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bcd08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f.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育目标1.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2.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3.通过模拟天气图示,让幼儿能够简单预测明天的天气状况;4.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5.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2.常见天气现象的认识;3.模拟天气图示练习;4.合作学习实践。
三、教学重点1.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2.模拟天气图示练习。
四、教学难点1.让幼儿学会简单预测明天的天气状况;2.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五、教学准备1.天气预报图片或PPT;2.天气实物模型;3.云朵模型、风车模型等;4.常见天气现象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用天气图或PPT引入话题:今天晴天,大家有没有想到会做什么事情?如果明天下雨,我们该怎么办?2. 激发兴趣出示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它的想法和感受。
3. 概念讲解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讲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
4. 常见天气现象通过拖拉汽球模型、风车模型等来模拟风力、温度等常见天气现象。
让幼儿观察附近的建筑、植物、地面等,辨认出目前的天气状态。
5. 模拟天气图示练习教师出示天气预报图片,模拟重要气压线、冷锋等,并询问幼儿对明天天气的预测。
6. 合作小实验组织幼儿分组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仪器,通过观察和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7. 总结反思在总结环节中,让幼儿回答本课的问题,回忆识记所学知识,思考自己的收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紧扣主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常见天气现象以及模拟天气图示练习。
但是,合作实验环节的时间过长,部分幼儿参与度有所偏低。
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时间的把握,确保教学流程的严密性和充分性,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a5aa0d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d.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知道天气预报的作用。
2.培养幼儿关注天气、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
3.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天气预报,了解其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学会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生活。
三、教学准备1.课件:天气预报动画、天气图标、天气卡片。
2.实物:雨伞、雨衣、帽子、手套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动画,引导幼儿观看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天气预报?(二)基本环节1.认识天气预报(1)教师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如:天气预报是用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情况的。
(2)教师出示天气图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学习天气预报用语(1)教师示范天气预报用语,如:“今天晴,最高温度20℃,最低温度10℃。
明天有雨,出门请带雨具。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天气预报用语,进行互动。
3.情景体验(1)教师出示天气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体验,如:下雨天,幼儿需要带上雨伞、雨衣等。
4.合作游戏(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天气预报员。
(2)教师出示天气卡片,各小组根据卡片上的天气情况,合作完成天气预报。
2.教师鼓励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学会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生活。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关注天气预报。
2.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内布置天气预报角,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幼儿关注天气、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87c0835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7.png)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认识天气预报”。
主要内容包括: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天气预报的解读、天气符号的认识以及简单天气图的识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了解其重要性。
2. 学会通过电视、手机等途径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并能简单解读。
3. 掌握基本的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的识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预报的解读,天气符号的认识,简单天气图的识别。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学会获取天气预报信息,掌握基本的天气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PPT、天气符号卡片、简单天气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分享对天气预报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学新课(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获取途径和解读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的识别。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天气预报中获取信息。
学生跟随教师解答例题,加深对天气预报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用天气符号卡片和简单天气图进行互动游戏。
教师观察学生活动,给予指导和鼓励。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2. 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3. 天气预报的解读方法4. 天气符号的认识5. 简单天气图的识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电视或手机天气预报,记录下明天的天气情况。
根据所学的天气符号,画出明天的天气图。
2. 答案:作业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实际天气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
![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0913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4.png)
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2.理解天气预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掌握简单的天气预报知识。
二、教学准备1.布置好带有不同天气条件的场景板;2.准备一些天气现象图片,如晴天、雨天、雷电等;3.准备一些有关天气的小玩具,如风车、雨伞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约5分钟)用各种天气的图片与小朋友谈论天气:是晴天还是阴天?出门需不需要带伞?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等等。
2. 探究(约15分钟)1.展示天气场景板,与小朋友一起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学习如何用语言描述;2.轮流模拟预报一天的天气。
拿起当天的气象仪器——温度计,询问小朋友现在的温度;用预报语言描述今天的天气——今天晴天,温度23℃,注意保暖;3.用小玩具模拟风大、雨下等天气现象,观察小玩具的运动情况,引导小朋友想象、理解风、雨的概念。
3. 记录日常天气(约15分钟)安排小朋友们每人一张简易的天气记录表,自主记录当天的天气现象,并在表格中给予描述。
辅导老师给予点评,如:今天是晴天,又是阴天,为什么呢?4. 理解天气预报与日常生活(约15分钟)1.运用图片、口号等方式带来一些实际的天气情况,如:今天下雨,我们就要带伞出门;2.轮流模拟预报一天的天气,在预报中指出需注意的事项,如:今天有雾霾,不宜在室外活动。
5. 让小朋友成为实验家(约15分钟)1.制作小项链,用颜色区分晴天、雨天、多云等;2.将小朋友组成团队,让每个小组利用瓶盖、水、颜料等制作一个云层模型,带领他们模拟云层的形成和降雨的原理。
6. 结束(约5分钟)对这次科学活动进行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内容,提问:天气预报还有哪些需要了解的知识呢?四、教学要点1.帮助幼儿懂得天气现象,并能用语言描述;2.培养幼儿用科学的方式告诉父母、老师天气的能力;3.让孩子们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提高天气意识。
五、教学体会与建议这个活动真的很有趣,让孩子们轻松地认识了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f02659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1.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认识天气预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识别天气状况,并掌握基本的天气预报符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含义,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现象的能力,学会简单识别天气状况。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能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天气预报符号的记忆和识别。
