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柴油机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
![《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60e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8.png)
《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检修方法和技巧。
3. 能够独立完成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检修作业。
二、教学内容:1.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电控喷射系统电控供油系统电控排放控制系统2.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电控供油系统的控制原理电控排放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讲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指导下,进行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检修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检修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2. 教学设备:柴油机实验台、工具、仪器等3. 教学资料:教材、PPT、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操考核:学生在柴油机实验台上进行检修操作,评价其操作规范性和效率。
3.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考察学生对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讲解20课时,实践操作20课时。
2. 教学进度: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4课时)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第5-8课时)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检修方法(第9-12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13-20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2. 教学难点:柴油机电控系统中各控制单元的相互作用及故障诊断。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讲课课件
![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81eb9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2.png)
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讲课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3. 电控防爆燃系统的控制方法4. 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3. 使学生了解电控防爆燃系统和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柴油机电控系统模型。
2. 投影仪。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柴油机电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2. 教材讲解:详细讲解电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并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电控系统的组成。
2. 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请详细解释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3. 请分析电控防爆燃系统和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研究柴油机电控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船舶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讲课课件,敬请期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控系统主要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它们共同协作,实现对柴油机的精确控制。
2.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控喷射系统主要包括喷油泵、喷油嘴等部件,通过ECU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实现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优化。
3. 电控防爆燃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控防爆燃系统通过控制柴油机的供油量、供油定时和供油压力,有效防止爆燃现象的发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控尾气净化系统通过控制柴油机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教案柴油机电控系统
![教案柴油机电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594f8756c85ec3a86c2c51b.png)
“位置控制”的转子分配泵供油量控制装置,一般采用转子式或占空比电磁阀式电子调速器。
第一代位置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系统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泵-管-嘴系统,还保留了原喷油泵中的齿条、滑套、柱塞上的斜槽等控制油量的机械传动机构,只是对齿条或者滑套的运动位置予以电子控制。
日本Denso公司的ECD-V1,德国Bosch公司的EDC和日本Zexel公司的COVEC等都属于位置控制的电控分配泵系统。日本Zexel公司的COPEC,德国Bosch公司的EDR系统和美国Caterpillar公司的PEEC系统等都属于位置控制的电控直列泵系统。
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内存程序,计算出供(喷)油量和供(喷)油开始时刻,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执令信号。
3、执行元件
执行ECU的指令,调节柴油机的供(喷)油量和供(喷)油正时。
二、位置控制方式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以电控直列柱塞泵或电控转子分配泵为特征。
1、直列柱塞泵的供油量控制
“位置控制”的直列柱塞泵供油量控制装置一般采用占空比控制型电磁阀(简称占空比电磁阀)式或直流电动机式电子调速器。
时间分配
1分钟
9分钟
6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柴油机电控系统(1/2)
1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复习引入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学时
重点知识
观看各个系统图片
【作业】
第二课时
着重讲授
位置控制方式中的直列柱塞泵的供油量控制
观看时间控制方式的视频课件
注意一二三代的区别与改进方面
教学难点
重点讲授第三代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基本特点
注意
作业
汽车电路识别
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
《柴油发动机电控》课件
![《柴油发动机电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f9d3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1.png)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传感器
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 态和参数,如进气压力、 温度、油门位置等。
控制器
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 算出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 时间,并控制喷油器执行 。
