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合集下载

温病派的治疗原理

温病派的治疗原理

温病派的治疗原理
温病派是中医学派系之一,其治疗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论治:温病派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别病邪的性质和所在部位,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 明确病机: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四诊方法,全面分析患者的脉象、舌象和症状,确定病机,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温补和解表:温病派认为温邪入侵人体后,可引起表证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等。

因此,治疗时需要温补和解表,以调和阳气,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

4. 祛邪保正:温病派注重消除病邪的同时,也要保护正气。

正气指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增强患者的正气,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5. 治疗标本并重:温病派认为治疗疾病不仅要治标,也要治本。

治标是指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而治本是指分析病因,消除致病因素,从根本上防止病情复发。

总的来说,温病派的治疗原理是基于辨证论治,明确病机,温补和解表,祛邪保正,并且注重治疗疾病的本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浅谈温病养阴法在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浅谈温病养阴法在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温病 须时 时顾护 阴液 。
关键 词 : 病 ; 阴法 ; 阴; 阴 ; 阴 ; 阴 温 养 护 寸 救 顾
中图分 类号 : 2 8 R 2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2 1 — 1 4 0 1 0 — 9 9 治疗 温 病 的根 本 大法 , 论 是感 而 即发 , 是伏 而 不 还 后发 , 其病机 总趋 于化燥 伤 阴 。且 温病 在发 展过 程 中极 易 出现动 风 、 热 、 便不 利等瘀 热互 结 的伤 阴变证 。 发 小 如王 孟英 所说 :温为 “ 阳邪 ……最 善发 泄 , 阳盛必 伤 阴。” 针对 这 一病 机特 点 , 大师 温病 叶天士曾谆谆告诫:留得一分阴液, “ 便存得一分生机 。吴鞠通所 ” 说 “ 热 阳邪 也 , 温 阳盛 则 伤人 之 阴也 ”“ 、热病 未 有 不伤 阴 者 , 耗 其 之未 尽者胜 , 阳无 所流 恋 , 脱而 死 ” 可见 , 阴法在 温病治 尽则 必 。 养 疗 中 占有何 等重 要位 置 。 今笔 者就 温病 养 阴法在 治疗 中的 运用谈 谈 一 些肤浅 的体 会 。 1 《 内经 》 为温病 养阴 法的形 成 奠定 了生 理、 病理 基础 《 内经 》 首先 提 出 , 国医学 以 阴阳互 根 、 祖 阴阳 消长 、 阳转化 阴 的 阴阳平 衡学 说 为基 础 的 生理 、 理现 象 , 《 问 ・ 阳应 象大 病 如 素 阴 论 》 阴在内, 日“ 阳之守也 ; 阳在外 , 阴之使也 ”《 ,素问・ 生气通 天 论》 阴平阳秘, 日“ 精神乃治” 《 。 内经》 还对阴液包括精 、 液、 津、 血、 髓等五种液体及其生化出来的汗、 唾、 泪等分泌物的来源、 尿、 涕、 性状 、 、 分布 生理 功能 等都有 详 细 的描 述 。 内经 》 《 又对 阴伤 的病理 变化 做 了论 述 , 《 枢 ・ 神篇 》 :五藏 , 藏精 者也 , 伤 , 如 灵 本 曰 “ 主 不可 伤则失守而阴虚, 阴虚则无气” 内经》 。《 还提 出“ 夫精者 , 身之本 也, 故藏于精者 , 春不病温。” 这些论述为温病养阴法的形成奠定 了生理、 病理基础, 与后世吴锡璜所指出“ 存得一分津液 , 便有一 分生机”吴鞠通所日“ 、 本论始终以救阴精为主” 等论述一脉相承。 2 温病 养阴 的方法 及其运 用 规律 温病 的养 阴法一 般 有 四种 方法 , 即护 阴 法 、 阴法 、 阴法 、 存 救 顾 阴法 , 一般运 用规 律是 , 在卫分 或乍 人 气分 宜护 阴 , 其 邪 热结 阳 明宜 存阴 , 陷 营血宜 救 阴 , 邪 温病 须 时时顾 护 阴液 。 21 .邪在卫分或乍人气分宜护阴: 邪在卫分 , 易伤肺 阴; 邪人气分 , 易伤 胃阴 。因此 , 阴主要 指保 护肺 胃阴液 而言 。 为娇脏 , 之 护 肺 肺 津液 处 于被 温热 之 邪灼 伤 局面 , 时 , 早投 辛 凉宣 透 之剂 祛 邪 此 应 外出, 以护卫肺 阴。可遵吴鞠通《 温病条辨》太 阴风温……但恶 “ 热、 不恶寒而渴者, 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此方为“ , 预护其虚, 纯 然清肃上焦” “ ;但咳, 身不甚热 , 微渴者 , 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 温 邪从 表 而解 , 自无伤 阴之 患 。法虽 在解 表 , 在护 阴。但是 , 意却 “ 温病 忌汗 , 汗之 不惟 不解 , 反生 他患 ” 。 “ 太阴温病 , 脉浮洪 , 舌红, 渴甚 , , 大汗 面赤, 恶热者辛凉重剂 白虎 汤主 之” 。但 是用 白虎 一汤 清热 护 阴时 , 吴瑭 曾告 诫 “ 明之 得 当, 原有立竿见影之妙 , 用之不当, 祸不旋踵” 。因此 , 临床应用 白 虎 汤应 注意 两点 : 是 不可 早投 寒 滞 , 麦冬 、 一 如 生地 辈 ; 是不 可 二 过用苦寒 , 因苦能化燥 , 燥可伤阴。 当气分邪热渐解 , 肺胃阴液受伤时 , 表现为口干咽燥 , 干咳少 痰 或 干呕 而不思 饮食 等 。病 证轻 者 , 果 汁饮料 , 梨 汁 、 荠 用些 如 荸 汁 、 苇根 汁 、 冬汁 、 鲜 麦 藕汁 ( 或用 甘 蔗汁 )即五 汁饮 , 牛奶 滋养 , 或