2.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含义,学会观察天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图片、天气预报符号卡片、天气预报视频、天气道具(如雨伞、太阳帽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天气预报符号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的天气现象。
与幼儿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引出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天气预报符号卡片,讲解每个符号代表的天气状况。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天气预报符号的记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识别视频中的天气状况。
幼儿分组,每组根据天气预报符号贴纸,在画纸上完成一幅天气图画。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识别天气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定义: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状况的科学方法。
重要性:指导人们合理安排生活,防范恶劣天气。
2. 天气预报符号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符号的识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图画,并用天气预报符号表示。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天气,画出相应的图画,并在图画中正确使用天气预报符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天气预报的理解和记忆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关注天气预报,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生活能力。
幼儿园中班《认识天气》教案(精选20篇)
![幼儿园中班《认识天气》教案(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0eb6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0.png)
幼儿园中班《认识天气》教案(精选20篇)1幼儿园中班《认识天气》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二、重点: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三、难点: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四、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PPT、已做好的气象记录表格。
2、课前准备让家长带幼儿看几期天气预报。
3、天气预报视屏及多媒体教室准备。
五、活动过程。
(一)讨论气温的变化。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的气温有什么变化?(幼儿发言谈及每天气温是不同的。
)2、温度变化说明什么道理?(天气是多变的,有时气温很高,有时气温很低。
)3、温度高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温度低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4、温度高的时候你穿的衣服怎样?温度低的时候你穿的衣服又怎样?温度高的时候草、树木长得怎样?温度低的时候又怎么样?5、小结: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的高低与我们的穿着、生活有关系,与植物的生长也有关系,温度很低时农民就要注意防冻。
(二)讨论近期天气的变化。
1、今天是什么天气?大家回想一下,上个星期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哪几天是晴天?哪几天是阴天?哪几天是雨天?2、晴天是什么样的?在晴天你感觉怎么样?阴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有阴天?阴天会变化成什么天气?(因为天空中积多了云,遮住了阳光,就变成阴天,阴天可能变成雨天,也可能变成晴天。
)3、你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天气与人生活的关系,晴天光线好,教室里亮堂堂舒服,大家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暖和,洗的衣服容易晒干……阴天使教室里黑乎乎的,不舒服,雨天出门不方便,要带雨具。
4、小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晴天,有时雨天,有时阴天,有时还会下雪。
(三)讨论近期风力的变化。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风也是不一样的?幼儿充分讨论。
2、你怎么发现风力不一样的?风力大小与我们生活有没有关系?你知道风力大小与什么人关系大吗?为什么和渔民的关系大?(风大浪就大,船出海就有危险,渔民关心天气预报中的风力大小。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75b313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a.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知道天气预报对日常生活的作用。
2.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关注气候变化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观察和表达天气情况。
三、教学准备1.课件:天气预报动画、天气图标、天气预报记录表。
2.实物:温度计、湿度计、风向标。
3.活动材料:天气卡片、记录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最喜欢的天气,引发幼儿对天气的关注。
(2)教师展示天气卡片,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天气,引出天气预报。
2.认识天气预报(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动画,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作用。
(2)教师讲解天气预报中的基本元素,如温度、湿度、风向等。
(3)教师示范如何记录天气预报,让幼儿了解记录方法。
3.观察天气(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
(2)教师出示温度计、湿度计、风向标,讲解如何测量和观察天气。
(3)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在天气预报记录表上。
4.小组讨论(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观察到的天气情况。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防护措施。
(1)教师邀请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让幼儿学会表达和分享。
6.活动延伸(1)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了解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2)教师鼓励幼儿将观察到的天气情况分享给家人,培养幼儿关注天气的习惯。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天气预报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观察和表达天气情况。
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培养他们关注天气、学会生活的能力。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2篇)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71c8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b.png)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天气标志;(3) 能够通过观察云彩变化判断天气情况;(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情感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珍爱地球的理念;(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云彩变化判断天气情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天气标志卡片、云彩变化观察表、云彩变化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 (5分钟)1. 教师出示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 “你们平时会看天气预报吗?”2. 以清朗晴天的图片为例,向学生解释天气预报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新课呈现 (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呈现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天气标志,让学生了解到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标志有: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2. 教师出示天气标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天气预报的意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个标志代表的天气情况。
三、云彩变化与天气预报 (20分钟)1. 教师出示云彩变化观察表,向学生介绍不同云彩的形态和变化,比如:卷云、积云、层云等。
让学生观察并填写观察表。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云彩的变化情况,并填写观察表。
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并讨论判断今天的天气情况。
四、巩固与拓展 (10分钟)1. 教师出示云彩变化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实际云彩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到记录表中。
