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支英豪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对各温病学家的论著和医案分析,论述各温病学家重视固护阳气的5个原因:湿邪伤阳、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燥邪伤阳、阴液亏虚致亡阳及病后调理。

关键词:温病;固护阳气

中图分类号:R 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2)02—0023—02

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

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因其致病因素为温邪,温邪为阳邪易伤津液,故温病学家们都非常重视固护津液。但纵观各温病学家的著作不难发现,各温病学家亦非常重视固护阳气。如《医案・吐血》18个病例中有4个病例使用小建中汤加味,建复中阳而达止血目的。吴鞠通在便血的9个病例中记载的均是用黄土汤加减。可见温病护阳具有其临床依据和客观价值。温邪致病伤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湿邪伤阳

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最易闭阻清阳,损伤

人之阳气,如湿郁脾阳,湿阻中焦阳气,酒湿伤阳郁生胃痈等等。湿热合邪致病为温病的一大发病类型。无形无质之热邪每借有形有质之湿邪为依附,由于湿温留连,气机郁阻,清阳不升,湿温既然是阴阳合邪,治疗上不能纯用温阳药,以致助热伤津,也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致凉遏湿邪恋之不去,气机更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助热伤津之弊,历代温病学家往往化气利湿以通阳。叶天士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不在于用温药而在于分消宣化,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

湿邪从寒化,寒邪与湿邪相结,因两者皆为阴邪更伤阳气。吴鞠通云:“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

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

于相合,最损伤人阳气”。故治疗上需护其阳气。吴鞠通《温病条病》寒湿篇共25条原文,有13条涉及寒湿伤阳,且都用了附子以回阳。吴鞠通曰:“夫肾之真水,生于一阳,坎中满也,故治少阴之湿,一以护肾阳使火能生土为主,肾与膀胱为夫妻,泄膀胱之积水,从下治,亦所以使水不没肾中真阳也”。

湿邪侵及人体,从热化亦从寒化,这取决于个人体质差异,阳旺之躯,湿邪即从热化;阴盛之体,湿邪从寒化。章虚谷曰:“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叶天士《温热论》曰:“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说明凡面色 白之人,大多阳气不足,如果感受湿邪,易致湿胜阳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顾护阳气特别在后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更宜扶其阳气。

2 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远热”均为治

疗温病的大法,一般治疗温病均用苦寒凉性之药为多。治温热病者,恣用苦寒,以致寒凉太过伤其阳气。或素体阳虚或燥邪、寒湿致病误用大寒大苦之药而伤阳气。阳气虚正不胜邪,内陷于里,需温补阳气与祛邪并用。如吴鞠通《温病条病》中焦篇第

收稿日期:2002—01—25

作者简介:支英豪(1975~ 

),女,本院《中医内科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3

2第25卷第2期

2002年6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C olleg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 ol.25N o.2

6.2002

54条:“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吴氏自注:“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里虚故用人参以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寒凉过当,邪去正衰,不扶其阳则气立孤危。故用清凉药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再用,再用则寒凉太过,湿热虽去,阳亦衰微,邪去而正亦伤。

3 燥邪伤阳

燥气起于秋分之后,小雪以前,阳明燥金凉气司令,故燥邪致病易从寒化属阴邪。正如吴鞠通曰:“湿、燥、寒三者为阴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寒疠”。且吴氏立霹雳散方主治中燥吐泻腹痛一证并说:“非实在纯受湿燥寒三气阴邪者,不可服”。在吴氏的《吴鞠通医案》下卷燥篇中记载的16病案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涉及燥邪伤阳的。如一病案:张女,燥金之气直中入里。六脉全无,僵卧如死,四肢逆冷,已过肘膝,腿痛转筋,与通脉四逆汤加川椒、吴茱萸、公丁香一大剂来厥回脉出。金为杀历之气,燥金之气直中入里伤阳迅而暴,甚至会出现治疗不及时而死亡的,需用附子干姜等温阳药以回阳救逆。

4 阴液亏虚致亡阳

温病过程中亡阳之变,多为突然发生。如在高热过程中,突然出现汗出(冷汗)肤冷,四肢不温,精神或淡漠,或烦躁,体温聚降,呼吸短促,脉微细而数等证是由热盛伤津耗气,正不敌邪,阳气虚脱所致,进一步可出现内闭外脱,昏迷痰厥等更为险恶的证候,故用四逆加参汤或四逆合生脉散以回阳救逆。或者在治疗温病时误表发汗太过伤阳,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第2条“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吴氏曰:“误表动阳,心气伤则心震,心液伤则舌蹇,故宜复脉复其津液也。若伤之太甚,阴阳有脱离之象,复脉亦不胜任,则非救逆不可”。或素体阳虚者,初起即见脉虚,小溲清白,精神逐渐转为昏迷,即宜防其伤阳或亡阳。

5 病后调理固护阳气

热病解后,脉静身凉,炎威退却,但对于阳气素虚,或寒凉过当,热病一退,即露旧亏者,温病后需适当用温药以复阳气。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第33条“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桂枝汤主之”。吴氏自注:阳气素虚之体质,热邪甫退,即露阳虚,故以桂枝汤复其阳。第34条“温病愈后,面色萎黄,舌淡,不欲饮水,脉迟而弦,不食者,小建中汤主之”。此亦阳虚之质也,故以小建中,小小建其中焦之阳气,中阳复则能食,能食则诸阳皆可复也。又如叶天士《温热论》曰:“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大汗之后,卫阳外泄出现一时的皮肤较冷,只要安舒静卧,使阳气逐渐恢复,自能温暖如常人。

温病固护阳气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疾病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形式,治疗上不能拘泥于一格而是什么证用什么药。温病在发展过程中因湿邪伤阳或寒凉过当伤阳等以上病理变化时,就要重视固护阳气。

(上接第22页)

同科,概能治泄利后重不远。

7 理中丸加减案

脐上筑,去术加桂,以平上冲水寒之逆气。吐多去术加生姜,以降胃中之逆。下多,还用术,治疗中焦吐利交作,下利多时,仍需把去掉之术加上,多一味不留,少一味即加,用方之精,可为准绳。悸加茯苓,此不加桂而加茯苓,因此悸非彼悸,此乃水患,因“水气凌心”而致,加茯苓泻水,使其不凌心而止悸,彼为肾中水寒之气上冲迫火,故加桂以抑之。渴欲得水,加术,术建中土,加强脾胃运化,使水周行津布而渴自解,非彼之津伤之渴用栝萎根可比也。腹中痛重加人参,与彼方加芍药、加附子不同,意在补中健脾,益气以健行而通则不痛,此痛因虚而发,乃“塞因塞用”之意也。寒加干姜以温之,腹满去术加附子,此满为寒因,故非附子之力不可为。

42

2002年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第2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