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_
Y
E
0 H
16
休闲时数H 劳动时数16-H
最优劳动供给量
收入 K
K0
_
Y
E
0
H0
16
休闲时数H0 劳动时数16-H0
现在,我们把劳动 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约 束条件结合起来,说 明其最优劳动供给量。 像一个消费者那样, 一个劳动者的最优状 态是其无差异曲线与 约束条件的切点S。 相应最优休闲时数是 H0,劳动供给量是16-
要素的供给原则
以劳动为例,效用最大化原则为MU供给=MU自用 效用函数:UU(Y,l)
(一)MU供给分析 1、思路:劳动供给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效用增加
L Y U
2、具体展开
MU供 给=U LU Y•Y L
U L
W•U Y
•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上,单个消费者(即要素的 供给者)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要素需求曲线,说明其要素 供给对要素价格无影响,因此有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 价格。
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当于闲暇的“价格”
替代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休闲的价格提高 了,消费者会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收入,即:
W↑→L↑
收入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消费者更加富有 了,会用更多的收入购买各种商品,包括闲暇商 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即
W↑→L↓
工资变动对消费者劳动时间的影响(即工资效 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为什么妇女平均收入只是男人的75%?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 1994 年第 4 期
《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 ,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 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 比丑陋一点的人收入高 5%一 10%左右。为什么漂亮的人收入 高? 如果工资增加,人们将工作更长时间吗?——深圳出现了“少挣 钱,多休闲”的时尚一族。 为什么我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 必须支付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工资?而很多私企为何能 以低于法定加班支付工资标准不断要求员工加班?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品2.边际产品价值3.边际收益产品4.平均要素成本5.边际要素成本6.引致需求二、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价格是( )。

A.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B.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源泉)所需要支付的代价C.固定不变的D.A 或B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

A.派生的需求B.联合的需求C.最终产品的需求D.A、B 两者3.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获得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 A.a a P MP =b b P MP B.P ×=MC ×,且MC ×上升 C.a a P MP =b b P MP =X MC 1 D. a a P MP =b b P MP =X MC 1=XP 1 4.若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经营,其生产要素中唯有A 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A 要素的需求曲线可由以下何者推出( )。

A.MP 曲线B.MFC 曲线C.VMP 曲线D.MRP 曲线5.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C.要素参加的生产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都是6.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7.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 三种生产要素,当A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

A.在技术条件及B 和C 投入量不变时先增后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 和C 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C.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D.A 和B8.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A 的需求曲线,可以由该生产要素A 的( )曲线表示。

A.VMPB.MRPC.MFCD.以上都不是9. 一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购买劳动,但他垄断了市场产品的销售,当产量为60时,他获得了最大的利润,他面临的需求曲线函数为P=200-Q,工资率为1200元。

微观经济学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微观经济学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U = U (Y, q)
但自用土地q量很小,(不象休闲时间占的比例那么 大),相对而言效用小到可以不计,因此:
U = U (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以,最大效用 最大收入 尽可能多供
(递增函数) (土地价格总为正)
给土地
Q
2.土地的供给、地租的决定
• 土地的供给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分析
R
y
K1
u1
K0
u0
0
QQ
土地的供给曲线
(3)社会习俗:妇女 0
LS
E Ld L
L0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
• 垄断分为两种情况 • 劳动者对劳动的垄断—工会 • 厂商对劳动的垄断
工会增加工资的三种方式
• 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 通过增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实施。 ------限制进口、贸易保护

反对机器代替工人
• 2、最低工资法
5.47倍 5.44倍 5.4倍 5.14倍 5.08倍 5.03倍 4.46倍 4.43倍
0.3155 0.3284 0.3463 0.3263 0.338 0.3408 0.3118 0.303 0.286
我国基尼系数演变
1978 1981 1988 1994 1998 2000 2001 2005 2006 2007 2010
工会增加工资的三种方式
• 3、减少劳动供给 • 主要方法: • 限制非工会会员受雇 • 迫使政府通过强制退休 • 减少工作时间 • 限制移民
工会影响工资的限制条件
从劳动需求来看 1、产品的需求弹性,弹性小较容易 2、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 3、劳动的可替代性
工会影响工资的限制条件
• 从劳动供给来看 • 工会控制工人人数的多少 • 工人的流动性大小---越大,越难 • 工会基金的多少