执行器
包括喷油器和废气再循环 阀等,根据控制器的指令 执行相应的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
提高发动机性能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执行器
执行器是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执行机构,负责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驱动相应的部件完成控 制动作。
工作原理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驱动内部的机构或元件产生相应的动作,实现对发 动机的精确控制。执行器的动作可以是调节油量、点火时间等,以实现最佳的发动机工作状态。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进 步,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将更加 智能化,能够实现自适应控制和
智能故障诊断。
电动化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柴油发 动机电控系统将逐渐向电动化方向 发展,以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排放 。
网络化
通过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柴 油发动机电控系统将实现远程监控 、远程诊断和云服务等功能。
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部的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 电信号输出。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控制器
控制器是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 输入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输出控制指令。
工作原理
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根据预设 的控制逻辑进行计算和判断,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这些控 制指令经过执行器的作用,实现对发动机的精确控制。
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
![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a585a4a7302768e9939d0.png)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2012 ~ 2013 学年度下学期课程名称: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授课教师:熊炳福课程所属系(部):汽车工程系课程名称: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授课班级:20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3、4、5班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总学时:72学分:5使用教材:张西振田有为主编汽车柴油机电控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教学方法、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主要参考书目:1、德国BOSCH公司编《BOSCH柴油机管理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美)汤姆逊学习公司编《发动机机械和发动机性能修理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3、宋福昌主编《电子控制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检修》国防工业出版社标题: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柴油机的发展史。
2、熟悉柴油机应用领域。
3、了解柴油机匹配标准、性能参数、。
4、了解国内外柴油机发展状况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重点:1、柴油机的匹配标准。
教学内容及过程:※1、绪论一、柴油机的发展史二、柴油机的应用领域1、固定设备的发动机2、轿车及轻型商用车3、载重货车4、工程建筑及农用机械5、火车机车6、船舶三、匹配标准发动机功率、单位功率输出、运行安全性、产品成本、运行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能、用户友好性、便利性四、发动机性能参数转速压缩比平均压力输出升功率(KW/L)质量与功率比油耗比四、发动机构造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思考题:1、比较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组成有哪些区别?2、四配套指的是什么?课后小记:标题:柴油发动机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1、柴油机的基本原理2 、柴油燃料3、气缸进气控制4、柴油机燃油喷射基本原理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重点:1、柴油机混合气的燃烧过程、运行条件。
2、混合气形成方法。
3、柴油燃料。
4、燃油喷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柴油机的基本原理1、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24、900)、做功(着火)、排气配气定时:重叠角—有助于扫除残余废气和冷却气缸压缩比:冷启动特性、转矩、油耗、噪声、污染物的排放。
电控柴油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教案
![电控柴油共轨发动机控制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92d4e0b1c59eef9c7b407.png)
头脑风暴法
2
立
项
长城哈弗2.8TC电控柴油共轨发动机电控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组成的认识
通过案例进行导入。(加油站加错油)
5分钟
3
制
定
计
划
查看维修手册;
制定出各自的计划、方案,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教师提供原车维修手册等必要的资料和检测工、量具,在学生制定计划过程中,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老师应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
依据维修手册进行查询和其他成型进行对比,最终完成任务。
教师在学生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适当启示、引导和安全监督。
90分钟
分组操作,
学生分组并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5
检查评估
对各自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自我评估。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新的兴趣。
签名:
备注
5分钟
笔记记录、清点工具
1、宣读课堂纪律及注意事项;
2、为每组派发工具一套,并列出清单,发放和宣读《工具使用保管规范》、和《专用工具借用规范》和《现场管理规范》
15分钟
讨论并踊跃发言
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用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电控汽油发动机了解的程度,并在黑板上做记录,以便在后边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对电控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机作出比较,对学生说的正确性不做评价。
教师对每个学生或组别进行总结,掌握了什么,还需要注意什么,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15分钟
6
归档或应用
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
柴油机电控技术简介教案
![柴油机电控技术简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377dfb700abb68a982fb38.png)
二、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1.改善低温起动性。
