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培训实验操作手册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培训实验操作手册

基础实验技能培训实验操作手册2014-08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实验材料:植物样本,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β-巯基乙醇,氯仿,无水乙醇实验仪器、耗材:移液器、电泳仪、离心机、研钵、研钵棒、剪刀、天平、液氮实验前准备:1.Buffer GP1在使用前请加入β-巯基乙醇,5 ml Buffer GP1加5 μl β-巯基乙醇。

加入β-巯基乙醇的Buffer GP1室温可保存1个月。

2.预热水浴锅65度,将加入配制好的巯基乙醇预热。

3.第一次使用前应按照试剂瓶标签的说明在Buffer GW1和Buffer GW2中加入无水乙醇。

4.称取植物样本约100 mg。

5.在研磨植物材料前,向研钵中倒入酒精,放入剪刀、钥匙高温消毒。

6.研钵、剪刀、钥匙冷却后,将液氮加入在研钵中以预冷研钵。

实验步骤:1. 取植物新鲜组织约100 mg,用剪刀将样本剪碎,放入研钵,加入液氮充分研磨至粉末状。

将粉末转移到离心管中。

注意:冻存材料直接研磨,绝对不能化冻。

而且粉末应在化冻前转移,否则内源性DNase 有可能降解基因组DNA。

2. 加入700 μl 65℃预热的Buffer GP1(Buffer GP1在使用前请加入β-巯基乙醇,5 ml BufferGP1加5 μl β-巯基乙醇),迅速颠倒混匀后,将离心管置于65℃水浴20分钟,水浴过程中颠倒离心管混匀样品数次。

3. 加入700 μl 氯仿,充分混匀,12,000 rpm(~13,400×g)离心5分钟。

小心将上层水相转入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700 μl Buffer GP2,充分混匀。

4. 将上步所得溶液全部加入到已装入收集管(Collection Tube)的吸附柱(Spin Column DM)中。

若一次不能加完溶液,可分多次转入。

10,000 rpm(~11,500×g)离心1分钟,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5. 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μl Buffer GW1(使用前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0,000 rpm离心1分钟,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基础生物学一实验PPT

基础生物学一实验PPT
2.植物表皮细胞的察看: 取适当大小的洋葱鳞叶内表皮制成暂时 装片,察看其细胞构造〔①清水;②稀 碘液染色〕。
3.离散细胞的察看: 取少量红熟的番茄果肉制成暂时装片, 察看其细胞构造,其中的红色颗粒为有 色体。
4.从马铃薯块茎外表刮取汁液,制成暂时装 片,在显微镜下察看其中的淀粉粒,先清 水,然后稀碘液染色,比较察看结果。
基础生物学(一)实验
实验报告要求
预习内容简述: 〔简述事先预习的本次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资料; 三、实验器具: 〔一〕器具; 〔二〕试剂;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 〔要求写出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顺序、 本卷须知等〕 五、实验结果: 〔一〕察看结果; 〔详细写出实验过程中察看到的景象〕 〔二〕绘图。 〔绘图要求当堂完成,并交任课教师当面修正, 文字部分可在课后完成,下次实验时交〕
5.用黑藻叶整体暂时装片察看其细胞中的胞 质环流景象。
三、作业: 绘图: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 注明:细胞壁、质膜、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核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础生物学(一)实验
生物图的绘制
一、器具: 铅笔〔3H〕、软橡皮、直尺或三角板。
二、绘图要求: 1.生物图由线和点组成,凡是延续的结 构用线表示,线要求要匀,不能忽粗 忽细,或出现分叉、长刺等景象;点 要求要圆,点的疏密表示颜色的深浅 或阴影,不得采用平涂的方法表示阴 影。 2.绘图时要绘出相邻细胞的一部分细胞 壁,表示周围还有尚未绘出的细胞, 否那么表示的是单独存在的细胞。 3.对图注的要求: 引线不能交叉,引线末段〔或首段〕 平行,注解文字末字〔或首字〕对齐。 4.构图合理美观,大小适中。
基础生物学(一)实验
实验二 植物细胞的察看

