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说课)历史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马华说课)

(说课)历史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马华说课)

教材内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的暴政具 体表现;陈胜吴广 起义的时 间、地点; 巨鹿之战;秦朝的 灭亡;楚汉之争。 2.探究秦的暴政的 表现,培养初步分 析归纳历史问题的 能力。 3. 探究秦亡前后, 项羽、刘邦领导的 战争性质的变化, 培养初步比较战争 性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建知识平台, 明确学习目标。 2.通过问题探究,培 养分析、提取历史 信息的能力,初步 掌握史料论证的学 习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 式,培养自主学习、 团队合作的能力。 4.通过历史地图的运 用,帮助学生建立 历史时空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对秦亡 和楚汉之争 胜败原因的 探究,从而 加深对“得 民心者得天 下,失民心 者失天下” 这一道理的 深刻理解。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初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 习已经具备一定得历史学习能力 和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 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因此,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历史成 语故事,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 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 学科素养。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 秦的暴政 • 陈胜吴广起 义 • 楚汉之争。 •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 项羽刘邦所领 导的战争性质 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情景 创设法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Biblioteka 教学反思合作 探究法 EEPO 教学法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讲述了秦末时期,由于秦始皇统治下的暴政和苛捐杂税,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引发了农民大起义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末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二、说学情本课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对秦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农民大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秦末时期农民的生活困苦和起义的原因;b. 掌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c. 理解农民起义对秦末政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c.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友爱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b. 理解农民起义对秦末政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和事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秦末农民起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师提问:你们对秦末农民起义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环节:学习活动1. 讲解历史背景和事件过程a. 教师简要介绍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历史背景。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陈胜、吴广起义,刘邦和项羽的领导,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建立。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开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于封建社会的起源和秦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清思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秦末农民起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4.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深入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课件

4.课后作业
观看相关影视资料,并且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观后感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播放《秦始皇》动画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通过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 秦始皇为统一大业做出 了突出贡献,但是他作为一位统治者,也有其残暴的一面。 那么秦始皇的残集都表现在那些方面呢?会给显赫一一时的秦 朝带来怎样的后忠 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共同来探讨今天的新课:秦木农民起义。
2、资料研习法:
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团结研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根据设问得出相应的历史结 论,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史料分析对历史课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处在直接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而我则起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式教学法:
贯穿教学的始终。从启发、点拨、诱守的启发方式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让学生在 寻找答案、探宗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是中融会灵通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开发 智能,提高分析创题和解决利题的能力。
■ 能力和方法目标:培养用阶级观点和阶级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用 “动态”图反映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及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的灭亡的关系,学习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痛恨秦的暴政,同情秦代农民的苦难,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 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以及农民起义推翻奈朝残暴统治的历史功绩,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秦末农民起义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秦的统一, 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 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 深远。而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 序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秦朝的统一,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强大的秦王朝却昙花一现,很快就走向灭亡,本课通过“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本课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记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三、说学情初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成语故事的运用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

2.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五.教法、学法1.说教法:以情景体验历史,以探究认知规律,以交流升华情感,采用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展示交流法。

2.说学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组内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教材名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名称: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了解农民起义对历史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农民起义的背景与原因2.农民起义的主要形式与内容3.农民起义对秦朝和中国历史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农民起义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农民起义的主要形式与内容•探讨农民起义对秦朝和中国历史的影响3.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农民起义的复杂性和影响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农民起义场面的图片或读取一段关于农民起义的文字,让学生猜测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4.2 学习任务1:农民起义的背景与原因4.2.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简要介绍秦朝的统治、政策和社会矛盾,引导学生理解秦末社会的不稳定和农民的困境。

#### 4.2.2 学习小组活动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介绍农民起义发生的主要背景和原因。

学生需要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 4.2.3 整体讨论学生代表在班级中展示他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