第九章-微观经济学市场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PPT课件

第九章-微观经济学市场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PPT课件
• 要素所有者及其行为目标:
1. 生产者:
o 中间要素的所有者 o 追求利润最大化
2. 消费者:
o 原始要素的所有者 o 追求效用最大化
4
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 和供给问题
• 要素供给理论: o 要素供给理论主要考察消费者的要素供
给行为。
5
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 和供给问题
• 要素供给理论的合理构成:
• 预算线: (L-l)+l=L,或Y+W·l=W·L
19
要素供给原则(总结)
•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表述为: o 在约束条件Y+W·l=W·L下,使消费者的
效用函数U=U(Y,l)达到最大。
20
无差异曲线分析
Y K
Y*
G*
U2
U1
U0
Y
E
0
l*
L
l
要素供给的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
21
无差异曲线分析
• 如果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 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 资率上涨而减少。
38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o 对一般商品而言,收入效应总是小于替代效应 的。
• 每种商品只占消费者预算得很小部分,其价格变化对 消费者收入的影响较小,更多地引起消费者对其替代 品的选择。
o 然而,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大于替代 效应。
• 消费者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闲暇价格变化将大大 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所以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闲暇 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更大,可以大于其替代效应。
39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 o 第一阶段: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低。 • 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MRL
TRL L
dTRL dL
TRL Q(L) • P
MRL
dQ(L) dL

P
MPL
•P
VMP=MPL•P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MP是递减的。因此, VMP也是递减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MP,VMP VMP=MP×P
MP
0
L
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表
要素 数量
1 2 3 4 5
产品 产量 10 19 27 34 40
• 2、区别 – (1)L的角色不同 • 在d中:最优要素使用量 • 在VMP中:要素使用量 – (2)反映的因果关系不同 • 在d中:W为原因,L为结果 • 在VMP中:L为原因
第五节, 市场需求曲线
一、行业调整曲线
市场上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 W 的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情况下,
初始点:H1(L0,W0)
由于厂商是要素市场的垄断买方,所以,它 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就是市场的要素供给曲线。 市场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市场供 给量随要素价格上升而增加。从而得出:边际要素 成本函数位于要素供给函数之上。
假定要素供给函数为线性,则
W L a bL
(a, b均为常数,且b 0)
MFC W L L • W L a bL bL a 2bL
dm
W↓--厂商生产要素使用
量↑--产品的供给量↑-- P↓--VMP↓--VMP左移。
W0
得到点I。连 dm曲线。

H
1,
I



P1·MP
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 W1
H1 P0·MP I
VMP曲线不再重合,而得到一
条行业调整曲线。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附录)【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附录)【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决定理论,包括产品价格的决定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同时决定——即一般均衡问题。

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决定理论是分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生产要素分为三大类:土地、劳动和资本。

这三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地租、工资和利息。

三种要素的均衡价格一旦被决定,其均衡数量也就决定了,每种要素的价格与数量的乘积即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所以,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也是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说,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答: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在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

因此,一般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习题答案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解答:从表面上看,完全竞争企业(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

