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
绩效考核 调研报告
![绩效考核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1eec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b.png)
绩效考核调研报告绩效考核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和运营。
绩效考核是为了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以便于激励优秀员工,倒逼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了了解当前企业绩效考核的情况,本次调研对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二、调研目的1.了解不同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与运营情况;2.分析绩效考核对员工激励和管理的影响;3.总结绩效考核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访谈对象:分别选择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部门经理和员工代表进行访谈;2.问卷调查对象:选择了同样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部分员工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研结果1.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与运营情况通过访谈得知,不同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各不相同,但都强调了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一些企业注重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将绩效考核与员工奖金挂钩,以激励员工完成工作目标。
另一些企业则更注重员工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态度,绩效考核主要通过岗位评级和晋升来反映。
2.绩效考核对员工激励和管理的影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显著。
员工普遍认为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绩效考核还能帮助企业进行员工管理和优化部门结构,通过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绩效考核的优点和不足优点: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结构;不足:评价标准不完全客观、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对员工心理造成压力。
五、改进方案综合调研结果,为了改进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使指标公平可量化;2.建立公开透明的绩效评价机制,减少人际关系的干扰;3.增加绩效奖励的多样性,使激励机制更具针对性;4.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的情况,并分析了绩效考核对员工激励和管理的影响。
关于企业绩效考核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绩效考核的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806b33aaea998fcc220e68.png)
关于企业绩效考核的社会调查报告14级工商管理本双休201423115410194 冯简明第一部分:调查简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给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提供反馈信息,是薪酬管理、晋升、人员使用和培训的主要依据,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
在我国当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任何企业组织要想有效地实现其目标,就必须十分重视和切实搞好管理人员的绩效考工作。
然而,目前国内对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研究和实践都十分不足,许多企业在管理人员考核上不是一片空白,就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企业人事管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研究,探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调查通过网上相关信息、新闻媒体、书籍等材料信息对国外绩效考核研究调查和国内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践的了解,发现由于管理人员绩效的多因、多维、动态等特点及考核者的情感等因素,传统考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由此认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借助一定的量化技术对所获得的非量化的考核信息进行量化、加工,是克服考核弊端的根本出路,也是绩效考核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调查的目的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离不开管理,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管理工作就越显得重要。
本次调查为了了解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的优秀经验,发现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了国内企业今后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调查时间于2015年8月15日至2015年9月15日,为期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三、调查地点:来宾市兴宾区四、调查对象来宾市兴宾区部分从事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有部分工作人员。
五、调查方式:走访面谈和以邮件发放回收方式六、调查问卷设计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文献,以课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资料,小组成员经过积极讨论分析,修改并制定出此次问卷。
纵观我公司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
![纵观我公司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094c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8.png)
纵观我公司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第一篇:纵观我公司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纵观我公司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分数相差无几,不痛不痒形成它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传统“中庸思想”做作怪,考核者对下属不愿评高分或低分,认为大家工作都很优秀,无意中给谁低分,员工“面子过不去”,自己没事找事。
2、考核目标设置的不清晰,导致结果很难评估,很难确定评估标准,只好“大众化”。
3、即使考核期初目标较清晰,由于考核者平时与下属沟通较少,获得的信息有限,不清楚下属完成的一些过程和难度,所以期末评估时很难做到拉开档次。
二、暗箱操作,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及时反馈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黑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和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争议;第二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三、绩效管理理念缺位,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简单打打分,发发奖金,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我们目前的绩效管理理念还请留在绩效考核评分这一简单认识之上,由于停留在这一认识,所以造成绩效考核就是打打分,发发钱吗。
