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享发展 持续改善民生

合集下载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发展新理念中,一个广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理念是共享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1.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百姓诉求“8月20日,上门理发;9月15日,打扫卫生……”这是安徽安庆市75岁老人赵洵琦的“公共服务账本”。

老人长年瘫痪一直靠老伴照顾,非常想有人帮衬。

去年,安庆实施城区70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圆了她的愿望。

)2.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

3.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这些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4.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

(过去改善民生做的很多事情是带有普遍性的,现在不同的特殊群体面临着不同的特殊困难,比如老年人口面临的问题,医疗问题、养老设施问题,怎么解决精神的寄托问题,等等。

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方针

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方针

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方针在我国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发展局面,我国提出了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的重要意义1.1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因为在共同奋斗中,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国家合力,更好地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

1.2 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共同奋斗实现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社会财富总量,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之一。

1.3 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因为在共同奋斗中,能够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利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二、坚持在共同奋斗中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2.1 促进社会公平在共同奋斗中改善民生,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因为只有让每个人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2.2 提高民生水平通过共同奋斗改善民生,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为民生改善是我国的初心所在,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2.3 增强人民获得感共同奋斗中改善民生,能够更好地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因为只有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成果,才能够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坚持在共同奋斗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方针,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也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我们也要认识到,坚持这一方针需要长期艰苦奋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践行。

“十三五”发展新理念之共享: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十三五”发展新理念之共享: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课后测试

•1、根据我国国情,在继续增加公共服务的同时,要改变国家现代基本公共服务()性供给的局面。

(6.67 分)A均衡歧视C分散D统一正确答案:B•2、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

(6.67 分)A平稳B升高减低D波动正确答案:C•3、()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

(6.67 分)A政府国家C地方D企业正确答案:B•4、“十三五”规划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67 分)AB绿色C开放共享正确答案:D•5、“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6.67 分)A劳动效率B劳动人口劳动报酬D劳动技能正确答案:C•6、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能力上。

(6.67 分)创新B改革C发展D法治正确答案:A•7、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6.67 分)创新B改革CD法治正确答案:A•8、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

(6.67 分)A700万B7000万C万5000万正确答案:B•9、“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

(6.67 分)决胜B中间C关键D以上皆是正确答案:A多选题•1、根据“十三五”规划,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有()做法。

(6.67 分)A扶低B扩中C调高D正确答案:A B C D•2、中国现行民生制度存在的问题有()。

(6.67 分)A碎片化B公平性C可持续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 B C•3、“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发展理念包括()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课件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既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要考察内容。

而时政热点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该关注。

本次课件将介绍最新的六个时政热点,围绕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主题展开。

二、背景介绍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生活,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求实现共同富裕。

2. 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 区域协调发展为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致力于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5. 环境治理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6.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提高生产力、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时政热点解析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总任务。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把实现乡村振兴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3.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通过加强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推动地区间协同发展。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适应供给侧发展的新特点,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民生改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生改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生改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民生,乃国家发展之根本,社会稳定之基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生改善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如何实现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的重大课题。

要实现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这就如同航行中的船只需要灯塔指引方向一样。

政府应当深入了解民众的需求,通过广泛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国情、贴近民意的民生发展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要涵盖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传统领域,还应关注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社会公平等新兴领域。

同时,规划要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为未来的民生改善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潜力。

持续的经济增长是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改善民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政府要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不仅要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

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改善生活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要实现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科研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降低医疗成本。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民众的医疗负担,让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摘要:“十一五”期间,临沧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所以,还应从多方面努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民生成就;存在问题;改善措施从2007年开始,临沧市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关于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组织实施了民生工程,通过连续四年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民生工程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我市改善民生的成效1.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临沧市各级劳动部门围绕鼓励创业促就业,大力发展“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强化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监督管理等重点工作,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让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1.3亿元,惠及224万人(次)。

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保险资金13.8亿元。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连续6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建立了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切实得到保障。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达71.4%。

3.教育事业基本实现均衡发展(1)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2)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和巩固。

(3)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

(4)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4.医疗卫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0年,全市参合人数达188.5万人,参合率达96.2%,筹资标准从2003年的人均30元提高到14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到30000元。

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49607.64万元,累计减免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1059.26万人次、39570.06万元,基金使用率为79.77%,个人最高补偿达8.2万元。

专题六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时政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预测

专题六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时政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预测

