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国学经典教学计划(集合1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经典渗透生活,书香伴随我成长。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社会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也觉得学生在阅读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未来更加努力。
一是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朗读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涵,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协商和德育的发展。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中国传统经典阅读之路,营造了我校的文化氛围。
(2)建立中国经典阅读教材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方法,培养一批导读骨干。
(3)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好人们更满意的学校。
二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古典诗歌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寓意深刻,境界动人。
是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培养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通过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景的古诗,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祖国如画的风景,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国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三是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例文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例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诗词、文言文等国学经典作品,如《论语》、《孟子》、《史记》等。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背诵国学经典。
3. 定期组织诵读比赛和分享活动。
三、教学步骤:1. 熟悉国学经典:a. 通过讲解、解读和讨论,让学生对选取的国学经典有初步了解。
b.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背诵国学经典:a. 分阶段进行背诵,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背诵。
b. 提供给学生合适的背诵方式和技巧,如利用卡片、录音等工具进行背诵。
3. 朗读练习:a. 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朗读技巧,如语调、节奏、停顿等。
b.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通过互相听评、自我调整,提升朗读水平。
4. 诵读比赛和分享活动:a.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
b.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分享活动,让学生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比,根据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2.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交流会,让学生互相评议和分享学习心得。
3. 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对学生的诵读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国学经典书籍和电子资料。
2. 朗读比赛和分享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备。
注:以上仅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的一个例子,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精选)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精选)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国学经典阅读兴趣和能力。
2.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自信心。
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国学经典选读(1)《论语》:选取孔子的经典言行进行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2)《三字经》:通过逐字解释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弟子规》:教导学生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4)《百家姓》:教给学生家族的文化记忆,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国学经典故事讲解(1)《中国历史故事》: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2)《古代名人故事》:介绍古代知名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3)《神话传说故事》:讲解中国神话传说,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神话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道理和文化内涵。
2.对话演绎法: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演绎,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学经典中的情节和人物。
3.复述绘画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作用。
2.选取一些经典的国学作品,进行引导性阅读和讲解。
3.组织学生参与对话演绎,让他们亲身体验国学经典中的情节和人物。
4.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5.组织学生进行复述并进行绘画表达,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态度。
3.评估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和对国学经典的感悟。
六、教学资源1.选取一些优质的国学经典故事书籍,作为教材。
2.准备国学经典课件和图片,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通过讲解国学经典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五年级下期国学经典计划教学设计
备课本
班级
科目
教师
小学五年级下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五年级正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因此,特拟定本学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备好课。
2、熟悉教案,让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便于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充
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制定国学经典要义诵读表,严格要求,检查每个学生对经典要
义的背诵情况,对于课堂上无法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积极课外监督、辅导。
4、组织学生开展读经典,画经典活动,如:国学经黄诵读比赛;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国学经典小报展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对所学的国学经典知识也达到了巩固,更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熏陶和传统美德教育。
5、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1课时
第二单元睦乡邻第2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3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4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5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6课时
第二单元第7课时
第三单元亲自然第8课时
课题:第二单元第9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10 11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12 13课时。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的选择:(1) 《三字经》:通过诵读三字经,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价值观。
(2) 《百家姓》:通过诵读百家姓,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姓氏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3) 《弟子规》: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4) 《论语选读》:通过诵读论语选读,学生能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道德理念。
2. 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和基本内容。
(2) 诵读训练: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诵读,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和节奏的掌握。
(3) 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朗诵对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反思总结: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分析诵读的体会和感悟。
三、教学计划:1. 第一周:《三字经》(1) 课前导入:观看《三字经》的动画片,介绍作者和背景知识。
(2) 诵读训练:带领学生进行整体诵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3) 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段朗诵和对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反思总结:课后让学生思考《三字经》中的道理,写下学习心得。