温病论文

温病论文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

”这条经文从宏观上论述了发病过程中正与邪的关系,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就温病的发病而言,人体感受温邪后是否发病也要取决于正气与邪气双方力量的对比。

下面,我将从正邪两方面来论述温病的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先导温病的发病首先是由于各种温邪对人体的致病作用,而温邪能否侵入人体,并导致发病,则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正气。

我觉得在温病的发病学中,可以将正气划分为个人正气和社会群体正气,这是由于温病的治病特点决定的,温病的发病既可以仅仅局限在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引起广泛的流行,“互相染疫”。

如果个人身体健康,脏腑功能正常,则正气内固,抗御温邪的能力较强,温邪往往不得入侵。

《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说:“瘟疫乃天地之邪气,若人身正气内固,则邪不可干,自不相染。

”《瘟疫论》中也说:“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又有并非素体正气欠安,而是脏腑功能一时性失调,这在古今都不少见。

在现代可见于各种节假日后由于过食过逸所致的各种温病,就是由于脏腑功能一时性失调而致。

再有小儿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再加上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多数儿童都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脾胃多有积热,若遇温邪,极易发病。

社会整体的正气水平较个人而言影响因素更多,包括经济水平、营养状况、体育活动、风俗习惯、卫生设施、防疫制度等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和防御温病的能力。

就拿“天花”而言,曾经一度是极其可怕的一种烈性温病,夺取了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然而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天花”已经基本绝迹了。

二、温邪是发病的必要条件温邪作为温病的病因,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包括了以六淫命名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和传统称为“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以及疫疬病邪、温毒病邪等。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模板一、引言(背景介绍)- 温病学作为中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内容。

- 学习温病学可以帮助中医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温病,提高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学习目标设定- 学习温病学的目标是对温病的发病机制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温病。

- 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过程总结1. 对温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学习。

- 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疾病,可以分为外感温病、内伤温病、外感内伤温病等不同类型。

- 温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既包括外界的温邪侵袭,也与人体自身的阳气失常有关。

2. 学习了温病的病理机制和病程发展规律。

- 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引起人体阴阳失调,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

- 温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表里两个阶段,表邪侵袭的是表邪阶段,邪气内伏而发生内伤的是里邪阶段。

3. 学习了温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 温病的辨证要点包括辨证分型、辨证要素和辨证治法等。

- 辨证论治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温阳通络等。

4. 学习了温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温病的预防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饮食起居的调节等。

- 温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等。

四、学习心得和体会1. 对于温病的病因和病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温邪为阳邪,喜燥,易入人体,破坏阳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温病多由外感而来,但也与人体自身的阳气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对于温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有了初步理解。

- 温病的辨证要点包括辨病分型、辨病要素和辨病治法等。

-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 学习温病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学的独特优势。

-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中医学注重辨证施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浅谈温病顾护津液

浅谈温病顾护津液

浅谈温病顾护津液
梁炳银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16)1
【摘要】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
的外感疾病,后期尤多阴枯液涸之象。

所以,吴锡璜说:“治温病宜刻顾其津液”,故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

这就告诉人们治疗温病必时刻顾护津液。

四时温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风寒侵表...
【总页数】2页(P10-11)
【关键词】温病;清热护阴;病理
【作者】梁炳银
【作者单位】甘肃省崇信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浅论温病治疗中的顾护津液之法 [J], 朱建君;张葆花
2.从汗法论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 [J], 佟晓红;谷松
3.吴鞠通治上焦病顾护津液之特点:读《温病条辨》有感 [J], 张炎;范晔
4.浅谈温病治疗中的“厚津液” [J], 周松华
5.论治温病当顾护阴液 [J], 许泽煌;阮诗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

天气越热,越要养阳气!中医教您养阳五步走夏季养生重养阳壹、阳气的重要性对于人体小宇宙而言,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

