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并序)》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
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
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
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
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
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
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1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2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翻译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觉悟到过去的事已经不能挽救,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
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我的一生将要过去了。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犹豫什么呢?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倚靠着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人世与我已经背离了,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不用管他生死呢?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我向行人问前方的道路,恨天亮得太慢。
看见自己的房子,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一边欣喜,一边狂奔)8、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
10、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爱惜(趁着)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有时在田里除草培苗。
1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的心灵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1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地面的积水已经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雾和(晚霞的)余光凝结在一起,傍晚的山峦呈现出(高贵的)紫色。
必修五文言文文句翻译(展示版)讲解
必修五文言文文句翻译(教师版)(1)《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遇不幸。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能服丧勉强算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了清明的教化。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举荐我为“秀才”。
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我全部写进奏章向皇帝报告,辞谢不去就职。
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进退两难,实在是困顿窘迫啊!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受到怜惜抚育,何况我的孤单苦楚,又特别严重呢。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现在我是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承蒙受到过分的提拔,而且恩惠优厚,怎敢徘徊不前,别有非分的企求呢?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气息微弱,生命垂危,已经处于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的境地。
10、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料),也就无法度过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因此我的感情恳切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高二语文复习之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迎考之文言文梳理《陈情表》1只因为祖母刘氏像太阳接近西山,呼吸短促而微弱,生命垂危活不长久,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2.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晚年。
3已经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现在我是蜀国的卑贱的俘虏,最渺小最鄙陋。
(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惠优厚,哪里还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
5.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州的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见了解到的,天地神明,实在看得清清楚楚的/明察的。
《项脊轩志》1.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着窗户居住,时间长了,能凭借脚步声分辨走过的人是谁。
项脊轩总共遭受四次火灾,能不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吧。
2.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给我,时常到轩中来,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3.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喂养了两代人,去世的母亲待她很好。
4.我的孙儿,很久没有看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安静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家的狗朝着西面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
庭中起初扎上篱笆,不久砌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报任安书》1.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前些时候承您屈尊赐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接人待物,并担负起向皇帝推荐人才的责任。
3.古代富贵但名字磨灭的人,多得数不尽,只有卓越不凡非同寻常的人著称于世。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任用,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文章来表露自己。
5.收集天下散失的旧闻,考证其中的事件,考察成功失败振兴衰败的规律。
6.也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规律,成就一家之说。
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 谢不接受任命。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 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的。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诏书急切而严历,责备我逃避怠慢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祖母 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 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 己的名声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 蒙拔擢,宠命优渥(wò),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
1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况且全世界上的人们都赞誉他却不会更加努力, 世上的人们都否定他,却不会更加沮丧。他清楚 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 限,不过这样罢了!
13.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
8.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 匹之,不亦悲乎?
而彭祖如今因为活得长久而特 别被人知晓,一般人与他比, 不也可悲吗?