没有认识到正确评估下属业绩、能力,是帮助下属成长、改善下属绩效有效手段,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中一环,这一环做不好,没有办法发现下属潜力,没有办法结合下属现有能力制定下一步培训发展计划,没有办法做好绩效诊断,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第二篇: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民营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21世纪,“人”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民营企业不断的发展,从无到有,已经占据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接了中国经济的脉搏。
05: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05: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2f0c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e.png)
05: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第一篇:05: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一切构想源于客户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虽然国内企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但大多数企业还处在经验管理时期,没有真正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导致中小企业效益普遍较差,分析了企业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及相关问题所在,提出了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绩效评价在西方被认为是企业创新价值的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而在我国尚未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1.1 中小企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最新数字表明,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三项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1.2 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在吸纳安置国有企业下1.3中小企业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等方面作用明显。
现代科技的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机制较为灵活,适应新体制较快。
中小企业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日益重要。
绩效评价是管理者根据预先确定的工作标准来评价员工工作做得怎样,并将评价结果转达给员工的过程。
但是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认定、比较、评价,更是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
这样的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中2.绩效考核管理学家研究表明,同一职位的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而且越是在需要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作为评价每一个员工工作及其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的一种管理手段,每一个组织都在事实上进行着绩效考核。
关于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调查报告
![关于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ad0e9726fff705cc170ad0.png)
关于******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过程(一)调查目的与意义1.调查目的目的是使上级能够对部下具有的担当职务的能力以及能力的发挥程度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进而做到人尽其才,客观合理地安置组织成员,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亦是对员工职务的调整、薪酬福利、培训及奖金核定的重要依据,明确员工的导向,保障组织有效运行,给予员工与其贡献响应的激励。
2.调查意义通过调查,可以用于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
可以看出是否符合该职务的要求,是否具有升职条件,或不符合职务要求应该予以降免;也可以用于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概况1.调查对象全称******有限公司2.调查对象地址**************3.调查证明人姓名:*****;联系电话:*******;证明人与调查主题的关系:组织管理工作,主管员工绩效考核证明人职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三)调查时间2017年04月6日—2017年05月25日(四)调查方式□访谈(包括电话访谈)访谈对象为:基层职工***、中层职工***、高层管理人员***。
□资料搜集,搜集资料概况:(1)资料名称:《******有限公司员工花名册》;资料来源:人事部(2)资料名称:《******有限公司绩效考核方案》;资料来源:档案室(3)资料名称:《******有限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资料来源:档案室二、调查对象现状(一)公司概况******厂座落于*******,创建于1977年。
厂区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连续多年被区工商部门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厂通过多年的经营,采用、吸纳了大中型企业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了电脑化的生产统计、数据报表等管理。
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办厂宗旨和“互惠互利、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热忱期望同一切新老客户建立友好的产品加工、业务协作关系,并希冀一道扛起“永久友好,长期协作”这柄犁铧,去拓垦事业这块田野,共创美好明天,携手迈向二十一世纪。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_陈虹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_陈虹](https://img.taocdn.com/s3/m/49b28548b307e87101f696a5.png)
关 键 词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调查
德勤人力资本咨询为中国企 业提供过多年的绩效管理咨询服 务, 在服务过程中, 我们发现越来 越多的国内企业将提高绩管理 工作水平作为促进企业提升业绩 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 始意识到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 性。为此, 我们在 &’’( 年 ) 月到
效管理工作难点主要体现在表 , 中所列各项。 下面我们就调查结果进行详 细的分析: 一、被调查企业在绩效管理 各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绩效管理的流程之一:绩效 指标 ! 目标的制定和沟通 在本调查中,我们着重考察 了被调查企业如何为部门负责人 制订绩效指标、这些指标考核哪 方面的内容,从而初步了解被调 查企业在这一流程的具体做法。 有 -/0&. 的企业基本上是由 公司高层为部门负责人制定绩效 指标的, 在这些企业中, 有近 +*. 的企业,其高层管理者能根据公
表!
