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二篇)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液氨是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化学品,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
中石化作为国内液氨生产的重要企业之一,必须建立完善的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人员安全以及生产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主要对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作相关介绍。
引言中石化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液氨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液氨作为一种化学品,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因此,中石化必须建立严格的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以确保生产环境稳定安全,同时也为了保护员工、现场设备及附近社区的安全。
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生产管理规定中石化液氨生产管理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操作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2.液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3.严格控制液氨质量,确保氨气纯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4.确保液氨气体流量正常,以及设备的压力和温度稳定。
5.妥善处理废水、废气等产生的废弃物,确保环境安全。
6.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特别要关注容器、阀门、管道等关键部位。
7.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气体接口,确保接口密封。
8.严格使用防止火花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设备和管道不受到火灾和爆炸的威胁。
储运管理规定中石化液氨储运主要管理规定包括:1.确保储罐强度、密封性能和液位的监测,防止储罐破裂、漏氨等事故的发生。
2.储罐应有定期的质量检查和保养,必要时进行维修。
3.进行液氨运输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确保液氨罐体正常密闭,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液氨运输车辆必须保证良好的机械状态,经过检查和维护后方可上路行驶。
5.储运设施必须设置监测系统,以预防和识别任何异常事件,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6.对于新加入的储罐、管道和设备等,必须进行验收后方可使用,以确保其安全性。
总结中石化作为国内重要的液氨生产企业,必须遵循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安全操作以及液氨质量的监控等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液氨设备及储存环境的安全风险。
精选范文--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基本要求1.1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向所在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取得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资质许可。
1.2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配置与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相适应的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
1.3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液氨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预防和处置液氨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应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
1.4新、改、扩建液氨生产、储存装置(含液氨装卸设施)的安全、消防、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用。
1.5生产、使用和储运液氨的单位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及中国石化相关技术和安全管理规定。
2生产与使用管理2.1液氨生产单位要严格控制液氨产品中水和油的含量,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设备腐蚀,确保下游装置安全生产。
2.2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国石化个体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建立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除一般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为液氨作业岗位、消气防人员配备过滤式防毒器具、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眼镜等特种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过滤式防毒器具、防护眼镜、防冻手套应满足岗位人员的需要,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每个岗位至少配备2套。
2.3液氨作业场所应按照《中国石化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冲淋洗眼器、固定式或便携式氨检测报警仪及应急通讯器材等安全卫生设施,以及醒目警示标志、警示说明、警示线、风向标,并定期检查、检验,确保完好。
2.4对新安装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液氨储罐、槽车、罐车、管线,应用氮气置换其内部气体氧含量小于0.5%后,方可输入液氨。
国家对液氨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液氨安全管理,预防液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以及与液氨相关的设备、设施、场所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液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全员参与。
第四条国家对液氨安全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企业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液氨安全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六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液氨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液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液氨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第八条鼓励液氨安全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装备。
第二章液氨生产安全管理第九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取得液氨生产许可证;(二)符合国家有关液氨生产的安全技术标准;(三)具备液氨安全生产条件;(四)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液氨生产安全管理:(一)严格执行液氨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安全;(二)加强对液氨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三)加强液氨生产场所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四)加强对液氨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五)建立健全液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一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液氨生产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液氨生产场所、设备、工艺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对液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章液氨使用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取得液氨使用许可证;(二)符合国家有关液氨使用的安全技术标准;(三)具备液氨使用安全生产条件;(四)建立健全液氨使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模版一、安全管理总则1. 本规定的目的是加强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所有液氨生产储运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
3. 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安全管理流程。
4.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液氨生产储运工作的员工,包括生产人员、储运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液氨生产安全管理1. 生产现场应根据液氨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爆设备、泄漏报警装置、通风设备等。
2. 液氨生产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液氨的正常供应。
3. 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效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 生产人员在操作液氨设备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5. 液氨生产现场应设立消防设施,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三、液氨储运安全管理1. 液氨储存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液氨储存的安全性。
2. 液氨储运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禁止违规操作。
3. 负责液氨储运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效证书方可从事储运作业。
4. 液氨储存容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
