需要接受各类考试,如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

评估的重点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注重综合评估。

教师会通过观察、评估表和作品等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学习环境中国的幼儿教育主要以学校为主,教室内的学习环境相对封闭。

教师和学生交流相对较少,课堂氛围较为严肃。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注重创造性和社交性的发展,学校通常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和互动交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师资素质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经验。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培训教师的过程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体系、学习环境和师资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
的差异。

本文将就中美启蒙教育的区别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首先,中美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中美启蒙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启蒙教育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则以接受知识为主。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采用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此外,中美启蒙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中美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
明显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借鉴。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促使我们对启蒙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中美学前教育方法及观念差异比较

中美学前教育方法及观念差异比较

中美学前教育方法及观念差异比较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他们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能与老师合作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美之间的学前教育有什么不同”。

第一,学费问题事实上,中国的学前教育是害羞的。

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学前班教育,所有小学,特别是重点小学,都必须让孩子参加入学考试,这使得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如火如荼,私立教育的学前教育更甚。

当然,一举两得的是,所有的机构都赚了很多钱。

父母开始了长征的第一步,他们愿意花钱。

美国的学前班是在小学开设的。

学费、图书费、各种文件通知作业纸费、早餐费、午餐费都是免费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欧洲许多发达国家相比。

第二,教学目标中国的学前教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培养孩子学会20以内数学加减法,熟悉所有汉语拼音,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

主要目的是应付小学入学考试,因为你必须通过考试才能选择任何好学校。

简言之,学前教育是将儿童从儿童提升到少年的唯一途径。

只有通过入学考试,你才能获得起跑资格,否则你的孩子连跑道都摸不着。

目标明确,压力急剧增加。

美国学前班的教育目标也很明确。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初步熟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那些美元发出的轰鸣与数学密切相关。

只有数清楚钱币的数字,我们才能吃、喝、玩。

英语语音课相当于我们的汉语课,让孩子们熟悉26个字母和相关单词。

美国的学前班似乎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它直接进入了学校的一年级,但对像我儿子这样的外国人来说并不容易。

第三,教学步骤中国的学前教学步骤紧凑。

在4个月内,很快计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10个以上的加减法,中国的杀手锏是进位法。

一旦这一举措出现,所有的100个、1000个和10000个加减法都将立即获胜。

我记得那两天,我儿子长得很快,足以处理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问题。

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总之,中国的数学教育是相当紧张和高效的。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做数学练习,不断地回顾过去,了解新的。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西方古代教育史的差异。

总体我把要讲的内容划分为四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史特色,西方古代教育史特色,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教育史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教育就诞生了。

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1.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

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

孟子说:“夏日校,教也。

”到了商朝,称为“庠”,到了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

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

“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

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

“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

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

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

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

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

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中美启蒙教育

中美启蒙教育

中美启蒙教育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在文化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但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中,教育者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中美启蒙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中国,启蒙教育强调学生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培养创新精神。

其次,中美启蒙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中国,启蒙教育注重学生
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校会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最后,中美启蒙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中国,启蒙教育注重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学校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中美启蒙教育虽然在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致力
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需的,更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内外学前教育体制的差异

国内外学前教育体制的差异

国内外学前教育体制的差异学前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体制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管理等方面探讨国内外学前教育体制的差异。

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差异。

在国内,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而在国外,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国内,学前教育主要以幼儿园为主要形式,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技能,如语言、数学、音乐、美术等。

而在国外,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儿童的综合发展,包括语言、认知、社会情感、身体运动等多个方面。

此外,国外学前教育还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国内,学前教育普遍采用班级制,注重集体教学和集体活动,强调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而在国外,学前教育更加注重个别教育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儿童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倡导教师和家长的互动合作。

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教育管理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国内,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由政府主导,实行统一管理和规范。

而在国外,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民办学校等,由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理。

国内外学前教育体制存在一定差异。

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国内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国外学前教育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培养。

不同的教育体制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学前教育的理念和需求的不同认识。

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内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中外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中外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通过对比中外学前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两种教育体系在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以下是我对中外学前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外学前教育理念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理念西方学前教育强调个体发展、自主探索和创造力培养。

以美国为例,其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关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成长。

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国学前教育理念我国学前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我国为例,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德育为先,注重幼儿的社会性、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

