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第3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其影响: 炮制对其影响:
1.挥发油在植物体内存在不同, 1.挥发油在植物体内存在不同,炮制方法不同 挥发油在植物体内存在不同 ---薄荷 荆芥,采收后迅速加工切制; 薄荷、 ---薄荷、荆芥,采收后迅速加工切制;厚 朴、鸢尾要埋藏发酵 。 2.凡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 凡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 2.凡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加水处 理宜“ 干燥宜阴干 阴干, 理宜“抢水洗 ”,干燥宜阴干,或以不超 50℃人工干燥 过50℃人工干燥 。 3.炮制减少或除去明显的毒性和强烈的 炮制减少 明显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 3.炮制减少或除去明显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 --苍术 麸炒降低燥性; 苍术, --苍术,麸炒降低燥性;蜜炙麻黄降低发汗 作用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药物炮制提出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依法炮制”、“修制合度” ; 依法炮制” 修制合度” 《本草蒙荃》 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 本草蒙荃》 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 适中, 则气味反失” 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1.少泡多润 防止成分损失。如大黄、甘草、 少泡多润, 1.少泡多润,防止成分损失。如大黄、甘草、 秦皮。 秦皮。 2.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 2.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 常用 3.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 3.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以免增加成分复 一般少用或不用 杂性,且降低了苷的含量。 杂性,且降低了苷的含量。 4.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4.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保证药物有效物质 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苷类免受酶解, 苷类免受酶解,保存药效 。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性质 • 苷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 ,溶解度主要受 苷一般易溶于 易溶于水或乙醇中 糖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苷元所含极性基团的 糖分子的种类、 影响;苷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同时易被相 影响;苷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应的酶所水解。 应的酶所水解。
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千金子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树脂存在于植物组织的树脂道中。有油树脂和胶树脂之分,有的为油胶树脂。多有一定生理活性而被药用,常用作防腐、消炎、镇静、镇痛、解痉、活血、止血剂。 树脂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等有机溶酶中。炮制含树脂类药物,常用辅料酒、醋处理,可提高树脂类成分的溶解度,增强疗效。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大多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通常具有润肠通便或致泻等作用,有的作用峻烈,有一定毒性。 炮制过程中,经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以免滑肠致泻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千金子去油制霜以减小毒性,使药力缓和;瓜蒌仁去油制霜以除令人恶心呕吐之弊,更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蓖麻子中含有脂肪油,具消肿拔毒、泻下通滞作用,但种子中含有毒蛋白,炒熟后可使毒蛋白变性避免中毒。巴豆油即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则宜控制用量,使达适中。
药物经炮制后,不仅使挥发油的量变,或质变,如颜色加深,折光率增大,有的产生新的成分,有的还可改变药理作用。如荆芥炒炭后,挥发油产生9种生荆芥油所没有的成分,并且具有止血作用。 肉豆蔻的挥发油,经煨后增强了家兔离体肠管收缩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实肠止泻的作用。 有些药物如乳香,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通过炮制后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
如五味子经酒制可提高疗效,因五味子的补益成分为一种树脂类物质。乳香、没药经醋制,能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含树脂类药物的疗效,如藤黄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增强。但是有的树脂如果加热不当反而影响疗效,如乳香、没药中的树脂如果炒制时温度过高,促使树脂变性,反会影响疗效。 加热炮制可以破坏部分树脂,以适应医疗需要。如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
总论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川乌、草乌中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类加热 → 水解或分解成毒性较低的苯甲酰单酯型乌 头碱类→几乎无毒性的乌头原碱