阳气不到之处,就好比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万物难以生长,自然也就容易患病。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意思是,阳气就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运作失调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阴阳调和,身体机能就可正常运转,养生其实就是养阳。

阳气是人体生命之主宰,它的“温煦”作用可以使身体保持温暖,“气化”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卫外”作用可以防御外邪侵袭。

当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时,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容易患病,减损寿命。

阳气常在两方面出问题,“虚”和“郁”:①阳气郁结,就是阳气运行不畅,常见于外感风寒、消化不良、情绪郁结等原因导致的咽喉肿痛、腹胀、口干口臭、焦虑失眠、月经失调等。

②阳气虚弱,是指阳气本身能量不足,生发不起来,通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嗜睡、畏寒怕冷等,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体质。

贰、阳气不足的表现畏寒、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更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从脏腑来看,阳气不足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肺阳虚、肝阳虚、肾阳虚五种,每种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心阳虚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等。

肝阳虚会出现情绪抑郁低迷的情况。

脾阳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等。

肺阳虚表现为咳嗽气短、呼吸无力、痰如白沫等症状。

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数等症状。

叁、哪些人的阳气易出问题?经常熬夜的人白天活动消耗阳气,夜间睡眠则能使阳气得到充分休息和补养。

若在子时(23点至1点)阳气升发之时还未入睡,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

穿衣露脚踝、肚脐的人“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循环慢,且足踝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如果不注意踝关节的保暖,会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

温病的定义及其太阳病的鉴别

温病的定义及其太阳病的鉴别

温病的定义及其太阳病的鉴别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个条辨是对温病的定义,但是温病是太阳病传变而来的,并与太阳病做鉴别。

温病也属于伤寒,属于广义的伤寒。

它是指外感寒邪,但寒邪入里化热,所以只发热不恶寒;或者一开始就是感受温热邪气,因而只发热不恶寒的一大类疾病。

温病与广义伤寒之外的伤寒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病机,病因病性都截然不同,那么治法当然也就不同。

所以,广义的伤寒包括两大类疾病,一大类是伤寒,另一大类是温病。

而第一大类中的伤寒,是可以传变为温病的,所以这两大类疾病是互相联系的。

《伤寒论》是研究所有外感病的,既包括伤寒,也包括温病。

具体说,太阳病篇研究的是伤寒,阳明病篇研究的是温病,太阳病可以传变为阳明病即温病,但阳明病(温病)不会传变为太阳病。

温病可以是一开始感受温热之邪而发为温病,也可以一开始是太阳病后来传变为温病的。

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的温病只发热不恶寒,与恶寒发热并见的太阳病还是比较好分辨的。

但太阳病传经而来的温病就比较麻烦,需要好好鉴别。

试想,一个太阳病患者,发热恶寒俱在,太阳病症状都在,你看的千真万确,你按太阳病开方下药,结果吃下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原来病已经传变了,变成了截然不同的温病了。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治法,还为时不晚,否则真的就要酿成大祸了。

事实上,太阳病传经为阳明病的过程,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

所以,为医者不可不慎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句首冠以太阳病三个字。

我们前面说过,条文开头冠以某经病的名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说,本条讲述的就是这一经病,是对此经病的具体阐述,比如第二条第三条都是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则是说,一开始是此经病,但出现了下文提到的这些症状后,就不再是此经病了!病已经传变了!本条就属于后者。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中医佛学调节阳气保阳气

中医佛学调节阳气保阳气

中医佛学调节阳气保阳气阳气在中医和佛学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能量,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和佛学都有一些方法可以调节和保护阳气,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方法。

一、中医调节阳气的方法1. 药物调理:中医常用药物来调理人体的阳气。

常用的药物包括人参、黄芪等,它们有温补阳气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等,也可以调节人体阳气的平衡。

2. 饮食调节: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的饮食,可以通过食物的选择来调节阳气。

食物中富含阳气的有葱姜蒜、羊肉等,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量。

此外,中医还提倡适量多吃温热食物,如煮熟的食物、热汤等,可以帮助提升阳气的水平。

3. 运动调养:中医强调适量的运动对于调养阳气有益。

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并且可以提高阳气的流动性。

二、佛学保护阳气的方法1. 冥想修行:佛学注重内观和冥想,这可以帮助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平衡。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深入自己的内心,找到阳气的源头,从而更好地护持和保护阳气。

2. 心灵净化:佛学认为,负面情绪和念头会对阳气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保护阳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净化心灵,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正面的力量。

修行佛学教义,如慈悲、善良、忍辱等,可以帮助人们保持阳气的平衡。

3. 善行积累:佛学鼓励人们通过善行来积累阳气。

无论是为他人做好事,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善意和善行,都可以增加阳气的积累,从而保护阳气不受外界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和佛学都提供了一些方法来调节和保护阳气。

中医强调药物调理、饮食调节和运动调养,而佛学则注重冥想修行、心灵净化和善行积累。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阳气,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灵平衡。

温热论中通阳法

温热论中通阳法

温热论中通阳法
温热论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它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温热有关。

