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ppt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课件

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知识拓展]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二、清朝军机处 1.设立: 雍正帝 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 2.官员职权:主要官员为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主 要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
4.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 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君主专制制度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快 民族融合起过积极作用。 2.到19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与落 后。中国社会的保守和停滞与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形成鲜 明对比。 3.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 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 重阻碍,以致无力对抗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考点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的统一 1.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2.过程:相继平定六国。 3.秦朝疆域的拓展
4.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2)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建立的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郡县制的建立
宋代:路、州、县。 元代:省、路、府、州、县。 (2)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自主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特点 (1)不断加强君主的个人专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 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机构分 工是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它一直影响到 后世,尤其是六部的设置及其职责划分,一直沿用了下来。 (2)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学课件

【知识助学】 理解宗法制的三个关键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不以长”。 (3)两对关系: ①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 ②外部: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
【归纳总结】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宗法制:
1、含义: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 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 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确立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它们的关系是 相对的。它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 隶属关系。
【知识助学】 1、用数字归纳法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人 集中 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二对 矛盾
三个
中央 官职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四级 地方 郡、县、乡、里 机构
【知识助学】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 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及国家最高权 力于一身。
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内容: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特点: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 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
②职权:
三公 丞相
“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 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ppt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 西汉 东汉
隋唐
中央行政(强化君主专制)
①汉初:汉承秦制, 三公九卿 制 ②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从而使外朝 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 尚书台 权力增大 尚书台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三省六部制 :新阶段 ①三省:三省长官并称 宰相,分掌宰相 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 政事堂 。 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③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三公九卿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二府三司制 废宰相,设内阁
秦
西汉
东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一省两院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或分割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直到废除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
第 贰 部分 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文书制度
概念解释 皇帝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地方权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 制 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
义
皇权与相权
中
央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
集
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权
中央与地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朝代
制度
(2)(依据)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 西汉 东汉
隋唐
中央行政(强化君主专制)
①汉初:汉承秦制, 三公九卿 制 ②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从而使外朝 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 尚书台 权力增大 尚书台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三省六部制 :新阶段 ①三省:三省长官并称 宰相,分掌宰相 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 政事堂 。 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③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三公九卿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二府三司制 废宰相,设内阁
秦
西汉
东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一省两院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或分割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直到废除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
第 贰 部分 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文书制度
概念解释 皇帝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地方权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 制 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
义
皇权与相权
中
央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
集
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权
中央与地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朝代
制度
(2)(依据)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章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人民版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 随堂训练
互动课堂
自主学习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家国同构,其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 结构上的同一性,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庭的延伸。 (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 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 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 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系统认知] 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1)周灭商后,其人口和军力无法控制全国的广阔区域,所以需要诸 侯国来镇守。
(2)当时还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各个地区差异较大,需要 通过分封来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
(三)读图明史——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有哪些?
[系统认知]
分封制的特点
(四)史料探史——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史料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 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①,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②……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变革③,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④,分封同姓、异姓诸 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⑤,进而演变成 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⑥。……总体来看,周天子虽 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
政治实体⑦。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自主学习 随堂训练
互动课堂
自主学习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家国同构,其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 结构上的同一性,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庭的延伸。 (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 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 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 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系统认知] 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1)周灭商后,其人口和军力无法控制全国的广阔区域,所以需要诸 侯国来镇守。
(2)当时还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各个地区差异较大,需要 通过分封来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
(三)读图明史——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有哪些?
[系统认知]
分封制的特点
(四)史料探史——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史料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 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①,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②……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变革③,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④,分封同姓、异姓诸 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⑤,进而演变成 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⑥。……总体来看,周天子虽 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
政治实体⑦。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世 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大分裂时期
-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279年)国家分裂到统一
年
明、清朝前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晚期
184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夏、商、周
秦 清朝
西周分封制;
6、影响:(一分为二) 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西周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
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7、崩溃:西周(建立)
春秋时(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周天子该怎么办?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 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殷墟
问题探究2
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活中的 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 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叫“占卜”。
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 但还是通过占卜 ,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 宣称“非敢违卜” ,于是迁都于殷。
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占卜的事情的 文字,就叫做“卜辞”。而今幸存下来的近 20万片甲骨,几乎全是卜辞。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 侯悉至…… 军赋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五 周王室要兴建宫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诸 侯国要提供力役。 请回答: ⑵据材料二、三、四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 些义务?