4.3 学习任务2:农民起义的主要形式与内容4.3.1 探究活动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农民起义的形式(如割发代表、农民战争),进行深入探究和了解其背后的原因、目标和策略。

#### 4.3.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他们对农民起义形式的研究成果。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农民起义的多样性和共同特点。

4.4 学习任务3:农民起义对秦朝和中国历史的影响4.4.1 视频观看观看一段关于农民起义对秦朝和中国历史影响的视频。

#### 4.4.2 学生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农民起义对秦朝政权以及后来的历代帝王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围绕着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起义军与秦军的斗争展开。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行径,以及农民阶级在苦难中觉醒、抗争的过程。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封建暴政的认识,以及对农民起义的历史评价。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本课的核心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的暴政表现,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表现、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影响。

2.教学难点: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军与秦军的斗争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秦朝的暴政,为学生讲述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秦朝的暴政表现,思考农民起义的原因。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4.案例分析:分析起义军与秦军的斗争过程,让学生了解农民起义的艰苦性和英勇斗争精神。

5.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秦末农民起义说课稿优选版

秦末农民起义说课稿优选版

《秦末农民起义》说课稿成都市温江区公平实验学校蒋静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中国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以及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的中,每一个封建王朝都经历了建立、兴盛、腐朽、灭亡的过程。

而与王朝腐朽、灭亡相伴的就是农民起义。

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新课程标准只要求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可见秦末农民起义不仅作为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而且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农民起义中最具代表性,学习本课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史的了解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材内容从教材整体体系上看《秦末农民起义》位于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这段处于秦统一和西汉统一这两段大统一时期中间的过渡阶段,秦末农民起义体现了统一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

而就本课的具体内容来看,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即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实际上是讲起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而过程又包括爆发、曲折、决战、胜利四个环节,因此我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

3、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人教版教材把秦朝的建立、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结合在一起一课完成,而川教版把秦朝统一及秦朝的灭亡分开来,我想教材这样编排就是为突出秦末农民起义作为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具有首创性和典型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充分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深刻道理。

对学生以后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奠定正确的观。

但教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楚汉之争的故事了解颇多,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有一定的了解,但本教材却对楚汉之争加以回避,学生对楚汉之争的性质不了解对后来的刘邦建立汉朝就可能会产生“汉朝是农民政权吗?”的疑惑.因此在刘邦项羽农民起义性质的认定上应作适当的补充.4、教学目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目标要求是: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围绕这一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说课稿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说课稿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说课稿一、.设计理念:当前新课程理念,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教为本到学生主体参与,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它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推向一个历史新阶段。

本课生动再现“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的内容,介于秦统一和汉统一之间,为后面汉武帝文治武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它有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重点、难点: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难点:秦朝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历史学习水平,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技能。

基于以上分析的理解,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论从史出,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展开学习。

四、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

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2、水平与方法:培养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水平。

通过度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学习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痛恨秦的暴政,同情秦代农民的苦难,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

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以及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历史功绩,培养准确的价值观。

五、.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展示交流法。

学法:自主性学习法、“论从史出”、听讲法。

1、导入新课,我用通过大家熟悉的象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新课:本节课的难点是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关系,我是这样突破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一、教材背景《秦末农民大起义》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秦王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暴政和苛捐杂税,草民们纷纷起义的历史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秦朝的统治方式、农民大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对于后来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秦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了解农民大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历史文本的能力,掌握提取文本关键信息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历史,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秦朝末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理解农民大起义的原因。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历史文本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导入引导: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农民大起义的思考。

–问题一:你知道秦朝吗?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问题二:你听说过农民大起义吗?你知道它的原因是什么吗?–问题三:你认为农民大起义对后来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2.学习文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内容,并进行重点标记。