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

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微观经济学之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微观经济学之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劳动力数量的显著变化。
长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
劳动力价格决定的因素
01
劳动力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包括市场供需关系、劳动 力的教育水平、工作经验、技 能水平、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状 况等。
02
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 等人力资本因素对劳动力价格 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当某些生 产要素价格上涨时,可能会增加生产者的成本,从而降低 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力会下降 ,因为可供选择的商品数量和价格都减少了。反之,当某 些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时,消费者购买力会提高,因为可供 选择的商品数量和价格都增加了。
THANKS
资本价格决定
资本价格主要由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决 定。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因素包括利率 、风险、回报率等。当资本市场上资 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资本价格 降低;反之,当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 ,利率上升,资本价格升高。此外, 政府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也会 对资本价格产生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的特点
曲线形态
土地的供给曲线通常是一 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可 用的土地数量逐渐增加。
土地价格决定的因素
市场需求
土地价格的高低与市场需求 密切相关,当市场需求增加
时,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1
地理位置
不同地段的土地价格存在差 异,靠近市中心、交通便利
的地段价格较高。
土地用途
不同用途的土地价格也有所 不同,如商业用地、住宅用 地、工业用地等。
劳动力价格决定
土地价格决定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劳动力价 格的主要因素。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 求时,劳动力价格下降;反之,当劳 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时,劳动力价格上 升。此外,劳动力的成本也影响劳动 力的价格,如工资、福利等。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 注意边际成本的两种含义: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 的成本与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前者 为产品的边际成本,后者为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使用要素的边际 收益(VMP) 假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其价格是工
20
10
O
1
2
3
4
5
6
7
8
9 10 Q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当VMP大于W时,意味着企业可以增加要素使 用量,从而增加MP和VMP,由于P不变,使得 VMP逐步等于W。 当VMP小于W时,意味着企业需要减少要素使 用量,以减润 最大化。
资W,则:
VMP = W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函数
2.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
C
100 90
VMP = P·MP = d 3.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80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70
VMP>W0
60
● A( VMP = W0)
50
W0
40
30
VMP<W0
上述道理类似于MR =MC。 上述推理是假定企业仅仅调整一种生产要素, 而其他生产要素都保持不变。
微观经济学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四种生产要素 四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收入) 边际生产率分配论
第二节 引致需求
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 间接性:首先是对消费品的需求,进而派生对生产 要素的需求,派生需求即引致需求。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2024/10/12
30
9.6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 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 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 0.4为国际警戒线。 • 我国2002年已经超过,目前分配收入不
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收入,P资本价值。
P
如果考虑资本价值的变化△P,利率的决定公式为:
r Z P
2024/10/12
P
24
9.4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9.4.2 资本供给
明年消费
的商品量 C1 W’ C11
W
C00
C01 1 r
在给定市场利率r条件下,
储蓄量(贷出量)为:C00 C10
B
U3
C01
U2 A U1
9.3.2 土地供给曲线
R
K1
U1
K0
U0
_
0
Y
E
_
0
QQ
土地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2024/10/12
_
Q
Q
土地供给曲线
18
9.3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9.3.2 土地供给曲线
• 水平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只取决于 土地收入,与自用土地数量无关。
• 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簇含义:假定土地没有自用用途。 • 土地供给量总是Q,与土地价格无关,供给曲线垂直。
9.1 要素供给概述
9.1.1 要素供给分析 9.1.2 要素供给原则 9.1.3 无差异曲线分析 9.1.4 要素供给问题
2024/10/12
1

《微观经济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

《微观经济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
• 2、当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时,地租完全由土地的 需求曲线决定,而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
• 3、地租是随着对土地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R S
D
R1
D’
O
Q*
Q
•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 根据地租的概念,西方学者又对它从几个方向进 一步发展。
• 1、租金:租金是指供给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 价格。
• 供给不变,是指要素价格下降不会减少要素的供 给量;
• 实际得到的总收入面积与愿意得到的总收入的面 积之差即图中的阴影部分,称为劳动的经济租, 它是要素收入的一个部分,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 过其它场所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它等于要素 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经济租金 R
S
R0
A O
E Q0
D Q
•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 一、资本(Capital-K)和利息(interest-I)
讨论:中国在失业与效率中选择什么?
• 案例9收入分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披露我 国就业现状并提出对策_文化_新浪网.htm
•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 一、土地的供给 • 1、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 2、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 • 3、土地的市场供给可以简化为只考虑生产性用
• 3、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 将第八章描绘的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和 本章描绘的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综合起 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WD
S
W1
E
O
L1
L
• 思考:4、劳动供给曲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 ⑴非劳动收入的大小; • ⑵社会习俗状况; • ⑶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4)工会力量;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生产要素价格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而收入分配则涉及到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供求关系。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过剩时,其价格往往下降;相反,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也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

稀缺性越高,价格往往越高。

其次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

边际产出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带来的额外产出。

当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较高时,其价格也往往较高;反之,边际产出较低时,价格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高边际产出意味着生产要素的效率较高,对于生产的贡献也更大。

最后是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其价格往往会相互影响。

例如,当资本的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增加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

相反,当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其价格则可能会相互促进。

例如,土地和资本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互补关系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二、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收入分配是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经济主体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稀缺性。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进而影响了收入分配。