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 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
大一统ppt

【探究活动】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 探究活动】 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 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 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 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 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 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大宗 (宗主)
天子 諸侯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卿大夫
小宗 嫡長子 餘嫡子及庶子
士
庶人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贫民 奴隶
西周 分封 和等 级制 度示 意图
3、实质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 权力, 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4、影响:
• ①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 纷争, 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 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 ②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 形式确定下来, 形式确定下来,保证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 特权地位 • ③内化为孝悌伦理观念,宗法制成为我国 内化为孝悌伦理观念, 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 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一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的 特 点
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 夏朝 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始创王位 中国早期政治 世袭制度。 制度的特点: 世袭制度。 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商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 神权与王权的 结合; 结合;以血缘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关系为纽带形 封建亲戚, “封建亲戚,以 成了国家的政 西 实行分封制 周 蕃屏周”。 蕃屏周” 治结构, 治结构,最高 实行宗法制 划分宗族内的嫡 执政集团尚未 庶系统, 庶系统,与分封 实现权力的高 制互为表里的制 度集中。 度集中。 度。 礼乐秩序 维护等级差别的 工具;当时文明 工具; 中最为高贵、 中最为高贵、典 雅、精致的文化。 精致的文化。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思考:从大会内容来看,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边区政府)背景:①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 扩大。②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措施:( 1 ) 设 立边区政府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2)设置各级参议会 ,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选举政府委员(3)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材料: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 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 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思考:抗日根据地为何采取“三三制”的政权模式?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村政
阳益整
四成 都法
吨古
P海
●乌鲁木务
0轿
青西空。
通声 言之手
T5
西 地
街
安
西
20
20
海
南
西
宁
m
方
商
直
武
I
3.解放战争时期(1946- 1949)——建立解放区人民政权材料: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设立(大行政区)这样一级的有力 量的地方机构,才能把事情办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 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在人民的政 权下,产生像过去那样的封建割据的历史条件已经消灭,中央和 地方的适当分工将有利而无害。
一了中国 桂林12月20日 一东北易帜”, 国司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广 州澳 请
五原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途中修遭自本炸死。同年底,费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X 主线场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 1949)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边区政府)背景:①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 扩大。②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措施:( 1 ) 设 立边区政府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2)设置各级参议会 ,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选举政府委员(3)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材料: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 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 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思考:抗日根据地为何采取“三三制”的政权模式?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村政
阳益整
四成 都法
吨古
P海
●乌鲁木务
0轿
青西空。
通声 言之手
T5
西 地
街
安
西
20
20
海
南
西
宁
m
方
商
直
武
I
3.解放战争时期(1946- 1949)——建立解放区人民政权材料: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设立(大行政区)这样一级的有力 量的地方机构,才能把事情办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 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在人民的政 权下,产生像过去那样的封建割据的历史条件已经消灭,中央和 地方的适当分工将有利而无害。
一了中国 桂林12月20日 一东北易帜”, 国司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广 州澳 请
五原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途中修遭自本炸死。同年底,费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X 主线场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 1949)
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PPT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秦汉—明清)
(一)主要内容: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皇位世袭制 (二)秦朝……的形成 1、背景: (1)秦的统一(原因、过程、意义)(熟悉P9地图) (2)实践基础:春秋战国时期…… 2、确立: (1)中央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地方制度:郡县制 3、特点:(见创新设计P8“问题二”及课本P10) 4、评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创新P7、8) (三)汉代——清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表现及其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 2、地方管理制度: 3、选官制度: (注意科举制选拔人才) 4、趋势(特点):(创新设计P12“重难问题讲解”,下同) 5、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目的、确立、设置情况、意义) (三)政治建设的曲折——文革 (导火线、全面发动标志、主要过程、挫折表现、教训)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背景:①文革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2、目标: 3、成就:① ② ③ ④ ⑤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P60)
三、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晚清、民国)
(一)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1、背景:① ② ③ 2、代表人物及主其张(康、梁、严、谭) 3、主张的共同点: 4、影响:① ② ③ (二)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1、背景: 2、主要过程: ①兴中会 ②中国同盟会 ③武昌起义 ④民国成立概况 ⑤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⑥《临时约法》⑦清帝退位 3、共同的革命主张: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一专题 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夏商周)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秦汉—明清) 三、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政党制度以中国共产党为 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中国的民主选举制度
中国实行了基于人民民主主体 地位的选举制度,通过选举选 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 现人民当家作主。
特别关注
1 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还涵盖了社会意识、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特点,对 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课件
大纲:介绍中国的政治制度,概念和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关注 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创新方向,最后结束语和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方式。
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一国的权力组织和决策程序的体系化安排。中国的政治制度是 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和政 治体制改革。
历Hale Waihona Puke 上的政治制度1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