没 &)绩效考核工作结束后, 有给予员工以反馈和应用; 员工没有参与绩效指标或 3) 目标的制定, 使员工没有参与感。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对被调 查企业在这几方面的工作进行了 考察, 发现上述难点仅与 - ) 假设 有较大的相关性。即员工对绩效 管理工作参与不积极的原因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对绩效管理工 作推动不够。( 见表 ) ) 绩效管理工作难点之五: 不 能有效地帮助高层管理者发现企 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们多年的服务经验, 我们认为存在上述难点可能的原
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推动情况 没有专门部门或人员推动 虽然有专门部门或人员推动, 但推动力不够 有专门部门或人员推动 存在上述难点企业合计
" !( * !+
#($&% +’$&% *% !**%
中国
人力资源开发
绩效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绩效管理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9177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9.png)
绩效管理现状调查报告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工具,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有效的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帮助企业确定奖惩及晋升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业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但是,随着新时代经济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绩效管理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对绩效管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即旨在对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一些调查分析,供企业制定合适的改进计划参考。
一、绩效管理现状1. 绩效管理普及率低绩效管理虽然是企业中重要的管理工具,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采用了绩效管理这种制度,那些实行绩效管理的企业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我国企业中实行绩效管理的比例不到50%。
2. 绩效管理考核标准不科学在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同时,绩效考核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是,在我们的实践中,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并没有科学合理,更加没有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措施。
3. 绩效管理中人为因素侵占了正常操作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人为设置的问题,即工作成果并不是唯一标准,还有种种主观因素决定了员工的晋升和奖励,这种管理方式会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
4. 绩效管理对员工的负面影响与其他管理工具相比,绩效管理采取了一种强调结果和卓越的导向思想,这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在设定绩效目标的时候,员工可能会变得过分自我压力过大,从而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做法的违规。
其次,在奖惩制度中,过分强调结果会移情成性,员工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惜使用不光彩人生的方式。
二、绩效管理建议1. 提高绩效管理的普及率提高绩效管理的普及率,不仅仅是指企业中要增加实行绩效管理的比例,还要保障其可行性。
企业应以更加科学的理念和可操作的方法,随时备战。
2. 绩效管理考核标准的科学化制定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应选择符合企业特色和行业特点的绩效指标。
此外,为了保证绩效管理的公正性,应当建立适当的分级考核制度,包括一些标准化的考核方法。
企业应当采取系统化的考察方式,确保考核质量。
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分析方案
![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分析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7bdc3c866fb84ae45c8d3c.png)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第二部分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的总体情况一、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目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75.90%);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0%);培养员工的能力<54.50%)。
列在后三位的目的分别是: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19.30%);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9.90%);确定培训需求<26.10%)。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而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但是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发现75.90%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5.40的被调查企业把"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有54.50%的被调查企业把"培养员工的能力"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有49.60%的被调查企业把"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而绩效管理确实应该服务于"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培养员工的能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并已经重视绩效管理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8.9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而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只有先"确定了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才能保证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良性运作。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是否有书面的、正式的绩效计划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是否有书面的、正式的绩效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ba356f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0.png)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是否有书面的、正式的绩效计划一、是否有书面的、正式的绩效计划从图8可以看出,虽然有36.47%的被调查企业的高层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39.20%的被调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27.90%的被调查企业的普通员工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
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有22.13%的被调查企业的高层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10.90%的被调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24.20%的被调查企业的普通员工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
如果算上少于10%,10%-24%,25-49%,则有46.78%的被调查企业的高层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40%的被调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53.10%的被调查企业的普通员工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
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都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被调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与普通员工还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说明很大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
此外,从调查结果还可以发现,中层管理者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的比例(全部+75%-99%)高层管理人员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的比例普通员工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的比例;中层管理者没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的比例(没有+少于10%+10%-24%+25-49%)高层管理人员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的比例普通员工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的比例。
说明企业最关心中层管理者是否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而最不关心普通员工是否有正式的、书面的绩效计划。
不可否认,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业绩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业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管理者对整个企业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企业在重视中层管理者绩效计划制订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高层管理者绩效计划的制订。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e5c7d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6.png)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1000字绩效考核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员工绩效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加强员工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发展壮大的关键。
为此,本报告进行了关于绩效考核情况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和建设性的建议。