马钱子中含有士的宁马钱子碱砂烫制后→ 二者 含量皆显著 转变成它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这些被转 化的异型结构氮氧化合物毒性变小,且保留或增 加了某些生物活性
九、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1、炮制含糖类药物时尽量少用水处理 必须用水泡时要少泡多润 注意与水共同加热的处理: 单糖及小分子寡糖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更 大,多糖难溶于水,但能被水解成寡糖、单糖 2、糖与苷元可结合成苷,加热处理后,分解出大 量糖 生地制成熟地,甜度增加 何首乌制后还原糖含量随之增加
5、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生成盐,有利于药效发 挥,因而常用甘草水制一些生物碱的药物增强疗 效。如吴茱萸制黄连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1、树脂一般不溶于水,常用辅料酒、醋处理 2、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含树脂类药物的疗效,如 藤黄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增强 3、有的树脂如果加热不当反而影响疗效,如乳香、 没药中的树脂 4、加热炮制可以破坏部分树脂,以适应医疗需要。 如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 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
第三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一、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
汤剂对饮片的炮制要求更严格一些 中成药也不能都用生品为原料,仍需按处 方要求“依法炮制” 饮片选用方面,中成药与汤剂有所不同: 中成药处方固定,适应面较广,对药物的炮 制要求也相应地固定 汤剂通常都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素 质随证组方,针对性较强,对药物的炮制 要求也灵活多变,常根据用药意图而定
1、炮制减毒的方法: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 热去毒和辅料去毒。 (l)净制去毒: 蕲蛇、乌梢蛇等多去除头鳞骨。现代报道,蕲蛇 头部毒腺中含有大量出血性毒和溶血性毒,人畜 被其咬伤中毒后,内脏广泛出血 (2)水制去毒: 水飞法制雌黄雄黄中AS2O3的含量↓,降低毒性 乌头、附子水泡,使乌头碱水解流失 商陆在淋润软化过程中,可使其主要毒性成分商 陆毒素溶解和水解,降低商陆的毒性
第3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3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适合于临床应用的过程。
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中药的药效,二是降低中药的毒性。
首先,中药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
中药炮制过程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药材能够更好地释放活性成分,从而提高药物的药效。
例如,炮制生姜可以提高其抗炎、驱寒、解表的作用,炮制黄芩能够提高其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炮制人参可以提高其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作用等。
此外,炮制还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气味、口感等方面的特征,使其更加适合临床使用。
其次,中药炮制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
一些中药在生药状态下可能具有较高的毒性,或者存在一些副作用。
而通过中药炮制的处理,可以去除或减少其中的毒性物质,降低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例如,炮制大黄可以减少其对胃肠道刺激的作用,炮制蛇床子可以减少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炮制雄黄可以减少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等。
此外,中药炮制还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性。
中药材经过炮制处理之后,更容易保存,能够延长其有效期。
同时,中药炮制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减少药物品质的波动。
然而,中药炮制过程中,也会对药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炮制方法或加工过程可能会导致药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的损失。
例如,高温炮制过程可能会导致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的损失,长时间炮制可能会破坏药材中的活性酶或酸碱平衡,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
因此,在中药炮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首先,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时间,要根据不同的药材性质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其次,需要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此外,还要严格控制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中药的药效和降低中药的毒性。
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方法,可以改变中药材的特征,并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果。
然而,中药炮制过程中也会对药物产生影响,因此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工条件,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加热炮制: 对鞣质影响不大 ,但温度过高易被破坏 。如地 榆、槐花等炒炭时 ,若温度过高 ,鞣质含量降低甚至全部 被破坏 。鞣质易被氧化生成鞣红 ,干燥时不易暴晒, 以免 饮片泛红 ,如槟榔、 白芍等。
含鞣质的药物不要与铁接触 , 以免发生反应生成黑绿色的 鞣质铁盐。