当某种生产要素稀缺时,其价格较高,相应地,拥有该生产要素的经济主体也会获得较高的收入份额。

相反,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时,其价格较低,相应地,收入份额也相对较低。

其次是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程度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从而实现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在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往往由少数企业或个人所控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W1
A
W2
B
W3
C
0
L1
L2
L3
图11.3 非完全竞争厂商的MRP曲线与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可变要素需求量的比较
P
P
d
A
P
P
P=AR
=MR
0
产量 0
A
W
B
AR
MR
Q
产量 0
(a)完竟品需求线
(b)非完竟品需求线
B
CL2 劳动
VC FC TC
1
4
3
12 5
5
5
10
2
10
3
30 5
10 5
15
3
15
3
45
5
15 5
20
4
18
3
54 5
20 5
25
5*
20
3
60
5
25 5
30
9
21
3
63 5
30 5
35
(9) (10) 总利 边际物 润 质产品
Л MPP
2
4
15 6
25 5
29 3
30* 2
28 1
(11) 边际 产品 价值 VMP 12
3.将d1和d2等类似的点连接起来即为两种要素都变动情况下的劳动的需求曲线。 (见图11.5)
(二)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两种要素可以变动)
如图11.6所示,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同样存在替代、产出和利润极大化 三种效应,所以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类似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下的情况,即是 连接d1和d2的曲线。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 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 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曲线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 求曲线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 则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 线 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 格和数量的决定





7、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函数VMP= P*MPL的图形
(三)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的理解


1、在讨论产品市场时,我们曾提出成本是产量的函数,并给出了一 个公式: C=C(Q) 2、现在把讨论从产品市场转入要素市场。在要素市场,产量本身又 是生产要素的函数。故成本可以直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函数。设完全 竞争厂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劳动要素L,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 工资为W,则有以下函数关系存在: C=WL 其中,C、L分别为因变量与自变量,W为常量。 3、两边对L求导,得 Nhomakorabea
MR· MP(L)=W 给定一个要素价格,有唯一一个满足要素使用原则的最优要 素数量与之对应,这个最优要素数量就是要素需求量。因此, 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如果假定只用一种生产要素,则无论是否考虑多个厂商的调 整,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都等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 线MRP。 情况1:如果要素市场上所有的厂商都是产品市场上的垄断 者,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者的边际收益 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
三、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产要素需求的联合性与派生性,决定了它的需求比产品 的需求复杂得多。在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一些 问题: 第一,产品市场结构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 需求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还是不完全 竞争的。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43
(二)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1. 自用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带来间接 效用和直接效用(只考虑此) 例子: 时间 做家务、看电影、旅游
2. 设l为自用资源,则自用资源的边际效
用为:
MU自用要素
dU dl
编辑ppt
44
(三)要素供给的原则的公式
MU自用要素 MU要素供给 dU= dU• dY d l dY dL
微观经济学分为:产品理论和要素理论 产品理论讨论: 产品的P和Q如何决定 要素理论讨论: 要素的P和Q如何决定 2.产品理论和要素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3. 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价值理论,要素理 论被看成分配理论,两者共同构成微观 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编辑ppt
3
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公众需求
厂商供给
产品市场
编辑ppt
28
第二种情况的举例
当单个厂商变动时,其他厂商也同时调整
①开始时,假设
A 要素市场,要素的价格为W0,需求量为L0 B 产品市场,产品的价格为P0. C 最初的VMP为P0·MPL ②现在,要素的价格从W0下降到W1,则 A 所有的厂商都会增加要素的需求量——厂商 的产量Q增加——产品的供给增加——产品的价 格下降——厂商的VMP向左下方移动