通阳法是温热论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疾病。

通阳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温热的手段,促进阳气的运行,使寒邪得以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阳法的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热药物的应用:通阳法常用的药物有干姜、附子、肉桂等,这些药物具有温热性质,能够温暖身体,促进阳气的运行。

2. 温热疗法的应用:通阳法常用的温热疗法包括艾灸、热敷、拔罐等,这些疗法能够通过温热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邪的排出。

3. 饮食调理:通阳法还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建议患者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辣椒等,以增加体内阳气的运行。

通阳法是一种针对寒性疾病的治疗方法,通过温热的手段,促进阳气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通阳法常常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窥《伤寒论》、《温病条辨》中的咽痛治疗

小窥《伤寒论》、《温病条辨》中的咽痛治疗

小窥《伤寒论》、《温病条辨》中的咽痛治疗发表时间:2015-11-20T13:27:35.6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韩沂晓潘杨*(通讯作者)寇金娥[导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温病条辨》中对咽痛治疗时始终秉持“整体——局部”的治疗原则,即对疾病整体证候的把握与咽喉局部气血津液通行状态调整。

韩沂晓潘杨*(通讯作者)寇金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咽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及重要的证候鉴别诊断依据。

中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往往通过对症状的本质及其他兼症,综合分析疾病的本质,立定治法治则,然后组方用药。

对于咽痛论述最为精妙,治法最为严谨的莫过于《伤寒论》《温病条辨》,两者在治疗上虽不完全一致,但通过对其咽痛症及方药的梳理,分析组方特点,两者均应遵循“整体——局部”“治咽必理咽部气血津液”的原则。

关键词:咽痛;经典;闭阻咽喉,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循行之处,为气血运行之要道。

外感邪气及内伤郁热易伤咽喉,出现咽痛、咽干、咽痒、咽烂等症状。

经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又论有喉为肺系,闭在气分者即阻,闭在血分者即痛。

故治法上,咽痛者,当散其血分之闭,又因气血津液通行一道,血之壅滞必及气津液。

故咽痛治疗,畅通为要。

一、《伤寒论》咽痛方药小探咽痛多现于伤寒少阴病中。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少阴咽痛无他证,此为阳气已弱,郁热结于少阴经咽喉处。

可与甘草除少阴微热。

本经云:甘草,味甘,平。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解毒。

用甘草,因其性平,除寒热邪气且对已弱之阳不再遭损[1]。

因甘草力弱,郁热结于咽喉略重,服后不差。

故更加桔梗一两,助甘草宣开郁滞之热。

《神农本草经》中载:桔梗味辛,微温。

主胸胁痛如刀刺。

后世医家认为其味苦,辛,性平,疗咽喉肿痛。

桔梗亦有载药上行之效。

综合考之,桔梗性味缓和,能助开提气机,且不致伤正。

少阴病半夏散及汤方,以咽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浅析温病清透法的配伍运用

浅析温病清透法的配伍运用
为痰 ,痰热 阻闭 包络 而形成 热 陷心 包证 ;或 素体 痰盛 者 , 遇邪热 内陷 ,热 与痰合 ,相互交结 ,也可形成热 陷心 包证 , 如 叶天 士所 言 “ 平素心虚有痰 ,外热一陷 ,里络就 闭” 。故 温病如 为湿热病 邪侵袭 、或为病 者素 体痰盛 者 、或 热盛 以 酿痰而有 内陷之 势者 ,治疗时 均应 配合 清心 泄热 、芳 香辛 窜 、通窍开闭之法 ,随证选 加石 菖蒲 、郁金 或 “ 宝”之 三
恋邪之品 ,如 芦根 、花 粉 、石 斛、竹 叶、沙参 等 。另有 认
为 ,养阴生津有 “ 而能通 ”的作 用【 ,故温 病治 疗 配合 滋 3 J 运用养 阴法亦有助于 清热透邪 。
2 配 通 下 法
热退风止,风随热平。即如 《 温病条辨》所云 “ 热初入营,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07 期
3 7
浅 析 温 病 清 透 法 的 配 伍 运 用
杨 景月 指 导老师 : 乐平 王

要: 清透 法是 温病 的主要 祛邪大法 , 其运 用贯 穿于 温病 治疗 的始终 。 由于 温病卫 气营血 各阶段的 病机 复杂、 证候 各异且
下焦 的粪便 、蓄血 ,驱 除肠腑垢 浊积滞 ;而无 大便燥 结等 实邪积滞者 ,用之 可导泄肠 腑郁热 、邪 毒 ,梳 理肠 腑气 血 运行 ,使热更 易于外 透。
3 配 开 窍 法
除病 因 ;同时又配 以疏 利 、发散 的药 物透邪外 出。其 运用
贯 穿于温病 治疗 的始终。 由于引起温病 的具体病 因及人 体 的反应性 不 同,病发 各 阶段 的病 机 复杂 ,易产 生 阴伤 、血瘀 、气 虚甚 至 窍 闭 、
耗损程度与疾病 的发 展及 预后有 密切的关 系 ,如吴 鞠通 所 言 “ 留得一分津液 ,便有一分生机 ” ,故温病的治疗始终 要 注意 阴液的滋养 ,随证 配伍甘 寒生 津而不 滋腻 、养 阴 而不