普通生物学实验技术(生技)PPT课件

普通生物学实验技术(生技)PPT课件

毕必须清洗干净后架在解剖盘边缘上凉干。实验室卫生实行
轮值,但每实验组同学必须清理干净各自的桌面并清点实验
器械等是否齐全;负责实验室卫生的实验组则必须拖干净地
面和抹干净周边实验台,关好水、电、门、窗方可离开实验
室。
2021/3/12
4
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每次的实验报告在上完本次实验后的下一周一上午下课前交 到310。
察效果?
3. 绘单层扁平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图,说明组织形态结 构与其功能的关系。(绘图:400倍镜下一个视野中的 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4. 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与主要机能是什么 ?
2021/3/12
10
2021/3/12
11
4. 填图:下列图片为什么组织?
2021/3/12
12
5. 填图:下列图片为什么组织?
2.绘图要求:用HB和2B铅笔绘图,实验报告纸用佛科院统一的实验报告。 绘图以“线、点”绘图,线条画图形轮廓,点主要用于表现物质特点, 染色着色的深浅等。具体请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P195-197页“附录1 生物绘图法”。
3.实验报告格式要求:实验报告应包括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原理);三、实验仪器、用具、材料; 四、实验的简要操作过程及现象与结果记录;五、作业:
2021/3/12
13
实验二 细胞的制片、观察和细胞 大小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 2.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习并掌握测量细胞大小的基本方法。
2021/3/12
14
二、实验内容: 1.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并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 2.利用显微测微技术测量蛙、鱼或鸡红细胞及其细胞核直径,计算

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

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
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 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境 3. 用实验培养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
一 4. 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与优化 1. 精心布置环境,创设良好氛围 2. 充分准备,上好第一节实验课 3. 倡导合作学习,实现自我管理 4. 认真做好实验课前准备 5. 认真做好实验课结课工作 (1) 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小结,启发学生自
我评价。 (2) 保持实验室卫生。
第二节 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分析
一、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1. 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内通过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在人为地制造、控
制或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 察与研究实验对象的一种操作或实践活动。 2. 自然实验 在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环境中和自然状态下对其加以考察的 一种实践活动。
三、对照性原则 1. 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保持实验组与实验组的一致
性: 实验材料相同、 实验器具相同、实验试剂相 同、处理方法相同。 2. 设置对照组的方法 (1) 空白对照 (2) 条件对照 (3) 自身对照 (4) 相互对照
第五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
一、中学生物学实验目的 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掌握实验的基
六、模拟实验
根据相似性原理,用模型来代替研究对象。
模型包括:理论模型(图像模型、逻辑模型
和数学模型)和实物模型(自然模型和人造 模型)。
七、调查实验 1. 目的: 揭示生命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生物学实用技术实验讲义

生物学实用技术实验讲义

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一组织培养实验室基本设备及其用途的识别 (3)实验二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7)实验三 MS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11)实验四外植体选择、消毒灭菌和接种 (14)实验五外植体无菌培养和愈伤组织继代、增殖 (15)实验六分化成苗、生根和驯化移栽…………………………………………第二部分动植物标本制作技术实验六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 (16)实验七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 (19)实验八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21)第三部分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实验九真核生物高分子量DNA制备 (23)实验十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25)实验十一 PCR基因扩增技术 (26)第四部分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十二食用菌的母种制作及扩大培养 (27)实验十三食用菌的原种制作 (29)实验十四食用菌的栽培种及栽培技术 (31)参考教材 (32)第一部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任何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放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组成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分化并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其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组织培养不但是进行细胞学、遗传学、育种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农学、园艺、林业和次生代谢产物工程等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验一组织培养实验室基本设备及其用途的识别一、目的1.认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必须的基本设备及其用途、方法。

2.认识植物组织培养必需的仪器、器皿,几种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常用几种药剂的配制。

二、实验室的基本结构(一)准备室(工作室):要求明亮,通风。

准备室的任务很繁重,器皿洗涤,培养基药品称量、配制、分装、高压灭菌;植物材料的预处理,重蒸馏水的制备以及进行生理、生化因素的分析等各种操作都要在此室中进行。

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革兰氏染色实验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2、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二、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

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需用四种不同的溶液:碱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 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

碱性染料初染液的作用象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 violet)。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剂。

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从而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是番红。

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ppt

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ppt
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技 能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CONTENTS
• 实验基础理论 • 生物实验技能 • 实验教学方法 • 实验安全与环保 • 实验案例分析
01 实验基础理论
实验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合 理安排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
骤、观察结果等。
数据整理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 、筛选、排序等,以便后续分
析。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 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相
关性分析等。
结果解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实验结 果进行解释和推断,得出科学
结论。
02 生物实验技能
显微镜使用与细胞观察
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
实验报告撰写
了解显微镜的调节、聚焦、照明等基 本操作,确保显微镜处于良好状态。
要求教师能够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并 能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细胞观察技巧
掌握细胞染色、细胞形态识别等技巧 ,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细胞结构。
生物组织切片技术
01
02
03
切片制备
掌握组织切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固定、包埋、切片 等步骤,确保切片质量。
实验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分类
了解实验废弃物的分类,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废弃物进行正确分 类。
废弃物处理方法
掌握各类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如化学废弃物需进行中和、沉淀等 处理,生物废弃物需进行灭菌、消毒等处理。
废弃物存放与运输
了解废弃物存放和运输的规定,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 成危害。
实验事故应急处理
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方面,以便对学生 的实验学习进行评价。