2.降低氮氧化物和烟度的排放。
3.提高发动机运转稳定性。
4.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内存程序,计算出供(喷)油量和供(喷)油开始时刻,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执令信号。
3.执行元件
执行ECU的指令,调节柴油机的供(喷)油量和供(喷)油正时。
第3节
柴油机供(喷)油量控制
教
案
内
容
一、位置控制方式
柴油机供(喷)油量的控制方法随供给系统的类型而异。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以电控直列柱塞泵或电控转子分配泵为特征。
5.控制涡轮增Βιβλιοθήκη 。6.适应性广。第2节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教
案
内
容
一、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功能
1.燃油喷射控制
(1)供(喷)油量控制
(2)供(喷)油正时控制
(3)供(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的控制
(4)喷油压力的控制
(5)柴油机低油压保护
(6)增压器工作保护
2.怠速控制
(1)怠速转速的控制
教学重点和
难点
掌握柴油机电控系统是如何实现喷油过程和进气过程以及三代柴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进程
第次课
第1次课
第2次课
第3次课
授课章节
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柴油机供(喷)油量控制、供(喷)油正时控制
柴油机电控系统课件
![柴油机电控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9ad9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a.png)
柴油机电控系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柴油机电控系统教材的第三章,主要介绍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其控制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过程。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其控制过程。
难点:燃油喷射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柴油机电控系统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台实际运行的柴油发电机为例,让学生观察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材内容讲解:(1)介绍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包括高压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柴油分配器等部件。
(2)讲解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的加压、喷射、燃烧等过程。
(3)阐述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过程,包括喷油定时、喷油量、喷油压力等参数的控制。
3.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组成1. 高压油泵2. 喷油器3. 高压油管4. 柴油分配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工作原理1. 燃油加压2. 喷射3. 燃烧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控制过程1. 喷油定时2. 喷油量3. 喷油压力七、作业设计1. 描述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2. 解释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简述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运行的柴油发电机引入课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第三章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教案
![第三章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9a213c281e53a5802ff72.png)
第三章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第一节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发展柴油机技术的三次飞跃柴油机发展的100多年历程中,有三次重大的技术突破,使柴油机技术达到今天的水平。
但是,其中的两次却是和燃油系统直接相关,这也足以说明燃油系统在柴油机技术中的地位。
1、机械式燃油系统狄塞尔发动机初期采用煤粉作为燃料,采用高压空气喷射。
由于空气压缩机和每循环将少量的燃料准确地供人气缸中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狄塞尔发动机从诞生开始到博世公司正式推出直列式合成泵为止的30多年间,技术上一直处于探索徘徊过程之中。
开发出来的一些机型也只是属于低转速、低指标的范畴,不能迅速发展,不能推广应用。
1927年,德国博世公司研制出了直列式合成泵,奠定了机械式泵管嘴型燃油系统,为柴油机的高速化、改善燃烧、提高性能创造了条件。
机械式燃油系统为柴油机提供了强有力的“心脏”,为柴油机的技术腾飞创造了条件。
其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单体柱塞泵、康明斯公司开发成功泵喷嘴系统。
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分配式喷油泵,适用于中、小型柴油机,为轿车和轻型车用柴油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增压和中冷技术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是柴油机的第二次技术飞跃,为柴油机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
1921年,瑞士Alfred Buchi博士申请了“脉冲系统”的废气涡轮增压专利,1927年开发成功了实用的涡轮增压柴油机。
增压技术是提高柴油机燃油经济性的基本手段之一。
增压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中。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美国为中心,柴油机增压技术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涡轮增压柴油机随着涡轮增压器产品的成熟以及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
1954年,沃尔沃公司首先将增压技术应用到汽车柴油机上。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型柴油机迅速发展。
其重要的标志是:1958年之前,6一8t级的载货汽车都是两轴汽车;t958年之后,日本开始生产lOt级的3轴载货汽车,1964年还研制出4t级载货汽车。
49-50电控发动机教案-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49-50电控发动机教案-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05b17267ec102de2bd89a4.png)
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泵的调速器和喷油提前角调节器(喷油正时控制器)由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影响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的有关因素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信号输入ECU,经分析处理后输出控制指令,通过电动调速器和喷油提前角调节器来控制燃油喷射量和喷油正时。
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泵分为直列柱塞式和分配式两种。
三、简答题
1、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泵
2、位置控制分配式电控喷油泵
与学生共同进行柴油机系统分类的探讨,使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
注重方法讲解的严肃性
讨论解决问题
对比记忆
具体问题分析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2分
3分
30分
30分
10分
5分
二.