2. 第二周:《百家姓》(1) 课前导入:观看《百家姓》的视频,了解姓氏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2) 诵读训练:带领学生进行姓氏的整体诵读,掌握音节和发音要点。
(3) 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朗诵不同姓氏的内容,进行对比和评价。
(4) 反思总结:课后让学生思考姓氏的文化意义,写下自己的感悟。
3. 第三周:《弟子规》(1) 课前导入:介绍《弟子规》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 诵读训练:带领学生进行整体诵读,注重体会文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五年级上册国学诵读教学计划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王英新一、指导思想:国学课程的开设初衷是吟诵经典诗词,目的在于博闻强记、传诵经典,加大孩子们的经典积累量,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诵读、吟唱、熟背诗词经典,博闻强记,获得经典的熏陶。
2、具体目标:(1)通过课堂实践、组内教研等多种方式不断地探索出更生动、更有趣,最适合孩子学习国学的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诗词的魅力,大量积累经典诗文,丰富文化底蕴。
(2)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运用多形式诵读法和速读法针对难易不同的诗文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
(4)在快乐诵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一、五年级的教材为校本课程,一年级35首古诗词,其中诗20首,词7首,经5篇,文言文3篇;五年级共编入38首古诗词,其中诗20首,词10首,经5篇,文言文3篇,选取的古诗词以名家名篇为主,特点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诗词本身的节奏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四、教学设想及具体措施1、精心备课:认真备好课,从诗词本身、作者生平、背景资料多个角度入手,对诗词进行深入剖析,做到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想满足学生不断地需求,教师就得是源泉。
2、简单上课: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听音频、看视频等简单快乐且容易理解的方式,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情感,达到博闻强记、传诵经典的目的。
具体措施设想如下:(1)课前三分钟创新,在行礼、复习旧知、身心调整中平心静气,为整节课做准备。
(2)课堂上教学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吟诵。
一年级在诵读、看视频的基础上重在吟唱;五年级在诵读、听音频、看视频的基础上了解一定创作背景,感悟作者情感。
(3)根据诗词经文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对诗词教学分为精读和速记,节约时间,做到量的积累。
3、认真教研:在科组长的领导下,认真开展组内教材研读工作,备出有可行性的教案。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要求学生诵读一些经典的国学作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 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这些经典作品,并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出其中的主要内容。
3.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古代经典的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4. 要求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基本价值观念。
三、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引入经典作品(2周)1. 第一周:介绍国学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展示一些经典作品的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第二周:选择一两个经典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并请学生阅读和简单背诵。
第二阶段:学习和掌握经典作品(4周)1. 第一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经典作品,并讨论其中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第二周:分析经典作品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第三周:逐段学习和背诵经典作品,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诵读。
4. 第四周: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口头表达,并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阶段:学习和理解古代诗词(4周)1. 第一周:选择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进行阅读和解析,了解其中的意境和写作技巧。
2. 第二周: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背诵,并进行表演。
3. 第三周:学生进行古代诗词的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4. 第四周:学生写一篇关于古代诗词的感悟和赏析文章,展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考能力。
第四阶段:学习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周)1. 第一周: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和古代诗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2. 第二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小短文。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品和古代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社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
这都需要今后我们更加努力开展活动。
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生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二)在比赛中,选手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亲爱的祖国的赞美与歌颂。
202X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2X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的精髓,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教学内容:1.经典选材(1)《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如: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大学》中的经典语录: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己亥杂诗》中的经典诗词:如:瘦薪饥鸟,弃巢去矣。
2. 经典故事(1)《孟子》中的经典故事:如:梁惠王问政于孟子,问连横布衣和丧马之不仁的事。
(2)《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二、教学步骤:1. 导入(15分钟)(1)教师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1页/共4页(2)播放相关国学经典诵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经典诵读(20分钟)(1)学生跟随教材或PPT一起诵读经典语录和诗词。
(2)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3. 经典解读(30分钟)(1)教师解读经典语录的含义和意义。
(2)学生讨论经典语录背后的哲理和智慧。
(3)教师讲解经典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4)学生分组讨论经典故事的教育意义。
4. 学生表演(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经典诵读和故事演绎。
(2)学生自由发挥,增加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5.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2)提醒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2.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教学方法。
3. 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探究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诵读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3. 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力。
4. 学生的个人创造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 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或PPT。
2. 国学经典诵读视频。
3. 班级分组讨论和表演所需材料。
4. 教室多媒体设备。
第3页/共4页六、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1. 学生的年级和年龄适宜。
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国学教学以亳州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丛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文化为基本活动内容,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国学经典》的内涵。
四、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正确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措施: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六、教学进度:每周利用早读时间,安排学生对国学的相关作品进行资料的收集及阅读,并请家长做好“亲子阅读”的工作,便于学生更好的、及时的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每周背诵一篇,期中期末两周,复习2周,本学期共背诵15篇古诗文。