《伤寒论》七方加减辨析

《伤寒论》七方加减辨析

染25替浆2l{I】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5、”2::∑_尘:兰::::====:兰::=:::=:=:::=:::2::=:《伤寒论》七方加减辨析沈成飞,指导:高中祖州白省昭通大关县中医院._南I}}{通657400摘要:峨≮伤寒沦》111』j・h后F【l胄nl【槭进退的小柴胡1南、小青垃汤,强枝l;ff“而^乏』、谴肌h槭巧、;t-戚汤rI嗵扬、旧逆散、州中』LL山』J口减进退配伍精义的辨析,盘Ⅱ冶“热深蹶深”的叫逆敞加}一萱刚f’☆:J啄㈨.且武汤【I安术~{}约+舢减q一击附于之论,以及小柴占月汤n.自咳症u、f上参,簧枣m加1喜』L昧f的嗵删,-尘仃小古坨汤Ⅲ的喘士麻黄.以技性杖附子汤和去佳加fl术汤中大便硬析加白术的原Ⅲ.过4JM怂‘、忏『fIIjl】囱加托加岑之小…等等,说叫r山制酣什1的精髓是辨证施冶.‘啦H惊证.葡犯佃逆瞄认治之”关键词:伤寒论;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棒枝附子汤;真武汤;rI通汤:阴道散;坤-{r丸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卜2723(2002)02--0021—1)3考《伤寒论》113力‘后列加减进退着,仅t=细研之,觉此乃仲景录于沦中珍贵之七个脉案内蕴方药配伍精义,辨证施治精神,试述如1小柴胡汤加减案小柴胡{8JJn减中.未动者是君药柴胡及调台诸药刖的炙甘草,故无柴胡者,不为小柴胡汤。

易方巾苴它任何药.其小柴胡汤义仍在。

胸中烦而不呕.去’F夏人参加栝萎实・枚,无啊去夏,知半夏为叭而改.烦去人参.囚人参益气而助热,所谓“+L自余便足火”者也、加栝萎实者,除I‘焦邪热、痰宴苔耳,从胸中烦而不呕可知、渴加栝萎根、人参,去半夏,乃因邪热已伤津液.故去、},夏之燥烈.加栝萎根、人参之益7(养津也。

腹中痛加芍药,合炙H‘争以缓急【L痈,取芍药甘草汤之义耳。

玉垮嫌其忡寒滞血碍气也。

胁下痞硬加牡蛎软坚,大大枣之摩心F悸她小便不利乃胃中饮作,水气凌心,故加茯苓以行水化气,去黄苓之助邪。

温病的治疗原则

温病的治疗原则

温病的治疗原则
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
1. 辨证施治:温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温病的病因、病理表现、脉象等综合分析,来确定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2. 阳邪抵御:温病属于外感病,阳邪束表,顶盖正气,阳邪抵御正气,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

可以通过辛散发表、汗出解表等方法,使体内的阳气逐渐恢复正常。

3. 清利湿热:温病多以湿热为主要病理机制,因此治疗时可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泻火等方法,以排出体内的湿热邪气。

4. 补益正气:温病会耗伤正气,因此要及时补益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

可采用益气、补中、养阴等方法来调理身体,促进正气的恢复。

5. 辨证选药: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机,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药有很多针对温病的药物,如麻黄、防风、葛根等,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总之,温病的治疗原则是辨证施治、阳邪抵御、清利湿热、补益正气和辨证选药。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浅论温阳法在儿科的运用

浅论温阳法在儿科的运用

留恋 , 壅滞于经络 , 气血凝滞 不通 , 脉络痹阻而成 。 自拟驱风 活络汤 中 : 姜黄 、 当归 、 鸡血藤活血 通络兼养血 ; 黄芪益气 固 表 , 阳通痹 ; 升 白芍 、 甘草缓急止痛 ; 川乌 、 草乌 、 桂枝 、 细辛温 经散寒止痛 ; 防风 、 羌活 、 威灵仙 、 桑枝 、 稀莶 草驱风胜湿 、 活 络通经 , 诸药合用 , 共奏补气养血 、 温经散寒 、 宣痹通络 、 消肿
止 痛 之 功效 。
后 患肩 疼 痛 症 状 消 失 , 右上 肢 高 举 、 外展 、 屈 、 伸 及 旋 转 前 后
活 动 自如 , 随访 1 未见 复 发 。 年
4 讨