5. 液氨储运车辆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露和意外事故。
四、应急管理1. 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事故,最大限度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
2. 液氨储存设施和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紧急处理物质,以应对突发情况。
3. 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必须参加应急演练,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4. 突发事件和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和应对。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1. 液氨生产储运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掌握涉及液氨生产储运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aI时'间H 卜/ / 1 / 61 基本要求1.1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向所在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取得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资质许可。
1.2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配置与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相适应的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
1.3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液氨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预防和处置液氨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应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
1.4新、改、扩建液氨生产、储存装置(含液氨装卸设施)的安全、消防、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用。
1.5生产、使用和储运液氨的单位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及中国石化相关技术和安全管理规定。
2 生产与使用管理2.1液氨生产单位要严格控制液氨产品中水和油的含量,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设备腐蚀,确保下游装置安全生产。
2.2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国石化个体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建立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除一般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为液氨作业岗位、消气防人员配备过滤式防毒器具、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眼镜等特种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过滤式防毒器具、防护眼镜、防冻手套应满足岗位人员的需要,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每个岗位至少配备2 套。
2.3液氨作业场所应按照《中国石化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冲淋洗眼器、固定式或便携式氨检测报警仪及应急通讯器材等安全卫生设施,以及醒目警示标志、警示说明、警示线、风向标,并定期检查、检验,确保完好。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与依据欲确保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员的伤害,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中石化自身情况制定。
二、液氨生产储运安全责任1.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全过程安全工作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确保安全生产。
2. 公司须聘请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 各液氨生产储运相关部门负责液氨生产储运安全工作,在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三、液氨生产储运安全设施1. 液氨生产储装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液氨储装设施必须配置符合要求的泄漏探测装置、泄漏报警装置等设备,确保液氨储装环境的安全。
3. 液氨储存区域应明确标识,保证储存区域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必要时应设立警戒线。
4. 在液氨储存区域应设立灭火器材,并由专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四、液氨生产储运安全操作规程1. 在液氨储存区域内,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2. 液氨罐车必须经过液氨装卸专门人员检查,并按规定操作液氨装卸过程,确保液氨无泄漏。
3. 液氨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装卸设施的完好性,并定期维护、修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加强设备巡视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工排除,并及时报告安全管理人员。
五、液氨事故应急管理1. 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措施。
2. 出现液氨泄漏事故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置,确保人员安全和事故损失最小化。
3. 周期性对液氨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液氨生产储运安全检查1. 中石化公司应定期对液氨生产储运过程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
2. 各液氨生产储运相关部门负责对自身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设施的完好。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为了保障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过程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管理规定:
1. 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确保液氨生产储运设备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3. 安全生产培训:对相关液氨生产储运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液氨仓储管理:对液氨仓储区域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仓储区域的安全,并定期检查仓储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对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和消除安全风险。
6. 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液氨生产储运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7. 安全设施建设:为液氨生产储运区域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泄漏报警设备等,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
8. 监测和检测:对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安全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并随时监控氨气浓度,防止超标泄漏。
9. 严禁违规操作:液氨生产储运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如超负荷运输、超负荷操作等。
10. 安全信息共享: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同行业企业的安全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液氨生产储运领域的最新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所有涉及液氨生产储运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以上规定,以确保液氨生产储运过程的安全。
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并及时修正和改进不安全的环节。
2023年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液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人员和环境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石化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包括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液氨的相关单位。
第三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生产设施安全管理第四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液氨生产储存许可证,确保生产设施具备相关资质。
第五条生产设施应当按照液氨生产储运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具备耐腐蚀、防爆、耐高温等安全性能。
第六条生产设施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生产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生产设施应当配备安全设备和安全监测仪器,如漏氨报警器、火灾报警器、紧急疏散设施等,确保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
第八条生产设施应当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液氨的危险性。
第三章生产操作安全管理第九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考核的操作人员,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条生产操作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进行严格的操作记录和检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生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液氨的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反规程操作或者随意更改操作流程。