2. 学生按照记录表的要求,观察云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学生可以在家庭、学校、公园等不同场所进行观察。
3. 学生选择一处观察的记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报告。
五、总结与反思 (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问学生他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和出行。
2.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天气预报板,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含反思
![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e11e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3.png)
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天气预报并了解其重要性;2.能够辨认不同的天气符号并理解其对应的天气状况;3.通过观察测量天气变化,提高观察能力;4.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天气预报图片和天气符号图片;2.生活示范物品:温度计、水银柱、风向标等;3.问题卡片:易懂的天气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天气预报”,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天气变化。
通过问答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天气预报的初步认知。
2. 天气符号的介绍通过课件或贴纸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常用的天气符号,并让学生认真观察和辨认不同的符号,了解其对应的天气情况。
让学生分组,让每组观察一张天气预报图片,帮助他们对天气符号的认识更加准确明确。
3. 天气预报的制作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展开制作。
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条天气预报,并在上面标出当天的天气情况及相应的天气符号。
每个小组报告自己制作的天气预报并用直观的分贝图形象展示。
4. 生活测量工具的使用老师介绍常用测量天气的生活工具:温度计、水银柱、风向标等,让学生逐一操作了解其原理及使用方法,加深学生对天气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
5. 天气问题问卡的提问通过天气问题卡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相关知识。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问题,例如“今天的天气情况?”,“明天会下雨吗?”等等,刺激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向他人提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关于天气预报的教学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通过学习、认知、观察、操作等方式,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天气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制作天气预报和操作测量工具,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在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整体上,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良好的,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提高了个人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066ff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d.png)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认识天气预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识别天气符号,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2. 学会简单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准备。
3. 培养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关心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符号的识别和理解。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天气预报表格、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天气符号卡片,讲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引导幼儿学习识别天气符号。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天气预报表格,讲解如何查看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准备。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天气符号卡片,模拟制作天气预报表格,学会查看天气信息。
5. 创意活动(10分钟)幼儿发挥想象力,用水彩笔、画纸等材料,绘制自己喜欢的天气情况,培养幼儿对天气的关注。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学习收获,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基本概念2. 常见天气符号及识别3. 天气预报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共同查看并记录近一周的天气预报,引导幼儿识别天气符号,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答案示例:日期:2024年X月X日天气:晴天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活动建议:出门记得带太阳帽、防晒霜,多喝水,注意防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学会了识别天气符号。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f7bda8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7.png)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认识天气预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气象符号,并能关注天气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预报的作用,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
2. 能够认识并辨别简单的气象符号,关注天气变化。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并掌握简单的气象符号,关注天气变化。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气象符号卡片、天气图示板、教学PPT。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看天气预报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教学新课(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
引导幼儿观察气象符号卡片,学习简单的气象符号。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天气图示板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天气预报图,让幼儿根据气象符号判断天气情况。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绘制自己喜欢的气象符号。
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学习心得。
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学会保护自己。
拓展延伸: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关注天气预报,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2. 简单的气象符号3. 天气变化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关注天气预报,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完成天气变化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对天气预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中班科学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2024年中班科学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96a037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d.png)
2024年中班科学课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册第六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认识天气预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包括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获取方式和简单的气象符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的天气现象,学会查看天气预报。
难点:理解气象符号的意义,学会分析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气象符号卡片、天气图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视频中的天气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气象符号卡片,讲解各种天气现象及其对应的气象符号,让学生学会识别。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天气图表,让学生根据图表上的气象符号,描述对应的天气现象。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天气问题,如如何根据天气选择衣物、出行等。