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让人民群众平均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甘肃省自2022年7月1日起,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甘肃省60周岁以上的330多万城乡居民可按月领取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养
老金。甘肃省此举说明(
4.“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有什么现 实意义? (1)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保障生命健康。 (2)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 (3)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4)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5.请你就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继续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推进医疗公平。 (2)加大对乡村医疗单位的扶持,共享优质医疗服务。 (3)加大医保政策宣传,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保就保。 (4)简化工作手续,提高异地就医和住院费用报销工作效率。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
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世界前列。这说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
富强 A.①②
√B.①③
高频热点二 揭露骗局套路 防范涉老诈骗
2021年7月21日,《人民日报》专版报道:从提供“养老服务”到投 资“养老项目”、从销售“养老产品”到宣称“以房养老”、从代办 “养老保险”到开展“养老帮扶”……这些案件暴露出针对老年人群 体的诈骗套路,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 骗专项行动正在深入开展,各地公检法单位依法快侦快破快审一批影响 大、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锋绘2019年第6(下)期122㊀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陈㊀洪(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党校,重庆408500)摘㊀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40年来的发展经验,其中一点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 十四个坚持 之一,为推进新时代民生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关键词:民生发展;坚持方针1㊀为什么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1.1㊀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具体体现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民生方面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㊁幸福感㊁安全感,正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1.2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须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虽然当前民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短板和弱项.只有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解决好民生领域的各种现实难题,补齐这些短板,才能提高人民的认可程度,进而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大家共创美好生活的热情斗志,汇聚形成共筑小康梦的磅礴力量.1.3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不仅使民生与社会治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且也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果不能及时回应群众利益诉求,有效解决各种民生问题,营造形成公平的社会环境,群众就会有意见㊁就会有怨气.只有从源头上通过做好民生工作来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㊀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逻辑关系2.1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以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基础和现实的国力财力之上,必须有一定的财力㊁物力㊁人力来支撑和保证,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来实现.我国经过长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超8000美元,财政收入㊁居民收入都在稳步增长,这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2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和重要的衡量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根本的内涵和要义,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为发展就是为了惠民生,发展就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就是为了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3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是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可以促发展.辩证地看,抓发展就要抓民生,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两者相辅相成㊁互为补充㊁良性循环.保障和改善民生,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㊁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㊁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3㊀怎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3.1㊀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他明确要求,民生工作要抓重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是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三是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㊁更有序;四是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是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3.2㊀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而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一项长期㊁系统㊁艰巨㊁复杂的工程,必须通盘考量与协调解决.尽力而为就是在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下,守住民生底线,尽心尽力为之.同时,又要量力而行.民生改善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㊁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要吸取一些国家过度福利化和过度承诺导致影响民生的教训.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所遇到的问题,应当通过发展的手段加以解决,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中得到发展.3.3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但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距离2020年还有不到1年时间,中国能否兑现承诺,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因此,要坚持精准扶贫㊁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一是要解决好 扶持谁 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好 谁来扶 的问题;三是要解决好 怎么扶 的问题;四是要解决好 如何退 的问题.3.4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做大 蛋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也要分好 蛋糕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各项制度,完善社会政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围绕改善民生共享成果要点小结

围绕改善民生共享成果要点小结

围绕改善民生共享成果要点小结改善民生共享成果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它涉及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改善民生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意味着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基本生活条件。

在教育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在医疗方面,应该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住房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还需要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如饮用水和基本食品供应等。

其次,改善民生需要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平等。

人民的权益是不可动摇的基础,应该通过立法和制度来保障。

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的执行,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自己的权益。

此外,还应该加强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确保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第三,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就业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还应该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此外,还应该加强劳动保护和工资保障,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收入水平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政府应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第四,改善民生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社会保障是人民福祉的保证,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在社会保险方面,应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险待遇,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的福利。

在社会救助方面,应该加强救助制度建设,提供救助和救济,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第五,改善民生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高效的管理。

在社会治理方面,应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和有效性。

在公共服务方面,应该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如交通、环境、文化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五大发展理念彰显新时代国家发展价值取向

五大发展理念彰显新时代国家发展价值取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突破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的理念先导,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五大发展理念彰显了我国在迈上更高发展阶段时鲜明的价值取向:坚持创新发展,立足独立自主,培育国家核心竞争力;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统筹兼顾,推动国家发展行稳致远;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基色,擘画美丽中国新蓝图;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民生,提速幸福中国建设步伐。

〔关键词〕发展理念;国家发展;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5-0108-05王素娟(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期刊部,天津300191)2019年10月第42卷第5期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Oct.2019Vol.42 No.5〔收稿日期〕2019-08-28〔作者简介〕王素娟(1973-),女,山东日照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期刊部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努力开创新局面,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历史新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更需要有新理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凝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发展的宝贵经验,标志着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彰显了国家在迈上更高发展阶段时鲜明的价值取向。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心得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心得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摘要:一、引言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1.关系国家长治久安2.关系社会公平正义3.关系人民幸福生活三、我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提高全民健康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推进脱贫攻坚战5.促进就业和创业四、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1.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3.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民生问题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本文将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我国在此方面的举措以及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1.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国家才能实现繁荣昌盛。