基础生物学实验讲义

基础生物学实验讲义

基础生物学实验讲义(生命科学类本科生使用)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2. 学习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生物绘图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细菌涂片三、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四、实验内容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保护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1.1 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六部分:(1) 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圆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显微镜作用。

(2) 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支持显微镜的其它部分。

(3) 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 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

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 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

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mm。

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其上装有2-4 个物镜。

(6) 调焦器(调节器或调节螺旋):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

大的叫粗调焦器,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调焦器,升降镜筒较慢。

1.2 光学部分由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1) 接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

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

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 倍。

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精)

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精)

数据分析与解读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值 、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以了 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推论性统计分析
通过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化
利用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呈现出 来,以便于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和分析 结果。
结果解读与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 提出相关建议或改进措施。
实验操作规范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危险 行为。
废弃物处理
了解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 和处理方法,确保废弃物 得到妥善处理。
常用实验仪器使用
显微镜使用
仪器维护与保养
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了解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确 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通过抗生素敏感性实验了解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掌握实验方法 。
微生物检测与鉴定
菌落形态观察
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 大小、颜色等特征,初 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革兰氏染色法
学习革兰氏染色法的原 理及操作方法,用于区 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
氏阴性菌。
生化鉴定法
通过生化鉴定法了解微 生物的代谢特性,进一 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行为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动物行为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 结论。
植物实验操作技能
04
植物组织培养与观察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0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外
植体的选择和处理、接种和培养等操作。
显微镜使用技能
02
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了解不同类型显微
02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讲义
3、显微镜安放位置,显微镜应安放在离桌边缘5 cm、镜筒向前,显微镜位置稍靠左侧。
4、对光根据光线的强弱来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用低倍镜进行对光,把低倍镜位置放低;在转动转换器时,物镜到位,光圈调节好,视野光线均匀、明亮。
5、转动物镜时,不可直接用手接触,而应该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
6正确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小,镜头易损坏,转动粗准焦时,眼睛要注视镜筒的下降,并且把光圈开大。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避免物镜损坏。
(3)聚光器(集光器)
位于载物台(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物镜和目镜,有的聚光器可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显微镜只有遮光极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
(4)反光镜
1、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1)镜座
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镜柱
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镜臂
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载物台
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ⅲ左眼于目镜观察,同时左手转动粗调节,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象看到上时即停,再调微调节器,至标本清晰为止。
ⅳ如一次调节看不到物像,应重新检查材料是否在光轴线上,重新移正材料,再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物像出现和清晰为止。
ⅴ找到物像后还可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像的反差强弱等是否合适再进行调节,如果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开大光圈。

生物 基础实验ppt课件

生物 基础实验ppt课件
②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 (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 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29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必修三P68) 1、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 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2、计数: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培养液厚0.1mm) 3、推导计算 4、讨论:根据7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 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①压片法:用于比较疏松的材料,如根尖、花药等用较小的
力即可把材料压成一薄层。压片法的一般过程是:取材、固
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②装片法:某些微小生物,如草履虫、衣藻等,或某些大型
生物的一部分,如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
从整体上取下,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制成装片。其过程是:将
材料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放盖玻片时应从一侧慢慢盖
实验名称
观察细胞多 样性
观察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 胞质壁分离
与复原 观察细胞中 的DNA、
RNA 观察线粒体
观察细胞有 丝分裂
观察细胞减 数分裂
观察 方式
原色
观察
染色 观察
观察 对象 细胞
叶绿体
显微 镜
玻片标本
高倍 临时装片
高倍 临时装片
紫色大液泡及原 生质层的位置
低倍
临时装片
DNA、RNA的 高倍 临时装片 分布
2、条件:

紫色洋葱鳞片叶(液泡大且有颜色易观察)
0.3g/ml的蔗糖溶液
11
三、步骤
正常细胞
初始质壁分离
显著质壁分离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紫色—有紫色的大液泡)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细胞内DNA和RNA的显示一、目的要求1、掌握显示细胞内DNA和RNA的方法。