二、中外学前教育方法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方法西方学前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游戏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学前教育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2. 中国学前教育方法我国学前教育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引入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中外学前教育内容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内容西方学前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2. 中国学前教育内容我国学前教育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加体育、劳动教育等内容。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优势与不足1. 西方学前教育的优势(1)注重个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中美启蒙教育的差异

中美启蒙教育的差异

中美启蒙教育的差异中美两国在启蒙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更反映了两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同。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对中美启蒙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

首先,中美启蒙教育的目标存在差异。

在中国,启蒙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道德品质,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精神。

其次,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中国的启蒙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传统。

而美国的启蒙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实践性,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也不可忽视。

中国的启蒙教育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师生关系比较严肃,学生的被动学习较多。

而美国的启蒙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教育评价方面的差异也体现了中美启蒙教育的不同。

中国的启蒙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强调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

而美国的启蒙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作业、项目、口头报告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总之,中美启蒙教育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的不同,更体现了两国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和比较中美启蒙教育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对方的教育优势,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希望未来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中西方启蒙教育区别

中西方启蒙教育区别

中西方启蒙教育区别中西方的启蒙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更体现在对待学生、培养目标和教育价值观上。

本文将就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区别进行探讨。

首先,中西方启蒙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探索世界。

而在中国,启蒙教育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强调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培养。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西方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而中国学生更加注重纪律和规范。

其次,在教育方式上,中西方启蒙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而中国的启蒙教育更加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知识灌输,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差异,西方学生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而中国学生更加注重应试能力和记忆能力。

最后,在培养目标和教育价值观上,中西方启蒙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人格,倡导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而中国的启蒙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意识,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学生在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上的差异,西方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和社会责任感,而中国学生更加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意识。

综上所述,中西方启蒙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和教育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也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积极借鉴西方启蒙教育的优点,推动中国启蒙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中外儿童教育的异同

中外儿童教育的异同

中外儿童教育的异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儿童教育之间的交流与比较日益频繁。

中外儿童教育的异同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上,还涉及到文化背景、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育理念的异同中外儿童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教育理念上的不同。

在中国,儿童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注重对孩子的纪律和规范的培养。

而在西方国家,儿童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教育更加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二、课程设置的异同中外儿童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为基础,课程内容相对固定。

而在西方国家,儿童教育更加注重培养综合素质,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

除了基础学科外,还包括音乐、艺术、体育等课程内容,以培养儿童的多方面能力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异同中外儿童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偏向于教师主导,以讲授和听写为主。

而在西方国家,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四、文化背景的异同中外儿童教育的异同也与文化背景有关。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教育更加强调孝道和家庭的责任。

而在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发展和独立思考,希望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家庭教育的异同家庭教育是中外儿童教育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较大,注重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和成就。

而在西方国家,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家庭氛围的积极性和鼓励性。

六、社会环境的异同中外儿童教育差异还与社会环境有关。

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竞争压力较大,教育资源相对紧缺。

而在西方国家,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社会环境更加开放,孩子们能够更自由地选择培养和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中外儿童教育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异同,涉及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文化背景、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

【家庭教育】中西方早教的五点根本区别

【家庭教育】中西方早教的五点根本区别

【家庭教育】中西方早教的五点根本区别说起西方的儿童教育,最早给我们的印象是“松”,孩子没压力,随便玩。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在国内不堪重负的孩子和家长来到了西方。

但是到了这里之后,发现原来西方早教可绝对不就是仅仅一个松字能涵盖的,甚至说,宽松的表面之下有太多我们过去不曾了解的秘密。

自从女儿几年前开始在加拿大上幼儿园开始,到最近几个月儿子上亲子班、幼儿园,我对加拿大的早教一步一步地了解。

了解越多,感觉区别越大。

和中国的早教相比,至少有五点根本性的区别:第一,孩子的主体地位问题: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

而西方教育的理论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胚胎,自己发展,他什么时间做什么,完全是她自己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正是因为这个大前提的相同,国内的早教方式更多的就是注重填鸭,科学知识变成了早教的主体,孩子仅仅就是科学知识的载体而已。

而西方的教育,整体上把孩子看作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他能够搞什么无法搞什么依赖于他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所以西方早教对于孩子在什么阶段必须达至什么水平没硬性的建议,只是一个参照系。