本章小结
· 本章小结
➢ 本章重点叙述了中药炮制九个炮制目的;从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四个方面举例介绍了炮制对药 性的影响; 从净制、切制、加热炮制、辅料炮制四个方 面介绍了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简要介绍了炮制 对调剂和制剂的影响; 举例说明了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 的影响。
本章小结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6 .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 加热炮制: 能降低油脂的含量 。含油脂的种子类药物, 不宜久炒或炒制温度过高 , 以免失效 。如酸枣仁久炒或 温度过高则油枯而失效。
➢ 去油制霜: 可使油脂含量减少 , 以降低毒性或滑肠致泻 的副作用 。如巴豆、千金子、木鳖子去油制霜以降低其 毒性 ,缓和泻下作用;柏子仁、瓜蒌子等去油制霜后, 能消除或降低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 加热炮制: 易使挥发油挥发散失或发生质的变化 。若挥 发油为有效成分应避免加热 ,且宜低温干燥 ,如茵陈、 薄荷等;若具有毒性或刺激性 ,则应加热处理 ,如肉豆 蔻、乳香、苍术等 。另外 ,荆芥炒炭后能产生9种新挥发 性成分 ,并且具有止血作用。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响
· 4 .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5 .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中药饮片生产中药炮制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意义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
药安全。
二、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适应辨证用药
的需要。
三、增强药物疗效。 四、引药归经或改变药物作用趋向,使药力 直达病位。 五、分开不同的药用部位,保证用药准确。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七、利于贮藏,保存药性。
八、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九、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五、分开不同的药用部位, 保证用药准确
麻黄茎——发汗解表 麻黄根——收敛止汗 莲子心——清心除烦 莲子肉——健脾止泻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
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 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
石、自然铜、龟甲、鳖甲等
果实、种子类药材——牛蒡子、决明子
七、利于贮藏,保存药性
缓和药性 功用转变
天南星
大 黄
制南星
酒大黄 煅石膏
生石膏
三、增强疗效
羊脂炙淫羊藿——增强补肾壮阳 醋制延胡索——增强活血止痛 酒炙蕲蛇——增强祛风通络
蜜制款冬花、黄芪——增强润肺、健脾
土炒山药、白术——增强健脾止泻
四、引药归经或改变药物作用 趋向,使药力直达病位
醋制入肝 盐制入肾 酒制升提
3.改变某些药物的化学成分,产生治疗作用 -炉甘石 4.减少水处理时间,防止水溶性无机盐类成分 流失而降低疗效 --夏枯草
二、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补泻的影响
(一)、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
1.纠正偏性:常称“反制”如以热制寒或 以寒制热。酒炙大黄缓和苦寒泻下作用。
中药炮制学第3章

结合蒽醌水解,因此炮制品的泻下作用减
弱而上清头目的作用增强(抑菌作用)
3、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归经:是药物对某个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砂仁
生砂仁:辛温、开胃消食,入中焦脾胃。
盐炙品:下引入肾,治小便频数。
五、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醋制入肝:如柴胡(疏肝解郁---逍遥散)、香 附醋炙引药入肝 盐制入肾: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首乌 生首乌
酒 蒸
性味 生首乌 制首乌 苦、涩、微温 甘、温
功效 润肠通便 滋补强壮
制首乌
现代研究 生首乌:蒽醌苷类,具有致泻作用。
制首乌:游离蒽醌衍生物(润肠弱)
糖(滋补)
卵磷脂(滋补):不溶于水易溶
乙醇,制后易于煎出
生地
生地
蒸 制
性味 生地 熟地 甘苦寒 甘微温
归经 心肝肾 心肝肾
功效 凉血生津 补血滋阴
麻黄(生品副作用极大蜜制后缓解)
中药学第一个代表药物 方剂学第一章第一方剂 麻黄碱为生物碱单体的第一个成分 化药领域的重要成分—麻黄素(合成毒品的原 料) 各种平喘制剂中的重要成分
三、增强疗效
制成饮片以后,表面积增加,药性成分溶出率
往往高于原药材。
加热处理可使药物细胞组织及所含成分发生一
藿香、防风、白芷、川芎等,而且药材干燥时温度不宜超过50℃ 。
苍术炒后挥发油减少, 以麸炒和米泔水炙苍术减少更多, 分别减 少39%和47%。 白术炮制后挥发油中的苍术酮可转化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 ,双白术内酯。生品含挥发油较多,可用于燥湿;炒制品则缓和其药性 ,内酯类成分达到和胃、消导作用。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PPT

两者得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加固体辅料炒法就 是用固体辅料,炙法就是用液体辅料,并要求辅料逐渐 渗入药材内部(发挥辅料得药理作用)。加辅料炒得温 度较高(文、中、武火),时间较短;炙法得温度较低(文 火),时间较长。
分类(据辅料不同) a、酒炙:药物与酒拌炒得方法。适用于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药。
炒黄 火力:文火 火候:炒至表面微黄,内部颜色基本不变,或有爆
裂声,(种皮裂开),或有香气溢出或体积膨胀。 目得: 1、易于粉碎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疗效。例:
“逢子必炒”。王不留行:文火炒至大多数爆 成白花。 2、缓与药性,如牵牛子。 3、利于保存,如芥子。 4、矫臭矫味,如九香虫。
炒焦:火候:炒至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前后
GAP ?