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先后实行了辛亥革 命、北伐战争等,建立起了民主政治制
度的雏形。
中国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封建时期,政治制度以皇帝为核 心,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通过封 建等级制度来管理国家。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国家制度
中国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包括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 式,如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等。
2 政治制度的优势和问题
中国政治制度有其独特优势,例如稳定性、效率性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 进行改革与创新。
3 政治制度创新的思路和方向
政治制度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要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政府职 能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结束语
感谢您观看本次《中国的政治制度》PPT课件。如果您对此主题有进一步的学 习需求,欢迎使用以下方式获取更多资料和资源。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等级界限:周天子——诸侯——卿大长子继承制(正妻之长子) ② 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观念) ④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影响
①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② 有利于巩固统治集团,强化王权 ③ 对现实的影响
谢谢观看
含义:柳宗元《封建论》(封邦建国) 目的:巩固西周奴隶制统治 内容:土地、人口 对象:王族(姬姓、主体)、功臣(齐)、先代贵族(宋、臣服于西周者) 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分封制下不谈中央集权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郡县制)
西周的分封制
一、诸侯权利与义务: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 了政治的稳定。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早期政治制度的产生——早期国家的起源
时间:五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标志:1、金属器具的使用。 2、贫富分化的产生。 3、文字的成熟。 4、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二、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
夏:前2070~前1600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传贤 传子 公天下 家天下
宗法制
商:前1600~前1046
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
三、早期政治制度的完备
西周的分封制 (前1046~前7717)
二、分封制积极影响和弊端
积极影响: ① 稳定政治秩序 ② 推动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③ 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 ④ 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立”的地位 ⑤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认可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21张PPT)(共21张PPT)

二、西周分封制
2、目的: 巩固统治 3、分封的对象: 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4、权利: 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世袭统治权 5、义务:朝贡、军赋、力役、
6、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等
7、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8、解体: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2、官员的产生和待遇不同: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吏只有俸 禄没有封地。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封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有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性质不同: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 秦汉:郡、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 汉出现州、郡、县)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8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3:32:5803:32:5803:328/28/2021 3:32:5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803:32:5803:32Aug-2128-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3:32:5803:32:5803:32Saturday, August 28, 2021
32))最商高:执宗政法集制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 度集3)中周;:(宗分法封制制、下分诸封侯制权、力礼较乐大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
1 分封制和宗法制 课件(共23张PPT)[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 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 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 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 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3.诸侯权利: 青 衣
分封制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分封对象: (1) 王族。(2)功臣。 (3)先代贵族(如分封黄帝之后于 祝,分封殷商遗民等)
宗法制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
内 容
(2)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2.诸侯义务: 以贵不以长。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特点: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1)嫡长子继承制度; (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管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 2.(2009年广东高考2题)“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 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 A.分封制度 • C.郡县制度 • 【答案】A • 【点拨】“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 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 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B.王位继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 5.(2009年江苏高考1题)“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 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 为它是( )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 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 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 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 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3.诸侯权利: 青 衣
分封制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分封对象: (1) 王族。(2)功臣。 (3)先代贵族(如分封黄帝之后于 祝,分封殷商遗民等)
宗法制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
内 容
(2)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2.诸侯义务: 以贵不以长。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特点: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1)嫡长子继承制度; (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管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 2.(2009年广东高考2题)“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 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 A.分封制度 • C.郡县制度 • 【答案】A • 【点拨】“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 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 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B.王位继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 5.(2009年江苏高考1题)“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 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 为它是(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单元引言
古代中国的政周
(公元前2070年至 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秦朝
清前期
(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形式
1 中国早期文明(国家)的起源
说一说我国早期国家起源的时间、地点、原因及 其基本特征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的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 ②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③把血缘纽带和政治结合起来,家国色彩浓厚
讨论:
通过对大宗与小宗间关系的认识,分析 宗法制的作用?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①内容: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
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族体系。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谁有继承权 谁是大宗 谁是小宗 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