二、绩效考核现状1. 绩效考核人员占比情况目前,本公司共有200名员工,其中60%的员工接受过绩效考核,占比较低。
绩效考核对象主要是管理层、销售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并未覆盖到公司中所有的员工。
2. 考核指标针对性不强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较为简单,不够全面和精确,考核项目较为基础,考核内容重心放在能力、知识和技能的检验上,对工作作风和态度的考核不够充分,不能全面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绩效表现。
3. 绩效考核方式单一现阶段的绩效考核主要是以年度总结的形式为主,缺乏及时的跟进和反馈,不能很快及时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考核人员评价及过程过于简单,缺乏详细的数据支撑,不够科学严谨。
三、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1.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对成果的影响。
2. 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
3. 考核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员工的整体绩效状况。
4. 绩效考核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
5. 绩效考核对员工动力和积极性的影响不足。
四、绩效考核的改进方向1.良好的绩效评价需要以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评价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参与和表现。
2. 为解决现有考核标准粗浅的问题,需要将考核指标设置的更为详细和全面,将能力、知识、技能以及作风、态度、风险意识等方面全面纳入考核范畴,将透明、客观、实际的团队目标设置为考核依据。
3. 在考核方式上,能够更多地利用基于数据的方法,包括工作流程图、任务完成情况、成就分析等方式可为选择考核结果作为基准。
4. 考核过程中可以采用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
同时,在考核结果公布时,能够及时地反馈结果,集体和个人的绩效都有全面评价。
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
![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1a2a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c.png)
调查样本包括来自不同行业、 不同规模企业的员工,确保样 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参与调查的员工涵盖了不同职 位、不同年龄层和性别,以增 加样本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000份,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考核指标设计现状
考核指标明确性
许多企业对于考核指标的设计 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评价标 准和尺度,导致考核结果存在
考核结果公正性
一些企业的考核结果存在不公正现象,未能准确反映员 工实际工作绩效,容易引发员工不满和挫伤工作积极性 。
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挂钩
企业需要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紧密挂钩,以激发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绩效。
04
分析与建议
分析
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部分企业绩效考核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导致员工对目标的理解不足,无法准确评估绩效结果。
2023
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 告
目 录
• 调查背景及目的 • 调查方法及样本介绍 • 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分析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及目的
调查背景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员工工作表现、促进组织 目标达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诸多问题,如考核标准不 明确、考核过程不透明等,导致绩效考核效果不佳,甚至引发员工不满和流失。
建议
明确绩效考核目标
企业应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绩效考核目标,并在 员工中充分宣讲和解释,以提高员工对目标的认 知和理解。
建立公正的考核机制
企业应建立透明、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考 核过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提高员工的信任度 和满意度。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0c0a09dd36a32d737581d9.png)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辑:yuchena作者:网友投稿出处:网友投稿2004-11-27摘要: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
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
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
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
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
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一、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1.1 什么是绩效评估?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
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1.2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什么?1、对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4、对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1.3考评的原则1、一致性2、客观性3、公平性4、公开性1.4绩效考核的一般程序如下:(1)人力资源部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发放绩效考核表(2)员工以本人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本人逐项评分(3)直接主管以员工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员工逐项评分并写评语(4)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评核打分,总评核后直接主管将考核结果告之员工(5)由直接主管与员工面谈,并提出改进意见。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8787aacf84b9d529ea7a85.png)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第二部分中国企业绩效治理的总体情况一、绩效治理的要紧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目的分不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75.90%);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0%);培养职员的能力(54.50%)。
列在后三位的目的分不是: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19.30%);辅助职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9.90%);确定培训需求(26.10%)。
绩效治理的要紧目的应该是用来关心职员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而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治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治理能起到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应该是绩效治理的要紧目的。
然而从这一调查结果能够发觉75.90%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治理的要紧目的之一,如此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治理,从而使绩效治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5.40的被调查企业把"检查职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视为绩效治理的目的之一;有54.50%的被调查企业把"培养职员的能力"视为绩效治理的目的之一;有49.60%的被调查企业把"关心职员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视为绩效治理的目的之一,而绩效治理确实应该服务于"关心职员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职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培养职员的能力".从这一调查结果能够看出,中国企业差不多认识到并差不多重视绩效治理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8.9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治理的目的是"确定每个职员的绩效目标",而在绩效治理体系中只有先"确定了每个职员的绩效目标"才能保证整个绩效治理体系的良性运作。
绩效考评调研报告
![绩效考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84dc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3.png)
绩效考评调研报告《绩效考评调研报告》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在当下的企业管理中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绩效,绩效考评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了进一步了解绩效考评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绩效考评的调研。
本次调研共涉及了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访谈和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以下是我们的一些调研发现:1. 绩效考评的意识日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绩效考评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绩效考评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2. 绩效考评工具多样化。
传统的绩效考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多元化的绩效考评工具,比如360度评估、绩效得分卡等。
3. 绩效考评的目的明确。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的时候,目的变得更加明确,不再仅仅是为了考核员工,更多的是为了激励员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