第十二条发现液氨泄露等安全隐患时,操作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四章储存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液氨储存设备应当符合液氨储存安全技术标准,储罐、管道等设施应当经过检验合格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四条液氨的储存区域应当设立固定的安全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第十五条液氨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志,包括液氨的存放位置、安全警示标识、事故报警电话等,以提醒人员注意液氨的危险性和应急处理方法。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液氨生产储运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液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企业液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的安全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保障液氨生产储运过程的安全稳定。
第四条本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明确液氨生产储运安全责任及权力,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层与员工的职责和义务,划定管理职责、权限范围,做到层级分明、岗位责任明确。
第五条本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安全标准,制定和完善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液氨生产储运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保证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质量。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六条本企业应当规范人员录用、培训、评价、奖惩和管理,确保液氨生产储运环节的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液氨生产储运站点应当设置专职安全负责人,负责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第八条液氨生产储运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本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九条液氨生产储运作业人员应当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特别是在作业现场进行作业时,应当佩戴防化服、防爆鞋等。
第十条液氨生产储运作业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一条本企业应当对液氨生产储运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液氨生产储运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证书,严格按照维修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和检修。
第十三条液氨储存设备应当设有相应的液位和压力报警装置,并与现场监控中心相连,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液氨泄漏和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液氨储存设备的泄漏和防排污系统应当经过检验和验收合格,并定期进行维修和检修。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安全生产。
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安全管理规定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液氨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一旦储存、运输和使用不当,将有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1.设施设备安全要求:液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涉及到一系列设施设备,包括液氨生产装置、储罐、管道、泵站、运输车辆等。
安全管理规定需要明确这些设施设备的安全要求,包括设计、建设、维修和检验等方面。
例如,对液氨储罐和管道的材质和厚度进行规定,确保其能够承受液氨的压力和温度;对液氨泄漏报警设施的设置要求进行明确,保证及时发现泄漏情况。
2.操作规程和操作员培训: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涉及到大量的操作环节,这些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
安全管理规定需要明确各个操作环节的具体要求,包括液氨的装卸、储存、运输、使用等。
在制定安全管理规定时,还需要考虑到操作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操作员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意外情况。
此外,还需要对操作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废气处理和废液处理:液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液,其中含有很高浓度的氨气。
这些废气和废液对人体和环境有很大的危害。
安全管理规定需要明确液氨生产过程中废气和废液的处理要求,包括处理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等。
废气可能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废液可能需要进行中和、稀释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4.应急预案和演练: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等意外情况,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安全管理规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责任分工。
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023年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的所有单位和从业人员。
第三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液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储存和运输操作。
第五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液氨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条液氨生产储运运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
第七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纠正和整改。
第八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定期开展相关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九条液氨生产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生产管理岗位,负责生产操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制定和完善生产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控。
第十一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液氨生产单位应设立液氨监测系统,对液氨质量进行在线监测,确保液氨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检验评估,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十四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生产操作技术过硬。
第三章储存管理第十五条液氨储存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储存管理岗位,负责液氨储存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制定和完善储存操作规程,确保储存过程安全可控。
第十七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定期对储存设备和容器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纠正和整改。
第二十条液氨储存单位应设立液氨泄漏监测系统,对液氨泄漏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确保安全。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二十一条液氨运输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运输管理岗位,负责液氨运输的监督和管理。
中国液氨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液氨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液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销售、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液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谁主管、谁负责,企业主体责任;(三)严格规范、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四)科学管理、技术进步、持续改进。
第二章生产安全第四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生产。
第五条液氨生产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第六条液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
第七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八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储存安全第九条液氨储存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条液氨储存场所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火、防爆、防泄漏等措施。
第十一条液氨储存场所的消防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二条液氨储存场所应当设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储存、出入库、巡检、应急处置等要求。
第四章使用安全第十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使用。