1、礼记.大学一 P22、论语.颜渊 P153、冬夜读书示子聿 P344、训学斋规 P365、从军行其一 P40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一 P417、示儿 P438、诉衷肠 P459、池州 P4610、赠梁任父同年 P4911、登金陵凤凰台 P5612、大林寺桃花 P6013、淮上渔者 P6114、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P63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P65。
小学五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领略中华经典的深邃神韵,淋浴传世经典的璀璨,特拟定本学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备好课。
2、熟悉教案,让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便于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充
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制定国学经典要义诵读表,严格要求,检查每个学生对经典要
义的背诵情况,对于课堂上无法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积极课外监督、辅导。
4、组织学生开展读经典,画经典活动,如:国学经黄诵读比赛;
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国学经典小报展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对所学的国学经典知识也达到了巩固,更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熏陶和传统美德教育。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喜爱,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朗读和理解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语》2. 《古诗十九首》3. 《宋词三百首》4. 《百家姓》5. 《吴越春秋》6. 《三国演义》三、教学方法:1. 朗读训练:通过每周固定的诵读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朗读训练。
鼓励学生读出准确、流利的语音,注重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并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和讨论。
3. 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根据经典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创作和表演。
可以是诗歌、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以展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周:《论语》1. 导入:通过展示《论语》的简介和经典语录,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2. 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选择《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进行朗读,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论语》中的主题和思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4. 创作与表演:要求学生以《论语》中的语录为素材,进行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论语》的理解。
第二周:《古诗十九首》1. 导入:通过欣赏和朗读《古诗十九首》中的经典诗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选择《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进行朗读,并解析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主题和意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4. 创作与表演:要求学生以《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为素材,进行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上国学经典计划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炉下中心小学徐玉梅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引领广大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内容,感知古人的智慧,品鉴古人高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匡束学生的言行,教化学生人品。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一共有34名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较强的纪律意识,喜欢上学,学习热情比较高,肯动脑筋;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从课外阅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教育自己。
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将致力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经典中遨游,受到经典熏陶。
三、教学目标1、向学生与家长宣传阅读经典文学的重要性,使之了解学习经典文化的目的乃是培养学生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古人留下的精髓,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与教化。
2、复习全书内容,为毕业考试做好相关准备。
3、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积累知识。
四、工作要点及实施措施(一)诵读时间1、早晨早读10分钟诵读。
2、每周一节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3、每节语文课前的预备时间背诵古诗或古文。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大量积累与复习国学经典。
(二)诵读方法和形式1、在《经典诵读》读本学习的基础上读1-2本国学经典书籍,背诵古诗唐诗80首。
2、统一复习、背诵《经典诵读》读本中教学内容。
(三)诵读内容1、诗词24首。
2、复习《经典诵读》读本内容。
(四)具体要求1、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专时专用。
2、认真准备,上好每周一节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3、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复习。
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四篇)
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五年级国学班共有学生____人,大部分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读物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有较好的熟悉,但是对于《论语》这门教材,由于古文较多,学生在诵读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有待进一步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逐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进步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本教材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冶长篇、述而篇、子罕篇、季氏篇等____个篇章它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和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
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并且每段小韵文之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聪明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一)识字1.校正字音。
借助字典正确生字,能够在语境中明白字词的意思。
老师讲要注意的字音,让学生边找边圈。
听国学录音2.能在生活环境中巩固熟悉的字,能自觉扩大识字量,有主动识字的愿看。
(二)阅读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借助赏析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科学学习生活的心态、方法、习惯,汲取《论语》里的聪明气力,指导学生做人做事。
4.熟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聪明,尊重世界优秀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培养孩子深厚的传统经典文化素养。
五年级上国学教案
五年级上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加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学习孝道、尊师、友爱等传统美德。
2. 《三字经》:了解中国历史、地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3. 《百家姓》:学习中国姓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4. 《千字文》: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5. 《论语》:学习孔子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学经典文本的含义、背景及价值。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40分钟,每周一次课。
2. 五个章节分别讲解《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论语》。
3. 每个章节分为四个课时,分别为:文本解析、讨论交流、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习效果。
3.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道德素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内容6. 《道德经》:学习老子的道家思想,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名句的含义。
7. 《大学》:探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念,学习自我提升与社会责任。
8. 《中庸》:解读“中者,天下之至道”的理念,学习如何平衡各种关系和情绪。