4. 绩效考评的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绩效考评在不断进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公平公正地评价员工,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等。
基于以上的调研发现,我们对企业在绩效考评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1. 制定清晰的绩效考评标准。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的时候,应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2. 综合利用多种绩效考评工具。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的时候,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考评工具,更好地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
3. 加强绩效考评的培训和沟通。
企业应该加强对绩效考评的培训,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绩效考评,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反馈绩效考评结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绩效考评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企业在绩效考评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企业的绩效提升有所帮助。
2004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2004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ce4bdb312b3169a451a499.png)
人力资源部门是总经理的一只手是协调统一各部门的服务部门是经理想法、决策得以实施的有效部门是员工和企业沟通的渠道2004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目录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制度建设现状 (6)一、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总体情况分析 (6)二、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状况分析 (9)三、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途径分析 (12)四、不同背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差异比较 (1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岗位管理现状 (13)一、我国企业当前岗位管理的总体状况 (13)二、不同地区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4)三、不同性质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4)四、上市与非上市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5)五、不同规模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5)六、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6)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劳动用工招聘现状...... .. (18)一、我国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渐市场化 (18)二、不同地区劳动用工现状................................................................... .. (19)三、不同类型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20)四、不同行业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21)五、企业上市促进了企业劳动用工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22)六、不同规模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4)一、企业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较差,考核效果一般 (24)二、不同地区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5)三、不同类型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6)四、不同行业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7)五、上市促进企业提高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水平 (27)六、不同规模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8)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29)一、不同背景公司培训经费投入情况 (29)二、不同背景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情况 (30)三、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 (31)四、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培训的主要方式 (31)五、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 (33)六、不同背景公司实施培训对改善员工绩效的作用 (34)七、不同背景公司培训结果对员工晋升的影响情况 (35)八、不同背景变量在培训方面的差异比较 (36)九、结论与建议................................................................... . (37)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薪酬管理现状 (38)一、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大部分满意 (38)二、企业薪酬管理模式:大部分实行分类管理 (39)三、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 (39)四、销售人员的薪酬结构................................................................... (41)五、技术、销售以外人员薪酬结构................................................................... .. 43六、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虚拟股票 (44)七、工资水平:多数企业人均月收入在800~2500 元之间 (44)八、人工成本:多数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30%以下 (45)九、企业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 46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相关社会保障现状 (48)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48)二、企业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情况................................................................... .. 49三、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情况 (51)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高层人员管理现状 (54)一、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 (54)二、不同背景企业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情况 (55)三、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构成情况 (55)四、不同背景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长期激励的方式 (56)五、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主体 (57)六、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首要被考核内容 (58)七、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 (58)八、不同背景企业总经理收入与员工平均收入的差距 (59)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61)一、企业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 (61)二、不同背景企业人员规模及女性从业情况分析 (62)三、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差异情况分析 (62)四、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情况 (64)五、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65)六、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情况分析 (69)七、不同背景企业离退休人员情况分析 (69)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课题组 (71)关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7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制度建设现状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总体情况、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状况及建设途径分析,并对不同背景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差异比较,认为中国企业在“人的管理”方面还处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时期,强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不同背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差异明显。
2004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现状调查
![2004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dcd3a799b6648d7c1c7463f.png)
11
Human Resource Services 人力资源咨询
无论是本地或外国所造的企业绩效管理调查都 证实大部份的企业管理人员以至一般员工对绩 效管理系统都不太满意
外国所造的類似调查表示: •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调查显示超过90%的绩效考 核是失败的 • 行业周报(industry week) 所造的调查显示只有18% 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满意绩效管理系统 • Aon咨询公司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合作的调查 显示只有5%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绩效考核 系统表示非常满意
7
Human Resource Services 人力资源咨询
公司利润,团队绩效及个人绩效分别是高层管理,部 门经理及其他人员绩效奖金的发放准则
140
120 112 86 80 60 40 20 0 71 各级员工的绩效奖金发放准则 121 112
高层管理人员
108 82
73 58 62
100
80 60 51 57
13
Human Resource Services 人力资源咨询
为何企业在多年来 对不满的绩效管理 系统仍不离不弃?