这也可以表述为什么国内的早教热衷孩子之间的纵向比较,西方幼儿园都就是一对一的单一制评测。

第二,孩子和大人的关系问题:这个区别实际上根源是第一点,是因为对孩子地位问题的相同重新认识而产生的。

中国早教既然指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那么谁去图画?自然就是成人了,不是老师就是家长。

所以国内的孩子很早就“被教”各种大人认为他这个年龄应该会的东西。

不但被教,还要有成果,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证书横行于世。

而西方早教认为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大人的作用永远是在孩子的身后,在他准备好的时候你才出现,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帮助。

而同样是学东西,西方的教法更宽松,比如舞蹈的压腿,同龄的别的孩子行了你不行,这很正常。

等你准备好了就行了,不必一定靠外力强制你达到别人能够达到的状态。

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

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

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在学前教育领域,各国都有着不同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并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进行探讨,并比较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差异。

1. 学前教育体制的差异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和体制在各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学前教育通常由政府主导,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

而在美国,学前教育主要由私立幼儿园和家庭保姆组成,政府的参与程度较低。

此外,一些国家还鼓励在家庭中进行早期教育,如瑞典等北欧国家。

2. 学前教育目标的差异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国家间也存在差异。

一方面,一些国家(如芬兰)注重儿童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如中国)注重儿童的认知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和知识的传授。

3. 教学方法的差异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国家间也有所差异。

在瑞典等北欧国家,学前教育注重通过自由游戏和集体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发展。

而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学前教育更加注重纪律和规范,强调学习的纪律性和效率性。

4. 政府政策的差异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和投入也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如瑞典和挪威,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政府投入较高。

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不够成熟,政府投入有限,导致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5. 国际比较的启示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各国应该根据自身国情和文化特点,确定适合本国儿童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其次,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应加大政策和投入力度,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

此外,学前教育也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

总结起来,学前教育在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体制、目标、教学方法和政策差异。

通过国际比较,可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汲取有益的启示,改进我国的学前教育体制,并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中西启蒙教育对比

中西启蒙教育对比

中西启蒙教育对比中西启蒙教育是指中西方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不同教育理念和方法。

中西启蒙教育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对中西启蒙教育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中西启蒙教育的教育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启蒙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而在中国,启蒙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集体意识,重视孩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强调孩子对权威的尊重和顺从。

其次,中西启蒙教育的教育内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通过自由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而在中国,启蒙教育更多的是注重传统文化和基础学科的学习,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强调学生对经典著作和传统价值观的了解和尊重。

再次,中西启蒙教育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的教育方法多样化,注重互动和体验式教学。

而在中国,启蒙教育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听从,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最后,中西启蒙教育的教育环境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创新和多样性,鼓励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成长,教育环境开放自由,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而在中国,启蒙教育更多的是在封闭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注重纪律和秩序,教育环境相对封闭,注重学生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

总的来说,中西启蒙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上,更体现在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不同理念和价值观上。

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西方启蒙教育的优点的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国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启蒙教育模式,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区别

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区别

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区别首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为幼儿提供安全、有益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通过游戏、互动和探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社交技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和沟通、数学概念、科学和探索、艺术和创造、社交技能、身体运动等多个领域。

这些内容通过综合的教学方法和适龄幼儿的发展特点,以游戏、故事、音乐、手工和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奠定幼儿发展的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进入正式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实施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是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或家庭式托管等。

●接下来谈谈国内学前教育的一些显著特征:1. 幼儿园教育普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努力推动普及幼儿园教育。

在城市和乡村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2. 综合发展:中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身体和审美等方面。

教育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数学概念、科学探索、艺术创造、体育运动等多个领域。

3. 培养社交技能:中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合作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与他人相处、分享和合作。

4. 着重早期语言教育:中国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语言教育,鼓励幼儿早期接触和掌握语言。

通过故事、歌曲、绘本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压力和竞争意识: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中,由于家长普遍对教育的重视,教育环境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压力。

有些家长期望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可能会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

6. 家校合作:中国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家校合作,家长被鼓励积极参与幼儿教育过程。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及表现.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及表现.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及表现.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其在教育方面的表现。

一、历史和文化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和文化差异。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注重孝道、礼仪、道德教育等价值观的培养。

而西方教育则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重视个人的独立思考、创新和科学精神。

在教育中的表现:1. 教育目标不同:中国教育追求知识的掌握和传承,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责任;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式不同:中国教育注重师生关系的尊重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西方教育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式教学。