2.关系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发展的成果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我们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3.关系人民幸福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数的关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得到满足。

三、我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我国近年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教育政策,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

2.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

我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福祉的保障线。

我国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 引言1.1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构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社会格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有效增强国家的社会稳定。

民生是国家的基础,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益,才能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只有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人民才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创造中去。

通过加强民生改善,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充分认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1.2 政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政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更需要注重民生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该制定教育政策,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升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和水平。

政府应该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让人民享有健康的权利。

政府还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民生条件。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民众生活的质量和便利度。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幼有所育
B.劳有所得
C.学有所教
D.病有所医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365时事政治网。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的成果,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进步。

而增进民生福祉则是指通过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提供更多的福利,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通过加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并强化创新驱动,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要推动财富分配的公平化和特别是减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要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推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等。

这样可以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市场活力,使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在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同时,要倡导创新精神,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还需要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使公共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福利待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福祉至关重要,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资源,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的排放,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民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注重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的重要手段,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推行免费教育政策,减轻人民群众的教育负担,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坚持共享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需要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解析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解析

2.1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
出,“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 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把这部分进行 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 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和 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即 极为显著地缩减,并将随着新社会的 发展而日益减少。第二,用来满足共 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 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 即显著地增加,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 展而日益增加。第三,为丧失劳动能 力的人等设立基金,总之,就是现在 属 于 所 谓 官 办 济 贫 事 业 的 部 分。”[1]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不仅指明了 社会保障的救济群体,也指出了社会 保障的本质是通过对剩余产品的分配 增加救济群体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 获得感。 2.2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我 国 自 古 就 有 将“ 民 生 ” 与“ 国 计”相联系的思想。《尚书》指出,“民 惟邦本,本固邦宁。”智者先贤认为保 障和改善民生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联 系,民生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之一。 但是,中国古代的“民生”内涵是有局 限性的。东汉典籍《说文解字》中将“民” 解读为“民,众萌也。”其中,对“萌” 的释义为“各种草木的芽。”古代封建
3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理论意蕴
3.1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
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 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在《德意志 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 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 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 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 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 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 社会的进步是历史,要推动社会进步就 要改善群众的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 我国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的底线依据。 只有托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要 的底,即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 社会才能稳定,改革发展才具备民意基 础。正如列宁同志指出,“在人民群众 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 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 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 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 散架。”[3] 3.2 民生改善为推动经济提供发展动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刚到杨 寨村 ,我花 了半个 月的 时 间走遍全村 1 9个 村民组 ,走访精准 扶 贫户 1 l g户 ,非精 准扶 பைடு நூலகம் 户 145户 , 对全村 产业发 展现状 、基础 设施 、群 众生 产生活 进行 了深入 了解。 同时 , 我 多次 找村 支 “两 委 ”和 村里 的党员 谈心 ,组 织召开 民主 生活会 、党员大 会 ,宣传 党的十九 大精神 和 习近平总 书记 在贵 州省代 表 团重要讲话 精神 , 增强大家干事 的信 心和决心 。
党 员应 知
怎 样 理 解 “全 党各 个 组 织 和 全 体 党 员 服 从 党 的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和 中央 委 员会 ” ?
我 们 党 是 由 中 央 到 地 方 的 各 级 党 组 织 按 照 一 定 的 原 则 组 织 起 来 的 整体 。 党 的 最 高领 导 机 关 是 党 的 全 国 代表 大会 和 由它 产 生 的 党 的 中 央 委 员 会 。 党 的 中央 委 员会 在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闭 会 期 间 , 执 行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的 决 议 , 领 导 党 的 全 部 工 作 , 对 外 代 表 中 国共 产 党 。 它 是 全 党 利 益 和 意 志 的 集 中代 表 者 , 又是 率 领 全 党行 动 的最 高 权威 。 有 关 全 国性 的 重 大 方 针 政 策 问题 , 只有 党 中 央 有 权 作 出 决 定 , 各 部 门 、 各 地 方 的 党 组 织 可 以 向 中央 提 出 建议 , 而 无 权 作 出 决 定或 向 外发 表 与 中 央 不一 致 的 主 张 。
通过走 访调研 ,我 发现杨 寨村 有 发展 乡村旅 游 的优势 条件。 我努 力争
取到 县 、乡镇 党委政 府 的支持 ,聘 请 贵 阳市设计 单位对 杨寨村 包家 园水库 片区进行 旅游改 造设计 规划 ,规划面 积3.5平 方公里 ,预计投 资 l亿 元。 目 前 ,该 规 划 已纳 入 全 县 1 4个 乡村旅 游 扶贫规 划项 目,列入 全县旅 游总体 规划 。项 目建成 后 ,预计可 解决村 内 1 0O人的 就业 问题 ,人 均可 增收 3000 元 左 右 。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也标志着民生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崭新高度。