5. 作业指导(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气象符号:对应各个天气现象的符号3. 天气预报:获取方式、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所学,画一幅天气预报图。
2. 答案:天气预报图应包括天气现象、气象符号、日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天气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气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天气现象的识别和天气预报的获取上,难点则在于气象符号的理解和应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0f628a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e.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认识天气预报”。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天气符号,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意义,知道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使幼儿认识并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
3.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天气预报,掌握简单的天气符号。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理解天气预报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看并引导他们关注视频中的天气变化、天气符号等。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天气情况,激发他们对天气预报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天气符号卡片,教幼儿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让幼儿了解如何看懂天气预报。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天气符号配对游戏,巩固幼儿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让幼儿观察窗外或教室内的天气情况,描述并记录下来。
4.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天气符号,让幼儿模仿。
写出简单的天气预报,引导幼儿阅读。
5.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今天所学的天气符号,并描述自己今天的天气感受。
答案:略。
六、作业设计1. 画出所学的天气符号,并标注名称。
2. 描述今天的天气变化,如“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天气预报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地理意识。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ac7209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3.png)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精彩教案《认识天气预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认识天气预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如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力等;学习如何读懂天气预报图,掌握简单的气象符号;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如何预测天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理解并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了解天气现象对生活的影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预测天气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环境、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气象符号的认识及理解。
难点:如何读懂天气预报图,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天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图、气象符号卡片、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实践操作材料等。
学具:彩笔、画纸、天气预报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近期天气变化,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天气预报图,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和气象符号,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气象符号卡片,让幼儿结合天气预报图进行匹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当天天气,提高幼儿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天气预报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观察天气现象,记录天气变化,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预测天气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基本要素: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力等。
2. 常见气象符号:晴、多云、阴、雨、雪等。
3. 天气预报图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制作属于自己的天气预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了解天气现象对大自然的影响,培养幼儿关爱环境、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d5cd5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4.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2.能够学习掌握天气预报的方法,了解不同的天气预报符号和含义;3.能够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出行、出游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2.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2.学习天气预报方法:观察自然环境、收听广播、查看电视、查阅报纸、使用气象APP等;3.了解天气预报符号及其含义:晴、多云、阴、雨、雪等;4.了解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出行、出游等。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以近期各地天气预报案例为教学对象,让幼儿参与预报的过程,从中汲取方法和技巧,并与其生活实际结合,避免教学内容过于抽象;2.外出观察法: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不同天气现象,对比天气预报中的符号和实际情况,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提高对天气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巩固所学知识;3.组织游戏法:通过乐趣性极强的游戏,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天气预报案例材料;2.外出观察工具(如望远镜、气象仪等);3.游戏物品(如彩色气球、模拟天气符号牌等);4.相关教学视频、PPT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前活动1.教师简单介绍天气预报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幼儿思考天气预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让幼儿尝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各位小伙伴分享。
2. 学习天气预报方法1.教师通过配合天气预报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天气预报的来源和准确性;2.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现实时间的观察,判断实际天气的情况,从而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2024年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dba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5.png)
2024年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对天气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培养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培养探究欲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天气图标、天气卡片、天气预报视频、天气记录表。
2.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
2.提问: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基本概念1.教师出示天气图标,讲解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引导学生认识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
(三)天气预报的制作1.教师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布预报等。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
(四)观察天气变化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天气情况,记录在天气记录表上。
2.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天气情况,与家长交流,记录在天气记录表上。
(五)交流分享1.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天气变化的特点。
(六)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天气现象,制作相应的天气卡片。
