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基础设施与环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名称

XXXX景区基础设施与环境工程

1.1.2 项目建设单位

XX省XX集团

1.1.3 项目法人代表

XXX

1.1.4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XX省工程咨询研究院

1.1.5 项目建设单位简况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名居保护法》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中央1号文件);

8、《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9、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定》;

10、《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11、《XX省XX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5年);

12、《XX县生态建设十年规划》;

13、《XX县志》;

14、《XX省XX县XX旅游区总体规划》;

15、建设单位委托我院编制《XXXXXXXX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委托书;

1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等。

1.2.2 研究范围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XX省有关旅游扶贫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XX省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XX省XX县XX旅游区总体规划》,对XX县和XX旅游区的旅游项目现状及其建设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分析项目的必要性,预测本项目的市场前景,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对项目的工程建设方案提出初步设想,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同时,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项目建设、运行的环保和安全对策。并对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测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从而论证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为有关部门对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工作的范围如下: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的建设现状及市场需求预测;

3、项目建设条件;

4、项目组成和建设规模;

5、工程建设方案;

6、环境保护;

7、项目运营与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3 编制原则

1、根据XX县的旅游规划目标及XX旅游景区的特色要求,遵循与整体人文、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原则。

2、考虑各旅游景点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带动,以促进XX县的所有旅游景点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

3、坚持“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突出重点、留有后劲”的原则,结合各地段的自然环境及现状特点,充分考虑项目建设与市场容量相适应,处理好近、远期的关系,本着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

4、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从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旅游资源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项目范围内的每一寸土地和水域。对旅游资源切实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创造更好的观赏价值。正确

处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充分体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努力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在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最大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6、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XX县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量力而行,节省投资,新建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做到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以较少的投入,带来较好的经济汇报。

7、协调发展多项社会事业,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原则,力求旅游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建设。

8、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服务为宗旨,重视管理队伍和科技信息建设,建立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

9、严格执行有关基本建设和旅游事业法律、法规。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本项目具有市场前景广阔,建设条件优越,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项目报批总投资24849万元,项目投入运行后,年平均营业额3850万元,年实现利税1700万元,实现利润1492万元,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12.05年,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4.28%,财务净现值351万元。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1—1。

2、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XX县的坑口村(XX)、浒里村、

仁里村以及龙须山和石芴山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最大限度开发了当地旅游资源,将进一步提高XXXX旅游区风景名胜在全国的知名度,改进和促进XX县乃至XX省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带动本县的生态农业、旅游工业、小城镇建设和专业市场的发展,优化资源配臵,引入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贫困地区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做到完善开发一个景区,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达到区域性扶贫效益大幅度提高。

3、旅游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日益提高,国家号召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倡导积极发展旅游事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XX 省、XX县的发展规划。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XX县由于地处山区,山多田少,大部分地区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有的地区甚至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样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地区性的落后与贫困。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落后,成为省家级贫困县。但是,XX县境内钟灵毓秀,自然景观颇多,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方面,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首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保护单位39处。

XX县历史悠久,XX县属江南古陆,六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XX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徽州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有“无绩不成徽”一说,可见其文化的重要性。徽州介于今XX、浙江、江西三省之间,是北方人移入南方并在迁移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区,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思想文化:社会上层是正统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社会下层和民间则保留了古代江南少数民族的许多习惯和风俗。然而,XX既有徽州文化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比如,徽州有“东南邹鲁”之称,人们好学上进,各种形式不同的书院、私塾林立,此乃徽州之共性。而徽州乃至整个XX历史上最早的书院——胡忠于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所创桂枝书院出现在XX,则与汪藻所言“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士多,XX为最”不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