9.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
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样以 后才打算向南飞去,将要到达 南方的大海。
10.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 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 陋,得到过分提拔,恩惠优厚,怎敢徘徊 不前,有什么非分的企求呢!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 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 共鉴。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孟子谓告子曰:“子不知夫水与智者?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谓建本。
君子也。
性犹水也,接触而流,习矣而不察也,则与愚同类也。
故君子必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几之谓乎?’”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已矣。
”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不似人者,听其言也似人也;远之则不闻其言,近之而不见其礼也;知其有礼也,拜而问之,进退有度,左右有宜。
故君子之容,整然而常庄。
”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其独贤者与?岂贤者而后仁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曰:“孟子,鲁人也,居齐。
有辨士焉,曰景春。
景春曰:‘孟子之似孔丘,犹是也。
’孟子不悦。
曰:‘天下之言,岂曰“非孔即孟”哉?是邪非邪?’景春曰:‘然。
天下之言,岂曰“非孔即孟”哉?’孟子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夫子之不辟杨、墨,若辟杨、墨,则是同禽兽也。
今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非邪?’”翻译:孟子对告子说:“您不知道那水和智慧的关系吗?源头的水滚滚流淌,白天黑夜都不停息,注满洼地后才继续前进,最终流向大海。
有根本的人就像这样,这就是建立根本,这就是君子。
人的本性就像水一样,接触了就流动,习惯了却不知道去观察,那就和愚人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君子一定要自我反省,然后才能自我加强。
所以说:‘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是相差一点点罢了。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人的,有成全德行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师道传承的。
必修五翻译要句
必修五翻译要句1、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5、此吾祖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7、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8、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9、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0、《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1、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12、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1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15、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1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7、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0、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2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6、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8、外无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语文必修五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18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谓之京城大叔:称他为京城太叔。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无生民心: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不义不昵,厚将崩。
: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
《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
’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19意气勤勤恳恳: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人天生的感情都是热爱生命,害怕死亡,思念父母,顾及妻儿的。
至于被正义和真理激动起来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有一种无法克制的冲动。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界线,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就是奴婢还能够下决心自杀,更何况象我这样的不得已呢?我之所以暗暗地忍受,苟活偷生,关在粪土般污秽的监狱里而不肯去死,就因为抱恨自己心中还有未实现的理想,如果在屈辱中死去,我的文章才华就不能流传于后世了。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自古至今的变化规律,成为一家之言。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再说,背着污辱之名的人不容易安生,地位卑贱的人常常被诽谤、议论。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必修一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满足;“封”,使动“使…成为边界”;“阙”,侵损;“焉”,兼词,从哪里)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请求行动。
(“微”,如果没有;“谒”,请求)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拜送出来;“使使”,派使者;“闻”,使动,让您听到)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将要怎么办呢?(“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必修一《鸿门宴》)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确实走入了迷途,但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院子里的树木,感到非常愉快。
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了结一生吧,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却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志向?境遇虽然艰难,但意志应该更加坚定,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我猛地起飞,碰到树木就停下来了,有时或者还飞不到那么高,落在地上就是了。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况且(宋荣子这种人只是做到了)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难他,他并不因此而更加沮丧。
他分得清物与我的分际,能辨明荣与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
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他还依赖什么呢?9、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10、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明白知晓的,连天地神明,也实在看得清清楚楚。
1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的诚心,成全我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能够侥幸地平安寿终。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文】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长到四岁,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得到儿子。
3、外无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文】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不久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以上报。
【译文】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7、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译文】不料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怠慢。
8、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9、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译文】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
10、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文】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拔,恩惠优厚,怎么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呢?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文】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看见明白知晓,连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
12、愿陛下矜愍愚臣,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语文必修五重点文言文翻译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去,翅膀拍击水面达三千里,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么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凭借风力飞行。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青天而没有谁能阻止它,然后(这)才打算向南飞去。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6、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在蓬蒿之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我们飞的最高限度了,但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所以那些智慧能胜任一官之任,行为能适合一乡之人的心愿,品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心意,能力能取得一国的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这样啊。
(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像这小鸟一样啊)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却也不会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
9、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他认定了自己和外物的区别,分辨清楚了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罢了。
10、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他对于社会,并不去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
虽然这样,宋荣子还没能达到修养的最高水平。
1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自然的本性,进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来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12、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以说:至人不自私,神人不建树功业,圣人不追求名利。
1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孔子的弟子们中(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留传下来他们这些事,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
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译文版)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强逼母亲改嫁。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4.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凭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5.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6.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在世的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7.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蜀汉做过官,连续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9.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10.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11.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最新 必修五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五古文单位重点句子翻译归纳之蔡仲巾千创作《归去来兮辞》1、悟以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难过而独悲?3、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4、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5、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6、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7、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修.8、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陈情表》1、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2、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成,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3、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4、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5、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6、臣欲奉召奔跑,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禁绝.7、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8、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9、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11、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12、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滕王阁序》1、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ōu)越.2、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3、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4、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逍遥游》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3、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期已矣.5、彼于福致者, 未数数然也.6、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7、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年夜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年夜也.9、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10.