2、熟悉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位置。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酸性的,它们对于碱性染料派洛宁和甲基绿具有亲和力。

利用这两种染料的混合液处理细胞,可使其中的DNA和RNA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差异由DNA 和RNA聚合程度的不同所引起,因为甲基绿分子上有两个相对的正电荷,它与聚合程度较高的DNA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DNA分子染成蓝绿色;而派洛宁分子中仅一个正电荷,可与低聚分子RNA相结合使其染成红色。

这样细胞中的DNA和RNA可被区别开来。

三、器材与试剂1、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染色架、注射器。

2、材料:鸡血。

3、试剂:0.2mol/L醋酸缓冲溶液、2%甲基绿染液、1%派洛宁染液、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

4、试剂的配制(1)2mol/L醋酸缓冲溶液:用2ml注射器抽取1.2ml冰乙酸加入到98.8ml蒸馏水中,混匀。

再称取醋酸钠(NaAC·3H2O)2.7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使用时按2:3的比例混合两液即成。

(2)2%甲基绿染液:称取2.0g去杂质甲基绿溶于100ml0.2mol/L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即成。

甲基绿粉中往往混有影响染色效果的甲基紫,它们必须预先除去,其方法是将甲基绿溶于蒸馏水中,放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氯仿(三氯甲烷)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弃去含甲基紫的氯仿,再加入氯仿重复数次,直至氯仿中无甲基紫为止,最后放入40 C温箱中干燥后备用。

(3)1%派洛宁染液:称取1g派洛宁(吡罗红)溶于100ml0.2/L醋酸缓冲溶液中混匀。

(4)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将2%的甲基绿液和1%的派洛宁液以5: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

该液应现配现用,不宜久置。

四、内容与方法1、取鸡血一小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一端,用另一载玻片的一端紧贴血滴,待血液沿其边缘展开后,以30~400角向玻片的另一端推去,制成较薄的血涂片,室温下晾干。

初中必考生物实验讲解

初中必考生物实验讲解

初中生物学实验操作说明一、显微镜使用方法(1)取镜: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

轻放于实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②安装目镜和物镜,安装时,镜臂朝向操作者。

(即显微镜“背对”操作者)(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选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然后左眼注视目镜,睁开右眼。

③用手动调整反光镜,让镜面向着光源,使光线经通光孔反射进入镜筒,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大叔的方法:先将镜面调整向光源,将反射镜绕轴旋转至最亮一点,再翻转镜面,取得最亮视野)(3)观察:①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央。

②眼睛注视物镜,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切勿接触,以免玷污物镜压碎玻片。

③左眼注视目镜,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其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象为止。

④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⑤如果所观察的结构不在视野中,可以轻轻移动玻片标本,寻找要观察的结构并将其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⑥如果所要观察的部分太小难以看清,可以将标本置于视野中央,并换用高倍物镜,微调细准焦螺旋。

(4)整理:①观察完毕,升高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②转动转换器,使镜头偏向两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④擦净镜体。

⑤转动反光镜,让其竖立。

⑥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送回原处。

(5)常见问题与解决:现象原因解决视野亮度过大①反光镜直对强光源②光照到通光孔上缘①用平面镜斜对光源②挪动显微镜对光时出现门、灯等景象镜筒过高或过低在观察标本时自然消除不见图像操作不仔细,将低倍物镜偏于一旁,却把转换器上高倍物镜的母螺丝孔(未安装物镜)对准了通光孔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观察浅色标本不清楚视野太亮缩小光圈视野出现花斑这是由于镜头被污染或装片脏的缘故。

生物实验竞赛-基础技能(共91张PPT)

生物实验竞赛-基础技能(共91张PPT)

• 切片
• 1、切片前在培养皿内盛放适量清水。 • 2、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材料,拇指应低于食指,
以免切伤手指,材料高出食指2~3mm。 • 3、切片前,用水润湿刀片,以减少切片阻力。 • 4、右手执刀,将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朝内,刀面
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以均匀快捷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 以臂力带动刀片水平切割,不要用腕力。同时还要注意,切 时动作要迅速,材料一次切下,切忌停顿或拉锯式切割。 • 5、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轻轻将薄片移入清水中,防止材 料萎蔫。
• 此外,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也可使染色体着色。
• 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等。
4-3、DNA和RNA的染色鉴定
• 甲基绿和吡罗红是混合染色剂。 甲基绿是具有金 属光泽的绿色微结晶或亮绿色粉末 。溶于水 ,显 蓝绿色。稍溶于乙醇,不溶于戊醇 。吡咯在盐酸 作用下聚合成为吡罗红,可与 RNA结合呈现红色。
4-7、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 糖
• 原理:还原糖 + 斐林试剂(加热后) → 砖红色沉淀
• 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 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 需要水浴加热。
•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 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 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 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 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 响观察。
把一滴红墨水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 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 润标本的全部。
洋葱表皮细胞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 重重叠现 象
细胞结构 不太清楚 有黑色圆 圈等
像更加清晰