第十四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液氨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对液氨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六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液氨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
第五章运输安全第十七条液氨运输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运输。
第十八条液氨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模版(二篇)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具体规定。
第四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五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进行液氨生产储运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复查评估。
第六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评估。
第七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第八条液氨生产储运中的违章操作和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处罚。
第九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与相关监管机构积极进行沟通与合作,接受监管和检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整改。
第二章液氨生产安全管理第十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制定液氨生产安全控制规程,明确各工序操作要求、设备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的内容和频次。
第十一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建立液氨生产事故预防机制,按照科学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保养维护和技术改造。
第十二条液氨生产单位应组织液氨生产安全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具备操作液氨生产设备的技能和安全知识。
第十三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评估。
第十四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定期组织液氨生产安全应急演练,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第三章液氨储存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建立液氨储存安全控制规程,明确储罐检查、维护保养和监控的内容和频次。
第十六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建立储罐现场管理制度,确保储罐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第十七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定期对储罐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储罐的完好性和密封性。
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规范液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本领,保障人员生命资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特订立本安全管理规定。
二、管理标准1. 生产管理1.1 生产前:•生产单位应编制液氨生产计划,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生产单位应保证生产设备及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单位应确保液氨的储存、供应和使用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生产单位应订立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掌控和处理。
1.2 生产过程中:•生产单位应依照严格的工艺操作规范进行生产。
•生产单位应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生产单位应保证液氨的配制、混合、装卸、贮存等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标准操作,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1.3 生产后:•生产单位应每日进行液氨储存设施的检查,记录并及时排出问题。
•生产单位应及时报告液氨储存设施的维护和修理保养情况。
2. 使用管理2.1 使用前:•使用单位应订立使用液氨的规定和操作规程,并供应相关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液氨的性质、不安全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使用单位应检查液氨的供应情况,确保供应单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2.2 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加强液氨的使用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使用单位应布置专人负责液氨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和维护,确保安全操作。
•使用单位应订立液氨泄漏和事故的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3 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液氨使用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使用单位应记录并及时报告液氨使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情况。
3. 储存管理3.1 储存前:•储存单位应订立液氨储存规范和操作规程,并供应相关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液氨的性质、不安全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储存单位应检查液氨储存设施的安全情形,确保设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3.2 储存过程中:•储存单位应定期检查液氨储存设施的安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整改。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工作,确保生产安全,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工作。
第三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液氨生产储运安全。
第四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液氨生产储运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第五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液氨生产储运安全。
第七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记录和分析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液氨生产储运事故。
第二章液氨生产管理第八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并按照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
第九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建立液氨生产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条液氨生产单位应进行设备、管道、仪表等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建立液氨产品标准,确保生产的液氨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加强物料管理,确保液氨储存仓库的物料质量安全。
第十三条液氨生产单位应建立液氨生产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液氨储存管理第十四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具备储存液氨的设施和条件,并按照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进行储存。
第十五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建立液氨储存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六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定期进行储罐和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故障,确保储存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建立液氨储存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八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加强物料管理,确保储存仓库的物料质量安全。
第十九条液氨储存单位应定期进行泄漏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泄漏事故的发生。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工作,保障生产安全,保护环境,防止事故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责任第四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单位领导应当担负安全生产最高领导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建立液氨生产储运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和准确记录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数据,并定期汇报上级部门。
第三章生产安全管理第七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根据工艺过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液氨生产储运工艺流程,并明确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安全。
第八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预防机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并设立绿色通道,及时处理处理隐患。