原药材
炮制技术
炮制前
GAP
饮片
炮制 后
(一)炮制前后
饮片
中药制剂技术
制剂前
GMP
汤剂 散剂 注射剂
制剂 后
GMP ?
(2)中药炮制得决定因素
中药本身得特点与性质。 临床用药得要求。
二、炮制得目得
n 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n 增强药物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n 改变药物得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得需要; n 改变药物得某些性状,便于贮存与制剂; n 除去杂质与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与用量准确; n 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目得:1、缓与药材寒凉之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 3、矫臭矫味。如蛇类药。
用量:黄酒10~20kg或5~10kg白酒/100kg药物
中药饮片生产中药炮制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饮片生产中药炮制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饮片生产中的药材炮制是指使用各种工艺方法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药材规范、质量稳定和药效增强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药物的药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改善味道和药性,同时还能延长药材的保存期。
首先,中药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药效。
药材经过炮制处理后,往往能提高药物的活性成分含量或改变其组成,使药物的疗效更好。
比如,炮制后的黄芩有更好的抗炎和抗菌功效,炮制后的生地黄中的大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增加,具有更强的补血和滋阴作用。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增加治疗效果。
其次,中药炮制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一些药材在生的状态下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而通过炮制处理,可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和副作用,使药物更加安全有效。
炮制后的附子中的毒性成分已经大大减少,但药效仍然较强,因此炮制后的附子成为了治疗风湿骨痛的良好药物。
炮制后的半夏在有效提高药效的同时,也减轻了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了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炮制还可以改善药材的味道和药性。
有些药材在生的状态下味道刺激、苦涩难以接受,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改善其味道,提高患者服用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同时,炮制后的药材的药性也会有所改变,比如炮制后的制何首乌味道甘美,可以补肾益精、乌发;炮制后的阿胶能补血养阴、滋润肌肤。
改善药材的味道和药性,有利于提高中药饮片的药效和临床应用的效果。
最后,中药炮制还可以延长药材的保存期。
一些药材在生的状态下,由于内源酶的存在或微生物的侵袭,容易发生酸败、变质等情况。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破坏药材中的酶活性,杀灭微生物,延长药材的保存期。
同时,炮制后的药材更加稳定,易于储存和运输,提高了中药饮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改善味道和药性,同时还能延长药材的保存期。
炮制后的药材更加适合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中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中药炮制学.pdf

中药炮制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 中医炮制的起源二 中医炮制的发展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一 研究内容二 研究方法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第二章 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一节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三节 传统只要的原则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二 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三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四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第五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一 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二 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要求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二 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三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四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五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六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七 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八 炮制对含蛋白质 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九 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十 