平位继承 降位分封
大宗和小宗的定义:嫡长子传宗继统,可 以奉祀祖先,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 和庶母兄弟(即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 为小宗。大小宗是相对的,小宗的嫡长子 又是这个小宗里的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于大宗而言,小宗就 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同时, 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宗法 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 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单元引言
古代中国的政周
(公元前2070年至 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秦朝
清前期
(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形式
1 中国早期文明(国家)的起源
说一说我国早期国家起源的时间、地点、原因及 其基本特征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的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 ②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③把血缘纽带和政治结合起来,家国色彩浓厚
讨论:
通过对大宗与小宗间关系的认识,分析 宗法制的作用?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①内容: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
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族体系。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谁有继承权 谁是大宗 谁是小宗 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
平位继承 降位分封
大宗和小宗的定义:嫡长子传宗继统,可 以奉祀祖先,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 和庶母兄弟(即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 为小宗。大小宗是相对的,小宗的嫡长子 又是这个小宗里的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于大宗而言,小宗就 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同时, 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宗法 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 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共49张PPT)

B、大宗
C、礼乐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
6、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7、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分封制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周王朝社会等级图
天 子
贵 族
诸侯 诸侯 卿 大夫 士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材料三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 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 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 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 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 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姓氏的由来 一、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代虞舜出生于姚墟,便 以姚为姓。(如:东郭、南郭、西门)。 二、以古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 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 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三、以邑名为姓。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 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 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 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四、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 司寇,他们的后代便以这些官职为姓。 五、以祖辈的字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 性传世。 六、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汉明帝讳“庄”字,凡姓 庄的都改姓“严”。 七、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28张PPT)

补充:民国纪年法
导语分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宗族血缘
皇权独尊,官僚体制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1912年)
夏
春秋
秦
清朝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 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其余嫡子及庶子
庶人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 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 识多少有些违背。
大宗:嫡长子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以 及庶子
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
关系;从宗族上看是族长与族人关系(大宗,宗主)形成
了天家子 国一体的政权结构。
小宗
大宗
(6)作諸用侯
小宗
①保障贵族垄断卿大地夫 位与特权(“世卿世大宗禄”)。
②凝聚宗族,防止纷争,稳固内部统小治宗 , 强化王嫡长权子,“国”“家士”一体。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 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 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 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 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导语分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宗族血缘
皇权独尊,官僚体制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1912年)
夏
春秋
秦
清朝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 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其余嫡子及庶子
庶人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 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 识多少有些违背。
大宗:嫡长子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以 及庶子
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
关系;从宗族上看是族长与族人关系(大宗,宗主)形成
了天家子 国一体的政权结构。
小宗
大宗
(6)作諸用侯
小宗
①保障贵族垄断卿大地夫 位与特权(“世卿世大宗禄”)。
②凝聚宗族,防止纷争,稳固内部统小治宗 , 强化王嫡长权子,“国”“家士”一体。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 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 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 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 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31页文档

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Hale Waihona Puke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Hale Waihona Puk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宗法制
宗
史料阅读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 继承制
历史假说: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 (妃嫔所生);二儿子(王后所生);老三 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根据当时的制度,谁 将继承王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宗 与 小宗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 小结:宗法制 ❖ (1) 实质: ❖ (2) 特点: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
❖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 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 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 知识巩固
阅读思考: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 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 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 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分 阅读材料: 封 制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
西 周 分 封 和 等 级 示 意 图
2、分封制
晋卫 齐
:: : 成武 周
燕
王王 王
弟弟 的
齐
唐康 舅 叔叔 舅 虞的 姜
晋卫 鲁
的封 氏 封国 师
镐
国。 尚
。父
楚
吴
的
封
国
。
燕鲁 :: 文周 王公 庶长 子子 召伯 公禽 世的 的封 封国 国。 。
❖ 小结:分封制 ❖ (1)概念: ❖ (2)根本目的: ❖ (3)影响:
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 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课堂演练
方是周朝的一个诸侯,有一天,天 子派使臣去他的封国。你认为这个使臣有 可能传达周天子对诸侯方的哪些要求?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 请思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
把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A.尊重祖先 B.迷信无知 C.重视礼仪与征伐 D.善于带兵打仗
❖ 2.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周朝的人,以下 哪种事物是你不曾听说过的?