3. 评价方式不同:中国教育注重考试和分数的评价;西方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多元评价。

二、社会背景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中国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迅速发展,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竞争激烈。

而西方国家教育体制更加成熟,教育资源相对充足。

在教育中的表现:1. 教育资源差异: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而西方国家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大多数地区都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2. 教育经费差异:中国教育部分公立学校的经费短缺,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不完善;西方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相对充足,学校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

3. 教育体制差异:中国的教育体制相对封闭,学校教育形式相对传统和保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更加开放,学校教育更具灵活性。

三、个人发展观念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个人发展观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家庭和社会对个人发展有较大的压力和期望,往往注重稳定的职业、安稳的生活。

而在西方国家,个人的自由选择和实现个人梦想更受到重视。

在教育中的表现:1. 专业选择差异:中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偏向选择经济、医学等稳定收入的专业;西方学生更注重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个人发展的专业。

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区别

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区别

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区别中西方的启蒙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在中西方启蒙教育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现象。

首先,中西方启蒙教育的目的有所不同。

在西方,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强调个体的发展和自由。

而在中国,启蒙教育的目的更多地是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强调集体的利益和秩序。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中西方也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的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科学、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而中国的启蒙教育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注重学生的基础功底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再者,在教育方法上,中西方也有各自的特点。

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而中国的启蒙教育更偏向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权威和纪律。

此外,中西方启蒙教育在师生关系上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伙伴的角色。

而在中国,师生关系更加封闭,教师的权威性更强,学生更多地扮演被教育者的角色。

最后,在教育的评价体系上,中西方也有所不同。

西方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中国更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应试能力,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排名。

总的来说,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区别不仅仅是教育内容、方法的差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西方注重个体的发展和自由,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中国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秩序,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和学习成绩的评价。

这种区别不是好与坏的问题,而是两种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不同。

我们应该在比较中学习借鉴,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模式,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差异

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差异

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差异中西方的启蒙教育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上,也体现在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等方面。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目标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启蒙教育的差异。

首先,中西方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启蒙教育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中方启蒙教育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调孝道、忠诚和责任感的培养。

这种差异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体现,西方启蒙教育更加注重科学、人文和艺术的全面发展,而中方启蒙教育则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次,中西方的启蒙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倡学生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而中方启蒙教育则更加注重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差异也影响了教育目标的设定,西方启蒙教育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中方启蒙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考试成绩。

最后,中西方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也有所不同。

西方启蒙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公民,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民主意识的培养。

而中方启蒙教育的目标则更加注重培养忠诚、负责、勤奋的公民,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和关注点。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交流时,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以促进教育的多元发展和共同进步。

中美早期教育的对比

中美早期教育的对比

中美早期教育的对比不同的国家,因其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化类型以及内容,简言之即国民性格和国家性格,中国和美国是两个社会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这种差异造成了两国不同的国民性格,也造成了两国在社会各方面的不同,教育领域亦是如此。

在教育领域中,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通过对中美两国早期教育的比较,让我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我们的孩子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对两国早期教育差异的理解,也让我们的教育人员取长补短,对我们本身教育的发展,也有一个梳理反思及进步的意义。

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里我主要说的是3-7岁儿童阶段的早期教育,即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幼儿园教育。

首先我们从两国教师教育理念谈起,在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及创造性,同时强调个人的兴趣与要求,而在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专心干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性,同时强调集体的特性,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与国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很深的历史底蕴,骨子里透出的是个人主义,而我国,2000年的儒家思想的灌输和近半个世纪的集体主义影响,让我们的内敛而统一,内心充斥的是集体的“权利”。

不同的教育理念造成了中美学生最初的差别,美国人讲究个人的权力与义务,中国人讲究集体的服从与交流。

譬如画画,美国的教师多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对画的内容、形式、手法均不作限定,所以美国的孩子总是画得满身、满脸都是颜料,画出的成果则让大人们不知何物。

相比较,中国的孩子们更多地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画,干净整齐则是基本要求之一,而画画往往是照着样子画,画得越像得到的评价就越高。