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一 雷公炮灸十七法二 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三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四 以药用部分的来源分类法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一 液体辅料二 固体辅料第五章 炮制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第一节 炮制的质量要求第二节 中药及炮制品的贮藏保管一 贮藏中的变异现象二 变异的自然因素三 贮藏保管方法第六章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及饮片厂的设计 第一节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一 中药饮片工业的发展概况二 饮片工业改革的思路与改革方向三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第二节 中药饮片厂的设计一 中药饮片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 厂房 设备及技术力量的设计三 饮片车间设计第三节 饮片厂的废水处理一 废水的预处理二 活形物泥法三 生物膜法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第一节 清除杂质第二节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第三节 其它加工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第四节 饮片的包装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第九章 炒法第一节 清炒法第二节 加辅料炒第十章 灸法第一节 酒灸法第二节 醋灸法第三节 盐灸法第四节 姜灸法第五节 蜜灸法第六节 油灸法第十一章 煅法第一节 明煅法第二节 煅淬法第三节 扣锅煅法第十二章 蒸煮燀第一节 蒸煮法第二节 煮法第三节 燀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中药的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6) 炮制对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去油制霜可减少毒性或副作用。例如:巴豆制霜
减少毒性。瓜蒌仁、柏子仁制霜可减少副作用。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定义:要紧分布于植物的树脂道中,
当植物体受伤后可分泌出来,露于空气 中干燥形成一种无定形的固体或半固体 物质。
用途:
具有防腐、消炎、镇痛、解痉等作用
药物经净选可拣去霉败品,分离非药用部位。
经干燥加热----动物药----杀死虫卵,防虫蛀。
----种子类药材----终止发芽。
----含苷类药材----杀酶保苷。
保证药物的净度,利于贮藏
(7) 有利于服用,矫臭矫味 紫河车经洗净,蒸,烘干。乌梢蛇经酒炙。望月砂
经炒后。矫臭矫味,有利于服用。
①辅料的影响
对含生物硷类的药物炮制时为了便于
有效成分的煎出及提高疗效常用的辅料 有:酒,醋。
水处理使某些生物硷类流失----有毒的 生物硷类乌头等流失达到解毒。
----有治疗作用的生物硷
类药物槟榔、益母草、麻黄、苦参应少
接触水,"抢水洗""少泡多润"。
②温度的影响
加热处理----使有毒生物硷类分解。 川乌、马钱子达到降低毒性。
(2) 炮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为了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提高疗效,对含苷类药 物炮制时常采用辅料是:白酒、黄酒。
常用药物:大黄、甘草、秦皮。
水处理时 "抢水洗""少泡多润" 减少损失。
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对含苷类药物炮制时常采 用蒸、烘、晒、炒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苷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炮制时少用或不用醋 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辅料的影响 酒作为炮制常用辅料,可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
而增强疗效。如黄芩、大黄等。 苷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不但减低了苷
的含量,也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一般少用或不 用醋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机酸会被水或醇溶 出,使水呈酸性,促进苷的水解,应加以注意。 醋柴胡、醋商陆等符合临床需要。
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 蒲黄生用活血化瘀,炒用止血。 生甘草,味甘,性平,能清热解毒;蜜炙甘
草,性温,能补中益气。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如:大黄苦寒,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
生清降热邪的作用,治疗上焦实热引起的牙痛等 症。 黄柏主降,上清丸中黄柏经酒制后,转降为生。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2.水处理的影响 大多数生物碱不溶于水,但有些小分子生物碱如 槟榔碱易溶于水,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如小檗碱也 能溶于水,在炮制过程中如用水洗、水浸等操作 时,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在切制这类药材时, 宜采取少泡多润的原则,尽量减少在切片浸泡过 程中生物碱的损失,以免影响疗效。如:黄连、 黄柏等药材。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二.增强药物疗效 1.增加煎出率,提高疗效 “逢子必炒” (seed drugs be stir-heated
before using ),因为种子被有硬壳, 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表皮爆裂,有 效成分便于煎出。 2.减少损失,保存疗效 黄芩煮10min或蒸30min,杀酶保苷,保 存药效。
能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亦可溶于酸水 (形成盐);