三.
四
五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自我介绍。
导课部分: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我们在汽车上常见的发动机类型,而大家对柴油机的直接印象就是拖拉机,那柴油机有哪几类,他们又是怎么工作的?这次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番。
新授部分:
根据喷油量控制方式可分为位置控制和时间控制。
位置控制系统
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系统,而且还保留了喷油泵中齿条齿圈、滑套、柱塞上控油螺旋槽等油量控制机械传动机构,只是对齿条或滑套的运动位置由原来的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微机控制。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
2.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材
分析
重点
1.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2、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泵的特点。
难点
1.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55-56电控发动机教案-柴油发动机喷射系统的控制
![55-56电控发动机教案-柴油发动机喷射系统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9268ffa5acfa1c7aa00cceb.png)
教学设计授课班级授课日期第55-56课时课型新授教具、资料教材、多媒体课题柴油发动机喷射系统的控制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正确描述保留机械式喷油泵的电子控制的特点2、阐述直列柱塞式电控喷油泵的电子控制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以任务引领的方式进行导入,之后结合所讲每一组成部分进行逐一展开讲解,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分成小组,老师提出问题,小组通过课本搜集资料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2.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 1. 保留机械式喷油泵的特点难点 1. 保留机械式喷油泵的特点关键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资料的搜集,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板书设计保留机械式喷油泵的电子控制课后小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一.二.三.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自我介绍。
导课部分:之前我们学习了柴油机的相关知识,多数重载车型都采用了柴油机,那么对比汽油机的喷射方式,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保留机械式喷油泵的电子控制。
新授部分:相位差的检出方法如图:发动机驱动轴和凸轮轴上分别装有转速脉冲发生器和转角脉冲发生器,如图示。
对应两个脉冲发生器分别装置了传感器。
从这两个传感器的信号ne和np可检出两者的相位差。
二、分配式电控喷油泵的电子控制直分配式电控喷油泵系统的组成如图:与学生共同进行保留机械师喷油泵探讨,使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
注重方法讲解的严肃性讨论解决问题2分3分30分电控分配泵如图:1.喷油量的控制由ECU控制电子调速器中的控制套筒的位置来实现。
电子调速器的构造如图示,由转子式电磁执行器和油量控制机构组成。
转子式电磁执行器工作原理如图。
非对称磁极铁心上绕有线圈,ECU根据有关输入信号可通过改变占空比的方法控制流入线圈电流的大小,就能使转子在0°~60°范围内旋30分四五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适应性广。
三、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功能
1、燃油喷射控制
(1)供(喷)油量控制
(2)供(喷)油正时控制
(3)供(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的控制
(4)喷油压力的控制
(5)柴油机低油压保护
(6)增压器工作保护
2、怠速控制
(1)怠速转速的控制
(2)各缸均匀性的控制
3、进气控制
(1)进气节流控制
(2)可变进气涡流控制
(3)可变配气正时控制
4、增压控制
5、排放控制
6、起动控制
7、巡航控制
8、故障自诊断和失效保护
9、柴油机与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
如何检查燃油系统的油压?