A.父死子继的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诸侯 D.郡、县、里、亭
❖ 3.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
宗法制的影响
❖ ①在西周时期有什么作用? ❖ ②对今天有何影响?
回顾与总结
一、夏商政治
二、西周政治
1、“公天下”到“家天下” 血缘
2、甲骨卜辞 王权与神权结合
1、宗法制(大宗、小宗) 血缘
2、分封制 血缘、权力未高度集中
3、礼乐制
❖1.《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 与戎”。这说明在我国早期社会的 统治者非常 ( )
导言课
1、历史有什么用 2、如何学历史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一、知识结构 ❖ 1、夏商政治形式 ❖ 2、分封制 ❖ 3、宗法制 ❖ 二、课前提示(重点)
一、夏商政治(略)
❖ 1、夏朝:公天下——家天下 宗族、血缘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 2、商朝:甲骨卜辞 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二、西周政治制度
宗
史料阅读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 继承制
历史假说: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 (妃嫔所生);二儿子(王后所生);老三 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根据当时的制度,谁 将继承王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宗 与 小宗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 小结:宗法制 ❖ (1) 实质: ❖ (2) 特点: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
❖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 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 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 知识巩固
阅读思考: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 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 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 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分 阅读材料: 封 制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
西 周 分 封 和 等 级 示 意 图
2、分封制
晋卫 齐
:: : 成武 周
燕
王王 王
弟弟 的
齐
唐康 舅 叔叔 舅 虞的 姜
晋卫 鲁
的封 氏 封国 师
镐
国。 尚
。父
楚
吴
的
封
国
。
燕鲁 :: 文周 王公 庶长 子子 召伯 公禽 世的 的封 封国 国。 。
❖ 小结:分封制 ❖ (1)概念: ❖ (2)根本目的: ❖ (3)影响:
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 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课堂演练
方是周朝的一个诸侯,有一天,天 子派使臣去他的封国。你认为这个使臣有 可能传达周天子对诸侯方的哪些要求?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 请思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
把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A.尊重祖先 B.迷信无知 C.重视礼仪与征伐 D.善于带兵打仗
❖ 2.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周朝的人,以下 哪种事物是你不曾听说过的?
A.父死子继的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诸侯 D.郡、县、里、亭
❖ 3.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
宗法制的影响
❖ ①在西周时期有什么作用? ❖ ②对今天有何影响?
回顾与总结
一、夏商政治
二、西周政治
1、“公天下”到“家天下” 血缘
2、甲骨卜辞 王权与神权结合
1、宗法制(大宗、小宗) 血缘
2、分封制 血缘、权力未高度集中
3、礼乐制
❖1.《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 与戎”。这说明在我国早期社会的 统治者非常 ( )
导言课
1、历史有什么用 2、如何学历史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一、知识结构 ❖ 1、夏商政治形式 ❖ 2、分封制 ❖ 3、宗法制 ❖ 二、课前提示(重点)
一、夏商政治(略)
❖ 1、夏朝:公天下——家天下 宗族、血缘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 2、商朝:甲骨卜辞 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二、西周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