所以中国的孩子总能画出挺像样的画,画技高超的小画家也层出不穷。

在我国,幼儿园大部分是国有的,虽然新世纪以来中国私立幼儿园纷纷兴起,在沿海发达地区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就全国而言,国立幼儿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比重,而在美国,幼儿园绝大部分却是私有的,国立幼儿园所占的比例相当的小,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不同,在中国,除去很少一部分人,你的孩子无论在哪一所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甚至于教育器材(比如课本),都是一样的,最起码,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无论你的孩子是在北京石景山的政治局幼儿园,还是陕北的窑洞托儿所,你孩子一样的是读国家规定的唐诗宋词,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所不同的只是纸张的新旧以及做游戏的场所不同;而在美国,因为幼儿园是私立的,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器材都有所不同,如果家长非常喜欢某一种教育理念,他就可以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是把你的孩子送去福音会幼儿园所在那喃喃自语“主啊,我们一起玩吧”或者送去唐人街幼儿园跟着老师读“夫子曰”等等,和一般人的想法不同,在美国大部分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是比较简朴的,没有金碧辉煌的校舍,也没有100万建成的厕所,简朴而不简陋,他们的资金不是用来盖多么好的房子,而是用来帮助孩子怎么进行更多更好的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前言我们中国人是很喜欢跟人比的,而且什么都比,当然也要比教育。

拿中国的教育与国外比,从幼儿园比到小学,再比到中学,看看中外基础教育究竟有什么差异。

从比较中我们看到:当我们的父母在忙着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时,国外的父母在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当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忙着背古诗的时候,国外的孩子在按照正规要求做科学小实验。

当我们的学生在种种既复杂又抽象的文字游戏、数学游戏和思维游戏中绞尽脑汁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在写研究性的论文、做社会调查、学习机械操作。

总之,当我们在狭小的已知圈子里费尽心机的时候,人家在广阔的未知世界里发展必备的综合素养。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是重应用、重实践、重创新、重生活知识、重职业技能;我国的课程是重书本、重理论、重积累、重抽象知识、重应试技能。

国外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人生;我国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应试、了解书本、了解社会等级、了解生存竞争。

从比较中不难看到,中外孩子的能力差距是逐渐拉开、逐渐加大的。

确切地说,中外博士生的研究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差距是从幼儿阶段开始拉开,并在小学、中学阶段逐渐加大。

比较的过程使我们注目:国外的孩子在最善于幻想的时候受到了赞赏而发展了想象能力;在最有表达欲的时候受到了鼓励而发展了表达能力;在最喜欢动手的时候受到了训练而发展了动手能力;在最有好奇心的时候得到了机会而发展了探索能力。

比较的结果使我们感叹:长期以来,我们把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获得的应试能力当作了基础好,完全掩盖了我国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低、基础差的实际现状。

最值得强调的一句话:在任何领域,任何有所建树的人才都是依靠兴趣与自信而最终走向了成功。

国外的孩子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最大法宝就是,兴趣加自信;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的最大失误是,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确立。

中外教育各有其优劣,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国外教育的长处学到手,同时改进我们自己的教育缺陷。

因而我们关注的是国外基础教育有什么优势并值得我们效法,以及在中外教育差距中哪些是我们应当改进的不足之处。

中外儿童教育观美国的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及创造性。

中国的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专心干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性。

不同的社会因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化类型以及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同时也塑造出具有不同国民性的人格特征。

中国、美国是两个有较大差异的社会,各自都有着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较典型的国民性,而这些国民性的奠定均可在人的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找到根源。

中国作为早期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国的幼儿园所实施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1.注重外在控制。

由于中国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管得多、管得严,对孩子行为的调节是通过外在标准,即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的,所以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依据内在的观念与信念,而是取决于外在控制力量的存在与否,其结果是导致了外控、他律性格的形成。

2.讲究内外有别。

“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心态,中国人总是习惯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别人看,总是希望尽可能地给别人留下最佳印象,作为一种民族性格,成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传给了下一代。

譬如,每当有外人特别是外宾来参观,教师们总是嘱咐孩子们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并且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来访者的提问。

这种“内外有别”的训练,使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了“表里不一”的双重性格。

3.注重相互间的横向比较。

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教师经常用小红花、小红旗等形式鼓励孩子们竞赛,看谁表现得好。

另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常常是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作榜样方式。

所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4.强调纪律。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幼儿园强调秩序井然,要求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控制各种过激情绪的表达,由此中国的幼儿园总是安静多于吵闹。