14
Human Resource Services 人力资源咨询
绩效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导致系统满意度较低
• 高层管理与员工在目标(target)订立时较难取得共识
• 管理人往往欠缺考评员工的技能或素质 • 信息平台不能有效率地提供考核数据 • 绩效管理系统设计过程复杂 • 员工心态,往往与奖励或金钱拉上直接关系
接受调查企业的性质和规模
接受调查企业的性质
国营企业 23家 其他 7家 60 外资独资 46家 50 40 30 27 民营企业 32家 中外合资 38家 20 10 10 0 20 20 57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共3篇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115a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f.png)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共3篇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1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目标管理、结果管理和行为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提高企业工作绩效和职工个人和团队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方式。
本篇文章将对国内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一、绩效目标的设定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许多企业并没有设定绩效目标,还有一些企业的绩效目标过于笼统,没有具体到部门和个人层面。
首先,没有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就无从谈起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具体到每个部门和个人,以便更好地实现全员绩效管理。
改善措施:企业应该注重绩效目标的设定,并定期检查和调整。
同时,通过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和对具体岗位的绩效评估来使绩效评估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二、绩效评估的方式存在问题在我国一些企业中,绩效评估的方式比较落后,只是简单地通过领导的直接情感判断来评价职工的绩效。
这种评估方式不仅容易让个人感情因素干扰,比较主观,而且评估结果也不是很准确。
在评估结果不准确时,还会产生人员流动、员工被动以及内部不和谐等问题。
改善措施:企业应该持续地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学化。
同时,可以利用先进的绩效评估工具,比如KPI指标体系、360度评估、行为事件采集等,从各个角度多维度地来提高绩效评估的准确度和科学性。
三、绩效考核的存在“过度考核”问题有些企业为了要求职工实现高度的目标,会命令他们从早上到晚上工作,让他们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下,过度考核的问题在许多企业中广泛存在。
过度考核的后果是,职工容易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职业发展前景也可能被影响。
改善措施:企业应该设定适当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同时也要注意职工的合理工作时间安排和劳动强度。
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合理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四、绩效管理的培训问题由于绩效管理的本质相对复杂,很多职工并没有受到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会感到困难和愁眉不展。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1af12808a1284ac95043b9.png)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第二局部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的总体情况一、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说明,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目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75.90%〕;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0%〕;培养员工的能力〔54.50%〕。
列在后三位的目的分别是: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19.30%〕;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9.90%〕;确定培训需求〔26.10%〕。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到达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而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但是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发现75.90%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5.40的被调查企业把"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有54.50%的被调查企业把"培养员工的能力"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有49.60%的被调查企业把"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而绩效管理确实应该效劳于"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培养员工的能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并已经重视绩效管理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8.9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而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只有先"确定了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才能保证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良性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第二部分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的总体情况一、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目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75.90%);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0%);培养员工的能力(54.50%)。
列在后三位的目的分别是: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19.30%);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9.90%);确定培训需求(26.10%)。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而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但是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发现75.90%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5.40的被调查企业把"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有54.50%的被调查企业把"培养员工的能力"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有49.60%的被调查企业把"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而绩效管理确实应该服务于"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培养员工的能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并已经重视绩效管理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8.9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而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只有先"确定了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才能保证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良性运作。
只有26.10%的企业把"确定培训需求"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只有19.90%的被调查企业把"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只有19.30%的被调查企业把"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实际上绩效管理体系如果设计得当的话,可以在"确定员工培训需求""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今后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重视绩效管理体系在"确定员工培训需求""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三个方面的作用。
二、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85.20%被调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参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同时有82.70%被调查企业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
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高层管理人员都积极地参与到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了。
但是,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只有59.30%被调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参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只有16.50%被调查企业的"一般员工"参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