大多数生物碱盐类:可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 有机溶媒,所以常用酒、醋等作为炮制辅料。 根据生物碱的性质,结合炮制对生物碱类成分影 响的因素,分述如下: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1.辅料的影响 酒既有极性溶媒的性质,又有非极性溶媒的性质,
不论是游离生物碱或其盐类都能溶解。所以药物 经过酒制后能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从而提高药 物的疗效。如黄连、黄柏的酒制。 醋是弱酸,能与游离生物碱结合成盐。如延胡索 主要有效成分是延胡索乙素,具有止痛和镇静作 用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以游离形式存在于植物 中,难溶于水,但与醋酸结合生成醋酸盐,能溶 于水,所以延胡索经醋制后,在水溶液中溶出量 增加,从而增强了止痛效果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蜜炙增强止咳平喘,醋炙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药经蜜炙后,增强了润 肺止咳作用,则是蜂蜜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 为辅料应用后与药物有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
4.制备新药扩大用途 血余炭、蛋黄油、六神曲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三.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如: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
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等, 便于调剂时分剂量和配方。 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如自然铜、 磁石等,采用煅、煅淬等炮制方法使质地变为酥 脆,易于粉碎,而且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七.洁净药物,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某些昆虫类、动物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川乌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马钱子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苷的溶解性能 苷 苷元+糖
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若糖分子多,苷元上极 性基团多,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反之,在水中 的溶解度就小。 根据苷的性质,结合炮制对苷类成分影响的因素, 分述如下: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制、蜜制、麸炒等方法处理,能起到矫臭矫味的效 果。如酒制乌梢蛇、紫河车,麸炒僵蚕、椿根皮, 醋制乳香、没药,常流水漂洗人中白等。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
性质,多数味苦,而且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 溶解性: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而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3.温度的影响 高温情况下某些生物碱不稳定,可产生水解、分
解等变化。炮制常用煮、蒸、炒、烫、煅、炙等 方法,改变生物碱的结构,以达到解毒、增效的 目的。 如草乌、川乌中所含乌头碱在高温条件下水解成 毒性小得多的乌头原碱; 马钱子中士的宁在加热条件下转变为异士的宁, 士的宁含氮氧化物等,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有些药物,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其中 所含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而所含生物碱又是有 效物质,因而炮制过程中尽量减少热处理过程, 以生用为宜。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净制去毒
雷公藤:根茎入药:具杀虫、消炎、解毒作用。 根:剥去内外两层皮,刮去黄色部分,除去雷公藤
内酯醇(毒性极大) 蕲蛇:除去头部(毒腺)
雷公藤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炒等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贮存,如桑螵 蛸等。 植物种子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燀等, 能终止种子发芽,便于贮存而不变质,如苏子、 莱菔子等。 某些含苷类药物经加热处理破坏酶的活性,避免 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以利久贮,如黄芩、杏仁 等。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八.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为了利于服用,常将此类药物采用漂洗、酒制、醋
蕲蛇
2.水制去毒 经漂、洗、煮处理去毒
雄黄(As2S2 ):其所含As2O3有剧毒,但可 溶于水,因此可以水飞去毒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3.加热去毒: 有效成分与有毒成分相同时,注意去毒存效并重,
如马钱子 有效成分与有毒成分不同时,应尽量去除完全
巴豆——巴豆毒素,牵牛子——牵牛子苷 苍耳子——毒性蛋白 4.辅料去毒 醋炙芫花,砂烫马钱子、姜半夏等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五.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药物作用部位常以经络脏腑来表示。 杏仁其润肠通便,入大肠经;炮制后止咳平
喘,故入肺经。 柴胡、香附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更好地
治疗肝经疾病。
第三章中药炮制目及对药物影响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经炮制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