2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除了控制喷油量外,对喷油正时和喷油的压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较高约为19.6MPa)
特点:通过设置传感器、电控单元、高速电磁阀和相关电/液控制执行元件等,组成数字式高频调节系统,有电磁阀的通、断电时刻和通、断电时间控制喷油泵的供油量和供油正时。但供油压力还无法独立控制。
二、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1、改善低温起动性。
2、降低氮氧化物和烟度的排放。
3、提高发动机运转稳定性。
4、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四、时间-压力控制方式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典型的是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在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对喷油量的控制采用“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用得最多的是“时间-压力控制”方式。
在该系统中,ECU控制供油压力调节阀使喷油器的喷油压差保持不变,再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工作实现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电磁阀通电开始时刻决定了喷油的开始时刻,其通电时间决定喷油量。
注意
作业
汽车电路识别
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位置控制、时间控制、时间—压力控制(压力控制)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常规压力电控喷油系统)
特点:结构不需改动,生产继承性好,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
课题
柴油机电控系统
计划学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电动燃油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电动燃油泵控制电路的检修
教学重点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功能
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压力控制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现场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引入
教授新课
观看幻灯片
布置作业
第二代时间控制系统
时间控制系统是用高速强力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一般情况下,电磁阀关闭,开始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喷油始点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刻,喷油量取决于电磁阀关闭的持续时间。传统喷油泵中的齿条、滑套、柱塞上的斜槽和提前期等全部取消,对喷射定时和喷射油量控制的自由度更大。
日本Zexel公司的Model-1电控分配泵,美国Detroit公司的DDEC电控泵喷嘴、德国Bosch公司的EUP13电控单体泵都属于时间控制系统。我国专家欧阳明高和丹麦Sorenson研制的“泵-管-阀-嘴(Pump/Pipe/Valve/Injector-PPV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属于第二代电控喷射系统。
各种柴油电控系统的区别在于控制功能、传感器的数量和类型、执行元理和安装位置,但基本组成与其他电子控制系统一致,也是由传感器、ECU、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1、传感器
(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2)反馈信号传感器
(3)燃油温度传感器
(4)其他传感器和信号开关
2、柴油机控制ECU
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内存程序,计算出供(喷)油量和供(喷)油开始时刻,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执令信号。
3、执行元件
执行ECU的指令,调节柴油机的供(喷)油量和供(喷)油正时。
二、位置控制方式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以电控直列柱塞泵或电控转子分配泵为特征。
1、直列柱塞泵的供油量控制
“位置控制”的直列柱塞泵供油量控制装置一般采用占空比控制型电磁阀(简称占空比电磁阀)式或直流电动机式电子调速器。
2、转子分配泵的供油量控制
“位置控制”的转子分配泵供油量控制装置,一般采用转子式或占空比电磁阀式电子调速器。
第一代位置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系统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泵-管-嘴系统,还保留了原喷油泵中的齿条、滑套、柱塞上的斜槽等控制油量的机械传动机构,只是对齿条或者滑套的运动位置予以电子控制。
日本Denso公司的ECD-V1,德国Bosch公司的EDC和日本Zexel公司的COVEC等都属于位置控制的电控分配泵系统。日本Zexel公司的COPEC,德国Bosch公司的EDR系统和美国Caterpillar公司的PEEC系统等都属于位置控制的电控直列泵系统。
缺点:系统响应慢、控制频率低、控制自由度小、控制精度不够高,喷油压力无法独立控制。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高压电控喷油系统)
改变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主要以电控共轨(各缸喷油器共用一个高压油管)式喷油系统为特征,直接对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喷油压力等进行“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
三、时间控制方式
供油量的“位置控制”特点是用模拟量来控制执行元件工作,通过对喷油泵油量控制机构的定位来得到所需的供油量。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电子调速器,总是需要由部分机械装置来完成对喷油泵供油量的调节,也会降低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所以继供油量“位置控制”之后出现了“时间控制”。
1、转子分配泵的供油量控制
时间分配
1分钟
9分钟
6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柴油机电控系统(1/2)
1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复习引入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学时
重点知识
观看各个系统图片
【作业】
第二课时
着重讲授
位置控制方式中的直列柱塞泵的供油量控制
观看时间控制方式的视频课件
注意一二三代的区别与改进方面
教学难点
重点讲授第三代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基本特点
在回油通道中安装一个有ECU控制的高速电磁阀来控制回油通道的开闭,也就实现供油量的“时间控制”。“时间控制”的转子分配泵取消了油量控制滑套和泵油柱塞上的回油槽(或孔)。
2、P-T喷油器的供油量控制
取消了原P-T燃油系统中结构复杂的调速器和喷油器中的计量装置,使燃油供给系统大为简化。
高速电磁阀关闭的时刻即是喷油开始时刻,高速电磁阀关闭的持续时间决定了喷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