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
一、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复习地理
1.回归教材
教材中的基本内容、重要知识点是高考试题解答原理的源泉。考题以课本为基础进行雕饰,加以延伸,所以只要将教材中的内容看透、理解透,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首先,要特别注意课本中的图表及图表下的注解,对图表进行观察、分析、理解、运用。因为在高考中出现的读图题,大多源于课本中的基本图像知识。
其次,理解课本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原理、数据,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当然,光看不行,还需做适当的读书笔记,将课本读薄。
第三,不要忽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和课后习题,对这些要做出必要的理解与记忆。
最后,要将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经常拿出来翻阅,以加深印象。
2.常看地图册
复习时,应与地图册形影不离。在高考试题中,有关区域地理的分值比重较大,所以识记地图册很有必要,要在脑海中形成多维立体动态图像。
首先是定位,记住常见的一些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30°N、35°N、30°、20°W、160°E、30°E.90°E、110°E、120°E和0°、180°线等所穿过的地
形区与国家,也可依据大陆、海洋轮廓、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定
位。
其次是叠加。叠加如“三明治”般有层次感, 便于整体记忆。以中国政区为例,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布基础上,从下往上,分层依次叠加与各省相对应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如气候类型、植被、地形、河流分布、土壤、资源种类、自然带、干湿
地区、内外流区、耕作制度、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交通、人口、文化景观、环境问题、商品粮基地、经济带、城市发展、自然灾害等。在处理世界政区时也应如此,但要再加几层,如洋流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风带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等,大家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已有信息和要记忆的信息相叠加,使已知和未知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忆效果会好一些。
最后,联系自己叠加后的知识点,进行区域间的比较:如中国与世界各区的相互联系、中亚与中国的联系、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联系等。
3.查漏补缺
经过一、二轮系统复习后,还会有散落的知识点与解题规律,这需要我们在做练习或测试题时,查出“漏网之鱼”。切记:做题应选择综合性强的,避免题海战术,以免浪费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进行专题训练,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内在联系。
4.重视“错题”
在冲刺阶段,或多或少总会有做错的题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件好事,因为它暴露了你的知识盲点,加强学习便于“对症下药”。临考前再次翻看“错题集”,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5.关注时事
多留意一下重大时事,并了解与时事相对应区域内的人文、自然地理特征。
热点问题复习的对策
(1)找准热点
地理高考的热点与政治高考的热点有所不同。我们不能机械地把时间跨度定为一年。因
为,许多重大热点如南水北调、三峡工作等,从计划提出到工程实施及完成,本身的时间跨度都很大。因此,我们既要关注它们的“过去时”状态,更要掌握它们的“现在进行时”状态,甚至还要注意它们的“将来时”状态。而且,高考对热点问题的考查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理分布、形成原因、热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把与热点有联系的主干知识,迁移、重组、整合在一起,形成能够自然顺畅分析热点问题的、具有综合思维价值的知识体系。除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高质量的以综合题为主的试
题进行练习、对其精要部分加强记忆外,还要进一步思考其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提高自己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把握紧密度
通过热点问题设置新情景,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围绕课本,最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进行热点问题复习时,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和处理热点,也就是注意把热点问题所反映到的学科知识点弄懂,并能灵活运
用;要能够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特点;由于很多跨学科综合题是由单科老师命制而成,因此,在跨学科综合练习时,要注意把与教材结合不够紧密,甚至不适合现行教材的内容删去。
(4)注意深度
热点复习的本质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热点本身的掌握,更主要的是为了深化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果在热点复习中,只是罗列大量的材料、数据,不注意去揭示热点的本质,就只能使热点复习走入舍本逐末的误区。所以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热点复习达到一定的深度。但也要注意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的探讨,能开拓我们的思维,对我们的复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可以具有批判性、探索性,可以是个性化的一家之言,而高考命题受制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
认同度。
高考一定会考热点,但不可能考所有热点,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准热点、选好角度、把握与教材的紧密度、注意好复习的深度。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高考在不回避热点的同时,为了减少猜题押题的影响,尽量从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角度进行命题,因此对热点问题的复习,最根本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展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课题,
更不受时间限制。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一年内的重大时事热点,而且还要适当延长热点的时间跨度,特别要关注那些持续性强,关系我们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的重大热点问题,主要是国内热点和我国有密切关系的国际热点。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还可结合政治、历史等学科进行思考,使热点问题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2)选好角度
找准热点,只是热点复习的第一步,真正有利于热点复习的是选好切入点。要体会和领悟它在知识点上可能的和最有意义的切入角度。主要从热点问题与地球运动知识的联系、热点问题和地二、高考地理答题对策
1.读懂题意
高考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考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熟练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