9. 《孝经》:专文讲解孝道,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伦理中的地位。
10. 《庄子》:通过学习庄子的寓言故事,体会其逍遥自在、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将《道德经》与《大学》、《中庸》等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哲学观点。
2. 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经典中的思想境界。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国学经典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心和传统修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经典选读: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思想深邃、富有智慧的国学经典进行精读、解读和讨论;(2)文化背景:结合国学经典的教学,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经典的产生和影响;(3)经典解读:通过逐句解读、分析词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的精髓;(4)经典驾驭:通过模仿经典的语言和写作方式,让学生学会驾驭经典;2.教学方法:(1)导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预读、导读和后读,让他们对经典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2)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互动的方式深入理解经典的思想;(3)写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将经典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书写中;(4)小组分享: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中互相学习和启发。
三、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通过一幅相关的图片或是一段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并解释国学经典对我们的重要性。
2.经典选读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如《论语》、《大学》等,进行精读和解读。
教师可以逐段解释经典的意义,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
3.文化背景教师通过讲解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经典的产生和影响。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经典的思想。
4.经典解读教师通过逐句解读,分析词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的核心思想。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
5.经典驾驭通过模仿经典的语言和写作方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可以参考经典的写作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和书写能力融入到经典中。
6.提示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进一步了解国学经典。
学生可以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国学经典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优秀的人文价值。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份国学经典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
2. 熟练掌握《四书五经》和其他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3. 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书五经》:学习《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等著作,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精髓。
2. 古代经典诗词:学习唐诗宋词和古诗文,如《离骚》、《庐山谣》、《滕王阁序》等,了解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3. 儒家经典:学习《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儒家经典著作,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儒家道德思想的认识。
4. 传统文化经典故事:学习《孔融让梨》、《管仲纵横》、《岳阳楼记》等经典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插图等,加深其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经典故事、经典人物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意义。
3. 群体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感悟国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通过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等,评估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通过诗词配对、经典诗句背诵等作业,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吸收国学经典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对国学经典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国学经典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朗读”、“尝试”、“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教学内容
《弟子规》
三、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弟子规》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诵读《弟子规》,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3、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
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理解含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复习
第二周至三周:学习《弟子规》“出则悌”
第四周至八周:学习“谨”
第九周至十二周:学习“信”
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亲仁”
第十七至十九周:学习“余力学文”
第二十周:复习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弟子规》
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1、每天利用早读和午读共20分钟进行的国学经典诵读。
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坚持天天吟诵,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每天利用语文课课前2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或建立扑克牌式的经典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粘贴关于国学经典的图文或出有关内容的黑板报。
四、教学原则
1、理解性原则:理解意思,并能熟练背诵。
2、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复习
第二周至三周:学习《弟子规》“出则悌”
第四周至八周:学习“谨”
第九周至十二周:学习“信”
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亲仁”
第十七至十九周:学习“余力学文”
第二十周:复习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中华经典文化,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本学期的经典诵读内容是《弟子规》。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二、诵读目的
1、诵读大量经典后,记忆力大幅度增强,背诵课文以及学其它学科都会变得轻松简单。
2、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注意力
每天利用二十分钟时间背诵经典诵读,孩子便能心平气和地学习。
在背诵大段大段的文章同时,孩子的静定能力也得到提升。
3、诵读经典有助于儿童人格的成长。
读经的孩子心中深知圣贤之道,自然容易在成人讲道理时回应、共鸣,孩子的品位、内涵自然提升,身心自然健康。
人格善化是经典教育最大的收获。
4、孩子变得有涵养、举止文明、懂礼貌、体贴父母、知书达理、活泼开朗、为人处事有分寸、有头脑。
三、班级诵读方案
1、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以指读、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每天早读,午读《弟子规》。
和家庭结合,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诵读。
2、礼仪行为规范:结合《弟子规》,将经典与做人做事道理相结合,教导言谈举止的基本礼仪;培养优秀品格。
如(父母呼,应勿缓。
事虽小,勿擅为等)
3、语言训练:将经典文章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文学底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朗诵水平。
4、静心训练:每天坚持诵读,调整情绪,提升专注力、静定活动心平气和。
包括教室的布置。
5、善行日记:学生每天记录所做的有意义的事,共同交流学习,将《弟子规》的学习与实际行为结合。
四、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复习
第二周至三周:学习《弟子规》“出则悌”
第四周至八周:学习“谨”
第九周至十二周:学习“信”
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亲仁”
第十七至十九周:学习“余力学文”
第二十周:复习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每天利用早读、午读时间复习巩固,学习新内容。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复习
第二周至三周:学习《弟子规》“出则悌”
第四周至八周:学习“谨”
第九周至十二周:学习“信”
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亲仁”
第十七至十九周:学习“余力学文”
第二十周:复习
“国学经典诵读”班级学习计划
五年一班
高桂艳
“国学经典诵读”班级学习计划
五年二班
杨超
“国学经典诵读”班级学习计划
五年三班
代丽男
“国学经典诵读”班级学习计划
五年四班
苏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