–第一段:秦王朝末年形势动荡,社会不稳定。

–第二段:统治者实行苛捐杂税,草民生活困苦。

–第三段:草民纷纷起义,形成农民大起义。

–第四段:农民联合起义,对秦朝统治造成严重影响。

3.讲解梳理: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问题一:为什么秦朝末年社会动荡不稳定?–问题二:为什么草民生活困苦?苛捐杂税是什么?–问题三:为什么草民纷纷起义?他们的起义对秦朝统治有什么影响?4.拓展延伸:通过相关资料或案例,让学生对农民大起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农民大起义的理解和感想。

–观看视频:展示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对农民大起义有更直观的了解。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5篇)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5篇)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闫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并收集与本课有关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温故知新(提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生答:秦朝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一、秦的暴政情景: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此情景引出秦朝的刑罚(1)刑法的严苛死刑:坑杀、腰斩、车裂、醢(音海,即剁成肉酱)等十多种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秦法还规定:族诛连坐等(2)赋税和徭役繁重多媒体出示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要修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出示数据材料: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50万,南戍五岭50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70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计算:秦朝全国总人口有2000万人妇女人数有1000万人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小孩650万人青壮劳动力还有多少?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耕田种地的还有多少?通过计算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到50万的人口,需要种地养活2000万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获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获奖课件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下
乌江
乌江自刎
关注学生探究,引导分析比较
刘邦胜为何?项羽败何因?(引导学生感受”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约法三章”,收揽民 心。
项羽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失民心。 刚愎自用,依赖武 力,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
善用人才, 势力壮大。
关注学生探究,引导分析归纳
合作探究
成果分享
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关注学生探究,获取完整知识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暴 政
暴政失去民心,秦末农 民起义在酝酿。
关注学生探究,获取完整知识
骊山陵墓 阿房宫 有秦 关的 系措 吗施 ︖与 速 亡
指鹿为马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 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 涂墨,判为刑徒。” 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微课《陈胜吴广起义》、影
视片《巨鹿之战》、动画片《楚汉之 争》。
按能பைடு நூலகம்自学,提 高学习效率 教师了解学生学
前测
学生当堂完成《课前测试》。
习情况
课前测试试题
(1)、秦始皇完成统一后,迫使农民缴纳沉重赋税,农民要交纳自己收获物 的▁▁▁▁。
A 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 三分之一
课标要求与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教材解析
学情分析
第一
第二 学生学习秦朝历史 有强烈兴趣,在传 授基础的历史知识
第三 教师展示时选择共 性的问题,展示过
根据教材进行有 针对性的课前教 学准备和设计。
程中运用这些问题
互动,注重生成问 题的价值性。
时,为学生呈现出
清晰的历史发展脉 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0课,本课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以及秦朝的暴政和腐朽统治。

教材还介绍了刘邦和项羽的领导才能,为学生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的暴政和腐朽统治,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认识刘邦和项羽的领导才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和腐朽统治,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刘邦和项羽的领导才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秦朝的暴政和腐朽统治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灭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4.情景模拟:模拟陈胜、吴广起义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5.课堂讲解:讲解刘邦和项羽的领导才能,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说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三、教学难点秦的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师:秦朝,看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课师:我把这4个问题分别交给4组的同学来回答,第一第二组从课本第**页第*段找出答案。

第三组从第**页第*段找,第四组在第**页第*段找。

我说的够清楚了吗?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三分钟到师:请第一组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在田地里劳作,秦国的男子去哪了?生:回答(或不知道)师: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当时全国人口,假设妇女有1000万人,老幼病残有600万,还剩下400万的青壮年。

这400万青壮年有40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50万南攻越族,戍守五岭;70万修阿房宫,修骊山墓;200修驰道,运粮饷。

那这些服徭役、兵役的青壮年占全国青壮年的百分多少呢?师:大约占了90%,同学们说这些徭役、兵役对农民来说是繁重的,还是轻松的?生:繁重的师点出结论(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师:那90%生:妇女、老人和小孩师:说的没错(放映秦修的巨大工程)师:我们来看下个问题(下一张1/3够一大家子吃吗?生:不够师:这些赋税对农民来说是轻松的吗?生:不是师:没错,赋税沉重(点出结论)师: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来回答,为什么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生:回答或不知道师:因为秦朝的法律很严苛,其中有一条是砍脚,我们可以看第**页的材料研读,五个人偷一钱以上就要被砍脚。