() 1 针刺肌间沟 的臂丛 神经 , 可以阻断神 经对痛觉 的传 导, 使患者感觉不 到疼痛 , 以利病者 的 自主活动和医者理 筋 手法的施行 , 使患者患侧肩部 和上肢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 2 理筋手法有松解 肩关 节周 围软组织粘连 、 消除狭窄 、 舒筋活络 、 驱风散寒 、 蠲痹 除痛等作用 , 而能使 肩关 节功 能 从 活动得 到恢 复。 同时在治疗期间 , 手拉滑 车” “ 做“ 、蝎子爬墙” 等动作 , 对治疗有很好的帮助 。 () 3 中医认为 : 本病 的发生是 由于机体正气不足 、 气血内 亏、 复感外邪 , 风寒 湿邪 内侵肌 肉、 筋骨 、 关节之间 , 使邪气 致
也 可 转 变 为 虚证 、 证 。 寒
4 J 以呼吸道及 消化道疾病 为多 , ,L 笔者初临床时用药也 喜寒凉 , 但一些患儿服药后疗效不佳 , 至症 状加重 , 甚 后逐渐 认 识到固护 阳气 的重要 , 临证 时则注意寒 温并 用 , 再 或根据 病 情以温补扶正为 主 , 即使 寒凉清热也 中病 即止 , 以免过伤 阳气 , 收到较好疗效。

刘景源谈春温病的辨证论治

刘景源谈春温病的辨证论治

刘景源谈春温病的辨证论治春温病是伏邪内发的病变,初起就以里热为主,所以总的治疗原则是清泄里热,同时要顾护阴液。

初起发于气丹者,要清泄气热;初起发于营分者,要清营养阴,透热转气不论发于气分还是营分,初起兼卫分表证者,都要在清里热的同时,加入解表达郁的药物,给邪气以出路。

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出现肠腑热结,就要攻下热结,如果还有其它兼证,还要在攻下的同时顾及兼证。

如果出现热盛动血,要凉血散血。

出现热盛动风,要凉肝熄风。

到后期出现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者,要滋阴潜阳熄风。

还应该强调的是,春温病的热势重,极易伤阴,所以治疗用药要掌握泄热而不伤阴的原则,因此有四个方面应该注意。

一是不能用辛温发散药。

二是不能纯用苦寒药,防其苦燥伤阴。

在使用苦寒药时,要配伍甘寒或咸寒药以保津液、生津液。

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第31条所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三是忌利尿。

在温热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小便不利,小便不利的原因是热邪伤阴而致尿少难下,越利尿则越伤阴,所以不能用淡渗利尿药。

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第30条所说:“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四是忌早用腻补。

春温病初起量有阴伤,但以热盛为主,所以治疗应以清热为主,同时可以加入甘寒轻灵,清热生津的药物来保津、生津,这类药物补阴而不敛邪,称为清补药,比如生地、麦冬、元参等。

所谓腻补,是指龟甲、鳖甲、阿胶这类药物,它们补阴力强,有填补作用,但过于滋腻,容易敛邪,必须在春温病后期纯虚无邪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热邪仍盛者绝不能用,防其敛邪而致邪无出路。

1热在气分热在气分,是指春温病中出现的各种气分证候。

这些证候的出现,一类是春温病初起,伏邪发于气分,可见热郁少阳、热郁胸膈、肺胃热炽等证;一类是发于气分并继续在气分传变而出现的证候,如热灼胸膈、肠腑热结等证。

这两类证候虽然浅深轻重不同,但因为都是气分证,所以统称热在气分。

保暖防寒才能固护阳气

保暖防寒才能固护阳气

保暖防寒才能固护阳气
胡献国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年(卷),期】2016(0)2
【摘要】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有寒冷、凝结的特性,且五行冬季对应为"藏",故冬季养生要点在于保暖防寒,固护阳气。

保暖防寒严寒凝野、朔风凛冽,冬寒常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故防寒护阳至关重要。

保暖要顾及全身,包括头面部、胸背、四肢(尤其是双脚)。

夜间睡眠室温以20℃为好,湿度以50%左右为宜,被褥要轻软透气。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胡献国
【作者单位】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2.白郡符从固护阳气论治皮肤病经验
3.避冬寒、多保暖,让阳气“睡个懒觉”
4.避冬寒、多保暖,让阳气"睡个懒觉"
5.固护阳气,你得这样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与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

2、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其含义有二:①指病因,亦称温热毒邪。

是指具有温热性质而又有肿毒特征的一种致病因素。

②病名。

是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

5、疠气:亦称戾气,是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

6、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初起以表热证为主的温病。

7、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

8、卫分证:是指温邪侵犯人体机表,卫气与邪抗争,导致卫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一类证候。

9、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证候。

10、营分证:是指热邪深入营分,劫烁营阴,扰乱心神所产生的证候。

11、血分证:是指热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动血所产生的证候。

12、杨梅舌:舌焦躁起刺,状如杨梅,为血分热毒极盛所致。

13、猪肝舌:紫晦而干,色如猪肝,为肝肾阴竭危重证候的反映,预后不良。

14、镜面舌:舌绛光亮如镜,干燥无津,为胃阴亡的表现。

15、斑疹: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体征。

若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为斑;若点小成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于皮肤之上,扶之碍手为疹。