第九条液氨生产储运单位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第四章储存安全管理第十条液氨储存设施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储存过程的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液氨储存设施应当设置防火、防爆装置,定期检查和测试其有效性。
同时,应当加强周边环境的消防和安全防护。
第十二条液氨储存设施应当设置安全标志,并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
第五章运输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液氨运输车辆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液氨运输车辆必须满足相关的安全装置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测试。
第十五条液氨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驾驶证件,具备液氨运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液氨使用管理规定范文(2篇)

液氨使用管理规定范文一、液氨的安全管理责任(1)生产部对液氨安全管理负总则,对公司负责管理,督促合成车间搞好液氨的贮存及充装。
(2)生产部主管工艺的部长每天要对氨流程是否畅通作检查,确保按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办事,并以液氨的充装作督促,指导操作工充氨。
(3)生产部主管安全的部长每天要对液氨、管线和贮槽的温度、压力,液位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作检查,并确保无地方泄漏。
(4)生产部主管设备的部长工每天要对氨、贮槽、管线、阀门、液位计及仪表作检查。
(5)仪表车间要不定期地对液位计、仪表作检查。
(6)合成车间主管是搞好本车间液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7)合成车间主管每天要不定期地对氨槽、管线、仪表、阀门的工作情况作详细的检查。
(8)合成车间主管要教育并督促本车间人员搞好本车间的液氨安全管理。
(9)当班操作工必须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迅速上报。
(10)与液氨系统无关的人员要坚决制止进入界区。
二、液氨系统的维修及保护(1)液氨系统的阀门和螺丝必须涂黄油,以便开关及下次拆除。
(2)液位计及压力表必须有现场和远传仪表两套同时运行,以防失灵。
(3)对有问题的管线、阀门、仪表要坚决更换和修理。
(4)对可能有问题(即使是怀疑)的设备,管线、阀门、仪表也必须先让其停止工作,直至查清,并确认可以使用。
(5)液氨系统的动火必须由主管部长同意在场,并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
(6)正常情况下,不得对氨槽界区从事维修或其它工作。
三、氨槽的管理(1)氨槽的编号:合成排管15M3氨槽命名为1#氨贮槽;铜洗排管15M3氨槽命名为2#氨贮槽合成车间48M3氨槽命名为3#氨贮槽;(2)氨槽的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齐全。
(3)严禁超温、超压生产。
(4)严禁高液位贮存。
(5)生产槽最高液位不能超过6T,计量线。
(6)严格作好液位交接班记录和氨槽岗位的现场交接班制度。
四、设专人充氨(1)合成车间各班必须安排专人(主操)充氨,其它无关人员不得参与。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液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液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液氨的单位,包括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强风险防控,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第四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负责液氨安全管理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液氨的储存和使用第五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的储存和使用台账,记录液氨的进出、存量、损耗等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盘点,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具备储存和使用液氨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液氨储罐、输送管道、泵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七条液氨使用单位应设置液氨使用区域,并对使用区域进行划定和标识,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第八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制定液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液氨的使用流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达到要求。
第三章液氨的安全保护措施第九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对液氨储存和使用的区域进行安全隔离,设置围墙、栏杆等隔离措施,防止未授权人员接近。
第十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修。
第十一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适量的人员,并进行液氨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二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工作。
第四章液氨泄漏事故的处置第十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
第十四条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液氨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控制和隔离措施,避免泄漏事故扩大。
第十五条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液氨使用单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通知有关部门并协助执勤人员进行处置。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二篇)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的安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
第四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依法、科学、公正进行。
第六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是“谁主张,谁负责;谁发现,谁负责”。
第七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和管理人员。
第八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科学决策、全员参与、逐级负责、法规依据的原则。
第九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重大风险评估、独立检查、多方参与的原则。
第十条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危险源监控的原则。
第二章企业管理机构第十一条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明确机构职责。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企业法定代表人领导,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工作。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监督和指导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四)负责与相关管理机构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五)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安全交流和合作;(六)组织安全会议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四条企业应当聘请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液氨生产储运工作相关岗位的负责人。
第十五条液氨生产储运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关岗位的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制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液氨生产储运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七条液氨生产储运工作人员应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液氨生产储运工作人员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且经过相关岗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二篇)
目录: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一
制造中心生产车间安全管理规定二
- 1 -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
一
1 基本要求
1.1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向所在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取得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资质许可。
1.2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配置与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相适应的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
1.3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液氨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预防和处置液氨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应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
1.4新、改、扩建液氨生产、储存装置(含液氨装卸设施)的安全、消防、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用。
1.5 生产、使用和储运液氨的单位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及中国石化相关技术和安全管理规定。
2生产与使用管理
2.1 液氨生产单位要严格控制液氨产品中水和油的含量,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设备腐蚀,确保下游装置安全生产。
2.2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国石化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