被砍脚的人多了,什么东西就畅销了?生:拐杖所以我们说秦朝的法律很——严苛下一张PPT(秦朝的几种刑罚)师:请第四组的同学来回答,为什么把鹿说成马?生:指鹿为马师继续问:秦二世都做了什么?生:秦二世······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生:能(或不能)点出下一张PPT师: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怎样呢?我们来看一个秦朝的老人是怎么说的。

《秦末农民大起 义》 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 义》 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秦末农民大起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秦的暴政,包括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严苛的法律等,这是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接着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然后阐述了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反秦斗争,最终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斗争的基本史实。

(3)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图片和史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感受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2)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斗争。

2、教学难点(1)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说课稿1

部编版《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说课稿1
——杜牧《阿房宫赋》
这段话表达了杜牧的什么观点?你赞同吗?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楚汉之争:
1、时间: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2、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
3、性质:
“汉王”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楚河汉界 鸿沟议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下之战
乌江自刎
4、结果: 历史上的对抗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大兴土木 劳役(徭役)兵役繁重
秦始皇 法律严酷
秦朝统治者
暴政
赋税沉重
秦二世 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
束颈的铁钳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铁桎(zhì 脚镣)
秦始皇吞并六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
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战国和三国
D.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
————项 《 首羽汉书·食创货志》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
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
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项羽、刘邦起义:
①项羽巨鹿之战: ②秦朝灭亡
破釜沉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 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C.长平之战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 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小结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第10课,主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它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秦 朝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课生 动再现“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的内容,介于秦统一和汉统一两次大 统一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具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投影】出示农民交税、百姓修 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上 以图片的形式来复习
长城、商鞅车裂三组图片。
节课所学知识。
旧课,巩固旧知识,
承上启下,也能激发

【教师总结】:

【过渡】:


起学生的学生兴趣。
让学生有一个缓冲时
认真听讲并记忆本课已 间,从前面的知识过
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 案。
称“楚汉之争”。在这场皇位之
争中究竟谁会笑到最后呢?
【总结】所以最终还是汉王刘邦
取得了胜利,所以之后才有了汉
朝。 让学生阅读课本50页的材料, 学生作答:刘邦注重收 培养学生阅读与分析 分析楚汉之争为何刘邦能取胜? 揽民心,善用人才,而 能力,从课本中找答
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 案。 人才。
缺点:应把学生回答的答案要点或关键词写在黑板上,以表对学生的肯定,也能起到 鼓励学生积极作答的效果。播放完视频后,应对陈胜、吴广起义时说的豪言壮语提点一下。导入 时的看图片回答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提问。课堂练习题部分字体设置太小。

《 秦末农民大起义》优秀教案

《 秦末农民大起义》优秀教案

领导人:陈胜、吴广
问:大泽乡起义后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建立农民政权
结果:陈胜吴广被害
问: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学生分组讨论历史意义: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
神;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的统治,鼓舞了后继者为反抗暴政而战。

【秦朝的灭亡】
项羽、刘邦起义地点:
巨鹿之战:1时间:公元前2021
(2)交战双方:秦军和楚军
(3)结果:歼灭秦军主力
秦朝的灭亡:1时间:公元前2021
(2)经过:起义军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
兰州八中石磊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秦朝的统一,将中国历史推
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强大的秦王朝却昙花一现,很快就走向灭亡,本课
通过“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
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本课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记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三、说学情
初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成语故事的运用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

2.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五.教法、学法
1.说教法:以情景体验历史,以探究认知规律,以交流升华情感,采用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展示交流法。

以上是我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说课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