因二者可伴随出现,故统称斑疹。

16、白(pei):是一种细小形如水泡,呈水晶色而莹亮的疱疹。

由湿热病邪留恋气分,淹滞不解,郁蒸肌肤而成。

17、日晡潮热:日晡,指申时,即午后3~5时,发热于日晡益甚,如潮水涨退。

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的热象表现。

18、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所致。

19、身热夜甚:指发热不退,至夜转甚,是邪热在营,劫烁营阴的表现。

20、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则解,但热退无汗,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

21、战汗:指病人突然全身颤栗,继而全身汗出,称为战汗。

无忧山论医集之二:温病略解

无忧山论医集之二:温病略解

无忧山论医集之二:温病略解无经方不中医求医不如养生养生不如寡欲五运六气定大势//这场瘟疫,我年前在冬天的时候,就在无忧村大群里和大家说了,年交之际会大面积爆发春温病,而且会爆发肺病,会伤一些老人。

因为这个是根据去年的“五运六气”来推断的,是天地的理。

中医研究五运六气,根据每年的运、气来判定这一年的气候特点,从而可以预测人疾病的发病趋势。

六气包括了“风寒暑湿燥火”,每年的主气是不变的,客气像客人一样,来来往往的,并不是常驻不变。

主气和客气有相生的,有相克的,相克的就会“鸡犬不宁”,气候无常;相生就是所谓的“和气”,气候变化一般比较平稳,我们说风调雨顺。

2019年下半年是相火在泉(“在泉”指主下半年的气候),2020年上半年客气是少阴君火司天(“司天”指主上半年的气候)。

冬春之交,一把相火紧接着一把君火,两把火一“夹击”,人要不得温病那就奇了怪了。

去年秋冬,属于少阳相火主气,主要表现就是风火流行。

所以去年秋冬时分,皖南大旱,我发现山下成片的竹子都干死了。

入冬,该寒它也不寒,都很热,所以说那个“精”没办法收藏,一直都是升发状态,这个就叫“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大寒之后,今年又是少阴君火司天,又是一把火。

所以说,从去年到今年开春是两把火,你想这两把火加起来一起,就算没有这次肺疫,也会大面积的爆发温病。

何为温病?冬天为何得温病?//一般说,冬天冷,应该得伤寒的多,夏天热,得温热的病的多,这是常规。

但是现在冬天都有暖气,阳气没办法收敛,反而温病的多。

而夏天有冷饮空调,人反而得伤寒的多。

所以也不能光看看季节,要看天地的“运气”,更要看人们时下所为,以人为本。

也不是说冬天就没有少阳病的“春温”,“春温”只是一个名相,不是说春天没到,就不出现春温。

我去年冬天就治了好几例春温,春温大体表现出的是柴胡证,有专门的柴“春温方”,柴胡证的症状后面会详述。

不管是什么季节,冬天、秋天或者夏天,只要病菌侵犯人体的腺体系统或者粘膜系统,如果正气足以御敌,都会表现出少阳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支英豪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对各温病学家的论著和医案分析,论述各温病学家重视固护阳气的5个原因:湿邪伤阳、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燥邪伤阳、阴液亏虚致亡阳及病后调理。

关键词:温病;固护阳气
中图分类号:R 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2)02—0023—02
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
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因其致病因素为温邪,温邪为阳邪易伤津液,故温病学家们都非常重视固护津液。

但纵观各温病学家的著作不难发现,各温病学家亦非常重视固护阳气。

如《医案・吐血》18个病例中有4个病例使用小建中汤加味,建复中阳而达止血目的。

吴鞠通在便血的9个病例中记载的均是用黄土汤加减。

可见温病护阳具有其临床依据和客观价值。

温邪致病伤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湿邪伤阳
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最易闭阻清阳,损伤
人之阳气,如湿郁脾阳,湿阻中焦阳气,酒湿伤阳郁生胃痈等等。

湿热合邪致病为温病的一大发病类型。

无形无质之热邪每借有形有质之湿邪为依附,由于湿温留连,气机郁阻,清阳不升,湿温既然是阴阳合邪,治疗上不能纯用温阳药,以致助热伤津,也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致凉遏湿邪恋之不去,气机更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助热伤津之弊,历代温病学家往往化气利湿以通阳。

叶天士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通阳不在于用温药而在于分消宣化,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

湿邪从寒化,寒邪与湿邪相结,因两者皆为阴邪更伤阳气。

吴鞠通云:“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

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
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
于相合,最损伤人阳气”。

故治疗上需护其阳气。

吴鞠通《温病条病》寒湿篇共25条原文,有13条涉及寒湿伤阳,且都用了附子以回阳。

吴鞠通曰:“夫肾之真水,生于一阳,坎中满也,故治少阴之湿,一以护肾阳使火能生土为主,肾与膀胱为夫妻,泄膀胱之积水,从下治,亦所以使水不没肾中真阳也”。

湿邪侵及人体,从热化亦从寒化,这取决于个人体质差异,阳旺之躯,湿邪即从热化;阴盛之体,湿邪从寒化。

章虚谷曰:“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

叶天士《温热论》曰:“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

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说明凡面色 白之人,大多阳气不足,如果感受湿邪,易致湿胜阳微。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顾护阳气特别在后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更宜扶其阳气。