宝鸡审慎把握现阶段民生发展特征,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进一步探索民生改善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路径。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随着宝鸡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全面改革持续深化、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诸多新趋势新特征,必须站在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民生工作的重大意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生保障托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宝鸡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工业城市,经过“十二五”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但经济结构仍不合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较慢,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而经济下行压力越是持续加大,“民生标杆”越要不断拉高,只有统筹安排好民生保障,把基本民生保住,把底线兜住,才能充分发挥民生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有效释放和扩大消费需求,为宝鸡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民生任务的落实越来越紧迫。

从宝鸡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最难啃的骨头、最紧迫的任务就在民生领域。

宝鸡还有33.1万农村贫困人口、19万低保人群、0.74万五保人群,实现到2017年整体脱贫,不让一户家庭受困、不让一个群众受穷的目标,任务重、时间紧。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不仅是民生任务,更是政治任务。

城镇化发展到了关键时刻,民生改善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宝鸡围绕“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市“一主三副一带两翼”市域空间布局已经形成,五级城镇体系初具规模,64万农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9%。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分读后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分读后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分读后感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能够保障和改善民生。

而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个人的心得体会。

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1. 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通过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仅是眼前利益的追求,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只有让每个人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经济繁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激发人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的繁荣。

只有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市场,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个人心得体会在我的个人成长和观察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我所身处的社会,政府通过不断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使得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权益,从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从身边的人们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在经济不断增长的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不断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教育医疗条件等,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刺激了消费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回顾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的繁荣。

个人的成长和观察也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继续关注并支持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及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论

为什么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及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论

为什么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及如何在发展中保障
和改善民生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这句话是强调民生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和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论述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要义,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来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社会发展应该追求的是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目标,而不应该让贫富差距拉大或者造成社会不平等。

通过改善民生,推动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在人民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上。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氛围。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通信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其次,要加大教育和医疗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让人民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此外,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养老金和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民生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既是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做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重大决策,也是各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的应尽之责。

建设健康中国,是践行党的宗旨职责所系。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

健康中国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实现人口健康全覆盖,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由此可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引领人民群众为健康中国不懈奋斗,是每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建设健康中国,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现实需要。

建设健康中国,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长寿,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民群众对于就医、健身、养老、旅游、环保等与健康相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正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严峻影响,存在着健康资源配置、健康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因此,建设健康中国,顺应民意、恰逢其时。

建设健康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全民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标志。

建设健康中国,既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和美好愿望,也是提升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的有力举措,需要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建设铺就一条更加宽广的“健康之路”。

二、敢于担当,建设健康中国使命光荣
建设健康中国,是一项涉及到卫生、体育、环保、教育、养老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把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健康中国,坚持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是根本。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抓住基层重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既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略。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立足国情、突出特色,在实践中坚持全民健康事业的公益性不动摇,坚持全民健康服务质量的高标准不降低,做到基本卫生和健康服务领域政府有所为、非基本卫生和健康服务领域市场有活力。

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全方位全民健康服务是目标。

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从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到维护少年儿童健康;从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人员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服务,都要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排出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层层有目标、级级有任务、个个有责任,从而将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贯穿全程、惠及全民。

建设健康中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

“受益不觉,失之难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有效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需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建设山清水秀、健康宜居的美丽家园;需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从而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三、见诸行动,建设健康中国从我做起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新形势下,“健康中国”的理念日益深入
人心,从“以治病防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必将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甘做健康中国的实践者。

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健康”理念, 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建设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广泛参与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科普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甘做健康中国的传播者。

广泛开展健康中国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扬建设健康中国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宣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行动、新举措、新典型。

作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战线的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设健康宣传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倾心尽力为健康中国鼓与呼。

甘做健康中国的促进者。

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己任,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做健康中国的促进派。

带头摒弃陈旧落后的生活观念,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加强自我保健,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强化健康意识,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习惯,守卫健康红线,提高健康水平,因地制宜地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争做健康中国的“形象大使”,努力用全民“健康梦”托起全面“小康梦”,不断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征程中书写新时期人民公仆的新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