5.强调个人服从集体。

中国的幼儿园主要是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主,个体被要求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调整自己的行为。

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而且总是习惯于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儿童。

中国人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可概况为:重集体意识,求一致;重纪律约束,求服从;重社会标准,求克己。

美国美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在早期社会化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1.强调个体差异。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集体活动很少,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动。

美国的教育属于个人中心型,重视个性、突出个人,教师总是有差别地对待幼儿,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2.注重自我发展。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美国的教师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创造性。

另外,美国教师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不以单一的价值观作标准。

3.鼓励探索。

在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不仅是玩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们还极力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造。

譬如画画,多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对画的内容、形式、手法均不作限定,所以美国的孩子总是画得满身、满脸都是颜料,画出的成果则让大人们不知何物。

相比较,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更多地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干净整齐则是基本要求之一,而画画往往是照着样子画,画得越像得到的评价就越高。

所以中国的孩子总能画出挺像样的画,画技高超的小画家也层出不穷。

保护孩子天性中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是幼儿园老师教的。

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

因为此前,孩子能把0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

这位母亲以幼儿园剪掉了孩子一只幻想的翅膀而限定了孩子的能力为由,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结果是,法庭判幼儿园败诉。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是一种保护儿童天性的教育,并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把想象力看得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然而,在中国人的早期教育理念中,想象力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很少受到关注。

我们的媒体所夸赞的神童不是识字多,就是速算高手。

幼儿的想象力在多数中国成人看来是没有价值的,不像识字、算术那样有知识含量。

当国外的父母关注于如何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时,我们的父母在忙着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最近,深圳一名五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立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据悉,该女孩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超过4000位。

很难想象,单调枯燥地背数字对一个幼儿会有什么乐趣,何况,机械化记忆对智力发展也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我们中国人对拥有超常的记忆力自古以来就极为推崇。

在中国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背诵记忆也是最常用乃至最首要的训练方式。

孩子想象力是如何消失的不应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

江苏省国画院曾举办了一场中日儿童画交流展,画展中的两国儿童画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日本孩子的画从题材、画风、构图、色彩等方面来看都显得很自由,而中国孩子的画面则显示出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过的痕迹特别重,画面中根本看不到孩子自己的风格。

问题显然不仅仅出在我国儿童美术教育上,其根源还是在早期教育观念上。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历来是,老师先画出示范画,孩子们模仿着画,最后由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模仿程度来评价谁画得好,即与老师的画越相似就越好。

显而易见,这样的美术教育及评价标准,是在完全无视儿童本身拥有审美意识的前提下,把成人的审美标准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孩子,并迫使儿童不断地否定自己的看法,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感受以适应成人既定的标准,最终导致儿童在刻意模仿中逐渐丧失了个性化的感受能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也丧失了儿童天然的想象力与原创性。

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理念是,不应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

我国的早期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艺术技能和熟练技巧,创造力与想象力受到忽略。

正是单一的技巧性训练抑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使我们的孩子在技能培训中被过早地被定型化了,致使他们只能模仿而难以走向创造。

在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是“示范十模仿”,即在幼儿自己进行艺术活动之前,先由教师进行示范,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

因为这种教育模式重在模仿,所以,幼儿所完成的艺术品以及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普遍缺乏童稚的审美直觉,显示出明显的模式化、成人化特征。

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教师以增加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为重,鼓励幼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

由于教师总是接纳孩子们所有的艺术创作方式,并欣赏孩子们的一切艺术作品,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由思维、自由联想,提高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

中外早期教育的明显差异是:中国人习惯于将正确的方法早早教给孩子,让孩子不走弯路,外国人习惯推迟讲述正确标准的时间,让孩子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中国人认为幼儿能比同龄人更多更早地懂得成人世界的东西就是聪明的表现,西方人认为幼儿拥有异于成人的思维和想象是最珍贵也最值得珍惜的特种才智。

体现在玩中的创造力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技能学习,而国外的教育注重的是悟性开发,即给儿童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自己教育自己。

这是一个有不同国籍孩子的早教机构,此时正值家长们来接孩子回家,幼儿们正在沙坑里玩沙,玩具有小铲、瓶子和漏斗。

旁边是孩子们的母亲。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成人在指导孩子玩耍的方法上有很大差异。

首先观察一个外国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

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

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

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不漏地顺利进人瓶子。

于是他按照这种方法很快装满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愉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