2 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远热”均为治
疗温病的大法,一般治疗温病均用苦寒凉性之药为多。

治温热病者,恣用苦寒,以致寒凉太过伤其阳气。

或素体阳虚或燥邪、寒湿致病误用大寒大苦之药而伤阳气。

阳气虚正不胜邪,内陷于里,需温补阳气与祛邪并用。

如吴鞠通《温病条病》中焦篇第
收稿日期:2002—01—25
作者简介:支英豪(1975~ 
),女,本院《中医内科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

3
2第25卷第2期
2002年6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C olleg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 ol.25N o.2
6.2002
54条:“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吴氏自注:“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

……里虚故用人参以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寒凉过当,邪去正衰,不扶其阳则气立孤危。

故用清凉药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再用,再用则寒凉太过,湿热虽去,阳亦衰微,邪去而正亦伤。

3 燥邪伤阳
燥气起于秋分之后,小雪以前,阳明燥金凉气司令,故燥邪致病易从寒化属阴邪。

正如吴鞠通曰:“湿、燥、寒三者为阴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寒疠”。

且吴氏立霹雳散方主治中燥吐泻腹痛一证并说:“非实在纯受湿燥寒三气阴邪者,不可服”。

在吴氏的《吴鞠通医案》下卷燥篇中记载的16病案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涉及燥邪伤阳的。

如一病案:张女,燥金之气直中入里。

六脉全无,僵卧如死,四肢逆冷,已过肘膝,腿痛转筋,与通脉四逆汤加川椒、吴茱萸、公丁香一大剂来厥回脉出。

金为杀历之气,燥金之气直中入里伤阳迅而暴,甚至会出现治疗不及时而死亡的,需用附子干姜等温阳药以回阳救逆。

4 阴液亏虚致亡阳
温病过程中亡阳之变,多为突然发生。

如在高热过程中,突然出现汗出(冷汗)肤冷,四肢不温,精神或淡漠,或烦躁,体温聚降,呼吸短促,脉微细而数等证是由热盛伤津耗气,正不敌邪,阳气虚脱所致,进一步可出现内闭外脱,昏迷痰厥等更为险恶的证候,故用四逆加参汤或四逆合生脉散以回阳救逆。

或者在治疗温病时误表发汗太过伤阳,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第2条“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吴氏曰:“误表动阳,心气伤则心震,心液伤则舌蹇,故宜复脉复其津液也。

若伤之太甚,阴阳有脱离之象,复脉亦不胜任,则非救逆不可”。

或素体阳虚者,初起即见脉虚,小溲清白,精神逐渐转为昏迷,即宜防其伤阳或亡阳。

5 病后调理固护阳气
热病解后,脉静身凉,炎威退却,但对于阳气素虚,或寒凉过当,热病一退,即露旧亏者,温病后需适当用温药以复阳气。

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第33条“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桂枝汤主之”。

吴氏自注:阳气素虚之体质,热邪甫退,即露阳虚,故以桂枝汤复其阳。

第34条“温病愈后,面色萎黄,舌淡,不欲饮水,脉迟而弦,不食者,小建中汤主之”。

此亦阳虚之质也,故以小建中,小小建其中焦之阳气,中阳复则能食,能食则诸阳皆可复也。

又如叶天士《温热论》曰:“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大汗之后,卫阳外泄出现一时的皮肤较冷,只要安舒静卧,使阳气逐渐恢复,自能温暖如常人。

温病固护阳气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疾病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形式,治疗上不能拘泥于一格而是什么证用什么药。

温病在发展过程中因湿邪伤阳或寒凉过当伤阳等以上病理变化时,就要重视固护阳气。

(上接第22页)
同科,概能治泄利后重不远。

7 理中丸加减案
脐上筑,去术加桂,以平上冲水寒之逆气。

吐多去术加生姜,以降胃中之逆。

下多,还用术,治疗中焦吐利交作,下利多时,仍需把去掉之术加上,多一味不留,少一味即加,用方之精,可为准绳。

悸加茯苓,此不加桂而加茯苓,因此悸非彼悸,此乃水患,因“水气凌心”而致,加茯苓泻水,使其不凌心而止悸,彼为肾中水寒之气上冲迫火,故加桂以抑之。

渴欲得水,加术,术建中土,加强脾胃运化,使水周行津布而渴自解,非彼之津伤之渴用栝萎根可比也。

腹中痛重加人参,与彼方加芍药、加附子不同,意在补中健脾,益气以健行而通则不痛,此痛因虚而发,乃“塞因塞用”之意也。

寒加干姜以温之,腹满去术加附子,此满为寒因,故非附子之力不可为。

42
2002年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第2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