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 负青天.附:必修五古文单位重点句子翻译谜底《归去来兮辞》2、悟以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译文:我悔悟过去的毛病不成挽救, 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2、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难过而独悲?译文:既然自己的心灵被形体所役使, 为什么如此失意而单独伤悲?3、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译文: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 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4、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译文:终于看到自己的家门, 我高兴地向前飞奔.5、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 以天命为乐, 还有什么犹豫彷徨?6、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译文:寄身世上还有几多时光, 为什么不依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7、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修.译文: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 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8、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译文: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陈情表》5、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译文:我因命运欠好, 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 刚出身六个月, 父亲就弃我而死去.6、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成,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译文:我小时候经常生病, 九岁还不会走路, 孤苦无依, 直到长年夜成人自立门户.7、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译文: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 任命我为郎中,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8、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文:现在我是卑下的亡国俘虏, 十分卑微浅陋, 受到过分的提拨, 恩惠优厚, 怎么敢犹豫徘徊, 有非分的企求呢?5、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也, 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获得儿子.6、臣欲奉召奔跑,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禁绝.译文: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 可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 可是陈说申诉又不被允许.7、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译文: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 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 生命十分危险, 已经处于危在朝夕的境地.8、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恳, (允许)满足我微缺乏道的心愿, 或许祖母刘氏能侥幸地安度余年.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 死后也当结草报恩.9、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译文: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 谨此上表禀告.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译文:外面没有什么近亲, 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抚慰.11、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译】到了晋朝建立, 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 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12、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译文:我的辛酸苦楚, 不单仅是蜀中人士以及二州的长官们明明白白知晓的, 天地神明, 实在都看得见.《滕王阁序》1、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ōu)越.译文:以三江为衣襟, 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 连接着闽越.2、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译文:苍天高远, 年夜地寥廓, 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 哀思袭来, 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3、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译文:年纪虽然老了, 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 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 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 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4、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译文: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 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逍遥游》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天色苍苍莽茫, 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 还是因为太高太远, 看不到它的尽头呢?2、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译文: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 狂风就在它的身下, 然后才凭借风力飞行, 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 然后才像现在这样筹算飞到南方去.3、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文:所以那些才华足以胜任一个官职的职守, 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 品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 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 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期已矣.译文:世上的人都赞誉他, 他不会因此而特别努力, 世上的人都非难他, 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 分辨荣誉与羞耻的界限, 不外如此而已呀!5、彼于福致者, 未数数然也.译文:列子对寻求幸福, 历来没有急急忙忙去追求.6、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译文:若能顺着万物的规律, 掌控“六气”的变动, 翱翔于无穷无尽的境域, 他还要仰赖什么呢?7、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译文: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 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垂下的云.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年夜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年夜也.译文:再说水汇积不深, 它负载年夜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 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看成船, 而放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 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年夜了.9、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译文:品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到达忘我的境界, 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 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位置.10.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 负青天.译文:它的脊背像泰山那样年夜, 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 穿过云气, 背负青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陈情表》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顾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遵从圣旨赴京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得以安度余年。
《项脊轩志》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桂、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
借来书放满了架子,在这里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后,庭院内外增添了许多小门和围墙,到处都是。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4.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是谁。
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报任安书》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而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自脱,终于被杀而已。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人之常情都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4.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1
5.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当这时候,见到狱吏就叩头触地,见到狱卒就惶恐不敢喘气,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而逐渐造成的状态。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取舍的界限,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我忍辱偷生,被除关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8.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些人都是心情有郁结,不能行其道,所以追述往事,启发后人。
9.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10.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我因为多说几句而遭遇这场灾祸,深为乡里所笑,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呢。
11.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因此,痛苦之情在肠中整天转来转去,平日在家往往恍惚迷离,若有所失,出门常常不知道要去往何处。
12.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美好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
《渔父》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
3.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我听说,刚洗过头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要抖净身上的衣服。
怎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污浊浊的外物呢?……怎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逍遥游》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高太远,看不到它的尽头呢?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
2
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打算飞到南方去。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的职守,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而特别努力,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若能顺着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要仰赖什么呢?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众多的贤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里有高山峻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翠竹,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在水旁边排列而坐。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仰望宇宙天空广大无边,低首俯视万物品类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待到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