2.学生将天气卡片贴在教室的天气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观察天气过程中的收获。
五、教学延伸1.家长协助孩子关注天气预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2.教师定期组织天气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认识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不会告诉你们今天天气怎么样?学生:会。
教师:那你们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吗?学生:天气预报。
教师:对,天气预报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窗口,让我们可以提前知道外面的天气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天气预报有哪些基本知识。
2.学会观察天气变化:教师: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天气有没有变化呢?学生:看天空。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0afc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3.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生活认知》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天气预报》。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学会关注天气变化,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含义,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知道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学会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关注天气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天气变化,学会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衣物配对卡片。
学具:画纸、水彩笔、衣物配对游戏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视频中的天气情况,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天气符号学习(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符号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各个天气符号的含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衣物配对卡片,讲解如何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衣物配对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天气符号和衣物配对。
左边部分展示天气符号,右边部分展示对应的衣物。
通过板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并为其搭配合适的衣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关注天气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天气符号的认识仍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天气变化,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学会根据天气情况照顾自己。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天气,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7e09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e.png)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
2、学习按要求播报天气预报。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教师播报天气预报视频,导入活动内容二、认识天气预报(一)认识天气图标。
1、播放第一张天气图片,幼儿观察。
总结:太阳图标表示晴天。
2、播放第二张天气图片,幼儿观察。
总结:云遮住太阳的图标表示多云天气。
3、播放第三张天气图,幼儿观察。
总结:云的图标表示阴天。
4、播放第四张图片,幼儿观察。
总结:云下面有雨滴的图标表示有雨。
5、播放第五张图幼儿观察。
总结:云下面有雪的图标表示有雪。
(二)认识温度,尝试朗读气温。
1、认识摄氏度符号,零下符号。
总结:摄氏度,读作摄氏度,零下读零下,表示很冷。
读零下四摄氏度。
2、尝试按要求朗读气温。
总结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的模式。
地点+天气+温度,并按正确模式播报北京的`天气。
三、播报天气情况小朋友们做天气预报员按正确模式播报:白杨村、彼得兔村、狗熊岭、佩琪村、小兔村的天气。
四、复习天气图标五、认识能预测天气的小动物六、认识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结语:天气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天气,人们选择的衣物不同,选择的出行方式也不同,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同。
我们要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好习惯,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气象3、增强关注气象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种气象的图片、纸、油画棒、天气预报的录音活动过程:一、话题引入1、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我,我明天想出去玩,但是我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该怎么办呀?谁能帮帮我。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天气预报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天气预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a30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b.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天气的组成部分:空气、水蒸气、温度等;2. 常见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基本组成部分,知道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描述天气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天气的组成部分和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天气现象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图片、气温计、湿度计等;2.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冰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天气图片,讲解天气的组成部分和特点;结合气温计、湿度计等实物,让幼儿直观感受天气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天气情况,如温度、湿度等;幼儿分组讨论,描述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在画纸上进行绘画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组成部分:空气、水蒸气、温度等;2. 常见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3. 幼儿绘画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所在地的天气,描述一天内天气的变化,并绘画出最喜欢的天气现象。
2. 答案示例:今天我观察到家里的天气是晴天。
早上气温较低,中午温度升高,晚上又变凉了。
我最喜欢的天气现象是晴天,因为可以出去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常见天气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天气变化,开展关于天气的主题活动,如制作天气图标、创编天气儿歌等,提高幼儿对天气的兴趣和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天气的组成部分和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范例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a689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0.png)
2.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课堂互动的优化
1.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气与季节》第二节《认识天气预报》。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和图标,学习简单的天气预测方法,以及探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掌握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和图标。
(1)分组进行天气符号卡片游戏,让幼儿巩固对天气符号的认识。
(2)让幼儿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天气预报的模拟讲解。
4.课堂互动(10分钟)
(1)请幼儿分享自己画的天气符号,并进行小组讨论。
(2)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幼儿学会在不同天气下如何保护自己。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天气变化,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
1.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关注天气变化,并进行天气预测游戏,提高幼儿对天气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是小气象员”,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天气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