基础生物学实验讲义

基础生物学实验讲义

基础生物学实验讲义(生命科学类本科生使用)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2. 学习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生物绘图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细菌涂片三、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四、实验内容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保护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六部分:(1) 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圆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显微镜作用。

(2) 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支持显微镜的其它部分。

(3) 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 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

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 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

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mm。

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其上装有2-4 个物镜。

(6) 调焦器(调节器或调节螺旋):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

大的叫粗调焦器,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调焦器,升降镜筒较慢。

光学部分由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1) 接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

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

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 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倍镜使用
ⅰ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转动细调节螺旋使影像清晰。
ⅱ如果高倍物镜离盖玻片较远看不到物像时,则需重新调整焦点;此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并小心地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慢慢地下必到高倍镜头几乎要与切片接触时为止(注意切勿使镜头紧压玻片,以锡损坏镜头和压碎玻片标本)。然后再由目镜向下观察,同时向内,向右转动粗调焦螺旋,稍微升高镜筒至看见物像后,换细调焦螺旋,使物像看得更加清晰为止。
(3)聚光器(集光器)
位于载物台(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物镜和目镜,有的聚光器可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显微镜只有遮光极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
(4)反光镜
(2)收镜
ⅰ经聚光器降下,再将物镜转成"八"字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以免物镜与聚光器相碰。
ⅱ应将镜头转为低倍镜,再水平取下切片,取下时要注意勿使切片触及镜头。
ⅲ切片取下后,再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镜头与通光孔错开。
ⅳ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并将反光镜还原成与桌面垂直。
ⅴ将显微镜放回原处,并盖上防尘罩。
(3)维护
ⅰ显微镜在从木箱中取出或装箱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稳托镜座,轻轻取出。不要只用一只手提取,以防显微镜坠落,然后轻轻放在实习台上或装入木箱内。
ⅱ显微镜放到实习台上时,先放镜座的一端,再将镜座全部放稳,切不可使镜座全面同时与台面接触,这样震动过大,透镜和微调节器的装置易损坏。
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在一定的范围内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8)载物台
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较高级的显微镜,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它包括夹片夹和推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
(2)物镜
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物镜镜头,每个镜头都是由一系列的复式透镜组成的,其上也有放大倍数记号,有4×,10×,40×及100×。4×及10×物镜是低倍镜,40×是高倍镜,100×是油镜。低倍镜常用于搜索观察对象及观察标本全貌,高倍镜则用于观察标本某部分或较细微的结构,油镜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或动植物更细微的结构。
(3)低倍镜使用
ⅰ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使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ⅱ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物镜距制片0.5cm。于转动粗调节器的同时,须俯身在镜旁仔细观察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注意不可在调焦点时边观察边下必镜筒,否则会使物镜和玻片触碰,压碎破片,损坏物镜)。
ⅲ左眼于目镜观察,同时左手转动粗调节,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象看到上时即停,再调微调节器,至标本清晰为止。
ⅳ如一次调节看不到物像,应重新检查材料是否在光轴线上,重新移正材料,再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物像出现和清晰为止。
ⅴ找到物像后还可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像的反差强弱等是否合适再进行调节,如果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开大光圈。
(5)镜筒
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1、 Nhomakorabea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1)镜座
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镜柱
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镜臂
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载物台
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6)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
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7)倾斜关节
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
实验讲义
王玉倩冯晓英郭娟张潮汤晓辛唐婧编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2年6月
一、显微操作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
2、了解显微镜使用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及一般维护方法。
3、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原理是经过两次成像,成为倒立的虚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成像,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第一次成的物像,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是一个虚像。倒置的像常常使初学者使用发生困难。
光学部分
(1)目镜
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是10×,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倍。在目镜内两个透镜间的光栏上可装一根剪短的毛发,做为指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材料。
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位于显微镜镜座中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2、显微镜使用
(1)放置
放在左胸前,离桌边5cm的位置.
(2)对光
ⅰ将低倍镜转至镜筒下方与镜筒成一直线。
ⅱ拨动反光镜,调节至视野最亮无阴影。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源强时用平面,较暗时用凹面,需要强光时,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时,将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适当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