了 这 个 工 人 , 使 总 收 益 增 加 了 10元
编辑ppt
19
五、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函数
L=F(W) 2. 推导过程
当W=100,VMP=100,能找到使 VMP=100的L1值。 当W=50,VMP=50,能找到使VMP=50的 L2值。 它们是一一对应,可得 一条向右下方倾 斜的 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使用要素的 边际成本即要素的价格。使厂商利润最大化,即有:
(L) P • Q(L) W • L
d L
dL
P•
dQL
dL
W
0
MP• p W
VMP W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4.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的理解
图8-4 多个厂商调整时m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包含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经过行业 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为 d1、d2、d3……dn,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这些厂商 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即:
n
D dm m 1
如果这些厂商的情况完全一致,即:d1=d2=d3=…=dn,, 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为:
不完全竞争的情况: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基本思路
• 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 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产品数量的决定,也适用 于要素使用量的决定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1.要素所有者
要素所有者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 生产者是中间要素的所有者,消费者是原始要素的所 有者。但是,要素供给的分析现在局限于要素所有者 为消费者。
消费者的行为目的是效用最大化。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2.要素数量
一旦局限于消费者范围之内,要素供给问题便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消费者拥有的要素数量(简称为资 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既定不变的。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 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 品价值曲线
第一,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 使用量即需求量将下降。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 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在使用一个生产要素(以及不考虑其他厂 商调整)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
就实质而言,消费者并非是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 间进行选择,而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或者说,是在自用资源和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劳动的供给
• (1)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劳动的价格—工资率; 2)劳动者的偏好。指劳动者对工作或闲暇的选择; 3)人口总量或人口规模; 4)劳动力与其它要素相比较的投放比率; 5)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及地理分布; 6)有关的立法制度和社会习俗; 后五个因素使劳动供给曲线发生位置变化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
在时间资源总量给定的条件下,劳动供给的增加 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反之亦然,即二者之间存在反 方向变化关系。
2.劳动的价格即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增加一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 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即工资。于是,亦可以将工资看 成是闲暇的价格。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2.由价格扩展线得到要素供给曲线
给定一个要素价格,会得到相应的预算线,从而 得到最优自用资源的数量,进而得到要素供给量。把 无数个表示要素供给量的点相连,即得要素的供给曲 线。
图8-8 要素供给曲线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3.要素供给曲线与无差异曲线
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以 及初始状态的情况。 自用资源的性质不同,对效用的影响不同。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二、劳动供给曲线
1.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得到
随着劳动价格不断变化,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绕 初始状态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会得到众多的预算 线分别与众多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从而能够确定均 衡点所对应的最优闲暇量和相应的劳动供给量,最终 得到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有一段“向后弯曲” 的部分。
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 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 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上涨 到很高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 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 少,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4.对收入效应的分析
闲暇价格即工资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的上升。因为 消费者此时享有同样的闲暇即提供同样的劳动量可以获得 更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对商品的消 费,从而亦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结果,由于收入效应, 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同。
VMP dR(L) dQ(L) P MP P dL dL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边际产品价值就表示增加使用一而言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对要素而言
图8-1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dL
dY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直接的边际效用
若用l表示自用资源数量,则自用资源的边际效 用就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dU/dl, 它表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4.要素供给原则
要素供给原则就是要素供给的间接边际效用和自 用资源的直接边际效用相等,即:
图8-3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 对要素的需求 曲线与要素的 边际产品价值 曲线刚好重合。
举例
• 已知某厂商使用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 数为:Q=-0.01L3+L2+38L
其中:Q为每日生产量,L是每日投入劳动小时数,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是0.1元, 小时工资为5元,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问 厂商每天要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3.要素供给问题
所谓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看成是:消费者在一定的 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 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二、要素供给原则
1.效用最大化条件
为获得最大的效用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作为“要 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 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第一,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第二,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 需求曲线
1.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的多个厂商同时调整 的情况
多个厂商同时调整的情况下,单个厂商的要素需 求曲线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此时,单个厂 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 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n
D dm n • dm m1
图8-5 单个厂商和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 需求曲线
2.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的得出
将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时的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 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就会得到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 线。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被简单地水平相加的是每个 厂商的“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线,即是在考虑了多个 厂商共同行动所引起的全部调整之后得到的行业调整 曲线。
解:由已知得W 5,P 0.1
MPL
dQ dL
0.03L2
2L 38
则 : MPL P W
解得:L1
20 3 , L2
60
当L1 20时,利润最小(因为 dMPL 1.6 0)略去。
3
dL
L2 60时,利润为最大。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 需求曲线
2. 两条曲线重合的“潜在假定”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随 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 产量不断下降。而要素的边际 产品价值VMP也是要素的函数, 且产品价格是正的常数,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当P>1时,VMP>MP;当P<1时,VMP<MP; 当P=1时,VMP=MP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效用最大化原则为MU供给=MU自用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间接的边际效用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可表示为: (dU/dL)=(dU/dY)÷(dY/dL)
该式意义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 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
dU W • dU
如果VMP>W,则厂商会增加要素的使用以提高利 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而要 素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下降,最终VMP=W。
如果VMP<W,则厂商将会减少要素的使用以提高 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减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从而 边际产品价值上升,最终也达到VMP=W。
只有当VMP=W,即边际产品价值恰好等于要素价 格时,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才使利润达到最大。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可以看作是生产要素的函数
R(L) Q(L) P
–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因而,将上式对L求偏导就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 素的“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品价值
图8-9 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 之间的分配
图8-10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 给量。——向右上方倾斜
当工资涨到W1时,供给量达到最大。 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反而会减少。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