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三、作业设计的改进
1.作业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富有创意,以提高幼儿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
”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
”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
”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
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
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课件,另一方面
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
ppt 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
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
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 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 电视、报纸、手机
短信、网络等)?”(2) 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1) 教具:手偶“喜羊羊”,ppt “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
(2)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
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C〜15C,我们一起
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 或阴天、雨天) 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3)“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
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
2.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
“图中有谁?” ( 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
)
“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 ( 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
“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2)幼儿根据经验回答。
(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
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
(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指导语:“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幼儿回答。
师小结: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语:“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 ( 雨天、阴天、多云天气。
)
指导语:“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气预报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预报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
指导语:“这个图标画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
”
(2)出示北京和广州的城市图片( 教具) ,其中有过去一周内连续5 天的天气情况。
要求幼儿根据图意,正确找出学具中与教具图片相对应的天气图标,并大声说出正确的天气图标名称。
(3)引导幼儿了解天气图中的气温如
8C,在播报时要念成“ 8摄
氏度”;如果图中的气温是“一11C”,要念成“零下11摄氏度”。
4.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
(1)指导语:“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
(2)幼儿自主上前,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播报天气。
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播报,了解其播报的内容和顺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然后说一说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
教师适时提出本次活动中天气预报的播报要求( 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气类型一气温”的方式进行播报) 。
①幼儿独立尝试按要求播报天气(如:“ 2013年1月8日,北京,晴,-11C〜o C”;“ 2013年1月8日,广州,多云转小雨,TC〜13C”)。
②幼儿说出天气类型后,还要提醒同伴在这样的天气中应该注意什么,
如:如:广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门时要记得带伞等。
启发幼儿在家时也提醒家人根据不同的天气安排好生活。
5.幼儿分组操作,制作天气记录卡,尝试当“天气预报员”,按要求播报天气。
(1)天气记录卡制作要求:仔细看手中天气预报记录卡上的一些图片,想想看图片中是什么天气,找出代表这种天气的图标,每组制作出两份天气记录卡。
(2)幼儿4 人一组,根据学具中已有的图像,找出相应的天气标志图片进行配对后粘贴,制作出天气记录卡(记录卡例举)。
(3)组员互相观察和评价自制的天气记录卡(活动当天是星期一,
幼儿预报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气) ,如有不正确之处,尝试在组内讨论并修正。
(4)学做“天气预报员”。
①教师再次强调播报要求:“小朋友播报天气的时候,要讲清楚播报的日期、城市、天气情况和气温,比如,今天是1 月7 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报明天的天气‘ 201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C〜
o C 。
②幼儿先在小组内按照播报要求和记录表的内容,向同伴播报天气,同伴之间相互评价。
③请幼儿推选出小组内的优秀“天气预报员”,让他(她)拿着本
组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到“小小气象台”上预报未来3 天的天气情况,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④优秀“天气预报员”轮流上台播报天气。
⑤教师点评幼儿的播报情况,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播报“晴转多云” 等有变化的天气情况。
指导语l :“如果1 月8 日当天,广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们应该怎么播报呢?”
教师按顺序出示广州的晴天和多云两幅图,并通过手势暗示幼儿
指导语2:“如果遇到当天天气发生了转变的情况,我们可以先说前一种天气情况,再说后一种变化了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转'字来表达天气的变化,如‘ 2013 年1 月8 日,广州,多云转小雨,7C〜13C'。
”
6.结束环节:集体到户外去观察并尝试推测明天天气情况,相互用完整句式预报。
结束语:“刚才我们都试着进行天气预报,请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气预报,对自己刚才的预测进行验证。
明天回园时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为大家播报天气。
”
活动延伸
1 .在班级主题墙上设置“天气预报图”,引导幼儿轮流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在语言区新设“小小气象台”,供幼儿自主播报天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在乐中学,在玩中做,增强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与天气相关的科学现象和常识;在播报天气中,幼儿进一步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前,我自制了与天气知识有关的课件和学具(天气图像卡),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丰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设计提问语并在活动中适时投放材料,有效增强了幼儿对天气预报的兴趣。
他们表现得积极活跃,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关注天气情况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还能尝试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尤其是活动过程中“分组合作操作学具”的环节,促使幼儿通过分工与合作,学会搜集天气信息,看图中的气温表,用天气标志进行记
录。
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围也促进了幼儿谦让、坚持等良好品质的形成。
专家点评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是在幼儿日常谈话中有关“天气” 话题的基础上设计的,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也适度延伸了幼儿对天气预报方面已积累的经验和探究兴趣,活动选题可谓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该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能从知识、技能、情感等不同维度
明确幼儿应达到的水平。
活动过程能巧妙运用网络、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性学具,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并鼓励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大胆运用规范语言播报天气,有利于幼儿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该活动关注幼儿分组操作中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协作,如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播报等,分工明确;同时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并推选出“优秀天气预报员”,使活动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