绩效管理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制度的认同与理解,取决于企业制定的绩效管理制度是不是符合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实际情况。
从这一点来看,国内企业今后在设计绩效管理制度的时候,有必要考虑更多地让"中层管理者""一般员工"参与进来。
此外,大部分中国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还是"头一遭"或者是刚刚起步,在这一阶段我们很有必要借用"外脑",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借鉴外部的经验""吸取外部的教训",建立起真正规范、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0.60%的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的时候听取了"外部顾问"的建议,国内企业今后有必要加大引进"外部顾问"的力度,更多地获取"外脑"的支持。
三、绩效管理所起到的主要作用1、绩效管理在传递公司战略目标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1)表明,相对一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传递公司战略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有5.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很大",有20.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比较大";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传递公司战略目标"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23.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不是很大",有14.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没有什么作用".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还没有很好地与公司战略结合起来,因而在"传递公司战略"方面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提升绩效的重要工具,只有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之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在这方面国内企业今后需要花大力气去改变这一现状,真正把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让绩效管理真正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2、绩效管理在员工工资调整决策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2)表明,相对一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员工工作调整决策"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有7.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很大",有3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比较大";但是,也有部分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员工工作调整决策"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15.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不是很大",有9.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没有什么作用".虽然绩效管理/考核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员工工资调整决策",但是企业在做"员工工资调整决策"的时候确实应该主要根据"绩效管理/考核"的结果来确定,用"工资调整"来刺激员工绩效的提升。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企业在今后绩效管理/考核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把"绩效"与"员工工资调整决策"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绩效管理在员工晋升/降职决策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3)表明,相对一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员工晋升/降职决策"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有6.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很大",有31.1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比较大";但是,也有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员工晋升/降职决策"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15.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不是很大",有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绩效"并不应该是企业制定"员工晋升/降职决策"的主要依据,企业应该主要根据"一个人是否胜任某一职位"来做出"晋升"或者"降职"的决策。
即企业首先应该分析职位的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然后根据任职者所具备的胜任特征来确定是否可以晋升或者应该降职。
当然,采用这种做法并不是要否则"绩效"的作用,"绩效"应该是企业对现有人员做出"员工晋升/降职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国内企业在做出"晋升"或者"降职"决策时,有过于看重"绩效"的倾向,这一点值得国内企业的关注。
4、绩效管理在推动员工工作业绩提升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4)表明,相对一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推动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有5.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很大",有3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比较大";但是,也有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推动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方面"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15.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不是很大",有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绩效管理/考核的最根本的目的应该就是"推动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而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还有很大一部分被调查企业的绩效管理/考核系统在这方面并没有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可见,国内企业的绩效管理/考核系统并不完善,企业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重视绩效管理/考核系统在推动员工工作业绩提升方面的作用。
5、绩效管理在推动员工工作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5)表明,有一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推动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有4.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很大",有24.1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比较大";但是,也有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推动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方面"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17.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不是很大",有9.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没有什么作用".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时候,一方面应关注"业绩"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应该关注"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为持续不断地推动"业绩"的提升。
从调查结果看来,很大部分一部分被调查企业在"推工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方面做得并不是很理想,国内企业在今后的绩效管理/考核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考核在"推动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方面的功能。
6、绩效管理在奖金发放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6)表明,绝大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考核在"奖金发放"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有14.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很大",有36.1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作用比较大".虽然绩效管理/考核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奖金发放",但是企业在"奖金发放"的时候确实应该主要根据"绩效管理/考核"的结果来确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