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
前言
我们中国人是很喜欢跟人比的,而且什么都比,当然也要比教育。拿中国的教育与国外比,从幼儿园比到小学,再比到中学,看看中外基础教育究竟有什么差异。
从比较中我们看到:
当我们的父母在忙着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时,国外的父母在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当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忙着背古诗的时候,国外的孩子在按照正规要求做科学小实验。当我们的学生在种种既复杂又抽象的文字游戏、数学游戏和思维游戏中绞尽脑汁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在写研究性的论文、做社会调查、学习机械操作。总之,当我们在狭小的已知圈子里费尽心机的时候,人家在广阔的未知世界里发展必备的综合素养。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是重应用、重实践、重创新、重生活知识、重职业技能;
我国的课程是重书本、重理论、重积累、重抽象知识、重应试技能。
国外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人生;
我国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应试、了解书本、了解社会等级、了解生存竞争。
从比较中不难看到,中外孩子的能力差距是逐渐拉开、逐渐加大的。确切地说,中外博士生的研究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差距是从幼儿阶段开始拉开,并在小学、中学阶段逐渐加大。
比较的过程使我们注目:
国外的孩子在最善于幻想的时候受到了赞赏而发展了想象能力;
在最有表达欲的时候受到了鼓励而发展了表达能力;
在最喜欢动手的时候受到了训练而发展了动手能力;
在最有好奇心的时候得到了机会而发展了探索能力。
比较的结果使我们感叹:
长期以来,我们把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获得的应试能力当作了基础好,完全掩盖了我国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低、基础差的实际现状。
最值得强调的一句话:
在任何领域,任何有所建树的人才都是依靠兴趣与自信而最终走向了成功。
国外的孩子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最大法宝就是,兴趣加自信;
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的最大失误是,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确立。
中外教育各有其优劣,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国外教育的长处学到手,同时改进我们自己的教育缺陷。因而我们关注的是国外基础教育有什么优势并值得我们效法,以及在中外教育差距中哪些是我们应当改进的不足之处。
中外儿童教育观
美国的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及创造性。中国的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专心干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性。
不同的社会因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化类型以及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同时也塑造出具有不同国民性的人格特征。中国、美国是两个有较大差异的社会,各自都有着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较典型的国民性,而这些国民性的奠定均可在人的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找到根源。
中国
作为早期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国的幼儿园所实施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1.注重外在控制。
由于中国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管得多、管得严,对孩子行为的调节是通过外在标准,即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的,所以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依据内在的观念与信念,而是取决于外在控制力量的存在与否,其结果是导致了外控、他律性格的形成。
2.讲究内外有别。“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心态,中国人总是习惯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别人看,总是希望尽可能地给别人留下最佳印象,作为一种民族性格,成人们也在不知不觉
中把它传给了下一代。譬如,每当有外人特别是外宾来参观,教师们总是嘱咐孩子们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并且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来访者的提问。这种“内外有别”的训练,使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了“表里不一”的双重性格。
3.注重相互间的横向比较。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教师经常用小红花、小红旗等形式鼓励孩子们竞赛,看谁表现得好。另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常常是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作榜样方式。所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4.强调纪律。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幼儿园强调秩序井然,要求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控制各种过激情绪的表达,由此中国的幼儿园总是安静多于吵闹。
5.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中国的幼儿园主要是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主,个体被要求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调整自己的行为。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而且总是习惯于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儿童。
中国人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可概况为:重集体意识,求一致;重纪律约束,求服从;重社会标准,求克己。
美国
美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在早期社会化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1.强调个体差异。在美国的幼儿园里,集体活动很少,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动。美国的教育属于个人中心型,重视个性、突出个人,教师总是有差别地对待幼儿,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2.注重自我发展。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美国的教师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创造性。另外,美国教师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不以单一的价值观作标准。
3.鼓励探索。在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不仅是
玩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们还极力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譬如画画,多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对画的内容、形式、手法均不作限定,所以美国的孩子总是画得满身、满脸都是颜料,画出的成果则让大人们不知何物。
相比较,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更多地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干净整齐则是基本要求之一,而画画往往是照着样子画,画得越像得到的评价就越高。所以中国的孩子总能画出挺像样的画,画技高超的小画家也层出不穷。
保护孩子天性中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孩子能把0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这位母亲以幼儿园剪掉了孩子一只幻想的翅膀而限定了孩子的能力为由,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结果是,法庭判幼儿园败诉。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是一种保护儿童天性的教育,并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把想象力看得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然而,在中国人的早期教育理念中,想象力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很少受到关注。我们的媒体所夸赞的神童不是识字多,就是速算高手。幼儿的想象力在多数中国成人看来是没有价值的,不像识字、算术那样有知识含量。当国外的父母关注于如何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时,我们的父母在忙着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最近,深圳一名五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立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据悉,该女孩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超过4000位。很难想象,单调枯燥地背数字对一个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